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疾病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7374052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疾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奶牛疾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疾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疾病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奶牛疾病防治概况、我国奶牛疾病防治概况、问问 题题 及及 对对 策策北京奶牛中心北京奶牛中心肖定汉肖定汉一、我国奶牛疾病防治的历史回顾一、我国奶牛疾病防治的历史回顾(一)疾病净化阶段(一)疾病净化阶段(19501980) 建国初期,据不完全统计,奶牛结核病阳性率建国初期,据不完全统计,奶牛结核病阳性率占占80%80%,布病阳性率占,布病阳性率占80%80%,牛肺疫发病率为,牛肺疫发病率为73%73%,死亡率为死亡率为5060%5060%。 19571957年,农业部公布了结核菌素检疫办法。对年,农业部公布了结核菌素检疫办法。对布氏杆病制定了以注苗免疫的综合防治措施;布氏杆病制定了以注苗免疫

2、的综合防治措施; 19821982年,中国奶牛协会成立后,开展了对全国年,中国奶牛协会成立后,开展了对全国奶牛结核病普查,继续进行结核病的净化工作;奶牛结核病普查,继续进行结核病的净化工作;对牛肺疫,对牛肺疫,19581958年以后采用对临床型病牛屠宰,年以后采用对临床型病牛屠宰,其余牛一律用牛肺疫兔化疫苗预防接种。其余牛一律用牛肺疫兔化疫苗预防接种。(二)、奶牛疾病防治研究阶段(二)、奶牛疾病防治研究阶段(19801990) 1.1.疾病防治技术的普及疾病防治技术的普及(1 1)兴办兽医技术培训班;)兴办兽医技术培训班;(2 2)创办奶牛科技刊物:)创办奶牛科技刊物:奶牛科技奶牛科技、上海奶

3、牛上海奶牛、中国奶牛中国奶牛等相继创办。等相继创办。 2.2.奶牛科研机构的建立奶牛科研机构的建立 19801980年后,北京、上海、南京、天津、重庆等大中城市成立了奶牛年后,北京、上海、南京、天津、重庆等大中城市成立了奶牛研究所,内设牛病研究室。研究所,内设牛病研究室。 3.3.奶牛疾病的研究奶牛疾病的研究(1 1)传染病的研究)传染病的研究 对牛白血病、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对牛白血病、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及粘膜病及犊牛腹泻进行了研究。犊牛腹泻进行了研究。19891989年,遵照农业部颁发的年,遵照农业部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家畜家禽防疫

4、条例实施细则施细则的要求,除了上述几种疫病外,并对口蹄疫、兰舌病、副结核、的要求,除了上述几种疫病外,并对口蹄疫、兰舌病、副结核、牛肺疫等牛肺疫等9 9种疫病进行了普查。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开展了乳房炎、蹄病、种疫病进行了普查。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开展了乳房炎、蹄病、瘤胃酸中毒、酮病、酒精阳性乳等防治研究。瘤胃酸中毒、酮病、酒精阳性乳等防治研究。二、奶牛传染病防治二、奶牛传染病防治1.1.结核病结核病 根据农业部根据农业部19571957年公布的结核菌素检疫办法,年公布的结核菌素检疫办法,开始了对结核牛的防治与净化工作。开始了对结核牛的防治与净化工作。 (1 1)坚持防疫消毒,定期检疫:)坚持防疫

5、消毒,定期检疫: 开放性结核病牛开放性结核病牛 予以屠杀;予以屠杀; 阳性结核牛场,定期检疫。阳性结核牛场,定期检疫。(2 2)结核牛群培育健康牛:)结核牛群培育健康牛: 无症状结核阳性牛、隔离、集中饲养,定为结无症状结核阳性牛、隔离、集中饲养,定为结核场;核场; 建立中间站。建立中间站。2. 2. 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 采取以菌苗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采取以菌苗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做法是:具体做法是: 定期地对牛群进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及定期地对牛群进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及时扑杀阳性病牛;时扑杀阳性病牛; 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防疫消毒制度,取胎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防疫消毒制度,取胎儿真

6、胃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儿真胃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 犊牛隔离饲养;犊牛隔离饲养; 在布氏杆菌病流行区进行免疫接种。在布氏杆菌病流行区进行免疫接种。3. 3. 牛肺疫牛肺疫 19101910年俄罗斯境内爆发了牛肺炎,同年内蒙古锡林年俄罗斯境内爆发了牛肺炎,同年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及林西一带;格勒盟及林西一带; 19191919年,上海自澳大利亚运来的牛只发生本病。年,上海自澳大利亚运来的牛只发生本病。肺纤维素膜肺纤维素膜肺大理石变肺大理石变肺坏死肺坏死19501950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开始并研制成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开始并研制成以下几种菌苗:以下几种菌苗:牛肺疫培养物弱毒菌苗(牛肺疫培养物弱毒菌苗(

