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3853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精品文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大纲编写:田飞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二O一二年八月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是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具有社会学基本知识的本科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从而具备设计、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能够结合社会学理论和调查资料对中国的实际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为进一步掌握系统的学术研究和统计分析手段建立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社会研究方

2、法的发展历史,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要原则,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和一般程序,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和研究设计。社会现象的测量、抽样调查的原理。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与测验法、实验法和文献法;以及社区研究、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等方法。具体的资料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及对调查研究成果进行评估的方法。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前要认真预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在最后阶段的课程设计中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并通过答辩。先修课程要求: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SPSS应用。本课程计划:72学时,4学分。选用教材: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

3、版社 第二版。 辅助教材:社会研究方法 巴比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教学手段:课堂多媒体讲授。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评分标准:平时作业、期中考试:20%,课程设计:50%,期末考试:30%。教学进度表: 周次学时数序列教学主要内容教学环节备注121第一章导论。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讲课多媒体教室122第三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第四节 研究的过程讲课多媒体教室223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第一节 理论及其层次;第二节 理论的构成要素讲课多媒体教室224第三节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第四节 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讲课多媒体教室325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第一节 研究问

4、题及其来源;第二节 选题的标准讲课多媒体教室326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第四节 文献回顾讲课多媒体教室427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二节 研究性质;第三节 研究方式讲课多媒体教室428第四节 分析单位;第五节 时间纬度;第六节 具体方案讲课多媒体教室529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讲课多媒体教室5210第三节 指数与量表;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讲课多媒体教室6211第六章 抽样。第一节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 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讲课多媒体教室6212第三节 概率抽样方法;第四节 户内抽样与PPS抽样讲课多媒体教室7213第五节

5、非概率抽样方法;第六节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讲课多媒体教室7214第七章 调查研究。第一节 调查研究及其发展;第二节 问卷设计讲课多媒体教室8215第三节 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第四节 调查的实施与组织讲课多媒体教室8216第五节 调查研究的特点及应用;习题课讲课多媒体教室9217第八章 实验研究。第一节 实验的概念与逻辑;第二节 实验的程序与类型讲课多媒体教室9218第三节 基本实验设计;第四节 实地实验讲课多媒体教室10219第五节 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因素;习题课讲课多媒体教室102“五一”黄金周放假112“五一”黄金周放假11220期中考试考试多媒体教室12221第九章 文献研究。第一节 文献

6、与文献研究;第二节 内容分析讲课多媒体教室12222第三节 二次分析;第四节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讲课多媒体教室13223第五节 文献研究的特点;习题课讲课多媒体教室13224第十章 实地研究。第一节 实地研究及其类型;第二节 实地研究的过程;第三节 观察法讲课多媒体教室14225第四节 无结构访谈法;第五节 实地研究的特点及应用讲课多媒体教室14226第十一章 定量资料分析。第一节 资料的整理与录入;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讲课多媒体教室15227第三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第四节 多变量统计分析讲课多媒体教室15228第十二章 定性资料分析。第一节 定性资料及其形式;第二节 定性资料分析的若干性质讲

7、课多媒体教室16229第三节 定性资料的整理;第四节 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讲课多媒体教室16230第十三章 撰写研究报告。讲课多媒体教室17231学生展示与答辩1讲课多媒体教室17232学生展示与答辩2报告多媒体教室18233学生展示与答辩3报告多媒体教室18234学生展示与答辩4报告多媒体教室第一章 导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社会研究的概念和特征,了解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弄清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区别,了解社会研究的过程。导论计划4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 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

8、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索活动。2、 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的社会研究方法使社会学与哲学相区别,使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相区分。3、 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既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辩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4、 所谓经验性,指的是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5、 “是否应该相信天堂的存在”、“宗教是愚昧的吗?”等超出了科学的范畴。6、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有主观意志,不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b

9、) 研究的干扰性: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也是人,在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映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1、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0、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2、 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它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3、 两种基本的、同时又是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4、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5、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6、 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7、 四种研究方式的概括与总结:研究方式方法论子类型资料收集方法资料

11、分析方法研究 的性质调查研究实证主义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统计分析定量实验研究实证主义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量表测量统计分析定量实地研究人文主义参与观察各案研究无结构式访问无结构式观察定性分析定性文献研究实证主义统计资料分析二次分析内容分析官方统计资料他人原始数据文字声像文献统计分析定量8、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方法论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基本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具体方法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第三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文主

