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68502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精品文档.中国矿业大学生物工程专题研究结题报告专题题目: 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学 院 化工学院 班 级 2008级生物工程2班 姓 名 吴金钛 学 号 06082854 分 数 评阅教师 二O一一 年 十二 月 五 日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吴金钛(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116) 摘 要 我国已探明褐煤的保有储量是1300亿吨,占煤炭储量的13%1。这些低阶煤直接燃烧不仅热效率低,工业应用价值低,长期堆放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褐煤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成为一个指的人们深思的研究课题。而褐煤的

2、生物转化和利用研究为人们开辟了一条实现煤炭高效和清洁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道路。对维护全球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贡献和深远的意义。关键词 褐煤 生物降解1. 褐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的意义褐煤是一种只经过岩化作用而质变作用不充分的低阶煤,有的仍保有植株的原貌,也正因为如此褐煤含水量高、挥发分高、且易于风化破碎、容易发生自燃,不适于长途运输和储存,只能直接燃烧发电23。但褐煤直接燃烧不仅热效率低,而且易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4。中国属于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为适应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必要的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非煤化石燃料以填补巨大的能源空缺,但是出于能源安全角度,又不能过度依赖国外进口,因

3、此通过将储量很大,热值和利用价值不高的褐煤、风化煤等煤炭资源通过生物转化,以补充其他化石燃料之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生物转化降解获得的产品适应国家提倡的低碳之路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要求,为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2. 褐煤的组成 褐煤属于最年轻的煤,其煤炭形成经历了两个过程:泥炭化与煤化过程。泥炭化过程,植物体中的纤维素先降解为单糖,木质素则逐步氧化成结构复杂多变的腐植酸及水溶性的苯环衍生物,结果植物残体逐渐就转化呈腐殖质。其中大量的-OH -COOH 等活泼官能团及活泼的-氢作用生成的新的产物如腐植酸和沥青等。形成的泥炭当被其它沉积物覆盖时,泥炭化阶段作用结束,生

4、化作用逐渐减弱停止,紧接着在温度和压力为主的物化作用下,进入煤化阶段,泥炭就逐步转化成了褐煤因此煤中含有丰富的孔结构及大量的-OH -COOH 等典型结构。由于低阶煤中含有大量的-OH -COOH 等典型结构与木质素的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相似,低阶煤分子中的侧链及桥键较多活性官能团含量较高易被微生物作用,因此可以采用含有木质素酶系可以对木质素进行降解的菌体对褐煤进行降解5。3. 褐煤微生物降解的机理经过国内外人员的多年研究发现,煤的微生物降解具有可行性,降解过程随具体的煤种、菌种和环境条件变化而存在差异。根据多年研究成果,研究者们总结了3种主要的降解机理:碱作用机理、生物螯合剂作用机理和酶作用机

5、理6。(1)碱作用机理: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例如氨、多胺及一些肽类化合物参与煤的液化。1987年,Strandberg报道了放线菌培养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胞外物质能够将煤液化,之后经提取检测发现这种物质不能被蛋白酶降解,同时他们还发现煤液化的过程随PH升高煤的液化量越高,由此他们判定之前所提的这种胞外物质并不是生物酶,而可能是一种碱性的代谢物质78。1989年Quigley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微生物产生的碱性代谢物很可能是一种影响煤降解的因素之一79。但国内的一些学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是煤在降解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不但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且液化煤量随PH值下降而上升,这种结论

6、与国外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因此说碱性溶解机理有待于验证10。(2)生物螯合剂作用机理:1998年,Quigley等报道褐煤中存在多价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在褐煤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在脱除这些多价金属之后,煤炭能够更多地溶解在稀碱之中,同时生物溶解增强发生的氧化作用减少711。之后Cohen等人利用云芝溶解煤的试验中发现煤的溶解程度和草酸盐相关,试验证明褐煤的金属离子经螯合剂作用,煤的溶解度得以提高12。但是用昂贵的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来产生碱性物质和螯合物,不但产生速度慢,而且目标产物浓度低,副产物多,从经济角度而言,这种途径并不适应于大规模化生产。 (3)酶作用机理:很早之前,人们就知道有

7、些酶可以直接降解木质素,而褐煤属于一种转化不充分的低阶煤,还保留了很多原始植株的特性,通过成分分析也确定了褐煤中存在一定的木质素,由此人们推测这些能够降解木质素的酶是否也能够也能够降解褐煤,并且以能够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作为筛选溶解煤的微生物的最初基础。自然界中能够生成木质素降解酶可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大多数是担子菌纲目的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包括木质素过氧化酶、锰过氧化酶和其他过氧化酶。实际上,由于煤的生物降解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菌种不同参与降解的活性物质也不同。同一菌种于不同培养基之中,对于不同的煤种而言,其产生的降解煤的活性物质也可能不同7。根据上述的三种降解机理可知,第三种机理最适

