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动物王国.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6483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动物王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云南动物王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动物王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动物王国.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云南动物王国.精品文档.云南动物王国兽类我省面积仅为全国的百分之四点五,而各种动物种类却几乎都超过全国的半数。以兽类为例,就有二百五十多种,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左右,种类之多、资源之丰富为全国之冠。在这二百五十多种兽类中,区系成分非常复杂,许多是热带型兽类,如南部热带雨林中的庞然大物野象、野牛和像兔子一样大小的原始鹿类小鼷鹿,还有长臂猿、懒猴、叶猴、多种猴类、灵猫类以及松鼠、飞鼠等。这些热带种类的兽类在国内绝大部分仅分布于云南。滇西北高寒山区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相连,高山地带峰峦重叠,经常是白雪皑皑。北方耐寒动物和青藏高原特有种类,如旱獭、

2、鼠兔、岩羊、棕熊、石貂和田鼠等沿山脊南下。这就构成我省既有为数众多的热带动物,又有寒流带动物的奇异动物区系。我省东部是云贵高原的主体,金沙江进入我省后即向东流,形成长江注入东海,珠江发源于我省东南部也向东流注入南海,致使我国东部丘陵平原的南中国型兽类如小鹿、豪猪、多种鼠类也都西延我省东部。我省西部与缅甸、印度毗邻,致使用权马来半岛、缅甸和喜马拉雅一带的动物,如多种长臂猿、暗色羚牛、赤斑羚、阿萨姆小熊猫等东延我省。这就使我省成为东西动物的交汇地。滇西、滇中和滇北的横断山区是横断山脉的主体之一,横断山区是我国南方森林动物群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这一地区动物种类众多,是我国的动物宝库之一。这里有许多种类

3、是原始的种类和活化石,如多种鼩鼹、鼩鼱、林跳鼠、小熊猫;原始的小型食虫兽类特别多,可谓“食虫动物之乡”。在高山地带许多种类如羚牛、水鼩、蹼足鼩等又都适应高寒气候而特化。云南的兽类种类多,区系复杂,冠之以“动物王国”,当之无愧。我省特产黑金丝猴提起金丝猴,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全身毛色金黄,身披长长的金丝蓑衣的四川金丝猴。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我国除了四川金丝猴外,在我省西北部的德钦县附近的雪山脚下,还有身披黑色蓑衣,头戴一顶黑冠毛帽,臂部有一块明显的大白斑的云南金丝猴,因为它全身毛色主要是熏黑色,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黑金丝猴。它和川金丝猴一样,也是鼻孔朝天,身披长毛,尾比身体还要长。这种猴在我国古书益都方物

4、志上曾有记载:“威茂等州南诏夷多有之,大小正类猿,惟毛为异-壮实猿类,体被金毳,皮以籍焉,中国之贵。”可见古人也认为金丝猴是珍贵的禽兽之一。云南金丝猴是一种喜欢喧噪、结群活动的猴类。它和我国特产的大熊猫一样,也是我国的特产。阿佤山中的野象群在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中的芒库河畔,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就有珍贵的动物野地象群。这些野象有一定的活动规律,有时成群结队穿行在深山密林中,有时三五成群来到河边饮水,有时一头母象带着一头小象单独觅食,有时它们还大胆地走出莽林,来到寨 子边偷偷窥视,然后悠然离去。有时它们竟然摸进旱谷地里偷吃庄稼,佤族社员不得不在大树上搭起草棚防守。有一个寨子的佤族同胞还多次

5、看见过大象“开碰头会”呢!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一头头大象从森林中走出来,围成一圈,互相交头接耳,似乎在传递什么信息,几分钟后四散回到林中。过上一两天,这些大象又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聚会。更有意思的是,人们还看见过大象的“葬礼”,要是一头大象老死、病死或负伤死了,其他的大象就在附近的空地上,用鼻子刨个坑,把死者四脚步朝天放进坑里,先铺上一层马苦草,然后才盖土,而且要露出一只象脚在土外。埋葬完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小猫熊小猫熊又叫九节狼、金狗,为珍贵的展览动物。它的毛色特别,头部为棕红色,腹部为黑褐色,尾部有九个赤、黄、白色相间的环纹。小猫熊生活在海拔二、三千米的高山丛林中,喜食箭竹的叶子及嫩

6、枝,亦觅食树叶、果实、小鸟和鸟卵。早晨和傍晚外出觅食,中午及夜间在枯树洞或岩石洞睡觉。平时多二、三只或四、五只成群活动。每年四、五月发情,怀孕六十天,每胎产二至三仔。小猫熊四肢灵活、善攀缘,有时爬至高树或高岩上晒太阳。性温驯,不怕人,易于驯养。我省滇西、滇西北一带盛产小猫熊,为国家第二类保护动物,应大力保护。懒猴在热带密林中,有一种眼睛特大、行动缓慢的猴子,这种猴白天常在茂密的树冠或大树洞中酣睡,就是在人们抓到它时也不肯抬起头来看一看是否会有什么大祸临头。这就是许多人称为的懒猴。懒猴原名蜂猴,是一种低等猴类,身披厚密的绒毛,体形大体上呈圆桶状,蜷缩时象一团绒球。蜂猴主产于我省南部、西部和西南部

