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总说明.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19392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区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总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山区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总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区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总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总说明.doc(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山区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总说明.精品文档.总 说 明 书第一章 概 述1.1 项目背景S324安化县东坪至梅城公路是省道S324浏阳立头岭至溆浦县两江中的一段,也是我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的项目。目前,安化县的县城东坪镇往梅城镇现有的公路走向为从黄沙坪起,沿X046线至茅园、田庄,在从农民村上县道X042至陈王、青田,至栗林乡,在河山上G207到达梅城镇,总里程约80km,耗时约2.5小时,交通极为不便。该公路的建设对于优化区域干线公路网络,改善安化县交通条件,推动当地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安化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

2、目地地理位置图G207安化国省道网现状图G2071.2 任务依据1)安化县东坪至梅城公路勘测设计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2)安化县东坪至梅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工可批复。4)各专项评估报告。5)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6)建设部部颁有关规范、规程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7)初测初勘资料。7)业主以及各级政府意见。1.3 设计标准本项目按二级标准建设,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采用水泥砼路面。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序号技术指标指标值设计速度40km/h设计速度30km/h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路基宽度(m)8.53平

3、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0065平曲线极限最半径(m)6030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255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6003506最大纵坡(%)787最小坡长(m)1201008最大坡长(m)纵坡4%1100纵坡5%900纵坡6%700纵坡7%500纵坡8%3009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700400极限值4502501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700400极限值45025011汽车荷载公路级12停车视距(m)4013会车视距(m)8014超车视距(m)20015地震设防标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13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 1/100、小桥涵、路基1/50利用老路的部分路段技术

4、标准降低至30km/h。1.4 建设规模本项目路线总长65.885km,其中K0+000K38+000(36.944km)由益阳市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K38+000K66+888.35(28.941km)由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全线路基宽度8.5m;概算总金额79915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212.9507万元。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推荐线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 量备注1路线长度km65.8852路基土石方万m3247.6092其中土方万m3120.6592其中石方万m3126.95003排水/防护工程万m34.5995/11.46284水泥混凝土路面1000m2498.8

5、195桥梁m/座1367.4/24大 桥m/座742/5中 桥m/座342/7小 桥m/座283.4/126涵 洞道2337通 道道2隧道m/座5115/5长隧道m/座3035/2中短隧道m/座2080/38桥隧比%9.849平面交叉处5210占用土地公顷150.6115其中新征用地公顷67.740711拆迁建筑物m24002512概算总金额万元799151.5 测设经过及主要成果1.5.1测设经过接受任务后,我公司自上而下迅速动员起来,全面开展本项目的勘设工作。以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系列标准为指南,切实执行质量手册和程序的各项规定,并按照我公司生产质量

6、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制了初步设计勘察设计工作大纲,工程地质初勘勘察大纲并做好勘察设计工作的计划安排。勘察设计本着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生态环保选线的设计理念开展工作。1)控制测量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进行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及1:2000地形图制作。四等GPS平面首级控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 一级导线点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进行,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路线起闭点均为高等级水准点。坐标系统: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央经度:111.28000E。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测图比例尺1:2000,基本等高距为2.0米。2)路线2012年12月上旬开始,在原工可推荐方

7、案的基础上进行路线方案优化及方案踏勘工作。在1:2000地形图上,结合工可评审意见对工可推荐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了贯通的K线及多条比较线。路线方案研究里程约109km,现推荐方案里程为65.885km,比较线总长41.060km,其中同深度比较线总长13.473km。3)桥涵重点调查沿线排水体系、农田排灌情况和地形、水文条件,对沿线水系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地表水、地下水、裂隙水等的位置、流量、流向等均进行了现场核对,进行了桥涵水文及典型沟渠水文计算。根据内业纸上定线成果,现场初步拟定桥涵位置、孔径、结构类型、进出口型式和其它附属设施, 部分桥梁还进行了高路堤和桥梁方案的比较。同时对桥涵线外区域内

