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26121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doc(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土地估价师考试大纲.精品文档.第一部分土地基础知识一、土地概念(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的内涵、基本特征及类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的定义(1)土地的内涵(2)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2土地的特性(1)土地的自然特性(2)土地的经济特性3土地的功能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的基本内涵,土地的主要特性;熟悉:土地的功能,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二、土地的分类(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类别及其特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的基本类别(1)耕地1)水田2)水浇地3)旱

2、地(2)园地1)果园2)茶园3)其他园地(3)林地1)有林地2)灌木林地3)其他林地(4)草地1)天然牧草地2)人工牧草地3)其他草地(5)商服用地1)批发零售用地2)住宿餐饮用地3)商务金融用地4)其他商服用地(6)工矿仓储用地1)工业用地2)采矿用地3)仓储用地(7)住宅用地1)城镇住宅用地2)农村宅基地(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机关团体用地2)新闻出版用地3)科教用地4)医卫慈善用地5)文体娱乐用地6)公共设施用地7)公园与绿地8)风景名胜设施用地(9)特殊用地1)军事设施用地2)使领馆用地3)监教场所用地4)宗教用地5)殡葬用地(10)交通运输用地1)铁路用地2)公路用地3)街巷

3、用地4)机场用地5)港口码头用地6)管道运输用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河流水面2)湖泊水面3)水库水面4)坑塘水面5)沿海滩涂6)内陆滩涂7)沟渠8)水工建筑用地9)冰川及永久积雪(12)其他土地1)设施农用地2)田坎3)盐碱地4)沼泽地5)沙地6)裸地2主要类别土地的特征(1)商服用地的特征(2)居住用地的特征(3)工业用地的特征(4)交通运输用地的特征(5)农用地的特征3我国主要类别土地的利用方式(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的基本类别及我国土地的分类;熟悉:主要类别土地的特征;了解:我国主要类别土地的利用方式。三、土地实体及特征(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实体及特征的理解与掌握

4、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实体的构成2土壤类别及特征3地质条件及特征4土地基础设施类型及特征5主要地上物作物种类及特征6地下空间及特征7土地污染种类及特征(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实体的构成、土壤类别、地质条件类别、土地基础设施类型;熟悉:不同类别土壤特征、不同类别地质条件特征、不同类别土地基础设施特征、主要地上物作物种类及特征、地下空间及特征;了解:土地污染种类及特征。四、土地权利及制度(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权利制度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产权概念2土地产权的种类3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1)土地所有权的含义(2)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及范围(3)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及范

5、围4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1)土地使用权的含义(2)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种类及其权能(3)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5土地他项权利制度(1)土地抵押权的含义及抵押的范围(2)土地租赁权的含义6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1)美国(2)英国(3)德国(4)日本(5)中国香港(6)中国台湾(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产权的概念及种类、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熟悉:国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利制度;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第二部分土地管理知识一、土地管理概念(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管理的内涵(1)土

6、地管理的目的(2)土地管理的性质(3)土地管理的职能(4)土地管理的方法2土地管理的任务(1)维护土地权益(2)保护土地资源(3)合理利用土地(4)规范土地利用行为(5)健全土地管理制度3土地管理的原则(1)依法管理原则(2)统一管理原则(3)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4)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4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1)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制定(2)地籍管理(3)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4)耕地保护(5)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6)土地供应和市场管理(7)土地执法与监察5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6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1)19491961年,重要法

7、律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2)19621986年,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19871990年,重要法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4)1990年以后(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管理的内涵,土地管理的目的;熟悉:我国土地管理的任务、内容、原则;了解: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二、地籍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地籍管理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地籍概念2地籍分类(1)按功能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2)按建立时序分类:初始地籍、日常地籍(3)按所记载的对象分类:城镇

8、地籍、农村地籍(4)按表现形式分类:常规地籍、数字地籍3地籍管理概念(1)地籍管理的定义(2)地籍管理的核心4地籍管理原则(1)必须有国家制度体系作保障(2)保证地籍资料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现势性(3)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4)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5我国地籍管理的内容(1)土地调查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地籍调查3)土地条件调查(2)土地登记1)土地登记的类型2)土地登记的程序3)土地他项权利登记的内容及特点4)土地登记代理的概念及有关要求(3)土地登记信息公开查询(4)土地权利制度建设(5)权属争议调处1)土地权属争议的种类2)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受理范围和管辖3)土地权属争议调

