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41001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排桩 喷锚 锚杆)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2 编制范围XX路XX路下穿隧道及XX路1、2号人行通道的围护结构(包括钻孔桩、搅拌桩、钢板桩);基坑降水、排水;基坑土方开挖;钢支撑架设和拆除、深基坑监测。2、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及环境概况下穿隧道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沿XX路大至呈东西走向。隧道四周为居民住宅、商铺、市政街心公园,场地地势平坦,交通方便。XX路是XX市东西方向的城市主干道,东连XX速公路,西连105国道,车流量较大。1号人行通道中心里程K0+144.46,横穿XX二路。出入口紧邻居民住宅。2号人行通道中心里程K1+125.7,横穿XX三

2、路。出入口紧邻居民住宅及广卫家私商铺。2.2工程概况下穿地道起于K0+553.991,止于K0+920,总长366.009米,双向6车道设计。下穿隧道共分15段,基中15段、1115段为敞口段,610段为暗埋段。敞口段宽为26.827.6米,暗埋段宽27.6米。基坑开挖深度28.2m,土方数量60000m3。1号人行通道主体采用1-3.8m箱体结构,地道净高3m,人行通道主体箱涵长39.83m。1号人行通道基坑周长180m,开挖深度2-5.2米,基坑土方数量约2100 m3。3、工程地质、水文现场环境3.1、地质情况下穿隧道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场地地势平坦,场地高程2.83.2米

3、。根据勘察院地质资料,在孔深48.0米范围内,主要有填土、淤泥成因的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质土、冲积成因的砂层及粘土和粉质粘土、残积成因的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侵入成因的白垩系花岗岩(燕山期)。从上至下各岩层物理指标详见下表:各地层常规物理试验指标岩层厚度及分布详见地质剖面图。3.2、水文情况揭露深度内地下水主要为松软土层中空隙潜水及空隙承压水,以淤泥、淤泥质土层和各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其中各砂层的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好,淤泥、淤泥质土层较差。主要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和地下迳流补给为主,钻探后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0.601.06米,地下水水位变化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3.3、管线情况3.3.1下穿隧道基

4、坑四周管线情况本基坑影响范围内原管线种类较多,开工前经各专业公司迁改后,现状管线基本情况如下:基坑纵向两侧,分布有经迁改后给水管道、燃气管道、排水管道、公用信息管线。现状管线对施工基本无影响。基坑横向方向,由于部分原状管线暂时没有迁改,只能在施工时加以保护。K0+692处有一条DN 600给水管横穿;K0+628、K0+682、K0+770、 K0+910四处有公用信息管线横穿隧道;K0+730、K0+755、K0+762各有一处高压电力电缆横穿隧道。管线与隧道关系详见下穿隧道基坑与房屋管线位置关系图。3.4、周围临近建筑下穿隧道周围重要建筑物较少,XX二路北侧为XX社会福利院及奔域健身中心,

5、距隧道边墙距离最近11米,南侧为住宅旧楼及市政公园,距隧道边墙距离最近约18.7米。XX三路北侧为市政公园,南侧为市政公园及信辉印材,距隧道边墙距离最近约15.4米。1号人行通道北侧出入口有居民住宅,距人行通道出入口边墙约7.6m左右。南侧出入口紧邻XX市农村电力公司大楼,距离4.8m左右。2号人行通道北侧出入口有居民住宅、商铺,距人行通道出入口边墙约3.8m左右。南侧出入口边墙紧邻广卫家私商铺,距离2.7m左右。4、设计情况4.1设计概况4.1.1下穿隧道设计概况下穿隧道总长366米,共分15段。基坑分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支护设计,总体采用桩撑支护型式,基坑截水帷幕采用水泥搅拌桩止水型式。(1

6、)其中第1段、第15段采用放坡开挖;(2)第214段按1:1放坡开挖1米,边坡挂6钢筋网200X200mm,喷射50mm厚C20细石砼护面; (3)第2、14段采用双排D600450搅拌桩支护,桩长48米;(4)第34段、第1213段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桩长912米;(5)第511段采用D8001000混凝土灌注桩支护;(6)钢板桩与砼灌注桩背后设单排D600400搅拌桩止水帷幕;4.1.2 1号人行通道设计概况(1)钢板桩:除西北侧出入口端约3.2米,东北侧出入口端2.8米,南侧出入口端约2.8米段外,基坑均设拉森IV型400钢板桩,钢板桩长度6-12米。(2)搅拌桩:西北侧出入口端约3.

