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址选择报告2.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09084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址选择报告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厂址选择报告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厂址选择报告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址选择报告2.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厂址选择报告2.精品文档.食品工厂设计设计题目: 年产15000吨肉鸡制品加工厂厂址选择报告 英文题目:Design of spray dryer of annual output of 2000 tons of instant soy milk powder 学生姓名: 谢涵博 班 级: 831101 学 号: 83110122 专 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目录一、 前言3二、 概述3三、 厂址条件3(一)德惠经济开发区31、 厂址地点及四周情况42、 建厂地区考察因素4(1) 自然条件4(2) 原料供应情况5(3) 水、电、燃料、交通运输及员

2、工福利设施的供应和处理5(4) 废水排放5 (5) 园区规划6(6) 技术经济条件4(7) 发展目标5(二)农安工业集中区61、 厂址地点及四周情况42、 建厂地区考察因素4(1) 自然条件4(2) 原料供应情况5(3) 水、电、燃料、交通运输及员工福利设施的供应和处理5(4) 废水排放5 (5) 园区规划6(6) 技术经济条件4(7) 发展目标5(三)德惠米沙子工业区81、厂址地点及四周情况82、建厂地区考察因素8(1) 自然条件4(2) 原料供应情况5(3) 水、电、燃料、交通运输及员工福利设施的供应和处理5(4) 废水排放5 (5) 园区规划6(6) 技术经济条件4(7) 发展目标5四、

3、 厂址方案比较9五、 结论与建议13六、 结语13七、附件4一、 前言在肉制品中,鸡肉与牛肉、猪肉相比,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广泛的功效,如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筋健骨、活血调经,对虚劳、消瘦、水肿、病后虚弱、久病体虚、健康调理、产妇补养等功效都很显著。鸡肉作为禽肉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鸡肉结缔组织柔软,脂肪分布均匀,富含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肌苷酸(IMP)等鲜味物质,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营养特点,被称为“营养之源”。鸡肉现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品。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肉鸡加工业带来了无限生机,肉鸡加工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4、并涌现出一批经营规模较大的肉鸡加工企业。各种鸡肉制品不仅产量增加,而且花色品种琳琅满目,但由于起步较晚,鸡肉加工业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肉鸡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率低;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低;肉鸡产品加工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准入制度不完善,市场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肉鸡产品贸易在我国畜产品贸易中占重要地位。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家禽产品进出口得到迅速发展,进口量最多的是禽肉和杂碎,其次是种禽,出口的活禽主要是食用肉禽,种禽出口数量很少,加工家禽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国肉鸡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冲击,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发展受收入水平、饲料价格、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吉林省肉鸡

5、业主要集中在农安和德惠两个地区,聚集了许多经营规模较大、具有现代肉鸡加工体系的肉鸡加工企业,比如德大集团、卓越实业、吉发肉鸡专业合作社、宇辰牧业有限公司等,而其它市县肉鸡产业较分散,行业集中度比较低。肉鸡散养户在全省各地普遍分布,但龙头企业核心饲养区却较集中,从区域上看,德惠与农安2个城市的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比较快,占全省总数的80%以上;从企业数量、规模和加工带动力上看,德惠市肉鸡养殖公司处于龙头老大位置,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德惠肉鸡业具有养殖量大、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尤其肉鸡生产,已形成了集祖代肉鸡引进、优质肉鸡饲养、鸡雏孵化、饲料生产、技术服务、屠宰和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

6、发展格局。德惠市作为东北最大的肉鸡产品集散地,吉林省肉鸡产业核心区,现有肉鸡养殖户11000户,年出栏肉鸡1.6亿只。本次的工厂设计主要对以肉鸡为原料,生产熏鸡、酱鸡和风味鸡爪、鸡翅、鸡腿等产品的肉鸡加工厂进行厂址选择,撰写厂址选择报告,并根据确定的厂址条件绘制厂区总平面图。二、 概述(一) 选址的目的与依据1、选址目的一个现代化的食品厂,尤其是鸡肉制品加工厂,除了需要有合理的工艺流程及先进的设备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厂址和一流的工厂管理,这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厂址选址的优劣,是建厂的关键。有了合适的厂址又如何去合理的规划和布置好厂内功能齐全的设施呢,又是建厂必须碰到的问题。对于任何食品类型的

