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1答疑-1.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06554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101答疑-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G101答疑-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101答疑-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101答疑-1.doc(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G101答疑-1.精品文档.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解释我收集到的03G101有关解释:梁下部钢筋本着能通则通的原则,CDF 老师请问03G101-1中P60页中的“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中的下部钢筋中没有画出贯通筋的钢筋。这样我们在搞决算审计的过程中老是要有这方面的争论。这一点和03G101中P45页“L配筋构造”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如何解释下部的通长筋的布置?请予以赐教!1、03G101-1图集第60页中的“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向钢筋断点位置”,该图的重点是说明“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

2、筋”,把它与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加以对比。2、钢筋配置上的“能通则通”,是陈教授反复强调的原则,在图集里没有配套的图示说明。而且,在施工实践中也因为钢筋“定尺长度”而带来许多问题,因为梁的下部钢筋的连接点是比较难以确定的。对于“非抗震”的情况,可以避开“跨中Ln/3范围”进行钢筋连接。对于“抗震”的情况,就复杂多了。从前我们与陈教授有过讨论,也没有明确的结果。现在抄录于下,供大家参阅:CDF:请教陈教授:梁下部纵筋在哪儿连接?(2004-3-8 18:34:14)这是一个施工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1、框架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下部纵筋如果规格、直径相同,应该尽可能贯穿支座,而不要在中间支座内锚固。2

3、、但是,钢筋的定尺长度有限,必然要发生钢筋连接问题。在“支座内”进行连接吧,陈教授已经多次强调了:不可行!在跨中1/3处,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下部纵筋不可能在此连接。只剩下*近支座的1/3跨度的区域,能不能在这里连接呢?陈教授也说过,非抗震时可以,抗震时-03G101-1图集没有做出明确的指示。3、于是,“梁下部纵筋在哪儿连接?”成了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于是,不少施工人员只好把钢筋截断在支座处,让中间支座两边的钢筋都在支座内锚固。从而使得上述的“第1条”变成“理论上”的说法,而实际情况是中间支座内钢筋密集。请教陈教授,这个问题有解决办法吗?Qlchen 回复: (2004-3-15 22:31

4、:33)经反复慎重考虑,没有在修正版中加进在支座外进行连接的构造。因为标准设计以解决普遍性问题为主,一般不解决特殊性问题(事实上特殊性问题也不应标准化)。如果我们作出了在支座外连接的构造,就可能触动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客观上引导施工界都普遍这样做。当地震发生时,梁端部位反而比跨中受力更大。在梁端部位进行连接,尚缺少经受过地震考验的实例,也缺少专门研究试验实例。如果全国范围内都采用这种做法,万一经受不住地震的考验,就要酿成大祸。于是,我们在修正版54至59页中增加了一条注:“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连接应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5.1和6.5.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规

5、程中的规定内容,基本明确了只有掌握结构内力实际分布情况的设计者才有可能确定下部纵筋宜在何处连接与如何连接,而不掌握结构内力实际分布情况的施工人员仅凭经验或直觉是难以判断的,这样可以避免可能的失误。LLXXFF99:(2004-3-16 21:57:55)前面对梁下部纵筋在何处连接的讨论,此处的连接是否仅指搭接,若采用对焊连接或机械连接,是不是就不存在在何处连接的问题了.还是对对焊连接和机械连接也有要求呢?Qlchen 回复:(2004-3-17 22:17:43)指各种方式的连接。这是个值得研究,且应尽快解决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次梁中间支座和端部第二排负筋长度如何确定”吧?在03G10

6、1-1图集第65页“非框架梁(次梁)L配筋构造”图中,只给出次梁中间支座和端部第一排负筋长度的规定,并没有给出“第二排”负筋长度的规定。这可能是:因为是“次梁”,所以其配筋都不会很大,一排钢筋也就足够了。但是,如果设计上给某个“次梁”布置了两排钢筋,等于是修改了03G101-1图集的标准设计,那么,最好请示一下设计师该怎样解决“第二排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如果设计师不提出修改方案,而又不得不做工程预算、甚至钢筋下料的话,这的确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在这里,我也建议03G101-1图集的设计者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作为个人的建议:对于次梁的中间支座,由于“第一排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为Ln/3,所以,可以

