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生产经营指标介绍.pptx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72143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63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生产经营指标介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火力发电厂生产经营指标介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生产经营指标介绍.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生产经营指标介绍.pptx(9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火力发电厂生产经营指标介绍,目 录,1.电力生产过程简介2.发电厂指标分类3.指标解释4.指标变动对利润的影响,1. 电力生产过程简介,发电厂生产模拟,锅炉,-,汽轮机,-,发电机,Q,b,Q,t,P,1. 电力生产过程,煤矿 运输 贮煤 混煤,电网负荷,1.1 发电厂燃料供应,目标:燃料购买、运输、贮存费用最低。约束:购买、运输、贮存、混煤、电负荷。,1.2 能量转换生产过程,燃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电能,Qb,Qt,P,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实现由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燃烧中燃烧,释放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和蒸汽,合格的蒸汽送到汽轮机,蒸汽在各级叶片中膨胀做功,

2、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后送入电网。,1.3 发电市场,期货,现货,实时,双边合同,发电厂/发电公司,电网公司,供电公司/大用户,市场主体之间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电力电量及其他服务的交易。,1.4 生产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技术经济指标:是用来表明设备、原材料、动力等利用程度,以及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果和产品质量的各种指标的总称。指标体系:描述电力生产过程中各种物理量及其各种生产设备技术状况和经济效果的各类指标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指标是评价生产经营成果和反映生产经营过程的最重要的信息!,2. 发电厂指标分类,2. 1 发电厂指

3、标分类,发电设备生产能力产量和产值燃料指标能源消耗指标财务分析中的经济指标电能效率指标技术经济小指标可靠性指标环保指标,2.2 技术经济指标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9042004)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可分为五个类别:,1. 燃料技术经济指标2.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锅炉运行技术经济指标 锅炉辅机设备技术经济指标3.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 汽轮机运行技术经济指标 汽轮机附属设备技术经济指标4.综合技术经济指标5.其它技术经济指标,3. 指 标 解 释,从众多枯燥的数字中找出内在规律,读出无穷趣味、体会丰富内涵。,3.1 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指标,(1)

4、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计量单位为“千瓦(kW)”。,反映发电设备能力的指标:,(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是指报告期(月、季、年)的最后一天,发电厂实际拥有的在役发电机组容量的总和。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本指标为时点指标。),3.1 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指标,3.1 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指标,(3)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无增减变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如发电机

5、组有新增或减少(拆迁、退役、报废)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3.1 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指标,反映发电设备能力利用的指标:,(4)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报告期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率,是反映发电设备时间利用水平(按铭牌容量计算的)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小时)=,(5)发电设备平均利用率: 是反映发电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率(%)=,3.1 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指标,(6)发电设备可调小时: 发电厂按照调度命令,其发电设备可以参加运转的时间,通常按发电厂计算综合的电厂可调小时。 单机可调小时=单机运行小时

6、+单机备用小时 单机可调容量=机组铭牌容量-限制出力容量 全厂可调小时是由单机可调小时按照单机的可调容量加权计算。,(7)发电设备可调利用率: 反应设备可调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可调利用率(%)=,3.1 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指标,(8)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 指发电设备在报告期内实现完全发电能力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可用小时=运行小时+备用小时降出力等效停运时间:降低一定出力的小时数等效到按铭牌容量计算的停运小时数。例:1号机电网要求带300MW负荷运行,由于设备原因,只能带200MW,这样运行3小时,降出力等效停运时间=3*(300-200)/300=1

7、小时,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9)发电量:发电量是指电厂(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简称电量。计算公式如下:,实际上是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千瓦)与发电机实际运行时间的乘积,基本计量单位是“千瓦时”,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10)负荷率: 负荷率是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说明负荷的差异程度。数值大,表明生产均衡,设备能力利用高。计算式为:,负荷率(%)=,(11)负荷系数:负荷系数是平均负荷与发电设备容量的比率,说明机组所带负荷和设计的铭牌出力的差异程度。计算式为:,负荷系数(%)=,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12)平均负荷: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

