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产业情况介绍(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35527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大产业情况介绍(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大产业情况介绍(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大产业情况介绍(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大产业情况介绍(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大产业”情况介绍一、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及导向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是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2008年,实现产值802亿元,占规模工业的28.2%。(一)产业发展四大优势。一是规模集群优势。拥有各类企业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0余家,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位列“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第三位。龙头企业徐工集团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位居中国500强企业第151位,连续20年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一位。二是产品品牌优势。工程机械产品已覆盖全部18个门类中的16大类,共75个系列400多个品种,年产各类主机3万余台。9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11个

2、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五位。拥有国家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7个。“徐工”被认定为同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三是体制机制优势。在徐工集团快速发展的同时,吸引了美国卡特比勒公司、阿文美驰公司、德国利勃海尔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等一批跨国公司来徐合资合作。江苏宗申集团、海伦哲、跃进正宇、徐挖等民营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四是技术研发优势。拥有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技术优势,徐工集团技术中心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立了同行业第一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7位博士后在站工作。总投资4.34亿元的徐工研究院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二)下步发展目标思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围绕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目标,按照“

3、一龙引动、两翼齐飞、三资并进”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工程机械、专用车辆、关键零部件、专业物流”四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之都。 “一龙”:以徐工集团引领产业发展,确保徐工集团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先位置,力争2015年实现千亿世界级企业目标,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五名。“两翼”:以徐州经济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为两大产业承接载体,优化布局,加快集聚,形成相互依托、相互配套、错位竞争、互动发展的产业格局。“三资”:以国企、外企、民企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重点扶持一批自主创新型骨干企业,尽快形成三足鼎立、协调发展之势。“四基地”:国际知名、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基地。重

4、点发展机电液一体化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高等级路面摊铺机、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石油钻探设备等产品。全国新兴的专用车辆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载重车、高空消防作业车、混凝土搅拌车、高等级养护工程车、市政工程专用车、登机桥及现代物流装备等产品。全国重要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中大功率发动机、轮毂、高速齿轮及变速箱、新型液压件、精密轴承、高速轴承、新型精密模具、高强度紧固件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区域性重要的专业物流基地。以港口为依托,利用徐州经济开发区保税仓库,开通陆路口岸,搭建信息平台,建设配送中心,重点扶持中国汽配城工程机械及汽车、配件物流基地和宏康物流、香山物流等企业。二、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及导向

5、徐州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城市,2008年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4.4亿,占全市工业的14.6%。拥有三大煤炭企业,本地产能达到2500万吨;现有电力企业37家,总装机容量736万千瓦,年发电能力400亿千瓦时。近年来,我市加快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多晶硅光伏为标志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快速崛起。江苏中能硅业今年计划多晶硅产量达万吨,雄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与之相配套,在徐州经济开发区规划设计了5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积极延伸多晶硅下游产业链。利用荒山、煤矿塌陷地,加快实施太阳能发电计划,首期100兆瓦项目已经启动。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在巩固提升传统能源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以“多晶硅光伏、风电设

6、备”等新型能源产业,把徐州加快打造成为新能源产业之都。(一)打造千亿级多晶硅光伏产业基地。按照“龙头型拉动、上下游延伸、链群式发展”总体思路,重点发展“拉棒、铸锭、切片、电池板、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光伏产业链,大力发展“胶膜材料、背面材料、钢化绒面玻璃、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等配套产业链,积极拓展“电子触摸屏、半导体芯片”等新兴产业链。力争到2012年多晶硅及光伏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二)培育百亿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继续扩大风电机组用回转支承生产能力,大力引进叶片、塔筒、轮毂、液压润滑冷却设备和机座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项目,加快启动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整机开发、制造项

7、目。到2012年,形成年产能1.5MW及以上大型风电机组1000台,年产万套偏航、变桨轴承,各类铸造件4万吨,产业规模超100亿元。(三)打造千万千瓦级火力发电基地。依托“路口、坑口”两大比较优势,强力推进“绿色煤电、高效大机组、可再生能源”三大工程,重点实施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常规机组、30万千瓦及以上综合利用机组以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重大项目。到2012年,全市电厂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三、服务业发展情况及导向(一)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近年来,徐州市加大对商贸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不断突出发展重点,强力推动商贸物流大项目建设,打