7、把“第二排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为Ln/4 。但是,对于次梁的端支座,由于“第一排负筋”伸出支座的长度才为Ln/5,如果有“第二排负筋”的话,其伸出支座的长度也不宜太短,也取为Ln/5算了。由于是个人建议,无权威性可言,仅供参考。请教CDF老师图集p28第4.4.1条中“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ln/4位置”,对“第一排”与“第二排”的理解有如下疑问:1、我的理解为:第一排与第二排不是指所有上部纵筋的第一排与第二排,而是指所有非通长筋的第一排与第二排。是否正确。2、现有一梁平法标注如下:集中标注:RFKL8(10)5001200

8、12100/200(4)625G614其中一支座处原位标注为:1325 6/5/2则,有5根钢筋那一排应在ln/3还是ln/4处截断,有2根钢筋那一排呢?3、下面钢筋工施工时认为5根那排在位置上属第二排,故应按ln/4截断;而2根钢筋那排在位置上属第三排,图集上未说明,但根据第一排与第二排推断,可在ln/5处截断。此种看法在钢筋工中很普遍。请问,是否正确。4、若第一问中的理解正确,第三问中的看法错误。强烈要求在图集中特别明确一下此问题,以避免理解错误(尤其是钢筋班长几乎都象第三问这样理解)。今天陈教授在安徽讲课,就这个问题解答如下:1、正确2、如果第一排625是贯通筋,第二排5根是图集上说得第

9、一排非贯通筋,所以按ln/3断开,有二根钢筋的那一排按1n/4断开;3、钢筋工理解错误。第三排非贯通筋按设计人员设计执行,没有明确按1n/4长度断开;4、下次升级明确说明。1、理解正确。2、“某支座原位标注为:1325 6/5/2”,表示:该支座的上部纵筋设置三排:第一排625,第二排525,第三排225 。其中第一排的625与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625”一致,无“在Ln/3处截断”之说,能通则通,若因钢筋定尺长度的限制时,可在跨中Ln/3范围内实行一次连接。“525”为第二排钢筋(当然是“非通长筋”),在支座附近Ln/4处截断。“225”为第三排钢筋,03G101-1标准图集上没有对此类问

10、题作出规定,也不可“推断”在ln/5处截断。(事实上不存在“3、4、5”这样的数字序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即弯矩包络线来决定钢筋截断点的位置。)所以,这种情况最好与设计师联系解决。如果设计师部不提出解决方案,而又不得不实行施工的话,可以参考如下信息:陈教授有一次回答提问时说过,第三排钢筋的截断点可按第二排的“在支座附近Ln/4处截断”。3、同意上述意见:这类问题应该在标准图集上加以说明。(1) “截断点为Ln/3”是对第一排上部纵筋说的,“截断点为Ln/4”是对第二排上部纵筋说的。这里的“第一排”、“第二排”是由纵向钢筋在梁中的几何位置所决定的,并不是由上述文字的“逻辑推理”关系所决定-即“第

11、一排钢筋为通长筋,则第二排钢筋就升格为第一排钢筋了”,这种推论是错误的。(2) 我前面说的“1、理解正确”,是说:当第一排钢筋存在“非通长筋”(即支座负筋)时,才发生“Ln/3处的截断点”;而处于第一排的通长钢筋,则没有必要在“Ln/3处”截断,若因钢筋定尺长度的限制时,可在跨中Ln/3范围内实行一次连接。-此时,千万不要认为这个“Ln/3处的截断点”现在没有利用上,就可以“转让”给第二排钢筋来利用了。技术上的规定是严肃的、严格的,决不能如此“转让”。“柱包梁”中的“包”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告诉我们柱是梁的支座的意思啊?1、“框架柱是框架梁的支座”是判断“框架柱包框架梁”的一个依据。2、“基础梁

