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四年八月为鞍山居士开示.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59821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〇〇四年八月为鞍山居士开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二〇〇四年八月为鞍山居士开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〇〇四年八月为鞍山居士开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〇〇四年八月为鞍山居士开示.doc(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 二四年八月为鞍山居士开示.精品文档. 二四年八月为鞍山居士开示 时间:二四年八月初三地点: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念佛堂听众:辽宁省鞍山市居士缘起:二四年八月初三,鞍山市佛教协会组织约一百多位居士到大悲寺参访,在寺院劳动护持三宝,并请上妙下祥为之开示,介绍大悲寺僧团的修行方式,解答在家居士日常修行中的一些问题。请法仪式就是每次听法,按照丛林的规矩,必须有请法仪式。这个居士在做请法仪式,大家可以看一看、学一学。这种请法的仪式是万佛城,也就是宣化上人所传下来的。我们听法必须先有供养,特别是这种供养,都是很重要的。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虽然有法而不明白?

2、就是我们供养不到位,特别是对这个法的供养,对法师的供养而且佛要求非常严。佛说:这末法时期,人不会修行。为什么不会修行?因为他对法师没有进行法的供养,所以佛说末法时期的人不会修行,佛对这个问题挺感叹!我们如果能够学得在法上的供养,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很快得法的。过去古时候那些大德行脚参学,都是举着香先去供养,之后才参学,都是这样。过去佛讲法,或祖师讲法,都是要求绕佛三匝,绕佛七匝,都是有这种仪式的。一居士:恭请大德,开甘露门,教导我们如何了生脱死,离苦得乐。刚才他这一跪叫胡跪,请法的仪式必须得这么做,这是请法的前方便。寺院介绍今天大家来到大悲寺,来参学也好,参观也好,学习也好,由这个鞍山佛协各个领

3、导组织,这么多的居士来到大悲寺,作为我本人来讲很高兴,我也代表大悲寺常住欢迎大家。大家来到大悲寺,而且特别的守规矩,各方面都表现了一个鞍山佛教的风貌,确实很难得。大家来到这里,有很多疑问要问的、要讲的,因为有的是头一次来,有的是已经来过,有的曾经在佛协慈善院见过面。我把大悲寺的情况跟大家简单地讲一下。大悲寺,它始建年代不详,好像说是唐朝,过去确实有记载,记载在这个台湾版的一本书上曾记载说辽阳城外有大悲寺。原先都是以辽阳为都城,所以那时候就有大悲寺。这个大悲寺重建于清朝,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就没有僧人了,被撵走了。文化大革命后,为了恢复寺院,因为原址已经变成经济开发的地方了,不适合建寺院,就移迁到

4、咱们现在这个地方,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村,这个山叫刺沟。到现在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还有很多的师父尽了很大的努力,才初具规模。现在咱们寺院僧众不到三十人,是二十六人,在辽宁来讲,僧人数量也算占在第二位了。大悲寺在海城还有个下院,下院还有二十多人,是尼众。咱们的修行方式就是:每天早晨两点钟起床;起床以后就开始坐禅,都要到禅堂里去坐禅;坐完禅以后四点钟上早殿;早殿以后还继续坐禅,坐两支香;两支香以后开始诵十遍楞严咒;十遍楞严咒以后就开始过斋了。过完斋以后还有一支香;坐完这支香到两点,这个期间就要学戒,每天要学戒律的,而且在特殊情况下也要出坡干活;到晚上五点钟,上晚殿;上完晚殿以后继续坐香;坐完香以后

5、就开始听法,由我给大家讲。九点以后为自学时间,晚上九点到十点为自学时间;十点以后休息,僧人每天的休息时间为四个小时。这个道场是五宗平等弘扬,禅、净、密、律、教,我们都称赞,都弘扬。我们现在讲法的这里就是念佛堂,我们现在还有禅堂,虽然禅堂没有正式建,但是把药师殿临时当作禅堂。我们僧寮里有学戒堂。所以说,禅净密律教我们都要称赞的,这是大悲寺的特点之一。(编者注:以上是二四年时的大悲寺僧众修行时间表,后来早晚课、坐禅、楞严咒等功课的前后时间,略有调整。禅净密律教:指佛教五种最主要的修行方式,习惯上称之为五宗,但并不完全指宗派。“禅”即禅宗,修习禅定,亦称之为“宗门”。“净”即净土的意思,称念、赞叹观

6、想佛菩萨圣号,求生净土。“密”即密法,如我们日常所诵的各种咒语,都可以称之为密咒。“律”即佛所制定的戒律,这是每一个佛弟子必须遵守的,中国也称之为律宗。“教”即教下的意思,此包含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等,主要是阐述经典,学习经教。所以虽是按修行方式分为五宗,实际上都是密不可分的。)这里的修行方式其中有八条:第一个是日中一食,就是一天一顿饭,过午以后就不允许吃了。第二条就是不捉金钱。持不捉金钱戒,就是僧人终身不允许再摸钱,包括碰钱也不行,就是任何身分包括衣角也不允许碰钱;包括金银连金子做的佛像也是不能碰的。所以说大悲寺没有功德箱,常住不储备金钱,而且僧人也不允许储备金钱,这是第二条。第三条,就是

