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汽技术问答(共1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303901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汽技术问答(共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供汽技术问答(共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汽技术问答(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汽技术问答(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供汽专业技术问答(50例)1、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的定义是什么? 答: (1)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用于输送商品介质(油、气等) ,并跨省、市、穿、跨越(江河、道路等) ,中间有加压泵站的长距离(一般大于 50km)管道。管道是按 GB 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或 GB 5025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设计; (2)公用管道:是指城市、乡镇、工业厂矿生活区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管道是按 GB 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或CJJ 3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设计; (3)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

2、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2、什么叫输送干线、输配干线? 答: (1)输送干线自热源至主要负荷区且长度超过 2km无分支管的干线;(2)输配干线有分支管接出的干线。 3、什么叫多热源供热系统?什么叫多热源分别运行、多热源解列运行、多热源联网运行? 答: (1)多热源供热系统 由多个热源及将其联接成一体的热力网和全部热用户组成的供热系统。多热源供热系统有三种运行方式,即:多热源分别运行、多热源解列运行、多热源联网运行。 (2)多热源分别运行 在采暖期或供冷期将热力网用阀门分隔成多个部分,由各个热源分别供热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实质是多个单热源的供热系统分别运行。 (3)

3、多热源解列运行 采暖期或供冷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基本热源满负荷后,分隔出部分管网划归尖峰热源供热,并随气温进一步变化,逐步扩大或缩小分隔出的管网范围,使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尽可能接近满负荷。这种方式实质还是多个单热源的供热系统分别运行。 (4)多热源联网运行 采暖期或供冷期基本热源首先投入运行,随气温变化基本热源满负荷后,尖峰热源投入与基本热源共同在热力网中供热,并使基本热源在运行期间保持满负荷,尖峰热源承担随气温变化而增减的负荷。4、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如何确定? 答: (1)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应按各用户的最大蒸汽流量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当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

4、应考虑补偿管道热损失产生的凝结水的蒸汽量。 (2) 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乘以用户的凝结水回收率确定。5、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热力网管道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 (1)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网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同一条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2)穿过厂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 (3)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网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4)热力网管道选线时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高地下水位区等不利地段。6、热力管网地上或地下敷设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城市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

5、地下敷设。当地下敷设困难时,可采用地上敷设,但设计时应注意美观。 (2)工厂区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上敷设。7、热力网管道埋地敷设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 (1)热水热力网管道地下敷设时,应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热水或蒸汽管道管沟敷设时,应首选不通行管沟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管沟敷设;当采用通行管沟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管沟敷设。蒸汽管道采用管设困难时,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防水性能可靠。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敷设,其设计寿命应不低于25年。 (2)河底敷设管道必须远离浅滩、锚地,选择在较深的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妨碍河道整治和保证管道安全的原则确定。对于一至五级航道河流,管道(管应敷

6、设在航道底设计标高2m 以下,对于其他河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稳定1m以下。对于灌溉渠道,管道(管沟)应敷设在渠底设计标高0.5m 以下。管设或直埋敷设管道河底敷设时,应进行抗浮计算。 (3)热力网管道同河流。铁路、公路等交叉时应垂直相交。特殊情况下,管道路或地下铁路交叉不得小于60o角;管道与河流或公路交叉不得小于 45o角。 (4)地下敷设管道与铁路或不允许开挖的公路交叉,交叉段的一侧留有足够的检修地段时,可采用套管敷设。 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应采用填充式保温, 管道保温层与套管问应留有不小于50mm 的容隙。套管内的管道及其它钢部件应采取加强防腐措施。采用钢套管时,套管内、外表面均应做

7、防腐处理。 (5)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和管沟应设坡度,其坡度不小于 0.002。进入建筑物的管道它坡向干管。地上敷设的管道可不设坡度。 (6)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l)管沟盖板或检查室盖板覆土深度不应小于0.2m; 2)直埋敷设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应考虑土壤和地面活荷载对管道强度的影响并保证管道不发生纵向失稳。具体规定应按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7)燃气管道不得进入热力网管沟。当自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时,应加套管或用厚度不小于100mm 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套管应伸