12、是框架柱的支座”是判断“基础梁包框架柱”的一个依据。3、但是,“柱包梁”的“包”不是支座的意思,而是钢筋的一个包容关系。例如:一个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当外墙部位的框架柱与框架梁“一平”时,框架梁的外侧纵筋是插到框架柱角筋的外面还是里面?因为是“柱包梁”,所以,框架梁的外侧纵筋只能插到框架柱角筋的里面。1.什么是框支柱,什么是框支梁?2.什么是单肢箍,是否就是拉筋?3.什么是框支剪力墙结构?1、框架梁是与框架柱共同构成框架结构的。而框支梁和框支柱构成一个(下面的)框架结构和(上面的)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转换层”。注意:陈教授说过,03G101-1图集第67页所给出的“KZZ、KZL配筋构造”,只

13、能适用于低位的(即一、二层)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对于高位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应该由设计师给出具体配筋构造。3、我前一段时间回答过几个“概念”问题:“问”:能够具体说明一下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定义。“答”:准确的“概念”还是查教科书吧。个人的一点认识: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抵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纯剪力墙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墙梁(连梁、暗梁、边框梁)。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能是指下面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在中间以框支柱和框支梁作为结构转换层

14、。2、“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例如:剪力墙墙身上的拉筋要同时钩住水平分布筋和垂直分布筋,梁侧面的拉筋要同时钩住箍筋和侧面构造钢筋。这一点与“单肢箍”不同,单肢箍只拉住纵筋。例如,梁的单肢箍只钩住梁的上下纵筋。在钢筋形状上:单肢箍也与拉筋不完全相同。单肢箍要作成直形,但拉筋即可作成直形,也可作成S形,哪一种施工方便就做哪一种。()对于左下角边框梁节点,下部剪力墙水平筋距离梁底多少开始布置?()暗梁是否会影响到墙身水平筋根数的计算?从图示中显示暗梁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外侧都没有水平筋。()竖向筋距暗柱边多远开始布置起步筋呢?(1) 03G101-1图集第51页左下角边框梁节点,剪力墙水平分

15、布筋距离梁上下纵筋一个水平分布筋间距开始布置。(2) 暗梁节点,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也是距离梁上下纵筋一个水平分布筋间距开始布置。(3) 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距暗柱角部纵筋1/2个竖向分布筋间距开始布置。约束边缘构件 和构造边缘构件 竖向钢筋的搭接是不一样的.那么请问他们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抗震一 二级的就属于约束边缘构件吗 否则就是构造的?1、从03G101-1图集第19页看,“约束边缘构件”由v区域和v/2区域组成,而“构造边缘构件”只由一个Ac部分组成。2、从03G101-1图集第49页看,“约束边缘构件”v区域的钢筋构造就是大箍套小箍,v/2区域的钢筋构造是箍筋套拉筋。第49页中的Lc/2区域就

16、是v区域,紧跟其后应该还有Lc的另外一半区域(v/2区域)。3、从03G101-1图集第50页看,“构造边缘构件”Ac区域的钢筋构造是箍筋套拉筋。4、当然,抗震等级高的结构应该采用“约束边缘构件”。但是,到底是一级抗震等级还是二级抗震等级的哪些构件采用“约束边缘构件”,是由设计师来决定的,具体看他标注的暗柱或端柱编号是“Y”打头的(约束边缘构件)还是“G”打头的(构造边缘构件)。5 问题解答问:是“梁包柱”还是“柱包梁”?这个问题换一种提问方式就是:当框架柱和框架梁的外边一平的时候,框架梁钢筋在框架柱角筋的内部穿过还是在框架柱角筋的外边穿过?答:对于框架梁和框架柱来说,是“柱包梁”。当框架柱和

17、框架梁的外边一平的时候,框架梁钢筋在框架柱角筋的内部穿过。但是,对于基础梁和框架柱插筋来说,是“梁包柱”。当基础梁的截面宽度小于或等于框架柱的宽度时,基础梁需要侧面加腋来“包住”框架柱。在这个问题上,弄清楚“谁是谁的支座”很重要。框架柱是框架梁的支座。所以,框架梁的纵筋被框架柱的纵筋所包围,框架梁的纵筋要锚入到框架柱之中去。同时,一根长长的框架梁被框架柱划分为一跨一跨的梁,形成若干个端支座和中间支座。基础梁是框架柱的支座。所以,框架柱的纵筋被基础梁的纵筋所包围,框架柱的插筋要锚入到基础梁之中去。同时,在基础梁上严格讲不存在中间支座与端支座,只存在“支承框架柱的部位”和“端部”。在这样的“中间支