7、的热带和亚热带密林中,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它白天畏光怕热,常在林中休息,夜间才到密林的树冠上觅食各种美味的热带水果和昆虫。蜂猴皮骨据传有驱风的功效,有人曾把它作药用。最小的鹿鼷鹿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最南部,生活着一种我国最小的鹿,其大小和家兔差不多,背部毛皮黄色,腹部白色。它就是解放后发现的珍贵动物鼷鹿。鼷鹿栖居于海拔一千米以下的次生季雨林内,以各种果子为主要食物,也吃一些掉在地上的花朵。行动轻捷而灵巧,善于在草丛中隐蔽。最不喜欢涉水,如水湿身体后,必蹲下晒干,方才离去。由于这一特性,往往而被活擒。鼷鹿常单独活动,每年六至七月交配,每次产二只小鹿,以草为巢,产于其中。由于这种动物稀有而具有

8、科学研究价值,已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麂子我省是麂子种类最多的地方,全世界共有五种麂子,云南就有赤麂、小麂、罗氏麂、林麂四种,其中赤麂、小麂全省多数地区都有。麂子属鹿科动物,性胆小,机警,一般都是单独活动。早晚善鸣,声音很象狗叫,在寂静的山村常能听到数里之外的麂子叫声。麂子在林中奔跳动作十分灵巧,觅食树叶、青草和野果。每年七至八月产仔,每胎一至二只。麂皮是高级制革原料,皮质细腻而富弹性,因而具有特殊的经济用途。加工后的麂皮可做高级皮衣、皮鞋、皮手套、光学擦镜拭布、过滤布等。我省是麂皮的主产区,年产量都有在十至二十五万张之间,且以幅张大、质量高著称于国内外。狡猾的竹鼠竹溜竹鼠,在滇东北以称竹溜,因

9、其肉细嫩味鲜,人们常把它与美味的斑鸠并提:“天上的斑鸠,地下的竹 溜”,堪称上乘野味。竹鼠生活在高山、二半山的水竹、慈竹、硬头篁竹林地下,啃食竹笋竹根,危害竹林,样子象鼠,属哺乳纲的竹鼠科。它的上下两颗门齿长而锋利,啃啮能力特别强;眼圆而小,耳尖小而直立,对敌害的警觉特别灵;毛很绒刷,背棕灰色,腹浅灰色,爪子短;体长一尺许,重两三斤。竹鼠在竹林地打洞,洞道弯弯曲曲,并有很多岔道。打洞时嘴爪并用,嘴拱爪刨进展很快。竹鼠性狡猾,惯于用泥土堵塞洞口,造成迭障,以便安全营生;当敌害袭来,它可以在很短时间横掘一个洞从岔道上逃掉。竹鼠四季都活动,每天则以早晚活动较多。常常雌雄相伴。一年两胎,一胎四至六仔。

10、我省竹 林广袤,竹鼠产地多,据了解,滇西、滇南、滇东北均有分布。树狗树狗的学名叫巨松鼠。大小似家猫,但体瘦,头小,腿短。尾特长,超过头和躯体的长度。其身体背面、四肢外侧、脚背和尾巴黑中带褐色;腹面、四肢内侧、眼、耳下的脸部为土黄色;由鼻至眼下方有一条黑纹,眼周围有黑环,似戴眼镜。树狗是一种大型树栖松鼠类动物,体长三十五至四十厘米,体重二点四至四斤。它们生活在海拔六百至一千米的热带和亚热带密林中,很少下地活动。爪锐利,攀登、跳跃极灵巧而迅速,常白天活动,以植物的果实、嫩枝为食。营巢于很高的树顶之上,形如鸟巢,呈椭圆形。树狗的肉可食,毛长而密、绒厚,是一种毛皮兽。国内吸产于我省南部、西南部和西部,

11、此外还分布于广西南部及海南岛。红腹松鼠当你进入浓荫遮蔽的热带和亚热带密林时,常常可以看见一种背部橄榄色、腹部栗红色的小动物,轻捷咣跃于树枝间,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大大的尾巴翘得高高的,给大自然增添了生气。这就是我省有名的红腹松鼠。红腹松鼠在洞穴中繁殖,每年产仔两次,每胎二至三只。以松果、栗子、棒子及其他果实为食;也喜食鸟蛋、小鸟和昆虫。取食时坐着,前脚送食入口,十分有趣。红腹松鼠肉香而脆,十分可口,冬毛可以利用,毛皮可制裘,尾毛可制笔。由于在我省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毛皮兽资源。丛林猫在我省一些气候温和的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大型野猫,称做“丛林猫”,体长约六十五至七十五厘米,体重可达

12、八、九公斤。耳直立,耳朵尖有撮长毛;两眼炯炯,十分机灵。丛林猫以鼠类和野鸡等为食,有时夜间也潜入村塞盗食家禽。其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能跳跃,善攀树。性情凶野,敢与猎狗搏斗。春季交配,每胎二至五只,多的达十来只,其毛皮可制裘。羚牛在我省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巅,栖息着一种体大如牛,外形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动物。由于它外形象牛,但角又有一道奇怪的拐弯,因而又称扭角羚,当地群众称它为野牛。羚牛在我国四川、陕西、甘肃也有分布,但分布在我省羚牛身体乌黑,与川、陕、甘等省的羚牛不同,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为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羚牛生长在雪山之巅的滑竹林高山石坡之上,性耐寒冷。以竹 叶和杜鹃叶子为主食,结群活

