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路边坡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21307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7路边坡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m7路边坡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7路边坡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7路边坡设计说明.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m7路边坡设计说明.精品文档.M7路高边坡支护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M7路起点接平行于中横线的规划次干道M9路,道路往北与D线东延线、M4路平交,从光国水库东侧穿过,终点止于巴南区与南岸区的区界。设计范围K0+000K2+125.827,是平行于中纵线的服务性次干道。M7路全长2125.827m,双向四车道,路幅宽度为26m。根据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本次设计的M7路全线填方边坡大于8m的段落长度为659m,面积为15739m2,最高填方高度为22.3m。全

2、线挖方岩质边坡高度15米的段落长度为40m,面积为1416m2,最高挖方高度为16m。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支挡工程设计基准年限为50年。1.2 可行性评估报告及执行情况2012年12月对我单位提供的M7路道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进行了可行性评估,评估认为:(1)设计按照M7路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0+000K2+125.827)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2)进行,依据充分。(2)设计内容全面,深度满足国家和重庆市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3)填方边坡防护设计以分级放坡为主,坡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1.5、1:1.75及1:2,每级边坡

3、高度8m,每级边坡设2m平台,坡面采用网格骨架护坡,方案合理科学。(4)建议:施工时应加强监测,确保安全。执行情况:按评估意见执行。2设计依据、采用的技术规范2.1设计依据2.1.1 M7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2.1.2 M7路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0+000K2+125.827) 2.1.3业主提供1:500地形图2.1.4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2.1.5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M7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渝建初设201317号】2.1.6M7路高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2.1.7M7路高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评估报告2.2

4、采用的技术规范2.2.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2.2.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2.2.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2.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2.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2.6.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2.2.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2.2.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道路高边坡情况根据重庆市建委文件,本次设计,填方高度大于等于8m,挖方边坡(岩质边坡)高度大于等

5、于15m的边坡划分为高边坡,M7路高边坡分布段落见下表:类型段落位置长度(m)最大高度(m)边坡性质安全等级面积(m2)边坡类型高填方K0+034.841K0+140左侧105.15912.3土质二级2341 永久性K1+240 K1+402.425左侧162.42514.74256 永久性K1+402.425K1+520左侧117.57512.01523 临时性K0+034.841K1+120右侧85.15911.61495 永久性K1+320 K1+402.425右侧82.42522.32884 永久性K1+453.428 K1+500右侧46.57218.41976 临时性K1+550

6、K1+570右侧209.0350临时性K1+760K1+800右侧4011.5914 临时性合计659.31515739高挖方K0+360K0+400左侧4016.0岩质二级1416临时性合计4014164工程地质概况4.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全线基本为原始地貌,地形开阔平坦,小有起伏。沿线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在256308之间,地形相对高差约52m,地形坡角最大约20。4.2地质构造场地在构造单元上属于南温泉背斜东翼,产状较平缓,场地范围内岩层产状变化不大。附近出露基岩岩层产状为11314,主要发育有2组裂隙:组裂隙产状2202307080,裂隙间距1.001.5

7、0m,延伸12m,裂缝微张,张开度约为25mm,裂面较平整,无填充,贯通性一般。裂隙产状3003107075,裂隙间距0.501.00m,延伸2-3m,微张,张开度约为510mm,裂面较平整,少量碎屑充填,贯通性一般;岩层层面贯通性好,较平直,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裂隙结构面结合较差。通过本次勘察证实,场地内无断裂通过,且周边断裂距场区较远,无明显活动痕迹,拟建场地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绕的地壳稳定区,对拟建工程无不良影响。因而道路所在地段地质构造简单,属稳定地块。4.3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表明:勘察区内主要地层由第四系人工填筑土(Q4ml)、湖积层(Q4l)、冲洪积层(Q4al+pl

8、)、残坡积层(Q4el+d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基岩。地层岩性主要为:人工填土、淤泥、粉质粘土、基岩为砂岩、泥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基本特征及分布范围分述如下:(1)第四系土层1)人工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粘质充填,局部(ZY51、ZY70附近)含有砖块、混凝土等建筑垃圾,碎块石粒径一般为20300mm,含量约为5060%,结构呈稍密状。本次揭露厚度一般为0.001.00m,回填年限一般大于10年,为修建民房而回填,主要分布在居民房屋一带。另局部分布在线路终点附近的人工填土为新近施工回填,回填年限12年。2)淤泥(Q4l)灰黑色,主要由粉粒、粘粒及有机腐质组

