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30173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精品文档.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个部分:位置与方向、计算、统计、时间的认识:年月日,几何知识: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复习时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面积、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这是学生在全面学习和掌握了以上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形成整体认识,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对知识内容的全面复习巩固和提高,训练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

2、的思维。复习目标1、 使学生能对本册所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形成整体认识。2、 使学生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扩展思维。3、 在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查漏补缺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4、 在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复习措施复习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重点复习,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还有什么困难,作好详细记录,采用面批的方式及时辅导困难生。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内容重点复习。结合复习试卷,采取精讲精练的方式,做到复习扎实又轻松愉快。课时安排:(7课时)1、 位置与方向2、 计算3、 统计4、 年、月、日5、 面积6、 小数的初步认

3、识7、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课(第112页总复习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名词的意义。理解位置与方向的相对性。 2、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形成正确的方位观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八个方位名词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位置与方向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整理知识内容师:位置与方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了解的问题,在本册的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中,我们具体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组交流,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引导学生整理出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总结、

4、归纳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八个方位(位置与方向是相对的)、根据一个方位能说出其它7个方向、说出某个物体周围的方位、描述路线。板书:先标出北方,让学生标出东、南、西,按照相对性标出,再标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二、习题讲解投影出示第112页的示意图。1、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2、了解社区示意图上的总体布局,在小组中互相议一议。(1)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分别在小清家的什么方向?(2)从小清家到健身园可以怎样走?到其他场所又该怎样走呢?(3)你还能提出那些与位置方向有关的问题?3、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议一议,并相互交流,说一说,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准确的使用方位词,相对不同的参照物,

5、物体的方向位置不一样。4、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三、引导学生质疑,总结归纳1、教师组织学生先把自己还不懂的问题或与位置方向有关的现象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共同讨论研究,共同解答。2、教师归纳强调。位置与方向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时刻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理解和掌握八个方位名词的意义和相对性,正确判断和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学会通过一些自然现象来判断位置与方向。四、练习1、设计1:游乐园在红领巾湖的东北面,假山在红领巾湖的西南面。美术展厅在科技展厅的西面。红领巾湖请你将美术展厅、小剧场、手工展厅、亭子、大门、科技展厅设计在合适的位置。 北2、请根据动物园的图先设计,再把相应的序号填在 里。(7分

6、)大门 北走进动物园的大门,正北面有水族馆和狮山,水族馆的西南角是飞禽馆,虎园在狮山的西面,大象馆在水族馆的东北面。猴山在水族馆的( )面,在熊猫馆的北面。水族馆的( )面是鹿园。狮山 鹿园 飞禽馆 大象馆 虎园 熊猫馆 猴山3、根据下面几位同学说的话,把他们各自的准确位置画下来。甲:我家在学校的正北方。乙:我家在甲家的西南方。丙:我家在乙家的东方,学校的西方。丁:我家在甲家的东北方。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八个方向的米字图(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二课(第112-113页第2-4题,练习二十五第1-4题)教学目标:1、归纳回顾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

7、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念能力。 3、培养估算能力和认真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第112页总复习第2题。这道题是复习回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和估算。先让学生说一说要求平均每月用电量,应该怎样想?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分别列出除法算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估一估,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再让学生独立算出准确的结果,在小组中检查,然后比较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教师指名板书估算和计算)2、第112页总复习第3题。这道题是复习回顾因数是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小组比赛,算得又对又快的检查组员的。选择两

8、题说计算方法。3、第112页总复习第4题。这是一道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先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饲养员每天准备的食物够不够,必须求出动物园29只企鹅每天要吃多少千克的食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二、回顾整理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那么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哪些本领呢?阅读教材回顾。小组整理。展示不同的整理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2107=30 48008=600 5005=100 估算除法:7189 359660 323480 笔算除法:522 2386 3093 8324 除法的验算: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否

9、等于被除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方法:8010=800 12200=2400 4080=3200 估算乘法:1822400 2332690 48311500 笔算乘法:2412 1919利用例题,指名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回顾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技巧。三、练习巩固(1)练习二十五第1题。先互相说一说。可以先运用估算的方法逐一试一试判断括号里应填几。因为1920,3020=600,再逐一用3119,3219去试算,可以判断括号里应填31.(2)练习二十五第2题。这道题是训练学生的估算能力,给小燕子找家。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估一估,连一连。再相互交流方法和经验。(3)练习二十五第3、4题。这两道题都

10、是运用计算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先要让学生读题,弄清意思,想一想解答的方法,再列出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检查,互相说一说解答的过程、方法和结果。(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4236 5921 2699 5242 8921 5306(5)笔算:2715 6488 8328板书设计: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2107=30 48008=600 5005=100 估算除法:7189 359660 323480 笔算除法:522 2386 3093 8324 除法的验算: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方法:8010=800 12200=2400