8、造商贸物流业集聚区,全市商贸物流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23亿元,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批发和零售企业分别达到32家和36家。其中金鹰国际、金地商都销售额实现超10亿元,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将充分发挥徐州作为综合交通枢纽以及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资源整合,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服务功能,着力建设“淮海经济区现代商贸流通中心”。重点推进彭城广场中心商圈等“一主四副”五大商圈建设,打造淮海经济区引领时尚、最具消费吸引力的商贸中心城市。(二)围绕大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做大做强一批专业

9、市场。徐州专业市场基础较好,商品交易门类齐全。2008年,全市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6家, 10亿元以上的达到8家,其中年成交额在100亿元以上的有2家。一批大型产品批发市场已初具规模,集聚效应明显提升,影响和带动力不断增强。我市将充分利用“五通汇流”的交通优势,进一步推进市场集聚,优化市场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国际商品采购平台、淮海经济区商品集散增值平台、城市生活批发市场服务平台以及市场创新发展引导平台”等四大平台建设。大力加强政府对专业市场创新发展的引导,促进专业市场从交易基础服务向创新型现代服务的转变,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型、专业化、功能性的大型产品批发市场集聚区和集聚带。

10、(三)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特点,突出发展生产性物流业。徐州市现有物流企业857家,已基本上形成不同经营模式和规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2008年全市物流业完成增加值217.32亿元,占GDP的10.55%。我市将围绕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目标,结合徐州产业结构调整特点,加快实施“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区域性物流基地工程、城乡物流配送工程、大宗商品物流配送工程、物流信息和新技术应用工程、制造业生产性物流增值配套工程”等六大工程;着力建设徐州经济开发区生产物流基地、新城区生活物流基地、观音机场临空物流基地、九里综合物流基地、沿运河港口物流基地等五大物流基地;加快启动建设亿吨煤炭物流中心、粮食物

11、流中心等专业物流项目;发展生活类商品、医药、农资及建材等专业配送项目;积极培育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实现物流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四)围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徐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京沪高铁、徐济高速等重点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浦发银行、莱商银行等一批金融服务业机构已相继在徐州落户,为我市创业环境增添了新的服务能力。通过近年来陆续实施大规模的城建工程,徐州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宜居环境日益改善,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徐州将顺应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培育形成高端商务服务业集聚中心。重点依托中心商圈、人民广场、淮海广场、高铁金桥商

12、务广场、新城区商务广场等商务楼宇相对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投资咨询、会计审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四、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及导向(一)突出产业发展重点,促进产业化水平升级。徐州农业资源富有,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和重点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08年底全市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886家,实现销售收入7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25.5%。我市将充分发挥徐州资源富集、区位优越、劳动力充足等优势,重点围绕“绿色、功能、营养保健和方便休闲”四个方向,加快突破“果蔬精深加工技术、禽畜加工废气物综合利用技术、功能性

13、食品有效成分检测技术、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稳态化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加快发展以豆奶、乳制品、酒类制造业为重点的饮料加工业;以新型板材制造为重点的林木加工业;以高档棉纱等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的棉丝加工业;以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优质大米为重点的粮油加工业;以畜禽肉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畜禽加工业;以浓缩果汁、天然果肉、低温脱水蔬菜为重点的果蔬加工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加快实现“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传统加工向现代高技术加工、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三个转变,着力提高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的产业化水平。(二)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我市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食品生产加工密集区。

14、我市将按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规模效应,促进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广转化科技成果,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着力打造铜山县乳品及饮料制造、新沂市油脂加工、沛县及睢宁肉禽加工、邳州大蒜及银杏精深加工、丰县果蔬加工、徐州经济开发区食品饮料加工等区域特色板块。在已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加强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建成江苏省最重要的食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三)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带动能力。2008年底,全市共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2008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40亿元。我市将重点抓好大型骨干、成长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优势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组,发展壮大。培育和组建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营造良好的品牌培育环境,强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品牌产品的标准化管理,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加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带动全市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