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方案1.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39611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5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测量方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施工测量方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测量方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方案1.doc(1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施工测量方案1.精品文档.施工测量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概况施工合同合同名称编 号签证日期大运盛城(四期)II标住宅工程1.2 施工图图纸名称图 号出图日期23号楼总平面布置图ZT-012003-7建筑图纸目录JZ-001JZ-0032003-7建筑施工图JZ-01CJZ-272003-7结构图纸目录JG-001JG-0042003-72003-72003-72003-7结构施工图JG-01JG-74给排水施工图JP-00JP-19电气施工图DQ-00DQ-43人防建筑施工图地建施-182003-7人防结构施工图地结施-152003-7

2、人防给排水施工图地水施-132003-7人防电气施工图地电施-132003-7人防通风施工图地风施-132003-7煤气管道施工图MQ-000062003-7暖风施工图NF-0000022003-71.3 主要法规类别名 称编 号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行业建筑工程预防高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建设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991年第15号地方上海市市容环境管理条例市人大第56号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沪建建(2000)第0754号关于加强住宅工程施工操作管理的通知沪建建(1999)第0854号关于

3、提高本市住宅工程质量的若干规定沪建建(1999)第0037号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市人大第二十一号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办法1.4 主要规程、规范类别名 称编 号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199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4、GB5144-1985行业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199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1996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1996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1995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规程JGJ04-1997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1991回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19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1988钢筋焊接及

5、验收规程JGJ18-2003地方建筑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上海市建筑业联合会编1.5 主要图集序号名 称编 号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2预埋件91SG3623平战结合六级人防工程97沪防-5614地下工程防水协97J1011.6 主要标准类别名 称编 号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198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行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59-1999企业企业技术标准QJ/HPJS-001/20031.7 其他序号名 称1中

6、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行1997年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3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4大运盛城四期工程地质勘测报告5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评审标准、上海市建筑工程白玉兰杯质量评审标准6OHSMSI8001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1999和公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程序文件7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规定1.8 概况1.8.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大运盛城四期II标23#楼住宅工程地理位置中山北二路99弄建

7、设单位运盛(上海)房地产建设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上海浦惠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监督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施工总承包单位浙江华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分包单位合同范围施工图中全部投资性质自筹合同质量目标市优质结构、创白玉兰杯合同性质中标价加工程增减结算合同工期总工期500天;开工日期:2003年10月;竣工日期:2005年3月招标定额工期:510天1.8.2 建筑设计概况23号楼总建筑面积27841m2地下部份面积1300m2用地面积层数地上部份28层0.00标高4.40m(吴)基地面积1348.1 m2地下部份1层设计室外地坪

8、3.95m(吴)基础埋深4.75m建筑物总高度89.10m轴网尺寸层高及建筑功能层数地下一层首层二至二十四层屋顶层层高3.70m4.20m2.80m2.80m功能人防物业管理、商铺住宅住宅建筑防火设计六级人防,各层均设消火栓建筑防水设计地下室级防水,S8抗渗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屋面级防水,三厚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厨房间防水刷二厚991防水涂漠建筑人防设计六级人防外装修外墙砖,一底二涂外墙涂料内装修水泥地坪,内墙1:0.5:12石灰膏、水泥、膨胀珍珠岩,公用部位乳胶漆,1:1:4混合砂浆20厚。1.8.3 结构设计概况表2-3地层土质情况一层:填土厚1.42.6m;二层:粉质粘土厚o.71

9、.9m;三层:砂质粉土夹淤泥厚5.16.6m渗透系数3.158m/d持力层桩基地下水概况上层滞水埋深:0.71.2m;微承压水埋深:1.5m;承压水埋深:15.00m。场地为软场地土,类别为类,当地震烈度为7度时,地基土无地震液化可能性。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室结构结构参数砼强度等级备注垫层厚度:150mmC15结构砼属类工程基础桩承重平板筏基,底板厚度:1000mmC30,S8抗渗外墙厚度:400mmC35,S8抗渗内墙厚度:200mm、250mm、300mmC35,S8抗渗梁板剪力墙结构,框剪梁C35,其中地下一层顶板、梁为S8抗渗表2-4设计系统设计要求系统做法管线类别上水下分式供