8、负荷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表明发、供、用电设备在报告期内达到的平均生产能力和用电设备平均开动的能力。计算为:,(13)运行小时:报告期内发电机组在网运行的时间总和,只要发电机组不解列,无论机组出力多少,只要按调度规定运转或调相运行就算该机组的运行小时。,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负荷率=利用小时/运行小时 对于机组来说负荷率和利用小时是成正比的,但对全厂来说负荷率高不一定发的电量多,因此对于各发电厂来讲,利用小时的多少最能说明抢发电量程度。,统计人员计算的运行小时是按照机组只要一并网就开始计算运行时间(也就是只要有发电量就开始计算),直至发电机解列,相当于是正平衡计算。可靠性统计中的运行小时

9、=日历小时数-检修小时数-备用小时数-非停小时数。相当于反平衡计算。,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14)上网电量电厂上网电量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或销售)给电网的电量。即厂、网间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计抄见的电量之和。它是厂、网间电费结算的依据。电厂上网电量=(电厂并网处关口计量点电能表抄见电量)基数电量为各网省公司核定的计划内电量竞价电量为计划外通过竞价上网的电量(15)购网电量是指发电厂为发电、供热生产需要向电网或其它发电企业购入的电量。(启备变计量点抄见的电量),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16)综合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量即电厂全部耗用电量

10、。(根据电量平衡反平衡计算出来) 综合厂用电量 = 发电量 + 购网电量 - 上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的组成包括发电厂用电量、外购电量、变损、非生产用电量,电量平衡:主要体现报告期内发电企业电量的生产与分配去向的数量平衡关系。,发电机端输出电量=发电厂用电量+非生产用电+电厂主变损耗+上网电量-外购电量,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17)发电厂用电量: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包括:动力、照明、通风、经常维修、它励磁用电量。)既要包括本厂自发的用作生产耗用电量外,还包括购电量中用作发电厂厂用电的电量。不包括非生产用电量。,平衡式:发电厂用电量=高厂变抄见电量+励磁变抄见电量+启备变(外

11、购)-非生产用电量发电厂用电量应等于各辅机用电量之和,(18)主变损耗:是指电厂升压站在输送电力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主变及母线损耗的电量。(无法计量需按电量平衡反平衡计算),启备变,励磁机,配电装置,高压厂用电,低压配电,高厂变,发电机,主变压器,供电线路,励磁变,低厂变,低压厂用电,(19)现价总产值现价总产值=现价电力总产值+现价热力总产值现价电力总产值就是发电厂销售电量的收入(如果存在购转供情况则需减去购电费)。现价电力总产值=销售收入-购电费现价电力总产值=上网电量上网电量单价现价电力总产值是以报告期实际实现了的电力产品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电力产品的价值总和。,3.2 产量和产值

12、及相关指标,(20)电力工业增加值指电力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差额。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物资消耗和劳务消耗)+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原则:本期生产、最终成果、市场价格计算的数据来源于财务报表,3.2 产量和产值及相关指标,(21)燃料收入量燃料收入量是指电力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收到供方所供应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气)数量。它反映电力企业为了生产需要,通过国家配置、市场采购、带料加工等各种方法采购的燃料总数量。

13、统计计算时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货票统计法:用货票数量相加所得;统计时按规定计算运损和盈亏吨。 实际秤量法:用轨道衡、汽车衡等计量设备实际秤量来煤,按秤量的结果进帐。 (22)燃料耗用量燃料耗用量是指电力企业生产和非生产实际消耗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气)量(t)。(给煤机直接计量),3.3 燃料指标,(23)燃料库存量燃料库存量指电厂在报告期初或期末实际结存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气)数量(t)。账面库存量=期初存煤量+本期收入量-本期耗用量-存损量-运损量(24)燃料运损率燃料运损率是指燃料在运输过程中实际损失数量与实际检斤量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运损按如下定额值选取: 铁路运输为1.2%

