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中国文化.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24827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中国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学与中国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与中国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中国文化.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国学与中国文化.精品文档.国学与国学文化转载自:【实修驿站】 原文: 编者按:在纪宝成校长拜访南怀瑾先生时,恳请南先生给我校国学院的学生举行一次特别讲座,南先生慨然应允。根据这一“君子之约”,国学院师生五十余人,于2007年11月15日专程赶赴江苏省吴江市七都镇庙港,在南先生主持的“太湖大学堂”,聆听了南先生以“国学与中国文化”为题的特别讲座。这场讲座,持续四个小时。根据录音整理的文字约略有35000字,由于版面的限制,我们将压缩、整理之后的文字,予以刊发。整理稿未经南先生审定。在此,我们满怀敬意,对南先生给予国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

2、谢。一、国学中国文化汉学诸位请坐。今天我们有幸在这里聚会,看到诸位国家未来的优秀人才,我想起了滕王阁序的八个字:“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我们今天讲的是国学课,离不开国文,在古文这八个字,拿现代白话文来写,就是一篇文章喽! 这一次的课题,是讲国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我讲两句诗给大家听:老来行路先愁远,贫里辞家倍觉难这是金元时代的大名士、大文学家元好问的诗。他当时生活环境不好,因为金朝亡在元朝手上,所以元好问的诗有国破家亡的感受。这是他晚年的诗,我年轻时看到很有感想,你看这两句话如果写现在的白话文,一大篇了,不得了。在古文的诗,十四个字就讲完了,把所有的心境就表达了。我非常佩服贵校的纪宝成校长和中国

3、科技大学的朱清时校长,他们不顾一切为中国文化默默无闻的在努力,他们两个人的精神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题目太大。你们成立了国学院,这是个创举。最近看来人民大学国学院好象影响蛮大,据我所了解,全国各大学现在产生一个新的潮流“国学热”,国学变成热门了! 我们观察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历史的演变,热门是好是坏很难下定论。我希望大家冷静地研究这个问题。提到国学问题,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首先诸位同学要注意,什么是中国文化?譬如大家都讲中国文化,甚至讲我们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最多三四句话把它答复清楚呢?几乎很难。因为前提没有一个定论。“中国文化”是什么

4、?这个名称怎么来的?这是最新来的哦。人民大学用的不是这个,而是“国学”。“国学”是几时来的?又是个问题。什么是国学?当然我们严格以逻辑来讲,每一个国家自己的文化都可以称为国学,美国的国学,英国的国学,日本的国学,中国的国学。那么我们中国的国学是什么东西?又是个问题,同中国文化问题一样。另外一个问题,国学连带有一个旧的名称,叫做“国粹”。国粹是梁启超他们搞出来的,这个名字用了一下已经不用了。还有个名称,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常常讲自己文化是“汉学”。“汉学”是外国人叫的。真正在中国文化的内涵里,早就有汉学这个名称,这是指汉代的学术研究,汉代人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汉学并不代表中国文化。为

5、什么汉代人研究这个呢?秦始皇把文化给破坏了。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把书烧了,把读书人埋了。不过这个罪过不要给人家加得太大。他没有把全国的知识分子杀掉,也没有把全国的书烧掉,他把全国的书集中到首都咸阳,学术要加以清理,民间不准流传。真正破坏文化的是项羽,他二十几岁做全国的统帅,一战成功,自称西楚霸王,看到咸阳宫那么大的建筑,看到这些图书(秦始皇把全国的图书集中在咸阳),一把火把它烧了! 你们讲中国文学,我给你们讲一首诗,关于秦始皇烧书的。中国文学离不开诗词哦,很重要,所以我也常常提醒外国朋友,你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你不懂诗词你谈都不要谈啦!中国是个诗人的国家。现在

6、人有没有做诗啊?现在你们手机上都有的,这个国家民族的诗才,现在用去编段子了。清朝末年,就是慈禧太后、李鸿章把台湾让给日本这个阶段,湖南才子易实甫,为了这个要跑到台湾,领导大家跟台湾一个名士邱逢甲一起,准备起兵跟日本人打。易实甫是个才子,有一首诗讲项羽的,非常好: 二十有才能逐鹿 八千无命欲从龙 咸阳宫阙须臾火 天下侯王一手封“二十有才能逐鹿”,项羽起兵逐鹿中原,只有二十岁出头,他是楚国贵族子弟,而刘邦是平民。“八千无命欲从龙”,他带了楚国人,安徽、江苏、浙江的,八千子弟,都是江东人,南方人,想起来推翻秦始皇政权。“咸阳宫阙须臾火”,咸阳宫,我们看古书,你研究秦朝的建筑,说那个宫廷的门,人骑在马