9、处的程序(6)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7)土地统计1)土地统计概念2)土地统计的对象3)土地统计的任务(8)地籍信息系统管理6地籍管理的任务7地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8我国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地籍的概念和分类,地籍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我国地籍管理的内容;熟悉:地籍管理的任务,地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地籍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三、土地规划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规划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规划的概念与类型2土地规划的作用(1)控制作用(2)协调作用(3)组织和监督3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1)自然因素(2)经济因素(3)制度因素4土地

10、可持续利用的准则(1)生产性准则(2)保护性准则(3)社会可接受性准则(4)安全性准则(5)经济可行性准则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6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和意义7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1)按用途对土地进行分类(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3)土地登记注明土地用途(4)土地用途变更实行审批(5)对不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的行为进行处罚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意义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补充耕地相平衡11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确定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土地利用基本方针(2)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各行业用地指标(3)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4)划分土地利用区并规定土地用途和使用规则(5)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规划控制指标按行政辖区进行分解(6)制订规划管理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程序(1)准备阶段(2)调研阶段(3)编制和调整方案阶段(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1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审、报批、修改(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的内容(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和权限(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权限1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I)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概念(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特点

12、(3)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15土地利用详细规划(1)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概念(2)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类型16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途径(1)编制与实施土地利用计划(2)建立实施规划的领导责任制(3)实行规划公告制度(4)建立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划审查制度(5)加强对城市和村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的审核(6)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的修改(7)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监察管理17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18土地利用计划(1)土地利用计划的概念(2)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3)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的任务与管理措施(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用途管制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目的、作用和内容;熟悉:土地利用专

13、项规划及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概念和内容;了解:其他土地专项规划的概念和内容,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四、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耕地保护的重要性(1)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2)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4)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耕地保护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3耕地保护管理的主要内容4基本农田保护(1)基本农田概念(2)基本农田保护概念(3)基本农田保护区概念(4)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原则(5)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程序5耕地占补平衡(1)耕地占补平衡

14、的含义(2)耕地占补平衡有关制度的内容(3)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按等级折算的内容6土地整理(1)土地整理概念(2)土地整理的类别(3)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4)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7土地复垦概念(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的内涵、基本内容;熟悉: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耕地保护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五、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农用地转用概念2农用地转用的依据(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土地利用年度计划(3)建设用地供应政策3农用地转用的批准

15、权限(1)国务院的批准权限(2)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4农用地转用的审批程序5土地征收和征用概念6征地行为的特征(1)政府行为(2)补偿性(3)强制性(4)权属转移性(5)必须依法批准(6)征地行为的公开性7土地征收补偿和安置的内容(1)土地补偿费(2)安置补助费(3)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4)土地征收补偿费的支付和管理8土地征收方案的编制与审核9土地征收程序(1)拟定土地征收方案(2)审查报批和公告(3)制定补偿和安置方案(4)组织实施(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农用地转用与征地管理的内涵、基本内容;熟悉:农用地转用的依据、条件、批准权限,征地安置补偿的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征地改革的方

16、向与目标。六、建设用地供应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建设用地供应概念2国有建设用地划拨供应(1)划拨供应概念(2)划拨供应的条件3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供应(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概念1)出让主体2)出让客体3)出让年限(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1)协议出让2)招标出让3)拍卖出让4)挂牌出让4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基本条件(1)符合规划(2)符合国家的土地供应政策(3)符合建设用地标准和集约利用的要求(4)划拨方式供地的必须符合法定的划拨用地条件(5)新增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农用地转用和征收条件5国有建设用地供地标准6国有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

17、(1)用地预申请(2)用地申请(3)农用地转用方案(4)补充耕地方案(5)征收土地方案(6)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7国有建设用地供地程序8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1)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的主要内容(2)建设用地批准书的主要内容(3)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的主要内容9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供应范围(1)兴办乡镇企业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2)农村村民建住宅使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3)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10乡(镇)建设用地供应审批内容及基本程序11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1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建设用地供应管理概念,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