8、暴雨强度、河流水文、排灌系统规划等资料进行调查,为桥涵设计提供基础资料。4)隧道调查隧址区自然地理概况,对隧道洞口附近地形地貌进行重点调查。调查隧址区的工程、水文地质,了解地表、地下水的情况,对地质勘察工作提出建议。调查隧道施工条件,施工便道、弃碴场地,初步确定隧道弃碴场位置。5)地质调查及路基路面调查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及水文地质、农田水利设施、地表土的性质及厚度。 对沿线不良地质路段等进行重点调查,结合实际布设地质钻孔,并拟定处理方案。调查分析区内已建和在建公路的路面结构类型、结构组合、材料级配组成以及路面使用状况,初步拟定路面结构方案。调查收集沿线气象资料,并根据地勘初步成果及

9、水文地质特性,拟定路基边坡防护形式和排水设计方案,进行筑路材料料场调查及取样试验,配合路线组确定取弃土场位置。 6)其它调查按勘测规程的要求和概预算编制办法,初测阶段对本工程各方案土地类别、地表附着物、房屋拆迁、管线交叉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对项目所在地材料单价、人工费用、电力、电信拆迁等概算所需的各项资料进行了全面收集。对区域内材料运输条件,道路情况及行政分区进行了调查。7)地质勘察初勘根据不同的地质单元结合构造物位置,分别对路基、桥涵、隧道、路线交叉、边坡等不同工程项目收集区域资料,主要采用了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取得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1.6 路线

10、起讫点与路网的关系、中间控制点、所经主要河流及城镇1.6.1 路线起点:(1)K线:安化县东坪镇吉祥村,与G536(原S308线K366+600)相连;(2)A线:安化县东坪镇黄沙坪村,与G536(原S308线K362+400)相连。起点平面位置图本项目起点段S324的走向为:毛元、吉祥、东坪大桥、柘溪。符合S324的总体走向。1.6.3路线终点:(1)K线:梅城镇邓家桥,与S224(原S217线K3+950)相连;(2)B线:城镇共兴村,与G207(K2401+300处)相连。终点平面位置图本项目终点段S324的走向为:仙溪、梅城、邓家桥、栗林。符合S324的总体走向。1.6.3中间控制点:

11、田庄、陈王、青田、栗林。沿线主要城镇有:田庄乡、陈王乡(并入江南镇)、栗林乡(并入梅城镇)。主要公路:有G536、X046、X042、G207、S224河流:沿线大多为山区溪流型小型沟谷,无大的河流经过,主要河流为资江支流思贤溪、麻溪、洢水。铁路:路线所在区域有规划中的安张衡铁路通过,但与本项目不交叉。1.7 工可阶段的情况2013年8月20日,湖南省发改委对本项目进行了批复,批复的技术标准为时速40km/h,路基宽度为8.5m,路线长度为61.52km,单位造价为996万/km,总造价为6.1256亿元。在初步设计外业验收过程中,经过比较发现造价差异较大,以及地方政府对起终点方案进行优化,经

12、报厅领导及有关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对本项目路线起终点和桥隧宽度等进行调整。工可调整的主要内容:(1)起点方案调整。起点由黄沙坪调整至吉祥村。目的:G536安化城区至黄沙坪段(路基12m,路面10m)为安化著名的黑茶产业带,沿线黑茶商铺林立,已经完全街道化,同时又无加宽改造的空间,现有交通已趋于饱和,交通压力大。为缓解G536东坪至黄沙坪段的交通压力,起点由黄沙坪调整至吉祥;为安化东坪镇城区东扩打通交通通道。吉祥村起点能促进吉祥附近地块的升值,能有效的缓解安化县政府的资金压力,促进本项目的顺利实施。(2)终点方案调整。终点段由梅城镇望城坡调整至梅城镇邓家桥与S224相连。目的:因从东坪行至梅城后的