14、水路运输为1.5% 水路联合运输为1.5% 中转换装一次增加1%,3.3 燃料指标,(25)燃料盈吨量燃料盈吨量是指燃料过衡(检尺)数量大于货票记载数量的部分即为盈吨(t)。,3.3 燃料指标,(26)燃料亏吨量燃料亏吨量是指燃料过衡(检尺)数量小于货票记载的数量,且超过合理运损量的部分。,3.3 燃料指标,(27)煤场存损率煤场存损率指燃煤储存损失的数量与实际库存燃煤量的比率(%)。一般情况下存损按日平均存燃煤量的0.5%计算,(28)煤场盘点存煤量煤场盘点存煤煤量是指通过仪器或设备对煤场存煤进行实际测量盘点的量。煤场存煤盘点煤量一般要通过人工盘点或通过仪器检测得出。人工盘点包括测量体积、测

15、定堆积密度、计算收煤量、计算存煤量、调整水分差等工作。,3.3 燃料指标,(29)煤场盘点盈亏量煤场盘点盈亏量是指煤场实际盘点存煤煤量与帐面库存量之差(t)。煤场实际盘点存煤煤量大于帐面燃料库存量时即为盈煤;当煤场实际盘点存煤煤量小于帐面燃料库存量时为亏煤。,(30)燃料发热量燃料经完全燃烧后发出的热量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中的水分在水蒸气和燃料中的氢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时放出的热量。低位发热量:燃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的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气放出的凝结热。,3.3 燃料指标,(31)入厂标煤单价入厂标煤单价是指燃料到厂总费用(煤价、运费及各种运杂费总和)与对应的标准煤量的

16、比值(元/吨标煤)。(是影响燃料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Ryc 入厂标煤单价,元/吨标煤;Krc 燃料到厂总费用,元; Km燃料费用,元; Ky燃料运输费用,元; kz燃料运杂费,元;Bb 入厂标准煤量,t; Bsr 燃料收入量_ 入厂煤实际收到基低位发热量,MJ/kg;29.271 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MJ/kg。,(32)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是指入厂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与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之差(MJ/kg)。,(33)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是指入厂煤收到基全水分与入炉煤收到基全水分之差(%)。,3.3 燃料指标,3.3 燃料指标,煤的工业分析成分1、水

17、分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结晶水)内水和外水:煤表面以及煤表面大毛细管以机械方式所吸附的水为外水,在规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失去的水分。内水是指以物理、化学方式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是指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保留下来的那部分水。水分的影响:增加运输、卸煤、存储、输煤困难;在燃烧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用于发电的有效热量及低位发热量减少,炉膛温度下降,导致机械热损失和化学热损失增加;产生的烟气体积大,排烟热损失增大,引风机电耗增大。,煤的工业分析成分2、灰分定义:煤炭中所有可燃物质在81510下完全燃烧以及煤中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

18、的残渣,称为灰份。灰份有内在灰份和外在灰份。内在灰份(Anz)是和煤共生的,难以用洗选的方法去除;外在的灰份(Awz)是外界混入的,用洗选的方法易于去除。煤的灰分越高产生的热量越少。灰分的影响:增加运输负担;燃烧温度下降,燃烧稳定性差(每增加1%的灰分理论上燃烧温度平均降低5度);灰渣带走的物理热损失增大;锅炉受热面积灰程度增加;飞灰量增加,受热面磨损严重。,3.3 燃料指标,煤的工业分析成分3、挥发分定义:煤炭在90010下密闭加热到1分钟以后,从煤中分解出来的液体(蒸汽状态)和气体产物,减去煤中所含的水份,即为煤的挥发份。就是煤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所逸出的除分析水分以外的挥发物质量占