7、上拿十丈的旗杆过咸阳宫的大门,那个建筑现在很少见呢!修了多少年的咸阳宫,那么了不起的一个宫殿,项羽来一把火烧了。我们现在讲国学,不是说历史。就是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中国文化断层了!所有图书在咸阳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中国读书人不是全体死完了,民间虽然还有很多,但是等汉高祖出来,我们的文化还是断层的。从秦到汉这一段的社会经济贫穷痛苦,汉文帝上台,用道家老子哲学四个字“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丰衣足食,老百姓有饭吃。古文“休养生息”四个字,拿现在写经济学大概一大堆,各种理论都出来了,出版社都来不及出版。所以你要研究国学,读书要注意,读外国书也好,中国书也好,中国人讲读书,要顶门这里有一只眼睛,智能之眼,

8、把历史看通、把书看穿。汉文帝上来,休养生息,乃至自己提倡俭省,历史上讲他穿一件袍子,穿了二十年,还补过,走道家哲学的路,非常俭省。这就是历史要借鉴的,读古书学国学要注意这个地方。汉文帝那时没有恢复文化,到他儿子才开始的。他走的是“休养生息”,道家的思想,安定第一,和平发展第一,充实国家。汉武帝一上来,改变了祖、父的政策,不走道家休养生息,而是扩展势力。并不是汉武帝不对,因为时代不同了,演变到这个时候,不能不改变。这样,汉武帝时期才开始恢复中国文化,开始注重儒家,孔孟之道。现在我解决一个问题,所谓“汉学”,是这个时候的学问,叫汉学,不叫国学。为什么讲汉学呢?恢复中国文化,包括孔子所编的四书五经,

9、每一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譬如“中”,为什么这样一个圈圈一竖,叫做“中”?要研究就要看汉学的研究。一个“中”字,拿我们现在,要几万字的研究文章。实际上这个“中”字很简单,世界上就是天下一圈,我夹在中间。可是这个文字的内容很多了,这叫研究中国文字的来源,从上古到现在的发展,我们中国文字怎么来的,开始有图案的。我比方自己是什么?唐人有一首诗,写一个宫女,我不过是中国文化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啊!我不是大师,也不是国学家,什么都不是,只是从小喜欢研究自己的文化,研究人类的文化。不过年纪活大了一点,人活大了好象也有好处,大家就给你戴高帽子了,因为怕冷嘛!帽子就太多了。唐人另有首诗怎

10、么说呢! 竟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竟日残莺伴妾啼”,这个宫女进了宫以后,皇帝前面漂亮人很多呀,进了宫里也许跟皇帝有了一次关系,或者半次关系,住在宫里,几十年就老死在那里了。这个宫女在皇宫里头,“竟日”,一天到晚,什么是对象呢?一只鸟!天天对着院子,竟日残莺,老的黄鹂,伴妾啼,她在哭,牠也在叫。“开帘只见草萋萋”,打开窗子门帘前面都是草。“庭前偶有东风入”,入了宫的宫女,跟皇帝有了一次关系,也封了妃子什么啊,没有用,一年三百六十天不晓得他哪一天想起来找一下,庭前不要说没有看到人,鬼都看不到。“庭前偶有东风入”,你注意这个“偶”,偶然,或者皇帝经过门口,在门

11、口看一下,啊,妳都好吧?他又到别一家去了。“杨柳千条尽向西”,我非常欣赏这一句话,形容我自己的一生到九十岁,全世界、全中国的人都向西方文化学习,学外文去了。所以我自比,这一首诗形容我的一生。你们学古文学诗要晓得朗诵,千万注意!你们国学院的同学们成立了个“新风雅”诗社,这个诗社写信给我这个老头子。我也很鼓励他们,不晓得他们来了没有?告诉同学们,你研究国学啊,诗文都要朗诵,千万注意!朗诵有个什么好处?你不要管你自己声音好不好听,又不是唱歌,歌是给人家听的。所以古人叫读书,在书房里读书吟诗叫“无病呻吟”。有时候啊,自己看到有感想,吟诵“竟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自己对自己的欣赏。你这样一次读

12、书,等于你们现在看书一百次,千万注意!不然你书是看多了,记住没有呢?记不住。这是讲国学嘛,所以古人叫“读书”,读出来,读的方法里头一个默念,一个朗诵,朗诵就是开口念,这叫读书。北方叫“读书”,南方叫“念书”,这样念书,心里脑子里会记得深刻,心情也很愉快,心理情绪自然得到调节。这是学国学的第一步。回转来,我们刚才讲三个问题,什么叫中国文化?什么叫国学?什么叫汉学?先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中国文化”这个名辞是最近起来的。“中国文化”是对应“外国文化”而言。所以说要了解世界上的四大古国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希腊文化。我们现在讲西方文化,美国人,英国人,他们自己说是从希腊文化系统下来的。