9、成,有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呈流塑软塑状,湿,有少量腥臭味。本次揭露厚度1.101.80m,层厚变化较大,主要分布在道路沿线附近的鱼塘中。3)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成分均匀,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表层有薄层耕植土,呈可塑硬塑状,无摇震反应,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一般为0.005.40m,层厚变化较大,在场地中均有分布,为中等压缩性土。(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基岩1)砂岩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强度较低,强风化厚度0.304.70m。中等风化岩体强度较高,裂隙不发

10、育,岩体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一般为102cm。经采岩样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试验成果如下: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7.95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43MPa,软化系数为0.73,属较软岩。2)泥岩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体较破碎,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强度较低,强风化厚度0.302.50m。中等风化岩体强度较高,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一般为520cm。经采岩样作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试验成果如下: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81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64MPa,软化系数为0.55,属极软岩。4.4水文地质条件4.4.1地下水

11、类型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本次在K0+080附近采取地表水进行了水质分析试验。据水质分析成果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C20-2011)附录K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微腐蚀性。4.4.2土的腐蚀性评价参照当地经验,该场地土对混凝土微腐蚀性。4.5岩土参数取值地勘根据现场原位测试与室内岩土试验,综合确定本场地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粉质粘土按液限指数(IL)和天然孔隙比(e)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63-2007)中表3.3.3-7得。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根据地区经验,结合室内试验成果统计分析表中岩石抗压强度推荐值,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

12、设计规范(JTG63-2007)所列表3.3.3-1,取表中范围内数值作为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的建议值。具体详见下表。表4-1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设计参数建议表指标层位天然重度kN/m3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抗剪强度标准值土壤压缩系数土壤压缩模量桩侧阻力标准值结构面抗剪强度粘结强度特征值frb基底摩擦系数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天然饱和粘聚力内摩擦角内聚力c内摩擦角MPaMPaMpa-1MPaKPaKPa()kPakPa人工填土20*300.20*粉质粘土19.70.02713.470.335.2650*0.25*130*强风化基岩25*42*0.45*350*中等风化砂岩24.7427.9520.430.

13、54*30*55*20*450*0.60*1500中等风化泥岩25.104.812.640.2726.8250*18*150*0.40*400注:1、带*者为取地区经验值 2、岩体抗剪强度中C值按岩石抗剪强度乘0.30系数折减,内摩擦角按岩石内摩擦角乘0.90系数折减 。 4.6 线路区稳定性、适宜分析评价4.6.1区域稳定性分析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地质测绘、钻探资料表明:本勘察区内无区域性滑坡、泥石流、崩塌、地下采空区、较大的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线路区现状整体稳定。拟建道路的修筑,对区域地形、地貌无大的改变,也不会破坏区域性地应力平衡状态。因此,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应力仍然稳定,适宜修

14、建该道路及各种附属设施。4.6.2线路区现状稳定性分析根据工程地质钻探、地质测绘:线路区土层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于低洼缓坡农田地带,低洼沟谷冲积地带,形成的土体边坡不高,坡度较缓,一般坡度较缓,一般为610,少数可达21,不存在土体边坡稳定性问题。线路区内基岩仅零星出露,一般仅形成高度小于5m的陡坎,主要发育有两组裂隙,岩体一般成块状。经综合分析,线路区内边坡均属稳定型,不会对拟建线路产生安全隐患,因此线路区现状整体稳定。4.6.3线路施工稳定性分析线路区地形起伏不大,但在局部路段开挖后将形成岩、土体边坡,多为稳定欠稳定型边坡。施工时建议对边坡按相应坡率放坡。对岩质边坡有不利结构面的,宜沿结构

15、面放坡,或沿层理面放坡,并清除表面不稳定块体;对土质边坡建议设计尽量减少开挖高度;碎石土边坡宜采取坡面措施,边坡应及时维护,防止掉块现象。其沿线边坡基本稳定。4.7 地震效应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执行,本工程属6度区,可采用简易设防。4.8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3划分场地地基土类型:填土属软弱土,剪切波速经验值120m/s(新近撤除房屋形成的杂填土、松散填土除外);粉质粘

16、土属中软土,剪切波速经验值200m/s;场平填土按未夯实考虑,剪切波速经验值为120m/s;基岩为稳定岩石,其剪切波速500m/s。根据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按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4.1.6判断:K0+000K0+180、K1+180K1+553为填方路段,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地基土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为抗震不利地段;K0+180K0+300、K0+774K1+180、K1+553.0K2+125.822段路面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地基土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35s,为抗震一般地段;K0+300K0+774为为挖方路堑,按道路标高整平后,均为岩质地基,建筑场地类别为1

