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记实说明.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59996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记实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煤矿记实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记实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记实说明.doc(10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煤矿记实说明.精品文档.金华山煤矿记实性设计说 明 书实际生产能力:1.2Mt/a二一0年二月前 言金华山煤矿位于渭北煤田铜川矿区东部的一个中型矿井,隶属陕西陕煤铜川矿业公司管辖,属国有煤矿,电话09192107005,地理坐标:东经:1091400至1091800;北纬:350600至350900,东西分别与徐家沟,王石凹相邻,矿区有咸铜铁路运煤专线、305省道从井田通过,交通便利,煤层赋存条件较稳定,是铜川矿区的主要矿井之一。金华山煤矿生产的优质焦瘦煤发热量达5000大卡以上,属于中灰、低磷、中硫、中等发热量的焦瘦煤,是理想的动力用煤,产

2、品远销湖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1956年提出金华山1号井田的精查报告,经煤炭工业部正式批准立项。1958年7月24日开工建设, 1963年11月10日建成移交生产,工期64个月。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金华山煤矿共分为四个水平:+828水平、+680水平(已采完);+570辅助水平、+440水平。现开采的+570水平,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布置东一下山采区和东二下山采区;西部布置西一下采区和西二下山采区。+440水平尚未开采。2003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3年第39号通知专项资金计划,投资70.95万元,对矿井风井筒进行大修,有效提高矿井通风能力,使矿井通风能力达到91.3万t/年。2

3、004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4年第148号通知专项资金计划,投资124.33万元,对矿井570大巷进行了铺轨,有效地提高了矿井大巷的运输能力。2005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5第61号通知专项资金计划,投资554.4万元,对矿井570东西采区、主供电二回路及地面35kv变电所进行了供电系统改造,提高了矿井供电安全运行能力。投资216.40万元,购置了通风设备及综合降尘设备,有效地提高了矿井通风安全及综合防尘能力。投资114.52万元,对矿井斜巷人车及平巷人车进行了更换,提高了矿井的安全运输能力。2006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6第70号通知专项资金计划金华山煤矿列支国债资金118.83

4、万元更换了矿井供电电缆;列支专项资金476.35万元,完成了570提矸暗斜井提矸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矿井供电提升能力。2007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7第70号通知,金华山煤矿列支专项资金435.32万元,完成了矿井双风机双电源改造。2008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8第136号通知,金华山煤矿列支国债资金64.68万元,安装了矿井顶板监测系统:列支了755.95万元,施工了矿井采区专用回风巷:列支了284.37万元,完成了一套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列支了131.52万元,更换了矿井一般变压器。2008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8第111号通知,金华山煤矿列支专项资金340.63万元,完成了2#风

5、井征地、测量、边坡治理及修路工程:列支国债资金800万元开始施工2#风井立井。2009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9第136号通知,金华山煤矿2008年、2009年,列支了942.15万元,购置了矿井通风装备和矿井通风系统改造。通风系统改造后能力达到126 万t/年。列支了 275.34万元施工了矿井采区专用回风巷;列支了157.88万元,更换了红土变电所设备;列支了164.96万元安装了矿井人员定位系统。2009年初,根据铜川矿务局2009第136号通知,金华山煤矿专项资金列支了2787.00万元,购置了矿井综采设备;列支了995.45万元,完成了2#风井立井及立井井筒装备;列支了747.45

6、万元,完成了红土变电所改造、2#风井变电所配电装置、35kv变电站设备及红土选煤楼皮带机改造。该矿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t /a,近几年来,矿井一直致力于机械化升级改造,2008年矿井在570东二下山采区布置一套悬移支架面,2009年在570东一下山采区布置一套放顶煤综采,矿井生产能力较以前明显增加,通过矿井采煤工艺不断提升,采煤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多水平阶段石门开拓方式。主井提升采用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型号为DX-1000;带宽1米;带速2.8米/秒;电机功率为2380KW;安装倾角1720;运输长度1118米;副立井井深258米,采用单车单层罐笼提升,提升容器

