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89231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精品文档.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3.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视频

2、导入【课件展示】播放物体运动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你看到的哈雷彗星、豹、蜗牛等物体都在干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宇宙和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观看,感受物体的运动。在好奇中讨论回答问题,激起求知欲望。【问题(1)答案预设:他们都在运动】二、新课讲授1.机械运动 (1)形成机械运动的概念(2)认识机械运动的普遍性(3)其他运动形式2.参照物 (1)参照物的概念【提出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判断他们在运动?【归纳总结】: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提出问题】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做机械运动的例子吗?【课件展示】运动物体图片

3、【归纳总结】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自转、公转也在运动,整个太阳系、乃至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提出问题指导自学】阅读课本,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形式?【过渡问题】确定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似乎很简单,下面的列车你能知道是谁在运动吗?【课件展示】播放模拟教材“想想议议”情况视频,播放至两列列车并列时暂停,创设情境,设置悬疑。 【课件展示】继续播放,直至另一节列车驶离,画面出现站台等物体。分组讨论、回答问题,逐步形成机械运动的概念【问题(2)答案预设:根据他们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习形成机械运

4、动的概念)思考,举例:观看图片,直观感受各种物体的运动,深化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问题(3)答案预设: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九号”飞船】(设计意图通过举例、观看图片加深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感受)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找到答案: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感知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观看视频,交流回答:【问题(4)答案预设:有的学生说拍摄者乘坐的列车在运动,有的学生说另一列车在运动,不能统一】在争论中继续观看视频,交流回答:【此时答案预设:另一列车在运动,拍摄者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提出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另一辆列车在运动,拍摄者乘坐的列车

5、是静止的?【引导提问】此时我们把谁当成了判断这两列列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标准?【归纳总结】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如果被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提出问题】为什么刚才有的同学说摄者乘坐的列车是运动的?【强调】(1)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2)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树木、建筑物、高山)作为参照物。(3)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运动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无位置变

6、化该物体是静止的。【总结并引申】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2)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4)答案预设:另一辆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变化了,而拍摄者乘坐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变。】交流回答:【问题(5)答案预设:站台】讨论交流:以对面行驶的火车为“标准”, 拍摄者所乘坐的火车相对作为“标准”的火车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设计意图:学生的体验是理解参照物的基础。)理解记

7、忆感受理解,深化认识(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课件展示跟踪典例】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呢?交流回答: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真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乘客都没有动【课件展示】收割机与车辆图片【提出问题】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知识拓展】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

8、体相对静止。【创设情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提出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飞行的子弹?讨论回答:选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卡车以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以卡车为参照物都是静止的,即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相对静止。思考交流:子弹飞行的快慢与飞机相同(相近),子弹与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子弹离飞行员的远近不变,它们相对静止。课本“想想议议”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发言。讨论交流回答:(1)自动扶梯上的人选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选自动扶梯为参照物是静止的。(2)战机选地

9、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选加油机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见附件1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课堂检测老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五、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课后完成【板书设计】第2节 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 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 “标准”的物体。3.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1、运用教学视频把宏观的宇宙现象变得可视,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直观感受,便与学生分析总结。2.、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

10、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自学法,把观察感受、讨论展示、练习巩固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循序渐进理解所学知识,我又能及时诊断教学情况,及时进行二次备课。3、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利用视频、图片再现问题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小组讨论协作,总结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同时,将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创造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 学生被视频图片吸引,或忙于争论结果不能集中精力认真思考,课堂失控。2.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少部分学生只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而不知道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3.在课堂检测题第4题中,有些

11、学生对乙车的运动情况分析的不全面。附件1:知识框架运动的描述 机 械 运 动参 照 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 念选 取附件2: 课堂检测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蛟龙号下潜 B嫦娥二号奔月 C. 桃树生长 D. 日本海啸2.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3. 一个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4. 观

12、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5. 如图所示,有风的夜晚观看天空的云和月亮,有时感到云把月亮慢慢盖住,我们是以 为 参照物,有时我们感到月亮往云里钻是以 为参照物。6.神舟十号飞船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再次实现手动操作与天宫一号对接,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向天宫一号靠近时以“神十”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 的,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 的,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拓

13、展. 电视、电影中利用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拍摄出了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孙悟空“驾云飞奔”,是先拍摄出孙悟空在“云朵”(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天空上的白云、地上的山河湖泊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白云和山河湖泊。我们看电视是以白云和山河湖泊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孙悟空腾云驾雾飞奔的效果。 想想看,如何拍摄人坐在开动的飞机和火车里观看沿途风光的镜头?如何拍摄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镜头?答案1.【解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其中A、C、D三个选项中的物体位置都发生了变化,而B选项不是。【答案】B2.【解析】本题选了一句古诗,描述了一

14、幅美妙、生动的画面,这看似矛盾的情境,蕴涵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这是诗人身在船上,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山是运动的;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仔细一看,山与山之间、山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对照题中所给的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B3.【解析】本题关键是看研究的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的位置如何变化骑车人和汽车都由南向北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汽车“疾驶而去”,说明汽车比人运动得快,现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车人在后退,即向南运动【答案】B 4.【解析】 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

15、左;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不动,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只有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答案】 D5.【解析】感到云把月亮慢慢盖住,我们把月亮作为参照的标准,我们感到是月亮往云里钻,是把云作为参照的标准。【答案】月亮、云6.【解析】此类题的关键是看研究对象相对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没变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若变了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神舟十号飞船向天宫一号靠近时宇航员坐在神舟十号飞船上,相对飞船的位置没有变,所以宇航员是静止的。而宇航员和飞船一起向天宫一号靠近,与天宫一号的距离减小,说明宇航员相对天宫一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宇航员相对天宫一号是运动的。【答案】静止、运动、相对拓展.【答案】(1)拍摄出“人在火车或者在飞机里的镜头(布景)”上的镜头,再拍出“沿途的风光”等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的“沿途风光”。我们看电视是以“沿途风光”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坐在飞机或者火车里看风景”的效果了。(2)先拍摄出“武艺高强的人在道具场飞的动作”的镜头,再拍出“房檐”等需要在上面飞的镜头,然后将两组画面放到“特技机”里叠合叠合时迅速地移动作为背景“房檐等”我们看电视是以“房檐等”作参照物,于是就产生了“武艺高强的人飞檐走壁”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