10、水下水污废水分流雨水管道式通风直接式通风照明低压供电380V/220V动力低压供电380V避雷避雷带供配电低配电梯低配消防灭火报警联动控制系统喷淋、消火栓其它第 二 章 控制点布置及施测2.1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场地四周离建筑物、构筑物均只有一墙之隔;东临变配电中心建筑物仅为1.0米,黄兴路主干道8米;南临10号楼、20楼高层建筑物12米;西临24号楼与23号楼之间处地下污水处理构筑物处。所以四周控制点布置定位显得十分重要,选定在围护基坑顶砼圈梁上每间隔10米布置一个控制点,在转弯角上增设控制点,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测量布控平面布置图。2.2 布控点坐标X轴、Y轴和吴淞标高引入依据:2.2.

11、1 坐标引入:由业主从测绘院给出坐标点位置,位于中山北二路道路中心点,平面布置图中A点。即A点x=5761.973 y=4571.610、IP2点X=5803.822,Y=4726.066和引点k1点x=5790.610 y=4612.808向施工场地内基坑围护顶引入,得出:坐标点x=5774.695 y=4668.948 坐标点x=5787.051 y=4712.112坐标点x=5775.308 y=4761.707 坐标点x=5757.835 y=4714.278上述点作为场地内主要复测控制闭合点,场外A、IP2、K1点作为场内点的复测点。 因为考虑到土方开挖时,围护基坑位移变化十分敏感,

12、更关系到外侧主要道路和已建建构筑物安全重要性,所以除了场内坐标点还在场地基坑围护砼圈梁顶上每隔10米设专用于观测围护位移的动态控制点。2.2.2 吴淞标高引入依据:由业主从测绘院给出标高位置,位于中山北二路路侧石TP1点和黄兴路与中山北二路交叉点路侧石TP2点。即:吴淞标高TP1=+4.023m,TP2=+4.135m,向施工现场内引入TP3=+3.689m和TP4=+3.783m。TP3、TP4作为施工场地内主要复测闭合点,TP1和TP2作TP3和TP4的复测吴淞标高的复测点。2.2.3 0.000m相对室内24号、25号楼底层地坪标高,相当于吴淞标高4.40m。2.3 坐标控制点和标高复测

13、采用20螺纹钢打入砼500mm固定,外侧加保护措施设置,并用红漆表示严禁移动和敲砸标记。并有项目部测量专管员蒋旭峰同志定期检查复测点的保护措施。2.4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沿围护基坑按直线布置。测量仪器:DZQ22-D型全站仪和JZ-JDA型激光准直经纬仪。2.5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测量仪器:DZS3-1自动安平水准仪。2.6 垂准仪按在点上对中后,向“天顶、天底”进行光学投点,即投点法施测。2.7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保护员:蒋旭锋,定期巡视;巡视员:周建峰、蒋旭峰,并且每周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第 三 章 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地面控制

14、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激光经纬仪J2-JDA进行复核。各控制线间距采用全站仪DZQ22-D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四章(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3.1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3.2 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全站仪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点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内。3.3 0.000以

15、上施工,采用全站仪投测其它细部轴线。3.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三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3.5 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3.6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

16、。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0.500m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3.7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结构0.500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3.8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全站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核。3.9 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第 四 章 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4.1 基础工程引测施工控制轴线桩(定位放

17、线)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接桩)地下结构监理报险底板施工标高控制地下结构底板上放线监理报验放基础底边线底板防水及保护层监理报验放槽边线砌保护层土方开挖边坡及标高控制降水、护坡桩及土方开挖基坑标高抄测验槽验线砼垫层标高抄测4.2 地下结构工程建筑50线标高抄测竖向结构施工监理报验顶板放线标高报验横向结构标高控制横向结构施工4.3 地上结构施工抄测结构50标高点(钢筋上)竖向钢筋绑扎监理报验顶板放线模板及砼工程在固定钢筋上丈量上一层结构50控制标高4.4 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抄测建筑50控制标高其他项目施工放第二次结构位置线砌二次结构第 五 章 施工时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5.1 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

18、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5.1.1 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20m 1/7000 (相对误差);20m 3对于轴线小于3mm。5.1.2 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5.1.3 标高小于5mm。5.1.4 垂直度层高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5.2 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5.2.1 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5.2.2 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直及倾斜改正。5.2.3 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5.2.4 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