7、2米,东北侧出入口端2.8米,南侧出入口端约2.8米段采用搅拌桩支护,出入口段基坑靠房子侧设单排搅拌桩止水帷幕。4.1.3 2号人行通道设计概况(1)钢板桩:除西北侧出入口端约3.7米,东北侧出入口端4.8米,南侧出入口端约4米段外,基坑均设拉森IV型400钢板桩,钢板桩长度6-12米。(2)搅拌桩:西北侧出入口端约3.7米,东北侧出入口端4.8米,南侧出入口端约4米段采用搅拌桩支护,出入口段基坑靠房子侧设单排搅拌桩止水帷幕。4.2、围护结构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本基坑设计隧道基坑深度暂按2m8.0m,周边地面相对平整。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地层及基坑开挖

8、深度,下穿隧道1-4段、12-15段基坑按二级设计,下穿隧道5-11段基坑按一级设计。1号人行通道基坑深度为2.05.52m;2号人行通道基坑深度按2.05.2m考虑,两个人行通道基坑按一级基坑设计。4.2.1.围护桩计算本工程围护结构计算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B弹性支点法,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 F-SPW V6.01软件,模拟各施工工况挖土、加撑、结构施工、回填等全部工序,按增量法原理进行计算与验算,完成了排桩的入土深度、稳定性、位移、受力及配筋计算,从而保证所采用的施工方案满足已有建(构)筑物、管线等对位移的要求。4.2.2计算结果及分析1.下穿隧道3-4

9、段、12-13段围护结构整体稳定计算采用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为总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为0.4m。计算最大水平位移8.05mm,最大弯矩值2275.9kN.m,支撑最大轴力4618.9 kN,计算最大水平位移内力包络图见下图,计算结果详见下图(略)。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400,桩长9-12米,桩顶下60cm设置一道Q235钢的609mm、壁厚t=12mm的钢管支撑,支撑水平间距按4m。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1.694,抗倾覆安全系数Ks=2.029= 1.2, 经过计算并验算计算结果,围护结构、内支撑的内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基坑满足稳定要求。2. 下穿隧道5-11段围护结构整体稳定计算采用

10、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为总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为1.0m。计算最大水平位移38.34mm,最大弯矩值6766.84kN.m,支撑最大轴力8279.4kN,计算最大水平位移内力包络图见下图,计算结果详见下图(略)。本段采用D8001000钻孔桩,桩长12-15m。钻孔桩最大配筋:2228。内支撑采用砼支撑。基坑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1.883,抗倾覆安全系数Ks=1.223= 1.2。 经过计算并验算计算结果,围护结构、内支撑的内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基坑满足稳定要求。3. 1#人行地道围护结构整体稳定计算采用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为总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为0.4m。计算最大水平位移5.3

11、1mm,最大弯矩值2405.1kN.m,支撑最大轴力5934.9kN,计算最大水平位移内力包络图见下图,计算结果详见下图(略)。本段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400,桩长6-12米,桩顶下60cm设置一道Q235钢的609mm、壁厚t=12mm的钢管支撑。基坑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2.621,抗倾覆安全系数Ks=2.467= 1.2。 经过计算并验算计算结果,围护结构、内支撑的内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基坑满足稳定要求。4.2#人行地道围护结构整体稳定计算采用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为总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为0.4m。计算最大水平位移15.49 mm,最大弯矩值2080.94kN.m,支撑最大轴力11

12、634.9kN,计算最大水平位移内力包络图见下图,计算结果详见下图(略)。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400,桩长6-12米,桩顶下60cm设置一道Q235钢的609mm、壁厚t=12mm的钢管支撑。基坑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1.615,抗倾覆安全系数Ks=5.591= 1.2。 经过计算并验算计算结果,围护结构、内支撑的内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基坑满足稳定要求。5、施工总体布署5.1施工平面布置为合理使用场地,科学、文明地组织施工,保证现场道路、给排水系统畅通、消防达到要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美化施工环境,建立良好的施工生产秩序,总平面布置时,结合现场的情况具体布置如下:5.1.1办公及生活设施布置

