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PACS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196455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PACS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医院PACS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PACS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PACS技术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医院PACS技术方案.精品文档.医 院PACS技术方案目 录1XX公司简介42关于PACS52.1PACS52.2DICOM 3.052.3PACS建设现代信息化医院的重要环节63PACS系统建成后预期带来的效益83.1潜在效率:83.1.1对于管理83.1.2对于临床83.1.3对于医生83.1.4对于病人83.1.5对于医院93.2直接效益:94医院PACS系统需求分析104.1医院需求104.2医院影像设备情况104.3服务器及存储104.4终端工作站114.5医院网络拓扑简图124.6医院应根据什么来规划自己的PACS系统?135医院

2、PACS设计原则145.1标准性原则145.2实用性原则145.3经济性原则145.4整体性原则145.5科学性原则145.6扩展性原则156PACS系统工程实施计划与主要内容166.1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166.2服务器的架设及数据中心的建立166.3工作站的安装并接入网络166.4影像设备的接入166.5系统的局部测试166.6系统的全面调试166.7PACS系统培训167XXSYPACS系统简介178XXSYPACS系统工作流程188.1工作流程设计原则188.2检查过程工作流程188.3检查过程工作流程图209SYPACS系统组成(放射)219.1预约登记系统(MedRegister)2

3、19.2影像浏览诊断系统(MedExpert)219.3影像报告编辑系统(MedReport)229.4数据备份系统(DVDWriter_XP)239.5查询统计系统239.6PACS系统管理模块239.7DICOM服务模块249.8影像网络打印系统(集成于影像浏览诊断系统中)2410SYPACS系统组成(超声)2610.1超声预约登记叫号系统2610.2超声图像采集报告书写系统2610.2.1信息登记模块2710.2.2图像采集模块2710.2.3报告书写模块2710.2.4图像处理模块2810.2.5病历管理模块2811售后服务承诺291 XX公司简介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

4、中关村电子城西区享受国家特别扶持的高新科技企业,是面向全国各级医院专业从事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研究、开发与系统集成的高科技公司。在医院信息化领域为客户提供可靠、先进、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专业软件公司,同时XX是国家认证的“双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ICP经营许可运营商。XX于全国第一家推出全面基于三层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并且已经在全国实施成功。在全国各地已有超过千家医院高效稳定使用的基础,XX医院管理系统具有超强扩展性,产品具有跨平台性、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表现极为优秀。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XX自主开

5、发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 是以C/S结构体系为核心,结合B/S结构体系的三层体系结构产品,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库和中间层等技术,利用局域网 、城域网和互联网的网络资源支持集团化医院管理和区域化医疗信息共享,完美的实现了医院内或区域信息传输的无缝连接,加强医院内部全方位管理便捷获取信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产品性能的成熟稳定性、实际需求性使全国近千家不同等级的医院选择了与我们合作并取得实际成果。XX为了追求医院信息系统研发的先进性设立了“医疗事业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精通开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队伍,更有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服务,以满足客户的最终需求。同时我们具有雄厚的技术

6、实力和科学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遵循以客户需求为开发理念,不断追求软件产品更人性化、规范化、自动化,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投资数据,高效率的工作流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使客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XX组成体系秉承了标准的 IT企业运作模式,领导团队由公司董事会、首席执行官与各部门业务总监组成,下设软件开发部、网络推广部、市场营销部及售后服务部。同时,公司设立了医疗保险、企业信息及增值服务三个中心,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XX现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八十人,其中全部技术人员达到了本科以上学历,是一家典型的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企业。在公司的科技人员队伍中,具有多名 AS/400认证工程师、

7、Novell认证工程师、微软认证工程师、Cisco认证工程师,具有高效的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网络系统集成及大型网络应用平台开发的能力。同时XX在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河北、河南、甘肃、山西、黑龙江、内蒙古均有分公司及办事机构,为客户提供最便捷与快速的本地化服务。2 关于PACS 2.1 PACS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和医院信息化及数字化的目标紧密关联,它是专门为现代化医院的影像管理而设计的包括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显示、处理、存储、诊断、输出、管理、查询、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是以

8、数字化诊断(无纸化、无胶片化)为核心的整个影像的管理过程。现代的医疗活动当中,医学图像在临床诊断、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ACS系统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的胶片库,实现了医学图像的计算机管理;专业影像诊断浏览工作站是医生数字化阅片的利器,使医生能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医学影像信息,编辑或浏览相关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查询病历资料、病情记录、临床检查(检验)、报告、治疗记录等信息,专业的图像处理功能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提高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实现与影像有关的检查科室的预约登记、检查、报告等环节的工作流程计算机化,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分布式医学图像数据库更合理的实现了医学数据共享;灵

9、活的分层存储策略实现大容量影像存储,采用磁盘阵列、磁带库或光盘库实现在线、近线存储;可接入远程医疗系统来实现远程会诊。随着医院规模的发展,医院放射科的的影像数据量也在逐渐增加,存储和提取如此多的数据已经成为实际问题,而PACS系统的全面应用,为数据的存储和提取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通道:对病人来说,减少等候时间;对医生来说,可以免去繁琐的借、还照片手续,其次是可以在医院中不同的场所,由许多医生会诊同一病人的影像信息,还可以检索出病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影像信息,进行综合参考,有利于提高诊断;对医院管理方面,首先减少了各类影像资料的保管、借与还的业务,减少保管照片的场所;随时可以得到医院各影像设备运