7、加工厂,在选择厂址时应充分考虑周全,更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执行。厂址选择是一项政策、经济技术星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结合建厂的实际情况,以及建厂条件,进行调查、比较、分析、论证,最终定出理想的厂址。具体厂址的选择除了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外,本设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要求:(1)工厂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地理环境优越,确保水、电的供应。作为食品加工厂,水、电是生产的必须条件。充足和良好的水源,对食品厂来讲甚为重要。同样,足够的电源,对食品厂也很重要。(2)厂址要有便利的运输条件,比如高速公路,国道和铁路等。(3)厂区周围要有良好的环境。对食品加工厂来讲,不能选择不利于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环境。避

8、开粉尘、烟气和有害有毒气体的地方,同时,也要求远离霉菌源和花粉传播源。尽可能设在上风区内,即上风区内不得有对本厂有害的污染源及工矿企业。(4)厂址选择应有利于长远发展。食品加工厂必须考虑长远的规划发展,决不能图眼前利益,所以在选厂址时应有考虑余地。(5)厂址选择要有利于安全。安全对食品厂来讲决不能疏忽,选厂时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外,保持相邻企业的安全距离。(6)节约用地,珍惜土地,选择造价相对便宜的土地。对食品厂本身来讲,也节约了一次性基本投资。(7)厂址面积除了满足生产需求外,应留有发展用地。2、选址依据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122-87)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

9、G D40-2002)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8.王时芬,厂区地形与总图设计之探讨J科技资讯,2005(4)9.吴洁,大型工程的总图设计,2005(3)10.李云铭,GIS级AutoCAD在总图设计中的几点运用J有色金属设计,2001(1)(二)选址工作组成员及工作过程1、工作组成员选址工作组长:谢涵博选址工作组成员:杨睿雯 王玉洁 殷文昌 张昊 田战峰2、选

10、址工作过程谢涵博:选址目的与依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写杨瑞雯:确定符合条件的厂址并加以说明王玉洁:主要厂址方案的比较,并提出厂址存在问题的建议殷文昌:厂址方案的推荐,结论和建议张昊:各选厂址的主要附件信息田战峰:推荐选址地区的总平面设计图(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吨15000年产2产品品种、规格吨熏鸡6000酱鸡5250风味鸡翅、鸡爪、鸡腿3750年产3全厂总定员生产人员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人1565050444全年生产天数天3005燃料需用量水电吨/年KWh/年11929802880000(工艺与非工艺用水)6运输量其中:运入量 运出量吨/年吨/

11、年运入量28755运出量15000(原辅、包装材料)产品7全厂占地面积m 245000 2、设备清单3、 工艺流程4、 物料衡算及消耗定额序号项目名称数量单位消耗定额保障程度原辅材料1白条鸡18750吨1.25吨/吨农户2盐、味精等375吨0.025吨/吨市场3生姜、葱等9000吨0.60吨/吨市场4香辛料450吨0.03吨/吨市场5包装材料180吨市场产出品1熏鸡6000吨2酱鸡5250吨3风味熟食3750吨小计15000吨5、 用水量建筑物名称用水定额使用数量用水时间/h/最高日(m3/d)备注屠宰分割加工车间0.6吨/只鸡日3000只/班日83600办公楼50L/人日50人82.5车库4

12、00L/辆日10辆64宿舍200L/人日200人1240洗衣房40L/干衣kg日200套85.60.7kg/套循环补水240污水处理15锅炉房60浇洒道路和场地用水1L5000m35食堂15L/人日300人84.5未预见水量按上述总水量的10%总计3976.66、厂区建筑面积三、厂址条件本次建厂初步选定了三个建厂方案,通过比较确定最终结果。(一)德惠经济开发区1、 厂址地点及四周情况选址地点: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德惠经济开发区四周情况:东部为大量的村落,靠近102国道;西面靠近京哈铁路,交通便利;东北较远处有饮马河;北面面向市区。2、 建厂地区考察因素(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 德惠经济开发区位