13、主要车流量是向南(新化、娄底方向),邓家桥终点与新化、娄底的对接更直接。邓家桥终点上二广高速可直接通过S224、南桥大桥,无需经过梅城中心镇区。建设里程短、隧道少(可少设隧道1座),工程造价低7732万。(3)桥隧宽度的调整。桥隧宽度由9m调整至10m。(4)全线主要工程数量的调整。(5)由于路线方案调整和工程量的调整,引起的投资估算的调整。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对工可调整后,推荐线总里程为64.108km,桥隧宽度为10m,单位造价为1285万/km,总造价为8.2370亿元。目前省院编制的工可调整补充报告进入专家评审阶段。第二章 建设条件2.1 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4、布线路线时,收集了较齐全的安化县市、城镇的规划资料,对路线所经城镇规划有较深入的了解,在布设线位时预留了各城镇发展空间,考虑到城镇的中远期规划,做到了“近城镇而不进城镇”的基本宗旨,既照顾近期使用,又与远期规划相互协调,便于城镇对外交通衔接,减少废气和噪音对城镇环境的污染,更好的为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布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安化县东坪镇、梅城镇及各城镇的规划,路线由规划区外侧通过,并设置平交,将本项目与地方路相接,为各乡镇打造了进出城的路网,改善了安化县及各乡镇的交通条件,对乡镇的交通状况有较大的促进及改善。2.2 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2.2.1项目区域路网现状安

15、化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端。现有公路布局尚不完善,存在技术等级总体偏低、通道深度不足、路网结构不完善密度小,旅游路线建设落后等问题。本项目影响区内与项目密切相关的道路主要有G536、G354(原S225)、G207和二广高速公路。区域现状路网如图所示。G536(原S308龙牛线):S308横跨湖南省中北部,起于岳阳市平江县的龙门(湘赣界),经益阳市、桃江县、安化县、怀化市的漵浦县、辰溪县、麻阳县,终于湘西凤凰县的牛堰(湘黔界),全长约590km,全线以低等级公路为主,三、四级公路占72.2%。S308是益阳、怀化两市的重要经济干线,在境里程分别为219km和148km,与本项目

16、平行路段益阳马迹塘至溆浦城关段长172km,其中益阳市境128.6km中85.1km为二级路、43.5km为四级路,怀化境43.4km中1.259km为二级路、其余均为三级路。G207:即锡海线,北起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途经冀、晋、豫、鄂、湘、桂等省区,至广东省海安市。G207穿越湖南省的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五市,在湘境内里程790.6km。其中在益阳市境内有二级公路60.3km、三级公路14km、四级公路34.2km,总计108.5km。G207的41公桩至游和坪段约2.4km与S308共线。G354(原S225低新线):S225起于怀化市溆浦县低庄,经益阳市安化县,终于娄底市新

17、化县城,全长约120.37km,全线以低等级公路为主。其中益阳市境60.63km中6.15km为四级路,其余均为等外路。X042(河柘线):X042起于河山桥终于柘溪,全长90.1km,全线为等外路。X042是安化县境内主要的横向通道。X046(黄田线):X046起于黄沙坪终于田庄,全长9.6km,全线为等外路。区域现状路网图2.2.2安化县公路交通发展规划根据安化县十二五交通规划,交通建设方面突出发展高速,畅通路网,拓宽进出口通道,实现与外界的大对接、快融通。争取建设安张衡铁路,东坪、柘溪2个水运港区,二广、马溆、安铁3条高速公路,改造建设G207安化段和G354(原S225)平烟公路、东坪

18、至梅城、东坪至平口、东坪至武潭、长塘至沩山等干线公路340公里。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实施通畅工程3462公里。2.3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路线所经地带主要为浅变质岩丘陵、低山区,地势总体中部高,东西两侧低,山体走向为北东向,山体陡峻,谷深峡窄,溪沟发育,基岩裸露;最大标高550m,一般标高240380m,相对高差50200m;山坡坡度一般3070。区内发育资水及其支流思贤溪、麻溪、洢水等河流,植被发育。2.4区域地质稳定性根据安化幅1:20万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结果显示,区内主要发育有4条断裂,但均属于古构造,现已趋于稳定,区域地质构造总体较稳定。项目路线区域内共分布寒武系、奥

19、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局部构造较强烈,岩性较多。断层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绘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区内共发现4条断裂,构造走向与线路走向大多夹角较大,分别为F1、F2、F3、F4。褶皱路线区地层多为老地层,褶皱发育,岩层性质及产状变化较大。节理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主要为构造节理与风化裂隙,它们共同构成“X”共轭节理系统,不同程度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大部分基岩均有裸露,风化程度较高,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随深度变化大,裂隙面较光滑,延展性总体较差。受风化裂隙、构造节理及断层、褶皱构造的影响,勘察区浅部岩体多为破碎较破碎。完整或较完整岩体多位于山体中部,埋藏深度一般较大。2.