13、动。这种牛群在雪地上迁移时,总是排成一线行走,后面的牛跟随前面的牛,把脚正好踏在带头牛的脚印上。因此,一群牛走过之后,人们只能发现一头牛的脚印。羚牛性格刚强,当被猎狗追逐得无路可逃时,索性调转头来与猎狗决一死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验的猎狗,经常被羚牛斗得五脏飞天。 云南野牛云南野牛是典型的热带大型兽类,分布于我省西又版纳、沧源和盈江一带,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牛体形大,一头重约一千五百公斤。四脚为白色,故当地群众又称之为“白袜子”。生活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和稀树草地中,活动范围很广。中午炎热时隐蔽于沟谷林中,晨昏出来活动及觅食。喜群栖,十余头以至三十余头一群,由一成年壮牛率领在林中游荡。嗅

14、觉和听觉十分灵敏,胆大机警。以野地草为食,喜食盐碱水。昆明动物园已驯养野牛成功。麝与麝香麝,又称麝獐、香獐、麝鹿,是我省珍贵的野生动物。滇西的碧罗山和高黎贡山是麝的主要产地。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呈灰褐黑色,带有不甚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雄麝脐部香腺囊的分泌物即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也是很高级的香料。我省麝香的产量人国第四们。麝香的主要功用为:开窍、辟秽、通络、载重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疮毒等。用麝香作香料,不但芳香宜人,而且持久,并起着圆和、定香的作用。古人在上等墨料中也加以少量麝香,称为“麝墨”,写字

15、作画,芳香清幽,画卷填充妥,防腐不蛀。 熊与熊胆熊胆就是黑熊、棕熊的苦胆。多产于我省的丽江、中甸、怒江、德宏等地区的深山密林,是一种稀有的中药材。具有镇痛、镇静、祛痰、消炎、解毒之功效,对于患肠胃病、胆结石、黄疸及小儿高惊风、肠道寄生虫等症均有显著的疗效。熊胆的优劣,不但取决于猎获季节,而且还讲究熊的年龄。据经验介绍,猎取季节一般在农历的冬、腊月和正月间,熊的年龄越大则熊胆越大,质量也好。猎获熊后,首先要把胆囊割取下来,以防胆汁渗透到其它部位。加工晒干的熊胆,大致可分为三类:金胆,是上好的熊胆,胆汁干涸呈金色,颗粒结晶如琥珀状,在阳光下色泽明亮,一般长在二十岁以上的老熊身上,很稀有名贵;花胆,

16、又叫菜胆、梅花胆,颜色呈黄绿色,较金胆稍次;墨胆,颜色黑亮,品质功用均次于金胆、花胆,但仍然十分名贵。灵猫我省盛产大灵猫(又叫九江狸、麝香猫)和小灵猫(俗称香猫,七间狸),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动物,它们的毛皮厚密,可作褥垫,有隔潮湿的作用;拔去针毛可制裘服。灵猫的芳香腺分泌物可提制上等香料“灵猫香”,亦可制药。灵猫多栖山地灌木丛及高草丛间,夜间到空旷地方活动,也常出没于村寨附近。昼伏夜出,听觉十分灵敏。以鼠类、小鸟、蛙、蛇、鱼、昆虫和野果为食。每年五、六月间产仔繁殖。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目前人工驯养灵猫,在活灵猫身上取“灵猫香”已成功,为充分合理利用这一动物资源开辟了广阔前景。水鹿从西双版纳傣族

17、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出发,沿昆洛公路西行,穿越普洱茶之乡勐海,绕道即可进入绿荫蔽日的布朗山区。这里栖息着野牛、黑尾蟒、水鹿等珍贵动物。水鹿毛色青黑,又称黑鹿、马鹿,体形高大。在曼桑、曼囡一带的原始森林里,昼伏夜出,经常是大小五六头一群闯入布朗族寨子的菜地里,觅食蔬菜。在勐腊自然保护区的景飘一带,水鹿还会尾随野象群行动,既可避开敌害,又可吃到野象的新鲜粪便。水鹿经济价值高,鹿茸、鹿胎胶是名贵的补药,鹿肉味美,鹿皮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布朗族群众取茸和制茸有其独到之处。他们将尚未骨化的公鹿幼角取下,迅速放入蒸糯米饭的甑子里蒸熟,取出用微火焙干,茸呈蕈状、紫褐色,密生青黑色茸毛。基部断面呈灰白色,茸即加

18、工成。水鹿已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和狩猎。会滑翔的药用动物飞鼠 生活在我省山区丛林中的飞鼠,是一类珍贵的毛皮兽和药用动物。它外貌象松鼠,但体侧有皮膜,加上大大的尾巴当舵,可在空中滑翔六十至八十米左右,下坡可达一公里远。白天,飞鼠将头藏于前后足间,尾盖在身体上,躲在树洞里或巢内睡觉,夜间或晨昏之际外出觅食。以坚果、嫩枝、树皮、甲虫等为食。取食时用前足送食入口,蓬松的大毛巴翘起贴于背脊之上。每年产仔一次,每胎一至三只。司法部鼠内可食,毛皮轻而柔软、绒厚,可作服装饰皮。飞鼠粪便传统中药“五灵脂”,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能,主治血瘀、痛经、跌打损伤疼痛、疮疡等症。穿山甲穿山甲又名鲮鲤、龙鲤、

19、钱鳞甲。盛产于我省滇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住在山麓、丘陵或平原较为潮湿的杂木林内,洞深二至四米不等,洞的末端有巢。白天隐藏于洞中,夜间出来活动。行走十分有趣,常前脚背着地,用爪走路。遇惊时立即把身体卷缩成一团,头护其中。有时也略能爬树,用尾绕附树干,支撑身体缓慢地向上爬。它的主要食物是白蚁和蚂蚁,有时也食蜂类。没有食物时,忍饥十日以上也不会死。穿山甲是一种全身披鳞的兽类,鳞间有硬毛。鳞片是传统的中药材,叫“甲片”,经过炒炮后又叫“炮山甲”、“山甲珠”,有活血祛瘀、消肿排浓、下乳汁等作用,主治风湿性关节痛、乳痈、痈肿疮毒,是消肿排浓的要药。穿山甲的肉鲜嫩,肉和血也可入药治病。又由于其食物为白