19、试样质量的百分比(挥发分产率)灰分的影响:挥发分越高,存储时易发生氧化和自燃;影响着火温度;挥发分高着火速度快,煤易燃尽,燃烧热损失小、飞灰可燃物降低。,3.3 燃料指标,煤的工业分析成分4、固定碳定义:固定碳是从测定煤样的挥发分后的残渣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含量(没有挥发的碳和少量硫氢物质)。是在测定水分、灰分、挥发分后用减法求得的,因此它是个近似值。固定碳和元素分析中的碳不是同一概念,更不是同一指标。,3.3 燃料指标,煤的工业分析成分5、发热量弹筒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煤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弹内燃烧,其燃烧产物成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硝酸和硫酸、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完全燃烧后冷却至

20、室温) 。总热量中包含有形成硫酸和硝酸是所放出的热量。高位发热量:实际燃烧时煤中的硫仅生成二氧化硫,氮则变为游离氮,而没有生成硫酸和硝酸,因此氧弹发热量高于煤在实际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氧弹热量减去硫酸和硝酸的生成热,就得到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由于煤在实际燃烧时,煤中原有水分及氢燃烧后生成的水呈蒸汽状态排出,而在氧弹中水蒸气却凝结成水,故将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潜热后就得到低位发热量。,3.3 燃料指标,煤的基准1、基准的含义在生产或科学研究中,有时为某种目的将煤中的某些成分除去后重新组合,并计算其组成百分含量,这种组合称为基准。常用的燃煤基准有收到基ar、空气干燥基ad、干燥基d和干燥无灰基

21、daf四种。煤质分析结果中同一特性指标按不同的基准表示时,其数值是不同的,而且有不同的应用。不论使用何种基准,煤中以重量(质量)百分比表示的各种成分总合都应是100%,所以各基准都有一个方程式能够准确表示出一个特定状态下的煤的各种成分组成结果。,3.3 燃料指标,2. 煤的四种基准(1)收到基(符号ar)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来表示煤质分析结果的方法:工业分析:Mar+Aar+Var+FCar=100(2)空气干燥基(符号ad)以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表示煤质分析结果的方法。工业分析:Mad+Aad+Vad+FCad=100(3)干燥基(符号d)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表示煤质分析结果

22、的分析方法。工业分析:Ad+Vd+FCd=1004)干燥无灰基(符号daf)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表示煤质分析结果的分析方法。工业分析:Vdaf+FCdaf=100,3.3 燃料指标,(34)发电耗用原煤量指生产过程中的耗用量。应扣除非生产的消耗量,如新机投产前和设备大修后试运期间耗用的原煤。正平衡计算发电耗用原煤量的方法:是利用原煤收、耗、存之间的 平衡关系进行计算的。日发电耗用原煤数量=计量装置测得的入炉(入仓)原煤量月度发电耗用原煤量:通过月终盘存和收、耗之间的平衡关系计算全月耗用的原煤量。关键在于对煤场存煤进行准确的盘点。,3.4 能源消耗指标,既反应设备的技术水平也反映工人的

23、操作水平,同时也反映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3.4 能源消耗指标,(35) 标准煤量又称标准燃料或标准能源,是指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按一定系数折合成标准燃料的一种方法。所谓标准燃料,是指每一千克含热量29271千焦的理想燃料。为了反映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价值,便于计算企业的能源消耗并进行企业间的对比,需要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能源数量。计算公式为:,式中:,是该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与标准能源的热值之比,称“折标准燃料系数”。,燃油的折标系数=42652/29271=10200/7000=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36)发电耗用标准煤量正常发电(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

24、煤量。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等燃料的消耗量,乘以该种燃料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29271千焦后算得。日发电耗用标煤量(正平衡)= 计量装置测得本日燃料消耗量后,按各种燃料低位发热量折算到标准燃料的重量 按不计入煤耗的规定当日应扣除的标煤重量。月发电耗用标煤量(正平衡):计算公式为:,3.4 能源消耗指标,当月入炉标煤耗用量 当月入炉煤折标煤 当月入炉油折标煤 当月应扣 除的非生产用能折标煤 煤场盘点后调整标煤量(盘 盈为正、盘亏为负),3.4 能源消耗指标,(38)供电标准煤耗火力发电组每供出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它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电用率水平的消耗指标。因此

