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年设实施方案(定稿)(共1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73379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年设实施方案(定稿)(共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年设实施方案(定稿)(共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年设实施方案(定稿)(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年设实施方案(定稿)(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印发黔南州城镇建设年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9号)和2012年“城市建设年”活动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推进我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为契机,按照全州“城镇建设年”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做大城市、做美城市、做特城镇,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完善规划、突破重点、集约发展,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以精心谋划、强力实施一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抓手,全面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

2、使城镇化成为推动三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力引擎。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依法规划、建设和经营城镇管理,让城镇居民享受到城市带来的乐趣、便利、美好和文化愉悦,实行行政管理与城镇居民意愿的协调一致,按照打造“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城市”的要求,把城镇建设成为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的生态三都、文明三都、平安三都、魅力三都。(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增强城镇管理的理念,依靠政府主推和资本运作两大要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推动城镇建设市场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共赢化、基础设施社会化。(三)打造特色,建设精品原则。建立特色精品城

3、镇理念,统筹兼顾宜居城镇与观赏城镇建设,从传统、民族文化中寻求塑造城镇之魂,在建筑景观中彰显城镇个性,高标准定位,精细化实施项目。(四)理顺体制,高效经营管理原则。理顺健全城镇经营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科学管理模式,实现城镇建设与城镇管理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三、总体目标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民族文化旅游带动战略”为导向,突出民生改善、功能完善、特色彰显、形象提升的建设方针,强力推动“城市建设年”活动。力争到2015年将我县城和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绿色现代、文明宜居、管理民主、开放和谐、功能完善、辐射带动的新型城镇,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广阔平台,为拉动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为提高人民群

4、众收入水平创造更多机会,从而形成城乡共荣、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到2012年底,全县城镇化率达34.2%以上,比2011年增加2个百分点。四、工作任务(一)六大工程1.规划引领工程。启动并完成三都水族自治县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三都县城北出口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都水族自治县综合防灾规划、三都水族自治县近期建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完成120个行政村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2.城镇交通便捷工程。完善县、乡两级路网规划、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优化路网结构,发展运输业务,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抓好三都县城交通湾至苗龙场、G321三都段大修、S206三都县城至三洞省道油

5、路升级改造及县城年内开通城市公交等重点项目。3.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按照路网先行原则,加大城镇技术设施建设力度,2012年完成4亿元,到12月底,全县城市道路面积新增0.21平方公里;总里程新增15公里,人均面积新增3.29平方米。日供水新增980吨,日处理污水新增788吨。4.城市环境提升工程。市容市貌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全面提升。2012年,完成县城北出口1公里长街道两旁的房屋外立面民族风格改造,完成360米水族风情街建设主体工程,完成旧城区改造面积0.08平方公里改造任务,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33平方公里;新增商品房150套,竣工面积新增1.5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新增销售1.4万平方米。完

6、成新增保障性住房168套,面积9120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强力推进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和安静工程,县城区新增绿地(不含广场)面积5000平方米,广场新增2700平方米。5.园区建设支撑工程。通过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资源共享,农民向城镇集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土地向大户集中实现集约经营,实现产城同步发展,实现三项产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突破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局面,缩小城乡差别。到2012年底,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67.3%,园区规模达到0.57平方公里,吸纳各类就业人员达到1000人。6.文化旅游“六个一”

7、工程。实现“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提高全民整体综合素质,完善城市接待功能,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提升三都知名度,促进社会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文化旅游“六个一”目标。创建工作任务为打造1条民族文化风情街、1个旅游景区(点)、1个四星级以上酒店(县城区)、1个旅游村寨、1台戏、1件旅游商品。具体为:1条民族文化街(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一条不低于500米长、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的街道,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和安全指标,具备齐全商业功能;1个旅游景区(点)(良好可进入性,综合服务设施齐备,有本土文化演出节目,接待条件良好且能够对外开放接待游客);1个四星级酒店(达到星级酒店评定各项指标要求,酒店氛围营造