17、类,场地地基土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25s,为抗震有利地段。4.9不良地质现象经钻探揭露和地表地质调绘,未发现区域性深大活动性断裂、滑坡、泥石流,历史上无大的地震灾害记载,也无明显的新构造活动,工作区区域地质整体较稳定,线路区现状无不良地质作用。4.10主要结论通过本次详细勘察工作,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业已查明,拟建线路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自然斜坡稳定,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线路沿线稳定,适宜拟建道路的兴建。5高边坡支护设计及稳定性评价5.1高填方边坡分段地质评价与支护设计5.1.1 K0+034.841K0+140左侧(最大填方高度为12.3m)(1)地质评价

18、本段填方路段,道路设计标高314.208309.703m,现地面高程301.400302.500m。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本段为填方路段,最高填方高度在K0+040左侧, 最大填方高度为12.3m。根据地勘报告,线路通过段覆盖土层主要为淤泥及粉质粘土,层厚在03.20m,厚度变化较大;下伏基岩为侏罗纪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地基整体稳定性较好,适宜线路通过。在横向上,该段为平坝地形,地势平坦,不存在横向侧移的可能,整体稳定,在纵向上,地势平坦,现状稳定性较好,回填后不易沿土层或基岩面滑移。建议分阶回填,放坡坡率:上部高度8.00m时,为1:1.50;下部高度12.00m时,为1:1.75。中间设宽

19、2m的平台。图5-1 K0+040横断面(2)支护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段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此段的用地性质,本段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对取最不利横断面K0+040左侧边坡进行进行圆弧滑动法验算,坡顶附加荷载取城市A级。经验算安全系数大于1.25,路基整体稳定。处治措施:结合地勘建议进行分级式放坡,第一级坡高8m,坡率1:1.5,第二级边坡坡高8m,坡率为1:1.75。两级边坡间设置2m的台阶,并采用网格护坡防护。路基施工前应清除表层腐殖质土、垃圾土、树根、草皮等,对大于2.0m深的淤泥进行抛石挤淤,小于2.0m深的淤泥进行清淤换填处理,以便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地面横坡陡于1

20、:5时,对基岩面进行挖台阶处理,并清除以上土层,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再进行填方,对填料应进行分层碾压夯实。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设置排水沟处,占地线距离坡脚线3m,排水沟紧贴占地线内侧设置。排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片石,具体尺寸详见典型横断面图上的截排水沟大样图。5.1.2K1+220 K1+402.425左侧(最大填方高度为14.7m)(1)地质评价本段填方路段,道路设计标高Hs=271.745Hs=277.357,现地面高程Hd= Hd=256.900264.730m。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本段为填方路段,最高填方高度在K1+280左侧, 最大填方高

21、度为14.7m。根据地勘报告,线路通过段覆盖土层主要为淤泥及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纪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地基整体稳定性较好。在横向上,大部为沟谷地形,横向两侧地形稍高,两侧斜坡坡度角为09,不存在横向侧移的可能,整体稳定。K1+280段斜坡路堤,靠右侧地面坡度较大,地面坡度角约为9.525.5,易沿原地面产生滑移。在纵向上,本地形坡度角一般为05(11),局部达到10,现状稳定性较好,回填后不存在纵向滑移可能,整体稳定,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基。建议放坡坡率:上部高度8.00m时,为1:1.50;下部高度12.00m时,为1:1.75。图5-2 K1+280横断面(

22、2)支护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此段的用地性质,本段边坡为永久性边坡。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对K1+280剖面进行天然和暴雨工况下沿软弱面的稳定性计算,稳定系数大于1.30,表明天然和暴雨工况下填方路基整体稳定,路堤在修筑后,不会沿原地面产生横向滑移。再对K1+280剖面进行圆弧滑动法验算,安全系数大于1.25,表明路基整体稳定。处治措施:边坡按照地勘建议的台阶式放坡进行支护,第一级坡高8m,坡率1:1.5,第二级边坡坡高8m,坡率为1:1.75,第二级边坡采用石料填筑。两级边坡之间设置2m的台阶。并采用网格护坡防护。路基施工前应清除表层土体,对大于2.0m深

