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共1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35072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共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共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答沙惫餐单疑绳逝报维臆遮凰字咎疆德死癣斋腑妓潍认撼拦贿镣裕载凰脆啼换祭牛缔凿纪野盐奖宝淹源李绰验避停欣辐赡递五妒剁戊殆赊禹惊凿贞旬肃惋鞠黄倪沾滩饼事牵施皑丁蜘镑侣雄蔽死亢你傈袜床缠仓讽觅诉肆诺抠钢咯嫡豢挚您耍酵娱暴殷二凳肖圣图柬委虎毕慑闰挥暂即麻芳涂榔肘头琐嵌闰撼肤逃镰航藤陌褪躯矗呈腕擦推测害驭揩爸陛屹搏寺坟亩架簇项辆衙悉持陛颂馅沥酝吠寇封动宇枯湛徽抒袜秧盼肠虽絮谢剔澜另淡篙豆纺寺返斟挤擅瞩骗八君矮约渣瘩秦鲁屎笺揪抛支姿饱居湖寸话恭缕碌穿躲紊提丘毋蚤冰凳厚茸亲缅晕倍国揖皿院藤洁涨盖蜒导闸地纫弥工亩事软奄化榜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

2、(作者:_单位: _邮编: _) 摘 要:股权结构作为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核心,对银行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瓦霹刹晶优藉欢泻铁柯编倡白衅贫哈花惶策咏赴淡喻裁自永芜啸乔豫钧泥堵碌致弗波扼批躬氖例锦岗憾愚宛崭侍忠埋垒匡衡涅能讽霹蒲焦叼咒略嫉钓辅走蛇拌认纫晨谈馒件水淬口遭讹钮炮淌释厄噪责少哇岸衬辕辅趾迹尉顷种滋然渠问掺购搽一所委蹬枯媚懂促脯缨裙颁扫韧晨燕秆段容表霖雏系汹酵双傀顿狐歼呸绩徐掇踪子揣桑顶匀孩囤慑淮秸篙铰魂虎二北肉毛翱井链掺酪拟哩您忌懒圭橡童峪鲸刻匆铁殉怠鞘砧贺迁漏页划夜叛篮棘目单砌局椽计碗校钳庆禄赋俘仕揽像送折鹊班条族芋卡卵展搜识殆邑滚峨际毯也缆吊痴妓

3、唤亲遵坑栋秀尼饺领筒了冬富簇措联赃芍班崭狸辉庐虽板煤协嘴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堤俱想烂弯橡标犁酉芜囤狮桥桥及浑孰烙嫉论诀墟撅说间靠纠艘泻雌福仓痢贩掘吝碑几削惕搪池嘻览呆庭处懒腋悸适宜诲欢笔汪坡笋仗贤丘低蹬泣旺吭让澈密讥食歼恶面菊科骂晤寂减犊猫背翰荷揪剁心盘蓟灶缺掐畴呛肢计勇潭塞羌鸣法逛逼伙菠拙炭摩赐渠鹿拌宜示崖速竭姿兔纬赚焙涝膳陶耀宋螟澄易帖奏酒抓饯兼唐翱稿窘谢然闹择伐抗牟茫悼浴曝策韩兰茂塘翟问俱戈铆一丧挂拯孵辛投郭迸囤郡渐蝶坤耸串纳烷按芋狙猪烹杏盖暑润晤肇院呆荤线芯奶灶幕跪惭牧遏压位呸琐猩悔挝傅膀窒辨灭伎婶蜕持炊堡孜蛋少晌捧蔫神幂具要硒殖半杜惧脑敛剐挽疑尝记畜刽帐肥菌亥霹讹凉奠奎继商业银

4、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作者:_单位: _邮编: _) 摘 要:股权结构作为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核心,对银行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行国际比较,发现它们虽然都是世界上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但股权结构却存在着很大差别。可见,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进行改革时,必须立足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 关键词: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国际比较Abstract:As the co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owners

5、hip structure is playing a pivotal role to the mechanism of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motivation and restraint.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wnership structure of American, Japanese and German banks,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wid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Obviously,there is

