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25130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一、总体概况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精神,学校认真组织研究,确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重点专业和领域,主要涉及我校优势学科(如地调、矿调专业)以及特色学科(如软件工程、机械专业)。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教高函201117号)文件确定我校为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2012年2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7号)文件批准我校地质学

2、(地质调查方向)、资源勘查工程(矿产调查与开发方向)、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地质工程、机械工程两个硕士研究生领域为第二批卓越计划学科专业。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文件精神,我校共获批相关建设经费1050万元,包括地质学(地质调查方向)等三个卓越计划本科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三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我校办学实际,学校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和国内兄弟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

3、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充分发挥行业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立足国土资源领域、覆盖相关产业,探索多样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并引导我校工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总体思路是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以我校若干优势工科专业为依托,坚持“服务国家、严谨严格、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多层次融合、个性化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培养,通过实施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多方位、多层次、多

4、模式的改革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为国家培养一批包括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在内的工程师后备人才。同时,积极发起并参与制定地矿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构建实施“卓越计划”的坚实保障体系,切合实际需求、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新格局。目标定位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国内一流的、以满足国土资源领域需求为主、本硕博多层次的卓越计划培养体系;参与卓越计划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熟悉企业生产实际、能提出、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符合行业企业相关要求。参与专业以地学

5、优势学科为核心并拓展相关延伸专业。培养层次以本科为主同时兼顾研究生教育,首期涉及本科生25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二、组织管理学校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实行两级管理机制,学校专家咨询机构由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承担,下设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校友会、各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学院则成立由院领导、系领导、学科带头人、企业资深工程师等组成的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和实施工作小组。学校卓越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全校卓越计划实施的规划、评审、监督、协调等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卓越计划

6、重大事项的决策,校企之间的高层沟通和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制定统一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对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招生方式、学籍管理、推免方式、质量管理,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基建设、企业教师聘用,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卓越计划的执行情况;协调处理卓越计划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落实。承担卓越计划培养任务的学院设立了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和实施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成员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合作培养企业负责人、企业教授级高工、相关系主任、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学科负责人、教授等学院与企业的各方面人员组成,全面负责联合培养方案和具体工程实践实

7、施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研究配套制度与机制、提供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工作小组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相关系主任任副组长,教务科、学工组、实验中心负责人、各相关企业一线负责人参加,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学院教务科负责处理日常工作,负责起草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协调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师资聘请与培训、学生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等。在各合作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站,明确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学生到企业后的各项工作。通过两级管理体制,学校和学院明确了在卓越计划中的责权利关系,理顺了管理机制。在经费管理上,

8、也实行了两级管理,明确了学校、学院各自的权力及责任。这样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建设内容也有了明确的区分。学校对于卓越计划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和具体工作实际,主要是处理好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的衔接以及企业学习质量保障的问题,在学籍管理、学分制改革方面寻求突破,对试行“卓越计划”的学生实行单独管理。卓越计划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采用“3+1”模式,硕士研究生一般采用“1+1”模式。在执行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一年的工作性实践(或顶岗实习)有效开展,对教学计划作了全新的制订与安排,同时多方筹备、积极动员,不断完善双导师制,保证了企业阶段的学习质量。三、政策措施针对卓越计划所涉及的

9、相关问题,学校出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地大校办字201133号)、“本科教学工程”基金使用指南(教字(2012)10号)、关于公布“本科教学工程”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教字(2012)17号)等相关文件,对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本科教育实施方案、研究生教育实施方案、保障机制、经费使用、具体实施项目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并严格监督实施。学院针对卓越计划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如软件工程专业组织召开了以“共创共育共赢”为主题的中国地质大学校企合作培养论坛并配套出台了学生在企业工作性实践管理制度、企业专业选修课设置方案、企业工作性实践实施方案、卓越计划毕业设计(论文

10、)工作实施方案、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性实践安全承诺书等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了企业阶段工作性实践的顺利实施。四、培养模式学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及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遵循专业基本规范、行业企业需求、学校特色优势三者兼顾的指导思想,在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为主的模式下开展制订和完善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三个本科专业和两个硕士研究生领域的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已在实施过程中。在方案制订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改革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涉及注重课程群及其教学团队的

11、建设、专业课程的梳理与整合、增加实践学时并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将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模块等。学校卓越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遵循精炼理论知识体系、加强实践动手能力、适应企业生产实际、完善多样教学资源、构建合理教学团队的指导思想,按照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研究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精简传统教学内容,增加新兴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适当增设人文社科、管理技术类知识,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知识体系,并由学科专家教授联合企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相关工作。主要涉及针对培养标准和实现矩阵建设课程群、为企业工作性实践开设适应性课程、编写贴合生产实际配套教材、开发基于云环境的教

12、学平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和组建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等,达到基础核心培养模块、实践培养模块、创新能力素质拓展模块的融合。学校卓越计划教学方法改革除了继续加强讨论式、研究式、双语式等教学方法外,还通过野外实地踏勘、企业真实项目库、云环境教学平台、开放式教学、产学研及二课堂学习、国内国际比赛等形式拓展教学平台、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五、师资队伍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增强教师取得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具体措施有:学校在引进新教师时,优先选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优势,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工作,增强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鼓励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或技术顾问,深入企业,加

