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供水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45168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市供水专项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桂林市供水专项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市供水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市供水专项规划.doc(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桂林市供水专项规划.精品文档.桂林市供水专项规划(2013-2020)初步成果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5月25日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论1一、规划期限1二、规划范围1三、规划目标1四、规划内容2五、相关规划解读3第二章 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0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10一、地下水资源10二、地表水资源10第二节 供水现状分析14一、主城区供水现状14二、临桂新城供水现状17三、机场供水现状17四、自备水源供水现状18第三节 现状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18第三章 供水工程规划21第一节 需水量预测21一、总规纲要预测用水量21

2、二、2020年用水量预测21三、2030年用水量预测27四、供需平衡分析29第二节 供水系统布局31一、供水系统划分31二、供水系统布局现状31三、供水系统布局规划32第三节 水源规划35一、总规纲要相关结论36二、本次规划建议36第四节 输配水管网及加压调蓄系统38一、总规纲要相关结论38二、本次规划建议39第五节 二次供水43一、二次供水方式的基本形式43二、本次规划的二次供水方式46第六节 供水设施规划控制用地47第四章 近期建设计划48第五章 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用水49一、污水资源再生利用49二、节约用水50第六章 供水节能降耗53第七章 安全保障措施及信息化建设55一、安全保

3、障措施55二、供水系统的信息化建设58第八章 结论及下阶段工作的建议59第一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期限与桂林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2013-2015年;远期规划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为2030年。二、规划范围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和两江国际机场及电子科技大学。其中中心城区包括桂林市区所辖的象山、叠彩、秀峰、七星4区,雁山区雁山镇和柘木镇,灵川县定江镇和大圩镇部分地区及八里街经济开发区,临桂县的临桂镇、四塘乡和庙岭镇部分地区。2020年规划面积86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36万。三、规划目标桂林市规划期内供水发展目标为: 服务范围内供水普及率

4、达到99.85%以上,基本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供水水源安全性按97%保证率考虑。 近期达到2007年7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建设部2005年6月1日实施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206-2005)的要求;远期出厂水质逐步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满足直饮要求。 供水管网宜满足最不利点水压不小于0.24Mpa的要求;供水管网末梢压力不小于0.20MPa;室外消火栓供水水压不低于0.10Mpa. 供水管网服务压力合格率98%. 供水管网漏损率15%. 建立完整的供水监管和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四、规划内容

5、本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制定供水规划目标:依据总体规划纲要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制定的供水规划目标,结合桂林实际情况,制定供水规划目标。􀂄 用水量预测:结合总体规划纲要、区域发展定位、社会经济现状、节水状况等多种因素,在节约用水方针指导下合理预测近、远期需水量。􀂄 原水系统布局:规划城市第二水源及应急水源系统,通过外部引水和本地水资源挖潜,合理进行原水系统布局规划,使服务范围内近远期供水、用水达到平衡。实现多水源系统布局,使原水得到保障。􀂄 水厂布局:结合原水系统规划、地形地貌、现状水厂、用水量分布情况等多因素对服务范围内

6、近、远期水厂的规模和出厂水绝对压力等参数进行合理规划。􀂄 管网及加压泵站布局:结合水厂布局、现状管网,打破行政区界,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管网平差,科学优化布局管网系统,形成层次分明的环状供水管网。并根据平差计算确定加压泵站的设置。􀂄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进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规划,结合实际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污水资源等各种非常规水资源,制定节水措施。􀂄 水安全保障:对影响给水系统水质水量安全的各环节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供水服务体系,完善应急预警机制等,保

7、障服务范围内供水系统安全。􀂄 规划实施保障策略研究:研究非工程技术手段,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强供水系统信息化建设。􀂄 规划近期建设内容:规划供水系统近期建设项目,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对规划给水系统的投资进行初步匡算,供下阶段详细规划参考。五、相关规划解读近年来,桂林市供水服务范围内编制的相关规划有:(1)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纲要桂林市人民政府2010.10(2)桂林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桂林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2012.7(3)桂林临桂新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WHO国际设计集团 2009.4(4)机场路以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8、(中间成果)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5)桂林市临桂县总体规划(2007-2025)桂林市临桂县人民政府 2007.11(6)雁山科技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7(7)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0 年版)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2010.8(8)桂林市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供水工程桂林市电子科技大学2012.9这些规划对桂林市城市供水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总规及桂林城市发展方向和定位的调整,这些规划已不能满足桂林城市发展的需要。在本次规划编制前,将对上述规划进行回顾和检讨,吸取相关规划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最优的给水系统布局,更好地指导区域供水