7、19531953););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19581958););牛肺疫兔化一绵羊适应菌苗。牛肺疫兔化一绵羊适应菌苗。 对本病采取屠杀病牛,全部牛只一律采对本病采取屠杀病牛,全部牛只一律采用疫苗免疫,到用疫苗免疫,到19701970年全国消灭了牛肺疫。年全国消灭了牛肺疫。4. 4. 牛流行热牛流行热 北京首次发生与北京首次发生与19661966年,年,19761976年又流行一次,南方此年又流行一次,南方此病流行普遍,时间间隔不定。病流行普遍,时间间隔不定。19771977年经北京农大等单位年经北京农大等单位从南郊农场病牛病料中分离出病毒后,才肯定了该病。从南郊农场病牛病

8、料中分离出病毒后,才肯定了该病。气管内集食物气管内集食物喉咙麻痹、眼突出、流涎喉咙麻痹、眼突出、流涎* * 防治:防治:做好灭蚊蝇工作;做好灭蚊蝇工作;加强对病牛的治疗,促进康复;加强对病牛的治疗,促进康复;流行热疫苗预防注射。流行热疫苗预防注射。贯彻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贯彻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5.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19881988年年7 7月,日本进口的牛群中,犊牛表现神经症状,死月,日本进口的牛群中,犊牛表现神经症状,死亡率占亡率占70%70%,流产率达,流产率达22%22%。 1991199119951995年,通过临床诊断,病毒中和试

9、验等,确诊年,通过临床诊断,病毒中和试验等,确诊为为IBRIBR。病牛流涎病牛流涎 鼻软骨充血、出血鼻软骨充血、出血生殖道的充血和疮疹生殖道的充血和疮疹防治:防治: 当病牛和血清阳性反应数量较少,为防止当病牛和血清阳性反应数量较少,为防止蔓延,可采取屠宰。蔓延,可采取屠宰。 犊牛生后犊牛生后5 5个月开始接种个月开始接种IBRIBR疫苗。疫苗。6. 6. 白血病白血病 19801980年初,我国奶牛发生此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年初,我国奶牛发生此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症状:症状:表现有体表淋巴结肿大,腹泻、心力衰竭、瘫痪、呼表现有体表淋巴结肿大,腹泻、心力衰竭、瘫痪、呼吸困难、皮肤肿块。、

10、后躯麻痹。吸困难、皮肤肿块。、后躯麻痹。体表肿大体表肿大眼球突出眼球突出肝灰白色大量肿块肝灰白色大量肿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肾及大动脉肿块肾及大动脉肿块血清学诊断,其中有免疫扩散法、微量免疫扩散血清学诊断,其中有免疫扩散法、微量免疫扩散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吸附法。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吸附法。血细胞检查,观察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的比例血细胞检查,观察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的比例及绝对值的变化。及绝对值的变化。诊断诊断临床检查见肿瘤的出现及实质器官的淋巴细胞增临床检查见肿瘤的出现及实质器官的淋巴细胞增生与浸润。生与浸润。对阴性牛场,定期对牛群普查,血检阳性或可疑对阴性牛场,定期对

11、牛群普查,血检阳性或可疑牛,及时从牛群中挑出;牛,及时从牛群中挑出;防治防治对高感染场,及时淘汰临床病牛,保护犊牛,防对高感染场,及时淘汰临床病牛,保护犊牛,防止其感染,阳性牛后代不作种用;止其感染,阳性牛后代不作种用;7 7、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8080年代末,奶牛场中有粘膜病的发生,成乳牛呈隐性年代末,奶牛场中有粘膜病的发生,成乳牛呈隐性感染,临床以母牛流产为主,育成牛犊牛发病较多,表现感染,临床以母牛流产为主,育成牛犊牛发病较多,表现畸形、失明、结膜炎、剖检见:畸形、失明、结膜炎、剖检见:上颚出血、溃烂上颚出血、溃烂真胃出血、溃烂真胃出血、溃烂 防治防治 加强饲

12、养管理、定期进行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BVDBVD血清检测、阳性血清检测、阳性者隔离、严重感染时,可注射疫苗。者隔离、严重感染时,可注射疫苗。舌出血、溃烂舌出血、溃烂三、奶牛普通病防治三、奶牛普通病防治乳房炎乳房炎 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15%15%23%23%,淘汰率占,淘汰率占9%9%10%10%。 8080年代初,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开展了奶牛乳房炎年代初,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开展了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研究。诊断方法有的综合防治研究。诊断方法有BMTBMT法、法、LMTLMT法。并总结出乳法。并总结出乳房卫生保健措施。房卫生保健措施。 (1 1)挤乳卫生管理:次

13、氯酸纳液或)挤乳卫生管理:次氯酸纳液或0.5%-1%0.5%-1%碘附浸泡乳头。碘附浸泡乳头。(2 2)隐性乳房炎监测。)隐性乳房炎监测。(3 3)控制乳房感染与传播。)控制乳房感染与传播。(4 4)对久治不愈或慢性顽固性乳房炎病牛,应及时淘汰。)对久治不愈或慢性顽固性乳房炎病牛,应及时淘汰。酒精阳性乳酒精阳性乳 (1 1)酒精阳性乳的发生与酸度无关。)酒精阳性乳的发生与酸度无关。(2 2)其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与正常乳无差异,仍可利用。)其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与正常乳无差异,仍可利用。(3 3)因氨基酸含量变异大,故稳定性差。)因氨基酸含量变异大,故稳定性差。(4 4)其)其pH

