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ppt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72253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部编.ppt(8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本七上语文教材教法培训,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罗志强2017825,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介绍,新中国教育事业从这里开始,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融合在整套教材的设计之中,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1,2,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语文学习,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1.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努力遵循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抓住

3、语文教学的根本。(初心),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2. 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新教材的编写也是对课改的总结与支持,注意吸收课改的经验,如“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并尽可能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力求达到“创新”。,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2. 遵循课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 具体做法:少做题,多读书,勤练笔,注重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获得

4、解决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问题的能力。,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3. 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力求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 语文素养体现到教材中,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有整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有对学生未来必备品格与核心能力的要求。因此,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始终是新教材追求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语文素养 (四亿富翁),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人文主题?文体组元?主题+文体? 新教材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力

5、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阅读:双线组元,维度之一:人文主题,阅读:双线组元,维度之二: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阅读:双线组元,维度之二:语文要素,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两种倾向: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时代,反复操练,题海战术;淡化甚至取消知识的时代,教学梯度被打乱。 新教材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6、, 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并不刻意强调,防止过度的操练。,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2.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展。 新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凸显特色,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阅读体系,每单元推荐35篇,教读课文23课,自读课文12课,每册推荐6部,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

7、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4)千锤百炼,2.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展。 设计目的,力图改变以下三种状况:强调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精读、略读不分的状况;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改变过于强调单篇阅读的状况,更好地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改变现在普遍读书太少的状况。,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3.选文注重经典性、审美性、适用性、多样化,文质兼美。 经典性为主,兼顾时代性,让学生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中外经典文化有尊严感,又贴近学生生活,

8、反映时代特点。 审美性(语文性),选美文,值得咀嚼、涵泳,激发阅读兴趣,提升审美能力。,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3.选文注重经典性、审美性、适用性、多样化,文质兼美。 适用性,以学生为本,难度适中,适合教学。有些偏南的文章,希望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多样性,以现代文为主,兼顾古代诗文,外国作品也占一定比重。另有科普文章、实用文本、非连续性文本。,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特别强调:增加古诗文的阅读量 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加大文言比重,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七年级文白混编;八年级以后,每册集中安排两个单元。 单元选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全套书一共选编古代诗文

9、130篇(首),约占总篇目数的52%。此外,每册的综合性学习中有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 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 新编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自学的学本。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教材编写也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内容到形式,处处为学生考虑,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比如自读课文、名著导读的设计,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特质。,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 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 新教材注重建构助学系统,包括单元导语、预习、注释、练习、阅读链接、写作技巧的点拨、综合性学习的引导等。不只是注重字、词、句、段的积累和理解,

10、也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品味的培养;注意搭建适合学生交流、探究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5. 强调活动、体验,重视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 新教材在原来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新增“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6. 合理安排各种语文知识,随文学习,学以致用。 过分重视知识系统性,或取消知识教学,都

11、是不妥当的。 新教材格外重视程序性知识,诸如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建构知识;各单元还安排一些小补白,以简洁易懂的方式适当介绍有关语法修辞、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6. 合理安排各种语文知识,随文学习,学以致用。 新教材特别注重语文知识“随文学习”的原则,主要素材来自课文,又很自然体现在各单元习题和相关设计中;避免过分追求系统性所造成的机械与繁琐,又能体现教学的层级和梯度。,二、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补白:知识补给站,全套教材6册,每册6单元,由不同的板块综合构成。 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阅读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2、写作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 各单元相机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一)阅读单元 1.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在阅读教学中,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如七年级,阅读方法方面强调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阅读策略方面,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大致按照难易的先后顺序排布,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13、,(一)阅读单元 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的阅读。 八、九年级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一)阅读单元 2.课型的区分:教读和自读。 阅读部分,每单元一般4课,分为教读和自读(以前为“精读”和“略读”,“讲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强调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由教师引导到由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阅

14、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 精读、略读;讲读,自读;教读,自读。,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一)阅读单元 2.课型的区分:教读和自读。 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 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一)阅读单元 3.两类课型:加大课型的区分力度。 现行教材:阅读提示+注释+研讨与练习。 新教材两种课型设置不同的助读系统,加大区分力度,显示教学差异。 教读课文: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

15、、补白。以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学习目的性更明确。,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预习”兼有助读和作业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的经验、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等。,内容、情感、主题、写法、疑难,积累、品味、拓展、延伸,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两个层次练习,体现思维的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内化为语文素养。,(一)阅读单元 3.两类课型:加大课型的区分力度 。 自读课文的助