12、义出现。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哲学基础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科学范式自然范式逻辑过程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理论模式理论检验理论建构主要目标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文字描述主要方式实验、调查实地研究资料收集技术量表、问卷、结构观察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研究特征客观主观第四节 研究的过程1、 五个阶段: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c) 资料的收集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2、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13、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3、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它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4、 研究的实施阶段:资料收集阶段。5、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6、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7、 五个阶段的框图:选择研究问题年问题研究设计实地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得出研究结果三、

14、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方法体系(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比较(三)研究的过程四、思考与练习1-1、1-2、1-3、1-4、1-5、1-6五、阅读书目(或参考文献)社会研究方法 巴比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理论及层次的概念,掌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解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了解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过程。本章计划4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理论及其层次1. 虽然社会科学中很少有像进化论那样有力的理论,但社会研究仍然像各种自然科学那样,努力朝着“从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中发掘出系统的理论” 的目标前进。2. 理论概念的定义为: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

15、经验社会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3. 社会研究中的理论通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4. 理论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命题体系,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5. 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6. 中观理论(中层理论)以某一方

16、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或证伪的具体假设。如:社会学中常见的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7. 微观理论则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如:“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工业化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等。8. 研究者一般所涉及的都是微观理论和中观理论;9. 同一种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有三:解释范围越广泛的越好;解释越精确越好;结构越简练越好。10. 由于这三个标准所

17、强调的是理论的三个不同方向,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对几种不同理论进行比较时,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论在不同的标准上优劣不同的情况。第二节 理论的构成要素1. 不管各种理论的具体含义和层次上如何不同,它们都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2.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民主观上的反映;3. “凳子”的内涵:有若干条腿支撑着供人坐的平面;4. 概念在形式上常常是用字、词或词组来表示;如:“房屋”、“社区”、“互动”等。5. 概念由定义构成。通常以语言或数字或符号来指明和限定概念所指称的现象。6. 只有在做出定义之后,概念才能有意义;7. 概念既可以以来表示社会世界中各种有形事

18、物和现象,比如苹果、书等,也可以表示社会世界中许多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比如歧视、爱、社会地位等。8. 概念、抽象层次、涵盖面、特征的关系例子抽象层次涵盖面特征物质财富高大含糊生活用品家具桌子低小明确 9概念的功能: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概念的抽象性对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概念的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思想的网络,它将各种单个研究超过相互连接,并且使得不同时期的经验得以组织和再组织。如:文化、制度、地位、角色等所形成的思想网络,则一直指引着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10概念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有用的感念所指称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

19、有用的感念必须是精确的;有用的感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概念(指它与理论中的其他一些概念相互联系,并且在解释上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11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科学概念可以将语言的含糊性降到最低,如:密度=质量/体积。然而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概念的复杂性和含糊性,造成同一概念对于不同的研究者,其含义不一样,或者说,同一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所指撑的现象不同。所以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对他所使用的概念加以明确的界定。12社会研究中的概念与现实社会、与人民日常生活经历相接近。社会研究者必须区分日常生活的概念和研究的概念;13概念可以分为两类:标识某类现象,如太阳,称作常量;往往包括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亚概念,如性

20、别、职业;称作变量。14变量可以分为:定类、定序、定距;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15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其变动的变量,即实验刺激;而因变量则是手实验刺激而变动的变量。在调查研究中,自变量多为属性变量,比如性别、年龄等;而因变量多为行为或态度变量。而中介变量是一种“无法直接观察”的变量,如:动机、智力、敌意、态度、思想、情绪、习惯、兴趣、需要及价值观念等。16概念是砖石,命题是预制板。17命题(proposition)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如“工业化水平高”是关于“工业化”这一概念的陈述;“工业化使得人际关系疏远”是关于“工业化”概念与“人际关系”概念之间

21、关系的陈述。18命题具有不同的类型:公理、定律、假设、经验概括等,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19假设(hypothesis)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可以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20变量是概念的特殊形式,假设是命题的特殊形式。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命题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的基本元素是相对具体的变量;假设中的变量关系应该是经验可侧的,即可以通过经验的观察进行经验的。如“天才往往不幸福”是命题;“人们的智商与他们在幸福量表上的得分相关”是假设。21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更多于假设打交道。22假设有三种方式: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和函数式陈述。如:“如果A,则B”、“A

22、不同,B也不同”、“A是B的函数,A=f(B)”。23在社会研究中用数学公式表示两变量的关系是很少见的,通常是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A与B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说法来代替。24假设常常来源与于:常识、个人预感或猜测、现有调查资料、现有理论。其中后两种是主要来源。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1. 理论和研究相互依存、相互发展;2. 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提出“科学环”,指出理论与研究的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3. 社会科学研究普遍使用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将两种结合:“假设演绎法”,即(1)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2)对观察的结果进