13、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中部。地处东经12514一12628;北纬4432一4451区间,北及东北隔松花江与松原市、榆树市和舒兰市相望,东南与九台市相连,西南与长春市郊区接壤,西隔伊通河为界与农安县毗邻,处在长春、哈尔滨、吉林三大城市重心上。京哈铁路、北哈公路平行从区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与9条县级公路、156条乡级公路连接成网。正在开发的松花江航运,上溯吉林市,下经与哈尔滨、佳木斯至同江口岸。【面积】 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 控制区面积为16.96平方公里。【土地资源】 德惠市地处东北松辽平原中部,在区域构造上位于化辽断陷东南部隆起的边缘,地形与地貌具

14、有以下特点:全市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面呈波状起伏,大部分高程在155米到200米之间,最高海拨149米,东部为松花江河谷地区,地势平坦,中部由饮马河谷、饮东低丘陵东西呈马鞍形凸起,西部为伊通河河谷,地势平坦。全市幅员面积为3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33万顷,占总土地面积的62,林地面积为3.55万公顷,占总面积4,森林覆盖率为12.17,城乡居民点占地1.6万公顷。交通占地0.897万公顷,水域面积2.729万公顷,未利用地(沼泽、盐碱地、河丘、荒草地等)1.431万公顷。德惠市土壤类型主要是以黑质草甸土、黑钙土和冲击土为主,黑土占41.7,草甸土占35.8,黑钙土占6.4,冲击土占9.8

15、。这四类土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94以上。土壤有同质含量为2.3-2.7,全氮0.081.18,全磷0.060.124,有速效磷4189ppm,全钾1.52.23,速效钾1858ppm,土壤有机丰富,养分含量较高,全市土地适应性广。有利于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及林业的发展。【人口】 区内常驻人口10820人,暂住人口1180人。【气候】 德惠市的气侯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其特点是大陆性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爽,冬季寒冷漫长。年均气温4.4C,年平均积温2851,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95.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1,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7.84卡,农作物生长期有效

16、辐射总量为31.84卡。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能满足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开发区全年以西南风和偏南风居多,年平均风速为4.2米秒。年平均降水量为520毫米。作物营养期降水量年均为1244毫米,大于等于IOC期降水变率为24.3,春季降水变率为54.3,说明有些年份易于出现干旱。多年平均土壤温度为26.7,年变率较小,5月一9月份作物生长期干燥率为0.999。以上 数据表明,德惠市属半湿润气候,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6月一8月)。雨热同季有效降水多,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份条件。【水资源】 德惠市境内的地表水居黑龙江流域中的松花东水系

17、。境内有一江四河即松花江及其支流,饮马河,、伊通河、沐石河、雾开河。饮马河、沐石河为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在境界内汇入松花江,伊通河为二级支流,并在境界内注入饮马河。全市有三级河流40余条,自然泡塘众多,水域纵横交错,素有九河下哨之称,如遇洪水,河谷平原的耕地受洪水的威胁。多年来,以“一东四河”的防洪为中心的水利建设全面展开,取得了很大成绩。共建成防洪堤坝8条,总长度425公里,开挖排水干、支沟4000余条;建排涝站长37座;中型水库两座,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全市年内径流分布特征与降水分布相同,由东南向西北略有递减。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冬季径流一般不到全年5,汛期径流占全年80以上。全市地下水含水

18、层分布在谷区和高原区边缘,资源量为2.95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为1.53亿立方米,调节水量为1.12亿立方米。 (2)原料供应情况 本鸡肉制品加工厂的原料为肉鸡,主要来源于德惠当地的养鸡场和散养户,来源集中,运送量大,肉鸡品质优良稳定,可通过102国道等实现较为方便的运输。(3)水、电、燃料、交通运输及员工福利设施的供应和处理德惠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5.56亿元,完成了德大路、德久路、繁荣路、德大辅路、龙凤路、长青街、长德街等道路硬化及排水配套工程,实现路面硬化100万平方米,主排水管线70公里,排水配套80公里,并高标准完成了街路亮化、美化工程。建有公铁立交桥一座,铁路专用线3