20、5工程地质评价2.5.1.地形地貌本路线段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行政区划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路线总体走向呈北西-东南向,以剥蚀型构造地貌为主,主要表现为丘陵低中山形态,少量为山前冲积、山间冲积平地及冲沟,地势总体东高西低。本段线路根据地貌的成因、形态及组合特征,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分段如下:典型地形地貌、构造侵蚀堆积河谷地貌其中K2+500K16+220、K16+900K19+600、K22+100K38+600、K43+500K48+200、K65+300K68+600等河谷、冲沟段,地貌受地质构造控制明显,剥蚀切割作用强烈,路线沿槽谷斜坡布置或跨越河谷,河岸陡峭,基岩裸露,该类型地貌单元相

21、对高差一般30150m。水流量受雨水控制明显,陡涨陡落;雨季水量大,水位高,遇强降雨常伴生洪水,枯水季节水量一般较小,旱季河水近于干涸。地表径流流量随季节变化显著,年际间丰、平、枯交替明显。、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主要分布于K0+000K2+500、K16+220K16+900、K19+600K22+100、K38+600K43+500、K48+200K65+300、BK68+600BK69+271.82等段,该区山体多呈陡直状山丘,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复杂,冲沟发育,呈网状或羽毛状发育,沿沟低洼处分布第四系冲、洪积、坡积粉质黏土、碎石土,局部分布有软土。丘峰大部岩石裸露,山峰林立,山坡局部陡

22、峭。侵蚀构造地貌发育于碎屑岩分布区,与构造线一致,风化作用较强烈。2.5.2.气象水文安化地形地貌多样,各类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6.2C,无霜期长275天,日照1335.8小时,降水1620.1毫米。地势从西向东倾斜,西部高峰九龙池,海拔1622米,东部善溪口,海拔57米,相对高差1565米。境内高山叠嶂,峰峦挺拔,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63座。资水横贯县境中部,境内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溪河170条。1961年柘溪电站关闸蓄水,形成柘溪水库境内水面达85平方公里。2.5.3. 地层岩性根据本次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结果显示,沿线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全新统

23、、更新统冲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主要为寒武系下统及中上统(1、2+3)板状页岩及泥质灰岩、奥陶系下统(O1)板状页岩、志留系下统(S1)浅变质砂岩、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泥质灰岩、泥灰岩、粉砂岩。现将本段揭露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a).第四系(Q)该层主要分布于冲沟、河流阶地和斜坡地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等。第四系分布虽广泛,但厚度不大,一般为0.5m5m不等,坡脚等缓坡地段,堆积厚度较大。(b). 泥盆系(D)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该层主要分布于K56+720K69+271.82段、BK57+873.95BK66+888.35段,岩性为泥质灰岩、泥灰岩及

24、粉砂岩等,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及方解石脉发育,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其中泥灰岩风化层厚度较大,岩质极软,下部岩体完整性较好。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该层主要分布于K54+970K56+720段,岩性为泥质灰岩等,隐晶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及方解石脉发育,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c). 志留系(S)志留系下统(S1)该层主要分布于K31+140K54+970段,岩性为板状页岩、浅变质砂岩等,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及方解石脉发育,岩质较硬。强风化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质软,岩体破碎,中风化岩体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d). 奥陶系(O)奥陶系下统(O1)该层主要分

25、布于K2+470K11+190段、K12+080K13+800段、K16+110K19+310段、K20+150K30+060段、AK0+000AK2+074.85,岩性为板状页岩等,变余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及方解石脉发育,岩质较硬。强风化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质软,岩体破碎,中风化岩体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d). 寒武系()寒武系中上统(2+3)该层主要分布于K1+010K2+470段、K11+190K12+080段、K13+800K16+110段、K19+310K20+150段、K30+060K31+140段,岩性为板状页岩、泥质灰岩等,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

