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95438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精品文档.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 赵永飞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而平时在电视上也不难看到一群童子在私塾里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口中念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等“之、乎、者、也”的诗文。可见,重视“读”和“背”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之一。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不细读、熟读、用心读,就不能感知语言文字,不能理解和吸取营养,没有读,就没有语文教学。如果翻看一下北京名师教案中金黄的大斗笠的教学设计,相信会给当前一些仰天长

2、叹“语文课越来越难上”的语文教师们一些深刻的启发。这一设计从导入新课后开始,便让学生在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的同时,大声朗读课文,然后由教师范读课文,并提出思考题: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同学们整体感知教材并各抒己见后,请全体学生齐读课文。接下来通过集体讨论把“风雨图”分成三个镜头,并由女生读第一幅画面文字,男生读第二幅画面文字,全体读第三幅画面文字,在此基础上,再以读读议议的方式作有关作品所反映的情趣的问题讨论,最后在和谐的音乐伴奏下,学生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课堂便在学生朗读的余音中自然结束。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课没什么特别之处嘛。诚然,相比当前搞得轰轰烈烈的多媒体展示课而言,这样的教

3、学设计确实缺了一些新奇感,少了一些声情并茂的动感画面,然而,这种朴素的课堂设计恰恰遵循了语文教学以“读”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读”中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在“读”中领悟文字语言的精妙所在,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当前进行多媒体教学后极易忽视的一点。目前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盲目舍本求末,甚至本末倒置,让本应是作为辅助手段的多媒体喧宾夺主,反而让主角“读”退居二线,甚至藏身匿迹,殊不知有许多的细节需要在阅读中细细捕捉,有许多的情感需要在阅读中慢慢品味,有许多的弦外之音需要在阅读中渐渐领悟。这倒令我想起友人曾评论电视剧笑傲江湖时的一席话。他说,看电视剧远没有看

4、金庸的小说来得精彩,细细品味小说中那人物形象的描绘,语言的刻画,一举手一投足,无处不让人感觉一个活生生的扶危济困、英勇侠胆的江湖英雄令狐冲就在你的面前,虽然剧中演员的表演力求忠于原著,展现英雄本色,但毕竟没有书上刻画得细腻,值得品味。他的这番话虽非权威性评论,在我听来,却从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天机:“读”在文学作品欣赏中确确实实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不得不承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往往剥夺了学生“读”的权利,而代之以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殊不知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路子越走越窄,阻碍了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本人就曾有过因为违背了“读”这一原则而遭遇的尴尬场面:初出茅庐时,去某乡

5、村中学上公开课,课题为故乡,课前,我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作好录音、图片准备,相信凭一腔的热情和不错的自身素质,肯定出色完成任务。然而面对一群陌生的孩子,又没有机会让他们提前进行预习,仅凭听一遍录音,便提出诸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性格前后有什么不同?”“闰土前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等之类的问题,实在让学生有些措手不及,可想而知,能有几个大胆举手回答问题的(估计这几个学生也该早就自读过课文),已经要庆幸没让这节课演砸了。事后反省一下,其实只要课上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他们便不难找出有关人物前后形象、语言变化的语句,自然前面提的那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我深刻醒悟,语文教学千万不能流于形

6、式,而应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自己领悟,说彻底了,无论是先进的多媒体,还是教师的启发、点拨,那都是辅助的东西,关键还得靠学生自己去体会,这就离不开一个字读。背,则是读的深化,是写作的基本功,它能让你记住许多精词妙句,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情感的感悟能力,甚至令你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对于“背”的重要性我想已不必多赘,别说语文老师重视,就连农家的小孩子也能信口来个“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于究竟什么意思,倒也未必说得出来,但至少小孩子脑中已有了烙印,等他长大了,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这里重点谈谈有关于如何“背”的问题。语文老师若是只当一道圣旨“把第几课背熟”,便只等到时抓

7、几条不思上进的大懒虫,倒也实在有些为难学生了。因此,我认为在布置背诵任务时,不妨教学生几招背书秘诀。一、反复诵读法。这是最基本的背诵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凭靠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达到口熟的目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背诵课文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堂试背法。这种方法适合篇幅比较短小的文言文。如陋室铭总共才100来字,语言优美,前后问之间的联系又很自然紧密,在疏通文字,理解文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堂试背。若背不出来,就打开课本看一看,然后再背,直到完全会背为止。这样对掌握文章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有很大帮

8、助。三、分解整合法。即用各个击破,又整合完整的方法。此法适合篇幅较长的文章。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折不断”。把很长的文章分成一段一段的小段落,把这些小段落一一背熟,然后把这些小段落像珠子似的串联起来,合起来背,应该比机械地从头到尾背容易得多,也有效得多。如百草原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一段,对于一个初一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不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一句式,把段落分成三部分,然后让学生找出各个部分写了哪些植物或动物,作者又是从什么感觉用了哪些形容词来写的,经过这样的点拨,再让学生分段落背熟,最后串联起来,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轻松多了。四、提纲挈领法。对于一

9、篇内容看似较复杂的文章,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把文章分成几个层次,概括出每层的主要内容,再把几层意思串联起来,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这样会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到条理清晰,也不容易遗漏内容。比如背诵山市,把每段的大意列出来,文章是按“交代山市有关情况 山市出现 山市发展到高潮 山市结束” 这样的顺序来安排的,学生就可以按这几个记忆支点来背诵。景物的变化,抓住几个关键词:孤塔、宫殿、高垣睥睨,、楼、堂、坊若者、危楼。 另外几个表示时间的变化词:忽、未己、忽、既而、逾时、倏忽,使学生思路清晰,把这些关键词写在本子上,按照提示,时而俯首闭目,时而张眼瞅书,自己背自己听,自己考自己,一直到烂熟于心为止。五、

10、再现背诵法。适用于背诵情景交融、文字画面强的文章与诗词。运用此法,还可在纸上随意地画简笔画,让画助背。比如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我首先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片庄稼地,草长得葱茂,早上诗人扛着锄头下地干活,晚上月亮挂上枝头,诗人意犹未尽,走在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田间小道,让那冰凉爽净的露珠,带给诗人新鲜刺激的感觉,欣喜异常。“不足惜”、“愿无违”表达诗人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诗文内容很快就可以背下来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文教学也日渐呈现创新化的趋势,这确实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探索新的创新教育模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教育手段如何改变,传统的“读”和“背”,将永远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手段,我们在创新的同时,切不可丢了这个传家宝,并且还应注意有意识地 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使“读”和“背”的效果更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