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住区景观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6423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稿——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书稿——住区景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稿——住区景观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稿——住区景观设计.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书稿住区景观设计.精品文档.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2)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3)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4)坚持地域性原则

2、。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5)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2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总体环境首先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其次,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

3、及风格塑造的和谐。也可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观;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应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观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观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2.2光环境(1)住区休闲空间应争取良好的采光环境,有助于居民的户外活动;在气候炎热地区,需考虑足够的荫庇构筑物,以方便居民交往活动。(2)选择硬质、软质材料时需考虑对光的不同反射程度,并用以调节室外居住空间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不同光线要求;尤其注

4、意外表面材料的选择,不宜采用高反光性材料,住区小品设施设计时也需避免采用大面积的金属、玻璃等高反射性材料,减少住区光污染;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3)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应营造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灯光亮度;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的独特景观。2.3通风环境(1)住区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自然通风,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做到疏密有致,通透开敞。(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绿化种植面积,适当增加水面面积,有利于调节通风量的强弱。(3)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2.4声

5、环境(1)城市住区的白天噪声允许值宜45dB,夜间噪声允许值宜40dB。靠近噪声污染源的住区应通过设置隔音墙、人工筑坡、植物种植、水景造型、建筑屏障等进行防噪。(2)住区环境设计中宜考虑用优美轻快的背景音乐来增强居住生活的情趣。2.5温、湿度环境(1)温度环境:环境景观配置对住区温度会产生较大影响。北方地区冬季要从保暖的角度考虑硬质景观设计;南方地区夏季要从降温的角度考虑软质景观设计。(2)湿度环境:通过景观水量调节和植物呼吸作用,使住区的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2.6嗅觉环境(1)住区内部应引进芬香类植物,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2)必须避免废异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6、应在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推广垃圾无毒处理方式,防止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2.7视觉环境(1)以视觉控制环境景观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设计方法,如对景、衬景、框景等设置景观视廊都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此而提升环境的景观价值。(2)要综合研究视觉景观的多种元素组合,达到色彩适人、质感亲切、比例恰当、尺度适宜、韵律优美的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效果。2.8人文环境(1)应十分重视保护当地的文物古迹,并对保留建筑物妥善修缮,发挥其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2)要重视对古树名树的保护,提倡就地保护,避免异地移植,也不提倡从居住区外大量移入名贵树种,造成树木存活率降低。(3)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环境特征,发扬优

7、秀的民间习俗,从中提炼代表性设计元素,创造出新的景观场景,引导新的居住模式。2.9建筑环境(1)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等与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并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和与住区内、外山水环境的结合,塑造具有个性特征和可识别性的住区整体景观。2.10建筑外立面处理(1)形体。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2)材质。鼓励建筑设计中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通过材质变化及对比来丰富外立面。建筑底层部分外墙处理宜细。外墙材料选择时需注重防水处理。(3)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8、(4)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_3景观设计分类3.1分类原则景观设计分类是依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不同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3.2设计元素景观设计元素是组成居住区环境景观的素材。列出的景观设计元素仅是诸多素材中的常见部分,其中一些重要的量化指标可作为设计参考依据。设计元素根据其不同特征分为: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等。4绿化种植景观4.1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

9、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注: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2公共绿地指标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4.3绿地

10、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种植成活率98。4.4院落组团绿地其中: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4.5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1)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2)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3)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最小间距的规定4.6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即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于1米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见下表)4.7植物配置4.7.1植物配置的原则(1)

1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4.7.2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类。4.7.3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组合基本有如下几种:4.8植物组合的空间效果植物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

12、式交互形成多种空间效果,植物的高度和密度影响空间的塑造。(见下表)4.9宅旁绿化(1)宅旁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如在华北地区,建筑物南面不宜种植过密,以致影响通风和采光)。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2)宅旁绿地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荫影区宜种植耐荫植物。4.10隔离绿化(1)居住区道路两侧应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减少交通造成的尘土、噪音及有害气体,有利于沿街住宅室内保持安静和卫生。行道树应尽量选择枝冠水平伸展的乔木,起到遮阳降温作用。(2

13、)公共建筑与住宅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地,多用乔木和灌木构成浓密的绿色屏障,以保持居住区的安静,居住区内的垃圾站、锅炉房、变电站、变电箱等欠美观地区可用灌木或乔木加以隐蔽。4.11平台绿化(1)平台绿化一般要结合地形特点及使用要求设计,平台下部分空间可作为停车库,辅助设备用房、商场或活动健身场地等;平台上部空间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活动场所。要把握“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原则,即将人流限制在平台中部,以防止对平台首层居民的干扰,绿地靠窗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居民的视线干扰。(2)平台绿地应根据平台结构的承载力及小气候条件进行种植设计,要解决好排水和草木浇灌问题,也要解决下部