13、我也在美国常常笑他们,你们从希腊文化系统下来?用上海话说是“勿搭界啦”,搭不上的,瓜棚搭在柳树上。西方文化要从拉丁文、希伯来文讲起,不是英文就是了。说到西方文化,有一个经典要注意,摩西出埃及记。西方文化是天主教、基督教的天下,不像中国有儒家、道家。摩西出埃及,诸位同学晓得是什么时代?比周朝还早,商朝的时代。摩西出埃及,就有关于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这些问题了。摩西先建立摩西十诫,西方文化以十诫为基础,以宗教为基础,十诫也可以讲是宗教的戒条哦,一直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注重契约行为。因为注重契约行为,而注重民选,民主选举从这个发展而来的。我今天特别给大家提出来。契约行为构成了西方宗教行为、法律行为、

14、民主行为。中国文化不然,开始就一朵花一样,长出来是自由的。所以真讲中国,从上古以来就是自由民主,与西方的自由民主不同。道家讲道德,儒家讲仁义,它不像摩西十诫,不是戒条,而是做人行为的目标,从普通人的行为道德到追究生命最根本的问题,从政治文化的基本到最高理想,从普通生活到哲学科学宗教合一,追究宇宙生命的根本问题,都有目标和方法,与西方文化大不相同。一两百年前,中国人被强盗们打昏了头,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彻底怀疑自己的情绪,终于演变成了政治和文化内乱,一乱上百年,搞不清也来不及搞清自己的文化,更搞不清西方文化,就莫名其妙地“杨柳千条尽向西”了!反过来,西方人更不懂中国,他们怎么讲怎么讲,中国人就跟

15、着随声附和,简直是笑话!这个里头检讨起来,问题很大,很多。我们今天讲中国文化,那么,文化的基础是什么?我的定义是:言语,文字,思想(思维方式),生活习俗,这四个要素的构成就是文化。至于政治,教育,军事,艺术,文学等等,那是后面的事。如照孔子当时的分科,它是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方面来概括人文文化。比如说文字,中国秦朝第一功劳是统一了中国文字。春秋战国以前是书不同文,各地的文字,不统一,不方便交流。言语更不统一。车不同轨,不方便交通。文字的统一,从春秋战国期间已经开始,到秦朝正式统一了。中国人非常伟大,这个文字统一影响了整个的亚洲。当年一个哈佛大学教授问我,“我问你一个问题,历史上一个国

16、家民族亡掉,永远不会翻身。”我说“不错,你们西方历史是这样。”“那对不起,我请问你们中国,几次亡国,这个国家永远存在,理由是什么?”我说,“那你西方人不懂,统一!”他说“什么叫统一啊?”我说“文化的统一,文字的统一。”他听了愣了“嗯,有道理。”我说你看整个的欧洲,到现在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什么文,各种文还不同的。英文字,你说英文明明YES,到了美国不叫YES,叫YEAH了。你们大家说自己“我在学英文”,我说你们还有资格学英文啊?一百年以前的英文你就看不懂了。可中国几千年都不是这样。你们研究国学,要非常注重对文字学的研究。汉代就有说文解字。再譬如,我说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清朝最大。康熙时编了一部康

17、熙字典,把全国文字编进去。你们学国文,千万离不开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里头一共四万七千多个字。我们中国人真正常用的文字,几千年来,只有一两千个字。康熙,雍正,乾隆,给中国文化贡献很大很大,太大了!例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康熙字典属于其中一个贡献。中国晓得语言会变的,所以把几千年的文化,诸子百家等等,用两千多个字保留,后世读三千年五千年以上的书没有问题。你去看看英文,十几万字,英文也好,法文也好,德文也好,一百年以上的古文他都不懂,非专家不可,因为言语十年二十年变动很大了。古人把文字变成个系统,一万年以后读了这个书,跟一万年以前的人交流对话,没有空间时间的距离,这就是中国文字!这个伟大的文化宝

18、库,保留了几千年多少中国人的智能、经验、心血啊!而且古人写书是用毕生的心血写的,留给后人作个参考,非常小心谨慎。哪像现在人随便写书,东拉西扯就是一本书,有一点小心得就吹得不得了,当成真理了。现在人随便批评中国文化,请问你读过几本古书?就算你读过,你读懂了吗?而且那几本书就代表中国文化了吗?笑话!西方文化你也不懂,留学几年就懂了吗?你只看到皮毛的一点点而已,回来就说西方如何如何,也是笑话。英文是两次工业革命以后才流行的,你要研究以前的西方文化,还要研究拉丁文,或希伯来文。所以说文字重要!你们学国学第一要注意这个!这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二、“小学” 书院经师与人师所谓中国文化,是相对于外国文化而

19、言,全世界有四大古老文化:印度,埃及,希腊,中国。所以研究中国文化,不要忘记了与其它文化对照。我常常拿一个国家的文化跟中国文化做对照,就是印度文化,它非常高深。如果以我研究宗教的立场,所有世界上的宗教,包括摩西出埃及建立的文化世界,都从古印度文化影响的范围来的,所有的宗教都从印度来的。中国文化跟印度文化同样是古老文化,我们开始不用宗教,而用科学,用数学、天文等等,建立了中国文化。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是这么一个特别的东西,掌握了这套文字的钥匙,一万年之后的人,读古人的书,没有时间距离。所以说文字语言特别重要!研究文字先要研究“小学”,我们的文字学,最有名的一本书说文解字,汉朝许慎著的。讲中国的文