26、隙及方解石脉发育,岩质较硬。强风化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质软,岩体破碎,中风化岩体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寒武系下统(1)该层主要分布于K0+000K1+010段,岩性为板状页岩,变余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及方解石脉发育,岩质较硬。强风化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质软,岩体破碎,中风化岩体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2.6.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参数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对应原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7. 水文地质条件2.7.1地表水本区地表水主要为冲沟部位溪流,冲沟部位

27、溪流水位及水量受降水量影响明显,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易暴涨暴落,枯水季节流量小,山洪爆发,溪沟中水排泄不通畅,水量突然增大,对路基及构筑物有较强的冲刷作用。在挖、填方地段,应采取截排水系统对地表水进行截流、疏排。对跨越冲沟的桥墩台、边坡坡面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应采取适当的防护并应设置地表截排水系统。2.7.2.地下水路线段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于山间冲沟及山间冲积平地部位水量较大,埋深较浅,对沿线构造物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影响。沿线未见明显的水质污染源。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显示,路线段隧道部位地表水及地下水不甚发育,勘察期间,天气干旱,均未能取得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

28、建议详勘察阶段加强隧道水样检测,以完善隧道区水质检测数据资料。根据沿线工点所取水样水质分析报告,沿线地表水、地下水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里程20142020202520282033趋势交通量东坪-农民(X046)8.6247546036715802110318农民-梅城(X042)52.9210902018293035004466诱增交通量东坪-农民(X046)8.62474606728021032农民-梅城(X042)52.92109202293350447转移交通量东坪-农民(X046)8.6457843122014571847农民-梅城(X042)52.924578431220145718

29、47总交通量东坪-农民(X046)8.63179590686071028013197农民-梅城(X042)52.9216563063444353076759全线平均61.5218573438499259627608平均增长率61.5210.81%7.74%6.10%5.00%2.8. 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根据本次勘察勘察结果显示:线路段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线路段山体斜坡部位的小型崩塌现象,崩塌体主要为强风化岩,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质极软,主要受人类工程活动或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因素影响而引发,对线路段路堑边坡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路线区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山间冲沟、水田及水塘中,大部分

30、水田及水塘段分布有流软塑状种植土、淤泥质黏土,多呈灰黑灰褐色,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根据调查结果,该类软土厚度一般0.5-3.0m,对路基稳定及部分构造物基础稳定影响较大,因软土区发育厚度一般不大,建议直接清除。2.9气候条件本区为亚热带大陆性湿润性气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72.9mm,三月至八月为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2.6,其中以春末夏初降水最多,十二月至翌年一月降水最少,冬末春初霜雪普降;年蒸发量1121mm,年平均气温16.2左右,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8,最高气温达到41.8,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安化县

31、是湖南省暴雨中心之一,路线走廊带分布于安化县暴雨出现强度较大、次数相对较多的地区,暴雨影响路基、路堑工程的稳定。2.10沿线环境敏感区(点)重要设施的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本项目沿线植被、经济林茂密,生态环境较好,沿线五水资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路线设计中,充分体现地形选线、生态选线的设计理念,侧重于绕避大型地物及生态环境好的位置,选择有利的位置跨越河流,纵面上应选择合理的填土高度,尽量减少弃方,对地方道路进行适当合并改移,以顺应地形,减少工程量、减少占地。2.11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状况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见下表: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pcu/d )注

32、:表中折算数为小客车。根据项目影响区内现有公路网车型发展趋势,预测本项目未来车型比例(折算值)如下表车型比例预测表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拖挂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合计201417.0%8.1%2.3%0.4%60.4%11.8%100202017.6%5.9%2.2%0.5%64.3%9.5%100202518.0%4.6%2.1%0.7%66.7%8.0%100202818.3%3.9%2.1%0.8%67.8%7.2%203318.8%3.0%2.0%1.0%69.2%6.0%100从上表可以看出,全区域小客车、小货车所占出行比重较大。2.12 沿线土地资源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本项目由安化县县