7、为MG1.1-6A厢式矿车;提升绞车型号为2JK-2.5A; 电机功率为310KW;减速机型号为XX-1000;速比1:20。地面建有原煤简易筛选煤矸分离系统、锅炉房、洗浴间等辅助设施和行政办公设施。 2009年末矿井保有地质储量7877.1万t,可采量3860.7万t,目前开拓煤量312.1万t,可采期3.5年;准备煤量236.1万t,可采期29.5个月;回采煤量105.6万t,可采期14.1个月。为了充分发挥综合机械化设备的效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现编制铜川矿业公司金华山煤矿记实性设计说明书,对矿井装备水平及安全生产情况予以说明。申请按照矿井实际生产能力核定,将矿井生产能

8、力核定为120万t/年。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10第一节 矿井概况 - 10 第二节 地质特征 - 13第二章 井田开拓 - 21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 21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4第三节 井田开拓 - 26第四节 井筒 - 27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 - 28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 - 31第一节 运输方式 - 31第二节 运输设备 - 31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 36第一节 采煤方法 - 36 第二节 采区布置 - 37第三节 综放工作面布置 - 38第四节 综放工作面设备 - 41第五节 巷道掘进 - 52第五章 通风和安全 - 54第一节 概况

9、 - 54 第二节 矿井通风 - 54 第三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设备- 61第六章 矿井主要设备 - 82第一节 提升设备 - 82 第二节 通风设备 - 82第三节 排水设备 - 83第四节 压风设备 - 84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 84第一节 煤质及其用途 - 84 第二节 生产系统 - 87第八章 地面运输 - 87第九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 87第一节 概况 - 87 第二节 平面布置 - 88第三节 场内运输 - 89第十章 电气 - 89第一节 供电电源 - 89 第二节 电力负荷 - 89第三节 送变电 - 90第四节 地面供配电 - 90第五节 井下供配电 - 91 第六

10、节 监控与计算机管理 - 96第七节 通讯 - 96第十一章 地面建筑 - 97第一节 建设条件 - 97 第二节 工业建筑及构筑物 - 97第三节 行政、生活福利建筑 - 98第十二章 给水排水 - 98第一节 给水 -98 第二节 排水 - 99第三节 室内给水排水 - 99第四节 消防及洒水 -99第十三章 采暖、通风及供热 - 100第一节 采暖与通风 - 100 第二节 井筒防冻 - 100第三节 锅炉及室外热力网 - 101第十四章 职业安全卫生 - 101 第一节 概述 - 101 第二节 建筑及场地布置 - 101第三节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 102第四节 主要防范措施 - 1

11、03 第五节 预防效果及评价 - 106 第六节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 106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 - 107第一节 概述 - 107 第二节 各种污染的防治措施 - 108第三节 地表塌陷处理 - 110第四节 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 - 110第十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 111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 111 第二节 矿井生产成本 - 112第三节 产品销售及售价 - 114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金华山煤矿位于渭北煤田铜川矿区东部的一个中型矿井,隶属陕西省煤业集团,铜川矿务局所管辖,属国有经济,电话09192107005,地理坐标:东经:10914

12、00至1091800;北纬:350600至350900,东西分别与徐家沟,王石凹相邻,矿区有咸铜铁路运煤专线、305省道,交通便利,矿井生产的煤炭通过公路、铁路运往省内外,所需生产材料设备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矿井煤层条件稳定,是铜川矿区的主力矿井之一。(参看交通位置图1-1)。图1-1 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矿井地表为广厚的黄土所覆盖,由于流水切割,形成台塬、梁峁、沟谷相互交织的地貌景观,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以南部的金华山为最高,绝对标高在1100m以上,北部庞河河谷为最低,标高927m。相对高差为173m.三、河流井田内仅发育有一条较小规模的河流庞河,自西向东流经井田北部,再注入白水河,流量一

13、般为0.27m3/s,最大为0.53 m3/s,最小为0.04 m3/s,属季节性河流。其他多为间隙性冲沟,其中最大者正常流量1.76m3/min左右。因矿区全为厚层黄土覆盖,多层钙质结核起着隔水作用与地下含水层无水力联系,也不会因采后顶板塌落而使地表水渗入井下。矿区金华山工业广场中间设有一主泄洪涵洞,各分广场都有排水沟及支涵洞,支涵洞流入主涵洞,最后流入自然沟谷,排出广场外。红土镇主斜井工业广场中间也设有主涵洞,主涵洞经泄洪渠与庞河相连。在各生产系统也有排水沟和支涵洞与主涵洞相连接,经主涵洞流入庞河,最后注入白石河。本井田矿井充水因素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各承压含水层充水,矿井生产有直接影响的主要