7、还要行脚。什么叫行脚?就是行脚参方,也就是说头陀行。按照佛的戒律,梵网菩萨戒规定的,僧人每年正月十五到三月十五,八月十五至十月十五为行脚日,要行二时头陀。所以僧人的生活要行脚,不坐车。因为咱们东北天气比较寒冷,只有秋天这一季能走。每年都要行几百里地,一般都在六百里地左右,而最远是三千多里。行走最长的时间是两个半月,那时候是从五台山走到咱们辽宁。第四个,就是僧人要乞食生活。什么叫乞食呢?换句话说就是“要饭”,但和要饭不同,因为这个乞食是佛制。比丘这个名称翻译过来就叫“乞士”,所以乞食是僧人的本份。但是,这个在中国基本失传了,很少有乞食生活的。我们僧团就是以乞食生活为主,虽然我们的乞食时间不多,但

8、我们的心里都必须随时做好乞食的准备。虽然有供养,现在不缺吃、不缺用,但每年也必须遵照佛制要行头陀,要行乞食。乞食生活有两种意义:第一个是锻炼自己,克服我慢;第二个,也是给众生种福田。很多人到寺院的机会不多,对佛法了解不多,而且他也有很多的想法,脱离不了,所以有时候就把佛法给他送上门去,叫他种上福田,对佛法有所认识,将来有那一天,也会早成佛道。这是行头陀。再一个,我们这个常住要求,就是一切供养归常住。在这里的僧人生活中,不管你接受什么样的供养,都要归到常住,包括我也是一样。如果有人供养我,说这杯水供养你。这杯水,那我就只能交到常住,常住再分给大家,共同来饮用这杯水。就是有一粒米也要大家共同用。就

9、是俗人讲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允许有自私的行为。就是乞食的时候,我们乞到的食物都要集中在一起,集中一起以后,再平等分配。饿呢,咱一起饿;要是饱呢,就一起饱。所以说一切供养归常住。在大悲寺修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允许化缘。不管你是建庙也好,不管什么理由,不允许化缘。我们还有一条,就是不许求人。凡是在大悲寺修行的僧人,就不允许求人,就是宁可死也不允许求人。所以说,随时做好这个准备,要克服困难,包括对自己的亲属和父母都不允许求,包括对自己也不求,这叫宁死不求人。常住八条另外还有三衣钵不离身、不接客僧礼。以上八点,是僧人在大悲寺常住必须做到的,我们这个僧人必须做到才能和合地共住。最起码的,这八点

10、你必须做到。还有其它的戒律,那是细致讲,而这个粗的必须做到八点。而且凡是来到大悲寺修行的,必须做到两点:一个是听话;另外就是干活。大悲寺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常跟他们讲的大悲寺不讲理。怎么不讲理?不允许我们讲道理,只许听话,因为我们认为:有道理的人是不用说的,当我们讲道理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失去道理了。所以说大悲寺的特点是不讲理。这是大悲寺的修行情况,简单地介绍一下。咱们寺院的分布,大家看到了,前面的山门还没有建,只有个大殿,两侧有客堂、斋堂、药师殿、三圣殿、还有地藏殿。上面有观音殿,再往上有文殊殿,有僧寮,还有这个藏经楼。藏经楼里几种大藏经,有很多学法的书,都是很殊胜的。大概的情况就介绍到这些。因为

11、大家都有很多问题,比较实际,比较具体,大家可以提,我来给做解答。问题一:阿弥陀佛!请问法师,我们今天中午在斋堂过斋,好多居士都分到了不少水果,但是有的居士着急早点出斋堂,把位置让给下一拨人,所以这个水果就没来得及吃。还有的人心里想,这个水果是寺院的,供佛的,我拿回家去给有病的老人或给孩子吃。请问法师,你说这个合适吗?犯不犯戒?阿弥陀佛!这个问题是犯戒的,因为斋堂的食物必须当处、当地解决,用过了就得放下。虽然我们家里还有病人,我们生起了一个希望,希望他病早好,这个善心是对的,但必须以持戒去度,这才能对病人有好处。因为寺院里的一切食物都属于常住,常住分完以后,就是你能用多少,只供给你本人,离开那个

12、座就不允许再吃食物了。在僧人那边要求得更严,就是你的身子转到九十度,就不允许再吃饭了,我们都是一坐食。一坐食,你说我站起来再坐下吃,按道理来讲,从僧人的修行来讲就不允许,如果再吃必须作法。因为这个饭菜都属于常住,现前常住物,现前的人有权食用,不现前的人不能食用。这个得学会了,以后就会注意了。好,你说。问题二:我请教两个问题,就是说咱们一般居士领着人上谁家念三五“七”,就是在亡者的家,念一、三、五“七”,在这个期间,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不可以交大供?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有一个居士有病了,到他家给念念经,打普佛什么的。这老人走不动了,是不是可以由五个受菩萨戒的居士给做三皈依?这个问题请师