20、蚁和蚂蚁,可以减少蚁患,保护树木和庄稼。鸟类 多彩的鸟类资源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复杂。横断山脉地区是南北动物的交汇地带,也是候鸟的迁飞通道;高原湖泊、河滩和沼泽地是越冬水禽的良好栖息场所。所以,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历年的考察记录和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截至一九八三年的统计,云南省分布的鸟类为七百六十六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分隶二百九十八属、六十七科(另四亚科)、十九目。在七百六十六种鸟类中,常年居留在云南省境内的称为留鸟,计有四百七十八种,占百分之六十二点四;夏季飞到云南繁殖育雏的种类称夏候鸟,计有一百零七种,占百分之十二点六; 冬季

21、从北方迁飞来云南越冬的种类称冬候鸟,计有一百一十二种,占百分之十四点六;另外在候鸟迁飞途中经过云南而仅作短暂停留的种类称为旅鸟,计六十九种,占百分之九。在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所列的候鸟名单中,云南有一百三十四种,占总种数的百分之五十九。据中国鸟类学会秘书处一九八二年所提出的国家保护鸟类名单中,云南省出产的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有黑鹳、黑鹮、白鹮、白尾稍虹雉、黑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雉鹑,灰腹角雉、红腹角雉、赤颈鹤、黑颈鹤、双角犀鸟、棕颈犀鸟、冠斑犀鸟、白喉(小盔)犀鸟等十五种,占全国第一类保护鸟类的百分之三十九。云南省出产的国家二类保护鸟类有白琵鹭、鸳鸯、金雕、胡兀鹫、白腹锦鸡(铜鸡)、红腹

22、锦鸡(金鸡)、白马鸡(藏马鸡)、原鸡(茶花鸡)、白鹇(银鸡)、孔雀雉、绿孔雀等十一种,占全国第二类保护鸟类的百分之四十八。云南省所产的国家三类保护鸟类有斑尾榛鸡、血雉、勺鸡、灰鹤、鹦鹉及所有的猛禽类约六十一种,占百分之六十八。鸟类对消灭农田、果园、森林及有害于人畜健康的害虫,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利于森林的成长,农作物和果实的丰收,人畜的健康,起到人力不可替代的作用。据鸟类的食性分析资料,在云南所录的七百六十六种鸟类中,胃内食物昆虫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主要食虫鸟类有三百三十三种之多,占百分之四十三点五。有些鸟类除啄食害虫外,对于传播树木种子及树木的异花授粉也起一定的作用。鸟类还为我们提供了自然地理

23、、物种的系统演化及航空仿生学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再是,鸟类的羽色艳丽,鸣声动听,性情活跃,逗人喜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鸟类的自然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保护鸟类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自然保护、科学文化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我省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搞好鸟类自然保护的工作,对全国和世界都有良好的影响,有益于当前的四化建设,也造福于子孙后代。“钟情鸟”犀鸟在滇南和滇西南热带森林中,生活着双角犀、棕颈犀、冠斑犀和白喉犀四种犀鸟。双角犀鸟体形较大,体重可达三四公斤,从头至尾有一米多长。嘴形弯曲成镰刀状,长约三四十厘米,强大而有力。上嘴基部前额处有宽阔的盔突,前沿中央向下凹陷,形成

24、双角状,故称双角犀鸟。嘴呈象牙黄白色,尖端和基部渲染桔红色,很是壮观。棕颈犀鸟体形较双角犀鸟稍小,体重二三公斤,全长将近一米。嘴 形粗壮而无盔突,上嘴基部有浮雕状黑白相间的条纹,年纪越大条纹越多。嘴也呈象牙黄白色,长约十五至二十厘米。眼圈淡蓝,向外扩散成深蓝色。颏至喉部裸露,中央有桃形的桔红色斑,边缘深蓝色,十分艳丽。冠斑犀鸟体形较前两种稍小,体重一公斤半至二公斤,全长六十至八十厘米。雌雄羽色相同。嘴和盔突象牙黄色,前额和上嘴基部具一僧 帽状盔突,盔突前部侧扁而锐,后部较钝圆,前缘具黑色带斑,后缘沾黑。白喉(小盔)犀鸟是四种鸟中体形最小的一种,体重仅一公斤左右,全长六十至七十厘米。嘴形较小,也

25、呈象牙黄色。前额至上嘴基部有一侧扁的小形盔突,渲染茶褐色。头顶、后颈及整个背面羽色呈暗褐色,喉部、颈侧至上胸白色、腹部淡棕色,两翅及尾羽尖端多小具有白色斑块。犀鸟是热带森林中的珍禽,喜食果实,也捕食老鼠、蛙类和蛇、蜥蜴等爬行动物。繁殖行为很是特殊,每年冬季结大群活动,采食榕树果实,春末夏初开始配偶,选择天然大树洞营巢、产卵。当雌鸟产完卵后,就卧在树洞里孵卵,这时雄鸟用唾液拦合泥土将洞填充堵起来,仅留下一道狭窄的窗口。在雌鸟卧巢卵期间,全由雄鸟衔食物从窗口中给雌鸟喂食。由于雄鸟如此殷勤地伺候雌鸟,故被人们誉为“钟情鸟”。这四种犀鸟在国内主要出产于我省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等地州。其次,西藏东南部和