20、字有“六书”: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指事,六个方向。我们看象形字,有些是图画来的。很多字是形声字,根据自然的法则,譬如“江”跟“河”,我们读“江”是照现在国语发音,照广东发音,念“刚”,模仿长江流水的声音。河,“呵”,模仿黄河流水的声音。都是水字旁,旁边加一个字不同。形声来的有很多文字。会意,许多中国字一个字指多方面,你一联系上下文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譬如我们听声音的听字,有时候在古文里这个听字不念平声,而是去声,任其自然的意思,是会意来的。“六书”配合康熙字典,中国文字三个月你就搞通了!像我当年研究小学训诂,用了一个月,可以读书了。像现在的教育方法,天天上课,搞通文字了吗?不知道。现在

21、还有很多学者来找我,“老师,我要办书院”,我说“好啊,为恢复中国文化办书院。不过你读过书院吗?”“没有。”我说“对了,你没有读过书院,什么叫书院你懂吗?”我说,书院以个人导师为主。譬如朱熹办书院,湖南有岳麓书院,福建有白鹿洞书院,以朱熹为标志。清末民初有名的无锡国学专修馆,是以唐文治先生为主导。后来如清华大学讲国学,是因有陈寅恪先生而声光崛起。而书院上课,不是你们大学这样上课啊,它是一个老师为主的。我是读书院出身,在书院跟老师读书时,有时候老师个把月不讲一句话啊,他读他的书,我们读我们的书,等他想到了要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一讲起来三个钟头也不停。书院是学生生活、学习、做事都跟老师在一起,老师有一

22、个心得发现,嗨呀,滔滔不绝地告诉你!有时候他不讲话,你自己研究。然后你讲话给老师听,他也静静在听你的,除非说你错了。如果没有错,“咦!你讲的有道理哦!呵呵,孺子可教也!”会这样奖励你。所以书院同佛教禅宗教育一样,四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你的学问见解跟老师平等,减师半德,你只算一半。老师一百分,你只有五十分。为什么?老师起码比你大个一二十岁吧,大个十岁吧。等你再大十岁,老师的学问又增加了。“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你的学问见解超过了老师了,好学生!他把所有学问经验都告诉你,否则你消化不了,没有用。所以做学生写信给老师不称“学生”,而是“受业”;那么老师回学生的信不称“老师”,而是“友生”,

23、我是你的朋友,老朋友,代表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你们现在学国学,先好好地把中国的“尺牍”学一学,学会写信。我说中国文化明清六百年间的政治,是靠秘书的,靠师爷。清朝三百年,是靠绍兴师爷。实际上清朝三百年治天下,是三百年浙江人治天下,绍兴师爷!学国文的讲,师爷做得好就是宰相。我说现在大家很可怜,连信都不会写。现在没有规矩,这个文化算个什么呢?所以告诉你们从“小学”开始学起,文字、音韵、训诂,你们只要花两三个月时间,就可以读古书了,变成大学问家。刚才我讲到,许多人要办书院,要恢复国学研究,现在是个新的风气,所以好几位学者跟我说办书院,我都赞成,我也反对,我说你们自己读过书院没有?换句话说书

24、院的老师在哪里呀?你看也没看过书院,光是理想。有一本书叫五种遗规,四库全书里有,办教育、书院,譬如朱熹当时怎么办的?还有做官是怎么做的?都有遗留下来的一小部分规矩,这些值得研究,当然不是说亦步亦趋,是研究它的精神和方法,这是研究方面。以我们中国文化而言,知识分子、读书人应该有个什么目标呢?我们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现在这样的教育,在糟蹋人才,贻害未来。譬如一个乡村的孩子,父母很辛苦培养他读了书,读到中学糟蹋了一半,读到大学,完了!这个孩子永远不回来了,向上海、北京各个闹市居住要发财,要爬金字塔的那个塔尖上去。农村那么辛苦,培养一个孩子出来,农村丧失了一个人才,没有人了!今天这个教育在树这个金字塔

25、,都向上面爬。而教的是知识,不是教的学问啊!人格没有养成,做人做事都不对,对社会国家有什么真正益处呢?中国文化讲教师是两个要点,“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什么是经师呢?教知识,四书五经,数理化,国文,教这个知识容易。人师呢,他的人格,他的一切,在导师制的书院可以做一位人师,人格的表率,像孔子、孟子一样,不容易!所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中国原来的知识分子读书的目标,是求学问,包括作人做事、身心修养等等一切的学问,凭兴趣来的,玩味一辈子,人格平等独立的,同谋生是两件事。不像现在人读书,都是为了谋生。所以我提起你们诸位年轻同学们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个,父母出问题,所有的父母培养子女,是把自己做不到的希望