25、,供电标准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计算公式为:,供电煤耗的计算方法:正平衡计算和反平衡计算。,(37)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标准煤耗率是指火电发电厂每发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计算公式为:,发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3.4 能源消耗指标,(39)正平衡计算供电煤耗的方法:,3.4 能源消耗指标,正平衡计算供电煤耗需注意的事项:,全厂月发供电煤耗是从单机由日到月、然后由单机到全厂逐步累计计算而得出,所计算出的全厂发供电煤耗是各机组的加权平均值。 供电煤耗的计算应符合以下查验规律,凡按单机、按全厂计算入炉标煤量或者是按日、按月计算入炉标煤量时,若单机与全厂或者日均与月计

26、算的结果误差在0.5%以内可不再修正其误差,并以全厂或月计算的入炉煤标准量为依据,若超过0.5%时,则应查明原因。,单机日标煤量 单机月标煤总量全厂日标煤总和 全厂月标煤总和,3.4 能源消耗指标,耗用煤量的调整:水分差调整公式:, 当月入炉煤平均收到基水分,%;, 当月入厂煤平均收到基水分,%。,发热量调整公式:,3.4 能源消耗指标,(40)反平衡计算供电煤耗的方法:,3.4 能源消耗指标,热耗率(kJ/kwh) 主汽流量*主汽焓+(主汽流量-1号高加抽汽量-2号高加抽汽量+再热器减温水流量-辅助蒸汽流量-0.02*给水流量)*再热焓-给水流量* 1号高加出口焓-(主汽流量-1号高加抽汽量

27、-2号高加抽汽量-辅助蒸汽流量-0.02*给水流量)*高压缸排汽焓-再热器减温水流量*再热减温水焓-过热减温水流量*过热减温水焓/发电量*1000,锅炉反平衡效率(%) 100-(排烟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管道效率是指主蒸汽、再热蒸汽工质损失和锅炉、汽轮机设备效率未计入的其它热损失(锅炉排污、吹灰、采暖、伴热等)的计算系数。运行参数一定,相同设备状况下,负荷小、其热损失比例也相对增加,管道效率相对低一些;负荷大、其热损失比例也相对减少,管道效率相对高一些。一般取值0.950.995。我公司按99计算。,3.4 能源消耗指标,例:红河电厂

28、装机容量为600MW,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每天燃用煤量为13000t,其Qnet,ar为10500J/g,问该厂的标准煤耗为多少?首先计算出标准煤量10500/2927113000=4663t=4663106(g)再求出当天的发电量6010424=14.4106(KW.h)故发电标准煤耗为4663106/14.4106=323.8 g/(KWh)上例中设该厂发电厂用电率为8.0%,则供电煤耗为323.8/(1-8.0%)106=352 g/(KWh),3.4 能源消耗指标,为了计算正平衡标准煤耗,必须提供3个基本参数,入炉煤量、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及发电量(供电量)。上述参数的计量或测定精度就

29、决定了标准煤耗的计算精度。设某电厂标准煤耗为350g/(KW.h),如电量与煤量的的计量精确度均能达到0.5%,而采样精密度仅为2%,则标准煤耗的计量误差范围就达到3502%=7 g/(KW.h);如采样精密度能达到1%,则其误差范围降至3.5 g/(KW.h)。因此,要提高入炉煤机械采样器的精度,从而提高标准煤耗计算的准确性。,3.4 能源消耗指标,(41)供电煤耗目标确认值指以设计值为基础,以标杆值为参考,以技术标准为依据,考虑必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后,确定的供电煤耗值。修正项:75%负荷率影响(6.09克/千瓦时)、厂用电率修正值(300MW循环流化床7.76%)、锅炉排污