19、.9公里。变电所3座,供电能力9万KVA。建日供水3万吨自来水厂一座;液化气站5处。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开发区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中部,地处长春市、哈尔滨市、吉林市三大地级城市的“三角几何重心”上;京哈铁路、102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的同三高速公路和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四条交通大动脉平行纵贯区内;距长春机场89公里,距哈尔滨机场173公里。(4)废水排放以铁路与地势为限,排水管线布置分为四条,即铁南分两支,废水处理后,直排雾开河和饮马河。管道设计,主管线采用1,500mm,支管线采用1,000mm,沿公路、街路埋设,实行暗沟排水。(5)园区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

20、济总量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一城”、“三区”、“六园”战略。“一城”即:建设德惠南部生态新城;“三区”即:培育高新工业集中区、民营经济创业区、出口创汇加工区;“六园”即:打造食品加工园、轻工包装园、医药化工园、汽车产业园、珠长工业园和飞地经济园。(6)技术经济条件吉林德惠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吉林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享有国家、省、市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发区成立以来,得到了国家和省市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经济发展和建设管理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德惠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德惠市招商

21、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经过近十几年的建设,已经由最初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区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新型工业园区,构建起了以德大、佳龙、皓德公司屠宰加工肉鸡、肉牛、生猪为主的畜禽产品加工业;以斯美特食品、正通酒业、吉粮油脂公司生产精制米、方便面、熟食、植物油、香肠、肉串、白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吉星实业、正通牧业、六和鸿大公司生产豆粕、畜禽混配饲料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都邦药业、兄弟科技、圣泉倍进公司生产医用输液、中成药、生物制药、工业糠醛为主的医药化工业;以银利达彩印、鑫月包装、振东彩印公司彩印、包装为主的轻工包装业;以大华机

22、械、新泰汽车零部件、东方机械公司汽车配件、精密铸造为主的机械加工业。截止2012年底,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56亿元。完成了德大路、德九路、繁荣路、德大辅路、龙风路、长青街、长德街等道路硬化及排水配套工程,实现路面硬化100万平方米,铺设主排水管线70公里,排水配套80公里,并高标准完成了街路亮化、美化工程;建公铁立交桥一座,铁路专用线3.9公里;变电所3座, 供电能力9万KVA;建自来水场一座;液化气站5处。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亿元,同比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14.5亿元,同比增长45.3%;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亿元,同比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

23、0亿元,同比增长34%。截止2012年底,开发区内共落企业186户。(7) 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德惠开发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进一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快速推进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契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发挥优势、乘势而上。重点建设“一城三区”,即:建设东部新城、提升老区、开发北区、建设南区。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做大食品加工业、做强医药化工业、提升机械加工业、发展现化包装业、抓好重点项目培育新兴产业等。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质量双提高,把开发区打造成要素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发展平台,切实发挥德惠市经济引领作用。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德惠开发区发展的重

24、要历史机遇期,诸多优势的集中迸发期,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期,开发水平的全面提升期。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把握两大主攻方向、强化三项基础工程、推进四区建设、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就是面向国内外市场,依托现有资源和原有基础,充分发挥政策、管理、区位、生态和交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把德惠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的东北地区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新兴低碳产业基地、仓储物流集散基地,把德惠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实力强劲、社会文明进步、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居住条件优越的综合性新城区。把握两大主攻方向,一方面抓经济发展。继续坚持把经济工作放在

25、首要位置,强化招商引资的中心地位,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方面抓民生改善。坚持以人为本,把富民惠民放在优先位置,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推进发展的最终目标,千方百计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努力使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全体开发区人最大限度地共享发展成果。强化三项基础工程,按照打基础、强支撑、利长远的思路,着力强化“城乡环境改善、产业升级调整、社会管理创新”三项基础工程。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及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做美做靓城市环境;坚持“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加快构筑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战略性

26、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狠抓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努力营造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四个园区建设,按照“提升老区,开发北区,规划南区,建设东部生物能源区”的总体框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增强服务和商务功能,不断提高综合配套服务水平,积极拓展项目发展空间,着力打造核心区域,全面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城市发展的“名片”。从开发区发展的实际出发,我们明确要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即:食品加工业、医药化工业、机械加工业、现代包装业和循环经济新兴产业。要本着“构建平台、整合要素、集群企业、