33、道X046、X042的部分路段及部分新线组成,其中利用老路改造31.5km(X042、X046现为等外公路),老路利用率47.8%。改建段充分利用老路,局部改建,路线主要沿山边阶地及峡谷,利用山边荒地布设,占用良田较少。新建段所经地区以山岭区为主。沿线植被茂盛,山林众多,可利用的平缓坡地、大型村镇分布不多,项目区绝大部分属林业地区,仅少量农田。全线未对大片基本农田进行分割,本项目的建设对沿线当地的农业生产影响较小。设计中应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措施(根据边坡岩土类型采用较陡的边坡、设置路肩墙等)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减少占地及挖方工程量。另外,沿线植被茂盛,山林众多,项目建设时应减

34、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对山林的占用和破坏。(1)施工用地的选择砂砾、片块石料场尽量选择河滩和荒地以及其它道路施工时使用过的料场位置,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了更大限度地保护利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在设计阶段,尽量把预制厂、拌和站等设置在荒地等土地利用价值不高的地方。隧道施工产生的废碴要选择好弃碴场地,少站农田,尽量利用荒芜的场地。(2)土地恢复与水土保持施工时应尽量做到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尽最大可能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整理。施工过程中难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恢复原有生态,在草地、林地路段,施工结束后进行人工植树、植草,恢复生态。对于取、弃土场的选择以减少水土流失,恢

35、复自然景观为目标,取土时尽量选择当地荒山、岗地,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取土之前,应剥离表层腐植土,集中堆放于取土坑一角,并进行覆盖,取土完毕后将腐植土回填进行绿化。弃土场弃土应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应修筑挡墙,保护弃土;弃土完毕后将剥离的表土回填,恢复植被。本项目的隧道工程量较大,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处理好废碴与废水的问题。废碴要选择好弃碴场地,作好防护、排水处理及恢复植被设计,施工废水的处理要在施工场地附近建设污水沉淀池,以控制污水的排放。2.13沿线筑路材料供应、运输状况2.13.1 土料场全线土石方以弃方为主,所需要用量小,沿线土料场及其丰富,均满足路基填筑要求。2.13.2石料场

36、全线硬质岩石较多,均可作为工程的碎石、片石。同时工程用片块石可充分利用挖方弃碴及隧道弃碴。2.13.3砂砾东坪段资江沿岸有高质量砂砾。梅城段沿线砂料短缺,沿线河流无高质量砂料,较好的中粗砂需远运,运距较远,单价相对较高,难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一般工程用砂可考虑采用沿线石灰岩机制砂。2.13.4水泥安化仙溪镇有水泥厂,可满足工程需要。2.13.5其他钢材、沥青、油料均需外购。2.13.6 运输情况通过G536(原S308)、G207、S224、X042、X046以及乡村道路运输,新线段需要通过已建成路基以及便道运输。2.16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及沿线居民的建议在初步设计中,项目组先后征求了地

37、方政府、交通局、规划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对本项目的路线方案、公路占地、路网规划的衔接、工程用水、取弃土场的设置、砂石料场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取得了有关部门对相关问题的一致意见。在初测中,沿线居民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现出极大的热诚,迫切希望本项目能够早日建成通车,带动项目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第三章 总体设计3.1 总体设计原则3.1.1项目特点1)项目区地形条件复杂。本项目地处安化山区,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沿线地势起伏较大,长大纵坡对车辆的行驶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2)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公路工程的建设。3)项目区老路改造段沿线房屋较为密集,改造对居民影响大。4)项目

38、沿线部分筑路材料相对欠缺。沿线片石、碎石资源丰富,但砂料短缺,沿线河流无砂料,较好的中粗砂需远运,一般工程用砂可考虑采用沿线石灰岩机制砂。5)老路X042、X046现有交通过流量小,但施工时保通压力大。3.1.2 项目功能和定位本项目以服务沿线地方经济为主,主要承担以下功能1)承担安化县城与项目沿线乡镇交通;2)沿线主要城镇及乡村之间的交通;3)项目沿线休闲旅游景点之间短途交通。3.1.3总体设计原则结合本项目的地形、地质条件,人文、生态环境等特点,在勘察设计中将根据本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落实“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勘察设计新理念;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