18、理的方式、程序、基本条件、报批管理和法律文书;熟悉: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标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供应范围;了解:开发区用地评价的内容和程序,乡(镇)建设用地供应审批内容及基本程序。七、土地市场交易与监管(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市场交易与监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市场概念(1)狭义的土地市场(2)广义的土地市场(3)土地市场的主体和客体2土地市场的特点3土地市场的分类4土地市场的功能5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6我国土地市场的现状7土地市场管理的内容(1)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意义(2)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原则(3)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主要内容(4)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措施(5)土地市场的

19、微观管理8土地使用权转让(1)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概念(2)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3)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1)土地使用权出售2)土地使用权交换3)土地使用权赠与9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概念和条件10土地使用权租赁的概念11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过程(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市场概念、特点、分类,监管调控的内容,土地使用权转让概念和内容,土地使用权抵押概念和条件;熟悉:土地市场的功能、运行机制,土地使用权租赁的概念;了解:我国土地市场现状与发展过程。八、地价管理(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地价管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地价管理的目的2地价管理的措施(1)提供地价信息(2)制订地价标准(3)宏

20、观调控地价水平(4)监管土地估价行业3地价管理的内容(1)公布基准地价、标定地价(2)建立土地价格评估制度(3)制定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限价(4)建立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5)政府行使优先购买权4城镇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1)基准地价概念(2)基准地价的作用(3)基准地价的表现形式(4)标定地价概念与作用5城市地价动态监测(1)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概念(2)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目的与作用6土地估价行业行政管理(1)土地估价行业行政管理的主要规章制度(2)土地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执业情况监管(3)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与认证(4)指导和监督土地估价行业协会工作7基于政府管理的地价体系8我国土地价格管理

21、发展历程(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地价管理的目的、措施、内容,城镇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熟悉: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土地估价行业行政管理,基于政府管理的地价体系;了解:我国土地价格管理发展历程。九、土地执法监察(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执法监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执法监察的内涵2土地违法行为及处罚(1)非法转让土地(2)破坏耕地(3)非法占用土地(4)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5)非法批地(6)其他违法行为3土地执法监察的内容4土地执法监察的意义(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执法监察的内涵,土地违法行为及处罚;熟悉:土地执法监察的内容;了解:土地执法监察的意义。第三部分地价

22、理论一、土地价格的概念(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价格理论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及类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价格概念(1)土地价格的内涵与外延(2)我国土地价格的形式2土地价格的主要特征(1)土地价格是权益价格(2)土地价格不由生产成本决定(3)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4)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5)土地价格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土地价格的类型(1)按土地权利分类:土地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租赁权价格、抵押权价格和其他他项权利价格(2)按土地价格形成方式分类:交易价格、理论价格、评估价格等(3)按政府管理手段分类:申报地价、公告(示)地价等(4)按土地价格表示方法分类:土地总价

23、格、单位面积价格、楼面地价等(5)按土地的存在形态分为:生地价格、熟地价格、毛地价格、净地价格(6)按土地交易的方式分为:拍卖价格、招标价格、协议价格、挂牌价格(7)按土地价格使用目的分为:买卖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格、课税价格、征地价格等(8)其他一些划分方法形成的土地价格4我国土地价格的主要类型5我国土地价格理论的发展历史(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价格的定义,土地价格主要特征和我国土地价格的内涵;熟悉:不同分类方式下的土地类别,我国土地价格的主要类型及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了解:我国土地价格理论的发展历史。二、土地价格影响因素(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种类、特点的理解与

24、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主要地价影响因素2主要地价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3不同用途地价影响因素的特点(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主要地价影响因素的种类;熟悉:主要地价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不同用途地价影响因素的特点。三、地租理论(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地租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地租概念2马克思地租理论(1)级差地租(2)绝对地租(3)垄断地租(4)矿山地租(5)建筑地段地租3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4地租与地价的关系5地租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地租的定义,地租与地价的关系,我国土地价格的内涵;熟悉:马克思主要地租理论,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了解:地租理论在土地估价中