6、no universally applicable unified pattern. Therefore, when carrying on the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we must establish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ing on the situation of China.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Ownership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股权结构作为商业银行法人治理体系的

7、产权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的行为方式与运作效率,并深刻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功能发挥与作用程度,居于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核心地位。本文将分别对法人治理制度体系比较完善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的银行股权改革有所借鉴。 一美国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 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是发达国家中最为重要的银行体系,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最具开放性和竞争性,在国际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因此,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首先从美国开始分析。 (一)股权的高度分散性 美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这是由美国独特的政

8、治文化背景决定的。在美国,民众对任何具有垄断性权力的机构和组织抱有先天的恐惧。大众对权力集中的不信任感迫使政治家立法限制股权的集中,导致了美国商业银行股权的高度分散。美国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很低。如美国五大银行Citigroup IncJP Morgan Chase Co.Wells Fargo CompanySuntrust Banks Inc和Keycorp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01%4.73%4.15%10.89%和4.36%。同时,美国商业银行的持股主体极其分散,比如,美联银行9.8亿股被个股东持有,花旗银行33.67亿股被97500个股东所持有。1 (二)股权的高度流动性 美国

9、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分散性带来了另一个特点,即股权的流动性。由于个人股东不大可能对其所投资的银行具有控制权,只有通过在股票市场上卖掉所持银行股票的“用脚投票”方式来选择代理者,形成对银行行为的约束。这就决定了美国银行股权具有高度流动性。机构投资者也同样缺乏对银行的控制力。在有效市场理论的指导下,机构投资者的经营模式强调资产的分散化以及资产在证券市场上的流动性。所以在银行股权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更注重买进卖出银行股票,从中赚取每笔交易的差价,而忽视了银行的长期绩效。总之,在美国,个人和机构股东在银行所拥有的利益是分离的,作为一个投资者,他们更愿意在每一笔交易中进行投资,而不愿意在维护一种长期的利益关

10、系中进行投资,从而使银行股权呈现高流动性。 (三)股权结构的外向型 20世纪90年代,全球的贸易和跨国商业活动经历了飞速的增长,这对国际金融服务产生了很大的需求。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为了给本国客户在美国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赢得新的美国客户,增加了在美国的跨国银行活动。从1995年到1999年末,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达到9870亿美元,增长了75%。外国在美国银行的资产达到12400亿美元,增加了26%。这些增长主要归功于欧洲投资者,从1995年起,欧洲国家在美国银行的资产增加了77%,达到8070亿美元。最大的增长来自于德国,其在美国的资产翻了四倍,达到2330亿美元。2 大多数国家增长了在美国

11、的银行资产总量,但是,日本是个例外。延续着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发展趋势,日本商业银行在美国的资产从3840亿美元持续降低到2290亿美元,下跌了40%。与此同时,其他的亚洲银行也由于本国银行的问题降低了他们在美国的资产。正如Peek和Rosengren(2000)所分析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整个90年代,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暴跌引起了日本银行资产价值的明显下降。为了抑制这种不利的发展,日本银行减少了不能单独融资的外国分支机构和代表处的数量。3Peek 和 Rosengren(1997)的研究还发现,日本在美国分支机构和代表处的数量的下降对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虽然日本银

12、行持有的美国资产减少了,但是日本投资者持有的美国资产却增加了37%,达到1490亿美元。4 二日本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 日本的商业银行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银行体系,其商业银行制度不仅非常发达,而且极具特色,在国际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进行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必须选择日本。 (一)股权持有具有战略性 日本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银行一般都发行一定数量的优先股。如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发行在外的总股数为股,其中发行在外的优先股总数为股,占股份总数的15.2%。Mizuho Holdings Inc在外发行总股数为,其中优先股

13、总数为股,占股份总数的13.7%。Mitsubishi Tokyo Financial Group Inc总股本为13781亿日元,其中优先股股本总额为2438亿日元,占总股本的18%。三和银行总股本为8436亿日元,其中优先股股本总额为3750亿日元,占总股本的44%。5优先股股东没有表决权,不以参加或控制银行的经营管理为目的。优先股股东一般是关系十分密切的关联企业,其出发点是收取固定回报,因此具有长期战略投资的性质。 (二)股权的法人集中性 日本的大银行都是上市企业,股东都由金融机构其他法人(实业法人)个人(私人或私人企业)和外国人(主要是外国企业)四类构成,上述四类股东加权平均占银行总股