8、出管沟以外,每侧不应小于 lm。 (8) 热力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当垂直净距小于300mm 时,燃气管道应加套管。套管两端应超出管沟 lm 以上。8、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主要要求是什么? 答: (1)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地区,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 2.0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 0.3m; (2)管道跨越水面、峡谷地段时,在桥梁主管部门同意的条件下,可在永久性的公路桥上架设。管道架空跨越通航河流时,应保证航道的净宽与净高符合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 管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50 年一遇的最高水位垂直净距不

9、应小于 0.5m。跨越重要河流时,还应符合河道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3)热力网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 (4)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5m 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9、答: (1)城市热力网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电弧焊或高频焊焊接钢管。管道及钢制管件的钢材钢号应不低于表3.2.24 的规定。 管道和钢材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2) 热力网凝结水管道宜采用具有防腐内衬、 内防腐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管道。非金属管道的承压能力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3)热力

10、网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有条件时管道与设备、阀门等连接也应采用焊接,当需要拆卸时,采用法兰连接。对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m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连接,但连接放气阀的管道应采用厚壁管; (4)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5地区露天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凝结水管道放水阀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1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设备附件均不得采用灰铸铁制品。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30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城市热力网蒸汽管道在任何条件下均应采用钢制阀门及附件; (5)弯头的壁厚应不小于管道壁厚。焊接弯头应双面焊接; (6)钢管焊制三通,支管开孔应进行补强。对于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的直埋敷设管道,应

11、考虑三通于管的轴向补强,其技术要求按 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7)变径管制作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壁厚不应小于管道壁厚。10、热力网管道热补偿考虑的原则是什么? 答: (1)热力网管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自然补偿。直埋敷设热水管道自然补偿转角管段应尽量布置成60o90o角,当角度很小时应按直线管段考虑,小角度的具体数值应按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 (2)选用管道补偿器时,应根据敷设条件采用维修工作量小、工作可靠和价格较低的补偿器。 (3)采用弯管补偿器或波纹管补偿器时,设计应考虑安装时的冷紧。冷紧系数可取 0.5

12、。 (4)采用套筒补偿器时,应计算各种安装温度下的补偿器安装长度,并保证管道在可能出现的最高,最低温度下,补偿器留有不小于20mm 的补偿余量。 (5)采用波纹管轴向补偿器时,管道上应安装防止波纹管失稳的导向支座。采用其他形式补偿器,补偿管段过长时,亦应设导向支座。 (6)采用球形补偿器、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且补偿管段较长时宜采取减小管道摩擦力的措施。 (7)当两条管道垂直布置且上面的管道直接敷设在固定于下面管道的托架上时,应考虑两管道在最不利运行状态下热位移不同的影响,防止上面的管道自托架上滑落。 (8)直埋敷设热水管道,经计算允许时,宜采用无补偿敷设方式,按CJJ/T 81城镇直埋供热管道

13、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11、热力网管道阀门设置的原则是什么?答: (1)热力网管道干线、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 (2)热水热力网干线应装设分段阀门。分段阀门的间距宜为:输送干线 20003000m;输配干线10001500m。蒸汽热力网可不安装分段阀门;多热源供热系统热源间的连通干线、环状管网环线的分段阀应采用双向密封阀门; (3)热水、凝结水管道的高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高点)应安装放气装置; (4)热水、凝结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装放水装置。 热水管道的放水装置应保证一个放水段的排放时间不超过表 3.2.26 的规定:(5)工作压力大于

14、或等于 1.6 MPa 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500mm 的管道上的闸阀应安装旁通阀。旁通阀的直径可按阀门直径的十分之一选用; (6) 当供热系统补水能力有限需控制管道充水流量或蒸汽管道启动暖管需控制汽量时,管道阀门应装设口径较小的旁通阀作为控制阀门; (7)当动态水力分析需延长输送于线分段阀门关闭时间以降低压力瞬变值时,宜采用主阀并联旁通阀的方法解决。旁通阀直径可取主阀直径的四分之一。主阀门和旁通阀应连锁控制,旁通阀必须在开启状态主阀方进行关闭操作,主阀关闭后旁通阀才可关闭; (8)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的阀门,宜采用电动驱动装置。由监控系统远程操作的阀门,其旁通阀亦应采用电动驱动装置

