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公路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42671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区公路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区公路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区公路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区公路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林区公路设计.精品文档.水准面: 地球的表面就形成了一个较地球自然表面规则而光滑的曲面。大地水准面: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绝对高程: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高差:不等高档内,通过导线悬挂点的两个水平面间的垂直距离。水平角: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两个方向线铅垂面所构成的夹角。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直线定线:在距离测量时,得到的结果必须是直线距离,若用钢尺丈量距离,丈量的距离一般都比整尺要长,一次不能量完,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一些点。直线定向:确定一直线与基

2、本方向的角度关系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地物:指的是地面上各种有形物和无形物的总称。地貌: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地物特征点:是反映地物类型或区域地理分布特征的点。地貌特征点:是反映地貌类型或区域地理分布特征的点。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地形线:地形测图时表示地形坡面变化的特征线。地面某点的经度:地球地面上某一个地点离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地面某点的经度: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

3、数值在0至90度之间。平曲线: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公路选线:在公路规划路线的起点、行经地点、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而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公路中心线的工作。平曲线加宽: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平曲线超高: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超高。中线测量:沿设计线路在实地测设中线的测量工作。基平测量:是建立路线的高程控制,作为中平测量和日后施工测量的依据。抄平:就是看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即标高相同。竖曲线: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

4、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称为竖曲线。纵坡折减:是对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降低最大纵坡的规定。1、点的坐标有 地理 坐标和 平面直角 坐标两种形式。2、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 距离 角度 高差 的测量3、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用 水平视线 ,通过读取坚立在两点上水准尺的读数,测定两点间的 高差 ,从而由 已知点高程 推算 未知点高程 。4、经纬仪安置的步骤是:垂球对中 、整平、光学对中、整平。5、比例尺有 数字 比例尺和 图示 比例尺两种形式,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6、地形图上地物的符号有三类,即 比例 符号,非比例 符号和 半比例 符号。 7、地物的测绘,是

5、先测定 地物特征点 位置后,描绘地物;而地貌的测绘,是先测定地貌点的位置和高程,然后连接 地性线 ,求其上各等高线的通过点后再描绘等高线表示地貌。8、平面图仅表示 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地形既表示 地物的平面位置 又表示 地貌的高低起伏。9、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 整体 到 局部 ,由 高精度 到 低精度 ,先 控制 后 碎部。” 10、微倾水准仪的水准器包括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其中圆水准器用于仪器的 粗略整平仪器,管水准器用于仪器的 精确整平仪器。11、进行水准测量成果检核时,如果是等外水准测量,其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FH容= 40*(L的开方)毫米,或fh容= l2*(n的开方)毫米。12

6、、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两种,即 梯开 分幅法和 正方形 分幅法。13、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成 反 比,即平距越大,坡度越 半缓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 陡。14、地形图上某点的通用坐标为x=2145.125 km,y=21652.467km,则该点距赤道的距离为 2145.125 km,。该点在第 21 投影带内,距中央子午线的距离为 152.467 km。15、测量学的任务概括地讲,一是 “测绘”,二是“测设”。16、罗盘仪的主要作用是测 直线竖磁方位角,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测 地在面两点的高差,经纬仪的主要作用是测 两直线间的水夹角。17、乙类地区的林区公路按 年运材量

7、不同,可分为 林区一级、林区二级、林区三级、林区便道 四个等级。18、在平面组合设计时,不要在长直线段的末端设置 小半径 曲线;若设置复曲线,两相连的圆曲线半径相差不能过大,大半径不能超过小半径 1.5 倍:若设置反向曲线,中间一定要留够足够长的 直线缓和段 ;同向曲线应避免设置 断背 曲线。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250 米时,应进行弯道加宽,半径越小,加宽值越 大 ;同时还要在曲线的两端设置 加宽缓和线。20、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一定值时,应设置弯道超高,即设置弯道 外侧 抬高的单向坡道,以获得 内测 的横向分力,克服转弯产生的 离心 力:超高可采用绕 外边 轴或绕 中 轴超高两种方式。21、

8、公路设计中的行车视距分 停车 视距和会车 视距。22、公路勘测部分的主要工作有 选线、中线测量、纵断面水准测量、横段面测量 和 水文、地质 调查等。23、选线工作初步结束后便可进行中线测量,即测设道路中线在地面上的位置其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各交点处的 转角、钉离程桩和加桩 测设 水平曲线 等。24、中线测量时,根据右角计算转角的规律是:当右角B180度时,为 左转角 :a左=a右-108度。25、纵断面水准测量又称路线水准测量。其任务是测定中线上(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然后根据 测得的高程,和 相应桩号的里程 绘制纵断面图以供.26、规程规定:进行纵断面设计时,当纵坡变更处的两相邻坡度代数差(即变

9、坡角w),(大于或等于2%)时;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有 凹曲线)和 凸曲线 两种形式。 27、进行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竖曲线与平曲线发生重叠),不宜在平曲线始终点变坡。在回头曲线地段拉坡,应先确定 曲线上的坡度 ,然后向(两端部)定直线来缓和。竖曲线通常采用圆形竖曲线.28、路基作为公路的基本结构物,应满足下列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3、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29、路基横断面是由行车部分、(路肩)(边坡)(边沟)或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等组成。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按地形的变化和填挖高度的不同,路基横断面可分为(路堤)(填方路基)。(路堑)(挖方路基)(