13、由于本工程处于XX繁华市区,工程四周出租房屋较多,项目部办公及生活用房采用租赁,项目部办公及生活用房两阶段均布置在在悦华街10号。5.1.2生产用房设施布置生产用房根椐施工情况分两处部置。一处布置在K0+660道路右侧市政绿化街心公园内,一处简易生产房屋布置在K0+740左侧原XX路路面上。现场生产用房如水泥库、工具间、材料库、水泥库、值班房等采用板房,钢筋加工与成品存放棚、卷扬机棚等为简易钢架结构,屋面为角钢屋架上铺压制彩钢板,地面采用砼硬化并高出棚外地坪。机械停放场与砂浆搅拌场地面均采用碎石垫层砼进行硬化。5.1.3施工用水由于本工程用水量较大,钻孔桩、水泥搅拌桩等工序均需大量用水。在K0

14、+620右侧、K0+740左侧设置市政供水接驳口,场内铺设40施工供水管。同时场地内安排修建蓄水池,以防止意外停水对施工造成影响。5.2施工专业划分及队伍布置5.2.1施工专业划分针对本工程围护结构及基坑开挖的施工内容、工程量、工程特点及施工区域,为便于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将整个围护结构及基坑开挖施工划分成6个专项施工工程,即:支护桩工程、搅拌桩工程、钢板桩及钢支撑工程、锚喷砼坡面防护工、冠梁及砼横撑施工工程、基坑开挖工程,对每个专项施工工程配备专业工程师和施工员负责现场管理、施工组织及工艺控制。5.2.1施工队伍配置根据专项工程划分情况、施工设计图要求及工期安排,拟安排6支专项施工队伍,分别

15、进行各专项工程施工。5.3总体施工顺序围护结构及基坑开挖施工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组织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安全。结合施工设计图安排,采取先围护结构施工后基坑开挖的原则,总体施工顺序安排如下:第一步:支护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施工第二步:钢板桩施工第三步:冠梁以上至现状地表的土方开挖、坡面防护第四步:冠梁、砼横撑、钢支撑施工第五步:土方分段分层开挖5.4劳动力计划根椐工程的进展安排,项目部按照计划安排各专业的施工队伍进场作业。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我们将随时增加劳动力的供应。综合劳动力计划详见下表:5.5材料计划所有进场投入生产的原材料均必须按我公司物

16、资管理办法执行审批、检验、验收程序,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需在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的合格厂家购买,且每批次进场材料均须按要求频率进行抽样复检,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工地主要材料计划详见下表主要材料计划表6、施工进度计划6.1总体工期安排基坑工程计划2011年6月20日开工,2011年10月10日完工,总工期183天。 工程详细进度计划详见附表一表基坑工程施工进度表7、围护结构施工7.1钻孔桩施工7.1.1、钻孔桩施工方法下穿隧道钻孔桩为D8001200混凝土灌注桩,桩长12-15米。根据地质情况,钻孔桩设备采用正循环钻机。钻孔桩施工按“跳二钻一”进行组织。为保证主体结构厚度,考虑到施工误差,

17、根据我公司其它类似工程的经验,围护结构钻孔桩按设计桩心位置向结构外放20cm以防侵限。7.1.2钻孔桩工艺流程钻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略)7.1.3、施工工艺1、 钻孔作业测量放线测放出围护桩的位置,并编号。护筒埋设钻孔桩为避免孔口坍塌,埋设护筒。护筒采用钢护筒,用卷板机卷制,直径比桩径大1020cm,钢板厚6mm;护筒顶标高比地面标高高出3040cm。钻机就位对于带有筒式出土器的钻机,在桩位上设置定位圆环,以便于钻头迅速、准确地对准桩位。然后调整机架,保持钻杆垂直。护壁浆液制备在距孔口一定距离内挖设泥浆池、排水沟。由于钻机采用桶式钻头直接出土,钻进过程中通过挤压孔壁挖掘成孔,因此孔壁稳定坍塌

