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6375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册.doc(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全册.精品文档.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 B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C新型材料的合成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2. “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3. 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 )。 阿伏加德罗 门捷列夫 道尔顿 拉瓦锡 波义尔 A B C

2、D二、课时达标1. 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 下列各项内容,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合成新药物 B研制超导材料 C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D开发新能源3. 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物质 B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 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 D化学物质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利用不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4. 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并闻名于世,其中有( )。 A造纸、

3、制火药、烧瓷器 B烧瓷器、制火药、指南针 C造纸、指南针、制火药 D造纸、制火药、书法三、能力提升1. 在人类历史上,首先被人类利用且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的化学现象是( )。A冶铁和炼钢 B火的利用 C使用铁器 D铜器的使用2.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根据以下示例,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医、药等方面中,再任选出3个方面的例子,简要说出化学给社会带来的进步。 示例 农:合理使用尿素等氮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完成时间:20分钟编者:审核: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

4、变化的是( )。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高分子材料2. 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电灯通电后发亮 C食物腐败 D电热棒工作时发热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4. 下列叙述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水是无色液体 B水的密度为1 g/cm3 C水可以汽化成水蒸气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产生氧气二、课时达标1.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受热时容易失去水,变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用到胆矾。以上描述没有涉及胆矾的( )。 A用途 B化学性质 C物理性质 D制法2. 下列变

5、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葡萄酿成酒 B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C海水晒盐 D石油合成塑料和橡胶3.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质量 B速度 C密度 D路程4.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 氢氧化钠(NaOH)的性质有:纯净的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它极易溶解于水;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变潮;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

6、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填序号) (1)根据以上短文可知,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为 ,化学性质为 。 (2)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钠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三、能力提升1. 化学上把“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中“其他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其他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其他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其他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其他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 下列根据化学性质差异区别物质的是( )。 A根据气味不同区别水和食醋 B根据颜色不同区别胆矾溶液

7、和澄清石灰水 C根据能否燃烧区别水和酒精 D根据密度不同区别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食醋中含醋酸3%5%,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醋酸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和汽油,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请举出醋酸的一种物理性质和一种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2)请分析下列关于醋酸的两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说明原因。 醋酸在低温下可以变成固体醋酸;醋酸可以和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审核: 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

8、基础是( )。 A计算 B实验 C测量 D推理2. 推测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部位是(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可能是焰心或内焰3. 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二、课时达标1.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均匀地被烧黑 B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2. 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3.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

9、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和 。三、能力提升1. 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蜡烛遇热变软 B点燃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 C蜡烛燃烧 D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壁变浑

10、浊2.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香水挥发 C干冰升华 D聚沙成塔3. 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此时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说明白烟

11、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 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完成时间:20分钟编者:审核: 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气的是( )。 A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软 B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C夏天的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D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白雾3. 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相比,明显减少的是(

12、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二、课时达标1.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 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A模仿 B对比 C推理 D假设3.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三、能力提升1.

13、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在锁孔中放入少量铅笔芯的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瓶内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汽水冒出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D通过尝味道的办法区分蒸馏水和盐水2. 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实验室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学探究始于发现问题3. 人体通过肺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 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 题,有人采用了如右图所示装

14、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 活塞B (填“打开”或“关闭”)。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 活塞B (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 到瓶内的现象是 。(3)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3课时)完成时间:20分钟编者:审核: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在进行“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差异”研究时,小明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的水蒸气可能比较多。”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2. 小丽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中发

15、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的下一步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此现象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和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3. 实验室有一瓶石灰水,为确定它是否变质,最终能得到结论的做法是( )。 A猜想与假设 B查阅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讨论二、课时达标1. 进行化学实验时,正确的程序是( )。 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预习实验内容 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分 析实验现象 查对实验仪器和药品是否齐全 拆卸实验装置,做好清洁工作 A B C D2. 如图所示,某同学

16、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只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纳米材料是指用一种被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C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吸烟既危害人体健康,又污染环境三、能力提升1. 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设计探

17、究实验步骤 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形成总结性报告 A B C D2.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研究因素之外的其他实验条件应该( )。 A相同的 B相对的 C相似的 D不同的3. 同学用化学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请你帮他把探究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实验原理】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密度大 于空气的密度。 【实验器材】已集满氧气并盖好毛玻璃片的集气瓶2个、木条、火柴、酒精灯。 【实验步骤、现象和分析】 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取一集气瓶氧气正放,移去毛玻璃片,约1 min后, 集气瓶正放