23、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释所观察的现象的理论(3)从这种概括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有逻辑性的某种结论(4)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前两个步骤是归纳,后两个是演绎。理论对研究的作用:第四节 理论构建与理论检验1. 一种理论解释的发展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或阶段:即以归纳推理为标志的理论建构过程和以演绎推理为特征的理论检验过程。2. 理论构建:以观察为起点,然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相信的理论;3. 理论检验:以理论为缺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4. 二者区别:观察1观察2观察3观察4理论观察1观察2观察3观察4理论经验层次抽象层次抽象层

24、次经验层次出发点出发点5.6. 理论建构的过程: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7. 观察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经验概括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它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征实了的变量特征或者变量间关系的一般性阐述。如:“文化程度低的人,倾向于多生育子女”就是一个经验概括的例子。表明“文化程度”和“生育子女数目”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不是某人与某人的关系。8. 理论经验的步骤:详细说明待经验的理论;由理论导出一组概念话的命题;用可经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话命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分析资料;评价理论。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

25、学手段(一)理论及层次(二)理论的构成要素(三)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过程四、思考与练习2-1、2-2、2-3、2-4、2-5、2-6、2-7。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选题标准,理解使研究问题明确化,了解如何进行文献回顾。本章计划4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其来源1.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or research problem):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它与日常生活的“问题”既相似又不同。往往更具体、集中、明确。2. 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 or research topi

26、c):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领域或问题领域。与问题相比显得更广泛更一般。如: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社会流动等。3. 研究问题的主要来源: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各种文献资料等。4. 主要的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教育研究,青年研究等。第二节 选题的标准1. 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2. 重要性(significance):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3. 创造性(creativity of innovation):创新性或独特性。于众不同。4. 可行性(feasibility):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某一研究

27、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5. 合适性: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包括兴趣、熟悉程度、与研究对象的相似程度等。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1.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通常是将主题变为问题。2.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的方法: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文件回顾具有重要作用);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考虑以下几点:问题成熟必须清楚明白;除了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成熟必须至少包括两个变量;问题成熟必须是可检验的。第四节 文献回顾1. 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

28、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学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2. 文献回顾与选择课题往往是交错进行的。3. 文献回顾的作用: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4. 文献回顾的方法:查找相关的文献,对文献进行选择,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5. 相关文献:著作、论文、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6. 英文论文:SSI(Social Science Index),人口学的Population Index,社会学的Sociological Abstracts,政治学的Political Science Abstra

29、cts,Social Science Abstracts,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等。7. 中文论文: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每月一本,收集全国几千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各种文章的目录,有光盘版,可直接查阅。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中国学术期刊网。8. 如何选择阅读的文献: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根据文献发表的时间;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和权威。9. 如何进行文献阅读:重点掌握该文献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研究方法,重要结果,自己对其的评价。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选题的标准(二)研究问题的明确化四、思考与练习3-1、3-2、3-3

30、、3-4、3-5。第四章 研究设计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研究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研究方式,理解分析单位的含义,了解时间维度的概念。本章计划4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研究目的1. 三种研究目的:探索、描述、解释;2. 探索性研究:对所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直接成果: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深入的研究方法;探讨进行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3.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中现象进行描述的目的。与探索法的

31、主要区别在于描述法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4. 解释性研究:解释原因,说明关系。和描述性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以外,更为严谨,针对性愈强。往往需要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5. 实际上,大多数研究是描述和解释兼二有之, 只是侧重点不同。6. 三种研究类型特征的总结: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对象规模小样本大样本中样本抽样方法非随机选取简单随机、按比例分层不按比例分层研究方法观察、无结构访问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调查、实验等分析方法主观的、定性的定量的、描述统计相关与因果分析主要目的形成概念和初步印象描述总体状况和分布特征变量关系和理论检验基本特征设计简单、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规模很大设

32、计复杂、理论性强第二节 研究性质1. 可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2. 理论性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指那些侧重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3. 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问题往往来自政府部门。目前国内的社会学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应用性研究。当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研究的是同一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研究更关注如何发展出某中一般性的社会认知,而应用性研究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4. 从定义上看,两种研究可以分开,但在实践中,二者却难以严

33、格区分。5. 研究方式6. 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7. 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通常采用调查研究;人类学者通常采用实地研究;传播学者通常采用文献研究方式。8.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同时对于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第三节 分析单位1. 分析单位就是研究中将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或事物)。2. 分析单位有五种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3. 分析单位的特点: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自己界描述分析单位的每一个个体;将这些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群体,以

34、及由这一个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或者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4. 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调查对象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5. 个人:大学生、工人、农民、军人、女职工、少年犯等。6. 群体:家庭、邻里、班级、俱乐部。7. 组织:工厂、公司、机关、学校、商店、医院等。8. 社区:乡村、城市、街区、集镇。9. 社会产品:无法包括在以上四种情况的其他分析单位。书籍、歌曲、建筑、服饰、婚礼、考试、实习、求职、约会等。10. 两种错误:区群谬误: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简化论: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第四节 时间纬度1.