18、极少。故浆液只起护壁作用,护壁浆液采用聚丙烯稳定液,比重为1.051.10g/cm3。成孔在钻孔过程中,对地质情况作详细记录,当钻孔至设计标高时根据取出的土质性质判断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一致,不一致时报告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后进行变更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终孔。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测锤检测;孔径及孔形检查采用笼式探孔器(用8和12钢筋制作)入孔检查,检查时将探孔器吊起,使笼的中心与孔的中心、吊绳保持一致,缓慢放入孔内,上下畅通无阻表明桩径满足设计要求,否则有局部缩径或孔斜现象,应采取措施处理。2、钢筋笼加工及吊装钢筋笼制作钢筋笼采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作。钢筋笼主筋

19、采用焊接,焊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相互错开加工长度误差不得大于3cm。主筋与加强筋、箍筋采用点焊。钢筋笼加工完毕,质检人员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稳固放置在平整地面上,防止变形,并挂牌标明钢筋笼的长度、平面方向及对应的桩号。钢筋笼吊放采用25T汽车吊车分12次下放钢筋笼。在下放钢筋笼节与节之间在孔口焊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3、水下砼浇筑桩身水下砼采用垂直导管法浇注。导管采用250300mm的钢导管。导管使用前,须计算确定管节后预拼,并进行水密、承压及接头抗拉试验,试验时的水压大于孔底压力的1.5倍。导管预拼时应用油漆刻划长度尺寸,安装时应对号入

20、座并使导管底部距孔底预留250400mm的空间。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水下砼浇注工作。首批砼浇注拟采用拨球法灌注。拨球浇注前,砼储存量须大于4m3(必要时需用公式Vd2h1/4+D2Hc/4确定),以保证首批砼灌注后,导管埋深大于1.0m。水下砼浇注须连续地进行,在整个浇注过程中,应经常量测孔内砼面层的高程,作好砼灌注记录,控制导管埋深在24m。任何情况下,导管埋深不少于2m,且不大于6m。孔内砼面位置的控测,采用比重锤探测。砼灌注到桩顶上部5 m 以内时,不再提升导管,待灌注至规定标高一次提出导管,拔管采用慢提及震动,以保砼密实。水下砼浇注,应始终保持正常的浇注速度,尽量缩短导管拆除时

21、的间断时间,防止堵管事故发生。浇注水下砼时,孔口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适当地点或弃运至指定地点处理,以防止环境污染。孔身砼浇注至设计桩顶标高后,应加灌0.51.0m,以保证桩头砼强度和与冠梁的连接质量。水下砼浇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最重要、最关键的工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浇注砼前,对砼供应能力、砼拌合质量、劳动力组织、灌注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同时,对砼灌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灌注事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措施,确保水下砼灌注质量。水下浇筑砼施工顺序:下放导管安设漏斗悬挂隔水塞或滑阀浇筑首批砼浇筑砼至桩顶拔出导管。7.1.4、验收标准1、桩位偏差50mm,孔深不小于设计,沉

22、渣厚度300mm,桩径不小于设计,垂直度1%。2、桩体强度达到C30混凝土要求。3、桩体检测采用小应变检查,抽查数量为10%(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7.2、水泥搅拌桩方法及工艺流程7.2.1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下穿隧道D600400水泥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采用SJB深层水泥搅拌桩机施工,水灰比0.50.6,四喷四搅施工。7.2.2水泥搅拌桩工艺流程7.2.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1、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场地内设立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施工放样,桩位平面偏差不大于5cm。2、桩机就位:检查钻杆长度,钻头直径,将桩机移到指定位置对好桩位。3、拌制固化剂浆液:深层搅拌机搅拌下沉的同时,后台开始根据掺入

23、比及水灰比等拌制固化剂浆液,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均匀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4、喷搅下沉:开启深层搅拌机主电机,桩机钻杆垂直下沉,下沉速度1.0-1.2m/分,下沉过程中,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值,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7.2.4、质量检验标准1、水泥用量每米大于60Kg。2、桩位偏差5cm,垂直误差1%,桩径偏差4%,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桩顶高程+100-50mm,桩底高程200mm。3、成桩3天内进行轻便触探,抽检1%。4、成桩7天后,开挖凿桩检验,检测桩径,桩的均匀性,抽检5%。7.3、拉森IV型钢板桩施工7.3.1施工方法下穿隧道第34段、第1213段基坑