10、半填半挖式路基)和不填不挖四种基本类型。30、路基宽度等于或小于5米时为单车道。当采用单车道路基时,应在适当距离内甲类地区不宜超过 500 米),乙类地区不超过 300米)设置错车道。31、边沟设在路基边缘,它的作用主要是(汇集、排除由路表面和边坡上流下来的水流)。凡是在填挖交界的零断面处、挖方路段和一般填土高度小于(0.5m)的路堤两侧(当地面有横坡时,只设在上坡一侧)均须设置边沟。边沟的断面形式有(三角形)、(梯形)和(矩形)32、石砌挡土墙一般是由墙身)(基础)(沉降缝与伸缩缝)排水设备等部分组成。1.简述当两点高差不大,距离不远时,用微倾水准仪测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步骤。答:1、在两测点

11、之问(最好是等距离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在两测点A、B上立水准尺。2、粗平仪器,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3、瞄准已知高程A上的水准尺,精平,读出后视数a。4、瞄准未知高程B上水准尺,精平,读出前视数b。5、计算两点高差Hab=a-b。2.简述经纬仪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方法步骤。答:1、安置经纬仪于所测角的顶点上。2、盘左观测:将仪器调至盘左位置(竖直度盘处在视线的左侧);瞄准左边目标A,读出水平度盘读数a1;顺时针准动照准部,瞄准右边目标B,读出水平度盘读数b1。计算盘左观测的水平角 B左=b1-a1。3、盘右观测:将仪器调至盘右位置(竖直度盘处在视线的右侧);瞄准右边目标B,读出水平

12、度盘读数b2。逆时针准动照准部,瞄准右边目标A,读出水平度盘读数a2。计算盘右观测的水平角 B右=b2-a2。4、计算检查:当盘左、盘右观测的水平角B左、B右的误差不超过40分时,取平均什为观测结果。即:B=(B左+B右)/23.简述罗盘仪测定地面直线AB磁方位角的方法步骤(1:安置罗盘仪于A点上,包括对中和 2:瞄准目标。包括粗略瞄准对光精确瞄准。 3:读数视线与磁针轴线一致,从小到大读出刻度盘上的读数。读书时要注意一下几点:先判断南北针:有铜线的一端是S,另一端是“N”。判断用那一端读数:望远镜“物镜”与“零度”在同一端,用N针读数,与180在同一端时用S针读数。读数一定要等磁北针自由静止

13、后,且视线与磁针方向 一致时,从小到大读出刻度盘上的读数。)4.中线测量观测计算完成后,简述ZYQZYZ三个桩的设置方法。(ZY3从交点JD3起,沿后视方向量取切线长,测得曲线起点ZY3位置,写桩,打桩:YZ3从交点JD3起,沿前视方向量取切线长,测得曲线YZ3位置,写桩,打桩:QZ3从交点JD3起,沿分角线方向量取切线长,测得曲线起点YZ3位置,写桩,打桩。)5.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示:(1)准备工作:绘制纵断面地面线,领会该路设计要求,熟悉全线的有关设计和勘测资料(2)标出高程控制点(3)试定纵坡(4)调整设计线(5)与横断面进行核对(6)确定纵坡度经调整无问题后,即可确定设计坡度

14、和坡长(7)计算设计标高(8)确定与计算竖曲线(9)计算填挖高度6.简述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提示:一般情况下路基设计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确定路基横断面,其中包括路基宽度,最小土高度及边坡度,必要时对高路堤、深路堑及其他特殊路基进行个别设计,与稳定性验算。(2)路基排水设计,包括设计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址水设备和设计排水系统。(3)路基防护与加固设计,包括坡面防护.堤岸防护与支挡建筑。(4)路基附属工程的设置,其中包括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等。(6)施工组织设计。(6)编制施工概算与有关设计文件。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

15、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一石(dn);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经典古文名篇(一)1. 陋室铭 刘禹锡(唐)字梦得 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马说 韩愈(唐) 字退之昌黎先

16、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一石(dn)。食(s)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3师说 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

17、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

18、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n)子、苌(chng)弘、师襄、老聃(d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4.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字茂叔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 字子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

20、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a)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鱼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

21、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劝学 荀子(战国)名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22、水。木直中(zh?ng)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go)暴(p),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n)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

23、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不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问说 刘开(清)字明东、方来 号孟涂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

24、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

25、蹈之者常十之。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

26、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0. 前赤壁赋 苏轼(北宋)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

27、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

28、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1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

29、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2卖炭翁 白居易(唐)

30、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以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j)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jing)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j)向牛头充炭直(值)。13木兰诗 乐府诗集 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n),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ng);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出门看火(伙)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

32、兔眼迷离;双兔傍(b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4.石钟山记 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骊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f)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钟者。侍僧使小童扶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ng)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

33、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h),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zng)吰(h?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此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n)坎镗(tng)鞳(t)之声,与向之噌吰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骊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骊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5五人墓碑记 张溥(明) 字天如 七录斋集五人者,盖当蓼(lio)洲周公之被逮(di),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jng)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jio),何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