14、采光问题,可结合采光口或采光罩进行统一规划。(3)平台上种植土厚度必须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一般参考控制厚度见下表,对于较高大的树木,可在平台上设置树池栽植。4.12屋顶绿化4.12.1建筑屋顶自然环境与地面有所不同,日照、温度、风力和空气成份等随建筑物高度而变化。(1)屋顶接受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对植物生长有利。(2)温差变化大,夏季白天温度比地面高3-5,夜间又比地面低2-3;冬季屋面温度比地面高,有利植物生长。(3)屋顶风力比地面大1-2级,对植物发育不利。(4)相对湿度比地面低10-20,植物蒸腾作用强,更需保水。4.12.2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和平屋面绿化两种,应根据上述生态条件种植

15、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本或攀缘植物。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4.12.3屋顶绿化数量和建筑小品放置位置,需经过荷载计算确定。考虑绿化的平屋顶荷载为500-1000kg/m2,为了减轻屋顶的荷载,栽培介质常用轻质材料按需要比例混合而成(如营养土、土屑、蛭石等)。4.12.4屋顶绿化可用人工浇灌,也可采用小型喷灌系统和低压滴灌系统。屋顶多采用屋面找坡,设排水沟和排水管的方式解决排水问题,避免积水造成植物根系腐烂。4.13停车场绿化车场的绿化景观可分为:周界绿化、车位间绿化和地面绿化及铺装

16、。(见下表)4.14古树名木保护4.14.1古树,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等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凡是树龄在300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是人类的财富,也是国家的活文物,一级古树名木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4.14.2古树名木的保护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的划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成行地带外绿树

17、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5m宽和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树胸径20倍以内。(2)保护范围内不得损坏表土层和改变地表高程,除保护及加固设施外,不得设置建筑物、构筑物及架(埋)设各种过境管线,不得栽植缠绕古树名木的藤本植物。(3)保护维护附近,不得设置造成古树名木的有害水、气的设施。(4)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其正常生长。国家严禁砍伐、移植古树名木,或转让买卖古树名木。在绿化设计中要尽量发挥古树名木的文化历史价值的作用,丰富环境的文化内涵。5道路景观5.1 景观功能(1)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

18、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2)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道路可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因此,要注意道路的对景和远景设计,以强化视线集中的观景。(3)休闲性人行道、园道两侧的绿化种植,要尽可能形成绿荫带,并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增强环境景观的层次。(4)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用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即在4米幅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步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5.2居住区道路宽度5.3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6场所景观

19、6.1健身运动场(1)居住小区的运动场所分为专用运动场和一般的健身运动场,小区的专用运动场多指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和室内外游泳场,这些运动场应按其技术要求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健身运动场应分散在住区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又不扰民的区域。不允许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穿越运动场地。(2)健身运动场包括运动区和休息区。运动区应保证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地面宜选用平整防滑适于运动的铺装材料,同时满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蚀的要求。室外健身器材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点,要采取防跌倒措施。休息区布置在运动区周围,供健身运动的居民休息和存放物品。休息区宜种植遮阳乔木,并设置适量的座椅。有条件的小区可设置直饮水装置(饮泉)。

20、6.2休闲广场(1)休闲广场应设于住区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区、主入口处),面积应根据住区规模和规划设计要求确定,形式宜结合地方特色和建筑风格考虑。广场上应保证大部分面积有日照和遮风条件。(2)广场周边宜种植适量庭荫树和休息座椅,为居民提供休息、活动、交往的设施,在不干扰邻近居民休息的前提下保证适度的灯光照度。(3)广场铺装以硬质材料为主,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广场出入口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广场地面材料选择可参见5.4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6.3游乐场(1)儿童游乐场应该在景观绿地中划出固定的区域,一般均为开敞式。游乐场地必须阳光充足,空

21、气清洁,能避开强风的袭扰。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的安全。游乐场的选址还应充分考虑儿童活动产生的嘈杂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2)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3)儿童游乐场设施的选择应能吸引和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兼顾实用性与美观。色彩可鲜艳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游戏器械选择和设计应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4)居住区中心较具规模的游乐场附近应为儿童提供饮用水和游戏水,便于儿童饮用、冲洗和进行筑沙游戏等。7硬质景观7.1

22、雕塑小品(1)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材料组成的景观。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2)雕塑小品与周围环境共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同时赋予景观空间环境以生气和主题,通常以其小巧的格局、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使空间诱人而富于意境,从而提高整体环境景观的艺术境界。(3)雕塑按使用功能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功能性与装饰性雕塑等。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具象和抽象,动态和静态雕塑等。(4)雕塑在布局上一定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恰如其分地确定雕塑的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位置等,展示其整体美、协调美。应配合住区内建

23、筑、道路、绿化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而设置,起到点缀、装饰和丰富景观的作用。特殊场合的中心广场或主要公共建筑区域,可考虑主题性或纪念性雕塑。(5)雕塑应具有时代感,要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为主题,体现住区人文精神。以贴近人为原则,切忌尺度超长过大。更不宜采用金属光泽的材料制作。7.2便民设施(1)居住区便民设施包括有音响设施、自行车架、饮水器、垃圾容器、座椅(具),以及书报亭、公用电话、邮政信报箱等。便民设施应容易辨认,其选址应注意减少混乱且方便易达。在居住区内,宜将多种便民设施组合为一个较大单体,以节省户外空间和增强场所的视景特征。(2)音响设施在居住区户外空间中,宜在距住宅单元较远地带设置小型音响