39、原则,设计中重点考虑以下几点:(1)充分体现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及生态选线的设计理念坚持“地质先行”的理念,对不良地质路段采用绕避和治理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方案,确保工程技术方案合理可行。路线布设时重点考虑路线与地形、地物、周边环境的协调,不片面追求高标准,尽量避免大填大挖,保持其自然景观,使路线能圆滑平顺、自然流畅地穿过河谷的阶地及沿线的山丘,充分利用原生地貌、地形及自然植被,变设计为创作。方案选定时在考虑安全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环境优先”和“少伤多保”的原则,减少人为的痕迹,减少对原始风貌的破坏。(2)综合考虑公路的运营安全性 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

40、素,把公路的运营安全作为首要出发点。结构安全是公路安全的保障,但对行车安全应予以高度重视。本项目路线设计时应高度注重路线平纵指标的选用,既要考虑路线与地形条件相适应,又要注重线形指标的合理过渡,运用运行车速检验,避免线形指标突变导致交通事故发生。(3)按照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公路要求,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的推广应用,把节能减排等工作落实到位。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选用恰当的技术指标,使路线总体走向尽可能顺直,以缩短运营运里程,降低能源消耗。(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路线方案的可实施性,充分重视沿线走廊带内的高

41、压线、各类管线,尽量避免与各类管线的交叉,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在方案设计时予以充分的考虑,并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5)加强各项设计的协调性合理考虑隧道、桥梁和一般路基断面的衔接;交叉的设置及其与地方路网和城镇规划的协调,与沿线居民生活需要相适应。(6)注重动态设计将勘察设计贯穿施工全过程,尤其要加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桥涵基础、隧道及特殊路基等隐蔽性工程的动态设计,加强后续服务,将施工中的动态设计看作整个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3.2 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1)技术标准本项目设计依据工可研究报告结论及批复意见,并结合有关评审专家意见和技术标准的采用情况的论证,全线采

42、用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采用8.5m的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他技术指标应符合原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的规定。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要求。(2)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规范规定值实际采用值1公 路 等 级二级公路二级公路2车 道 数 量223设 计 速 度km/h40404路 基 宽 度m8.58.55行 车 道 宽 度m23.523.56平曲线半 径极限最小m10060一般最小m60不设超高最小m6006007竖曲线半 径凸型极限最小m700700一般最小m450凹型极限最小m700700一般

43、最小m4508最 大 纵 坡%779视距停车视距m4040会车视距m8080超车视距m2002009设 计 洪水 频 率路基、小桥涵1/501/50大中桥1/1001/100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g11车 辆 荷载 等 级桥涵、路基公路级公路级路面BZZ-100BZZ-100对于部分老路改造路段,根据湖南省公路改建项目前期工作技术指导意见降低了部分路段的平纵面指标,以充分利用老路路基、路面,减少工程量、减少拆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K16+100K18+300、K25+680K27+120、K33+000K35+300、K41+700K45+800、K48+400K49+300段主要

44、采用的平纵指标见下表:平纵指标降低段主要技术标准采用情况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实际采用值1公 路 等 级二级公路2车 道 数 量23平曲线最小半径m40.87(另有回头曲线3处,R=20.81m、20.23m、20.28m)4竖曲线半 径凸型极限最小m600凹型极限最小m7005最 大 纵 坡%83.3 路线起终点3.3.1 路线起点:(1)K线:安化县东坪镇吉祥村,与G536(原S308线K366+600)相连;该起点方案能很好的与安化东坪镇衔接,为安化东坪镇城区东扩打通交通通道并为缓解S308东坪至黄沙坪段的交通压力。(2)A线:安化县东坪镇黄沙坪村,与G536(原S308线K362+400)相连。该起点方案建设里程短,工程造价低,技术指标高。3.3.2 路线终点:(1)K线:梅城镇邓家桥,与S217(K3+950)相连。建设里程短,能很好的对接S224、G207、二广高速梅城互通。(2)B线:城镇共兴村,与G207(K2401+300处)相连;很好的与G207、二广高速梅城互通相连,并绕避了梅城镇区,但是建设里程长,造价高,对接新化不顺畅。3.4 运行速度检验本项目位于安化山区,在路线走向基本顺直的前提下,不片面追求高的路线平、纵指标,为保证路线运营阶段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路线平纵线形指标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