30、影响(1克/千瓦时)、环境温度影响(3.5克/千瓦时)、机组老化、供热。bmb = bsj bfh bwd blh bpw bgr,其中: bmb - 供电煤耗目标确认值 (g/kWh)bsj - 设计供电煤耗 (g/kWh)bfh - 负荷率修正量 (g/kWh)bwd - 环境温度修正量 (g/kWh)blh - 机组老化修正量 (g/kWh)bpw - 排污修正量 (g/kWh)bgr - 供热修正量 (g/kWh),3.4 能源消耗指标,(42)设计供电煤耗:bsj = HRsj /glgd74.18(1- exz)其中: bsj - 设计供电煤耗 (g/kWh)HRsj - 汽机热耗

31、率设计值(THA工况) (kJ/kWh)gl - 锅炉效率设计值(BMCR工况) (%)gd - 管道效率取99% (%)exz - 修正后的厂用电率 (%),我公司设计供电煤耗为316.91克/千瓦时。09年目标确认值为331.21克/千瓦时。,3.4 能源消耗指标,(43)集团公司计算的反平衡供电煤耗指以试验值为基础,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后,确定的供电煤耗值。修正项:与目标确认值相同。试验供电煤耗是以试验的汽机热耗和试验的锅炉效率按照实际的厂用电率计算得出的供电煤耗。B反平衡 = bsy bfh bwd blh bpw bgr,反平衡供电煤耗=试验供电煤耗+供电煤耗确认值-设计供电煤耗,(

32、44)供电煤耗得分:目标确认值设定为99.99分,机组实际供电煤耗比目标确认值每高1g/kWh,减1分,每低1g/kWh,加1分。即:供电煤耗得分99.99(实际供电煤耗 目标确认煤耗),3.4 能源消耗指标,(45)发电原煤耗发电原煤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耗用的原煤量。计算公式为:,(46)发电燃油耗(发电油耗率)发电原煤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耗用的原煤量。计算公式为:,3.4 能源消耗指标,统计期内厂用电量的总量,kWh。,统计期内发电量总量,kWh。(发电机电度表),(47)供电量,(48)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3.4 能源消耗指标,(49)发电厂用电

33、率发电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50)主变损率主变及母线损耗的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3.4 能源消耗指标,(51)发电水耗率发电水耗率是指发一千瓦时电量所耗用的水量。计算公式为:,(52)补充水率补充水量是指补入机组热力系统的除盐水量全厂补水率是指补入锅炉、汽轮机设备及其热力循环系统和其他生产用除盐水的总量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全厂补水率生产补水率非生产补水率)。,补充水率 =,3.4 能源消耗指标,(53)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消费的各种能源总和。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和能源加工转换企业。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包括车间或分厂

34、)综合能源消费量: 指购入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消费量的总和。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包括车间或分厂)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扣除向社会提供的自产二次能源后的消费量。即消除了各企业间的重复因素。计算公式为: 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购入能源消费量-由本企业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产量+由本企业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自用量 统一折算成标准煤进行计算电力折标系数=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5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3.4 能源消耗指标,(55)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计算公式为: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56)节约能源量是指企业在一

35、定时期内,为获得同样或相等的生产效果(如产量或产值),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而减少的能源消费量。主要计算企业产值节能量。企业产值节能量=(报告期能源消费量报告期工业总产值-基期能源消费量基期工业总产值)报告期工业总产值,3.5 财务指标(经营指标),(57)利润总额:指企业当期实现的全部利润总额。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 税金,研究企业获取利润的手段,(58)产品销售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营业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也就是向社会出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的货币收入。(上网电量*平均上网电价),3.5 财务指标(经

36、营指标),1、销售利润 1)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收入) 2)营业成本(产品销售成本) 3)营业税金(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4)销售利润(主营业务销售利润),2、营业利润 (1)其它业务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税金) (2)营业费用(产品销售费用) (3)管理费用(电力企业直接计入当期的电、热产品成本) (4)财务费用(期间费用,仅从企业当期收入中扣减) (5)营业利润=销售利润期间费用,3、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由三部分组成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3.5 财务指标(经营指标),(59)电力生产总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物质消耗、劳动报酬及各项费用。包括燃料费、购入电力费、用水费、材料