10、行情况的数据,如摄片和其它影像诊断检查的人数、部位、检查次数和种类等,同样,也为医院形象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2.2 DICOM 3.0DICOM 3.0(Digital Imaging &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讯标准。它全面而详细地定义了医学影像的各个细节,内容涉及网络传输、数据编码、归档管理、介质存储和打印服务等各个不同方面。DICOM 3.0标准的产生为各个数字医疗设备厂家提供了国际统一医学影像传输标准,为PACS系统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该标准的制定使医学图像及各种数字信息在计算机间传送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通过数据接口与互联网接通,就

11、可以进行医学图像信息的网络共享和远程传输,实现计算机网络诊断异地会诊。2.3 PACS建设现代信息化医院的重要环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也会波及医疗保健领域,HIS(医院信息系统)和PACS(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就是医院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PACS,即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医院影像科室的具体应用,是整个医院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影像科室工作方式可以归纳为:u 医学影像以胶片为介质u 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根据胶片做出诊断u 影像科医生手工书写诊断报告u 病人携带胶片就诊u 影像科以胶

12、片及相关诊断报告作为存档手段u 影像和相关信息资料的管理、统计和检索由手工进行总之,影像科的工作是围绕胶片和纸质诊断报告之类的硬拷贝开展的,这种方式远远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被改变。而改变这种落后局面的途径就是建设PACS。在PACS中,计算机信息流取代了胶片和纸质诊断报告之类的硬拷贝,医学影像和诊断报告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和共享,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在计算机终端上浏览图像、做出诊断、输入诊断报告,必要时可以通过远程网络邀请外院甚至外地专家进行会诊。 PACS为医院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它可以节省资源(胶片及相关的耗材是昂贵的,还要占用大量存储场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杜

13、绝胶片和诊断报告的丢失,方便病人相关资料的查找)、提高工作质量(影像科医生可在PACS终端上对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提高图像的诊断价值)。国外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建设PACS的,并且在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发展。可以预计在新的世纪里,PACS将在以下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由单一的放射影像扩展到包括医院的所有影像:内窥镜、显微镜、病理切片、光学成像、波形等等。HIS与PACS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以文本消息为主,而后者以二进制信息(例如:图像信息)为主。医院中的图像信息除了放射科影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图像信息,它们也应当包括在PACS之内。2)、 与HIS的集成。

14、要充分发挥PACS的作用,使影像科内部的PACS扩展到整个医院使用的系统,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HIS的国际标准是HL7,而PACS的国际标准是DICOM,为了实现HIS和PACS集成,必须有一个HL7/DICOM网关,使临床医生开出的申请单可以发送到影像科室,而诊断结果可以发送到临床医生的桌面。3)、 利用Internet,实现远程诊断。PACS的优势之一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图像的远程传输,进而实现远程放射诊断。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的上网方式是使用MODEM(目前主要是56K),在这种窄带条件下,由于图像传送时间太长,远程诊断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预见,随着最近两、三年内宽带网的迅速发展,实

15、现视频、语音、图像的同步传送已经为时不远。到那时,就可以真正实现远程放射诊断了。4)、 注重信息安全。PACS中存储和传送的是与病人生命健康相关的重要信息,不言而喻,保证其信息安全对于病人和医院双方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信息安全的保证方式在传统医院中与在信息化医院中的不同的。3 PACS系统建成后预期带来的效益3.1 潜在效率:3.1.1 对于管理 释放用于存储胶片和记录的大量有价值空间 提供更多医生网络化协同工作的能力 实现资料统计的自动化,有利于科研 对科室成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统计,提高科室管理 规范诊断报告,生成电子病历,为病人提供查询服务,增加用户影响力3.1.2 对于临床 提供更快更有

16、效的从放射科获取病人图像信息的途径 通过与周围医生的联合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使临床医生更悉心照顾他们的病人3.1.3 对于医生 方便,在家或办公室即可读片,不用挤在集中读片的地方 快速得到病人的以往胶片 多种图像,如超声/CT/MR等图像可以直接参考对比 影像可以永久保存,不会发生丢失现象 直接得到无失真的图像用于学术交流3.1.4 对于病人 减少住院时间 更快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参看多次检查结果 更快的报告时间 能够得到专家的服务3.1.5 对于医院 共享输出设备,节省设备投资 减少/消除重复工作 不再丢失病人检查资料和胶片3.2 直接效益:使用胶片的费用是惊人的。一家大中型医院每年的胶片费用