25、的应用。四、区位理论(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区位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区位概念(1)区位的定义(2)区位的实质2区位的影响因素3几种主要的区位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中心地理论4区位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作用(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区位概念,区位的影响因素;熟悉:几种主要的区位论;了解:区位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作用。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报酬递减的含义2土地报酬递减的基本原理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报酬递减的含义;熟悉:土地报酬递减的基本原理;了

26、解: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六、土地市场理论(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市场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供给(1)土地供给的特征(2)土地供给的方式2土地需求(1)土地需求的特征(2)土地需求的种类3土地供需平衡原理4土地市场分析原理与方法(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特征;熟悉:土地供给种类与方式,土地需求的种类与方式,土地供需平衡原理,土地市场分析原理与方法;了解:我国土地供需关系的特点。第四部分土地估价方法一、土地估价概念(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估价的定义、作用及现实意义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估价的定义2土地估价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27、3土地估价的使用方向4我国土地估价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估价的定义、作用;熟悉:土地估价的现实意义,土地估价的使用方向;了解:我国土地估价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二、土地估价的原则(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估价原则内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估价原则(1)预期收益原则(2)替代原则(3)最有效利用原则(4)供需原则(5)报酬递增递减原则(6)贡献原则(7)变动原则(8)合法原则2不同估价原则适用范围及注意点3土地估价各原则的理论依据和产生背景(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土地估价原则内涵;熟悉:土地估价各原则的适用范围及注意点;了解:土地估价各原则的理论依

28、据和产生背景。三、收益还原法(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收益还原法概念2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公式(1)公式的内涵(2)公式的表达式(3)公式各变量的含义3收益还原法不同情况下的公式(1)预期纯收益不变情况下的公式(2)预期纯收益变化情况下的公式(3)还原率变化情况下的公式(4)收益年期不同情况下的公式(5)不同公式的应用条件4收益还原法估价的基本步骤(1)总收益测算的项目和方法(2)总费用测算的项目和方法(3)不同条件下纯收益测算方法(4)还原率的概念、类型、主要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等(5)评估价格计算公式的选择和估价结果的确定5土地年总

29、收益的概念、测算方法,不同情况下总收益的测算(1)土地年总收益的概念(2)土地年总收益的构成及计算方法(3)不同条件下土地年总收益的计算要求及方法6总费用的测算方法(1)土地年总费用的概念(2)土地年总费用的构成及计算方法(3)不同条件下土地年总费用的计算要求及方法7土地纯收益的概念及测算方法(1)土地纯收益的概念(2)土地纯收益的计算方法(3)不同条件下土地纯收益的计算要求及方法8土地还原率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1)土地还原率概念(2)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值调查确定还原率(3)安全利率加上风险值调整确定还原率(4)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率综合排序插入确定还原率(5)土地还原率和综合还原率、建筑物

30、还原率的关系9收益还原法的适用范围(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收益还原法的概念、特点、公式、估价步骤、应用要求及各种参数确定方法;熟悉:收益还原法的适用范围。四、市场比较法(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市场比较法的原理和特点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市场比较法概念2市场比较法的特征3市场比较法的原理(1)理论依据(2)适用的估价原则(3)适用的假定条件4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公式(1)公式的内涵(2)公式的表达式(3)公式各变量的含义(4)公式计算的基本要求5市场比较法的估价步骤(1)调查与选择比较案例(2)确定价格可比基准(3)交易情况修正(4)估价期日修正(5)区域因素比较与修正(6)个别因素比

31、较与修正(7)其他相关修正(8)确定比准价格6调查与选择比较案例(1)比较案例的概念(2)比较案例的要求(3)比较案例的数据采集内容(4)比较案例的调查途径和方法(5)比较案例的选择环境(6)比较案例选择的原则和方法7确定价格可比基准(1)地价可比基准的概念(2)地价可比基准确定的原则(3)可比基准的内容(4)可比基准确定的方法8交易情况修正(1)交易情况的概念(2)交易情况的种类(3)交易情况修正的目的(4)不同交易情况的修正原则(5)交易情况修正系数确定方法9估价期日修正(1)估价期日的概念(2)估价期日修正的目的(3)估价期日修正的原则(4)估价期日修正系数(5)权重确定方法等10区域因