18、座”钢筋是连接的概念,“端支座”是收边的概念,不同于框架梁在柱支座的锚固概念。问:03G101-1图集第37页: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一)和(二)上面有“当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1.2%时”和“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1.2%时”,其中“配筋率1.2%”是什么意思?及“柱外侧纵向钢筋”指什么?答:1、“柱外侧纵向钢筋”包括柱的两根“角筋”。2、柱“外侧纵筋配筋率”,是把柱外侧纵筋的截面积除以混凝土的总截面积。3、计算梁的“上部纵筋配筋率”,则应把梁上部纵筋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而不是总截面积。梁“有效”截面积为梁宽乘以梁的“有效”高度(当配一排筋时为梁高减35,两排筋时为梁高减60)。问:梁左

19、右支座的原位标注,如果发生三排钢筋,应该如何输入?答:03G101-1图集上框架梁的原位标注也只有“两排钢筋”的技术标准。所以,如果发生“三排钢筋”的原位标注,可以把第二排钢筋和第三排钢筋加起来,作为“第二排钢筋”来进行原位标注。当设计上给出了第三排钢筋的长度标准时,用户再到工程钢筋表中手工修改第三排钢筋的长度。问:梁原位标注中225+622 2/6 表示什么意思?答: 单纯看 225+622 表示同一排上放8根钢筋,其中225放在角部,622放在中间;单纯看 2/6 表示上排钢筋放2根,下排钢筋放6根。“225+622 2/6”这样的标注形式不规范,如果需要把上述两种规格的钢筋分成上下排布置

20、,应该写成 225/622 。梁原位标注还支持 225+422/222+320 这样的格式。问:如何在平法图上判断梁下部钢筋是否伸入支座答:1、判断梁下部钢筋是否伸入支座,主要看梁下部钢筋的“原位标注”:如:625 2(-2)/4其中:斜杠前的“2”表示第二排钢筋有两根,(-2)”表示有两根钢筋不伸入支座。2、不伸入支座的纵筋仅限于梁下部纵筋的上排钢筋(即第二排钢筋)。问:当框架梁为多肢箍时,其内箍的长度应当如何计算呢?答:框架梁的多肢箍最好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现在讲一下“大箍套小箍”中的“小箍”如何计算。1、箍筋的标注尺寸是“净内尺寸”,因为梁柱的保护层是指“主筋”的保护层。2、设置多

21、肢箍的作用是固定梁的上下纵筋,其基本原则是使各纵筋的间距均匀分布。以“4肢箍”为例,说明“大箍套小箍”的小箍如何计算。你如果在纸上画一个草图就更明白了。设大箍的净宽度为B,小箍的净宽度为b,纵筋(有4根)直径为d,纵筋之间净距为a ,则 3a+4d = Ba = (B-4d)/3所以, b = a+2d有时为了简化计算,也可把d用25来代替。其他“多肢箍”的计算原理一样,自己去琢磨吧。3、计算出箍筋的净内周长,再加上弯钩长度,就得到箍筋的“每根长度”。我们在计算弯钩长度时,是这样取值的: 抗震 26 d ,抗扭 36 d 问:柱钢筋插入基础梁以内箍筋需要加密吗?答:柱的基础插筋,插入基础梁以内

22、的部分,只需要布置两道箍筋,以保持插筋的稳定即可。问:分布筋长度的缩减如何考虑?答:分布筋的长度缩减可分为两种情况考虑:1、对于梁或墙上的扣筋的分布筋,程序自动对其长度进行缩减:分布筋的长度按伸到楼板拐角扣筋重合部的边缘,再考虑一定的搭接长度(通常为150mm)。 (用户可参看“重点内容介绍”中的“扣筋分布筋长度的缩减”)2、对于其他种类的分布钢筋,程序没有进行长度扣减。(因为现在以轴线间的距离进行长度计算,故其缩减应考虑轴线与梁或墙的位置关系,通常以缩减两端的轴线到梁或墙边的长度之和为宜。)对于第一种情况,软件中已有考虑,不需要输入。第二种情况则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手工输入。(在楼板钢筋标注