15、; (9)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500m 的热水热力网于管在低点,垂直升高管段前,分段阀门前宜设阻力小的永久性除污装置。12、热水热力网输送干线装设分段阀门的作用是什么? 答:热水管道分段阀门的作用是: (1) 减少检修时的放水量(软化、除氧水)降低运行成本;(2)事故状态时缩短放水、充水时间,加快抢修进度; (3) 事故时切断故障段, 保证尽可能多的用户正常运行, 即增加供热的可靠性。13、热力网蒸汽管道上疏水装置设置原则是什么? 答: (1)蒸汽管道的低点流量测量孔板前、分汽缸底部和垂直升高的管段前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同一坡向的管段,顺坡情况下每隔 400500m,逆坡时每隔 200

16、300m 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 (2)管道中的蒸汽在任何运行工况下均为过热状态时,可不装经常疏水装置; (3)经常疏水装置与管道连接处应设聚集凝结水的短管,短管直径为管道直径的 1/21/3,短管底部设法兰盖,疏水管应连接在短管侧面。 (4)经常疏水装置排出的凝结水,宜排入凝结水管网,当不能排入凝结水管网时,应降温后排放。13、 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 (1)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设计,应按 GB 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 GB 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 50264工艺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和 CJJ 3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的规定执

17、行。 (2)供热介质设计温度高于 50的热力管道、设备、阀门应保温。在不通行管沟敷设或直埋敷设条件下,热水热力网的回水管道、与蒸汽管道并行的凝结水管道以及其它温度较低的热水管道,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可不保温。 (3)需要操作人员接近维修的地方,当维修时,设备及管道保温结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 (4)保温层设计时应优先采用经济保温厚度。当经济保温厚度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时,应按技术条件确定保温层厚度。14、热力网管道及设备的保温计算原则是什么? 答: (1)保温厚度计算原则应按 GB 8175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原则的规定执行。 (2)按规定的散热损失、环境温度等技术条件计算双管或多管地下敷设管

18、道的保温层厚度时,应选取满足技术条件的最经济的保温层厚度组合。 (3)计算地下敷设管道的散热损失时,当管道中心埋深大于两倍管道保温外径(或管沟当量外径)时,环境温度应取管道(或管沟)中心埋深处土壤自然温度;当管道中心埋深小于两倍管道保温外径(或管沟当量外径)时,环境温度可取地表面土壤自然温度。 (4)蒸汽管道按规定的供热介质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选择最不利工况进行计算,供热介质温度应取计算管段在计算工况下的平均温度,环境温度应按下列规定取用: l)地上敷设时,取用计算工况下相应的室外空气温度; 2)通行管沟敷设时,取用40; 3)其它类型的地下敷设时,取用计算工况下相应的月平均上壤(或地

19、表)自然温度。 (5)按规定的土壤(或管沟)温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按下列规定选取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 l)蒸汽热力网按下列两种工况计算,并取保温层厚度较大值: 供热介质温度取计算管段的最高温度,环境温度取同时期的月平均上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环境温度取最热月平均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供热介质温度取同时期的最高运行温度。 2)热水热力网应按下列两种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并取保温层厚度较大值: 冬季供热介质温度取设计温度,环境温度取最冷月平均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夏季环境温度取最热月平均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供热介质温度取用同时期的运行温度。 (6)按规定的保温层外表面温