35、 两类形式:横向和纵向;2. 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 各种内容的民意测验和全国人口普查。它是社会研究的最常见的形式,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3.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提出是为着理解社会现象中因果关系或因果过程,而作为原因的现象与作为结果的现象在时间上往往会有先后之别,所以往往属于纵向研究。4.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三种类型: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同组研究。5. 趋势研究(trend studies)-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如:人口普查、总统选举预测。6. 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ies)-对某一特殊

36、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如:“老三届”在1978、1988、1998的情况。7. 同组研究(panel studies)-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与上者的区别在于始终都是同一样本。困难是在后面的研究时难以获得这些样本。第五节 具体方案1. 具体方案应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a) 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b) 说明研究的内容,即对研究目的的绝缘体分解和细化;c) 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只有解释性研究是必须的);d) 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e) 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f) 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研究目的分

37、类(二)研究方式的种类(三)时间维度四、思考与练习4-1、4-2、4-3、4-4、4-5、4-6。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测量的概念与层次,如何进行概念的操作化,如何设计指数与量表,理解信度与效度的概念。本章计划4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1. 测量:根据一定法则,将某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2. 测量的四个要素:客体、内容、法则、数字或符号。That is who, what, how and by which.3. 社会现象测量的特点:人既是测量的客体也是测量的主体,存在主观色彩;被测的内容是人的行为,测量本身也

38、是行为,它们相互影响;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4. 测量层次: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层次分类法:定类、定序、定距、定比。5. 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相互排斥,包罗无遗。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6. 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具有对称性、不对称性和传递性。7. 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8. 定比测量(ratio measurement)。9. 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高层次的测量可以作为低层次测量处理。10. 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定类

39、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类别区分(=、=)有有有有次序区分(、)有有有距离区分(+、-)有有比例区分(*、/)有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1. 社会研究过程中最困难、最关键的步骤之一;2. 回顾概念、变量、指标;3. 操作化:将抽样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4. 操作化方法:概念澄清与界定;发展测量指标。5. 概念澄清与界定:首先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其次,决定一个定义。6. 发展测量指标:列出概念的维度;建立测量指标。7. 指标选择的多样性:如“夫妻权力”。第三节 指数与量表1. 一个概念可以抽象为多个指标,再用一个值概括这些指标,其方法就是指数和量表。2. 指数(index):由不同

40、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分数。3. 量表(scaling):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4. Likert Scaling: 非常满意、满意、无所谓、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 Bogardus Social Distance Scaling)6. Semantic differential:热情的:;冷漠的。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1. 检验测量工具的标准:信度与效度;必须在使用前检测。2. 信度: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3. 效度:表面效度;准则效度;构造效度。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概念的操作化(二)理解信度与效度的概念四、思考与练习5-1、5-2、5-3、5-4、5-6

41、。第六章 抽样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抽样的意义、概率抽样的原理,掌握概率抽样各方法,以及PPS抽样,了解非概率抽样。本章计划6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1. 抽样概念:总体、样本、抽样、抽样单位、抽样框、参数值、统计值。2. 抽样的类型: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stratified、整群抽样cluster、多段抽样);非随机抽样(偶遇抽样accidental sampling、判断抽样judgmental sampling、定额抽样quota sampling、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第二节 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抽样的一般程序:

42、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决定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评估样本质量。第三节 概率抽样方法第四节 户内抽样与PPS抽样第五节 非概率抽样方法第六节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1. 社会研究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个个案。2. 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总体的规模、估计的把握性与精确性要求、总体的异质性程度、研究者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3. 小型调查:100-3004. 中型调查:300-10005. 大型调查:1000-3000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概率抽样方法(二)样本规模(三)抽样误差四、思考与练习6-1、6-2、6-3、6-4、6-5、6-6。第七章 调查研究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

43、确调查研究应用的领域,掌握问卷设计方法,掌握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了解调查研究的特点及应用。本章计划6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调查研究及其发展1. 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2. 与其它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征: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调查问卷;得到巨大的量化资料,且用计算机。3. 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学术性调查。4. 调查研究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第二节 问卷设计1. 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2. 封面信: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对结果保密的措施、最后的感谢语。3. 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短不宜长,短短两三百字最好。对于邮寄填答式的社会调查,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