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继续教育业余班2005级).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01550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继续教育业余班2005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继续教育业余班2005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继续教育业余班2005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继续教育业余班2005级).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继续教育业余班2005级).精品文档.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继续教育业余班2005级)第一部分 型选择题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B.二分裂方式繁殖C.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D.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C.对溶菌酶敏感 D.有蛋白糖脂外膜3.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最本质的差异在于:A.细胞壁结构不同 B.染色性不同C.毒性不同 D.药物敏感性不同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

2、成C.影响核酸复制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5.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但通常对人体细胞无影响,这是因为:A.人体细胞表面无青霉素受体B.人体细胞中含有青霉素酶,能分解青霉素C.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和肽聚糖D.人体细胞膜能阻止青霉素进入细胞内6.有关“细菌L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与许多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有关B.分离培养时需用低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C.可返祖恢复原有的形态D.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7.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A.荚膜 B.质粒C.鞭毛 D.芽胞8.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B.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C.有助

3、于细菌的鉴定D.将细菌接种在半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9.能粘附于宿主粘膜上皮细胞,并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是:A.荚膜 B.性菌毛C.鞭毛 D.普通菌毛10.在细菌的结构中,与消毒灭菌有密切关系的是:A.荚膜 B.鞭毛C.芽胞 D.菌毛11.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代谢不活跃B.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C.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可产生D.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12.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A.100倍 B.400倍C.9001000倍 D.10000倍13.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A.红色和紫色 B.

4、紫色和红色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紫色14.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A.鉴别细菌 B.初选抗菌药物C.了解细菌致病性 D.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15.常用抗酸染色法鉴定的细菌是:A.布鲁菌 B.结核分枝杆菌C.破伤风梭菌 D.嗜酸乳杆菌16.细菌的繁殖方式是:A.复制 B.二分裂法C.孢子生成 D.形成芽胞17.在自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细菌:A.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B.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代谢类型多样化D.具有多种酶系统18.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是选用细菌生长的:A.迟缓期 B

5、.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 D.衰亡期 19.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A.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B.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C.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D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求20.有关“热原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的合成代谢产物B.是细菌的内毒素成分C.微量热原质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D.可被高压蒸汽灭菌法(121.3)破坏21.灭菌是指: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C.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D.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22.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A.100,1520min B.121.3,1520

6、minC.100,10min D.121.3,10min23.不可与红汞同用的消毒剂是:A.高锰酸钾 B.乙醇C.过氧化氢 D.碘酒24.有关“物品(或空气)消毒灭菌法”的组合,错误的是:A.抗毒素滤过除菌法 B.牛奶巴氏消毒法C.体温计95%乙醇 D.手术室空气紫外线照射25.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原理主要是:A.破坏酶系统 B.干扰DNA复制C.干扰蛋白质合成 D.干扰肽聚糖合成26.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耐药性:A.由抗生素诱导产生B.较易转移C.多为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D.不稳定27.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是: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B.使用广谱抗生素C.多种抗生素联

7、合使用D.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28.为防止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中不包括:A.原则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B.做好消毒与隔离,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C.对需要长期用药的细菌感染,应联合用药D.大量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29.有关“质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多为闭合环状双链DNAB.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C.不能通过转导方式在细菌之间转移D.可在不同种属的细菌间转移30.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而导致性状变异,称为:A.接合 B.转导C.转化 D.转座31.导致菌群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A.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B.细菌从无(弱)毒株突变成为有(强)毒株

8、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D.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32.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A.食物中毒 B.过敏性反应C.细菌性痢疾 D.菌群失调症33.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指人们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B.感染对象主要是医务人员C.主要由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引起D.病原体常具有耐药性34.下列人体部位中,一般无正常菌群寄居的是:A.皮肤 B.胃肠道C.腹腔 D.泌尿生殖道35.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通常与哪一项无关:A.细菌的毒力 B.细菌的侵入部位C.细菌的侵入数量 D.细菌耐药性36.有关“细菌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内毒素仅由革