20、度条件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按下列规定选取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 l)蒸汽热力网供热介质温度按可能出现的最高运行温度取用; 2)热水热力网分别按冬季、夏季两种供热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并取保温层厚度较大值。15、 装置中主管廊宽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管廊的宽度: 1) 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道的数量和管径的大小确定。并考虑一定的预留的宽度,一般主管廊管架应留有1020的余量,并考虑其荷重。同时要考虑管廊下设备和通道以及管廊上空冷设备等结构的影响。如果要求敷设仪表电缆槽架和电力电缆槽架,还应考虑它们所需的宽度。管廊上管道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双层,必要时也可布置三层。管廊的宽度

21、一般不宜大于10m; 2) 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支柱跨距最好与空冷器的间距尺寸相同,以使管廊立柱与空冷器支柱中心线对齐; 3) 管廊下布置泵时,应考虑泵的布置及其所需操作和检修通道的宽度。如果泵的驱动机用电缆为地下敷设时,还应考虑电缆沟所需宽度。此外,还要考虑泵用冷却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干管所需宽度; 4) 由于整个管廊的管道布置密度并不相同,通常在首尾段管廊的管道数量较少。因此,在必要时可以减小首尾段管廊的宽度或将双层管廊变单层管廊。 (2)管廊的跨度: 管廊的柱距和管廊的跨据是由敷设在其上的管道因垂直荷载所产生的允许弯曲挠度决定的,通常为 69m。如中小型装置中,小直径的管道较多时,可在两根

22、支柱之间的间距取得一致,以便管道通过。如果是混凝土管架,横梁顶宜埋放一根20 圆钢或钢板,以减少管道与横梁间的摩擦力。 (3)管廊的高度可根据下面条件确定: 1) 横穿道路的空间。管廊在道路上空横穿时,其净空高度为: 装置内的检修道不小于 4.5 m; 工厂道路不小于 5.0 m; 铁路不小于 5.5 m; 管廊下检修通道不小于 3 m。 当管廊有桁架时要按桁架底高计算。 2) 管廊下管道的最小高度。为有效地利用管廊空间,多在管廊下布置泵。考虑到泵的操作和维护,至少需要 3.5 m;管廊上管道与分区设备相接时,一般应比管廊的底层管道标高低或高 600-1000 mm。所以管廊底层管底标高最小为

23、 3.5 m。管廊下布置管壳式冷换设备时,由于设备高度增加,需要增加管廊下的净空。3) 垂直相交的管廊高差。若管廊改变方向或两管廊直角相交,其高差取决于管道相互连接的最小尺寸, 一般以500-750mm为宜。 对于大型装置也可采用1000mm高差。管廊的结构尺寸。在确定管廊高度时,要考虑到管廊横梁和纵梁的结构断面和型式,务必使梁底和桁架底的高度,满足上述确定管廊高度的要求。对于双层管廊,上下层间距一般为1.2-2.0m,主要决定于管廊上最大管道的直径。至于装置之间的管廊的高度取决于管架经过地区的具体情况。如沿工厂边缘或罐区,不会影响厂区交通和扩建的地段,从经济性和检修方便考虑,可用管墩敷设,离

24、地面高 300-500mm 即可满足要求。16、塔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塔与其关联的设备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1)塔的布置方式: 1) 单排布置,一般情况下较多采用单排布置,管廊的一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塔或立式容器时,一般中心线对齐,如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塔设置联合平台时,可以中心线对齐也可以一边切线对齐; 2) 非单排布置,对于直径较小本体较高的塔,可以双排布置或成三角形布置,这样,可以利用平台将塔联系在一起,提高其稳定性。但对平台生根构件应采用可以滑动的导向节点,以适应不同操作温度的热胀影响; 3) 构架式布置,对直径 DN1000mm 的塔还可以布置在构架内或构架的一边。利用构架提高其稳定

25、性和设置平台、梯子。 (2)塔与其关联设备的布置要求:塔与其关联设备如进料加热器、非明火加热的重沸器、塔顶冷凝冷却器、回流罐、塔底抽出泵等,宜按工艺流程顺序,尽可能靠近布置,必要时可形成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设在一个区内,这样便于操作管理。17、管道敷设的方式有哪几类?其优缺点是什么? 答:管道敷设方式有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两大类: (1) 地面以上统称架空敷设。是工业生产装置管道敷设的主要方式。具有便于施工、操作、检查、维修及经济等优点 (2) 地下敷设 1) 埋地敷设:其优点是利用地下的空间,使地面以上空间较为简洁,并不需支承措施;其缺点是管道腐蚀性较强,检查和维修困难,在车行道处有时需特别处

