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从汉至元.ppt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7374580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01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从汉至元.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必修从汉至元.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从汉至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从汉至元.ppt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标课标: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的特点重点重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难点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及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及其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对重要概念的理解。第第3 3课课 从从汉汉至至元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发展二、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君主专制的演进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一、中央集权的发展汉初的郡国并行与汉武帝的“推恩令”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汉兴,接秦之弊

2、,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溃,自天子不能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溃,自天子不能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百金。米至石万钱,马一匹百金。 史记平准书汉初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治制度的特点: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及及“郡国并立郡国并立”的格的格局局- -郡郡( (郡县制郡县制) )国国( (王国王国- -诸侯王诸侯王) )并立并立刘邦大封同姓王。刘邦大封同姓王。他封给同姓诸侯王他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后不过1818年,诸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3、 汉景帝汉景帝 七国之乱七国之乱 汉武帝实行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诸侯王死后,: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 唐朝唐朝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导致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唐朝设唐朝设藩镇(节度使)藩镇(节度使)“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和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出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边镇军边镇军

4、 :中央军:中央军49万万 : 9万万思考:思考:“安史之安史之乱乱”、藩镇割据、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会导致国家分裂!宋太祖赵匡胤 材料材料1 1 : 太祖问: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赵普回答:“此此非他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稍夺其权,制其

5、钱谷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则天下自安矣。”材料材料2 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阅读与探究阅读与探究 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知识延伸利:利: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弊: 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 机构臃肿,形成机构臃肿,形成“

6、冗官冗官”,效率低下;,效率低下; 军制紊乱,形成军制紊乱,形成“冗兵冗兵”,战斗力衰退;,战斗力衰退; 财政危机严重,形成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冗费”,造成积贫,造成积贫积弱。积弱。行省的设立 评价评价: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深远。地方分权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 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7、 九 卿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皇帝皇帝 中书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草拟、颁发诏令) 尚书省尚书省(执行命令)(执行命令) 门下省门下省(审核政令)(审核政令)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1.1.三省六部制是三省六部制是魏晋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隋朝朝正式确立,正式确立,唐朝唐朝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 2 2、特点特点3 3、影响影响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宋朝时期

8、的中央集权体制 削弱宰相权利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皇帝总揽大权才学才学门第门第品行品行依据依据隋唐北宋隋唐北宋元元魏晋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汉魏晋南汉魏晋南北朝北朝实行时间实行时间科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察举制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 评价科举制评价科举制: :积极积极: :打破了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扩大了扩大了统治基础,统治基础,加强了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合理性; ;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 ,为行政效率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提

9、高创造了条件; ;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消极消极: :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小小 结结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 3)历代王朝都)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