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32924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精品文档.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室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1、右图是一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请将相应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观看显微镜的使用视频并做好笔记:显微镜的使用(一)、取镜安放。1、右手握 ,左手托住 。2、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缘大约7CM处,安装好 和 。(二)、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2、用一个 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 内,另一只眼 。转动 ,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 视野为宜。(三)、观察1、把所要观察

2、的玻片标本 面朝上放在咱舞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的中心。2、转动 ,是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 方向旋转 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四)、清洁收镜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 ,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 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中,送回原处。3、显微镜的注意事项显微镜中与物像放大直接有关的部分有 和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和 放大倍数的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 ,细胞的数目越 ,视野范围越 ,视野

3、越 (填“亮”“或暗”)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越 ,细胞的数目越 ,视野范围越 ,视野越 (填“亮”“或暗”)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母“P”在显微镜中的物像是 。如果将玻片往上方移动,你将会看到视野中的物像往 移动。例题讲解例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物存在。于是,他移动玻片标本,污物不动;换用洁净的目镜后,污物仍然存在。据此判断污物最有可能在( )A.玻片标本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材料上例2、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的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例3、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目镜

4、 B、物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例4、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取放显微镜时,应一手握紧 ,一手托住 。(2)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和 。(3)可以调节镜筒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 和 。 (4)能把光源的光反射入通光孔的结构是 。(5)可以调节通光孔进光量的是 。(6)按照图中显微镜当前的状况(目镜为10,物镜为10,40),放大倍数是: ( )A、10 B、40 C、100 D、400(7)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观察显微镜,调整时应用什么样的反光镜及光圈:( )A、平面镜、大光圈 B、平面镜、小光圈 C、凹面镜、大光圈 D、凹面镜、小光圈课堂练习1、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

5、左下角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2、有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种目镜和10x、40x两种物镜,下列哪一组是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A、15x、100x B、500x、600x C、50x、400x D、100x、300x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视野中的污点都没有移动,那么可判断污点是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玻片标本上 4、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 B、物镜上

6、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5、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反光镜 D.调节准焦螺旋6、英国物理学家 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 。7、电子显微镜诞生的年代是:( )A.18世纪3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第二节 植物细胞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 用撕下或挑取得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这三种玻片都可以做成 玻片或 玻片。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 和 。2、制作洋葱鳞

7、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看视频并做好笔记)(1)用洁净的纱布把 和 擦拭干净。(2)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 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 ,然后 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5)把一滴 滴在盖玻片的一侧。(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 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例题讲解例1、要用显微镜观察一滴血液和一些番茄果肉,应分别把它们制成什么玻片标本:( )A、涂片标本和装片标本 B、涂片标本和切片标本C、装片标本和涂片

8、标本 D、装片标本和切片标本 例2、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再轻轻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 )A.碰碎盖玻片 B.压坏细胞 C.产生气泡 D.弄脏载玻片例3、以下是制作临时装片的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 B. C. D.课堂练习1、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的主要区别是:( )A.细胞具一定的形态,而气泡多为圆形、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B.在染色的细胞中都可看到细胞核,而气泡中没有C.细胞不是完全透明的,气泡完全透明D.A、B、C都对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视野的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2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20时,则

9、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5个细胞 B.10个细胞 C.40个细胞 D.80个细胞3、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1)细胞壁: 和 细胞的作用。(2)细胞膜: 并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 。(3)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4) :植物细胞内近似球形的物质,含有遗传物质。(5)液泡:含有 。(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的此结构中含有较多糖分。)(6)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7) :含有叶绿素,是植物进行 的场所。例题讲解例1、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叶绿体是( )A.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B.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C.苦草叶片细胞临时装片 D.小麦根尖的纵切片例

10、2、右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的是 。(2)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 中含有大量糖分。(3)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含钙的无机盐少,是因为细胞具有 。(4)细胞结构中,有“遗传信息库”之称的是 。课堂练习1、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时,一般不容易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2、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源于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核3、大家来找茬: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里具有遗传物质。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汁液主要来自细胞核。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的玻片叫涂片。第三节 动物细胞1、动物

11、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 、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观察植物临时装片不同之处:(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2)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 上轻轻刮几下。例题讲解例1、下图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例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 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滴加碘液染色 盖上盖玻片 A CD课堂练习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

12、液泡 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 B C D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液泡 细胞核 叶绿体激活中考教学网A B C D3、右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C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D视野中光线过强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第四节

13、 细胞的生活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这类物质一般不含 ,如 、 和 等简单的物质,分子比较小。另一类是 ,一般含有碳,如 、 、 和 等复杂的物质,分子较大。2、细胞膜的作用:能够控制 ,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 细胞。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通过细胞膜排出。3、 和 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可将 转变成 ,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中。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 ,可将细胞中的一些 ,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 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控制着生物的 和 。例题讲解例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

14、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A. B. C. D.例2、人体有200多种细胞,这些细胞的特点是 ( )A.形态相似 B.大小相似 C.结构相似 D.功能相似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糖类 B、尿素 C、蛋白质 D、核酸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无机盐3、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4、一个动物细胞中,能够让糖类物质进入细胞,而将二氧化碳排出并阻挡在细胞之外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质 B、细胞壁 C、细胞膜 D、液泡5、地球上生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

15、量归根结底来源于: ( )A.有机物的化学能 B.热能 C.电能 D.太阳能6、能量有不同的形式,食物中的能量属于:( )A、光能 B、动能 C、化学能 D、热能针对性练习:1、几个同学在有充足光线的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一个自己制作的植物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一片黑暗。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可联系显微镜的使用、玻片标本的制作等)可能的原因:(1) 。(2) 。(3) 。2、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 物镜10 B.目镜5, 物镜40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

16、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4、一台显微镜,它有三个目镜,分别为5X、10X、15X,两个物镜为8X、40X。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A.40X、225X B.80X、450X C.120X、600X D.40X、600X5、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时,需要往载玻片上滴加: ( )A.清水 B.0.9的生理盐水 C.9的生理盐水 D.碘液6、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17、: (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状态(防止细胞变形)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如果滴的盐水含盐量分别为2和0.5的蒸馏水,这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应是: ( )A.细胞皱缩,细胞皱缩 B.细胞破裂,细胞变大破裂C.细胞皱缩,细胞变大破裂 D.细胞不变,细胞变大破裂8、要对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正确的方法是: ( )A.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同一侧吸引. B.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C.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D.直接将碘液滴在细胞上.9、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了黑藻叶片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他看到的细胞结构中,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叶绿体A. B. C. D.10、植物细胞具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细胞膜、液泡B.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C.细胞壁、液泡、叶绿体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1、一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黄瓜表皮果肉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