24、,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桩长912米。1号及2号人行通道基坑,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桩长612米。钢板桩用升降机就位后采用履带式液压挖土机KATO-1250或KATO-1430带VH-2000或VH-3000的液压振锤的锤机施打。钢板桩施工拟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时,将1020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它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7.3.2工艺流程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挖沟槽安装导梁施打钢板桩拆除导梁清理围檩标高的土方架设钢支撑挖土下穿隧道施工回填混凝土及石屑拔除钢板桩7.3.3施工工艺1、材料检验对钢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外观检验:

25、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检查中要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c)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材质检验:对钢板桩母材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包括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构件的拉伸、弯曲试验,锁口强度试验和延伸率试验等项内容。每一种规格的钢板桩至少进行一个拉伸、弯曲试验。每20-50t重的钢板桩应进行两个试件试验。2、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场地内设立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钢板桩轴线施工放样。3、导架的安装 在钢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

26、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导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米,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保证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4、钢板桩施打(1)钢板桩施打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施工时,将10-20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它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钢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或1/2板桩高度打入。屏风式打入法的施工顺序有正向顺序、逆向顺序、往复顺序、中分顺序、中和顺序和复合顺序。施打顺序对板桩垂直度、位移、轴

27、线方向的伸缩、板桩墙的凹凸及打桩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施打顺序是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其选择原则是:当屏风墙两端已打设的板桩呈逆向倾斜时,应采用正向顺序施打;反之,用逆向顺序施打;当屏风墙两端板桩保持垂直状况时,可采用往复顺序施打;当板桩墙长度很长时,可用复合顺序施打。总之,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变化施打顺序,采用一种或多种施打顺序,逐步将板桩打至设计标高,一次打入的深度一般为05-30米。(2)施打注意事项: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钢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

28、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5、拆除导梁及挖土钢板桩施打完成后,拆除导梁,开始挖土。土方开挖应分层分区连续施工,并对称开挖,土方开挖至板桩顶以下1米处,进行围囹支撑施工。7.3.4验收标准钢板桩打设的公差标准:板桩轴线偏差土10Cm;桩顶标高土10Cm;板桩垂直度2。7.4、钢支撑施工7.4.1钢支撑体系下穿隧道3-4段、12-13段基坑,1号2号人行通道基坑,均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加钢支撑作为基坑围护体系,钢板桩顶下60cm竖向设置一道钢支撑作为横撑,采用600 t=12mm钢管支撑。下穿隧道横撑水平间距一般为4米,人行通道基坑横撑水平间距为3.5米。7.4.2 工艺流程(略)

29、7.4.3安装方法1、按钢支撑架设的位置开挖基坑,全断面开挖至钢支撑底部位置。2、在支撑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位置,现场丈量复核实际长度尺寸,然后将支撑尺寸编号入册,按实际丈量同时拼装支撑长度,以缩短工期。3、支撑安装时用25T汽车吊,进行安装。4、支撑安装步骤在钢板桩上焊接钢牛腿;将拼装好的2*45C工字钢围檩搁置焊接在钢牛腿上;钢围檩的上面焊加25钢筋,用以固定钢围檩,防止钢围檩倾覆;根据设计标高在钢围檩上焊接支撑托板;7.4.4钢支撑安装要点1.根据设计要求做到先撑后挖,和挖土密切配合,工序搭接要稳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2.钢支撑结构焊接均应遵照规范进行,焊缝长度、厚度应满足设计要

30、求,做到丰满牢固,并随时加强电焊的质量检查。3. 支撑结构应做到安装节点紧密,支撑安装允许偏差满足设计要求,并力求完好。4. 要严格控制支撑端部的中心位置,且与支护结构面垂直,接触位置应平整,使之受力均匀。7.4.5钢支撑拆除方案1、为防止结构开裂,对应主体结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70%,同时对主体边墙两侧基坑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以后才能拆除钢支撑。2、用吊车将钢支撑托起,在活动端设千斤顶,施加轴力至钢楔块松动取出钢楔块,操作千斤顶逐步给支撑卸载,避免瞬间预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千斤顶减压并安全放松后移走千斤顶,吊下支撑。7.4.6钢支撑验收标准(略)7.5、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