26、压在孩子身上,自己没有发财,希望自己儿女出来发财;自己没有做官的,希望儿女出来做官;自己理想不到的,希望儿女将来给我做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严重的错误!第二个,升学主义,不是求学问。第三个,读书的目标是升官发财,至少是赚大钱。这是个什么教育?我搞不清楚。自己的社会、家庭、国家,教育没有个方向,没有个目标。你说他没方向目标,他说我方向目标都有啊。你要看这个家庭、社会、国家教育的实际走向、目的是什么,不要看表面文章。我们想一想,中国三千年教育,由周朝到秦始皇,汉唐宋元明清,政府没有出几个钱办教育,你们怎么不去研究呢?老百姓是自己读书的,中国历史上这些名人、才子、忠臣孝子乃至于最好的宰相、最好

27、的文人、武将,都是民间自己培养出来的,培养一个货品给你朝廷、给你政府来买嘛,人才是个货品,中国老百姓自己培养的,都是私塾出来的。所以古人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然后,政府用个什么功名嘛,三年一考,五年一考,考取了做官或者备用。历代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花了多少的教育经费培养了多少人才,然后出来了还要负责给大家找职业,哎哟,大学生失业的太多中国本来诗礼传家,都是家里读的,自愿读的,要谋生你就直接学谋生技术好了。这个我们要反省了。书院是宋朝开始,宋朝真正开始提倡的是范仲淹,因为他是孤儿出身呀,他跟名宰相晏殊两个开始提倡书院。然后清朝呢,有一个皇帝提倡,雍正皇帝,下了命令各个州县都要办书院。但

28、是书院是私塾制度哦,不是现在学校制度。现在回转来讲,中国的读书人,尤其现在像学国学,国学是什么?刚才我说过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个大宝库,包括那么多内涵,不是孔子、孟子就能代表的,谁也不能完全代表,因为内容太丰富了。既然研究中国文化,每一位同学你要有思想准备,做学问准备凄凉寂寞一辈子。你准备寂寞凄凉,不想做官,不想出名,安贫乐道。你第一个要学宋儒了,我常常引用,宋朝的大学问家张载(横渠),宋朝有名的五大儒之一,陕西人。他年轻出来的时候,到西北去当兵,找谁呢?找范仲淹,范仲淹在西北做大元帅。张横渠来找他,范仲淹一看,你来干什么啊?他说我想当兵。范仲淹赏识人才,他看张横渠,年轻聪慧,是有前途的,何

29、必来当兵呢?张横渠问了:那你要我干什么呢?去,回去读书,范仲淹就抽了一本中庸给他看。张横渠后来变成大儒,所以他的名言,你听,读书的目的,做个学者为了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书、知识分子的目的是这个。尤其你们今天是国学院,研究中国文化全体的东西,应该是以这个精神来读书的。其次,我建议,读国学院,要懂一个东西,诸葛亮的诫子书,这是千古读书人的铭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他告诉儿子,先学会宁静,宁静不是单指打坐时思想的宁静,而是你心境要随时可以宁静,欲望减轻了。第二是俭,这个俭好象省钱的俭,同样的一个寓意,简化,脑子情绪不要复杂,一切都要简化,抓到

30、要点。尤其这个时代,要好好学习俭和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求学问的道理,先要把自己的思想情绪学会淡化了,甘于寂寞,甘于淡泊,要安静。你天天要去玩,欲望太多,耽误很多时间的。求学是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学问要宁静。“才须学也”,才能是靠学问培养的。“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诸葛亮一辈子写的信都是几句,简单扼要,有时候只三句话,包含了很多。“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慆慢,傲慢,慆,自己得少为足,有一点点懂了认为了不起了,然后傲慢,看不起别人了,这样求学没有用啊,不能研精,不能深入了。险躁,心理蹦蹦跳跳的,情绪很乱,则不能理性,不能静养,

31、这句话讲做学问。然后下面告诫儿子的话,“年与时驰,意与岁去”,年龄一年一年长大了,时间溜走了,时间像车子一样,跑过去很快很快。意与岁去,我们的意志、思想随着年龄大了会懒,堕落,勇气没有了。这八个字非常重要!他告诫“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他说如果你犯了这个毛病,一天偷懒,以上的告诫你做不到,随着年岁老大,遂成枯落,永远就是这个程度了!年纪大了才后悔,悲叹穷庐,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这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一封信,简单明了,一辈子都适用。所以诸葛亮的一生,你看虽然帮忙刘备建立一个国家,当宰相,他始终是“淡泊宁静”四个字,是他的学问修养。他死了以后,现在是万古一人,大家都想学他。他的学问