13、父开示。好,第一个是能不能交大供。这个交大供是好事,我们吃饭必须供养佛法僧,我们应该是交供的。这个是比较如法,比较好。我们吃饭,如果我们不供养佛法僧,为畜生,我们就忘本了。我们作为佛弟子,首先得供养佛法僧的,这是正确的。就是说有人走不动,进行三皈依,就是五个受菩萨戒的居士给做,就是一百个也不允许,你成千上万也不允许!因为你是白衣,没有那个权力,不具备这个权力。这个三皈必须在僧中得,因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不能皈依白衣,必须得这么做。如果有的人走不动,非要皈依,在佛前能不能皈依?在千里之内没有出家人才允许。你想一想,我们这里也不到千里呀,是不是?都有出家人,所以说,那是不允许的。他得有戒体

14、可得,不是说你给做个仪式就完了,必须得戒体,这才能称为皈依。所以说,这个得注意。佛的戒律里没有这一条规定,说五个受菩萨戒的居士就可以了。五人授戒,是指五个僧人在边地给人授比丘戒,并不是指白衣,白衣没有这个权力。如果去做,本身就是破坏佛法,而且他是代替僧人,换句话,这有篡位的嫌疑,对吧?这不好。问题三:阿弥陀佛,请师父赐教,刚才有一个居士问了,在这斋堂吃的水果不能拿走。咱们居士在法会或者其它时候到寺院,或者到念佛堂,有的供果比较多,师父给大家分一分,就是供都撤完了,拿到客堂,客堂的师父统一给居士拿。作为我们居士来讲,这都是十方供养,我们觉得合适的做法就是往功德箱放点儿钱,觉得这样做合适。但是我请

15、教师父,通过客堂,师父给我们的供果是否合理,他意思就是让我们拿出寺院,往家拿。请教师父,我们怎么做比较合适?阿弥陀佛!好。这个就是有两种原因存在:一种就是水果要坏了,常住做过羯磨,要舍掉。必须由僧人做羯磨,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事,如果没有做羯摩,这个食物是不允许离开的。所以说,如果常住有困难,不吃,那水果就坏了,要舍给大家。如果确实做过羯磨舍的,大家可以拿走;如果没有舍,是不允许的。但我们作为居士,应该考虑到常住处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应该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再供养寺院,最好不是供养钱。他舍给你水果,怕坏,那你有机会给带点咸菜就完事了。问题四:阿弥陀佛!师父请问,有的人在佛殿里代领皈依证,如法吗?

16、代领皈依证是不如法的,必须做三皈依。因为他有戒体,你不现前求受三皈的话不能得戒体。不光是现前,而且还要如法地受戒,要通过忏悔,通过师父给讲,而且明白三皈五戒,你才能得戒体。戒体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所以说不能代替领。现在有一种风气不好,就是交了钱就可以领皈依证了,这个不合适。我的看法是,还是应该如法地受。因为这个就像我们重新投胎一样,你是真投胎假投胎,自己不能唬弄自己。如果投好胎,将来你就能成佛道。如果你没有真正投胎,只是担个虚名,实际上你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益处。虽然你也是想皈依佛门的,但是必须如法去做,这才合适。问题五:请师父示教,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居士有的时候在家里念经、念佛、拜佛、拜

17、忏,白天比较忙,晚上进行烧香、拜佛、念经;有的时候白天中午进行,家里有人睡觉;有的时候是晚上,夜深人静了,家属也在睡觉。我在这个单独的一个房间念经或者是念佛,家属在另外一个房间睡觉。以前听说,你念经,如果有人睡觉,对睡觉的人不好。请师父赐教这个问题,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居士有的时候组织,一些居士有的有愿望,家里有做生意,老人有病,有的家属治病或者是手术;有的或者是要升学求仕,要进行放生。进行放生的有的时候比较随意,就念一念,念几句佛;有的时候郑重一点,按照放生仪轨进行,这样由居士领念,或是进行类似主法,就是象征性主法,领着主持这场放生仪轨,居士在一起组织。这样做是否合适?请师父赐教这两个问

18、题,阿弥陀佛!好。就是说,有人晚上念经,家里有人在睡眠,又隔开一室,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你学佛不一定人人都学佛。而且晚上念经更殊胜,比白天还要殊胜。因为白天我们很有精神头,晚上很难克服睡眠。睡眠是个大敌,为什么我们不得道,因为我们很多的时间都贪恋睡眠。睡眠共有二十种过失,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佛说睡眠二十种过: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发起精进,意乐无倦。弥勒,云何名为乐于睡眠二十种过?一者懈怠懒惰;二者身体沉重;三者颜色憔悴;四者增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体生疮疱;八者不勤修习;九者增长愚痴;十者智慧羸劣;十一者皮肤暗浊;十二者非人不敬;十