23、的“下部钢筋”属性栏中有“分布筋长度缩减”的数据项,用户可以在其中进行输入。)综合问题(1):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答综合问题(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级钢

24、筋即可。还有,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综合问题(2): 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 答综合问题(2): 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综合问题(3): 03G101图集中为

25、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 答综合问题(3): 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50010-2002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做成目前的格式。梁问题(3): 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4条”:“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

26、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4.2.4a)。”然而在后面两本图集中,这一条不见了,但“图4.2.4a”依然存在中间一跨的上部跨中进行原位标注的实例。再以03G101图集的“图4.2.7”为例,在KL3、KL4、KL5的中间跨,也都采用了“上部跨中注写”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还是很适用的。建议在03G101图集中,肯定96G101图集“原位标注”中的“第4条”。 答梁问题(3): 应该在03G101修版时还原该条规定。 梁问题(4): 03G101-1图集第24页“注: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锚固长度为 la 或 laE ”。

27、现在的问题是:当抗扭钢筋伸入端支座时,若支座宽度(柱宽度)太小,不满足直锚时,是否进行弯锚? 如果进行弯锚,“弯折长度”如何取定?我想到两种办法:(1)弯折长度=laE - 直锚部分长度 (这可能不合适)(2)弯折长度 为“多少倍的 d ” (不会是 “ 15d ”吧?) 答梁问题(4): 应当勘误。应改为“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综合问题(6): 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 答综合问题(6): 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需要

28、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等等。 综合问题(7):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顶层及附近部位搭接。请问陈教授这原理是不是柱与梁是刚节点?那么是不是顶层主梁与柱钢筋连接要这样做,顶层联系梁钢筋与柱钢筋连接是不是可以不这样做的, 只要保证锚固长度就可以了? 答综合问题(7): 抗震结构柱与梁的连接节点为刚性连接。问题的后半部不好答复,因所提“主梁”与“联系梁” 是否为框架梁还缺少若干判别条件。顶层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必须采用该节点构造,但顶层非框架梁通

29、常不与框架柱连接,所以与该构造无关;遇特殊情况顶层非框架梁的一端与柱相连(另一端以梁为支座)时,由于未形成框架(因而不是框架梁),所以满足锚固条件即可。 综合问题(8):有的施工单位和监理都对关于筏片基础的基础梁是否要锚固如果锚固 那 又怎样计算,还有板是否要弯勾?如果弯勾,那采取什么标准? 答综合问题(8):1、筏形基础的基础梁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框架柱的支座,因此,基础主梁(直接支承框架柱的基础梁)的钢筋(纵筋与箍筋)应在节点区连续布置;基础次梁(以基础梁为支座的基础梁)的钢筋应锚固在基础主梁中(可参考框架梁的锚固方式,但上下钢筋受力性质相反)。2、筏形基础板尽端钢筋弯钩直段12d,当板的上

30、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时,要采用拉筋将板封边。 梁问题(18):第54页(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第6条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大于Lae且大于等于0.5hc+5d时 可以直锚。那么例如现场中柱高hc=500mm,底筋为25mm,那么能否直锚?因为25的钢筋的锚固长度为750mm。 答梁问题(18): 当支座另侧梁底低于该梁梁底时,可以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当两边梁底一平时,按照35页右上构造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 梁问题(19):图集上对架立筋的说明好象不太详细,请帮忙解答一下。 答梁问题(19): 架立筋就是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

31、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梁问题(20)::梁的下部钢筋能否不锚固在柱子而是锚在另外一根梁内(就是与该钢筋所在梁相垂直的),因为有时梁柱节点内的钢筋很多12根25的钢筋,使柱节点的有效截面变小且无法振捣。 答梁问题(20):当支座另侧梁底低于该梁梁底时,可以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当两边梁底一平时,按照35页右上构造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其原理是:当为非抗震时,两侧梁底根部均受压,对锚固有利;当为抗震时,往复作用的水平地震力交替使一侧梁底受拉的同时又使另一侧梁底受压,亦不影响锚固。但是将梁的下部钢筋拐弯锚入与其垂直的梁中的做法,还未见有关先例。 梁问题(21):在框架结构中,两个方向的梁通