32、是宁静来的,所以知识分子要学他。第三,你们既然进了国学院,我抽出来南宋陈亮(同甫)的文章,他和朱熹同时代,比岳飞晚。陈亮跟谁最好呢?你们崇拜佩服的辛稼轩!他们很要好,陈亮是浙江金华永康人,他跟叶适反对朱熹这些单纯讲学问的,打坐在那里,对国家社会有什么帮助啊!你看陈亮的话:“研穷义理之精微,辨析古今之同异”,你看这两句话,现在学者做学问就是这样,研究哲学、宗教、科学,专门谈理论,研穷义理之精微,到了最精致最微妙最高的程度,学问很好,会写论文发表文章。辨析古今之同异,辩论、分析古代现代什么都会。“原心于秒忽,较理于分毫”,原心,推究这个思想心理,呵!一秒一分,一刹那之间都把握;较理于分毫,写的文章

33、都是逻辑,分毫之间都很严密。“睟面盎背,则于诸儒诚有愧焉”,然后修养很好,走起路来衣服穿得端端正正,坐起来像个学者,很有学问的样子。他说这一套做学问的办法,对不起,我对于你们很佩服,可是我做不到!他说我喜欢为国家社会做事业,尤其他要南宋出兵打仗,统一中国。“至于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正式研究军事、社会、经济的致用。都是最高的政治哲学。我们接着看陈同甫的话,“风雨云雷交发而并至,龙蛇虎豹变现而出没”,这是说社会的复杂变乱,等于台风吹来,整个社会乱的时候,我拿出办法,拿出计划来,使整个国家社会安定。整个社会演变的时候,我所讲的学问,是可以安定天下的,这个才叫做真学问!“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

34、胸”,打开自己的胸襟思想,为这个国家民族社会建立一百年一千年的前途。他说如果这样做学问,“自谓差有一日之长”,对不起你们诸位老兄,我们一对比,这个我做到,你们做不到!他就那么讲。哈哈!所以我引用他这一段,希望你们国学院诸位同学记住后面,“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有这个心胸,有这个努力,扎实用功。所以我是希望你们从北京来一趟不要白来。再补充一点,你们翻开史记,孔子去见老子,给老子训了一顿,老子有几句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蘽而行。”做一个知识分子,真要研究学问,尤其你们研究国学,学问自己累积,不一定要做官或发财。老子告诉孔子,他明知道孔子要救世救人,老子批评他,说时代不属于你

35、孔子的,你拉不回来。君子得其时则驾,要把握机会,看到机会你再去。不得其时,机会不属于你时,则蓬蘽而行,最好隐姓埋名,不要去管事。另外,我给大家引用素书的一段,做一个知识分子,基本的修养在这里。你们看中间一段,“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要把时代看清楚,明于盛衰,看懂这个社会的变化,“通乎成败之数”,你的知识学问,对作人做事,成功失败都要有把握。“审乎治乱之势”,要观察整个社会的转变,“达乎去就之理”,这是指个人,看清这些之后,个人应该怎么办啊?都要自己晓得。“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知识分子四个字:“潜居抱道”,自己有学问,自己不想出来,学问为自己修养。“以待其时”,等待机会。“若时至而行,则能

36、极人臣之位”,有机会给你出来做一番大事业,极人臣之位,譬如做宰相。“待机而动”,要等待机会,“则能成绝代之功”。机会不到,一切不要强求。“如其不遇”,知识分子要有一个准备,所以刚才我讲,你们学国学求学问,自己要有个基本修养,“如其不遇”,一辈子没有机会的,“没身而已”,这一辈子默默,很寂寞的享受自己,有学问,怕什么!很寂寞,做一个出家人一样,没身而已,要能把享受寂寞当快乐。没有在寂寞中乐于学问的修养,也不可能有真学问。因此,下面两句话,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基本原则,“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这个道,学问之道,这是求学问的目的,或者你将来自己著书立说做什么都可以。大家研究国学,研究中国文化很

37、好,但是要非常注意时代,留意西方文化的发展,哪怕你不学外文,英文、法文不懂没有关系,多看人家翻译的书。不懂得时代的发展,光讲自己中国文化,我有五千年文化,五千年文化算什么?那就没意思了。中国文化素来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讲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东西方文化并重研究,吸取古今中外精华,为我所用,适应时代变化,甚至引导未来的人类文化。易经的基本道理,就包括简易、变易、交易、通变。刚才我提到,大家要注意学一下陈同甫的志向,这位先生有大见解,非常的了不起。我们今天做学问,要注意他的话,要“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诸位做官的也好,做企业的也好,做学问的也好,应该有这么一个器魄,这是我们今天要走