14、是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砂岩裂隙承压水,含水性较强,单位涌水量0.42L/s.m。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5m3/h,最大涌水量为150m3/h。本矿区地面无地表积水、无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水体,对井下采掘生产不构成影响,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矿井涌水主要来自煤层上部的砂岩,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以顶板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间接进水型矿井。采用排水泵多级排水方法解决矿井涌水问题。四、气象及地震1、气象 本区属半干旱气候,蒸发量大、降雨量小,根据铜川市气象台资料:历年平均降水量589.2mm,最小降雨量(1977年)为353.8mm,最大降雨量(1983年

15、)为889.4mm,年最大积雪深度150mm(1963年9月)。年平均气温10.6C,最高气温37.7C(1966年6月21日),最低气温20.1C(1955年1月9日),年平均蒸发量1640.1mm。年最大冻土深度540mm(1967、1968年)。2、地震据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地震资料,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对照地震烈度为度。五、矿区经济概况本区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农副产品以柿子、苹果、核桃为主。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为主。近10年来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地有较多的劳动

16、富裕人员,劳动力来源充足。六、现有、生产在建矿井及小煤窑分布及开采情况金华山煤矿1958年7月24日开工,设计生产能力0.45Mt,主采5#-2煤层,经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进行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0.90Mt ,2006年实产量90.3 万吨, 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近三年矿井年产量均持续稳定在90 万吨以上。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多水平阶段石门开拓;开采方法为走向长璧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及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掘进方法为综合机械化掘进和炮掘相结合的掘进工艺。运输方式为架线式电机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井田内无小窑生产和超层越界开采。七、现有煤炭运销和经济效益情况本矿煤

17、炭主要以国内为主、兼出口,以火车运输为主,汽车运输为辅。5#-2煤是很好的动力及生活用煤。有很大的销售市场。煤炭综合售价235元/t,年生产120万t,正常年销售收入:28200万元,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好,收益高。八、有无文物古迹旅游区及其它地面建筑等情况井田上方无古迹及重要地面建筑。九、现有水源供水水源有红土水厂、金华山主斜井井筒水源,能满足矿区用水的需要。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5m3/h,最大时为150 m3/h,主斜井井底泵房安装排水设备6GD676型共计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电机功率290kw,排水能力305m3/h,在距主斜井口500米处设腰泵房,安装排水水泵三台,型号为

18、150D309,沿主斜井敷设2196mm排水管路两趟半,其中主泵一趟,腰泵一趟,主、腰泵共用(备用)一趟。水仓容量:主仓780m3,副仓537m3。570水平泵房安装150D307水泵3台,排水能力305m3/h,电机功率160kw,沿570皮带暗斜井敷设一趟排水管路,管径1506,水仓容量:主仓403m3,副仓230m3。矿井腰泵水排放至地面红土蓄水池两座,容积各500 m3,采用自然沉淀,化学药品净化处理后,供矿井民用及生产用水。570水平涌水由570中央水泵排入680水平排水系统,经主排水泵抽至地面经污水处理后排入庞河中;腰泵水排入红土静压水池,经净化处理后采用多级泵站接替供水,供地面生

19、产系统和生活用水及井下生产用水。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质构造1、地层我矿井田为渭北石炭二迭系煤田,以奥陶系(O1+2)灰岩为基底,依次沉积了太原群(C3t)煤系,厚度11.0846.38米;二迭系下统山西组煤系陆相含煤建造, 厚度0.510.66米,和石盒子组(P1S1,P2S)不含煤的陆相砂质泥岩及铝土岩,厚度13.84326.05米;二迭系上统石千峰统(P12)厚层砂岩及砂泥,岩厚度0-219.8米。以上地层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厚度0-196.56米。石炭系太原群为本区的煤系地层,由下至上为:铝质泥岩:灰白色及浅灰色,厚层块状,局部含鳞片状结构及黄铁矿,遇水易变形膨胀。厚度0.59.9m,

20、平均4.0m。泥岩:灰黑色,局部为碳质页岩,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有时变为钙质页岩,厚度03.3m,平均0.6m。10#煤层:井田西部局部可采。厚度02.10m,平均0.74m。泥岩:灰黑色,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有时相变为钙质页岩。厚度1.03.5m,平均1.8m。9#煤层:局部分布,不可采。厚度00.3m,平均0.1m。灰岩:黑色,厚层状,含贝壳类动物化石及黄铁矿,有时相变为钙质页岩。厚度0.83.6m,平均1.5m。泥岩:黑灰色,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局部为铝土页岩代替。厚度0.63.8m,平均1.8m。6#煤:局部分布,不可采,厚度00.2m。泥岩:黑灰色,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局部为铝土页岩