8、具有本地民族特色,服务规范温馨,菜肴地方特色突出);1个旅游村寨(寨容寨貌整洁,寨风寨俗文明,绿化率较高,民族文化底蕴浓郁,休闲娱乐项目新颖有特色);1台戏(以综合性文艺节目为主,内容健康和积极向上,依托民族民间传说故事,能够充分展现本地民族文化特色,演员构成以本地文艺工作者和群众为主);1件旅游商品(以当地资源为依托,设计、生产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风味土特产、特色服装、名贵饰品、旅游纪念品及其他商品)。(二)八项重点工作1.实施绿化净化,打造生态园林县城。坚持长期绿化与集中绿化、规模绿化与特色绿化、绿化与净化相结合,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以城区周边山体、

9、城市广场、绿地为主体,以道路、河道绿化为骨架,以街巷、庭院绿化为补充,大力实施“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形成点、线、面、立体空间有机联系、协调统一的城市绿化体系。一是开展园林、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发动各单位、社区、街道积极开展园林建设,不断完善绿化基础设施。二是以增绿补绿、提升改造为重点,突出抓好城市公园、城际荒山、城市出入口和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加强绿化管护,提高城市绿化品位和绿化覆盖率。三是以城乡结合部、重点街区和背街小巷为重点,加强卫生保洁、落实“门前三包”、落实清扫责任,不断提升城市环卫保洁质量,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2.实施亮化美化,打造光彩靓丽县城

10、。完善城市各主要建筑物、道路、桥梁、广场、公园、绿地、河道及水面、户外广告牌的照明设施,实现城区构景元素的夜景照明协调、有机组合,形成城区和谐优美的夜色景观。一是按照明晰城市轮廓、突出城市结构、突出城市线条、突出城市面和点的要求,完善城市亮化规划,完善城市道路街巷、重点景观(构建物)、公园、广场、河堤的亮化美化工作,打造城市亮丽夜景。二是围绕打造时尚亮点、彰显民族特色的目标,全面推广使用节能型光源和亮化灯饰,加快城市照明灯具节能改造,加强亮化设施维护维修,努力提高城市亮化质量和水平。三是以城市主要街路为重点,大力实施街景整治,拆一片、亮一片,打造“功能完善、生态时尚、景观丰富、品位高雅”的城市

11、景观。3.整治市容市貌,打造宜居宜业城镇。以城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为突破口,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营造市容整洁、环境优雅、人居舒适的城市环境。一是开展垃圾集中综合治理。通过垃圾袋装密闭收集、定点收储、专车密闭清运等方式,实现单位、小区生活零散垃圾不出院、不出店、不出厂(场),从源头上解决垃圾乱摆滥倒问题。二是开展户外广告治理。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备案,实行规范化、电子化、即时化管理。采用高科技等多种手段治理乱涂、乱刷、乱贴户外广告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大违法违章建设清治。以未批先建、批少建多为治理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源头管控,坚决遏制、打击各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四是规范夜市摊点治理。疏

12、堵结合,严格审批,严厉打击违章经营行为。五是市容环境综合治理。以“治小、治乱、治苗头”为重点,强化城市规范化管理。六是严厉打击破坏市政设施的各类违法行为,推动市容环境卫生整体上水平。2012年底前垃圾、户外广告、违法建设、夜市饮食摊点等整治活动初见成效,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观。4.整治交通秩序,打造安全畅通城镇。运用宣传教育、执法管理、现代科技等多种手段,以“规范行车秩序、规范停车管理、规范交通标识、规范车辆营运”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城市交通秩序进行整治。一是严查机动车闯红灯、超速行驶、酒后驾驶、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二是集中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和公交车辆不按线路

13、行驶、随意停靠、坐站延时侯客等行为。三是依法整治占道经营行为,维持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的良好交通秩序。四是规范整顿城市客运货运市场秩序,集中清理非法营运车辆,严查超员、超载行为。五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宣传,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2012年底开通县城公交并加强管理,形成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5.搭建文化展示平台,打造文明和谐城市。树立文化建城理念,提升城市道德水准和现代文明程度,形成追求文明、崇尚先进、团结和谐的社会风尚。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市民”评选等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市民中开展以礼貌、礼仪、礼节为主要