11、 4080=3200 估算乘法:1822400 2332690 48311500 笔算乘法:2412 1919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三课(第113页第5题,练习二十五第5题)教学目标:1、回顾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统计知识的意义。 2、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绘制条形统计图。通过对统计图上数据的分析和平均数的分析,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和解答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感受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求平均数。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第113页总复习第5题。(1)观察统计图

12、。在小组中说一说:统计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横栏和纵栏中分别表示什么?条形图表示的是什么?你从统计图中知道哪些信息?指名说一说。(2)通过观察1994-2003年出现沙尘天气的天数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感想?(3)请各小组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介绍不同的方法:如移多补少。二、回顾整理教师:在本册的统计单元中我们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翻阅教材,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相互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让学生在充分回顾统计单元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知识内容,形成整体认识。根据整理情况板书: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多少分析 根据数据变化分

13、析 平均数 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总和除以份数的方法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习题讲解练习二十五第5题。(1)观察统计表,了解数据,再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要求条形画直、画准确,先画出条形轮廓,再涂色。标好数据,整体效果简明美观。(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出哪些问题呢?指名说一说。(3)这个城市7年中,平均每年消费粮食多少千克?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四、课堂小结统计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求出平均数,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了解到很多的信息,有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板书设计: 统计简单

14、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多少分析 根据数据变化分析 平均数 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总和除以份数的方法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四课(第114页第6题,练习二十五第6、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了解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24时计时法,会计算经过时间。 2、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使学生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以及进率,掌握24时计时法。教学难点: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第114页总复习第6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共同解决填空题。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15、。重点让学生说想法。二、回顾整理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了24时计时法,那么通过对这些的认识和了解,你又掌握了哪些本领呢?(1)组织学生翻教材,熟悉教材上关于时间单位的知识内容,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2)教师指名说一说关于时间单位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更全面的回顾、熟悉这方面的知识。(3)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议一议关于时间知识的要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归纳。(4)展示整理归纳的成果,引导回顾并板书:年: 12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月: 大月:31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 四、六、九、十一 二月:闰年29天 平年28天日: 24时时: 60分分:

16、 60秒秒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计时法。(利用钟表了解两圈的关系。)计算经过的时间,起止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可以直接用减法计算。如果经过的时间有日间隔,可以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三、习题讲解(1)练习二十五第6题。这道题要计算出小华全天在校的时间。让学生小组议一议,互相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指名汇报。可以分段计算。强调:计算经过的时间,要注意统一时间计时法,弄清起止时间,再进行计算。还要注意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2)练习二十五第7题。从题目中你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组织学生独立算一算,并在小组中交流。(3)练习3年=( )月 4日=( )时 4时20分=( )分 150

17、分=( )时( )分2000年二月有( )天; 2005年二月有( )天。 2100年二月有( )天7月和8月共有( )天; 下午4时是( )时晚上10时是( )时;20时是( )时。小明乘火车去西安奶奶家,他下午6时25分上的火车,到第二天早上5时30分到站。小明乘了多长时间的火车?小红今年有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小兰说她是2月28日出生的。小兰说对了吗?板书设计: 年月日年: 12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月: 大月:31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 四、六、九、十一 二月:闰年29天 平年28天日: 24时时: 60分分: 60秒秒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年级下

18、册第十单元第五课(第114页第7、8题,练习二十五第8、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土地使用面积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第114页总复习第7题这道题是让学生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土地使用面积单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顷和1平方千米。再指名说一说这些单

19、位的定义。2、第114页总复习第8题组织学生分别估一估,再同桌测量练习本和课桌面的数据,共同测量教室地面的数据。然后进行计算。既让学生动手操作,也让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选用恰当的长度和面积单位。然后让各小组汇报测量和计算的情况。3、动脑筋题目,要求学生动手剪一剪,然后拼一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二、回顾整理通过面积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翻阅教材,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交流有关面积的知识。小组共同整理,汇报: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0、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面积与周长的比较:面积 周长意义 大小 长短单位 面积单位 长度单位计算方法 长宽 (长+宽)2三、练习讲解1、练习二十五第8题。组组织学生议一议,菜地的面积和周长各指的是什么?再让学生独立算一算这块菜地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并在小组中交流计算的方法和过程。2、练习二十五第9题要求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克,要先求出这块阔叶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00080超教材,引导学生用6000108计算。3、练习一棵大树高12( ),黑板的面积是4( )。文具盒长18( ),小红的身高136(