31、工下穿隧道5-11段基坑设灌注桩加砼横撑支护,灌注桩上设冠梁,断面尺寸为100cm(宽)80cm(高)。冠梁上设一道砼横撑,砼横撑根据不同位置其规格分别为80cm(宽)70cm(高)、80cm(宽)60cm(高)、70cm(宽)50cm(高)。7.5.1、冠梁及混凝土支撑工艺流程(略)7.5.2、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工艺围护桩施工完毕,桩身质量检测合格后即进行桩顶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按照围护桩施工完成的顺序,分段跳槽施工冠梁。分段长度约25m。1、 首先机械开挖土方至冠梁及横撑底部。2、冠梁施工前人工用风镐凿除地下桩顶超灌的劣质砼,直至达到新鲜的砼面。对桩顶锚固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并校正。要求

32、处理后桩芯混凝土顶面标高不超过理论桩顶标高。3、按设计绑扎冠梁、横撑钢筋,冠梁主筋应与桩顶锚固筋焊接,横撑钢筋伸入冠梁,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预埋件。4、支立模板,架设时应确保钢模板的支撑牢固、可靠。模板采用1.80.9m胶合板,厚度2cm。模板加固采用48脚手架钢管双根双向配12拉杆进行加固,并进行木条内撑加固。钢管水平方向两道,竖向钢管间距不大于1.0m,模板面与地下桩内侧墙面相平,利用外侧导墙和土体作迎土面外模。为防止冠粱底部模板漏浆,外侧模板底部用510cm方木做底模,底模比冠梁底部低10cm,模板成型后用干水泥砂浆填平外侧以防止底部接缝漏浆。7.5.3、验收标准验收

33、标准同钢支撑验收标准。7.6挂网喷砼边坡支护本工程所有放坡开挖坡面均采用土钉+钢筋网+喷5cm面层C20细石砼的方式进行边坡防护,施工总面积约7138m2。7.6.1、坡面挂网锚喷砼支护施工工艺(略) 坡面若为沙土,坡面修整后需及时喷射底层砼封闭,用以保护坡面。7.6.2、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参数1、锚杆分布呈梅花形布置,土钉间距和层高(斜坡面)均为1.50m,与坡面角度成300。2、锚杆钻孔直径32mm,锚杆采用二级螺纹钢筋,直径16mm,长2500mm,。3、成孔并放入锚杆后,向孔内一次压注水泥浆,注浆压力为0.4Mpa,水泥浆水灰比为0.5,水泥采用普通P.O32.5 硅酸盐水泥。7.6.3

34、、坡面锚喷支护施工1、坡面修整基坑开挖用反铲式挖土机。对挖掘后的边坡需用人工进行修整,确保边坡的立面和壁面的平整度。2、锚杆成孔本工程锚杆成孔主要采用钻机成孔,成孔直径38mm。3、锚杆制作与安放锚杆筋体采用二级螺纹钢筋,直径16mm,长2500mm。4、注浆注浆质量是保证锚杆抗拔力的关键,注浆采用一次注浆。在施工中必须认真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配料比,并根据施工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浆液的流动性和提高强度,使锚杆早日进入工作状态。注浆方式为底部注浆,即将注浆管插入孔底(距孔底500mm),浆液从孔底开始向孔口灌填。当浆液从底部充满至孔口时,还需进行多次加压(压力为0.4Mpa),一般不少于2 次,

35、保证浆液挤满孔壁。向孔内注入浆体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1。浆体应搅拌均匀并立即使用,开始注浆前、中途停顿或作业完毕后需用水冲洗管路。5、铺设钢筋网钢筋网在钢筋加工场按设计图加工成钢筋网片,修坡后按顺序编扎钢筋网,钢筋接头采用焊接,由于编网是随开挖分段进行的,因此,左右段钢筋网应搭接300mm,以保证钢筋网的整体性,有利于传力。6、锚杆端部焊接均采用钢杆端部与纵向水平加强筋、竖向加强筋、钢筋网相互焊接的形式。各钢筋的位置由里向外是:钢筋网,水平垂直加强筋,锚杆端头。7、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2mm,喷射混凝土机的工作压力为0.30.4Mpa。一次喷射到位。作业