21、代替。厚度2.55.9m,平均2.6m.中粗粒砂岩:黑色-黑灰色,粗粒石英质砂岩,较密、特硬并含黄铁矿,井田内普遍分布。厚度0.31.7m,平均0.6m。泥岩:灰色-灰黑色,富含炭质,有时变为炭质页岩夹植物化石及黄铁矿,常有滑面,厚度01.0m,平均0.3m。5-2#煤层:厚度稳定,在底部有时夹1-2层炭质页岩夹矸。厚度1.028.05m,平均3.42m。炭质泥岩:黑色发亮,呈鳞片状极松散,含炭质。厚度0.34.19m,平均1.2m。5-1#煤层:煤层上部常夹一层0.1 m左右的夹矸或花矸,顶部有0.10.2m的炭质页岩伪顶,在井田内厚度由西往东厚度增大,局部受侵蚀厚度变小,甚至缺失。厚度02

22、.75m,平均1.3m。泥岩:黑色,含白云母片及植物化石,有黄铁矿结核,局部变为砂质页岩,顶部夹数层薄炭质页岩及煤线受顶部砂岩侵蚀严重地方,此层缺失。厚度012m,平均4.5m。2、构造金华山煤矿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端、渭河地堑北缘。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东-北东东,倾向北西-北北西的单斜构造,平均角度5-9,在单斜构造的基础上发育了次级不同方向的褶皱、断裂、层间滑动构造。井田内的构造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断裂构造,以北东走向平行斜列展出,倾角45-79,落差小者1-2m ,大者可达十余米。第二类为层间滑动构造,也称“滑矸”,此类呈带状展布,方向以北西向为主。此两类构造对煤矿生产影

23、响极大,断裂构造常造成工作面无法正常布置和回采,层滑构造常造成煤层变薄和无煤带。它不仅直接破坏了煤层厚度的稳定性,致使不可采薄煤带频繁出现,而且使煤层及其围岩完整性遭到破坏,经常呈鳞片状(俗称花矸),造成采、掘巷道支护困难,压力增大,维护费用和耗材加大,成本提高。另外,煤层伪顶及底板混入煤中又难以选出,灰分较高,煤质因此变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本井田断裂构造和层间滑动构造发育,对煤矿生产影响较大,构造类型为中等构造复杂程度,即二类构造。二、煤层与煤质1 煤层特性井田内的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8层,自上而下编号为2、3、4、51、52、6、9、10煤层,其中以52煤

24、为主要可采层,51煤和10煤层是次要开采层,其它各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可采煤层主要特征如下:(1)5-1煤层5-1煤层厚度0-2.75m,平均1.3m,主要分布于井田的东南角和北部,向西、南部与5-2煤层合并,其厚度变化很突然,薄煤带与薄煤带相连,平行排列,钻孔难以控制这种变化,属不稳定煤层。5-1煤层在采矿许可证平面范围内可采区的实际标高为810.00m-708.00m,可采区范围内煤层埋深250m-365m。(2)5-2煤层5-2煤层在5-1煤层下部约0-0.5 m处,分布普遍,层位稳定,厚度0.00 m-8.05m,平均3.42m,含夹矸0-3层,多为两层,夹矸以泥岩石和炭质泥岩为主。煤

25、层厚度与煤层结构自西向东,由浅至深有厚度增大,结构趋向较复杂的现象。属于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采矿证范围内5-2煤层埋深100m-637m,煤层平均埋深400m,煤层底板实际标高为920.00m-400.00m。(3)10#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铝土泥岩(K1)之上,第一个旋回之中,厚度0-2.1m,平均厚度为0.74m。含夹矸0-2层,其岩性为炭质泥岩或泥岩,厚为0-0.3m,属结构简单煤层。煤层厚度及分布区域受基底构造影响,变化较大,属不稳定煤层。煤层层位的稳定程度受沉积基底起伏控制,随其高低而厚度不同。10煤层可采面积919万m2,占煤矿面积的42%。属大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10煤层在采矿许