32、过同一支座,即类似于井字梁的情况,03G101上的标准图集中同一方向的纵向下部钢筋需有一根钢筋起弯,再进行连接。我想问的是,如果没有另一方向的梁,那么这两跟同向钢筋中可不可以不需起弯,而直接采用绑扎连接?这个问题我们与监理意见不同,因03G101大家都没真正吃透,特向陈教授和各位前辈请教! 答梁问题(21): 该构造主要保证钢筋之间的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同时确保节点的浇筑质量和钢筋的锚固效果,但与另一方向有没有梁无必然关系。 梁问题(22):前面提了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即我们对03G101-1图集中的KL1和KL2框架梁以“钢筋净距为 0 ”(即钢筋的中心线距离为25mm)的方式进行了计算。计算

33、结果是,最内层钢筋的“直锚部分”的长度为470mm ,略大于“0.4laE ”(其计算结果是440mm )。如果我们让钢筋有一定的净距(例如25mm),则最内层钢筋的“直锚部分”的长度将要比“0.4laE ”小得多。例中框架梁KL1和KL2的宽度为600mm,梁截面为300700,纵筋为25 。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如何保证钢筋的“一定的净距”呢? 答梁问题(22):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考虑很细致。通常柱纵筋不一定正好在梁钢筋的延长线上,所以,保证了柱纵筋与梁纵筋的弯钩直段有25mm距离可能会少用一点“距离储备”。但考虑问题不能基于偶然性上,否则将会犯逻辑错误。如果遇到保证每根钢筋之间净距与保

34、证直锚长度不能同时满足的实际情况,解决方案有两个:1、梁钢筋弯钩直段与柱纵筋不小于45度斜交,成“零距离点接触”;2、将最内层梁纵筋按等面积置换为较小直径的钢筋。 柱问题(5):前在03G101第45页中(非抗震KZ箍筋构造非抗震QZ.LZ纵向钢筋构造 )中注7:当为复合箍筋时,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可仅在四根梁端的最高梁底至最低梁顶范围周边设置矩形封闭箍筋,那么请问陈教授,1、该条能否用于第36页(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中。或者说用于四级抗震的节点处。因为我注意到构造规定中非抗震与四级抗震处理基本上一样的。 2、对于四边有梁与柱相连的同一节点能否用于边(端)柱与梁相交处。 答柱

35、问题(5): 1、该条不适用于(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抗震结构要求所有复合箍筋要贯通柱梁节点,而且要按照加密间距设置。2、只有边柱有悬挑梁时才会形成四边有梁的情况,该节点构造要求适用于该情况。 柱问题(6):有的施工单位把柱子的接头只考虑底部的区域满足要求 而上部却不考虑,施工单位 认为是受压的,所以他们认为 他们采取的闪光对焊上部接头 他们就不考虑了?这样做法对吗? 答柱问题(6): 框架柱是偏压构件,受弯矩、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其受弯时的反弯点一般在柱中稍向上的位置,抗震时柱两端都要加密箍筋以保证实现“强剪弱弯”,因此,连接位置不考虑避开柱上端是错误的。 墙问题(23):剪力墙

36、开洞问题:剪力墙水平筋和竖向筋在洞口处的截断,钢筋是直接切断还需要打拐扣过加强筋呢,如需要打拐,长度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在我们工地争论很长时间,施工、监理、甲方均有不同意见,请专家指教,谢谢! 答墙问题(23):钢筋打拐扣过加强筋,直钩长度15d且与对边直钩交错不小于5d绑在一起;当因墙的厚度较小或墙水平钢筋直径较大,使水平设置的15d直钩长出墙面时,可斜放或伸至保护层位置为止。 墙问题(24):1、如果端柱截面远远大于剪力墙水平钢筋的锚固时,那么此时我的剪力墙内侧水平钢筋还需要伸至柱对边吗?比如柱的截面是1200,而水平钢筋的锚固仅为450时?2、如果独立暗柱的截面很大时,比如独立暗柱沿墙方