9、工程建设。上述规划中对供水工程的论述简介如下:(1)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纲要 2010 水源规划1)供水水源以漓江为主,局部地区采用义江水源,青狮潭水库和金陵水库作为城市供水备用水源。2)漓江二期补水工程由青狮潭水库改造、斧子口水库、小榕江引水工程、川江水库建设构成,实现漓江流量60立方米每秒的目标,可满足城市10立方米/秒得供水要求。保护漓江、义江、青狮谭水库等饮用水源,严格控制水污染。漓江,义江,青狮谭、斧子口、小榕江、川江等水库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供水标准及水量至2020年,人均综合用

10、水量标准中心城区取最高日400-450升/日,各县城取最高日200-400升/日,乡村取100-200升/日。至2015年,规划总用水量为48万立方米/日。至2020年,规划总用水量为54万立方米/日。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供水水厂及管网1)按照合理布局、统筹兼顾、保障供水、分期实施的原则,确定水厂供水规模和布局。充分利用现有部分规模大、水处理技术先进的水厂,根据实际需要扩建或新建部分水厂。2)至2020年,共设自来水厂5座,总供水能力64万立方米/日。其中保留现状东江水厂与瓦窑水厂,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日和14万立方米/日;扩建城北水厂,供水能力分别

11、达到30万立方米/日;新建临桂水厂,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日;预留东路镇水厂备用水厂一座。3)供水管网统一规划,改造完善现状管网,重点配套新扩建水厂输配水管网,近期重点建设城北水厂向西供水的原水管网,改造旧城片区老化给水管网,完善叠彩、七星区供水管网,配套建设雁山、临桂、琴潭区给水管网,逐步实现主干管网及支管的互连互通,主干管网沿主要道路敷设,供水管网采取换装供水系统。结合供水系统,改造与完善加压泵站的设置与建设。(2)桂林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建立以漓江水源为主、周边水库和地下水水源为辅的城市饮用水供水体系。以漓江水为水源的城北、东镇路、东江、瓦窑等水厂和以水库水为水源的西

12、城水厂以及作为应急的地下水源三边互补,共同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使城市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得到提高。结合临桂新区补水工程,在临桂新区筹建作为我市第二水源的西城水厂,依托已批复立项的临桂新区湖塘水系补水工程,采取由青狮潭水库引水至金陵水库,再从金陵水库铺设输水管道引水至西城水厂的方式,实现桂林城区多水源供水,进一步确保我市饮用水的供给安全。完成城北水厂扩建工程建设(含东镇路水厂搬迁重置的10 万立方米/日),使城北水厂日供水能力从10 万立方米/日扩建到40 万立方米/日,全市供水规模达到64 万立方米/日。加大临桂新区、雁山教育园区、东片区北片区、八里街开发区的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

13、新区供水服务保障。新扩建3 座自来水加压泵站,抓好西二环路和滨江北路DN1200 管网建设,使老城区和临桂新区形成环状管网,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系数。(3)桂林临桂新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规划区近期以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市政管网为主要供水水源,临桂县城近期由机场路、万福路给水管供水;远期水源为漓江上游川江、小溶江、斧子口、青狮潭四个水库补给,即由城北水厂、西城水厂联合供水。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7.02万立方米/天。规划区水源远期引自西城水厂,通过西城大道、世纪大道、凤凰北路和环西路输水干管引入本区。多层由区域性给水加压泵站加压供水,高层建筑自设加压装置供水。(4)机场路以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