37、费、工资及附加、折旧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可取自财务成本报表。(电力企业成本具有独特性,因此电热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都直接进入产品成本。),(60)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电力企业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3.5 财务指标(经营指标),3.5 财务指标(经营指标),(61)发电单位成本(元/兆瓦时) 指发电总成本与上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62)发电单位燃料成本(元/兆瓦时) 指发电燃料成本与上网电量的比率。 发电单位燃料成本=发电燃料成本 /上网电量,3.5 财务指标(经营指标),(63)发电燃料成

38、本 发电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燃料费用。 发电燃料成本=发电燃煤成本+发电燃油成本 发电燃煤成本=发电耗用燃煤平均单价发电耗用原煤量 发电燃油成本=发电耗用燃油单价发电耗用燃油量(启动+助燃),(64)发电耗用综合标煤单价综合标煤单价=(发电耗用煤折标煤单价*煤折标煤量+发电耗用油折标煤单价*油折标煤量)/综合标煤量 =煤折标煤单价(1-油比)+油折标煤单价油比,(65)油比 油比是油折标煤量占综合标煤量的比率(重量百分比%),3.5 财务指标(经营指标),(66)煤折标煤单价发电耗用煤折标煤单价=发电耗用原煤单价 29271/入炉煤低位发热量 (元/吨标煤),(67)油折标煤单价发电耗用油折

39、标煤单价=发电耗用原煤单价*29271/42652 (元/吨标煤),发电耗用综合标煤单价综合标煤量=,发电燃料成本(元),发电耗用综合标煤单价上网煤耗=,发电燃料单位成本(元/兆瓦时),3.5 财务指标(经营指标),(68)上网煤耗(上网电量标煤耗)上网煤耗=发电耗用综合标煤量/上网电量 (克/千瓦时)上网煤耗=供电煤耗(1-非生产电率-变损率)上网煤耗=发电煤耗(1-发电厂用电率-非生产电率-变损率),(69)入厂煤结算发热量已经结算的各煤种入厂煤发热量的平均值(结算量的加权平均数)(和矿方实际结算的发热量)。,(70)入厂入炉结算热量差入厂煤结算发热量和入炉煤发热量的差值。,3.6 电能效

40、率指标,(71)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千瓦时电量耗用的热量,单位为“千焦/千瓦时”。它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热力循环的完善轮程度。汽轮发电机组的热耗率不仅受汽轮机的内效率、发电机效率、汽轮发电机组的机械效率的影响,而且受循环效率、蒸汽初、终参数的影响。,(72)汽耗率汽轮机汽耗率是指在发电机端每产生一千瓦时的电量,汽轮机所需要的蒸汽量。(汽轮机组统计期内主蒸汽流量累计值与机组发电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73)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汽轮发电机组效率是指电的热当量与汽轮机所耗热量的百分比。汽轮发电机组的电效率由汽轮机循环热效率、汽轮机内效率、发电机效率、机械效

41、率构成。计算公式有:,3.6 电能效率指标,3.6 电能效率指标,(74)锅炉效率锅炉效率的统计分为正平衡效率和反平衡效率两种方法。正平衡效率:从锅炉的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直接求得锅炉效率,叫作正平衡法,利用这种方法求得的锅炉效率叫作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为:,反平衡效率:锅炉在运行中产生排烟热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锅炉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等各种热损失。采取从入炉热量中扣除各项热损失求得锅炉效率的方法叫作反平衡法,利用这种方法求得的锅炉热效率叫作锅炉反平衡效率。,3.6 电能效率指标,排烟热损失: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烟气从锅炉尾部排放时带走的热量形成的热损失。影响