23、的淤泥进行抛石挤淤,小于2.0m深的淤泥进行清淤换填处理,以便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地面横坡陡于1:5时,对基岩面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再进行填方,对填料应进行分层碾压夯实。当存在人工填筑土时,应翻挖回填和碾压,使基础达到规范要求。2#涵洞位于本段,南四线(220kv)净空为15m,由于涵洞周边各15m范围内不宜强夯,为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本次设计K1+240 K1+402.425段为填石路基,262.00m标高以下部分采用石料填筑,填料要求和填筑方式见6.1节。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设置排水沟处,占地线距离坡脚线3m,排水沟紧贴占地线内侧设置。(

24、2)支护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段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此段的用地性质,本段边坡为临时性边坡。取M7路K1+480左侧边坡典型横断面进行圆弧滑动法验算,安全系数大于1.25,路基整体稳定。处治措施:边坡按照地勘建议的台阶式放坡进行支护,第一级坡高8m,坡率1:1.5,第二级边坡坡高8m,坡率为1:1.75。两级边坡之间设置2m的台阶。并采用网格护坡防护。路基施工前应清除表层腐殖质土、垃圾土、树根、草皮等,对大于2.0m深的淤泥进行抛石挤淤,小于2.0m深的淤泥进行清淤换填处理,以便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地面横坡陡于1:5时,对基岩面进行挖台阶处理,并清除以上岩土层,台阶宽度不得

25、小于2m,再进行填方,对填料应进行分层碾压夯实。对于人工填筑土应翻挖回填碾压,使基础达到规范要求。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设置排水沟处,占地线距离坡脚线3m,排水沟紧贴占地线内侧设置。5.2 K0+350K0+400挖方边坡防护(16.0m)(1)地质评价本段最高挖方高度在K0+380右侧, 最大挖方高度在16.0m。边段坡体主要由粉质粘土和基岩组成,属人工岩土质边坡。边坡体上部土体较薄,厚度约为0.603.40m,边坡体下部为砂岩和泥岩,高约为014.80m。在K0+300K0+774m段公路左侧边坡坡顶有居民点,现已征地搬迁。图5-10 K0+380横断面该段坡向主

26、要为105,岩层产状为11314,组裂隙产状22876,组裂隙产状30474,根据岩层产状和裂隙作该人工边坡极射赤平投影图。图5-11 左侧边坡赤平投影图从上图可知,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同,交角为8,呈小角度顺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为边坡稳定性控制性结构面;组裂隙倾向坡内,与坡向交角为19,呈小角度、反坡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起切割作用;组裂隙倾向与坡向交角为57,呈大角度切向相交,对人工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起切割作用。地勘建议对其进行放坡开挖治理。建议放坡开挖坡率强风化泥岩段:1:1.00, 中等风化泥岩段1:0.75,强风化砂岩段:1:1.00,中等风化砂岩段1:0.50。边

27、坡上部土体为1:1.25.(2) 支护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此段的用地性质,本边坡为临时性边坡。考虑到M7路整体缺方量较大,本次设计挖方坡率为1:1.5,每8m为一级,每两级间设置2m宽平台,同时采用三维植被网护坡进行防护。放缓坡率既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又满足了M7路整体缺方需求。边坡为顺向坡,本次选取K0+380剖面按层面滑动计算,边坡高度为16.0m。层面(假定滑面)倾角14,边坡按设计坡率开挖,坡顶按现状地面线考虑,K0+380剖面边坡主要为泥岩,层面结合差,内摩擦角=18,粘聚力c=50kPa,岩体重度取25.1KN/m3;计算简图如下图:图5-12

28、 K0+380剖面边坡稳定性计算简图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2.4节计算公式对断面左侧进行平面滑动稳定性分析计算,计算得稳定系数为2.875,边坡岩体不易沿层面滑动。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附录A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岩体较完整,结合面一般,外倾结构面倾角小于35,属于类边坡。岩体为砂岩和泥岩,破裂角建议为45+27/2=58.5,等效内摩擦角取50。结构面倾角岩体破裂角为58.5,按照分级放坡1:1.5,边坡的视倾角为33.7,小于结构面破裂角,边坡为安全的。取其最高挖方断面K0+380左侧边坡进行计算,计算的安全系数大于1.3,满足规范要