24、设施,并适时地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轻松气氛。音响设计外形可结合景物元素设计。音箱高度应在0.4-0.8m之间为宜,保证声源能均匀扩放,无明显强弱变化。音响放置位置一般应相对隐蔽。8高视点景观8.1概念随着居住区密度的增加,住宅楼的层数也愈建愈多,居住者在很大程度上都处在由高点向下观景的位置,即形成高视点景观。这种设计不但要考虑地面景观序列沿水平方向展开,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垂直方面的景观序列和特有的视觉效果。8.2设计要点11.2.1高视点景观平面设计强调悦目和形式美,大致可分为两种布局。(1)图案布局。具有明显的轴线、对称关系和几何形状,通过基地上的道路、花卉、绿化种植物及硬铺装

25、等组合而成,突出韵律及节奏感。(2)自由布局。无明显的轴线和几何图案,通过基地上的园路、绿化种植、水面等组成(如高尔夫球练习场),突出场地的自然化。(3)在点线面的布置上,高视点设计尽少地采用点和线,更多地强调面,即色块和色调的对比。色块,由草坪色、水面色、铺地色、植物覆盖色等组成,相互之间需搭配合理,并以大色块为主,色块轮廓尽可能清晰。(4)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之间的对比。种植物应形成簇团状,不宜散点布置。草坪和辅地作为树木的背景要求显露出一定比例的面积,不宜采用灌木和乔木进行大面积覆盖。树木在光照下形成的荫影轮廓应能较完整地投在草坪上。(5)水面在高视点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只有在高点上才能看到

26、水体的全貌或水池的优美造型。因而要对水池和泳池的底部色彩和图案进行精心地艺术处理(如贴反光片或勾画出海洋动物形象),充分发挥水的光感和动感,给人以意境之美。(6)视线之内的屋顶、平台(如亭、廊等)必须进行色彩处理遮盖(如盖有色瓦或绿化),改善其视觉效果。基地内的活动场所(如儿童游乐场、运动场等)的地面铺装要求做色彩处理。9照明景观9.1概念(1)居住区室外景观照明的目的主要有4个方面:(1)增强对物体的辨别性;(2)提高夜间出行的安全度;(3)保证居民晚间活动的正常开展;(4)营造环境氛围。(2)照明作为景观素材进行设计,既要符合夜间使用功能,又要考虑白天的造景效果,必须设计或选择造型优美别致

27、的灯具,使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9.2 照明分类及适用场所10.景观用树21世纪将是一个全球保护环境,优化环境的新世纪,面对气候变暖,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资源匮乏,废弃物积累的环境危机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建立生态平衡的城市环境,回归自然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和理想的境界,绿化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生态还原功能的要素,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发展高效的环境经济住宅区绿化在城市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最为居民所经常使用,使人们在工余之际,生活,休憩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 住宅区绿化不仅能起到遮阳,隔声,滞尘杀菌,净化空气,改善小气侯

28、等功能。而且能美化环境,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是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 而植物是住宅区绿化的主体。住宅区的生态环境需要绿色植物的平衡和调节,由于树木的高低,树冠的大小,树形的姿态和色彩的四季变换,使没有生命的住宅建筑富有浓厚亲切的生活气息。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 因此,植物的自然美,生态美成为住宅区环境的绿色主调,植物景观成为住宅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住宅区的地理环境与一般公园绿地的地理环境不同, 生态条件较差。如光照,温度,通风等受到住宅建筑的影响&,还有住宅区中的各种管线,也对植物生长形成一定制约,由于住宅区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对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在大多

29、数情况下,设计者缺乏对此的认真考虑,把住宅区绿地当作公园绿地。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均没有从住宅区的生态条件出发,难以达到理想的植物景观,即使能达到,也是以高额的绿化建设资金与养护,管理费用作为代价。具体手法为(1)绿地格局形态丰富与早期的住宅不同,新建的住宅不但注重室内环境而且精心组织住宅外部环境,不但注重建筑的形态组合,在考虑景观视觉感受的同时,注意光照通风对建筑的影响;并在规划阶段就统筹安排用地布局。(2)植物配置手法多样化与过去单一的配置手法比较,如今住宅区得植物配置古今皆有,中西并存,一派百花齐放的局面。(3)植物材料的多样化多种多样的材料是塑造优美景观环境的基础,随着人们对住宅区绿化的日益重视,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夜愈来愈丰富多彩,更多观赏价值高的名贵树种也被选择(4)水,地形的其他景观元素的引入水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淡绿透明的水色, 开敞宁静的水面是各种景物的底色,与绿叶相调和,与艳丽的鲜花相对比,相得益彰! 而地形可以组织空间,形成各种地貌,同时为植物创造干,湿,阴,阳,陡,缓等不同生境,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提供基础! 但早期的住宅区绿地中基本以植物造景为主,水体的开挖与地形的塑造较少! 如今的住宅区追求个性化的绿化环境,水与地形也成为绿地中重要的景观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