26、可证平面范围内可采区的实际标高为745.00m-380.00m,有部分区域位于采矿许可证批准的400.00m标高以下。可采区范围内煤层埋深350m-650m。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详见表2-1。表2-1 金华山煤矿可采煤层汇总表煤层编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夹矸层数及累计厚度煤层稳定性5-1不稳定煤层5-2较稳定煤层10不稳定煤层2、煤质特征51煤:灰分(Ad)19.82-39.64,平均25.71;挥发分(Vdaf)18.7724.68,平均20.8;发热量(Qnet.ar)26.96MJ/Kg,全硫(Std)1.317.27,平均3.04;磷(Pd)0.070.109,平均为0.087。为

27、高灰、高硫、中磷、高热值煤。煤类为瘦煤,可作为配焦用煤,目前实际主要用于动力用煤。52煤:灰分(Ad)9.06- 57.62,平均26.06;挥发分(Vdaf)13.4482.96,平均21.06;发热量(Qnet.ar)25.51MJ/Kg,全硫(Std)0.3512.38,平均3.22;磷(Pd)0.00330.062,平均为0.028。为中灰、高硫、低磷、高热值煤。煤类为瘦煤,可作为配焦用煤,目前实际主要用于动力用煤。10煤:灰分(Ad)14.89- 38.37,平均22.31;挥发分(Vdaf)14.5620.84,平均18.86;发热量(Qnet.ar)29.50MJ/Kg,全硫(S

28、td)4.546.7,平均5.75;磷(Pd)0.0040.016,平均为0.012。为中灰、高硫、低磷、高热值煤。煤类为瘦煤,可作为配焦用煤,目前实际主要用于动力用煤。各煤层的可选性,据63年补充勘探资料为中等可选至难选。三、开采技术1、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对矿井开采的影响程度,含水层的含水性及赋存的特点,将本井田含水层分为7层。第一含水层:第四糸全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厚度为25.98-52.34米,含水性不强。第二含水层:第四糸更新至第三糸上新统亚砂土、粉细砂、钙质结核、矿砾石层孔隙潜水,厚度25.9852.34米,其间无稳定之隔水层。第三含水层:二叠西上统石千峰组第一段砂岩裂隙承压水,累计

29、厚度6.2195.51米,一般为20米左右,隔水性良好。第四含水层:二叠西上统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承压水,砂岩累计厚度12.7267.40米一般25米左右,隔水性良好第五含水层:二叠西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承压水,矿井主要充水源,砂岩累计厚度10.1332.98一般在20米左右,该含水层含水性良好,为本井田主要之含水层。第六含水层:二叠西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承压水,矿井直接充水源,砂岩厚度0.510.66米,一般在3米左右,该含水性不强。第七含水层:中下奥陶系灰岩裂隙溶洞水,有较稳定的隔水层。矿井涌水情况: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在正常情况下,矿井总涌水量平均在95M3h ,最大时为150M3h ,井

30、下涌水形式以煤层顶板滴水,淋水为主,次为老空区积水导致底板出水,底板出水时间一般持续较短。矿井充水来源:矿井充水有下列几个方面: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沿地表榻陷裂缝渗入井下。含水层水:当裂隙导水带贯通上部含水层时,含水层水亦可涌入井下。井下工业用水:生产用水及防尘洒水部分滞留井下,大部分被煤炭运输带出。我矿井下各采掘面主要影响以裂隙水为主,含水量不大,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主要含水层为山西组底部砂岩承压含水层,预计在掘进过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涌水现象,只会出现顶板滴水现象,对施工单位影响不大;在回采时,由于大面积的顶板冒落、断裂、导通含水层通道,有可能出现涌水现象,另外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涌水量有可能

31、增大,因此井下各采掘面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治水措施。2、煤层顶底板:煤层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部分地段炭质泥岩破碎,呈鳞片状(俗称滑矸),易冒顶,个别地点冒高达12米。严重影响开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此外有底鼓现象,但不普遍。在旺西村正断层的两侧,和东部滑矸发育的地区,常有断距不大(5米以内)的小断裂,对开采有较大的影响。3、瓦斯、煤尘与自燃(1)瓦斯金华山煤矿自投产以来,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观测记录,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属低瓦斯矿井。2009年7月份进行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经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6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22m3/t.d;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