19、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5.3 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5.3.1 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5.3.2 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5.3.3 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5.3.4 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5.3.5 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第 六 章 施工时的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6.1 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6.1.1 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6.1.2 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1:沉降观测精度参考表等级标高中误差(mm)相邻高差中误差

20、(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和或环线闭合差二等0.50.3二等水准测量0.6n1/2(n为测站数)6.1.3 沉降观测点设置: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详见:沉降观测点设置平面图,即ZLZ-002003。6.1.4 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6.1.5 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6.1.6 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复测一次,直至竣工。6.1.7 工程结构封顶后,第一年观测六次,以后每

21、隔四个月观察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并及时提供测试数据;如遇异常情况及时与设计院联系商磋。6.1.8 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6.2 护坡桩的位移观测6.2.1 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高变形点(变形点间隔10m左右),并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限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全站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6.2.2 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20m。6.2.3 变形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一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6.2.4 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

22、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第 七 章 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7.1 控制材料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章的叙述中进行。7.2 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7.3 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7.4 有高差作业或重大分项、分部的要报请监理部门或上级有关单位复核并认可。7.5 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等采用全站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7.6 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第 八 章 仪器的配备及人员组成8.1 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

23、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DZQ22-D套12激光准直经纬仪J2-JDA套13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1套24垂准仪DZG1-2套15长城钢卷尺3050米支66长城钢卷尺7米支252、测量人员组成测量班长:蒋旭峰 1名测量技术员:周建峰 1名测工:章均华、戚经国 2名第 九 章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9.1 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专人保管员:陈功良。9.2 所有仪器必须每年或处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9.3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9.4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试,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9.5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

24、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9.6 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员不得离开仪器。9.7 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第 一 章 测量管理制度10.1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0.2 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公司技术部制定的测量管理制度基本方案。10.3 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10.4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10.5 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10.6 经常与技术干部保

25、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10.7 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试,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10.8 有关外业资料有及时收集整理。10.9 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10.10 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单位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第 一一 章 附图11.1 测量布控平面布置图ZLZ-00111.2 地下室沉降观测点设置平面布置图ZLZ-00211.3 0.000标高处沉降观测布置图ZLZ-003上文已完。下文为附加公文范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公司责任主题演讲稿铁肩担责任 奉献谱新篇尊敬的领导,朋友们:有一种情

26、感,它情系员工、浇铸出生活的希望:有一种精神,看似朴实无华,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存在,看似无形,却最是令人豪情万丈,它就是:我们为之讴歌、为之骄傲的石油之家,它就是我们荣辱与共的延长石油之家!延长石油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我们每一名石油人的切身利益都和延长石油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以延长石油发展为己任,勇担重任,敢担责任。什么是责任?英国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做的事,这就是责任。什么是奉献?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这个贡献就是奉献。如果说,责任是一种承担,那么奉献就是承担的过程;如果说,责任让我们产生了动力,那么,奉献

27、就提升了我们的境界。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延长石油一肩担着责任,一肩担着奉献,走过了多少艰辛坎坷之路,战胜了多少严峻的考验?正因为有了延长石油全体职工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让延长石油有了长足的的发展,才能让延长石油的美跨越一年又一年。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不是甜美的字眼,它有岩石般的冷峻,它让你时时付出,刻刻呵护。因为责任可以让即将沉沦的浪子回头,可以让弱不禁风的幼苗逐渐承受风吹雨打,可以让一个人坚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那我们要怎样担起自己的责任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有一颗尽职尽责的心,认认真真的完成分配的任务,不折不扣的实现工作目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奉献的最好注解,几

28、年来涌现在我们设备维修部的优秀人物数不胜数:机电维修车间优秀青年女工白春丽;机电车间孩子上小学的单身妈妈赵秀梅;油管维修车间李玮青今年四月份至八月份夺油会战全厂周六加班,我们默默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上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经历了多少次工作与亲情的考验,背负了多少回对家人和亲友的愧疚。但是,我们从不后悔,始终执着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们对父母有情,对儿女有爱,但是我们每一名维修人员都深知: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让电机正常运转,让石油滚滚而出,才能让采油厂稳中求进,降本增效。太多太多的他们,用责任和奉献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团结一心,什么是凝心聚力。站在这里我怎能忘记为延长石油发展殚精竭虑的他。在