36、面的喷射顺序应是自下而上,从开挖层底部开始向上施喷,这样可防止喷射混凝土自重悬吊于上层。7.6.4、验收标准(略)8、基坑开挖及支撑8.1、基坑土方开挖概况下穿隧道开挖基坑长366m,宽28.829.6m,深08.2m,土方数量60000m3。8.2、土方开挖原则1、基坑开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原则。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先撑后挖、严禁超挖、基坑底垫层要求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浇注”的原则。2、对各道支撑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托和连接,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操作,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立柱、围护桩,钢支撑顶面严禁堆放、悬挂杂物。3、基坑分段开挖施工时,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安全的纵

37、向放坡坡度,雨天或长时间不开挖时做护坡处理,严防基坑内发生纵向滑坡。4、坑底以上300mm厚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找平,并通知有关单位验收后,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以保证基底土层不被拢动,要求开挖一段,清一段;清完一段,垫层施工紧跟一段。8.3基坑开挖方法下穿隧道开挖方法:基坑开挖纵向分段和主体结构施工分段相同,整个下穿隧道基坑共分为15段。土方整体开挖从两端向中间进行(沿东西方向)。其中1-4段、12-15段土方由挖机从基坑端部向中间后退开挖,其中3-4、12-13段基坑是钢支撑支护,采取“开挖分段、开槽支撑、先撑后挖、严禁超挖”;5-11段基坑土方,总体开挖方向是由基坑两端向中间分段开挖,但

38、每一段开挖时,由中立柱向基坑两侧后退开挖。土方采用4台CAT挖掘机开挖,12辆15t自卸汽车外运。每个施工区域内进行分段分层开挖和下穿隧道主体结构浇筑施工,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施工。1、2号人行通道开挖方法:人行通道由于交通疏解原因,只能分南北两侧倒边施工。人行通道采用的是钢板桩加钢支撑支护,土方开挖从人行通道中部向出入口后退开挖,分段掏槽开挖,随挖随撑,支撑后将土方全部开挖完毕。8.3.1开挖准备1、对在施工中存在止水隐患的地方事先进行封堵。2、基坑围护结构已经达到设计强度。3、已经备足排除基坑积水的抽水设备。4、降水工作、排水管路布设已满足开挖要求。5、开挖前弃土场地、钢筋加工、钢支撑堆放场

39、地已落实规划好。6、交通导行措施已经得到实施。8.3.2开挖及钢支撑架设工序8.3.3土方开挖工序1、下穿隧道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开挖施工工序如下图(略)所示:1)、第一部分土方的施工第一部分土方采用机械一次开挖到位。第层土方的竖向高度为1m左右。全断面开挖。2)、第二部分土方的施工第二部分土方的竖向高度为03.2m,每一开挖段纵向长约12米,本次 开挖每一断面中部掏槽部分土方。挖掘机采用CAT-320,运输为15T自卸汽车。自卸汽车从基坑两侧临时道路运输。开挖土方时,挖机站在第一层平台上,开挖第二部分土方。

40、下穿隧道1-4段、12-15段基坑,由挖机从基坑两端向隧道中间沿纵向开挖。下穿隧道5-11段基坑土方,由挖机从隧道中隔墙位置向基坑两侧后退开挖。3)、第三部分土方的施工第三部分土方的竖向高度为03.2m。由基坑两侧设置的运输便道沿基坑纵向运输,由东、西大门运输至弃土场。下穿隧道1-4段、12-15段开挖时,挖机在第一层平台,沿纵向后退开挖第二层两侧的土方,然后挖机下到第二层平台,开挖第三层土方中部掏槽土方。下穿隧道5-11段基坑土方开挖时,挖机先下到2层的平台,后退开挖第三层中部掏槽部分,底部0.3m厚保留采用人工开挖。然后挖机上到基坑边缘,开挖第二层两侧剩余土方。挖掘机采用CAT-320,运

41、输为15T自卸汽车。4)、第四部分土方的施工第四部分土方的竖向高度为03.2m, 下穿隧道1-4段、12-15段开挖时,挖机在第二层平台,沿纵向后退开挖第三层两侧的土方;下穿隧道5-11段基坑土方开挖时,采用长臂挖机在基坑边缘上部开挖。基坑底部0.3m厚采用人工开挖。土方纵向开挖详见下穿隧道土方分层分块示意图2、 1、2号人行通道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开挖施工工序如下图(略)所示:1)、第一部分土方的施工第一部分土方采用机械一次开挖到位。第层土方的竖向高度为13m左右。全断面开挖。2)第二部分土方的施工第二部分