19、三者为行愚钝;十四者烦恼缠缚;十五者随眠覆心;十六者不乐善法;十七者白法减损;十八者行下劣行;十九者憎嫌精进;二十者为人轻贱。弥勒,是为菩萨乐于睡眠二十种过。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身重无仪捡懈怠少堪任颜色无光泽是乐睡眠过彼人常病恼风黄多积集四大互违反是乐睡眠过饮食不消化身体无光润声嘶不清彻是乐睡眠过其身生疮疱昼夜常昏睡诸虫生机关是乐睡眠过退失于精进乏少诸财宝多梦无觉悟是乐睡眠过痴网常增长乐著于诸见炽盛难疗治是乐睡眠过损减诸智慧增长于愚痴 志意常下劣是乐睡眠过彼住阿兰若常怀懈怠心非人得其便是乐睡眠过蒙愦失正念讽诵不通利说法多废忘是乐睡眠过由痴起迷惑住于烦恼中其心不安乐是乐睡眠过功德皆损减常生忧悔心

20、增长诸烦恼是乐睡眠过远离诸善友亦不求正法常行非法中是乐睡眠过不欣求法乐损减诸功德远离于白法是乐睡眠过彼人心怯弱恒少于欢喜支分多羸瘦是乐睡眠过自知身懈怠嫉妒精进者乐说其过恶是乐睡眠过智者了其过常离于睡眠愚人增见网无利损功德智者常精进勤修清净道离苦得安乐诸佛所称叹世间诸伎艺及出世工巧皆由精进力智者应修习若人趣菩提了知睡眠过安住精进力觉悟生惭愧是故诸智者常生精进心舍离于睡眠守护菩提种尔时弥勒菩萨,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乐著睡眠乃有如是无量过失。若有闻者,不生忧悔厌离之心,发起精进,当知是人甚大愚痴。若有菩萨,为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闻说如是真实句义,功德利益,于诸善法而生懈怠,不起精进住菩提分,

21、无有是处。(编者注:这段经文出自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刚才我念的是二十种睡眠过。正好这居士提到了睡眠的过失问题,这个单等会交给居士,可以带回家,可以复印,我们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这些过失。为什么我们不得道?因为有很多的时间我们贪恋了睡眠。越睡啊,是越愚痴;而越睡呢,身体越疲劳,没智慧,所以会堕落到畜生道。这个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说睡眠是五盖之一。我们晚上能够精进诵经、诵咒、念佛,这都是很好的。有时候我们的条件是有限度的,各家房子都有一定限度,我们应该在各种情况下都要精进的。而且晚上,比如说在同一个室内,有睡着有睡不着的,而他又不信佛,你去精进。只要是他不知道你在诵

22、经,而且他没有反对的意思,这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因为有什么条件讲什么条件,何况是隔一个房间,那就更应该了。因为我们知道,晚上精进人少,睡眠的多。越是睡眠多,我们更应该精进,我们应该起个带头作用,把我们诵经、诵咒和念佛的功德回向给所有贪恋睡眠的人,让他们得到法益,以后好精进。另外呢,同一个室内,有睡有不睡的,特别是你精进了以后,对睡觉的正常睡觉的,而且还有好处。最起码他少梦,能做一个很吉祥的梦,不会做恶梦。这是晚上的精进。但是当你诵经时,有人故意躺下,那个是有过失的,所以说尽量的回避,回避一下比较好。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放生问题。放生问题啊,就是说居士能组织放生,必获大利,而且这是佛子行,

23、我们都应该放生。放生,至于里面要做很多的仪式,不管念佛、诵咒,都是很好的,特别是进行三皈,或是授五戒,这都是非常好的。特别是讲三皈,我们应该给它念三皈,居士虽然是白衣,但是为了方便度众生,是可以的。而且我们在给众生授三皈前,要顶礼三宝,要顶礼佛法僧。如果我们能立个牌,写上佛法僧,顶礼佛法僧,那就更如法了。就是说,即使你什么也不做,你能放生,也就很了不起了,就很不错,何况我们再给念佛、念咒,进行三皈,那就更了不起。所以说,这个必须得鼓励,而且还要支持。另外,我们放生的时候都找僧人,实际上不见得就如法。为什么这么讲?僧人的加持力必然大,但他还有其它修行的事情。我们每次放生都请一位僧人来给我们主法,

24、有时候有障于僧人的正常修行,也不见得最好。如果不是大型放生,而是一般放生,最好还是由我们居士自己做就可以了。如果有的众生急于要救,比如鱼啦,时间过长要死掉,我们应该及时放生。这几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问题六:请问师父,这个自性和本性有什么区别?请师父开示。自性就是你本来就有的,本性和自性它是一体的,它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换个名字而已。问题七:师父,我请教一下,去年听了师父讲法,我就过午不食了。但是我胆结石现在有手指盖那么大一块了,医院大夫让我做手术我一直没做,但是我就忏悔。现在我上医院做了B超,大夫说:你天天吃药巩固一下子,还要我晚上吃点饮食。你说我能不能饮食?有病也是可以开缘的,大夫说确实需要