26、理以承受大的荷载,低点排液不便,易凝油品凝固在管内时处理困难,带隔热层的管道很难保持其良好的隔热功能等,故只有架空敷设不可能时,才予以采用; 2) 管沟敷设: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提供了较方便的检查维修条件;还可敷设有隔热层的高温、易凝介质或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其缺点是费用高,占地面积大,需设排水点,易积聚或串入油气,增加不安全因素,污物清理困难等。18、 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有哪些要求? 答: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应以管道不受损坏为原则,并应考虑最大冻土深度和地下水位等影响。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 0.5m;在室内或室外有混凝土地面的区域,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 0.3m。19、 管廊上管道布置的原

27、则是什么? 答: (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间; (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管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 (4)需设置“”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 (5)低温管道和液化烃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 (6)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宜布置在下层 (7)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预留 10-20裕量。20、 蒸汽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一般装置的蒸汽管道宜架空敷设,不宜管沟敷设,更不

28、应埋地敷设。由工厂系统进入装置的主蒸汽管道,一般布置在管廊的上层。蒸汽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1)蒸汽支管应自蒸汽主管的顶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安装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以避免存液; (2)蒸汽主管的末端应设分液包; (3)水平敷设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问隔为: l)在装置内,饱和蒸汽宜为80m,过热蒸汽宜为 160m; 2)在装置外,顺坡时宜为300m,逆坡时宜为 200m。 (4)不得从用汽要求很严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它用途; (5)蒸汽支管的低点,应根据不同情况设排液阀或(和)疏水阀; (6)在蒸汽管道的“II”型补偿器上,不得引出支管。在靠近“II”型补偿器两侧的直管上引出支

29、管时,支管不应妨碍主管的变形或位移。因主管热胀而产生的支管引出点的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的应力或过多的位移; (7)凡饱和蒸汽主管进入装置,在装置侧的边界附近应设蒸汽分水器,在蒸汽分水器下部设经常疏水措施。过热蒸汽主管进人装置,一般可不设蒸汽分水器; (8) 多根蒸汽伴热管应成组布置并设分配管, 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从主管接出; (9)直接排至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应在该管下端的弯头附近开一个6mm 的排液孔, 并接 DN15 的管于引至排水沟、 漏斗等合适的地方。 如果放空管上装有消声器,则消声器底部应设 DN15 的排液管并与放空管相接。放空管应设导向和承重支架; (10)连接排放或经常排放的

30、泛汽管道,应引至非主要操作区和操作人员不多的地方。 21、蒸汽凝结水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 (1)当回收凝结水时,装置内凝结水管道宜架空敷设,一般布置在管廊上; (2)从不同压力的蒸汽疏水阀出来的凝结水应分别接至各自的凝结水回收总管,但是,蒸汽压力虽不同,而疏水阔后的背压较小且不影响低压疏水阀的排水时,可合用一个凝结水回收总管; (3)为减少压降,凝结水支管应顺介质流向450斜接在凝结水回收总管顶部,并在靠近总管的支管水平管段上设切断阀; (3) 成组布置的蒸汽伴热管,其疏水阀后凝结水管应集中接至凝结水集合管。22、蒸汽管道和蒸汽加热设备哪些部位需设疏水阀? 答:在蒸汽管道和蒸汽加热

31、设备的下述部位应设置疏水阀: (1) 饱和蒸汽管道的末端或最低点, 蒸汽伴热管的末端, 如果蒸汽管道较长时,每隔一定距离亦应设疏水阀;饱和蒸汽管道的每个立式“”型补偿器前或最低点; (2)饱和蒸汽系统的减压阀前和调节阀前; (3)蒸汽分水器及蒸汽加热设备等下部; (4)经常处于热备用状态的设备进汽管的最低点; (5)扩容器的下部,分汽缸(蒸汽分配管)的下部以及水平安装的波纹补偿器的波峰下部。23、 选用疏水阀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对疏水阀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选用硫水阀的主要依据: (1)凝结水量; (2)蒸汽温度、压力(最低压力) (3)凝结水回收系统的最高压力; (4)蒸汽加热设备或管道的操作