8、与试验研究,虽然纯酶的降解效率很高,但是对于纯酶的提取难度以及提取成本,决定了采用纯酶降解并不划算,因此试验普遍采用能够产生这些酶的菌体进行研究。4. 降解褐煤的微生物对于微生物是否能够降解煤其主要依据在于它们的代谢产物之中是否包含分泌的酶、螯合剂等具有攻击煤之中或者类似于煤的有机化合物中某些成分、结构等的作用,而从现有的微生物中进行筛选13。例如,褐煤是一种转化不彻底的煤炭保留有部分的类似于植株木质素的结构,所以在筛选降解褐煤的微生物时可以考虑选择那些能够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比如黄孢平原革菌。煤中由于有芳环结构,可以采用球红假单胞菌进行研究。不同的微生物与不同煤样的作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

9、因此,不同煤种的降解煤的微生物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已经分离鉴定出来的降解煤炭的微生物有很多。细菌类有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DLC-07。放线菌主要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Uiridosporus TTA, Streptomyces setonii 75vi2,Streptomyces badius,Streptomyces flaUoUirens,除此之外,还有报道Actinosynnema Sp.真菌类中报道最多的是担子菌中的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其它担子菌还有Trametes Uersicolor,Polypo

10、rus Uersicolor,Poria placenta,Coriolus Uersicolor;丝状真菌如:Paecilomyces Tli,Penicillium,Mucor,Aspergillus terricola, Aspergillus ochraceus,Cunning hamella Sp.,Pleurotus florida,Pleurotus ostreatus,Pleurotus caju,Pleurotus eryngii,Trichoderma Uiride,Stropharia Sp.,Fusarium oxysporum;酵母中的Canadida Sp. 也具有

11、降解褐煤的能力14。细菌之中木质素降解能力最强的是放线菌,而真菌之中降解能力最强的是白腐真菌15。5. 褐煤的预处理Scott提出,对于作用能力强的菌种,煤溶解程度似乎与煤的种类相关更大,而与微生物种类关系则次之。风化褐煤中植物残骸明显可见,含氧高达28%-29%,易于被溶解,含氧40%的北达科他褐煤也易被真菌降解,但对于大多数未经预处理的褐煤及年轻烟煤却不能被试验的真菌所降解8。 从上述报道的试验结果看,低阶煤也需经过预处理才易于被真菌所降解。微生物降解褐煤的试验中,褐煤的预处理方式比较多,例如硝酸处理、NaOH浸取处理、H2O2处理及微波处理等。在王龙贵等人的试验中曾经利用上述几种方式对褐

12、煤进行预处理,通过简单的试验结果比对可以看出采用硝酸预处理效果更为明显,但采用硝酸是否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试验研究才可以确认,因为是否存在比硝酸预处理效果更好的处理方式,尚待探究,再者对于其它几种预处理方式其采用处理的物质的浓度、微波波长是否都是试验最适情况,是否可能存在比对时存在硝酸使用最适浓度处理而其他物质没有采用最适条件,因此还不能完全否定其它处理方式一定不如硝酸预处理效果。此外预处理时的最适硝酸浓度也需要根据具体的试验加以确认10。6. 褐煤降解的条件选择6.1菌株的选择6.1.1单纯的一种菌体(1)白腐真菌:是对一类能够降解木质素的真菌的总成,因降解木材后留下的残留物呈

13、白色而得名。其在生物学上分类属于担子类,腐生于树木或木材上,使木材上出现袋状、片状或有环痕状等形状的淡色海绵状团块,菌丝体为有隔膜多核态(达15个),它通常以无性生殖方式构成其生活史。在环境诱导下可形成担孢子,其有性结合方式为同宗配合,所形成担孢子是核质相同的双核体。白腐菌依靠降解木质纤维材料的能力穿入木质, 侵入木质细胞腔内, 释放降解木质素和其它木质组分的酶, 导致木质腐烂成为淡色的海绵状团块白腐16。最适生长温度:2838,可根据白腐菌的特征反应即Bavendamm反应来进行鉴定。 (2)绿色木霉,主要降解木材中纤维素和部分的木质素,腐生于木质和纤维类物质上,使其腐朽,产生绿色霉状物,其