25、必须通过大夫。若大夫同意了,你最好再跟一个同修说一下,“你看,我这是大夫同意的,你看看我可不可以用?”那个居士说:“你可以用。”但他必须是过午不食的,他一天三顿饭不能给你做这种证明,他必须比你清净,这样的话就可以了。一居士:阿弥陀佛!谢谢师父。问题八:阿弥陀佛!向师父请教。我多次到庙里,听一些人讲,说有病了要买寿。这个事我很不明白,买寿能不能解决问题? 这个买寿啊,没有听说过。这个恐怕不是佛教的,有可能是道教的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佛法里没有什么买寿的说法。因为业力有定业和不定业,我们都得通过我们的修行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花钱就可以买到的,或是叠几个元宝啊,或是烧几个香就可以办到,那个都不是

26、佛教的东西。这个是不应该做的。问题九:我还有一个问题。我对佛家也不怎样么信,就是地藏经这本经,经常念有没有什么,有好处没?这个地藏经是我们末法众生的一个法宝。因为它是一部孝经,它是佛在忉利天给母亲讲的,所以它非常吉祥。地藏经是讲地藏王菩萨发了大愿,要度一切众生远离苦海,不光度我们世间人,包括地狱众生也度,它像大地一样能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这个经是好的,是吉祥的,什么时间诵都是非常好的,而且越诵越好。不管我们有多大的嗔恨心,一诵地藏经,它马上就消失了,而且它的感应力又非常殊胜。过去我在本溪闭关前,我和一个师父住在茅蓬里。有一天这个师父就上山去了,而且晚上很晚也没有回来。我那时候很着急,因为山里有山

27、洞,怕他掉进去回不来了,我很担心,就上山去找。上山找,天都黑了也找不到。那时候就念地藏王菩萨圣号,当念了一会儿的时候,就发现山上有手电筒光在移动,往山下移动,这时候心就安然了。后来这个手电光移到中间就不动了,不管怎么的,终归是看到手电光了,心里就放心了,就回到住地。当回到住地的时候,这个师父早已经到了住地,原来那个打手电的根本就不是他,他是从相反方向回来的。所以说,地藏王菩萨能解除我们的痛苦,使我们一切的厄难都变为吉祥。所以末法时期称念地藏王菩萨圣号,诵地藏经有无量的功德。问题十:今天我听了您讲建这个寺院的历史,还有修行的八条,使我感触非常深。其中有两条:一条就是僧人一天吃一顿饭,而且是过午不

28、食;还有一条就是说戒律十分严格,就是补充的那条,就是不讲理。我理解这可能是行忍辱波罗蜜。我想提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家的居士,也进行修行,是效仿这个师父,师父是我们的老师。那么我们在家修行是不是也要效仿您那样,一天吃一顿饭。如果说这个居士的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是说还不行。有的居士在家修行,就拿我来说,要我吃一顿饭,那肯定是不行。如果要是不这样做,不是吃一顿饭,吃三顿饭或者吃两顿饭,这算不算犯戒?这是一个。我走过很多的寺院,这个寺院的特点让我颇受感动。一个是处处都不准交钱,只准说结缘,拿的经书或者是其它一些东西,像这个结缘处的东西。不准交钱可能就是属于命令式,大概是这么回事,我的理解是这样。那么我们

29、在家居士到别的寺庙去交钱,算不算犯戒?我就提出这两个问题,耽误时间了。第一个问题就是过午不食,日中一食的问题。日中一食啊,这是佛的戒律,是佛的根本戒律,是对僧团的根本戒律,而且十方如来都是日中一食。为什么佛制定日中一食?我们应该清楚,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是淫欲,淫欲为正因,有了淫欲就有了轮回,就有了生死。淫欲不断,生死不能了,三界不可出。那么断淫欲从哪去断?首先,我们就应该从食物着手,因为食物是助因。过多的食物产生了很多的能量,会促使我们的身体、生理发生变化,使我们增长欲望心。所以佛讲,日中一食为佛食;早晨食为天食,升天的因;下午食为畜生因;晚上食,半夜食这是为饿鬼因。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我们

30、想了断生死,你不去掉它的助因,你就不可能去掉它的正因。我们都说心不贪恋,既然心不贪恋,食物就应该放下。作为居士,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你想修行,在饮食上就必须控制。因为你今生来到世间不是为了吃饭、睡觉、生儿育女来了,也不是为了挣钱,你是为了修行,是为了成佛道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在能做到的条件下要尽量去做,不管做到哪步,过午不食也好,日中一食也好,我们都应该支持,不应该讥笑。有的人身体不太好,这是另外的原因。日中一食能治多种病,能有十大利益,身体轻快、少下气、不昏沉、智慧增长、有正念,它有很多的利益。你吃三顿饭的思维和日中一食的思维都不一样。因为我们很多的思维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为什么?因为