18、,瓶内氧气浓度仍然较大,所以出现了上述现象另取一集气瓶氧气 ,移去毛玻璃片,约1 min后, 【实验结论】经上述对比实验得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审核: 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 B试管 C集气瓶 D烧杯2. 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3.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19、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4) 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5)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6)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二、课时达标1. 某项学用托盘天平称量9.5 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则应( )。 A减少药品 B加药品 C加砝码 D调节平衡螺母2.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矿井都应粘贴的安全标志是( )。 A当心触电 B禁放易燃物 C当心中毒 D严禁烟火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2)给液体加热时

20、,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 。(3)在试管中进行某固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应先加入 体药品,再加入另一种药品。三、能力提升1. 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单独存放 B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闭保存 C酸碱不需分橱存放,也不需分类摆放 D汽油、煤油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2. 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 A B C D3.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有些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所以我们在使用时不能 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 药品(

21、特别是 体)的气味,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2课时)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审核: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取用块状石灰石的仪器是( )。 A纸槽 B试管夹 C镊子 D药匙2.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 C闻药品的气味 D手持滴管3. 取用80 mL液体,应当选用的仪器是( )。 A烧杯 B10 mL量筒 C100 mL量筒 D250 mL量筒二、课时达标1. 下列实验操作与所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 )。A盛装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取用碳酸钠粉末镊子 D少量液体间反应量筒2.

22、 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17 mL则实际体积为( )。 A等于17 mL B大于17 mL C小于17 mL D无法确定3. 在氧化铜粉末 石灰石块 试剂瓶中的盐酸 锌粒等试剂中,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 (填序号,下同),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 ,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 。三、能力提升1. 某同学要进行以下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9 mL水 B用托盘天平称出15.20 g固体 C用普通温度计测出20.35 的温度 D用100 mL量筒量取4.2 mL水2.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23、读数为9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的体积 ( )。 A小于6 mL B大于6 mL C等于6 mL D无法确定3. 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1) ; (2) ; (3)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3课时)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审核: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下列仪器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2.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B为了节约,把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C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用清水冲洗 D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取砝码3.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

24、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 )。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没有预热,直接加热试管 C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二、课时达标1. 加热胆矾固体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样 B加药 C加热 D熄灭2. 某同学加热23 mL食盐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 点燃酒精灯 加热 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往试管中加入23 mL食盐水 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 B. C D、3.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 A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 B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加热时要先预热 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下部三、能力提升1. 下列实验操作

25、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55 mL的稀硫酸 B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以防液体外洒2. 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使用和认识中,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酒精应当尽量充满酒精灯 B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是因为外焰的温度高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原理是使灯芯上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存放酒精灯要盖好灯帽,防上酒精挥发灯芯残留水,下次不易点燃3.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 )。 A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以对着任何人 B为

26、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 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 D为了称量方便,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4课时)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审核: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图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2. 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将约1/2的单孔橡胶塞旋进试管口 B玻璃管口一端旋进胶皮管一端 C胶皮管与玻璃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D胶皮管一端塞进玻璃管内3. 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

27、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二、课时达标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 B塞进橡皮塞 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积的1/2 B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3. 称量前,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面偏右时,用以称量物质,天平达到平衡时,所

28、得数据与实际质量相比( )。 A相等 B偏小 C偏大 D无法判断三、 能力提升1. 连接下列连接仪器中不能够用水润湿的是( )。A连接玻璃管与带孔橡胶塞 B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 C连接试管与橡胶塞 D连接长颈漏斗与带孔橡胶塞2. 下列仪器中使用后不用洗涤的是( )。 A烧杯 B试管 C滴瓶上的滴管 D量筒3.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2) 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审核: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

29、1. 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 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3. 下列气体中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二、课时达标1. 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氢气、氧气、新鲜的空气 B天然气、液态氧、石油 C液态氧、氧气

30、、冰水共存物 D空气、水、二氧化碳3. 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装置,白磷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 体。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电阻丝会发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_; (3)通过这个实验得了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4)实验完毕后,U型管内左侧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 。三、能力提升1.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打开弹簧夹 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3. 下列现象能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从冰箱拿出的玻璃杯放置一会外壁出现水雾 B澄清石灰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产生浑浊现象 C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D食物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腐烂变质课题1 空气(第2课时)完成时间:15分钟编者:审核:学校班级学生 一、基础训练1. 下列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 A填充灯泡 B医疗 C炼钢 D宇航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