14、划(2013中间成果)近期本规划区以桂林市为水源,区域内给水管从周边市政道路的给水干管接入。远期由城北水厂,西城水厂联合供水。规划区内设置西城水厂,其水源为青狮谭水库引水,厂址位于绕城高速立交东南角,占地10ha,中期规模25万m3/d。本规划区域内的给水量为6.5万m3/d。在西城大道延长线及凤凰西路北延长线敷设输水干管,同时结合路网,完善支路的给水管,将主干管联通布置成环状。(5)桂林市临桂县总体规划(2007-2025)2007规划区域内供水水源为漓江、义江、青狮潭水库。规划远期对青狮潭水库及灌区渠道进一步改造,增加有效库容,提高灌渠利用系数,并调整灌区农业结构,科学灌溉,节约用水。城北

15、水厂以漓江水为水源,一期设计供水能力10万m3/d,今后可增加给临桂新城的供水,城北水厂二期规模为40万m3/d。规划2025年用水量约为33万m3/d。近期实施规划:临桂新城近期以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市政管网为主要供水水源,由机场路万福路给水管供水。远期规划:1)建西城水厂,终期规模33万m3/d,分期实施。2)建城北水厂二期工程。3)新建青狮潭水库输水管道。(6)雁山科技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水源:近期以桂阳公路现状市政管网供水为水源(DN500),远期水源为漓江。本规划区域内的给水量为6.65万m3/d。近期需要建设桂雁路给水管(DN600)、雁山中心环道给水管,以及规划区域内的次干管、支

16、管,形成环状供水管网。(7)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0 年版)目前机场水源地的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扩建后的机场用水需求,需要寻找新的供水水源。目前两江机场供水系统自成一体,根据桂林市的规划,“桂林市近期随机场路扩建,新建一条DN600-DN800的给水管,由市区加设一条DN600给水管至临桂县,沿机场高速路或万福路敷设管道向两江机场给水系统供水;新建路口村加压泵站一座,规模8.0万m3/d。”该给水管道既为扩建后的机场供水水源,市政供水通过引入输水管接入机场供水管网。现有水源作为补充。本区域供水量约为3万m3/d。(8)桂林市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供水工程2012.9水源取用自桂林市城北水

17、厂,取水口在桂林市东二环路,由桂林市东二环路敷设DN700管接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南大门,距离为12.1km。然后接至校区净水厂,与校区已敷设DN500给水管相连。本区域供水量约为1.8万m3/d。第二章 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一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一、地下水资源据桂林市节水办统计资料,至2012年底,桂林城区周围仍有60个单位抽取地下水作自备水源,年开采总量为815.1万立方米。有些地区由于过量集中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诱发地面塌陷多处,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另据调查,整个市区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在工厂、农村和居民密集区出现了点状和面状污染,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

18、素是氮污染及锰超标,2001年桂林市东区某院校群体性发病就是该校自备水源污染所致。因此,地下水不宜用作城市饮用水源。二、地表水资源桂林市城区及其附近有漓江、桃花江、相思江、义江等河流和青狮潭水库、金陵水库、大江水库等地表水体,但是能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只有漓江、青狮潭水库、金陵水库、大江水库。(1)漓江水源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西北部的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东北之老山界南麓,系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流经兴安、灵川、桂林、阳朔、平乐等市县,漓江在阳朔以上较大的支流有黄柏江、川江、小溶江、甘棠江、桃花江、良丰江、潮田河等,其中黄柏江、川江、小溶江、甘棠江、桃花江在桂林市上游汇入漓江。漓江总长

19、116Km,其中市区部分40Km,上游集水面积2860K m2。漓江流域雨量充沛,地表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7mm,最大流量达7800 m3/s,多年平均流量128 m3/s,历史平均水位150.55m。含沙量最高为0.934Kg/ m3,最小为0.000Kg/ m3,年平均含沙量为0.0200.091 Kg/ m3,是广西河流中含沙量最少的河流之一。漓江河床主要由砂砾石组成,河水自净能力较强,常年清流,短期浑浊。丰水期为四月至七月,枯水期为十月至次年二月底。为保证漓江枯水季节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船只航行,1987年国家旅游总局拨款3000万元,用于渠道防渗和漓江河道疏竣,并对青狮潭水