37、向的长度超过1000时,是否在门洞高度范围内也不需要布置水平钢筋吗? 答墙问题(24):1、这个问题涉及面大,解决方案不仅需要经多方研究后确定。我个人的意见是当端柱很大时,没有必要伸到柱对边。不过,如果端柱过大的话,设计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高层或超高层抗震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的柱为了满足轴压比要求,下部若干层柱截面往往很大,不得不做成短柱(大于1:4)甚至超短柱(大于1:2),但剪力墙的端柱,通常没有必要做的很大。该问题的解决重点在框架柱而不是剪力墙端柱上。2、独立暗柱(一般不称做“独立”暗柱,规范用语为“独立墙肢”),如果沿墙长度比较长,但全墙肢均设置箍筋的话,则不需要再重复加剪力墙水平筋(当然

38、,箍筋的设置必须要满足该墙肢的受剪要求)。如果该墙肢两端设置了端部暗柱,墙身当然要设水平筋。 墙问题(25):1、如果连梁两侧没有暗柱时,暗梁主筋的锚固是否应该从洞口边算起?2、如果连梁顶标高与暗梁顶标高相同,可否将连梁的上部主筋与暗梁的上部主筋相互搭接?暗梁的下部主筋伸至暗柱边开始算锚固;这样暗梁的上部主筋就不用伸至暗柱边开始算锚固了, 答墙问题(25):1、有无暗柱都应从洞口边缘算起。2、连梁与暗梁的功能不同,要分别保证其构造。连梁和暗梁钢筋的锚固都应从洞口边缘起算,只是方向相反。只有在连梁与暗梁上部纵筋配置相同且梁顶标高相同的特殊情况下,上部钢筋才可连通布置。 墙问题(26):1、00G

39、101图集只有一种“暗柱”,而现在03G101图集变成许多种暗柱,请问这在理论上和工程实践上有什么意义?2、请问“约束XX柱”和“构造XX柱”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到“约束XX柱”?什么时候用到“构造XX柱”?3、请问“v区”和“v/2区”各代表什么意义?其配筋特点有何不同?4、“配筋特征值v”的数值“0.2”有什么用?还可能取什么数值?5、“约束XX柱”有“v区”和“v/2区”,而“构造XX柱”只有“Ac”区,是否这就是它们的区别?“Ac”区的意义是什么?与“v区”有何不同?6、00G101图集的暗柱就是现在的“构造XX柱”,对吗?7、G101图集历来使用的是“抗震等级”而不是“设防烈度”,

40、而03G101图集第18页表中用到“一级(9度)”和“一级(7、8度)”?请问“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有什么联系?(比如说,一级抗震等级对应哪些设防烈度?二三四级抗震等级又分别对应哪些设防烈度?) 答墙问题(26):1、新规范GB50010-2002与89规范在剪力墙规定上的主要区别,一是在整体上提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概念,二是在部分上明确了“暗柱、端柱、翼墙、转角墙”(见GB50010-2002第195页第11.7.15条和第196页第11.7.16条)。03G101-1的规定,主要与新规范规定相对应,同时引导设计师正确理解和应用新概念以及为施工提供标准构造。25、由于大

41、学教科书也在修编,以及全国结构界仍在消化规范提出的新概念(可能还有不同观点),如果提问者对此尚未初步接触,答复及理解这几个问题均比较困难,故请提问者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的有关章节和后面的条文说明。6、不完全是。 7、在同样的设防烈度下,由于结构的高度、结构体系不同,其抗震等级亦不同。就是同一座采用框剪结构体系的建筑,其框架柱与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也可能不同。规范对混凝土结构地震作用分析以及构造规定,都是按抗震等级划分的。国家标准设计必须与国家规范保持一致。墙问题(1):在03G101

42、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

43、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

44、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

45、,按54页注6实行。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答梁问题(2):laE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

46、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 laE )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

47、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这样的吗?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是这样的吗? 答柱问题(1): 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现在简单答复如下: 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 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柱问题(2): 我们在施工中经常遇到柱主筋 大变小的问题。试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