38、的路。三、诗词与文艺诗人政治的代价告诉你们注意,文化的基础在文学,文学的基础在诗词。你们不是成立一个诗社吗?你们诗社的大员在这里吗?(有学生起立:“在这里,南先生!我叫陈斐。” )是你啊!请坐,请坐。譬如我这十多年提倡儿童经典读诵,结果好象政府跟着也编了这个书,而且开始时诗词比重很大。我一听也反对,我打个电话跟他们讲,你告诉他们不要乱编,我编的书给孩子读,是希望中国未来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科学家。不是希望出一百个李白,一千个杜甫,没有用啊!你们老是背诗词有什么用呢?当时我反对。但是我今天告诉你,我也是一边反对,一边也赞成啊!文化的基础在文学,文学的根在诗词。你看我们这几十年,开放发展到现在

39、三十年,你再退回去五六十年当中,中国有哪一部白话小说可以流传千古?有没有?这是文化衰退了。这位同学在人民大学成立了诗社,你们千万不要变成酸不溜丢的诗人哦!可是诗非会不可。再给你们讲一讲诗,这是文学的基础。这样,我们念这个乾隆时代的清诗,清诗有时候比唐诗好,这位同学同意我的看法,他是我的同志,呵呵。但是你要好好学,对不起啊!我当众说你,你有好辞,没有好句子。有好句没有好诗,少做,多读,你就学会了。我看你相貌,将来了不起哦!将来算不定是一代才子。我看已经发现,我们这个社会的年轻人,像你们这样喜欢作古体诗的,许多地方都有。我看到这些年轻人作的诗,非常敬佩。现在看到你们学校也成立诗社,最好不要轻易作诗

40、。你多去看看随园诗话。随园诗话是主张性灵派,他也有好诗。作诗先学清诗。譬如我先提出来这一首诗,是张问陶的,四川人,乾隆时候一个名士,进士翰林。他与袁枚的诗才不同,很有个性的,而且他不大想做官。现在看他的诗。今古茫茫貉一邱 功名常笑烂羊头戏拈银笔传高士 醉掷金貂上酒楼未老已沾秋气味 有生如被梦勾留此身可是无仙骨 石火光中闹不休“今古茫茫貉一邱”,你看他的才气,否定了一切,古人,现在,皇帝也好,功成名就也好,多少英雄都埋在地下,同动物一样埋在地下,叫一邱之貉。哪个企业家发财啊,哪个英雄了不起啊,结果是今古茫茫貉一邱。“功名常笑烂羊头”,他考取了翰林,全国名气那么大,官也做得不错,自己笑自己算什么老

41、几啊!“烂羊头”是汉朝的典故了。“戏拈银笔传高士,醉掷金貂上酒楼”,我们年轻的时候更喜欢这个。自己认为文才好,读书人有三种笔,一支是金笔,黄金打的笔不轻易用,那个用来写忠臣孝子的。至于德行精粹者,道德学问人品修养很高的,拿银笔来写。漂亮的文章,拿斑竹管笔写了。他说自己的文章不轻易给大家写的,“戏拈银笔传高士”,游戏的戏,对于高士们,他眼睛里头还看不上。自己风流潇洒,没有钱,上酒家喝完了酒,钱付不出来,把官帽上的黄金标志拿来当,等于拿官阶来当酒喝,当饭吃,这是要被处罚的,可是他不管。够潇洒吧!你要做诗人,潇洒一点,不要那么拘束(众笑)。下面两句厉害了。“未老已沾秋气味”,充分的哲学思想。他作这个

42、诗的时候也不过中年,对繁华世界的一切已经看不起了。功名有,官也有,他都看不上了。有一句成语叫“老气横秋”。未老已沾秋气味,年龄只四十多岁,思想已经超过八九十,一百岁了。“有生如被梦勾留”,这个人生,活着是一场梦啊!就是人生如梦这句话,很漂亮。古人批评人说,这个年轻人老气横秋,他把这一句变成诗的味道。第二句话人生如梦,你看他一变,这就是文学了。“未老已沾秋气味”,你也有这个感觉对不对?“有生如被梦勾留”,人生是一场梦,他看通了。下面说他想学佛学道没有找到好老师。“此身可是无仙骨,石火光中闹不休”,对于人生的感叹,虽然有官做,名气那么大,又长得那么漂亮,想学神仙成道,可是做不到。中国道家佛家都讲过

43、,若想修道成神仙,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仙骨。道家讲“此身无有神仙骨,緃遇真仙莫浪求”,自己看看命运八字或骨头,如果没有仙骨,你碰到真仙也不要学,因为学不成,没有这个本钱。所以他感叹自己没有仙骨,感叹人生。那么上面讲“有生如被梦勾留”,下面讲“石火光中闹不休”,人生太短暂,几十年的人生,等于石火光一样,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你们来信跟我讨论,这个清诗你们也赞成了。对不起啊,我现在对这位同学,特别跟他讲一下,也是给大家全体讲。现在提出两个人的诗:钱谦益,吴梅村。吴梅村他名叫吴伟业,太仓人,在这一带附近。这一带是三吴文化。吴梅村很有名的,明朝亡国了,他没有投降。最后到了顺治的时候,非逼他出来不可。结果他只