29、求。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当挖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需在坡顶外设临时截水沟,并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排出路基范围。设截水沟处占地线距离坡顶线5m,截水沟紧贴占地线内侧设置。截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片石,具体尺寸详见典型横断面图上的截排水沟大样图。放坡开挖后,对局部欠稳定的块体,应以于清除或进行加固处理,对坡面应进行防风化护坡处理。考虑本段为顺层边坡,层面抗剪参数主要来自规范所提经验参数,宜加强施工变形监测,采用动态设计。(3)建议建议挖方两侧地块尽快平场,既可满足缺方需求,又可减少道路边坡因施工不当引起的滑塌可能性。5.3填方边坡防护(1)坡面防护根据土地利用规

30、划图, M7路两侧为居住用地、商业和绿地。对K0+020 K0+240左侧、K1+195 K1+420左侧、K1+850 K1+880左侧、K0+020 K0+100右侧、K1+220 K1+420右侧、K1+840 K1+860右侧为绿化用地,边坡设计为永久性边坡,其余段两侧均为居住或商业用地,边坡设计为临时性边坡。对于M7路内填方边坡,若边坡高度小于4m,则可在边坡上直接种植或移植花草或灌木丛来绿化边坡,若边坡高度大于4m则采用网格护坡防护。本次设计范围内的高填方边坡均采用网格护坡进行防护。根据业主的开发进度,如两侧地块两年内开发建设,业主可不对临时性边坡进行防护,但应加强措施和监测确保边

31、坡安全。(2)基底处理填方前应清除表层的腐殖土、树根、草皮,对于地面横坡陡于1:5的时,对基岩面进行挖台阶处理,进行挖台阶处理,并清除以上岩土层,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高度不得小于1m,再进行填方。施工过程中,填方边坡应清除表层粉质粘土且填土综合内摩擦角必须大于30。为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建议将路基分布范围内的粘土全部清除,或将路基范围内的天然土换填为含较高强度砂岩成分的碎石土,以下部强风化或弱风化基岩为持力层。对于人工填筑土应翻挖回填碾压,使基础达到规范要求。本工程范围内存在部分水田及鱼塘,结合地勘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换填及抛石挤淤的处理措施。当软土层较浅(H2.0m)时,采用抛

32、石挤淤进行处理,片石抛出水面后,再用重型压路机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路基稳定。片、块石应高出水面或淤泥层1m,抛石基础应比路基每侧宽1m,以保证路基基脚稳定。片石粒径30100cm, 单轴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片石上应满铺60cm的碎石或砂砾作为垫层。M7路范围内特殊路基处理部分如下表:桩号范围处理措施处理深度(m)工程数量(m3)K0+000K0+255清淤换填1.02.021152K0+610K0+640清淤换填1.02.0576K0+860K1+140清淤换填1.02.015851K1+160K1+240清淤换填1.02.02178K1+520K1+550清淤换填1.

33、02.0734合计40491桩号范围处理措施处理深度(m)工程数量(m3)K0+400K0+440抛石挤淤2.03.03261K1+205K1+240抛石挤淤2.03.01656K1+240K1+400抛石挤淤1.03.04662合计9579(3)路基填筑路基填料应使用较高强度砂岩成分的碎石土,填方边坡应清除表层粉质粘土且填土综合内摩擦角必须大于30,以下部强风化或弱风化基岩为持力层。对于填方路堤,为降低工后沉降和增加路基的整体强度,对填料应进行分层碾压夯实,路床压实度95%,上路堤94%,下路堤92%。K0+034.841K0+140段设计有1#涵洞,K1+260K1+400段设计有2#涵洞

34、,南四线(220kv)净空有15m,受其影响不考虑强夯。2#涵洞所在区域有一现状地表水系,该河宽约510m,勘察期间水深约0.30.5m, 根据地勘,该河沟在路基段内最高洪水位为260.50m。为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稳定,K1+240K1+402.425段设计为填石路基,262m标高以下采用石料填筑,单轴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填筑方式、填料要求见6.1节。(4)人行道栏杆与防撞护栏为保证行人安全,若道路两侧地块开发迟于道路建设,则对填方高度3m、临陡崖的低挖方边坡且路段附近有行人活动处,设置人行道栏杆。具体栏杆类型可由业主结合片区景观打造决定。具体设置路段如下:类型桩号位置长度

35、(m)人行道栏杆K0+034.841K0+220道路左侧185.159人行道栏杆K0+800 K0+860道路左侧60人行道栏杆K0+930K1+100道路左侧170人行道栏杆K1+200K1+402.425道路左侧170人行道栏杆K1+453.428K1+560道路左侧106.572人行道栏杆K1+730K1+820道路左侧90人行道栏杆K0+034.841K0+200道路右侧165.159人行道栏杆K0+830K1+050道路右侧220人行道栏杆K1+090K1+402.425道路右侧312.425人行道栏杆K1+453.428K1+660道路右侧206.572人行道栏杆K1+740K2+