13、强校企联系,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增强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在职称评定时,优先评聘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在教师考核与激励方面,对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工作的教师重点考核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考核教师;对担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讲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公派出国、教改项目申请等方面享有优先权。除了本校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外,学校还从合作培养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主要通过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制订、专题讲座或者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参与

14、卓越计划。六、校企合作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通知(教高20128号)等文件精神,学校共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其中获资助3个,经费总额600万元。另外,由开展卓越计划的相关专业联系开展的产学研基地(合作企业)30余家。学校始终认为企业的参与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技术创新、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联合培养的学生管理制度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工作遵循“一个平台,两个功能”的

15、指导思想,即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企业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服务的双重功能。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搭建一个多对多的桥梁和调度机制,为学生建立企业实践经验和就业空间。通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和学校基地、实训案例、企业大讲堂等方式,组建讲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学习期间的行业引领、职业规划、订单式培养、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从而达到学生、企业和学校等共同满意的效果。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是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相关问题的咨询和决策,学校教师通过产学研全面合作熟悉企业运作和生产实际情况。运行机制主要有:召开校企合作论坛加强校企沟通,建立互动机制完善“双导师”培养,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相关企业工作性实践规章制度,安排青年教师到企

16、业工作,相关老师具体与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等。校企合作的开展对于我校获批的三个本科专业和两个硕士研究生领域做到了全覆盖。学校卓越计划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核心是是国家批准的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等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围绕各自专业的特点还建设了一批校外产学研基地,大大扩充了学生开展工作性实践的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学校注重全方位引入企业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创新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使校企之间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基地建设、

17、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培训、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等方面逐渐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了能让企业阶段的学习能更有效地开展,学校十分重视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落实。企业培养方案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大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与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使学生能学习到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企业学习阶段的质量保证,如软件工程专业出台了学生在企业工作性实践管理制度、企业专业选修课设置方案、企业工作性实践实施方案、卓越计划毕

18、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方案、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性实践安全承诺书等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了企业阶段工作性实践的顺利实施。除了通过双导师制提高企业实践教学质量,还通过让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取得选修课学分的方式鼓励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七、国际化学校在卓越计划的国际化方面,主要思路是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去主要包括:了解国际上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标准及实施情况;了解国际开放教学资源情况;积极开展教师的国际交流,到国际一流高校和企业去学习提高;努力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水平,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引进来主要包括:积极与国际接轨,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和吸收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和规范;从多样的国际开放教学资源中甄选出可为我所用

19、的优秀资源;参照国外一流高校和企业在工程教育和校企合作上好的做法,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通过部分学生的国际交流影响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具体做法如机械工程学科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或者博士后研究,提高其国际交流与科研能力,实地深入了解其它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相关政策,消化吸收其先进培养方法,引进相关课程等。软件工程专业通过开设双语课程、直接使用国际开放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参与国际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交流和学术交流能力等三种措施着力开展国际化工作。八、其他(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具体填报内容)为更好地推进我校卓越计划培养工作,深入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

20、校召开了全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研讨会、“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交流会等相关会议,组织研究卓越计划相关问题。卓越计划由于其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贴近生产实际、密切行业企业与高校教师交流互动的特点,引起了学校工科专业的高度关注。在学校第一批被批准的3个本科专业和2个硕士研究生领域的基础上,已经有5个本科专业和4个工程硕士领域申报了教育部新一批的卓越计划。学校还于2012年4月发文,将涉及的8个本科专业认定为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开展卓越计划培养,建设了7个国家

21、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密切了校企关系,在校企合作上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国家划拨经费资助下对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进行了改善,建设了5个综合性、设计性卓越计划实验室,资助了26本卓越计划配套教材,同时购置了100万元的工作性实践装备;培养锻炼了师资,使教师更紧密的结合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了学生与生产一线任务的结合度,使学生在实战中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对专业和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对自己的科研和工作能力更有自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企业和学校的人员互聘存在一些障碍;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积累和企业人员的教学能力培养问题;企业阶段学习质量的保障问题;部分企业没有

22、转变思路,缺乏主动培养人才的思路,没有认识到企业生产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一环;部分企业有短视现象,仅关注学生能带来生产进度的增加,而没有体会到这是学生认识社会、与企业互动的一次机会,从而丧失了获得优秀毕业生的机会。今后继续推进卓越计划的主要思路是改革教师评聘机制、密切校企合作互动、完善企业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实践环节投入、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进国际化。可能措施包括:专业教师分批次分单位全面深入纳入卓越计划培养的企业,对其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企业信息以便进行双向选择;由校、院、系层面与相关企业联系,争取大型企业或高新企业能够在学院设立研究院或者实验室等常设科研与实验单位,增大对卓越计划的资助力度;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卓越计划教师的评聘与激励制度;进一步推进国际化进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国际开放课程的学习,同时通过建立完善数字教学资源系统,开展全方位的数字教学,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教学。最后,学校希望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能给参与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关注企业对卓越计划执行的进度,做到企业、学校、学生多赢。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