14、适应性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物质中,常以分生孢子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最适生长温度:2838,营养要求不高;在营养丰富的基质上生长非常迅速,菌落很快长满整个培养皿,菌落呈绿色绒状。培养生长过程中产生纤维素酶,而分解纤维素。(3) 褐腐菌是使木材呈褐色腐朽类真菌,其降解木质素能力弱于降解纤维素能力。其大部分属于担子菌,主要降解木材中的多糖,不能完全降解木质素,只能改变木质素的性质,如脱甲基反应等,并参与腐殖质的形成17。褐腐菌丝一般聚集在木材细胞腔内,从已有孔口或细胞壁上钻洞进入邻近细胞,因分解过程中,褐腐菌先从次生细胞壁物质开始降解,初生细胞壁中间层特别抗褐腐菌分解,因其木质素含量高。褐

15、腐菌分解时,木质素中的甲氧基明显地减小,进一步分解时大部分多糖被消耗,细胞壁塌陷,造成木材体积减少。最适生长温度:2838,其生长相对较慢,菌丝短。在国内张明旭等人做的真菌降解义马褐煤的研究试验中,以上述3种菌体分别在同一条件下分别降解褐煤再同3种菌体混合降解褐煤效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到菌体混合降解效果最优,褐腐菌次之,白腐菌再次之,绿色木霉最差,但相比于空白组加有菌体的褐煤降解效率都明显提高,说明利用菌体降解褐煤确能提高褐煤的降解效率,且不同菌体降解褐煤的能力有所不同,混合条件下可能取得最佳效果1819。但对于混合菌体中每种菌体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其直接结果就是影响混合后混合菌体对褐煤的降解能力

16、。6.1.2两种或多种菌体混合通过单纯菌体与多种菌体混合降解的比对可以知道单纯菌体降解褐煤的效果可能不如菌体混合降解的效果更佳。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褐煤的降解是多种菌体协同降解的结果,例如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包括锰过氧化酶、木素过氧化酶和漆酶,而白腐真菌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就不产漆酶,因此试验过程中倘若使用到该酶去降解褐煤,就需要和能够产漆酶的其他菌体混合使用20。此外由于木质素酶系中不同的酶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降解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根据国外C.Y.Liew等人研究的结果表明,对木质素的降解主要是占优势的酶所起的作用21,所以筛选菌体时可以根据菌体分泌酶的种类及占有比例,根据试验需求来确

17、定所需的菌种。6.2PH和温度的影响 PH和温度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试验具体采用的菌体类型,对于单纯的菌种而言最适PH可以根据相应的文献资料查找得知,而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体而言其对褐煤降解的效果最佳尚需通过正交试验加以确定,但大致的范围可以根据各种菌体的大致最适温度确定一个大范围,再将大范围分解为离散的点,通过对每个点的试验综合结果确定降解的最适温度和PH。但对于菌体的最适温度和PH需注意其繁殖最适条件与其降解最适条件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刚借种是主要是使得菌体快速生长,此时最适条件就是菌体的最适生长繁殖条件,对于之后已经达到菌体数最大的稳定期时,需要将培养条件调整至降解最适条件。6.3煤炭

18、粉碎颗粒度大小煤粒大小对于降解煤作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理论上煤粒越小越易于菌体的降解,但是如果综合经济可行性而言,只能根据实验确定最优的煤颗粒大小,且对于不同种类的煤而言,其最优的煤颗粒大小处在一定的差距。对于煤颗粒越小越易于菌体降解,其原理在于微生物的降解转化作用主要是氧化水解,同时攻击煤中的多环芳烃大分子结构中的薄弱价键,使得薄弱价键断裂;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煤颗粒的表面,降解速度受到微生物释放的酶类降解物质扩散到煤的基体内部的速度及颗粒的表面积两个因素控制。因此,煤的粒度越细,孔隙度越大,微生物释放的酶类物质和煤接触面积就越大,煤的降解程度和降解速度就越大,降解作用效果就越好。6.4菌液用

19、量根据研究结果褐煤降解转化率随菌液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随后呈下降趋势,初始时菌液用量越多,菌释放的酶及降解类物质也多,其作用于煤样的酶量就越大,煤降解转化率就越高;但随着菌液的用量的加大10。供给菌生长和增殖的营养物质相对减少,限制了菌释放酶的量。6.5煤浆浓度 国内研究学者研究表明随着煤浆浓度的增加,菌体对褐煤的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22。 但煤浆浓度对菌体降解褐煤的影响比较小,且煤样过多造成降解率下降的原因在于,作用在单位煤样上的细菌减少23。 不同的研究变量对于试验结果的影响的大小并不一致,安徽理工大学的徐敬尧等人通过对球红假单胞菌对褐煤降解的试验研究表明,各因素对煤炭微生物转化率影响的大