26、广西南部的局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此鸟属国家的重点保护鸟类,严禁捕猎。白尾梢虹雉雪鹅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海拔二千五百米至三千八百米处的杉林、杜鹃林和高山草甸地带,有一种体形较大的野鸡,学名称白尾梢虹雉,当地人称“雪鹅”,是国家一类保护鸟类。白尾梢虹雉的羽色,雄鸟眼周和眼先皮肤裸露,呈深蓝色,头顶及头侧绒羽深黑色而渲染铜绿色金属光彩,后颈金红色,背羽铜绿色,闪耀金黄和钴蓝色泽,腰至尾上覆羽白色,腹面黑褐色,尾羽基部黑色而杂有白色斑纹,端部棕红色而具白梢。真是五光十色,虹彩缤纷,绚丽夺目。雌鸟象家养的麻母鸡,通体羽毛黑褐色、斑杂淡棕色和灰白色花纹。白尾梢虹雉的体重一般在二、三公斤,全长五百八十至六百

27、七十厘米。树鸭鸭子上树,被人们视为怪事,但是,在我省南部和西部,却生活着一种能上树的鸭子树鸭。树鸭雌雄相似,体形略小于家鸡。上体主要为黑褐色,尾上覆羽及胸、腹等部的羽毛为栗色。平时栖息在池塘、湖泊及水库边,喜隐匿于湖畔高丛中,有时也上树枝憩息树鸭性机警,活动时如被人发现,即发出轻而尖的啸声,受惊后迅速入水,潜入水底。树鸭主要以稻谷为主要食物,因此对农作物有危害。树鸭的肉肥美,可供食用。雉鹑滇西北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针叶林及杜鹃灌木丛间,生活着一种不畏风雪严寒的野鸡雉鹑。雉鹑上体大都呈褐色,胸和腹部羽毛呈褐灰色,杂有栗羽。雉鹑常在雪线附近的多岩地带活动。雉鹑为我国特产珍禽,极为罕见,可捕捉供动物园展

28、出观赏。鹧鸪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南人专以炙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民间谚语:“天上飞的斑鸠,地上跑的鹧鸪”。都赞赏鹧鸪为美味山珍。我省南部盛产鹧鸪,为低山丘陵鸟类。鹧鸪栖息于草丛、矮树覆盖的山坡上,每夜都要更换位置。清晨和黄昏,到山谷中寻食,以昆虫、野果、杂草种子和嫩芽为食。春天鹧鸪鸣声嘹亮、频繁,响彻山谷,声音似叫:“十二两平平!”雄鸟好斗,一个山头一只鹧鸪,越界必斗。猎人常以雌鸟为诱子,关在有活门的鸟笼中,置之不理于山林草丛,诱捕雄鸟。用鹧鸪肉与沙参、肉竹、杞子、桂圆肉等同炖,有滋补身体功效,用于病后恢复健康尤佳。血雉血雉体形似家鸡。雄鸟羽毛胸部绿色,喉部常有血红色羽毛,

29、尾羽侧绿绯红色,故称血雉。雌鸟羽毛大都为暗黑色。冬天,血雉迁至二千八百米左右地带越冬。夏天多在三千三百米至四千五百米靠近雪线附近的针叶林、杜鹃丛中每殖。血雉见人时常伸颈昂首侧视,或仍漫步觅食。多成对生活,有时也一雄多雌。营巢于树干基部,每年四至六月开始繁殖,每窝产卵四至六个,卵壳黄白色夹血色斑点,与鸽卵大小相似。血雉每只重约一斤多,肉细嫩,为适口野味。我省滇西和滇西北高山上盛产,已列为国家保护珍禽。目前昆明圆通动物园已驯养展出。白鹇白鹇是我省常见的一种野生鸟类。雄鸟上体洁白,每羽有数道黑色整齐的圈纹;头上有灰蓝色的羽冠,面部彤红,下体为灰蓝色,所以人们称它为“银雉”。由于它体羽素净朴实,举止优

30、雅,人们常把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云南以盛产白鹇著称,国内已发现八种白鹇,云南就有五种之多。世界鸟类学家公认滇西是白鹇的起源中心。白鹇喜栖于多林山地,尤喜在林下浓密竹丛间活动,警觉性很高,受惊后迅速狂奔,并左右顾盼。白鹇是动物园的观赏鸟类。历代封建王朝用白鹇翎羽装佩在胸章或背章里,作为官衔的标志。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白鹇肉为一种滋补品。家鸡的祖先原鸡在滇南葱郁的森林中,至今还生活着家鸡的祖先原鸡。它们的外貌和羽衣与家鸡酷似,但比家鸡矮小,羽色稍暗,公鸡的尾羽常向下垂,鸡冠和肉垂不及家鸡发达。常三五成群出没于灌木或草丛间,秋时也到田间啄食谷物。因其叫声似“茶花两朵!茶花两面三刀朵!”当地群众