32、特点(连续或间歇操作) (5)疏水阀安装位置以及对它的要求。对疏水阀的具体要求: (1)及时排除凝结水; (2)尽量减少蒸汽泄漏损失; (3)动作压力范围大,即压力变化后不影响疏水; (4)对背压影响要小; (5)能自动排除空气; (6)动作敏感、可靠、耐久、噪声小; (7)安装方便、维护容易、不必调整; (8)外形小、重量轻、价格便宜。24、 蒸汽疏水阀有哪几种类型?其常用的疏水阀的安装有何要求? 答:根据疏水阀的动作原理分类,通常分为机械型、热静力型和热动力型三大类。此外还有特殊型疏水阀。常用的疏水阀有:浮球式疏水阀、双金属片疏水阀和圆盘式疏水阀。其安装要求是: (1)浮球式疏水阀必须水平

33、安装,布置在室外时,应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2)双金属片疏水阀可水平安装或直立安装,为使疏水阀得到动作所需要的温差,在疏水阔进口处至少要有 lm 长不保温管段,使凝液有一定过冷度; (3)圆盘式疏水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4)安装疏水阀时,其本体上指示的流向箭头必须与管道内凝结水流向一致否则,疏水阀不起作用。25、对管道上排气、排液管的安装有何具体要求? 答:管道上排气、排液管的安装要求如下: (1)管道上高点放空口设置的位置宜靠近平台、支架、构筑物以及易于操作之处; (2)管道上低点放净口设置的位置附近宜设地漏、地沟或用软管接至地漏、地沟处; (3)为保证阀门检修、丝堵、管帽及法兰拆卸、软管

34、连接,管道上低点放净管管端距地面或楼板面的净距不得小于100mm; (4) 管道上的放空、放净口安装位置尽量设置在物料流向的下游端部靠近弯头处,但不应设在弯头上;管道上放空。放净口设置的阀门应靠近主管; (5) 对易自聚、易冻结、易凝固、含固体介质的管道上的放净管不应有拐弯;对于浆液管道不宜设置排气和排液管,如需设置排液管时,排液管应与水平浆液管底部成切线方向; (6)管径小于 DN40 的管道可不设高点排气;对于全厂性的工艺、凝结水和水管道(非埋地)在历年一月份平均温度高于O0C 的地区,应少设低点排液; (7)振动管道上直径小于 DN40 密闭放空、放净管根部接口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8)

35、接地漏或开口罐的放净管管口应高出地漏或罐口大于或等于 50mm; (9)放气或排液管上的切断阀,宜用闸阀,阀后可接带管帽短管;对于高压、极度及高度危害介质的管道应设双阀。当设置单阀时,应加盲板或法兰盖; (l0)连续操作的可燃气体管道低点的排液阀。应为双阀。排出的液体应排放至密闭系统:仅在开停工时使用的排液阀,可设一道阀门并加螺纹堵头、管帽、盲板或法兰盖。可燃液体管道以及大于25 MP。蒸汽管道上排液管装一个切断阀时,应在端头加管帽(管堵) 盲板或法兰盖。26、直管段上两相邻环焊缝的最小中心间距为多少?环焊缝及需要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最小净距离为多少? 答:直管段上两相邻环焊缝的中心间