9、兰阴性菌产生B.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内毒素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毒性效应D.外毒素均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37.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是:A.脂蛋白 B.脂质AC.核心多糖 D.特异性多糖38.可经多种途径感染的细菌是:A.淋球菌 B.霍乱弧菌C.结核杆菌 D.脑膜炎球菌39.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A.毒血症 B.菌血症C.败血症 D.脓毒血症40.破伤风梭菌可引起:A.毒血症 B.菌血症C.败血症 D.脓毒血症41.有关“二重感染”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二种细菌同时感染B.在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的同时发生的一种新感染C.是一

10、种严重的菌群失调症D.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42.目前可用类毒素进行预防的疾病是:A.白喉与破伤风 B.百日咳与白喉C.破伤风与百日咳 D.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43.抗毒素: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用于人工主动免疫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防超敏反应44.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目的是:A.抑制破伤风梭菌的生长B.中和与神经组织结合的外毒素C.中和游离于神经组织外的外毒素D.阻止破伤风梭菌进入神经细胞45.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发生型超敏反应的制剂是:A.干扰素 B.类毒素C.抗毒素 D.丙种球蛋白46.注射或接种哪一项而获得免疫的方式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11、:A.破伤风抗毒素(TAT) B.脊髓灰质炎疫苗(OPV)C.卡介苗(BCG) D.白喉类毒素47.病毒的测量单位是:A.厘米(cm) B.毫米(mm)C.微米(m) D.纳米(nm)48.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病毒:A.可通过细菌滤器B.寄生在易感的活细胞内C.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对抗生素不敏感49.病毒体是:A.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B.脱壳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C.仅含核酸和衣壳的病毒颗粒D.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50.病毒核衣壳的化学组成主要是:A.核酸 B.蛋白质C.核酸和蛋白质 D.脂蛋白和糖蛋白51.逆转录病毒复制的方式是:A.RNARNADNA杂交体ds D

12、NA整合于细胞DNA转录mRNAB.RNARNADNA杂交体ds DNA转录mRNAC.RNA转录mRNAD.RNARNARNA转录mRNA52.病毒以何种方式繁殖:A.二分裂法 B.复制方式C.芽生方式 D.孢子形成 53.慢发病毒感染与慢性感染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A.潜伏期很长B.必有原发感染C.不断向体外排出病毒D.多为进行性、亚急性,并往往造成死亡54.病毒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通常不包括: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55.不能引起垂直传播的病毒是:A.乙型肝炎病毒 B.风疹病毒C.艾滋病病毒 D.乙型脑炎病毒56.不能通过输血传播的病毒是:A.人类免疫缺陷

13、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 D.麻疹病毒57.感染人体后不能引起病毒血症的病毒是:A.麻疹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C.流感病毒 D.乙型脑炎病毒58.有关“干扰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病毒基因编码B.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C.能限制病毒在细胞间扩散D.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59.干扰素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真正机制是:A.激发细胞免疫B.激发体液免疫C.直接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D.诱发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60.清除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是:A.干扰素 B.杀伤性T细胞C.非中和抗体 D.中和抗体61.病毒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A.直接杀死病毒B.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C.阻止病毒吸附D.通过

14、调理作用增强机体的吞噬功能62.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 B.狂犬病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 D.汉坦病毒63.能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不包括:A.单纯疱疹病毒 B.登革病毒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EB病毒64.不能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是:A.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 B.动物接种C.细胞培养 D.鸡胚接种65.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来说,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主要是:A.用干扰素 B.疫苗接种C.用免疫血清 D.隔离治疗带毒者66.目前尚未广泛用于预防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疫苗是:A.类毒素 B.减毒活疫苗C.灭活疫苗 D.核酸疫苗67.最易发生变异而造成疾病流行的病原体是:A.流行性脑膜

15、炎奈瑟菌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C.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D.流行性感冒病毒68.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经血道传播 B.经消化道传播C.母婴传播 D.性接触传播69.有关“甲型肝炎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病毒从粪便中排出B.病后免疫力持久C.儿童和青少年易感D.病后有甲肝病毒携带状态70.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通常检测不出:A.HBsAg B.HBcAgC.HBeAg D.Dane颗粒71.下述哪一种人作为供血者最好:A.HBsAg(+),HBeAg(+),抗HBc(+)B.HBsAg(+),HBeAg(-),抗HBc(+)C.HBsAg(-),HBeAg(-),抗HBc(-)D