31、称为茶花鸡。原鸡体重只有一斤半至两斤,每窝产产蛋五至六个,最多也仅有十二个。研究原鸡的生活习性和内部构造,对探索家鸡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所以,原鸡也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季节严禁捕猎。锦鸡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在我省乌蒙山区,发现了我国特产稀有的红腹锦鸡。雄鸟除上背为浓绿色外,主要为金黄色,下体通红,头上具金色丝状发冠,后颈披有橙棕色扇状披肩,镶有蓝黑色细边。常被作为国外妇女的装饰,十分时髦,为重要出口物资,亦为驰名的观赏鸟类。与红腹锦鸡相近的还有白腹锦鸡,又名箐鸡,我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雄鸟头顶有金属绿色短羽,后有几根紫红色长羽,犹如发辫,披肩白色,有黑色羽缘。背和胸为闪闪发光的金

32、属翠绿色,腰为朱红色,腹部洁白,十分美丽,其皮张亦为名贵装饰品,可出口,很受国际市场的欢迎。这两种特产名贵珍禽,亦被列入保护鸟类。孔雀雉在我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河谷山林及竹丛中,生活着一种极为稀少的珍禽,它们的身体大小与普通的野鸡一般,但前半身象野鸡,后半身有华丽无比、闪闪发光的眼状斑纹,又象孔雀,故称为孔雀雉。孔雀雉多喜单独活动,出没于灌丛及竹林间,受惊则迅速奔跑遁去。夜间栖窠于矮树枝上,以昆虫和蠕虫为食。孔雀雉分布区域狭窄,在我国数量稀少,为极罕见的珍禽,需加强保护。繁殖季节应实行禁猎,冬季可适量捕捉,提供研究和动物园展出之用。孔雀孔雀是驰名中外的观赏动物。云南号称

33、“孔雀的故乡”,以盛产孔雀而闻名于世,在滇南的思茅、西双版纳和临沧、德宏、红河、玉溪等地区均有分布,是极为珍贵的动物资源。孔雀生活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内,夜间在靠岩边的大树上过夜。凌晨便下树活动,常见五至十只小群活动,除遇敌害外,多见步行。行时雄鸟在前,雌鸟跟随,幼鸟夹于其间。有时纵队前进,有时散开,相互距离都很近。边食边行,不断伸长脖子向四周张望,雌鸟不断发出“咯,咯,咯,”的呼唤声,唯恐雏鸟丢失。春暖花开时节,孔雀开始性情,雄鸟羽色特别艳丽,常数只雄鸟追随于雌鸟周围,并把鲜艳夺目而具有眼状斑的尾 上复羽展开如扇状,不断抖动,相互摩擦而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这便是“孔雀开屏”。毛鸡和毛鸡

34、酒毛鸡的学名叫褐翅鸦鹃,大小如乌鸦一般,在我省南部灌木丛、草丛和竹林中较为常见。毛鸡全身除两翅和肩部栗红色、飞羽为暗褐色外,大都为赤色,头部和颈、胸、上背带紫蓝色光泽,尾羽有绿色光泽,常在荆棘蔓枝中跳跃取食,行动迅速,走动时常把尾羽展成扇状。毛鸡飞行力弱,但很机警,遇惊立即钻入草木丛,隐藏起来。用毛鸡鲜体所泡的酒叫毛鸡酒,有滋补、养血、调经、通乳、祛风湿等功效,为妇女产后良药。外用还可治跌打痨伤。港澳一带妇女产后常饮此酒。鹦鹉鹦鹉羽色华丽,又易于驯养,并能模仿人语,为驰名国内外的笼鸟。国内目前已发现七种鹦鹉,其中有五种产于云南,有价值的是绯胸鹦鹉、大绯鹦鹉、灰头鹦鹉三种。鹦鹉常结上百只大群活动

35、于常绿阔叶林间,善攀登村木,以树果、幼芽和嫩枝为食。谷物成熟时常群集或游荡于田间,有时将成熟的谷物采食一空,为害严重。鹦鹉鸣声粗厉而响亮,常在林间群飞争鸣,声音嘈杂。会说话的鸟鹩哥鹩哥是弛名中外的名贵笼鸟。它通身羽毛黝黑,而闪耀着紫色和深蓝色的金属光彩,头后披有两片独特的黄色肉垂,两翅具斜形白斑,暗褐色的双眼,橙红色的嘴,鲜黄色的脚,十分别致。鹩哥的鸣声嘹亮,婉转悦耳。音调富于旋律,能发出低沉粗厉的咯咯声,以至高亢、轻快如铃的吹哨声,还能仿效其他鸟的鸣声,学会简单的人语,十分逼真。国内外动物园均喜养之。鹩哥栖于多林的平原或山地,尤常见于林缘及林间小开阔地,常三、五只一起觅食。我省南部盛产鹩哥,

36、为出口观赏鸟类提供了一大资源。盘尾在滇南茂密的森林和翠绿的竹林里,生活着一种体态奇特的鸟盘尾。这种鸟全身色,羽毛带绿色闪光,头上有长的卷羽冠。长长的尾,外侧两枚尾羽中间无羽片,仅留羽轴,末端外侧羽片又展开扩大,似风筝一般,十分有趣。盘尾常在树木间或竹林里扇动着两翅,拖着长长的尾巴,一只接着一只地穿梭飞行,很好看。这种鸟以体形大小区别为大盘尾和小盘尾两种,以昆虫为食,是有益的鸟类。画眉画眉是人们熟悉和喜爱的鸟。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我国约占全球的一半,被誉为“画眉之国”,而云南更是“画眉的乐园”,国内画眉绝大部分在我省都有分布,并且还有话多为云南特产。如棕头函眉、棕胸鸦眉、剑嘴眉、棕头钩嘴眉、褐喉