14、内容的集中教育,引导群众争做“友好、守信、务实”的文明市民,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6.创新城市经营管理,打造现代高效城镇。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将集中突击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定期通报、媒体曝光、责任倒查等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实时、动态、高效、规范。一是建立城管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建立日常监管工作台账、落实防控包区责任制等,逐步建立一体化城管目标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城管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法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行为,落实过错责任追究,维护公

15、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7.加快小城镇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乡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特色明显、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的要求,以及积极发展培育重点中心镇的原则。用一年时间,从调整修编城镇体系规划入手,积极组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重点打造普安、周覃两个重点小城镇。8.开展村庄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完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以及风景名胜区周边可视范围内村寨的村庄整治工作,全县21个乡(镇)要按照“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配套、环境较为整洁、村貌总体美化”的目标,完成2个以上新农村亮点的建

16、设。五、组织机构成立县“城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组 长:张加春(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副组长:韦成波(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潘仕进(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志民(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何 信(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潘国勘(县人大委员会副主任)吴平昌(县人大委员会副主任) 高 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周泽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韦族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蒋 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海仙(县政协副主席、县财政局局长)石国洪(县政协副主席、三合镇书记)陈 宁(县政协副主席)王治安(县人大副调研员)成 员:杨昌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包晓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潘道奖(县委

17、督查室主任)张 立(县人民政府督查室主任)杨秀举(县政府办副主任)韦崇勇(县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潘朝喜(县监察局局长)王耀武(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潘代族(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饶文祥(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龙毓科(县农村工作局局长)莫履鹏(县水利局局长)潘显陆(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韦仕通(县环境保护局局长)杨 仂(县公安局局长)杨秀标(县林业局局长)杨光录(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蒋志国(县教育局局长)贾桂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黄 洪(县民政局长)吴建忠(县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刘世洪(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潘家庆(县审计局局长)韦国祥(县统计局局长)梁家源(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周

18、培斌(县司法局局长)肖芝渊(县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覃尚徐(县人防办主任)石幸本(县扶贫办主任)杨胜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潘仕辉(县信访局长)熊文波(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周锡金(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继敏(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唐诗林(中国人民银行三都支行行长)韦友寿(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韦学俊(三合镇镇长)潘仕文(合江镇镇长)邱跃军(大河镇镇长)陈明凯(丰乐镇镇长)谭勇(周覃镇镇长)蒙胜展(九阡镇镇长)韦振华(中和镇镇长)潘吉刚(廷牌镇镇长)王炳银(都江镇镇长)韦学令(普安镇镇长)吴跃菊(交梨乡乡长)陆仁标(三洞乡乡长)潘中西(塘州乡乡长)樊建国(拉揽乡乡长)石本召(打鱼乡乡长)

19、周润琪(恒丰乡乡长)杨先霞(水龙乡乡长)潘洪康(羊福乡乡长)刘志圭(坝街乡乡长)韦廷昌(扬拱乡乡长)吴国波(巫不乡乡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住房城乡和建设局,王耀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工作,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六、保障措施(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是外树形象、内聚活力,为三产发展提供载体,扩大投资、增强经济总量、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务必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二)适度举债,加大投入各乡(镇)政府要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工作力度,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争取金融行业支

20、持和社会资金参与,进一步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步伐。(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城市建设年”活动宣传方案,各新闻媒体要多渠道、高密度、立体式地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大力造势,使“城市建设年”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全民支持、参与城市建设年活动的浓厚社会氛围。(四)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城市建设年”活动覆盖面广、涉及项目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的统一安排部署,明确任务,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务求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创一流。(五)落实责任,强化督查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2012年小城镇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与有关部门要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到单位和

21、具体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城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督查,并进行量化评分,适时在评分挂末位的乡(镇)召开现场推进会(会议经费由乡镇自行承担),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和督查通报制度,促进工作落实。具体方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六)严格奖惩,长效管理县人民政府将把“城市建设年”活动纳入各乡(镇)和部门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严格奖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起草活动以奖代补、绩效考核的相关细则,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负责起草活动相关问责细则。同时,通过“城市建设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考核机制,推动城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附件: 2012年度“城市建设年”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