20、库的水量进行统一调度,当年成立的向漓江补水的专门机构。青狮潭水库每年向漓江补水约1.24亿m3。目前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各水厂源水均取自漓江,运行管理都很正常。(2)青狮潭水库青狮潭水库位于灵川县潭下镇,距桂林市区30公里,坝址位于甘棠江中游青狮潭峡口处,拦截上游甘棠江、东江、蓝田河、七都河等河流,集雨面积474Km2,总库容6亿m3,库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并为暴雨中心地带,年平均气温18.9,多年平均降雨量2377.9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08.5mm,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6.8 m3/s,枯水流量3.5 m3/s,千年一遇洪水流量4760 m3/s,可能最大洪水流量9060 m3/s。水库原

21、是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航运、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坝顶高程232.4m,最大坝高62m,死水位高程204m,水库正常蓄水位225m;总库容6亿m3,有效库容3.72亿m3。1986年12月1990年3月,青狮潭补水工程完成后,水库增加了向漓江补水的任务,供水方式由原来的灌溉、发电次序改为以灌溉、补水、发电的顺序进行调度,设计灌溉面积41.86万亩,电机装机容量1.78万千瓦,平均枯水期向漓江补水1.24亿m3。青狮潭灌溉主渠分东、西两干渠,东干渠长51.5km,过水流量13.0 m3/s,支渠11条,总长67.3km。西干渠长63.5km,过水流量24.5 m3/s,已建20条支渠

22、,总长190.14km。青狮潭灌区位于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桂林市附近,灌区主要水源由青狮潭水库供给,11座中小型水库和3处引水工程作补充水源,青狮潭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41.86万亩,1998年有效灌溉面积37.3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4.63万亩,根据灌区近40年的供水运行情况表明,青狮潭水库水源充足,除能满足灌溉用水外,尚可为桂林城市供水和漓江旅游补水提供水源。 青狮潭水库库区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水质优良,水量充足,除了可以用作灌溉、补水、发电之外,还可以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在桂林市青狮潭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报告(2000.11)中提出,对青狮潭水库的水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建议进一步

23、调整青狮潭水库开发任务,依次为城市供水、灌溉、防洪、漓江补水、发电等综合利用。(3)金陵水库金陵水库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临桂镇内,距桂林市城区和湘桂铁路26Km,地理位置:东经11013,北纬2427,坝址在桃花江支流金龟河上游,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2.5 Km2,设计总库容2121万m3,有效库容1281万m3,调节库容682万m3,死库容158万m3。多年平均来水量3000万m3,枯水年来水量2147万m3,属多年调节中型水库。正常水位252.00m。其下游有临桂县城和风景名城桂林市,以及湘桂铁路和桂海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金陵水库始建于1957年冬,1958年4月基本完成大坝填土及放水涵管工程,

24、并开挖了渠槽式溢洪道。1958年青狮潭水库上马后,金陵水库灌区由青狮潭水库西干渠控制灌溉,金陵水库主要作为西干渠水源的补充水库。水库放水位置处于西干渠中段,水量利用方便,补充西干渠的水源也很及时,对西干渠后半段的灌溉、工业用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抗旱期间效果尤为显著。2001年度进行了放水系统改建,由原大坝涵管放水改为隧洞放水。由于库区移民搬迁未完成,仍然控制在地水位运行(198.0m),未能发挥水库应有的效益。(4)义江两江空港经济区(原两江镇)境内有一条河流。义江为柳江水系洛清江上游,发源于临桂县宛田瑶族乡东江村公所的横岭届,河面较宽,河谷低,两岸地势高低悬殊大;该河年平均流量42.6m3

25、/s,1月平均最小流量为13m3/s。水质情况尚可,目前为两江空港经济区供水水源。第二节 供水现状分析一、主城区供水现状桂林市主城区现有东镇路、东江、瓦窑和城北四座水厂,分布于桂林市区的中心,均以漓江为取水水源,总制水能力为44万m3/d。另外建有一座滨江大口井、三座加压泵站,目前桂林市的供水范围东至铁山工业园区,南至雁山区,北至八里街,西至临桂新区,形成环网供水格局,基本上已覆盖了城市建成区,供水区域约90km2,DN80以上供水管道1049km,管网水压力合格率达99.94%.现有水厂供水能力、加压泵站及供水范围如下所示。 现状供水设施一览表(水厂) 表2-1序号水厂名称规模(万m3/d)