31、我们并没有证到正知正见的地步,所以我们的知见往往都来源于物质上的影响。吃一顿饭,他必然有吃一顿饭的思维方式,吃两顿饭他有两顿饭的想法,吃三顿饭有三顿饭的想法。所以说,我们如果想真正地得到正念,必须要从饮食上着手的。这个日中一食啊,不是吃一顿饭就完事了,而且还有很多的讲究。比如说我们今天吃饭,当我们身体离开座的时候,如果再继续吃,这个一坐食就破坏了。而且当我们打食物的时候,你认为自己的食物已经够了,你的手只要一比划,意思是拒绝,我不要食物了,以后的任何食物就不能再要了。有的人认为这个食物够了,手就顺便的、不自觉的一比,表示拒绝下面的食物,那以后所有的食物你都不能吃了,不管你吃饱没吃饱,都不能吃了

32、。过去有一回,我正在过斋,有个居士行堂,他又想给我食物,又怕我不要,很犹豫,犹豫一次、两次、三次还在犹豫。我就用手,意思是:你就赶紧给下面行吧,不要给我行了。我这么一比划,这就坏了,虽然没吃饱,下面所有的食物都不能要了,只好忍受。通过几次这样的事情,慢慢就长了教训,一看他来就不敢再比划了,怕吃不着食物。有时虽然没吃饱,但是这锻炼了我们的一个不贪之心。必须要在食物上打胜仗,因为食物对我们来讲是大敌。虽然人离不开它,但这也正是我们一个大敌。因为人离不开食物,食物又促使我们不断地轮回,所以说食物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要是不克服食物,你想得道,太难了。因为你这就是个贪心,如果你放不下贪心,还想得道,是不

33、可能的。所以说,对饮食这一关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概念。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因为饮食。如果我们能够日中一食,按照佛的戒律去做,而且不分别食。就包括每个食物,摆在最前面的先吃,并不挑里面的食物,不分别。为了维持身体,不得不吃点儿食物,来滋养这个身体,并不贪恋里面的色香味,不再贪恋这些东西。而且当我们能够真正地不起分别的时候,你有可能在吃饭的时候就证道了,吃饭的时候就了脱生死了。你想,这么大的利益我们为什么不抓住呢?我们千辛万苦地修道,抛家舍业的满哪儿跑,有时候你不如当下就从你那碗饭里做起,从你碗里做起,又方便又直接。所以说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我们作为居士来讲,有能力的,我希望大家都要这么做。咱这里

34、有很多的居士是这么做,有的在家也这么做。虽然身体消瘦一点,但是很多的疾病去掉了,而且得到正念,内法财增加了,这都是很殊胜的。所以佛讲: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成佛都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我们大家做不到也要赞叹。第二问题是(居士:到寺院,往功德箱里搁钱。)有的人到寺院吃了一些食物,有时候往功德箱里布施一点钱财,这个问题犯不犯戒?按道理这是个忌讳,不过在我们寺院里是犯戒的。因为佛不允许居士供养僧人钱,应该护持僧人的戒律,因为出家人持这个戒。但作为居士来讲,如果用了常住的东西应该补偿,这是正确的。如果有不方便的地方,你可以到寺院找到净人。什么是净人呢?就是专门护持僧团的一位居士,你委托他替你办事情,这

35、就可以了。问题十一:我想请问师父,他们说南赡部洲众生的共同业缘,都欠了一笔债,有的庙叫拿元宝,有的叫拿钱来还这笔债,这个事情我不明白。这个不是佛教,佛教里没有这一条。居士:那都是现在的那些庙说的啊。不管哪个庙,有的是为了收钱,就是为了钱,所以把一些道教的东西也都搞到佛教里,还有世间的、一些民间的做法,烧元宝等,都拿到佛教里,这不属于正信。居士:那到底欠不欠阴债啊?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我们每个人都有业力,我们既然能得到人身,就说明我们有这个功德,也有我们缺陷的地方,我们应当按照佛法的要求去修行。这种所谓的欠债不欠债,用什么还,是不正确的说法。居士:有的人说诵经也能还阴债。阴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36、。因为啥?我们现在所受的都是前生所做的,我们今生所做的就是来生所受的,并不是在阴间欠或阳间不欠的事,是我们起心动念所欠的。它记载不记载在这个阴间?记在我们种子识里。下面讲这几个条。问题十二:请教师父,对“一门深入”应该怎样理解?我们修净土宗的,除了读诵五经之外,是否可以涉猎其它经典和咒语?请师父开示。这个一门深入有几种说法。一门,首先你得找到什么是一门,一门是唯一的一个门,就是真正通向佛法大道的那个门。哪个是通向佛法大道的门?那就是开悟以后才能找到这个门,没开悟之前你找不到这个门。所以说,开悟了以后,你才能一门深入。现在我们说的一门深入只是一个法门,而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修行,这是所谓的一门深入。