37、噪眉、棕喉雀眉等,有长嘴、短嘴、直嘴、弯嘴,有白脸、红脸、黑脸、灰脸,真是形形色色,五彩斑斓。一般说来,画眉类鸟的嘴 强而光滑,上嘴喙无缺刻,两支翅短圆而略曲。两脚强健,善于跳跃。它们大多营集群生活,主要在灌丛间活动。画眉不仅善于鸣唱而且有的还会效鸣,模仿他鸟的鸣声和人的语言。画眉嗜吃昆虫,还是人们消灭农业害虫的得力助手。相思鸟相思鸟是一种体形娇小玲珑的小鸟。由于羽色缤纷,鸣声幽雅清晰而多变,非常逗人喜爱,是驰笱中外的珍贵笼鸟。相思鸟雌雄成对生活,形影不离,据传如果其中雌鸟或雄鸟死去,另一只就会因失去配偶,感到寂寞孤独,以致忧郁而死,故得相思鸟之名。国外许多人把相思鸟类比作“爱鸟”,作为结婚时

38、赠送新婚夫妇的礼品。我省是相思鸟的产地,有红嘴相思鸟和银耳相思鸟两种。它们常栖居于常绿阔叶林或竹林内,在浓密青翠的枝叶间穿梭跳窜。春天,常爱站于灌木之稍,得意地耸起羽毛,边唱边振动双翅,十分可爱。太阳鸟类和啄花鸟我省南部的许多地区,当百花盛开、密蜂采密的季节,娇小活泼的太阳鸟和啄花鸟也活跃于花丛和密林之中。这两种鸟体形纤细,十分引人喜爱。太阳鸟身上可以找到自然界的各种颜色,与太阳相映,闪闪发光,细长而带微曲的小嘴,常伸入花冠内吮吸甜汁。啄花鸟羽色单纯,多穿橄榄黄色羽衣,行动轻便敏捷,跳窜于花丛中,捕猎小虫或吸取花密。这两种鸟都不畏人,活泼好动。我国已发现十一种太阳鸟、五种啄花鸟,这些鸟在云南均

39、能找到。鱼类珍奇的云南鱼类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云南鱼类有三百七十种之多(还不包括从外地引进的三四十种),约占全国淡水鱼种数的一半,与其他省、区相比,居全国首位。鱼类的多样化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俗话说:“有水就有鱼”,说明鱼对水的依赖关系。云南境内的金沙江、南盘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和附属的近三十个湖泊,河流南北流向,区系的来源不同。环境的特定条件,使鱼类形成各自形态的特殊性,产生了繁多的种类。鱼类的大体分布是:“滇西北高原以耐用寒的条鳅、裂腹鱼为主;滇南多是热带亚热带喜暖性的鲇类和鲃类;只有滇东、滇北才有与内地较多相同的种类,如鮈亚科鱼类。许多特有的科、属、种,如双孔鱼、刀鲇

40、、粒鲇、南鲈、单孔鲀、裸腹盲鲃以及个旧盲条鳅等,是国内甚至世界仅见于云南的种类。在我省已知鱼类的种数中,约有百分之七十是特有种。这么多鱼种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因而我省成为国内外鱼类学者瞩目的宝地。繁多的鱼类资源,为其广泛利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取鱼而食,是鱼类资源最早和最普遍的利用。随后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寻找药用种,挑选观赏种类,等等。鱼类学工作者,从繁多的种类中选育养殖优良品种直接为生产服务;通过特殊群的研究,探讨当今分类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通过鱼类的演化及地理分布等的研究,有可能了解到某个地区地质变迁的历史。因此,保护生物资源,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腊子鱼腊子鱼,学名中华鲟鱼,我省昭通地

41、区的绥江等县的金沙江中常有捕获。腊子鱼形体奇特,状如织梭,粗壮而长圆,头呈三角形,吻端尖长如犁铧,有触须二对,尾巴粗硬向上歪斜。身体没有鳞片,皮肤滑腻,呈暗黑灰色,全身覆有五行又大又硬的骨板。成年的腊子鱼长约五至八尺,重三、四百斤,最大的可长丈余,重约千斤,民间有“千斤腊子万斤象”之说,是长江中著名的特大鱼,素称“长江鱼类之王”。腊子鱼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喜洄游,每年秋季上溯到金沙江下游产卵。我省绥江、永善、巧家都有其产卵场所。腊子鱼产卵量很大,多的连卵带粘液大两三水桶。鱼卵为国宴珍品,是国家上调物资。腊子鱼肉味鲜美,吃法很多,且是上好补品,鱼鳔和索可制鱼胶,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形奇味美的蛇鱼

42、蛇鱼是漾江中的独特水产,因其形态圆长象蛇而得名。蛇鱼无鳞甲,也没有鳔,表面呈青褐色,生活在水底层,不会浮起。蛇鱼不轻易食鱼钩上的诱饵,如遇撒网,它便将身体紧贴于江底,故用钩和网是难以捕到它的。捉蛇鱼的最好办法是沿江边筑小坝,坝中安一根凿空的粗大的圆木吸筒,堵水往吸筒中流,在吸筒入口旁安一块大石头,称拐鱼石,使蛇鱼在进入吸筒口前无吸力感。蛇鱼在江底游过拐鱼石到吸筒口时,湍急的流水使它不能自制而流入吸筒。吸筒下面筑一洞,洞上安上许多木条或竹片,围成外大内小的圆梭形,鱼便只能进不能出而被捕获。蛇鱼味道鲜美,似洱海弓鱼,是当地群众喜食的佳肴。灭蚁能手青鳉人们往往容易被大鱼吸引往,小鱼是常常被丢弃的,青