29、延长石油的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设备维修职工,如果说在工作中有一些收获,是因为有一位领路人在率先垂范的引领着我,他就是采油厂高厂长。年过半百的他,在2014年搬新建厂期间,几天时间就白了头发。多少次,他那小小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接受任务的职工;多少次,他为了职工的安心,自己却没有睡上安稳觉;又有多少次,他顶风踏露,披星戴月检查设备的安全,繁忙的建厂搬迁工作,让他忘记了的身体健康,忘记了为他热了一次又一次饭菜的老伴,忘记了一遍遍催他注意身体的父母。没有奢华的生活,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他却总是忙碌而快乐的工作着,没有一丝抱怨,没有一丝哀叹,有的只是他一句铿锵有力的答言:

30、我是石油人。在责任面前,延长石油人迎难而上;在奉献之中,延长石油人无怨无悔。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延长石油人书写着我们的青春与忠诚,书写着我们的艰辛与进取,书写着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回顾过去,我们为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展望未来,新形势下的我们任重道远,不敢懈怠。让我们满载着这份责任和这份奉献扬帆起航,再创石油事业的锦绣前程。员工十三五培训规划及2016年培训计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是落实全面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6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卫处的

31、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有效提升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公司十三五战略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本,结合保卫处工作实际,编制保卫处员工十三五培训规划及2016年培训计划。一、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保卫处年度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强化培训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育形式,夯实培训工作基础,打造一支专业技能精、执行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员工队伍。二、工作目标(一)十三五规划员工培训工作目标切实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多措并举,大力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全面实现三有一强:一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计划;二是建有处室自己的培训体系;三是建有处室

32、自己的培训机制;四是建强处室自己的培训讲师团。(二)2016年员工培训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强化培训监督考核,大力提升员工队伍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实现培训率四个100%:一是管理岗位员工参培率达100%。二是操作岗位员工培训率达100%。三是安全知识培训覆盖率达100%。四是操作员工持证上岗率达100%。三、工作重点根据公司工作思路与目标,结合保卫处工作实际,下一阶段,保卫处的培训工作重点可概括为四个加强。 (一)加强人才培养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根据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培训效果。一方面,抓好管理岗位人员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业务

33、水平及工作效率。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公司各职能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以科室为单位,开展科室负责人与科员之间的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或一对多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员工新闻写作知识、内控体系知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类专项培训等途径,全面拓展管理岗位员工知识面,促使两级机关管理岗位员工业务技能、工作效率双提高。另一方面,抓好操作岗位人员培训,提升操作岗位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一是抓好应急队员军事技能培训。重点强化队员基本军事科目和防卫手段训练,进一步锻炼队员体质体能,规范警务动作,增强擒敌本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抓好汽车驾驶员技能等级培训,通过强化培训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工技能鉴定

34、参与率和合格率。三是抓好值守人员技能监控设施使用培训,有效提高值守人员日常监控的处置能力,有效避免监控设备只装不用的不良局面。 (二)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安全,是企业开展生产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工作,保卫处将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坚持专题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注重新员工安全教育工作等方式,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意识。一是结合工作热点,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专题培训。结合工作热点、难点,全面推进全员安全文化教育,促进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和标准实现有效领会与全面掌握。如以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分批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及普通员工参加新两法知识培

35、训,通过对法律知识深入进行深入透彻地阐述解读,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底线和红线思维,营造全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定期开展员工岗位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针对职业、非职业驾驶员,组织开展驾驶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巩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知识,全面增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有效杜绝有责交通事故发生。三是高度重视新员工安全教育工作。针对新员工,特别是新增项目用工,坚持安全教育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并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首位,全面推进三级安全教育,有效提升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岗位安全防范技能。 (三)加强讲师团培训,建立健全处

36、室培训体系。积极响应公司让管理者成为培训者培训工程,着眼现有的人力资源,挖掘潜力,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探索建立起保卫处自己的讲师团。一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技能的培训。积极组织处室管理人员参加公司针对培训者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授课技能技巧、课件开发等专业培训,把处室管理人员培养成为培训者,打造专属于保卫处的专业讲师团。二是积极推进管理者上讲台活动。利用处室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选拔知识、经验积累丰富的管理人员走上讲台,分享经验和知识,为他们走上讲台提供舞台,促使管理者向培训者转型。 (四)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培训管理体制。为了进一步抓好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保卫处将进一步加强