32、素比较与修正(1)区域因素的概念(2)区域因素的种类(3)区域因素选择的方法(4)区域因素比较的内容(5)区域因素修正系数确定方法等11个别因素比较与修正(1)个别因素的概念(2)个别因素的种类(3)个别因素选择的方法(4)个别因素比较的内容(5)个别因素修正系数、权重确定方法12其他相关修正的类型及修正方法13确定比准价格(1)比准价格的概念(2)比准价格确定的方法14市场比较法适用范围(1)市场比较法适用范围及基本条件(2)市场比较法确定其他参数的基本方法15市场比较法的发展过程及在国外的使用(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市场比较法的概念、原理、公式及估价步骤,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熟悉:市场比较

33、法的特征、适用范围及应用要求;了解:市场比较法的发展过程及在国外的使用。五、成本逼近法(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成本逼近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成本逼近法概念2成本逼近法的基本公式(1)公式的内涵(2)公式的表达式(3)公式各变量的含义(4)各公式的适用条件3成本逼近法估价步骤(1)确定土地取得费(2)确定土地开发费(3)计算税费(4)计算利息(5)计算利润(6)确定土地增值(7)修正并确定土地价格4土地取得费的概念、构成及计算方法(1)土地取得费的概念(2)土地取得费的构成及计算方法(3)不同土地取得情况下土地取得费的计算要求及方法5土地开发费(1)土地开发费

34、的概念(2)土地开发费的构成及计算方法(3)不同条件下土地开发费的计算要求及方法6利息(1)利息的概念(2)利息计息方式及其区别(3)单利与复利的计算方法7利润(1)利润的概念(2)利润的计算依据(3)利润的计算方法8土地增值(1)土地增值的概念(2)土地增值的计算方法(3)不同条件下土地增值的计算要求及方法9土地价格修正与确定(1)修正的原则及要求(2)修正的因素及修正公式(3)根据估价对象条件修正的要求10成本逼近法适应范围(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成本逼近法的概念、公式、估价步骤及各项成本测算;熟悉:成本逼近法的应用特点、适用范围及要求;了解:成本逼近法的应用限制。六、剩余法(一)考试目的

35、测试应考人员对剩余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剩余法概念2剩余法的基本公式(1)公式的内涵(2)公式的表达式(3)公式各变量的含义(4)各公式的适用条件3剩余法估价步骤(1)最佳开发利用方式的确定(2)开发完成后不动产价值的测算(3)开发成本的计算(4)利息的计算(5)利润的计算(6)土地价格的计算4最佳开发利用方式(1)最佳开发利用方式的选择依据(2)确定最佳开发利用方式所要确定的项目5开发完成后不动产价值的测算(1)开发完成后不动产价值的概念(2)不同条件下不动产总价值的计算要求及方法6开发成本(1)开发成本的概念(2)开发成本的构成及计算依据(3)不同条件下开发

36、成本的计算要求及方法7利息(1)剩余法中利息计算方式及其区别(2)单利与复利的计算方法(3)传统方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4)利息率的选取依据及确定方法8利润(1)利润的概念(2)利润的计算依据(3)计算利润的参数确定、计算方法9土地价格的计算(1)适用公式的选择(2)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与方法10剩余法适用范围(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剩余法的概念、公式、估价步骤及各项参数的求取;熟悉:剩余法的应用特点、适用范围;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区别;了解:剩余法的应用领域。七、路线价法(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路线价估价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路线价法的概念(1)路线价的

37、概念(2)路线价法的概念(3)路线价法的基本原理2与路线价估价法有关的概念(1)标准深度(2)里地线(3)深度指数修正表(4)路线价区段等3路线价估价法的操作步骤4路线价的深度修正方法(1)四三二一法则(2)苏慕斯法则(3)霍夫曼法则(4)哈柏法则等5其他宗地条件修正系数编制6路线价估价法的适用范围7路线价估价法的实际应用(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路线价及路线价估价法的概念、基本原理、测算方法、修正系数的确定方法;熟悉:路线价估价法操作步骤,路线价估价法则;路线价修正体系内容与要求。八、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试人员对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基准地价系数