37、但是应该知道它只是一种说法,也是值得称赞的。“我们修净宗的,除了读五经之外,是否可以涉猎其它的经典。”佛对这个有讲,佛说可以广闻。广闻,佛说有无上的利益。佛对于广闻者非常赞叹,是佛子行。所以说我们除了学习五经,还要学戒律,我们必须学戒律。不是说我们做居士,学习五经就已经解决问题了。必须在戒律的基础上才能学其它的经,学习一切经典都必须在戒律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我们修行的法门来选择经典是可以的,如果我们还有能力,时间还允许我们再多读一点,也是有好处的。但有的过于贪恋各种经典而不去修,这就不对了,修和读都应该结合比较好。关于咒语,那是我们每个居士都应该学的,因为我们上早晚殿都有咒语,最起码,大悲咒还有

38、往生咒我们得会。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过,修念佛法门的人在闭关时,要诵楞严咒。如果不会怎么办?照课本念。必诵,早诵和晚诵,必须诵楞严咒。所以就这个咒语来讲,对我们的修行是一个保证,我们应该要学的。当然了,有一些年龄大,“我也学不会,我就会念佛。”那也是很好的,这个随着自己的方便去做。问题十三:请问师父,一,在家居士用木鱼、引磬上早课,唱赞是否如法?木鱼、引磬都代表菩萨。什么是菩萨?就是正念,也就是我们六根回收的过程。它能提起我们正念,也是在教导我们。所以在家居士用木鱼和引磬上早课、唱赞都是很正确的,应该称赞。问题十四:请教师父,皈依佛门是否有年龄限制?没有,不光没有年龄限制,也没有人类,或是天人、畜

39、生等的区别,一切都没有限制。包括有各种疾病的人,或是五根不具的人都可以皈依的,天龙八部都可以皈依。广阔地说,万事万物都得皈依,不皈依不能成佛的,都应该皈依。不光我们皈依佛门,同时我们还要时时让其它的众生皈依,这才是正确的,它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问题十五:尊敬的法师,在家居士每天礼佛、念佛、供水、供水果,又听人说,在家居士每天必须供斋饭,不供斋饭是否如法?早课诵楞严咒是否限制在早上六点前?在家居士每天礼佛、念佛、供水、供水果,这是很正确的,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必须供斋饭,这个斋饭指的是午前的斋饭,我们必须要供的。因为我们不管吃水果、吃饭,首先要供养三宝,不供养三宝是有罪过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供,这是

40、如法的,这是很了不起。在供养三宝的时候,我们就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三皈依。“早课诵楞严咒是否限制在早上六点前?”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楞严咒是咒中之王,是扫一切相,佛所有的咒语都是扫一切相的,它没有年、月、日和时间的限制,它是超空间的。所以没有这个说法,说“只有早晨六点前可以诵”。越是闹的时候我们越应该诵,应该常诵,时时诵。好,你说。问题十六:请问法师,您刚才解释的一门精进、一门深入和这个见性成佛、念佛三昧是不是一个意思?阿弥陀佛!如果你见性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居士:那这个一门精进,您刚才解释说:只有开悟、悟道了才知道什么叫一门精进,那这个和见性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开悟就是见性,见性就是开悟。

41、居士:那请问法师,修净土法门的说要达到念佛三昧,那么念佛三昧是不是开悟?念佛三昧是一种禅定力。问题十七:师父啊,我想请教。就是大悲寺师父修得好,也特别慈悲,给超度的也好。就是我们挂电话来,师父就给挂上牌,写上,也不要钱,我们心里很惭愧,这个问题怎么来平衡呢?这是一个问题。再一个就是有人说打坐时间不能过长。那师父修得都很好,每天坐好几次,我很羡慕,我们在家是不是可以这么长坐呢?这是第二个。第三个,师父说我们在家要做供,这水果、水、饭食都要供,那么菜用不用供?是不是每顿都得供?就这三个问题。好,我从后面往前答。我们不光要供饭、供水果,按道理来讲,我们每口食物都应该先供养佛的,每口水都要供养三宝的。

42、这不是光供一杯水这杯水啊,或是这碗饭,或是这碟菜,这是供佛的,剩下是供养我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所有的饭菜都要供养佛,所有的水都要供养佛,我们通过这个仪式,来联想到我们所有的东西已经都供养了,并不是供养一碟或供养哪个,应该全面的供养,这才是正确的。居士:用不用念供养啊?那当然,如果我们没有那种虔诚心,做不到特别的虔诚,我们就应该念供养文的,供养文能提起我们的虔诚心。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居士:第二个,打坐。打坐,居士是可以打坐的。因为打坐能有智慧,佛说不修禅定没有智慧。所以说,作为居士不管修哪个法门,都应该打坐的。而且这个打坐调伏身体非常好,能提起正念,可以增加我们的定力。特别是有病的人,能打坐就