44、好出来了,去清朝做了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到国子监做校长。这样,吴梅村变成“贰臣”了,非常痛苦。他的诗很多,我从小很喜欢他的诗。可是他的诗用的典故很多,比如过淮阴有感:登高怅望八公山 琪树丹崖未可攀莫想阴符遇黄石 好将鸿宝驻朱颜浮生所欠唯一死 尘世无繇识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 不随仙去落人间这一首诗是讲什么?清朝政府要他到北京来做官,他只好去了,他有家庭苦衷,不能自杀。他路过淮阴,淮阴是韩信的家乡,现在改名叫淮安,八公山就在那一带。八公山这个名字有故事的,汉代淮南王刘安学仙,有八位高人来帮忙,后来炼丹成功,白日飞升。他家的鸡狗吃了剩下的丹药,也升天了,鸡犬升天的故事就是这样来的。因为这八位高人,

45、所以叫八公山。“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这两句话,说自己出来在路上,马上要去投降报到了,心情很难过。古人读书人,不愿意投降的。当时拒绝投降清朝的人很多,很多自杀的,他没有自杀,心里觉得太对不起明朝了。他看到八公山,很是感慨惆怅,“琪树丹崖”,表示修道学仙,他说可惜我避世修仙做不到。“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这两句也都是用道家的典故。你看看,他讲到“阴符遇黄石”,张良遇到黄石公。他的意思,我不如张良,不能推翻你清朝,可是没有讲出来反动的话,巧妙在这里,所以比唐诗难。“好将鸿宝驻朱颜”,羡慕返老还童之道,他身体健康,清朝政府不让他在家里健康,要他去做官。“浮生所欠唯一死”,我的

46、生命最大的缺点,是当时没有自杀,如果崇祯皇帝吊死,我也跟着吊死了,万古留名,是个忠臣。“尘世无繇识九还”,这个繇就是来由的由,他故意不用,用这个繇,瞒人家眼睛,意思说我的国家明朝已经亡了,现在是清朝,拿不回来了。修道的有九转还丹,起死回生。“我本淮王旧鸡犬”,前面讲了淮南王鸡犬升天的故事。他说我是明朝的官啊!崇祯皇帝吊死了,我还活着,还要给人家抓去做官。“不随仙去落人间”,你看他多痛苦啊!他要骂清朝,又不能够明着骂,可是不骂又不甘心。这个情绪转折,变成一个很美的文学表达出来,所以才叫好诗。吴梅村的诗很多,譬如那个有名的圆圆曲。唐朝白居易写了长恨歌,批评了唐明皇跟杨贵妃。吴梅村写了圆圆曲,批评吴

47、三桂引清朝入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那真是名句,的确很好,这个就是吴梅村的诗。你们已经来不及了,都二十几岁了,你们懂吧?像我下这个功夫,这些诗我能够懂,是什么年龄?十二岁。老实讲我还没有跟老师好好读过书哦!读书有一个经验,孔子讲研究易经“玩索而有得”。你们年纪来不及,但是不读也不行。像我们朋友讲的:修行修行,越修越不行,可是不修也不行。哈哈。 那么我十二岁怎么会诗呢?因为喜欢诗。我那位老师,有名的诗人,学问很好,同乡人,平常我叫他伯伯。我这位老师姓朱,他诗好。我十二岁,有些同学十七八了,我小不溜丢,到处跑来跑去,最受宠了。所以他们讲学问,我在旁边听,都知道了。我年轻时,十五岁不到

48、,写一首诗给他看,我的诗集上有。那一次,我做诗给老师看,秋天了,现在我还记得:西风黄叶万山秋, 四顾苍茫天地悠狮子岭头迎晓日, 彩云飞过海东头“西风黄叶万山秋”这一句写好了,下一句还没有写,他说好诗!好诗!可惜啊!太衰老了,你年纪轻轻十几岁的孩子,写得这么可怜,下面一句呢?我说我的意思,“四顾苍茫天地悠”。我那个时候还没有看过“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我自发的“四顾苍茫天地悠”。他摸着胡子更摇头:你怎么搞的?好诗!可是太衰了。其实年轻时作的诗,这个叫什么?诗谶。自己作的诗已经断定自己的命运了。但是下面两句,他先不讲话了,然后问,“你怎么作的?”结果我后来修道去了,然后到台湾,台湾是在海东。诸位同学啊!我不是偏向给他讲诗。实际上告诉大家,国学的基础在文学,文学的基础在诗词、小说。如果你们写出一部最好的小说,我一定大加奖励,岂止奖励,要高价钱奖励(众笑)。你们能不能写一部最好的小说呢?之所以讲诗词,大概意思不离文学。诗词是朗诵了背来的。可是不要随便作诗,真正变成了诗人;要会诗而不一定作诗。譬如讲作诗,讲到宋朝的赵匡胤,相对是南唐李后主嘛!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