16、.HBsAg(+),HBeAg(-),抗HBc(-)72.接种乙肝疫苗成功应在血清中检出:A.抗-HBc B.抗-Pre-SC.抗-HBe D.抗-HBs73.丙型肝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 B.性接触C.母婴传播 D.输血和共用注射器74.核酸为DNA的肝炎病毒是:A.HAV B.HBVC.HCV D.HDV75.除了HBV感染,下列哪种病毒感染可增加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A.HAV B.HCVC.HDV D.HGV76.HBV病毒与哪种病毒同时感染,最有可能导致患者因重症急性肝炎而死亡:A.HAV B.HCVC.HDV D.HEV77.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特点不包括:A.完全闭合

17、的环状双链DNAB.基因重叠C.易发生基因突变D.能与肝细胞DNA整合78.不能通过输血传播的肝炎病毒是:A.HBV B.HCVC.HDV D.HEV79.HIV能吸附T淋巴细胞表面CD4分子的蛋白是:A.gp120 B.gp41C.p5 D.p24/2580.确诊AIDS的常用方法是:A.分离培养病毒 B.ELISA法C.RT-PCR E.Western印迹法81.有关“艾滋病病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有包膜的病毒B.含逆转录酶的DNA病毒C.主要攻击CD4T淋巴细胞D.易发生变异82.HIV感染者的哪项标本中不能分离到病毒:A.血液 B.脑脊液C.精液 D.粪便83.近年治疗AID

18、S常用齐夫拉定(ZDV)与indinavir联用,前者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HIV蛋白水解酶B.抑制HIV逆转录酶C.抑制HIV整合酶D.作为离子通道阻断剂,阻止HIV侵入易感细胞84.AIDS的传播途径有:A.性接触 B.血液传播C.垂直传播 D.呼吸道飞沫85.患者神经兴奋性增高,吞咽、饮水,甚至闻水声等轻微刺激可引发痉挛,该疾病是:A.破伤风 B.鼠疫C.狂犬病 D.肉毒中毒第二部分 B型选择题86-87A.间隙灭菌法 B.流通蒸气消毒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 D.滤过除菌法E.巴氏消毒法86.常用于生理盐水和手术器械等耐热物品灭菌的方法是:87.啤酒和牛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哪一项处理

19、:88-91A.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变性坏死B.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促进粘膜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C.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D.阻断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痉挛E.抑制多种细胞的蛋白质合成88.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是:89.白喉毒素的作用机制是:90.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是:91.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作用机制是:92-94A.RNA多聚酶 B.RNA酶C.DNA聚合酶 D.DNA酶E.逆转录酶92.HC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主要原因是HCV的哪种酶缺乏53校正功能:93.HBV突变率较一般DNA病毒高,主要是因为HBV哪种酶在DNA复制的逆转

20、录过程中缺乏校正功能:94.HIV具有很高的变异率,比DNA病毒高100万倍,这是由哪种酶所引起的:95-97A.巨细胞病毒 B.EB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 D.人乳头瘤病毒E.人类嗜T细胞病毒95.与鼻咽癌有关的病毒是:96.与白血病有关的病毒是:97.与尖锐湿疣和宫颈癌有关的病毒是:98-100A.蚊 B.蚤C.蜱 D.虱E.螨98.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99.鼠疫的传播媒介是:10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一、A型选择题1、D 2、C 3、A 4、A 5、C 6、B 7、B 8、D 9、D 10、C11、C 12、C 13、D 14、D 15、B 16、B 17、B 18、

21、B 19、C 20、D21、A 22、B 23、D 24、C 25、B 26、C 27、D 28、D 29、C 30、C31、C 32、D 33、B 34、C 35、D 36、D 37、B 38、C 39、C 40、A41、A 42、A 43、D 44、C 45、C 46、A 47、D 48、C 49、D 50、C51、A 52、B 53、D 54、A 55、D 56、D 57、C 58、A 59、C 60、B61、C 62、D 63、B 64、A 65、B 66、D 67、D 68、B 69、D 70、B71、C 72、D 73、D 74、B 75、B 76、C 77、A 78、D 79、A 80、E81、B 72、D 83、B 84、D 85、C二、B型选择题86、C 87、E 88、C 89、E 90、B91、D 92、A 93、C 94、E 95、B96、E 97、D 98、A 99、B 1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