14、pH值与值与NaNa含量比隐性乳房炎的低,说明它并非为炎性乳。含量比隐性乳房炎的低,说明它并非为炎性乳。(5 5)高温、高湿、雨水和冷刺激为其发生的应激因素,加热使其凝固性消)高温、高湿、雨水和冷刺激为其发生的应激因素,加热使其凝固性消失。防治方法是减少应激因素,饲料中应注意精粗比及蛋白质、失。防治方法是减少应激因素,饲料中应注意精粗比及蛋白质、CaCa、 P P 、MgMg、 NaNa的喂量与比例,治疗可选用调节机体全身代谢,解毒保肝的喂量与比例,治疗可选用调节机体全身代谢,解毒保肝和改善乳房机能的药物。和改善乳房机能的药物。蹄病蹄病 蹄病包括蹄病和蹄变形两种。蹄病包括蹄病和蹄变形两种。 (

15、1 1)保持牛舍、运动场地面平整、干净、干燥,及时清除粪便、污水。)保持牛舍、运动场地面平整、干净、干燥,及时清除粪便、污水。(2 2)经常保持牛蹄清洁,冬季用干刷,夏季用清水每天冲洗,洗净后用)经常保持牛蹄清洁,冬季用干刷,夏季用清水每天冲洗,洗净后用4%4%硫酸铜液对牛实施喷洒浴蹄。硫酸铜液对牛实施喷洒浴蹄。(3 3)坚持定期修蹄。)坚持定期修蹄。(4 4)对患肢蹄病的牛只,应及时治疗,促使痊愈。)对患肢蹄病的牛只,应及时治疗,促使痊愈。(5 5)供应平衡饲料,满足奶牛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供应平衡饲料,满足奶牛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营养代谢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 诊断诊断 死亡突然,

16、急性,病牛精神沉郁,腹泻,卧地不起,碱贮下降,死亡突然,急性,病牛精神沉郁,腹泻,卧地不起,碱贮下降,乳酸含量增加,血糖降低,尿乳酸含量增加,血糖降低,尿pHpH值下降值下降5-65-6,瘤胃,瘤胃pH4-6pH4-6,剖检见广泛性,剖检见广泛性胃肠出血,肝脂肪灶性坏死,心机水肿,肾间质水肿等。胃肠出血,肝脂肪灶性坏死,心机水肿,肾间质水肿等。治疗:治疗:(1 1)扩充血容量。)扩充血容量。(2 2)降低骨卢内压。)降低骨卢内压。(3 3)防止继发性感染。)防止继发性感染。(1 1)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4 4)投服碱性药物。)投服碱性药物。(5 5)瘤胃切开或洗胃。)瘤胃切开或洗胃。 监测

17、:监测:主要是监测血、乳、尿中酮体浓度。主要是监测血、乳、尿中酮体浓度。加强干奶牛饲养。防止母牛过肥。加强干奶牛饲养。防止母牛过肥。每年应对干奶牛高产牛进行每年应对干奶牛高产牛进行2-42-4次血样(次血样(30-5030-50头)检查。头)检查。定期监测酮体。定期监测酮体。(2 2)酮病)酮病 19891989年,对年,对80008000公斤日产量牛场的公斤日产量牛场的7171头产后母牛监测,血酮头产后母牛监测,血酮含量超过含量超过1010mLmL/100mL/100mL以上的占以上的占23%23%。加强临产牛监护,临产前加强临产牛监护,临产前1 1周,对年老、体弱、高产和食欲不振牛,加强周

18、,对年老、体弱、高产和食欲不振牛,加强看护。看护。饲料中添加碳酸氢纳饲料中添加碳酸氢纳1.5%1.5%(按总干物质计),与精料混合饲喂。(按总干物质计),与精料混合饲喂。(3 3)营养代谢病监控:)营养代谢病监控:综上所述:综上所述:(1 1)在传染病控制上,消灭了牛肺疫;控制或消灭)在传染病控制上,消灭了牛肺疫;控制或消灭了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了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2 2)在普通病防治上,总结出乳房炎、蹄病和营养)在普通病防治上,总结出乳房炎、蹄病和营养代谢病的卫生保健技术。代谢病的卫生保健技术。 (3 3)奶牛兽医机构及其技术水平的不平衡。)奶牛兽医机构及其技术水平的不平衡。对策:对策: (1 1)健全兽医防疫体系,加强防疫和检疫。)健全兽医防疫体系,加强防疫和检疫。 (2 2)搞好兽医服务体系,提高兽医技术水平。)搞好兽医服务体系,提高兽医技术水平。 (3 3)继续推广应用奶牛卫生保健规范。)继续推广应用奶牛卫生保健规范。(2 2)小规模、分散的饲养方式的增多;)小规模、分散的饲养方式的增多;问题:问题: (1 1)牛群数量的扩大;)牛群数量的扩大; (4 4)运用高新技术研究和控制奶牛疾病)运用高新技术研究和控制奶牛疾病* * 问题与对策:问题与对策: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