38、修正法概述(1)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概念(2)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2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公式(1)公式的内涵(2)公式的表达式(3)公式各变量的含义(4)不同基准地价表达方式的修正公式及其适用条件3采用城镇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估价的步骤(1)基准地价成果介绍的基本要求(2)宗地级别及基准地价的确定(3)宗地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与修正系数确定(4)年期修正的公式与方法(5)期日修正的依据、参数确定、方法(6)容积率修正的依据、参数确定、方法(7)开发程度及其他因素修正(8)修正确定宗地价格4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适用范围5农用地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类型与基本步骤(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基准地价系数

39、修正法的概念、原理、公式、步骤;熟悉: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适用范围;了解:农用地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类型与基本步骤。第五部分地价估价实务一、宗地估价(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宗地估价的程序、内容及要求的掌握程度。(二)考试范围1土地估价程序(1)确定估价基本事项(2)拟订估价作业计划(3)收集资料实地踏勘(4)分析整理相关资料(5)选定方法试算价格(6)确定宗地估价结果(7)撰写估价报告书2土地估价业务受理(1)土地估价业务获取的途径(2)土地估价业务受理及应注意的问题(3)签订土地估价委托协议的重要性(4)土地估价委托协议(合同)的主要内容(5)土地估价的业务范围3土地估价事项确定(1)土

40、地估价目的的确定(2)土地估价范围的界定与描述内容(3)土地类型的界定内容(4)土地权利状况的界定内容(5)土地估价报告使用方向的规定(6)土地估价中特别事项的内容与界定4土地价格定义的界定(1)土地价格对应权利内涵的设定(2)土地利用条件的设定(3)土地使用年限的设定(4)土地估价期日的设定5土地估价资料收集内容、方法及要求(1)权属资料及其内容(2)地籍图的基本要素(3)工程建设图纸的种类(4)总平面图的基本要素(5)市政管线图的种类及基本要素(6)区域规划图及资料的基本内容(7)土地交易资料基本要求6土地估价现场调查(1)现场调查的目的(2)现场调查的内容1)土地权属查证2)土地实体状况

41、查勘3)周边环境状况调查(3)现场调查的方法7土地市场案例调查(1)案例调查的目的(2)案例调查的内容(3)案例调查的方法8土地估价分析(1)土地权利状况分析内容及方法(2)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内容及方法(3)土地市场状况分析内容及方法(4)土地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分析9土地估价方法选择(1)土地估价目的与适用原则的分析(2)估价对象状况与估价方法适用性分析(3)估价资料与估价方法可行性分析(4)估价技术思路的确定(5)估价方法的选择与确定10地价估算与确定(1)估价参数的判断与确定(2)不同方法估价结果分析1)适应性分析2)准确性分析3)可靠性分析(3)估价值的调整与确定11土地估价报告撰写(1

42、)土地估价报告的作用1)描述估价对象2)记述估价过程3)反映估价成果(2)土地估价报告的类别1)土地估价报告2)土地估价技术报告(3)土地估价技术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土地估价报告的主要内容2)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的主要内容(4)土地估价报告的形式(5)土地估价报告的规范格式(6)土地估价报告的使用规定(7)土地估价报告的归档和档案管理12土地估价报告审核(1)土地估价报告审核的目的(2)土地估价报告审核的内容1)估价人员资格2)估价对象界定3)估价所依据的资料的质量4)估价假定前提和限制条件5)市场分析6)估价技术路线、方法选择及运用7)地价确定的理由8)估价结果9)估价报告的逻辑性(三)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宗地估价的基本程序及各步骤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熟悉:宗地估价业务受理、估价报告归档管理的内容及基本要求。二、常见目的下土地估价(一)考试目的测试应考人员对各种常见土地估价目的下的土地估价的特点的认知程度。(二)考试范围1各种常见的土地估价目的(1)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收回、收购储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