37、培训机制建设,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一是坚持培训工作自查与公司考核相结合。参考公司培训相关管理制度,依据年度员工培训工作机会,定期开展处室培训工作自查自纠工作,加大对自身培训项目的评估和考核,营造人人重培训,培训出效果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要严格落实培训经费使用规定,加强培训经费的管理。建立培训办班前进行经费预算制度,严格控制培训经费的申报、审批和核销,确保培训经费合理使用、受控运行。四、工作难点(一)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课程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战训练和现场演练为辅,教学形式欠灵活,导致员工因培训形式老旧、无新意而降低参与的积极性。(二)不同岗员培训重视程度不一。 由于保卫处以管理岗为主,操作岗工

38、种单一,工作技术含量小,所以长期以来,除了必要的安全培训外,保卫处对操作岗位员工的技能培训重视程度不及管理岗位员工。五、组织保障(一)高度重视,优化培训质量。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公司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做好分工安排 积极探索培训的新形式,新招法,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二)密切配合,强化沟通协作。各科室要增进交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对员工培训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各项各类问题,属于一个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由责任部门独立解决落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重、难点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由主要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统一调度,统一行

39、动,共同把问题解决好,杜绝互相推诿的现象。(三)注重实效,建立长效机制。为了确保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真抓真管、善始善终、取得实效,保卫处将进一步构建完善员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推进处室员工培训工作常态化。学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报告年轻干部如何正确成长同志们:就年轻干部如何正确成长讲几点意见:一、年轻干部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是单位或个人所具有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并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而是知识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有机组合,是单位或个人在长期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中所形成的竞争合力。可以将个人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个人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内质中的支撑个人成长的竞争优势,它是能使个人在竞争中

40、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力。(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性质1.独特性。是指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只为自身所特有,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竞争力,要求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特性。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学习和工作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不仅与独特的技能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深深印有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通常来说,一项竞争力越是来源于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就越难找到战略上的替代物。2.动态性。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动态演变,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核心

41、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无竞争力阶段、一般竞争力阶段、初级核心竞争力阶段、成熟核心竞争力阶段、核心竞争力弱化阶段、核心竞争力新生阶段。核心竞争力在形成以后,还会面临再培育和再提升的问题,否则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沦为一般竞争力,甚至完全丧失竞争优势。3.高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是那些能增加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的竞争能力,它能够帮助个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二)年轻干部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包括知识能力与技术能力,两者结合形成一个支持长期发展的竞争能力体系。l.学习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能力

42、,,是一种积累性的学识。学习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法则。每个人的事业和人生都是从学习开始的。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应该具备多种能力,其中一项重要能力就是学习能力,这也是一种工作能力,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年轻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不能仅从个人习惯和爱好上来看待学习,必须上升到精神状态和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学习是年轻干部成长发展的前提,是创造力的源泉。2.研究和开发能力。研究与开发是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改进工作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内容。知识和技术是核

43、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年轻干部只有拥有自己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形成自己的技术、知识核心,才能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从而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3.应变能力。应变是人的主观思维的一种快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要求针对具体情境中出现的突发和不利因素,及时适应事物变化,保持良好心理素质,做出正确快速的反应。年轻干部的应变能力突出表现为:在突变中产生应对的策略,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战胜对手,超越自己。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对难堪场面的委婉圆场能力、对领导者交办事项的领悟能力、对责怪批评的忍耐反思能力等。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创新,年轻干部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和

44、更新。年轻干部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健康独立的个性、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的批判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要创新就要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及时抓住机遇、推动工作创新。实干精神是创新能力实现的载体,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年轻干部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标准。如果只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实干作风,创新也只能是空想。年轻干部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要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群众的智慧中吸取营养,在实际调研中开启心智。同时,要不断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为创新奠定基础。二、年轻干部正确成长的内在动力年轻干部成长的内在动力在于十心。一是公心。公心是指一个人必须公道、公平、公正。对于青年干部来说,时刻想着所在的单位,时刻想着所从事的事业,时刻为这个集体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出点子、想法子、找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