27、集约发展”的原则,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一是做大食品加工产业。高举“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继续坚持绿色食品加工的建设方向,以鸡、牛、猪、羊、面、酒、米、菜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依托,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实现存量扩张。二是做强医药化工产业。重点扶持都邦药业、银河制药、圣泉化工等项目,促进企业与同行的合资合作,强强联合,壮大经营,走上市融资、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在实现企业膨胀扩张的同时,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三是提升机械加工产业。以吉林大华、东方机械、巨鹏汽车配件、汽车转向部件厂等企业为依托,主动出击,接受辐射,加快技改步伐,开发新的配套品种,进

28、一步扩大配套规模,提高配套质量。扶持发展新泰汽车零部件、铁源忆生工装设备、晨宇汽车配件、众泰汽车配件等新上机械加工项目,建设汽车产业的配套园区。四是发展现代包装业。抓住大成集团、达利食品、斯美特方便面等大型企业提高产能的契机,积极发展为企业产品包装配套的产业,拓展轻工包装业发展空间。五是抓好重点项目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好山东泉林纸业有限公司2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济南圣泉集团生物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和新疆城建集团页岩陶粒新型建材项目,在新兴一个产业的同时,促进产业间的经济循环,做好产业链条的延伸,扶持配套秸秆打包与储运、打包机械加工、有机肥加工等产业。(二) 农安工业集中区1、厂址地点及

29、四周情况厂址地点: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工业集中区四周情况:西面靠近302国道,向北可沿着302国道及珲乌高速;再向西面对珲乌高速和铁路;东部为大量村落;南部面向县城区及其主要街道,交通便利。2、建厂地区考察因素(1)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农安县隶属吉林省长春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3112545,北纬43554455。东临德惠市,南接省城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北与松原市接壤。【面积】 规划面积为10.8平方公里,石油化工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储备工业用地近百公顷。【土地资源】 全县幅员5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5万公顷,林地面积6.5万公顷,草原面积3

30、.5万公顷,水域面积2.2万公顷。【气候】 年均气温4.7度,无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积温2800度。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农牧资源】 农安是著名的产粮大县,多次位列全国十大产粮县之首,粮食年均产量保持在70亿斤以上的阶段性水平。年产可供加工转化的玉米达200万吨,马铃薯、“三辣”(辣椒、朱葱、大蒜)、胡萝卜等经济作物年产量可达150万吨。作为“中国优质肉食品生产基地”,全县肉类总产量达77万吨,畜禽总量达2.4亿头(只),其中:年出栏生猪500万头,肉鸡1.5亿只,肉兔800万只,大鹅1000万只,肉牛80万头。【矿产资源】 农安矿产资源丰厚。天然气工业

31、储量1200亿立方米;油页岩总储量380亿吨,可开发利用储量为95亿吨,平均含油率5.23%;陶土工业储量1000万吨,含三氧化二铝20%;二氧化碳气工业储量90亿立方米,纯度达98%;天然矿泉水日涌量达2000吨。 【水利电力资源】 农安水、电资源充足。有大中型水库4座,松花江、伊通河、新凯河穿境而过。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管线途经农安工业集中区,日引水能力可达4.4万吨;农安电力由东北电网直接供给,一次变电站紧临农安工业集中区,并架设了园区专用输电线路,220KV变电总容量为72万KVA,66KV变电总容量为60万KVA。【风光能资源】 农安是长春地区风电开发条件最好的区域,已测得地平线以

32、上70米处年平均风速为6.5米7.5米秒,风电总装机容量可达200万千瓦;农安是全国光照条件最好的21个县份之一,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95小时,太阳能产业开发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 农安劳动力资源丰富。年剩余劳动力近40万人,座落在农安的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农安职业教育中心等多家职业技术院校和40余个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培养、培训各类技术人员万余人。 (2)原料供应情况本鸡肉制品厂的肉鸡来源主要是农安当地的养鸡场和散养户,相邻县市的肉鸡原料可以通过302国道等公路实现较为方便的运输,且肉鸡来源稳定,品质好。(3)水、电、燃料、交通运输及员工福利设施的供应和处理 建区以来