26、供水水源供水范围1城北水厂10漓江水城北区、桂北铁路地区2东江水厂10漓江水漓江以东地区3东镇路水厂10漓江水南门桥以北地区4瓦窑水厂14漓江水南门桥以南和临桂县5自备水2.2地下水6合计46.2 现状供水设施一览表(加压泵站) 表2-2名称设计规模(万m3/d)备注滨江大口井1.5应急备用水源临桂旧城区加压泵站3.5临桂供水雁山加压泵站3雁山区供水万福路加压泵站3临桂供水图2-1 桂林市主城供水现状图根据桂林市自来水公司供、售水统计资料,2007年2012年间实际用水指标见下表。 桂林市区现状供水量指标表 表2-3序号 年 份指 标2007200820092010201120121最大日供水

27、量(万m3/d)31.8031.6234.2837.0037.9237.452平均日供水量(万m3/d)26.3826.4128.1730.3032.0831.203日变化系数1.211.201.221.221.271.234平均日售水量(万m3/d)23.5023.0224.5925.8927.0027.265产销差率(%)10.9412.8612.6814.5515.8512.676用水人口(万人)61.261.968.068.669.0369.347平均日综合用水指标(L/人d)431.1426.7414.2441.7464.7450.08最高日综合用水指标(L/人d)519.6510.

28、8504.1539.4549540东镇路水厂建于1937年,当时设计规模为0.3万m3/d,解放后经改造供水能力曾达到2.2万m3/d,1984年又进行了第一期工程扩建,总供水能力达到6.0万m3/d,1986年至1987年第二期工程扩建,使该厂总供水能力达到10万m3/d。该厂主要向南门桥以北地区供水,由于水厂占地仅17亩,厂区拥挤、狭窄,无法再行扩建。东江水厂建于1974年,设计供水能力1万m3/d。由于原水厂场地狭小,1988年将厂址移至龙隐桥路南侧,望城岗西麓扩建,1993年7月建成通水,供水能力6万m3/d。2000年12月完成二期扩建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0万m3/d。该厂主要向漓江

29、以东地区供水。厂区占地面积43亩。瓦窑水厂建于1958年,经1966年设计配套后,供水能力2万m3/d。1986年第一期工程扩建,供水能力达到7万m3/d,1995年完成二期工程扩建,供水能力达到14万m3/d。主要供水范围为南门桥以南、临桂县、雁山区部分区域。该厂占地面积63亩。城北水厂一期工程于1997年开始筹划,利用第四批日元贷款兴建,2005年6月投入使用,供水能力为10万m3/d。该厂占地约120亩,预留有扩建用地。主要供水范围为新开发的城北区、桂北铁路地区、东城区、琴潭区。二、临桂新城供水现状临桂原有一座水厂,靠抽取地下水向区域内供水,后因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几乎停产,桂林市自来水公司

30、1999年接管临桂水厂后,通过瓦窑水厂、东江水厂向临桂供水,解决了临桂供水问题。临桂目前以桂林市自来水供水管网为水源,临桂旧城区加压站和万福路加压站双向向临桂供水,目前供水能力约为6.5万m3/d,出厂水压为0.34Mpa。此外,临桂新城区现已有自来水厂用地,面积87亩,位于临桂镇庙岭、桂海高速公路北侧、321国道以西地块。临桂新城现供水的范围为10km2,临桂新城现状设有DN800、DN600、DN400、DN300、DN200等管径的市政给水管,总长52.66km。供水管线最远点达7km左右,自来水普及率为85%.三、机场供水现状桂林机场拥有自建水厂和水源地,源水取自义江,一级(取水)泵房