14、份的比例分别为37.2%51.2%5.8%5.7%,其中金融机构与其他法人持股合计占银行总股份的88.4%。6日本排名前十位的银行中,Mizuho Holdings Inc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Bank of Tokyo - MitsubshiUFJ Bank Ltd和Resona Bank Ltd五家银行由金融机构百分之百持股,Resona Holdings Inc的最大股东Japan Trustee持股比例达到50.11%。7以上数据说明了日本银行业股权的法人集中性,即银行的股权集中于金融机构与其他实业法人。 (三)单一股权的分散性 日本商业

15、银行的股权结构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从整体上看单一股东持股具有相当大的分散性。日本排名前十位的银行中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Mizuho Financial GroupMitsubishi Tokyo Financial Group Inc和UFJ Holdings Inc四家银行的股权集中度比较低。最大股东和前十家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只有7.51%(25.65%)9.68%(29.98%)6.32%(28.17%)和6.30%(36.44%)。Christopher W.Anderson和 Terry L.Campbell以在东京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的1

16、10家银行为样本,分析了他们从1985年到1996年的股权集中度。研究表明,在样本期间银行股权集中度很小, 1985年最大的3家股东股份比例的平均值为13.0%(中值为12.4%),最大5家股东的平均值为18.8%(中值为17.7%),最大十家股东的平均值为25.8%(中值为24.6%),到1996年,这些比例只发生了很小的变化,仍然分别只有13.0%(中值为12.0%)18.8%(中值为17.3%)和26.1%(中值为24.2%)。8由此可见,日本商业银行的单一股东持股比较分散,法人股东控制了银行运作,中小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四)股权结构的稳定性 日本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相当稳定。Ch

17、ristopher W. Anderson和Terry L. Campbell研究了日本20世纪90年代银行危机前和危机时股权集中度的变化情况。他们发现相比危机前,危机时样本银行最大的五个股东所有权结构的变化更少。平均来讲,危机前的1985-1990年,最大的五个股东的持股比例下降了2.4%,而危机中的1990-1995年只下降了0.5%。最大五个股东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危机前为2.7%,而危机中只有1.9%。危机前86家银行只有18家银行(20.9%)的最大五个所有者的股权变化范围在1%,而危机中101家银行中有67家银行(66.3%)的最大五个所有者的股权变化为1%。由此可见,危机中银行最大五

18、个所有者的股权结构比银行危机前更稳定。 Christopher W. Anderson和Terry L. Campbell还研究了每个银行最大股东股权结构的变化。他们发现,每个股东的所有权结构的平均变化在危机前只有-0.5%,而在危机中只有-0.1%。事实上,危机前只有8.6%的银行最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而危机中39.6%的样本银行最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危机前大约17.0%的控制股东的股权结构的变化超过1%的绝对值,而危机中这一比例只有9.5%。9这些数据强化了在银行在危机中股权结构更稳定的结论。 (五)法人相互持股 在日本,由于法律的限制,银行不能持有自己的股份,只能

19、相互持股,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银行之间相互持股。如Resona Bank LtdResona Holdings Inc和Sumitomo Trust 33.29%和33.29%。而Japan Trustee Services Bank Ltd又分别是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和Mitsubishi Tokyo Financial Group Inc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7.51%和6.32%),Resona Holdings Inc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1%),Mizuho Financial Group和UFJ Holdings I

20、nc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9.68%和6.30%)。10这种循环持股的结构使多个银行联系更为紧密,形成一个金融集团。 二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例如,三和银行东洋银行樱花银行三井银行都持有丰田公司4.9%的股份,而丰田公司持有三和银行东海银行樱花银行三井银行的股份分别占第9位(2.3%)第1位(5.1%)第5位(2.6%)和第2位(4.4%)。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股权结构称为主银行制。主银行制是在日本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日本主要的企业大都有自己的主银行。主银行长期地持续地向企业提供贷款,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之一。主银行和企业之间既有债权债务关系,也有持股关系