33、,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投资5.9亿元完成了园区路网、水网、电网及美化、绿化、亮化、监控等工程,园区实现“八通一平”面积达到8.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6.24平方公里。区内配套设施完善,县城一次变电站建在园区内,供电方便,用电指标充裕,变电总容量为36万KVA。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农安支线供水主管线经过园区,日供水能力4.4万吨,可满足区内大型企业原水需求。园区位于农安县城北部,具体位于农安镇北环路沿水源路以北,302国道以南,站前街北段以东,原县砖厂南北垂直以西,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长白铁路、长白公路、302国道纵贯南北。G12高速公路农安县城北出口设在区内,与国道302线、

34、园区主干道相连,珲乌高速穿区而过,区内两条3.77公里的铁路专用线与长白铁路相接,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园区地处长春、松原两市之间,南距省会长春市60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90公里,距大连港口700公里。园区至省会长春市只需半小时,至松原市只需1小时,高速公路农安北出口就设在园区内并与园区主干道相连。全县22个乡镇、376个行政村全部修通柏油路和水泥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园区内建有服务区,集餐饮、住宿、汽车维护,加气加油为一体。(4)废水排放 县城污水处理厂座落在园区,日处理能力达4万吨,已和园区排水主干线并网,经处理后,随着园区排污管道排入伊通河。(5) 园区规划依托农安县资源

35、和产业基础,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石油化工业、现代服务业,规划打造一区四园总体发展格局,即:石油化工园区、食品园区、新能源园区和物流园区。(6) 技术经济条件农安工业集中区于2006年1月经省政府开发办批准成立,享受省级开发区管理权限。以引进建设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为主导,将食品加工和石油化工作为两大支柱产业。集中区管委会于2006年4月正式组建,内设一办四局,即综合办公室、发改局、国土局、建设局、财政局。2011年3月经县委组织部批准成立“农安工业集中区工作委员会”。建区以来先后三次被省政府开发办评为“全省先进工业集中区”,在2012年全省工业集中区工作考核中排名第一。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

36、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01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先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累计入区企业达到27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户,已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户,中国500强投资企业1户,有4户在国内、国外上市企业在此落户。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亿元,累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几年来,依托我县资源和产业基础,我们积极打造石油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以长春新大石油集团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体系,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70万吨,2012年加工原油60万吨,实现税收6.5亿元;以吉林康大、长春华润啤酒、长春众品等企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37、2012年实现税收2亿元。目前,我区石油化工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已形成两大特色板块,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特色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农安工业集中区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30.9%;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02.5 %;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亿元,年均增长86.9%。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机械加工、制药、新能源等为优势产业的工业格局。2010年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年均增长47.3%。上缴税金6亿元,年均增长4.4倍;创造就业机会13000个,年均增长

38、37.8%。石油化工业、食品加工业共实现增加值18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8.4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5%;实现税金1.5亿元,占规模工业税金总量的25%。石油化工业完成产值 2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8%;实现税金4亿元,占规模工业税金总量的66%。“十一五”期间,依托我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共引进51家企业,累计投资达68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重点企业10户。先后有香港华润集团、大连松源集团、河南众品集团、青岛康大集团、大连成达集团、鼎浩集团、南京紫燕集团、山东鲁能集团、吉林鼎基集团、长春新大石油集团等知名大企业落户园区,全面提升了园区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十一五”期间,共收储土

39、地235公顷,投资2.6亿元,修筑道路10574延长米,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完成了总长3万多延长米的园区供水、排水等配套工程,园区已经形成了三纵三横的路网结构。路灯、通讯等各种设施全部建设完成,美化绿化达到了规划设计要求,“五通一平”基础设施覆盖总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园区拥有一次变电站一座,架设了园区专用输电线路。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主管线经过工业集中区,日供水能力4.4万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提高了项目承载能力,强化了产业配套能力,为项目的落位和投产提供了基础保障。“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一城两柱、打造一线两区、发展五大经济、实现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依托我县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农畜产