43、鳉便是一例,它小到成年鱼也只不过一寸长。青鳉虽无食用价值,但它以孑孓为食,每天捕食百余条,能为人类驱除蚊子幼虫,是我们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的叫实朋友;倘若作为观赏来饲养,那也是可取的。青鳉产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淡水中,性喜集群,常见三五成群在湖汊、池塘、稻田、水沟等水域中游动,我省主要分布在滇南一带。青鳉繁殖的方式也非一般,它四至七月产卵,卵上有长短两种丝状物,产卵时长丝不完全产出,一头挂在母体生殖孔的后面,另一头仍固着卵上,受精就这样随“妈妈”游动,一旦游到水草丛中,则卵粒就脱离母体而附着到水草上。刚破膜出来的小青鳉,就能自如地游动在水的上层,这也是它为民除害的开端。稀有的双孔鱼双孔鱼,因它比普通鱼

44、类多出两个外鳃孔而得名。一般的鱼,其呼吸过程是水从口入,经鳃腔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出鳃孔,而双孔鱼却不是水从口进去,而是通过这两个外鳃孔,这样口便不用呼吸。这种鱼上下唇相连形成一个皮碗状的吸盘,上有乳头状突起,能在急流中紧紧地吸附在石壁或河岸的护坡上,故又有“爬墙鱼”之称。双孔鱼国外见于泰国,我国仅分布于我省西双版纳,实为稀有。鱼类学者研究表明,双孔鱼比普通鱼类多出的这两个进水鳃孔,是适应急流生活而引起特化的结果。如此惟妙惟肖的性状演变,实在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不可多得的例子。迄今收藏有这种标本的单位还不多,纵然有也是寥寥无几,是许多鱼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珍宝。没有眼睛的鱼盲鱼你见过没有

45、眼睛的鱼吗?在建水县羊街坝农场我国首次发现了盲鱼。这个农场为了扩大灌溉面积,寻找新水源,从一百米深处的地下水中,发现了一条体长三十四毫米的小鱼,它的身体半透明,隐约可见内脏,左眼已被皮肤完全遮盖,右眼还剩针尖大小的一黑色小孔。这是一条真正的盲鱼。盲鱼不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而眼睛瞎了的鱼,而是由于它长期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水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眼睛慢慢退化,色素消失而形成的。从盲鱼的发现,可以推想出地下水已经存在了漫长的岁月,具有一定的贮量、一定的流速,从而利用地下水为人类服务。 个旧盲条鳅世界上最早报道的盲鱼是一八四二年美国的盲鳉,后来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陆续有过它们的记载。我国到底有没有盲鱼?一

46、九七六年四月在我省建水县羊街坝离地表一百米的地下水中,首次发现了无眼鱼,定名为裸腹盲鲃,从而回答了长期以来我国有没有盲鱼这个悬而未解的问题。继裸腹盲鲃之后,一九七七年在广西又发现了无眼平鳅;一九七八年在我省个旧卡房的地下河中再次发现个旧盲条锹。从已发现的盲鱼来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小、无眼、无色素、身体呈透明状,感觉器官特别发达。个旧盲条鳅长有三对粗壮发达的触须,呈放射状伸展,鼻瓣竖起,好象随时都在临测环境中的动态。感觉器官的加强,弥补了视觉的退化,从而使它们有可能在黑暗中生存。金线鱼金线鱼钱身呈金黄色,特别是身体两侧有两条明显的侧线,有金色反光,犹如两条金线紧贴鱼身,这就是金线鱼名称的由来。

47、金线鱼头小、背拱、鳞细、体厚、肉细嫩,解放前被当作一种珍味贡品。金线鱼主要分布在滇池、抚仙湖及阳宗海三个湖泊,目前产量以抚仙湖最盛,质量也最佳,其次是阳宗海。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太华山记里曾记述过昆明罗汉山以南金线泉的金线鱼。清乾隆年间著名文人师范咏昆明池金线鱼诗称:欲泛昆明海,先问金线洞。洞水深且甘,嘉鱼果谁纵。罟师向予言:秋风昨夜动,内腴体外热,衔尾游石空。可见,古时云南的金线鱼就已闻名于世。滇池油鱼油鱼的中文名称叫云南密鲴,因它体内含有较多的脂肪而得名,是滇池的名产鱼类之一,它以肉嫩、味鲜而在滇池畔享有盛名。油鱼体细圆而后部稍侧扁,尾呈桔红色。性温顺,食物主要是乔食固着在石头上

48、的一些藻类或沉积在湖底的有机质,每逢冬季,肠管周围积满脂肪。滇池鱼类的新成员太湖短吻银鱼近几年,滇池鱼类增添了一个新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它们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从江苏太湖被移殖到滇池,大量繁殖起来的。太湖短吻银鱼属鲱形目鲑鳟亚目银鱼科。原起源于海洋,经过若干年代以后,逐渐适应沿海湖泊的淡水自然环境,并生存下来,成为长江流域中下游江河平原区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它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种。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和云南省、昆明市水产科研部门以及滇池鱼政管理部门先后在滇池中进行引殖太湖短吻银鱼的试验,获得成功,证明滇池的水温、水质等自然条件很适合太湖短尾银鱼大量繁殖。一九八一年开始大量捕捞,产量逐年猛增,到一九八三年底,总产量已达到一百八十多万公斤,为太湖短吻银鱼产量的一倍多,相当于全国其他省、区太湖短吻银鱼产量的总和。太湖短尾银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