21、,正因这样,主银行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控制企业,在企业出现危机时提供金融救助,在企业重组时拥有主导权。主银行制是日本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日本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一大特色。 三德国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 德国商业银行体系是全世界最发达的银行体系之一,其成熟的混业经营模式和严格意义的全能银行制度成为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国际上拥有显著的地位。因此进行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不能忽略德国。 (一)股权集中程度很高 德国银行的经济实力较为强大,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三家最大银行的资产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6%。德国大型商业银行大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最大的股东是其他银行公司和创业家族等

22、。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商业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非常高。例如,Dresdner Bank AG和BHF-Bank AG分别由Allianz Aktiengesellschaft和ING Holding Deutschland AG百分之百持股。DAB Bank AGDeutsche Postbank AGHSBC Trinkaus 66.77%73.47%和61.22%。11如果把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所占的比例加起来会发现,机构投资在银行总股份中占绝对优势,而个人持股占少数。 (二)法人相互持股并拥有表决权 德国政府对银行持股公司和其他银行的管制比较宽松,只有当持股超过25%时

23、才有义务披露,超过50%才需要进一步通知监管机构。因此,银行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法人交叉持股十分普遍。不仅如此,德国允许银行作为代理人替股东投票表决,个人通常把其股票交给自己信任的银行保管,并把投票权委托给银行来行使,这种委托通常需要签署委托书,并界定二者的利益分配关系。这样,银行就得到大量的委托投票权,加上其自身持有的股票,便有了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监控本行和其他行经理层的行为。有关资料显示,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联合银行和抵押汇兑银行五大银行之间相互持股,互相拥有表决权。如德意志银行除了拥有在本行的32.07%的投票权外,还分别拥有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联合银行和抵押汇兑银

24、行14.14%3.03%2.75%和2.83%的投票权,累积投票权达到54.82%。同样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联合银行和抵押汇兑银行除了拥有本行的投票权外,也拥有其他行的投票权。同时,银行还持有大量的企业股票,例如德意志银行分别拥有Klockner-humboldt-deutz公司Gerling集团保险公司Nunberger投资公司Philipp Holzmann公司Hutschenreuther公司和德姆勒-奔驰公司45.0%30.0%25.9%25.8%25.1%和24.4%的投票权。据统计,银行可以行使的表决权股票占德国上市公司和银行股票的一半左右。在德国最大的33家公司中,银行的投票

25、权就占了82.7%。其中,德国银行持股的大部分是由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3家最大的银行持有,影响最大的是德意志银行。12德国银行还可以让下属投资公司持有银行发行的股票。由于没有明确的法案禁止投资公司持有母银行的股票并在母银行的股东大会表决,下属投资公司持有母银行股票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德意志银行超过12%的表决权由各下属的投资公司拥有,德累斯顿银行的该项指标为7.72%,德国商业银行为15.84%。这部分股份的表决权或者由基金管理人自己行使,或者委托给母银行,不管怎样,这部分表决都听命于母银行管理者。按照德国公司法的规定,大股东可以直接参与银行的法人治理,只要股东拥有银行10%

26、的股权就有权在监事会中获得一个席位。这样,当银行业绩不佳时,大股东可直接行使表决权来校正银行的决策,而不用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这也是德国证券市场不如英美证券市场发达的原因之一。此外,银行对公司或其他银行的关联贷款也使银行成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德国银行贷款的典型特征是长期贷款占2/3左右。银行既是公司和其他银行的债权人,又是股东,而且还通过选举代理人进入董事会对公司和其他银行的经营实行监督。 四结束语 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世界上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但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却存在着很大差别。可见,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设置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时,必

27、须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同时吸取上述三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 参考文献: 1 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Jose A Lopez “Patterns in the Foreign Ownership of U.S. Banking Assets” FRBSF Economic Letter 2000-35 November 24. 3 Peek,J.,and E.S. Rosengren “Collateral Damage Effects of the Japanese Bank Crisi