31、设在古嶺,称为古嶺泵房,源水经一根DN300和一根DN250的输水管输送至机场水处理厂,输水管路长4.3km。现有厂区内的供水管为DN200。机场现在的航站楼由水厂直接供水。机场自建水厂水处理流程为:取水泵房输水管道水厂絮凝沉淀池过滤(砂滤)清水池二氧化氯消毒出水全机场最大日用水量5500 m3/d,全年日平均用水量在35004000 m3波动。夏季机场供水紧张,个别用水点水压下降较大,目前机场自建水厂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机场内的供水厂只具有再增加一台产水能力1980m3/d(82m3/h)净水器的扩展能力,难以满足机场扩建的需要,同时义江水源具有不稳定性,急需为机场提供新的供水设施,以保

32、证其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四、自备水源供水现状据桂林市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市现有45家工厂、企业建有自备水厂(站)。自备水源主要以生产用水为主,自备水源总用水量为2.2万m3/d。其中21家为同时使用市政给水、自备水源两套水源,24家为自备水源供水。随着城市自来水的发展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今后城市不宜再发展自备水源。第三节 现状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桂林市的供水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供水体系基本上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水要求。但由于城市化进程迅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对供水的水量、水质及供水安全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桂

33、林市城市供水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现状供水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桂林市现有的四座水厂目前已接近满负荷运行,随着临桂新区的大力建设、城市配水管网的逐步完善和供水范围的逐步扩大,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供水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城市水源单一、安全可靠性差目前桂林市四座水厂的水源均取自漓江,水源单一,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还需做好第二水源及应急备用水源的建设工作。 水厂建设用地不够目前中心城市内的现状给水厂用地受到限制,除城北水厂尚有富余外,其他水厂用地已饱和,且周边无预留用地。特别是东镇路水厂建设年代长、工艺落后、设备老化、厂区拥挤,且处于闹市和旅游景区,宜搬迁重

34、置。 供水管网布置不够合理根据现状管网图及用水量资料,桂林市配水管网除老城区连成环状外,其它大部分区域均为枝状。尤其临桂区和雁山区由于管网布置不够完善,供水覆盖率较低,供水安全性较差。自备水源的供水水质难以保证目前尚有一些企业、服务业使用自备水源,不仅供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且城市现有供水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易引发地质灾害。应及早规划立法,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禁止新采和强制关闭自备水厂。节水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促进水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节水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增强节水意识,加强节水减排,促进科学发展,全面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需求。第三章 供水工程规划第一节 需水

35、量预测一、总规纲要预测用水量 总规纲要第156条至2020年,规划总用水量为54万立方米/日。(注:该用水量未保护机场及电子科大的用水)二、2020年用水量预测 根据本次规划编制的服务范围,用水量除包括总规确定的中心城区外,还包含两江机场及电子科技大学西江校区片区。机场的用水量依据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0 年版)对用水量的预测,确定其2020年规划用水量为3万m3/d。电子科技大学西江校区片区的用水量依据桂林市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中对水量的预测,确定其2020年规划用水量为2万m3/d。本次规划主要对中心城区的水量进行预测,以确定服务范围内的总用水量规模。1、预测方

36、法城市供水工程采用的用水量预测方法有以下几种: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等。趋势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是依据过去历年用水统计资料来推算未来的需水量。由于区域供水不仅包括城市供水,还包括乡镇及农村供水,而乡镇特别是农村历年供水量统计资料很不完整,很难作为用水量测算的基础,加上近年来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供水服务人口及服务范围变化较大,因此用水量预测不适于采用趋势外推法与回归分析法。指标分析法是各地城市用水量预测最常使用的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合理的指标值,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因此本工程将采用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和分项用地用水量指标法对桂林市中心城区用水量进行预测。 城市单位人

37、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该法是按规划人口乘以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来预测未来年份城镇用水量的方法,使用较简便。但由于该定额易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用水条件、工业类别、旅游服务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因此,各组团(片区)拟采用不同的预测定额。 分项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该法是采用不同性质用地面积乘以相应的用水量指标预测城市总用水量的方法。由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只分到大类,各种用地的细致分类尚未具体体现,因此,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2、中心城区2020年用水量预测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