16、读系统改革力度最大。 由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组成。 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 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回忆鲁迅先生,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窃读记,(一)阅读单元 4.读读写写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新教材重视字词的积累,

17、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审美意识。 以词语形式体现,词语当中包含着要求掌握的生字;,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一)阅读单元 4.读读写写词语的学习和积累 这些词语主要是参照课标中的字表(二),用专门设计的软件筛选出来的,避免了以往教材的随意性; 所有词语是专门邀请国内知名硬笔书法家书写的,从正楷到行楷,落实课标对书写方面的要求,增加审美的因素。,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二)写 作 新教材的写作专题,尽量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配合,又尽可能自成体系,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逐步培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及游记、书信、小传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

18、(二)写 作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 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二是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写作:独立专题,(二)写 作 1. 各专题的选择力求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是要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二是要写出感情。这两个要求并不高深,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按照教材要求去做,学生至少能做到一课一得。,三、编写框架及

19、体例结构,(二)写 作 2.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害怕写作的现状。 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专题,比如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就是一节“激趣”课; 在指导中穿插一些小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的灵感。 注意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怎么能了解这些细节呢?,放下畏惧,引发兴趣,(二)写 作 3. 加强写作实践的灵活性和指导性。 可选择。每个专题设计3个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可能; 有趣味。片段写作和整篇写作结合,前者往往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类似于热身,利于学生更好

20、进入写作状态; 重指导。写作实践都设计有提示,旨在帮助学生审题,打开思路,并提出方法建议。,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发挥联想和想象,(三)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新教材包含三个序列,在世纪初强化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做了减法。,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综合性学习:三个系列,(三)综合性学习 1.“传统文化”序列。 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如七上“有朋自远方来”,七下“天下国家”,围绕“朋友”“家国”等关键词设计专题,引导学生搜

21、集、整理、阅读古代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文化认同和自觉传承的美德。,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三)综合性学习 2.“语文生活”序列。 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次次精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如七年级上册 “文学部落”专题,指导学生组织文学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布置文学角,并创立班刊。,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三)综合性学习 3.“语文综合实践”序列。 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核心,指导学生综合处理各类文本,从中获取并筛选关键信息,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七上“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引导学生阅读所附资料,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自己读书

22、状况等,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三)综合性学习 改变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思路。 以往:一个活动主题下涵盖数项子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自行设计活动方式,教材并不关注过程。带来的结果就是有些活动天马行空,大而不当,缺乏可操作性;或者每个子活动,各组各行其是,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教师很难协调统一。,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三)综合性学习 新教材把每次综合性学习整合成一个大的活动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分出活动步骤,条分缕析。实施中,学生分组,以辅助活动形式分步骤实施,完成各自任务,最终归结到主要活动中来。,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古今中外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论述和故

23、事,提示完成活动的步骤、方案,在综合性学习中融入口语交际的要求,(四)口语实践 教材中相对来说非常重视的内容,特别是在强调素养的语境下。 七年级,为了与小学语文较好地衔接,主要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等。,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四)口语实践 八、九年级以口语交际专题的形式和活动探究单元的形式体现,专题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辩论等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活动探究单元涉及采访、演讲、朗诵、表演等。,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四)口语实践 “活动

24、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文本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或实地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深入揣摩,排演剧本。,活动的落脚点是写作,或者根据活动要求撰写文稿,或者进行文学创作,或者记录活动中的点滴感悟。,(五)名著导读 根据课标的要求,每册安排部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25、和兴趣。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内阅读课文配合。,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五)名著导读 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意在解决如何读好一本书或某一类书的问题,更好地掌握读书的方法,并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主要推荐的篇目以外,另外推荐2部自主阅读篇目,或与单元阅读方法的主题相契合、或与主要推荐名著类型相似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如何让名著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名著简介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六)课外古诗词诵读 每册安排次课外古诗词诵读,每次首。所选诗词除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外,另增加若干经典名篇,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三、编写框架及体例结构,课外古诗词诵读:,整体意识单元意识开放意识实践意识学生意识,四、教材使用中的五个意识,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的东西。,我们才是救世主! !,只有靠自己 (备任),谢谢,溧阳语文人托 起 绿 色 的 希 望!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校园应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