43、更好了。应该打坐,要是不打坐我们就散乱,不会有正念。这第二个问题。第三个呢?居士:师父,请问一下。我们的腿是散盘,还是单盘,或是双盘?请师父指教。就是散盘、单盘都可以。女众呢,佛不允许双盘。居士:不允许双盘?因为生理的关系,所以只能这样。居士:散盘就可以?散盘就可以。如果年龄大了,这个就不在限制之内了。居士:大悲寺的师父慈悲,我们挂电话来就给我们做超度了,挂上牌。那我们欠师父的账啊,也没给师父点什么供养,这个怎么办呢?这不是欠我们账,这是佛的慈悲,也不是我们能超拔,是靠佛力,也是你给我们一个机会吧。这个不必想得过多,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布施,也是成就我们。你可以多去放生、多帮助别人、做善事、多弘扬

44、佛法,那就更好了。问题十八:请教师父,弟子在这两年多的修行中,日中一食,每天三小时睡眠,其余时间没有觉得身体不适。只是身体总在发电,床上、沙发都睡不了,只有什么都不铺睡在地板上才能睡着,不知是什么原因?睡眠,日中一食都非常好,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这非常好。佛睡一个小时,僧人睡四个小时,他睡三个小时,这都很精进。但是身上发电,这恐怕是我们的想法,是不是生理起了什么变化,所以你该检查一下身体。另外呢,不管它有什么感觉,我们都不应该观察。如果你要是过多地观察身上发电或是有感觉,有时候顺着这种妄想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会变为一种事实,这就不好了,应该克服这个。一切诸法是空相的,我们心里如果能够去努力克服,这

45、个情况就会转变了。有时候我们的想法会欺骗我们的,它在生理上会引起反应;生理上有了反应,它也是一种欺骗。问题十九:请问师父,听人家说在一楼不能诵楞严咒,我就是一楼,我想诵楞严咒,还不敢诵。他说上边有人,诵楞严咒的时候神灵都跪着听,您说顶上、楼上都有人,那怎么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头上还有天人,天人上边还有天人,那我们上哪儿诵去?上西方,我们现在还去不了。居士:上外边诵去。那更不对了。除了不卫生的地方不能诵,其它的地方都可以诵。不但能诵,还有功德。因为你诵咒的力量可以让这些众生能够早日脱离苦海。问题二十:阿弥陀佛!请问师父,就是打坐时这腿不行,盘不了,那个怎么办呢?盘不了就伸着,可以把腿

46、伸开。居士:伸着也可以啊?也可以,如果伸不开,你坐在凳子上也可以。问题二十一:师父,请师父开示,我看了宣化上人老和尚的书和开示。老和尚说的:众善奉行就是修福,诸恶莫作就是修慧。“诸恶莫作就是修慧”我不太理解,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智慧是来源于善法。为什么来源于善法?因为我们说的善法它接近于实相,我们修善首先要断恶,断恶本身就是修善,修善的目的是断恶,断恶就是修善。它俩是从两个方面去讲,实际上还是一个问题。而什么是恶?这个是关键。什么是恶呢?起心动念就是恶,如果你不起心动念,就是智慧。所以说,我们在修行中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断恶,什么是修善。一念不生就是修善。居士:诸恶莫作就是修慧吗?诸恶,什么是恶

47、?刚才讲的,起心动念就是恶。居士:您老刚才说了,说起心动念就是恶。我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吧,我的妄心太多,老起心动念,有的时候起心动念可能是这样理解:那么有时候起心动念是善念的时候,我自己认为是善念的时候,那这个为不为恶?这个标准是你定的,这不是佛定的。因为你把这个大恶和小恶混为一谈了。有时候我们虽然说是善,实际上严格来讲,从究竟上还是小恶,还属于妄想,还属于起心动念,还没有真正达到至善的这种程度。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做到不起心动念。所以我们减少大的恶,就很不错了,逐渐再把小的恶去掉,那我们就会达到不打妄想了。我们在修行上一定要知道这个原则,当你不知道这个原则的时候,还以为我们现在是在修善

48、,这个就危险了。当我们知道起心动念都是恶,那我们在逐渐往上走,这条路就能走得通。因为你看清了这条路,所以这条路就能走上去。如果你连这条路都不知道,以为行一定的善法就已经到根本了,把世间的善当成出世间的善,这是不对的。居士:阿弥陀佛!好,那个居士说。问题二十二:过去在佛协慈善委员会的时候,师父您也给我们讲过,一定要守住戒,只有把戒守住了,学佛才能精进。根据你方才给我们讲的,我有的不理解。从你讲到现在,我脑子就在合计这个事。比如说是咱们在过斋的时候,我就是在那坐着,我要是起来拐一个九十度角,这样下面就别再过斋了。比如说我们在老人院,我本来坐那吃上饭了,有的老人新来了没有座位,那我就是发慈悲心,就想站起来换个地方,上后边去,把前面的位置让给老年人。这也属于,像您说的那样属不属于犯戒了?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诵楞严咒是好事,那个楞严咒的刚开始,头前有这么一条,它说的只能在平房、小房可以诵,楼房不可以诵,楼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