20、小为煤样粒度煤浆浓度降解时间菌液用量24。由此也表明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只控制好了影响微生物降解褐煤的次要因素,而主要因素没有控制好,试验最终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从而影响最终试验结论的下定。7.微生物降解褐煤研究的展望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从人们引起重视到现在只有短短30年的时间。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经在此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我国的研究也紧跟其后,但目前研究进展较为缓慢,且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 菌体的选择方面:目前菌种的寻求上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尚未找到效果显著且适应广泛的廉价菌种。目前研究的很多菌种降解能力都很有限,且在降解过程中还需加入营养物质使得

21、微生物降解褐煤的成本大大的提高,从而制约了微生物降解褐煤从实验室向工业化迈进的步伐。(2) 降解产物的利用方面:煤炭微生物降解产物不仅在工业上有应用前景,在农业及医药上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微生物液化低价煤获取腐植酸,尤其是高纯度、高质量的黄腐酸。国外学者Faison提出,被木质素真菌所溶解的煤类物质可望像聚合木质素那样在工业上用于抗氧剂、表面活性剂、树脂或黏合剂成分,特别是作商业离子交换树脂或吸附剂用;在农业上用作土壤调节剂,改善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医学上作为免疫辅药等。Klein等建议,可将煤的转化产物合成聚羟基烯烃类精细化学品25。 虽然褐煤的降解产物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但人们一直希

22、望通过微生物降解能够得到一种单一结构的产物,从而减少了分离提纯的步骤,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然而由于煤炭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及煤炭微生物降解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要想直接将煤炭降解为单一结构产物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有报道称可以把煤炭先气化再利用微生物间接转化成甲烷等单一化学品。研究人员在微生物降解的煤的产物的应用方面曾经提出了许多可能的途径,但是目前褐煤降解产物只在用作农作物生长促进剂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鉴于煤的生产成本及效率,开发煤炭降解产物的新的用途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煤炭的生物转化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是煤炭综合利用研究中的新领域,因此前景广阔。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热值和

23、利用价值低的褐煤、风化煤及泥炭的储量还非常大,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低阶煤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在我国具有更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尹立群,我国褐煤资源及利用前景J.煤炭科学技术,2004,32(8):12-15.2孟凡英,孟欣.褐煤利用的新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33.3王天威.褐煤改质的基础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07(117):19.4张明旭,王龙贵,欧泽深,深国娟.几种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协同作用降解煤炭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7,32(6):634-638.5王少洁.白腐菌降解转化低阶煤的试验及机理研究.2008:4,7.6张昕,林启美.煤炭物质微生物降解及应用J.

24、腐植酸,2001(3):16.7王琴,傅霖,辛明秀.微生物降解煤的研究及其应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9(3):38-41.8Scott C D,Strandberg G W,Lewis S N.Microbical Solubilization of Coal.Biotechnology Progress,1986,2(3):131-139.9Strandberg G W,Lewis S L.The Solubilization of Coal by an Extrancellular Product from Streptomyces setonii 75V12.J Ind Micr

25、obiol,1987,1:371-376.10王贵龙.煤炭的微生物转化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Quigle D R,BrecKeridg C R,Dugan P R.Effect of Multivanlent Cations Found in Coal on Alkali and Biosolubilities.Am Chem Soc Div Fuel Chem Prep,1998,33:580.12Cohen M S,Feldman K A,Brown C S,et al.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al Solubil

26、ization Agent Produced by Trametes Versicolor.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0,56:3285-3291.13徐敬尧,张明旭.绿色煤炭-煤炭的生物降解转化J.中国煤炭,2009,3(3):67-69.14杨金水,倪晋人.褐煤的微生物洁净技术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5,11(3):70.15胡琪,邓斐,吴学玲.木质素的生物降解J.科技信息,2008(10):12.16陈翠微,刘长江.利用白腐真菌提高秸秆利用率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3):53-54.17程玲玲,何刚,陈介南等.生物法处理木质素的研究紧张J.生物技术

27、通报,2009(12):58.18张明旭,徐敬尧,欧泽深.几种真菌对煤炭的固体溶煤转化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8,28(4):58-61.19董旭杰,曹福祥,陈静,吕聪.3种白腐菌木质素降解酶的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3):131-135.20陈慧,陶秀祥,石开仪,李阳.褐煤生物转化及其研究展望J.洁净煤技术,2008,14(6):39-41.21C.Y.Liew,A.Husaini,H.Hussain.Lignin biodegradation and ligninolytic enzyme studies during biopulping of Acacia mangium wood chips by tropical white rot fungi,2011(27):145722徐敬尧,张明旭.球红假单胞菌降解褐煤的条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8,28(3):46-50.23李俊旺,张明旭,叶金龙.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褐煤工艺条件的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8,14(4):84.24徐敬尧,张明旭.球红假单胞菌降解褐煤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2):47-49.25李俊旺.白腐真菌降解褐煤的研究.200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