36、060道路右侧320合计2006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本次设计在永久性边坡路堤高度5m路段车行道边缘设置防撞护栏。对于路堤高度5m的临时边坡,如果开发进度晚于道路建设,也应设置防撞护栏。防撞护栏设置范围如下:类型桩号位置长度(米)防撞护栏K0+034.841K0+240左侧车行道边缘205.159防撞护栏K0+034.841K0+100右侧车行道边缘65.159防撞护栏K1+190K1+402.425左侧车行道边缘212.425防撞护栏K1+220K1+402.425右侧车行道边缘182.425合计666(5)施工时应加强变形监测,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加强结构面(和层面)的检验。道路运营期

37、也应加强变形监测。5.4挖方边坡防护挖方边坡高度小于2m的,均按照1:1.5放坡,直接在边坡上种植或移植花草或灌木绿化,大于2m的边坡采用三维植被网护坡防护。对挖方高度3m且路段附近有行人活动处设置防护网,具体详见JTBT-858标准图集城市道路-安全防护设施(05MR602)中。具体设置路段如下:类型桩号位置长度(m)坡顶防护网K0+280K0+420道路左侧140坡顶防护网K0+500K0+655.791道路左侧155.791坡顶防护网K0+711.425K0+770道路左侧58.575坡顶防护网K1+620K1+680道路左侧60坡顶防护网K1+920K1+980道路左侧60坡顶防护网K

38、2+040K2+096.723道路左侧56.723坡顶防护网K0+260K0+390道路右侧130坡顶防护网K0+460K0+560道路右侧100坡顶防护网K0+711.425K0+800道路右侧88.575坡顶防护网K2+080K2+096.723道路右侧16.723合计867若周边地块两年内开发,可由业主根据建设进度等综合考虑防护是否实施。5.5边坡稳定性评价本次设计的M7路全线填方边坡大于8m的段落长度为659m,面积为15739m2,最高填方高度为22.3m。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经计算,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详见边坡稳定计算书。本次设计的M7路全线高挖方边坡大于15m的段落长度为40m,面

39、积为1416m2,挖方边坡最高为16m。由5.2节高挖方边坡地质评价可知,本次设计的高挖方边坡为岩质边坡,左侧边坡为顺向坡,挖方坡率为1:1.5。高挖方边坡稳定性经计算,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详见边坡稳定计算书。5.6排水设施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设置排水沟处,占地线距离坡脚线3m,排水沟紧贴占地线内侧设置。当挖方路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顶外截水沟,设置截水沟处,占地线距离坡脚线5m,截水沟紧贴占地线内侧设置。截排水沟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或排出路基范围。截排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片石,具体尺寸详见典型横断面图上的截排水沟大样图。M7路范围内共设施涵

40、洞2个,临时排水管一个。具体设置详见平面图。M7路范围内临时截、排水沟设置见下表:编号段落位置类型1#K0+000K0+240左侧排水沟2#K0+240K0+460左侧临时截(排)水沟3#K0+560K0+655.791左侧临时截水沟4#K0+711.425K1+402.425左侧截(排)水沟5#K1+453.428K1+900左侧临时排水沟6#K1+900K2+060左侧临时截(排)水沟7#K0+034.841K0+460右侧截(排)水沟8#K0+520K0+560右侧临时截水沟9#K0+780K1+402.425右侧截(排)水沟1#K0+000K0+240左侧排水沟6施工要点6.1 路基6

41、.1.1质量标准本次工程范围,地质状况较为简单,道路经过区域无塌陷、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路基边坡设计主要以放坡处理,坡顶、坡脚采用弧形坡与地面自然相接。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0-809580-1509415092零填及路堑路床0-8095说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零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 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路床平整度:15mm 中线高程:+10mm、-15mm 横坡:

42、0.3%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要求见下表: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一般中湿、潮湿一般干燥土质路基40MPa288245石质路基50MPa225当填方地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大于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具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回填碾压。6.1.2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

43、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6.1.3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宜采用综合开挖法施工。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全断面铺筑整平层碾压密实,严禁用土充填。6.

44、1.4 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项 目 分 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30308080150150以下8543101015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路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