42、排烟热损失主要因素排烟温度与产生的排烟量。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主要是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气体(一氧化碳、氢、甲烷等)未完全燃烧而随烟气排出形成的热损失。灰渣未完全燃烧损失:燃煤锅炉的灰渣热损失是由飞灰、炉渣中未燃烬的残存碳形成,此项损失亦称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影响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因素有燃料的性质、煤粉的细度、炉膛结构、燃烧方式、锅炉负荷及运行操作水平等。漏煤热损失发电在链条炉中。锅炉散热损失:锅炉的散热损失是炉墙、构架、管道和其它附件向周围散布的热量损失,与保温质量、外界大气温度有关,随锅炉蒸发量的增大,损失百分率减小。灰渣物理热损失:这项损失与锅炉排出的炉渣温度有关。可直接测量

43、。,3.6 电能效率指标,(75)发电热效率(电厂效率)发电热效率是指发电厂生产电能的热当量与发电耗用热量的比率。是计入了锅炉效率、管道效率、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后的发电效率。(反映组成单元发电系统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其系统在发电过程中热能的利用率。),=,3.7 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主要技术经济小指标有: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排烟温度、烟气含氧量、飞灰可燃物、灰渣可燃物、锅炉排污率、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循环水入口温度、循环水温升、给水温度、汽水损失率、高加投入率、加热器上(下)端差、加热器温升、真空系统严密性、胶球系统投入率、各主要辅机单耗(或耗电率)等。,3.7 火电厂

44、技术经济小指标,(76)凝结器端差:凝汽器中的蒸汽与循环水之间的热交换,是通过铜管传递的。因此,在管壁内外有一个温度差,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出口水温度之差为凝汽器端差。计算公式为:,(77)凝结器过冷却度:是指凝汽器热井水温度与汽轮机背压下饱和温度的差值。正常时,过冷度不超过0.5 2。,端差 = 排汽温度 - 循环水出口温度,凝汽器设计时选择一个设计端差,对多流程的凝汽器一般选取4.5 6.5。当循环出口温度一定时,汽轮机的排汽温度由端差来决定。因此,端差增大,排汽温度和压力增大,真空变坏。,过冷度 = 凝结水温度 - 排汽温度,3.7 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78)凝汽器真空度:是指汽轮机排汽

45、端真空占当地大气压的百分数。,提高真空度目的在于降低排汽压力。排汽压力愈低,绝热焓降愈大,汽机热效率就高。但有个限度,即达到极限真空为止。超过极限真空,反而不经济。,(79)循环水入口水温:指进入凝汽器入口冷却水温度,是影响真空度重要指标之一。当凝汽器热负荷和循环水量一定时,循环水入口温度愈低,冷却效果越好,真空会越高,排汽温度也随之相应降低。开式循环机组其入口温度随季节气温变化;闭式循环机组入口温度除与季节气温有关外,还与冷却设备(水塔、喷水池)的冷却效率有关。,3.7 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81)给水温度:指最后一个高压加热器出口的联承阀后给水温度()。利用抽汽加热给水,目的是减少汽机侧

46、冷源损失,提高循环热效率。给水温度与高压加热器投入率、机组负荷、加热器数量、结构关系密切。给水温度(给水焓)是常用的技术经济小指标。,(80)排汽温度:是指汽轮机组的凝汽器喉部排出蒸汽的温度值(),条件允许的话,取多点平均值。,(82)排烟温度指锅炉低温空气予热器的出口烟气温度。排烟热损失是锅炉所有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影响排烟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与排烟容积。排烟温度越高,排烟容积越大,排烟热损失越大。,3.7 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83)烟气含氧量反映烟气中过剩空气的多少,是氧量与烟气量的体积百分比。炉烟氧含量的大小影响燃烧效果,氧量不足,烟气中会产生一氧化碳、氢、甲烷等气体,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84)飞灰可燃物指飞灰中含碳量占总灰量的百分率。飞灰可燃物反映炉内燃烧的好坏,反映碳元素燃烧的程度,是影响锅炉效率的第二大因素。,(85)加热器上端差是指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的水侧出口水温之差。,(86)加热器下端差是指被加热工质进入疏水冷却器(或疏水冷却段)时的温度与离开疏水冷却器(或疏水冷却段)的疏水温度的差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