40、品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特色经济集聚功能不断增强。2010年,园区规模以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9户,年产值1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2008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7) 发展目标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到2015年,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34亿元。落户企业100个,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户,安排就业4.5万人。石油化工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00亿元,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畜禽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十大类、三十个畜产品加工项目,把园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食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进一

41、步优化。园区实力进一步增强,以新大百万吨燃料油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和以雪花啤酒、吉林康大等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两大支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以鲁能生物热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产业支柱产业地位初步确立;以合成材料、显锋制药和龙德高新磁材料为主的机械加工、制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提速。产业层次明显提高。科技投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改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到30%,新兴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淘汰落后产能进展顺利。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形成布局合理,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的格局。区域内“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取

42、得成效,产业配套功能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到2015年,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增加供热、供气管网建设,在目前“五通一平”的基础上,实现“七通一平”, 基础施设覆盖12平方公里,道路建设总长为30000延长米,道路规划建设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以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企业为目标,发展壮大两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特色产业效应,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强支柱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粮食加工要依托玉米生产优势,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产业,着力开发玉米深加工产品,深加工比重达到8

43、0%。到2015年,玉米深加工能力达到123万吨,着力开发玉米深加工产品,发展商品淀粉、果糖糖浆、玉米蛋白粉、丁醇、麦糖醇、玉米胚芽肽、玉米皂苷、玉米低聚糖、玉米胚芽油、食用酒精、膳食纤维等产品,届时,年产值可达到28亿元,上缴税金3.5亿元,安排就业1900人。食品加工业方面,依托玉米、畜禽等农畜产品资源,充分利用园区内华润啤酒、众品集团、康大食品、大连成达、紫燕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省内同行业中占据的地位及发展前景等有利因素,从政策、资金、协调服务等方面继续加强扶持,发展壮大园区食品加工业。饮品生产方面,到2015年,通过扩大产能、增加新品种,使啤酒生产能力由现在的22万吨增加到42万

44、吨,生产品种由现在的17个增加到20个,产业规模达到5 亿元;胡萝卜深加工项目产能达到年加工胡萝卜30万吨规模,生产纯天然胡萝卜浓缩汁、胡萝卜粉、胡萝卜汁饮料、胡萝卜素微生态营养液等,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税金0.6亿元,安排就业人员1500人。畜禽产品加工方面以市场为导向,推行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化、产业一体化,加工产品优质化,提升畜产品加工总量和基地规模。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推进大连成达为鸡龙、南京紫燕为鹅龙、吉林鼎浩食品为鸭龙、青岛康大为兔龙、河南众品为猪龙等五大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重点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三大主导产品,利用生物技术,搞好皮、血、骨、内脏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45、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畜产品由初级向精深加工转变,到2015年,肉制品加工量提高到20万吨,深加工肉制品比例达到40%,建设国内一流食品工业园。在石化工业方面,以新大石油两个炼油厂为龙头,以节能减排和产品质量升级为目标,通过扩产改造,到2015年,使两个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能力由现在的125万吨增加到500万吨,柴油质量达到国标准,增加97号汽油产品品种。在生产汽油、柴油、丙烯、民用液化气的基础上,加大炼油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开发丙烷、丁烯、丁烷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由原油加工型向精细化工型的转变,全力打造石油化工城。建设3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项目,配套项目有5万吨/年重整装置等,生产国标准

46、柴油,苯和高辛烷值汽油组份油,2011年建设并投产。5万吨/年碳四烯烷转化项目,生产高辛烷值组份,同时生产车用液化气,2011年建设并投产。3500kw烟气发电和3000kw炼厂气回收发电项目,2010年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70万吨/年中水回用项目,2010年建设,2011年投产。50万吨/年页岩油加工项目,配套项目为80000立方米/小时制氢装置和1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2013年开始建设,2015年建成。500万吨/年原油加工项目,在原有的加工能力基础上,扩容到500万吨加工能力,实现化工燃料一体化。主要项目有:350万吨常压蒸馏装置,25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12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120万吨/年汽油加氢精制装置,两套1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等等,2013年开始建设,2015年建成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