36、距: (1) 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 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应小于 50mm; (2) 对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 150mm 的管道,不应小于 150mm。环焊缝距支、吊架边缘净距不应小于 50mm;需要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最小净距离应大于焊缝宽度的 5 倍,且不得小于 100mm。27、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是什么?最适宜的安装高度是多少?水平管道上阀门、阀杆方向如何考虑? 答: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 (1)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阀门,其中心线应尽量取齐。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37、100mm,为了减少管道间距,可把阀门错开布置; (2)隔断设备用的阀门,在条件允许时宜与设备管口直接相接,或尽最靠近设备。这样在系统水压试验时可试验较多的管道,检修时也可拆下(或隔开)设备而不影响系统; (3)事故处理阀如消防水用阀、消防蒸汽用阀等应分散布置,且要考虑到事故时的安全操作。这类阀门要布置在控制室后、安全墙后、厂房门外、或与事故发生处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地带,以便发生火灾事故时,操作人员可以安全操作; (4)塔、反应器、立式容器等设备底部管道上的阀门,不得布置在裙座内; (5)从干管上引出的支管,一般要靠近根部且在水平管段上设切断阀; (6)升降式止回阀应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

38、回阀可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底阀应装在离心泵吸入管的立管端; (7)布置在操作平台周围的阀门的手轮中心距操作平台边缘不宜大于 450mm,当阀杆和手轮伸入平台上方且高度小于2 米时,应使其不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通行; (8)地下管道的阀门应设在管沟内或阀井内,必要时,应设阀门延伸杆。消防水阀井应有明显的标志。 阀门最适宜的安装高度是距离操作面1.2m 左右。 水平管道上的阀门,阀杆方向可按下列顺序确定:垂直向上;水平;向上倾斜45向下倾斜 45应避免垂直向下。水平安装的明杆式阀门,当阀门开启时,阀杆不

39、得影响通行。28、疏水阀的安装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疏水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浮球式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布置在室外时,应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2)双金属片式疏水阀可水平安装或直立安装; (3)热动力式疏水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4)脉冲式疏水阀宜装在水平管道上;阀盖朝上; (5)倒吊桶式疏水阀必须水平安装; (6)多个疏水阀同时使用时必须并联安装。29、 管件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 (1)弯头宜选用曲率半径等于 1.5 倍公称直径的长半径弯头;输送气固、液固两相流物料的管道应选用大曲率半径弯管; (2)管廊上水平管道变径连接,如无特殊要求,应选用底平偏心异径管;垂直管上宜选用

40、同心异径管; (3)对于水平吸入的离心泵,当入口管变径时,应在靠近泵的入口处设置偏心异径管。当管道从下向上进泵时,应采用顶平安装,当管道从上向下进泵时,宜采用底平安装; (4)平焊法兰不应与无直管段的弯头直接连接; (5)阀门和其它静密封接头宜安装在管道支撑点的附近;(6)除工艺有特殊要求外,塔、反应器、立式容器等设备裙座内的管道上不得布置法兰和螺纹接头; (7)机泵润滑油系统的碳素钢管道、输送有固体沉积及结焦介质的管道等应分段设置法兰。机泵润滑油系统的碳素钢管道每段管道上的弯头不宜超过 2 个; (8)机泵润滑油系统的润滑油主管的末端,应用法兰盖封闭; (9)调节阀两侧管道上的异径管应紧靠调

41、节阀; (10)采用异径法兰连接时,输送介质的流向宜自小口径流向大口径。30、补偿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 (1)由于设备布置或其他因素使管道系统的几何形状受到限制,补偿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道系统的适当位置安装补偿器。 (2)补偿器的选用和布置规定如下: l) “”形补偿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应优先选用; 2) “”形补偿器与固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两固定点间距的三分之一; 3)管道布置受限制时,在设计压力和输送介质允许情况下可选用金属波纹管形补偿器。(3)布置无约束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l)两个固定支座间仅能布置一个补偿器; 2)固定支座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内压

42、推力的作用; 3)对管道必须进行严格地保护,尤其是靠近补偿器的部位应设置导向架,第一个导向支架与补偿器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4 倍公称直径,第二个导向支架与第一个导向支架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 14 倍公称直径, 以防止管道有弯曲和径向偏移造成补偿器的破坏。 (4)布置带约束的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应符合应力计算的要求。 (5)套管式、球形补偿因填料容易松弛、发生泄漏,对可燃介质管道和有毒介质管道严禁选用。 (6)储罐前的管道当地震烈度等于或大于7 度、有不均匀沉陷,且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 150mm 时,应设置储罐抗震用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直径不应小于储罐进出管口的直径。金属软管应布置在靠近储罐壁的第一道阀