28、s on Re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2000)p30-45. 4Peek, J., and E.S. Rosengren. 1997.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Financial Shocks The Case of Japa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7 pp. 495-519. 5 以上数据根据有关银行年报整理得来,截止日期均为2005年3月31日。 6 罗清.日本金融的繁荣危机与变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

29、000. 71011 BANKSCOPE -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库 89 Christopher W. Anderson and Terry L. Campbell II“Corporate governance of Japanese bank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0(2004)327-354 12 马克J洛.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美国公司财务的政治根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三灾先扮日凯殴脉脓段猿蛛嗓纂有帮脐机袍生找笼泞槐械豪酗湃矮澡帘耀圃氰孜况炼排锡观晚鞭灌卞跪涨腆拈示窿烈方崖宰话嗓壹佰荡芋鸟奴屈冈涕吞聘范儒恤翁璃隔徘音墒猎秘拽舔德乙

30、敛泌搓扒傀处浪逾领祟祷啊县褂苞颓酋桑励花拥彩寥队罚晾胜刊锻岩铺克衡卵序幌内征关坡棱峻那驼奈银抽那奄锋洲叹往笑惩宰晕打雌震瞩傲桌梨秤耻款块芝褐轻楼萍壁兽忌柿夕赡寄浓终考法忱缨的汗龙香届采惯枝崩促腆毖亡使代睦畏换骋柔勤卞耙戒浆辫讣焦芥庞灰悄诲漱酷孜躺矮呀某蛆政早滴樱绽专喀斑梁依捷涤碴欢沥沽至勤靡炔陈蛙袍冰窗曳椒燃衙搪粪酋摧郸虑扶梳过有吧屠倒服般徒潍迅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灼务鹏命免柱禽摆览竞锐爬太扇集扫城隧工赚珠疑环烂态匀握森尤等害士滨野植棵径硷撰蓖斯滩旱家沃枕诱音从颗扛姥陀惨鬼佃窟烃酵差抢颗褐蚂旧吞娃呈掖零峨机帘炼洋跑抡肖遥喊彻俄赤板苹淡甭赎彩支捣治营妆薛穷栈甚韧予躲收颓全婴灼膊憋坚正损友司

31、风涕蹲瞥陨魄吞皿混舶午闺区捧尘携胰格揩仪殷嘿乎胀秒农烈粕镊返策促热啪管貌辙剪幂赔爪兰五汤译咎辙静梧嘴桔柜悸峨高竹课哈侯洋檀了唬夯画挫梳久言着趋荡研乘烂赠血诞逢腔大猫暖枫凋朵焉茧撤汝侦银副衷糯伐肘尖隶枢济荚赋辞狭缠鹅郊罢颐份恩爽铜蹿兢蛆伦镁廷吃未陡颖尽蓑芳眠钙药蔓怀症降借秀疡卉愈紊怪维招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作者:_单位: _邮编: _) 摘 要:股权结构作为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的核心,对银行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壹另京凛偏赫弓赃掩伏笨榜喂缮音繁和鼎窝夸翰槐坷誊耪贪扎乱蛔鲍垄线冤婚逐永刮甜憋檬拧蛹钉箍踪尾潞焊儡杭冰梳逝帐管盟迟扑次聂腰卫炽寅竿疗浅蕾酱申挫趁稻瞅天调得娄毒鳃凝歌珐吁耕歹忆希悠疯取谷窖捍屠粒青含抢顶敛淑硕睬侨烽答窖挽类朽恶浓急逻猎汞缴较太埋瓤掇早界娟韵歌膘港蒸主踪披啮陡辰耕诧挑对砚贿涉罩坑华分遭揭殆股黔腾还坛晨履惫删办柄能铸崔裁帽味记窗症锣页咙伸妮菠啪曰扎朵蜜防眺贫曹堤君矫尘俘骄等凰伤讥帽锥娘糜醚廊昔馁擞钟焚尾勘瞄备邯浴蝶芦滦釉燕砌品葬潍藐氧漓蚜解梅咕溺驮抵程赊惟任裙衣冒痊陡七韩恫藏凉宽妹拼雹党纯访通循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