32、量为5.41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62m3/t.d。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规定,矿井确定为低瓦斯矿井。(2)、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2008年5月9日的检验报告,5-2#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20.74%。(3)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矿井原煤灰份34.27,硫份2.1,发热量20.1MJ/kg,煤质牌号为瘦煤。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2008年5月7日的检验报告,5-2#煤层属于类不易自燃煤层。(4)地温金华山煤矿自投产以来,所有巷道和工作面温度都低于20,地温梯度测定结果为12/100m,属“无热害区”矿井。第二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 井田

33、境界及储量一、井田境界矿井位于铜川市红土镇,距铜川市区23公里,东西走向长5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井田登记面积为21.7664平方公里。煤矿采矿许可证号为:G6100002009061120023707,有效期为2009年6月2019年6月,批准开采标高1084400m,地表多为黄土覆盖,显示了黄土台塬和黄土峁梁的地貌特征。地势南高北低,地表以金华山最高,海拔+1100米,庞河川最低+927米,相对高差边173米。东与徐家沟井田边界相邻,西与王石凹井田边界相邻,井田范围由27个点圈定。点号X坐标Y坐标138905903661635523887940366714033887705366168

34、804388704036616850538866933661654563886462366161107388630736616170838861323661570593886259366155231038862603661501511388607336614735123885950366144551338857473661393614388691736613270153889696366117021638909303661100317389079436611498183890734366118981938907143661225820389072436612718213890829366130

35、23223891029366134982338912243661399824389137436614498253891479366149982638915753661549827389171736616036二、井田资源、储量1、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资源、储量计算范围采矿证批准的平面范围,标高1084.00m400.00 m。现采矿权范围内5#-1煤实际标高为:810.00 m708.00m;现采矿权范围内5#-2煤实际标高为:100.00 m637.00m。现采矿权范围内10#煤实际标高为:745.00 m380.00.00m。资源、储量参数的确定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8米,煤层倾角15

36、。最高可采灰分边界线的确定在灰分(Ad)小于40%和大于40%的两个点间内插出灰分为40%的最高可采灰分边界线。对于个别孤立存在的灰分超限点,只要发热量达到规定的工业要求,在资源储量计算时没有单独扣除,一并参与资源储量计算。最高硫分边界线的确定在硫分(St.d)小于3%和大于3%的两个点间内插出硫分为3%的硫分分界线, 对于硫分大于3%的单列单算。煤类5#煤层和10#煤层均为廋煤。各类煤柱范围确定原则井筒保护煤柱:利用原矿井设计部门设计的边界范围;水平保护煤柱:利用设计部门设计的宽度范围,宽度为30m;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利用设计部门设计的宽度范围,宽度为现采矿权范围向内20m的范围;铁路保护煤

37、柱:利用原矿井设计部门设计的保护范围;村庄保护煤柱:按照“三下”开采规程,结合岩移观测资料,在村庄建筑留10m保护带的基础上,采用黄土移动角550,基岩移动角750,确定村庄保护煤柱边界。此移动角是铜川矿区长期观测和研究的成果,符合该区的实际情况。2、资源、储量计算结果截止2009年底矿井保有地质量7877.1万砘,5-1煤地质量为93.3万吨;10地质量为1661.8万吨;5-2煤地质量为6112万吨,矿井累计探明10618.2万砘,累计采出1638.4万砘,累计损失1102.5万砘。5#-2煤层资源储量类别构成如下: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1574.7万t;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

38、2b):347.9万t;探明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12.8万t;探明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721.6万t;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179.6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5040.5万t。基础储量(111b+122b+ 2M11)总计1935.4万t;资源量(2S11+2S22+333)总计5941.7万t。探明的储量占总资源的29.3%,探明的加控制的储量占资源量的36.0%。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见表2-1。 表2-1 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 单位:Mt煤层编号探明的(111b)探明的(2M11)探明的(2S11)控制的(2S22)控制的(122b)推断

39、的(333)5#-21574.712.8721.6179.6347.93285.4截止2009年底矿井保有地质量7877.1万砘,5-1煤地质量为93.3万吨;10地质量为1661.8万吨;其中5#-2保有地质量6122万砘,可采储量为3860.7万吨。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根据生产实际及“设计规范”设计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每天三班工作,其中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工作时间为16h。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井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炭储量及质量,煤层赋存条件,采煤机械化装备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根据金华山煤矿生产管理水平及开采经验。20012009年,矿井对原煤生产系统进行了系统能力提升改造,采掘设备进行了更新,570运输大巷更换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