43、门和第二道阀之间。31、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 (1)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应符合现行的石油化工个业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的规定; (2)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应便于安装、观察和维修。必要时应设置专用的操作平台或梯子; (3) 仪表管嘴的长度应根据管道的隔热层厚度确定。32、 流量测量仪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 (1)为了保证孔板流量计测量准确,孔板前宜有 1520 倍管子内径的直管段,孔板后有不小于5倍管子内径的直管段; (2)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子流量计必须安装在介质流向自下向上的、无震动的垂直管道上。安装时要保证流量计前应有不小于

44、5 倍管于内径的直管段,且不小于 300 mm; 2)当被测量介质中含在固体悬浮物时,靶式流量计需要水平安装。靶式流量计安装在垂直管道上时,液体流向宜由下而上。靶式流量计入口端前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 5 倍管子内径,出口端后的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 3 倍管子内径; 3)腰轮流量计宜安装在调节阀前。当流量计需进行现场校验时,应在腰轮流量计前切断阀的前后设二个带快速接头的校验用闸阀。32、压力测量仪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1)为了准确地测得静压,压力表取压点应在直管段上,并设切断阀。(2)泵出口的压力表应装在出口阀前并朝向操作侧。 (3)现场指示压力表的安装高度宜为 1.21.8m,当超过 2.0

45、m 时,应有平台或直梯。33、温度测量仪表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答: (1)温度计、热电偶宜安装在直管段上,其安装要求最小管径规定如下: l)工业水银温度计,DN50; 2)热电偶、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DN80; 3)压力式温度计,DN150; 4)扩径管长度不应小于 250mm。 (2)温度计、热电偶在管道拐弯处安装时,管径不应小于 DN40,且与管内流体流向成逆流接触。 (3)温度计可垂直安装或倾斜 45o安装,倾斜 45o安装时,应与管内流体流向成逆流接触。 (4)现场指示温度计的安装高度宜为 1.21.5m。高于 2.0m 时宜设直梯或活动平台。为了便于检修,距离平台最低不宜小于300

46、mm。 (5)对于有分支的工艺管道,安装温度计或热电偶时,要特别注意安装位置与工艺流程相符,且不能安装在工艺管道的死角、盲肠位置。34、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房顶或墙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房顶或墙时,在穿孔处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以软质材料封堵。套管直径应大于管道或隔热管道的隔热层外径,并且不影响管道的热位移。 套管应高出楼板或房顶 50mm, 处于顶层者必要时应设防雨罩。管道的焊缝不应位于套管内,并距套管端部不小于 150mm。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和防爆墙。35、管道支吊架有哪些种类和型式? 答:管道支吊架可分为以下几类: 36、何谓管道的自然补偿?自然补偿

47、有何特点? 答:管道的自然补偿就是管道的走向按具体情况呈各种弯曲形状,管道利用这种自然的弯曲形状所具有的柔性以补偿其自身的热胀和端点位移称为自然补偿。自然补偿的特点是构造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37、设备和管道的隔热目的是什么? 答: (1)减少设备和管道在工作中的热量和冷量损失,以节约能源; (2)满足工艺生产要求,避免、限制或延迟设备或管道内介质的凝固、冻结,以维持正常生产; (3)减少生产过程中介质的“温升”或“温降” ,以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4)防止设备和管道表面结露; (5)降低和维持工作环境温度,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热表面导致火灾和防止操作人员烫伤。38、请分别列出岩棉、微孔硅酸钙(无石棉) 、硅酸铝纤维制品、聚氨脂泡沫塑料(自熄性) 、聚苯乙燃泡沫塑料(自熄性)和泡沫玻璃等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适用温度范围? 答:岩棉制品: 02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