21、)。课桌的面积是24( )。有一块长45米,宽30米的树苗田,每平方米种有树苗20棵。这块树苗田种有树苗多少棵?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30米,洒水宽度是3米。这辆洒水车25分钟洒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面积与周长的比较:面积 周长意义 大小 长短单位 面积单位 长度单位计算方法 长宽 (长+宽)2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六

22、课(第115页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第10、11、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第115页总复习第9题组织学生观察三个图,说一说三个图各是怎样的。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呢?为什么?小组讨论。明确小数的意义。0.3表示3/10,把圆片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是3/10,也可以表示成0.3.2、第115页总复习第10题这是比较小

23、数的大小。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强调: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小数来表示钱数或长短,再来比较他们的大小,也可以直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比较。先比较小数点左边的整数,再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第二位。举例说明。二、回顾整理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里,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翻阅教材,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交流有关小数的知识。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 概念: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意义:3分米是3/10米,也可以写作0.3米。 读法:16.27读作:一十六点二七 写法:五点零六 写作5.

24、06 间接比较小数 大小比较: 直接比较 简单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移下来三、练习讲解1、练习二十五第10题这道题要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先要弄清每两个数字之间平均分成了10等份,箭头指着第几份,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再同整数合起来。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说一说想法。2、练习二十五第11题独立完成,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列竖式,指名板演两三题。3、练习二十五第12题共同理解题意后,学生填写统计表和统计图,注意小数的值越小,跑步的速度越快。4、练习6角=( )元 12厘米=( )米 5角2分=( )元 9分米=( )米3元4角=( )元 1米4分米2厘米=( )米比较下列各分数的大小

25、。2.7( )0.27 3.6( )3.7 2.04( )2.4 1.5( )1.5 0.9( )0.8一本故事大王6.80元,一本笑话大全3.50元。故事大王比笑话大王贵多少元?小红有10元钱,想把两本书都买下来,她的钱够吗?差多少呢?板书设计:概念: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意义:3分米是3/10米,也可以写作0.3米。 读法:16.27读作:一十六点二七 写法:五点零六 写作5.06 间接比较小数 大小比较: 直接比较 简单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移下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七课(第115页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第13-

26、16题以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能理解题意、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题的思路。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第115页总复习第9题这道题目要求这些黄豆能做多少千克豆腐,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1千克黄豆能做4千克豆腐,先求出一袋黄豆能做豆腐多少千克,再求10袋黄豆能做多少千克豆腐;二是先求出这10袋黄豆共有多少千克,再根据1千克黄豆能做4千克豆腐,计算这10袋黄豆可以做多少千克豆腐。组织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把想到的

27、思路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口头解答。2、第115页总复习第12题这是一道连除计算的问题。要求平均每头喂所少饲料,也有两种思路:先求出每个牛棚用多少千克饲料,再求每头奶牛喂多少千克饲料,也可以先求出这些牛棚共有奶牛多少头,再求平均每头喂多少千克饲料。组织读题,理解题意,再独立思考,把想到的思路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然后指名说一说,口头解答。二、回顾整理1、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按怎样的步骤来做呢?学生小组交流。(1)了解信息、数量;(2)分析信息、数量之间的关系;(3)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运算步骤;(4)列出算式,计算结果;(5)检验,写出答案。2、我们在解决问题

28、时,应注意什么?(1)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要弄清每步算式求的是什么;(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三、习题讲解1、练习二十五第13题这道题要求一个月能吃多少只害虫,用一天能吃害虫的只数乘一个月的天数。学生独立解答,互相检查。2、练习二十五第14题要求一个月能送多少台电视机,有两种思路:先求一天送多少台,再求一个月送多少台。或者一个月送多少次,再求一个月送多少台。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解题思路和过程。3、练习二十五第15题要求每个队有多少名运动员,可以先求出每个组有多少名运动员,再求每个队有多少名运动员。或者先求出共有多少个队,再求每个队有多少名运动员。

29、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说思路。4、练习二十五第16题要求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先要求一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5、练习二十五思考题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引导画线段图表示瓶和每杯水的重量。6、练习学校买回12盒乒乓球,每盒装8个,每个乒乓球5角钱。学校买这些乒乓球共用去多少元?三(2)班有12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四名同学。学校要求开展清理河道白色污染任务,三(2)班要完成192千克的任务,平均每位同学要拾捡白色垃圾多少千克?小明买一个书包和12枝彩笔,书包25.8元,每支彩笔2元。小明共花了多少钱?小明给了售货员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1)了解信息、数量;(2)分析信息、数量之间的关系;(3)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运算步骤;(4)列出算式,计算结果;(5)检验,写出答案。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