42、土方高度在1-4米左右,挖机站在第一层平台上,由通道中部向出入口后退开挖第二层土方。基坑底部0.3m厚采用人工开挖。8.3.4基坑开挖质量标准基坑开挖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略)8.4、保证支撑结构稳定措施1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架设支撑,保证基坑正常开挖及支撑在加载卸载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安全。2在基坑土方分层开挖时,各个开挖面东西两侧应均衡开挖,以利于支撑及时架设。杜绝单侧超前开挖卸载不均影响安全。8.5、施工监测及应急措施1设立监测体系,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在开挖过程中对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地表沉降、围护桩位移、水位变化、钢支撑轴力变化等由专人监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监测情

43、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2对基坑出现涌水涌泥支撑结构局部损坏等突发事件,要有人员、机械、材料及处理方法方面的充分准备。8.6、基坑开挖技术措施1、由于围护结构桩的防水以及集水坑降水作用,基坑内积水主要为原地层含水及工程用水。每段基坑开挖时均应超前设置一个1.01.01.5m的集水坑,将基坑内水汇入集水坑,用抽水机抽排至基坑外的截水沟排放到沉淀池,充分备好排水设备,确保基坑开挖面不浸水,保证开挖作业顺利进行。2、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架设支撑,支撑不及时不进行开挖,保证基坑正常开挖及保证在加载卸载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受力符合设计。3、为保证坑底平整,控制超欠挖,基坑开挖到设计坑底标高以上2030cm时,

44、采用人工开挖找平,局部洼坑用砂填平、压实,并立即进行结构垫层施工。9、施工降排水基坑底埋深约2.08.0m,基坑开挖后坑壁土层主要为填土、淤泥层及砂层,坑壁土层自稳性较差,基坑开挖容易造成基坑外地层水的流失,故基坑开坑支护和止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基坑设计总体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基坑进行全面截水,基坑坡顶及基坑内设排水沟及集水坑排水,方便基坑内前期土方的开挖,并且减小前期基坑土方开挖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9.1地下水控制措施由于基坑场地周边临近道路,且周边分布有天然基础多层建筑,场地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在砂层,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可能影响周边地面的沉降,为了控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除

45、了在基坑周边形成封闭止水帷幕外,必要时还根据周边沉降监测情况,布设观测井及水位回灌井,对地下水位进行动态观测,当地下水位降幅超过2.0m时,对于邻近有对沉降变形敏感的道路、建构筑物、重要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的一侧,按间距不超过20米的密度在止水帷幕外侧增设一排直径不小于D300、深度不小于20米的回灌井(回灌井成孔后必须彻底洗井),及时进行地下水回灌,回灌时要观测地下水位回升情况,必要时进行加压回灌。但采取回灌措施时,要注意回灌井(沟)尽可能远离基坑边,避免泡软基坑周边土体,产生对基坑不利的影响。观测井成孔施工机械选用SPJ-300钻机及其配套设备,原土造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其主要施工流程见观测井

46、施工工艺流程图。观测井施工工艺流程图(略)9.2、排水控制措施1、设坡顶排水沟和坡底排水沟,坡顶排水沟过水断面尺寸为400500mm,坡底排水沟过水断面尺寸为400300mm;2、坑底每间距40-50m设置集水井,集水井一般布置于坑底拐角处,集水井1000800800mm。基坑积水通过集水坑抽排至坑顶排水沟排走;9.3、防止沉降等不良影响的施工措施1、加强对周围地表的沉降观测,及时取得数据,保证施工安全;2、为防止坑外地下水位的下降,防止地面过量沉降,一旦发现水位观测孔中的水位、水量变化异常、局部区域出现超降现象,停止降水,立即采取措施,以保持坑外地下水位。10、 施工监测10.1监测组织机构

47、与工艺流程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建立专业监测小组,以监测方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仪器的埋设和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快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同时与预测的数据进行对照,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信息化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监控量测流程图(略)10.2监测目的 对边坡、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及支护体)变形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变形、被保护对象以及其它与施工项目有关的内容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全面地反映基坑维护体的变化情况,是基坑维护主体工程实行信息化施工的主要手段,是判断边坡、基坑安全和环境安全的主要依据。 为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使用提供实时数据,是优化设计、施工的主要手段。10.3监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应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