38、98)提出的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一区特大城市为8001200L/人d(该指标为规划期最高日用水量指标,包括管网漏失水量);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纲要中2020年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400450 L/人d。根据桂林市自来水公司的统计资料,20072012年间桂林市区实际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504.1549 L/人d(平均为527.15 L/人d)。考虑到桂林作为旅游城市,以生活用水为主,工业用水较少,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偏低于有其特殊性。结合桂林市近几年的实际用水指标及总规确定的用水指标,考虑桂林通过减少管网漏损、采取节水措施等,用水量指标将呈下降趋势,参考各项规划取值,拟定2

39、020年桂林市单位人口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为450L/人d。 各组团(片区)总用水量预测根据上述分析所选取的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和各组团(片区)2020年规划人口,计算出各组团(片区)2020年的用水量,详见下表。单位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测算各片区总用水量结果表 表3-1序号组团名称片区名称人口规模(万人)单位人口综合用水指标(L/人d)总用水量(万m3/d)总用水量(万m3/d)1老中心城区组团旧城片区44501.809象山片区64502.70琴潭片区104504.502叠彩八里街组团叠彩片区64502.709八里街片区104504.50铁西片区44501.803瓦窑大风山组团瓦窑片区94504

40、.056.75大风山片区64502.704临桂新区组团临桂片区84503.6013.5中央商务区24500.90临桂西片区104504.50秧塘片区24500.90庙岭片区84503.605四塘组团四塘北片区34501.352.25四塘南片区24500.906七星组团七星北片区84503.608.55七星南片区114504.957铁山组团84503.603.608雁山组团84503.603.60合计12556.2556.25 分项用地用水量指标法预测城镇总用水量 分项用地用水量指标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参照类似城市指标,分项用地用水量指标确定如下:居住用地:0.60万m3/ km2d公共设

41、施用地:0.51.0万 m3/ km2d工业用地:1.00万m3/ km2d仓储用地:0.20万m3/ km2d对外交通用地:0.30万m3/ km2d道路广场用地:0.20万m3/ km2d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30万m3/ km2d绿地:0.15万m3/ km2d特殊用地:0.50万m3/ km2d 分项用地面积及用水量预测成果根据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纲要,桂林市2020年中心城区各分项用地面积及据此预测的用水量成果见表3-2。 分项用地指标法预测用水量成果表 表3-2序号用地名称面积(km2)占城市建设用地(%)用水指标用水量万m3/d备注(万m3/km2d)1居住用

42、地43.8533.4226.31其中居住设施用地1.861.420.601.12一类居住用地0.560.430.600.34二类居住用地41.4334.570.6024.862公共设施用地29.9622.8419.08其中行政办公用地1.070.820.500.54商业金融用地11.468.730.505.73文化娱乐用地1.941.470.500.97体育用地1.180.900.500.59医疗卫生用地1.290.990.801.03教育科研用地8.696.620.806.95文物古迹用地0.230.180.500.12旅游服务设施用地3.692.810.802.95其他公共服务设施0.41

43、0.310.500.213工业用地8.796.708.79已考虑重复利用的因素其中一类工业用地4.453.401.004.46二类工业用地4.333.301.004.334仓储用地1.801.370.200.365对外交通用地1.991.510.300.606道路广场用地19.8915.163.98其中道路用地19.5714.910.203.91广场用地0.330.250.200.077市政设施用地1.341.020.250.338绿地20.6815.763.10其中公共绿地16.3012.430.152.45防护绿地4.383.340.150.669特殊用地2.071.580.501.04合

44、 计131.20100.0060.91已扣除利用中水浇洒的水量2.68综合两种算法的水量,取平均值作为中心城区2020年规划用水量。中心城区用水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 万m3/d) 表3-3 年 限项 目2020年备 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56.25分项用地用水量指标法60.91用水量范围56.25-60.91两者综合平均为58.583、服务范围内2020年用水量预测中心城区的用水量再加上两江机场及电子科技大学西江校区片区的规划用水量,即为本次规划范围总的用水量。 总用水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 万m3/d) 表3-4 年 限项 目2020年备 注中心城区用水量58.58两江国际机场用水量3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用水量2合计63.58取整为64因此,拟定本次规划范围内2020年用水量规模为64万m3/d。三、2030年用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