17、为几百万元。医院建立PACS系统后,最直接的效益体现在节约胶片上,影像科室的传统工作模式下,每个患者需打印2套胶片,一套医院留底保存,另一套患者取走。采用了PACS系统后,医院将以往留底保存的病人胶片,改存储在CD-R等光存储介质中,实现了管理无胶片化,降低了科室的经营成本。例如针对医院的CT检查,假如每天的病人例数为30人,按每个病人医院保留1.5张胶片,按医院保留病人每张胶片费用约为20元计算,采用PACS系统存储病人图像,每年合计节约的胶片费用约为:(303651.520)=32.85万元而采用CR-R光盘存储后,相对于胶片来说,成本及保存和管理的费用都很低。此外,管理无胶片化同时减少了

18、激光相机和洗片机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洗片药水的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胶片存储占用的空间,为医院节省日益宝贵的建筑使用面积。4 医院PACS系统需求分析4.1 医院需求 实现医院影像科的医学影像数字化和网络管理; 实现影像科信息的资源共享; 实现放射设备的预约登记; 实现超声工作站的预约登记; 实现放射设备全部影像图文报告的打印输出; 实现超声设备全部影像图文报告的打印输出; 实现科室工作量的统计功能。4.2 医院影像设备情况 医院现有进入PACS网络的影像设备:设备厂家型号平均检查量数量DICOM3.0WORKLIST备注CTNOCRYESDRYES数字胃肠YES钼靶YES门诊B

19、超NO体检B超NO-4.3 服务器及存储数据存储服务器 1 台中央服务器集中式管理模式,设计影像在线存储六个月,按照下面的分析,六个月的存储量大概在_T左右,综合考虑采用300G SAS 15K硬盘_块,RAID5磁盘阵列方式进行数据存储。也可将数据刻录备份,离线存储,并可运用光盘浏览器在任意PC机上调阅。CT、CR、DR、数字胃肠、钼靶、彩超存储量分析:CT: 110例/天;40幅/例;270K/幅;1160M/天;约207G/六个月。CR:30例/天;2幅/例;6M/幅;360M/天;约63G/六个月。DR: 100例/天;2幅/例;8M/幅;1600M/天;约281G/六个月。数字胃肠:

20、 10例/天;20幅/例;6M/幅;1200M/天;约314G/六个月。钼靶:25000例/年;3幅/例;10M/幅;366G/六个月彩超:130例/天;6幅/例;300K/幅;229M/天;约41G/六个月。体检:25000例/年;6幅/例;240K/幅;约18G/六个月。4.4 终端工作站CT室单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CT设备的患者报告;CR室单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CR设备的患者报告;DR室单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DR设备的患者报告;数字胃肠室单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数字胃肠设备的患者报告;钼靶室双屏诊断报告工作站 台,用于书写钼靶设备的患者报告;彩超单屏

21、工作站 台,用于彩超设备的连接,进行患者报告的书写;CT、CR、DR、数字胃肠、钼靶预约登记工作站 台,用于登记放射科的患者信息;B超预约登记工作站 台,用于登记超声的患者信息;4.5 医院网络拓扑简图医院PACS网络拓扑图4.6 医院应根据什么来规划自己的PACS系统?1)、 从医院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而不是削足适履。PACS是与医院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的产品,而每个医院在管理方面都有其特点。在建设PACS时,应当做到让PACS尽量适应医院的管理体制和管理习惯,而不是相反。2)、 PACS的规划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影像科室的需求,而应当从整个医院的需求出发,应当充分考虑和HIS的集成。只有让临床医生

22、可以从HIS下达检查申请单,并可以从HIS存取病人图像及诊断报告,影像科室可以从PACS向临床科室发送诊断报告,才能充分发挥PACS的作用和体现其优势。3)、 摒弃一步到位的想法,以满足医院近期需求为目的,并为将来的发展预留扩展空间。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猛的技术之一。在硬件方面,著名的摩尔定律告诉我们,CPU速度每18个月会提高一倍。其实在存储容量等等方面也是如此。在软件方面,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发展PACS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PACS的建设应以满足医院实际需求为目标。4)、 在考虑实际需求的同时应考虑系统的标准化和可扩展性。医院的影像设备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是必然的,无论医

23、院现有的影像设备是否具备DICOM标准接口,所建立PACS的通讯和图像资料的备份都应符合DICOM标准,并在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接口方面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5)、 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PACS的建设过程将是长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购一个PACS实际上就是选择一个建设信息化医院的合作伙伴。在开始建设PACS之前,医院要和厂方配合,充分交流,进行实际需求分析,共同提出设计方案。由于各个医院在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在PACS的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医院和厂方需要不断交流情况,厂方要根据医院的意见对系统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求PACS尽可能完美地得到应用

24、。系统交付使用之后,厂方还应负责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PACS的使用和维护。凡此种种,决定了PACS不可能和其他医学影像设备一样成为简单的“交钥匙工程”,厂方和医院的合作必然是长期的,选择一个技术实力雄厚、富有责任心的厂方因此十分重要。5 医院PACS设计原则根据医院的总体要求以及PACS自身的规律性,并充分考虑靠PACS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数据库结构特征,我们在设计医院PACS时,将遵循下述设计原则5.1 标准性原则XXPACS系统遵循DICOM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3.0)国际标准,并符合卫生部医院信

25、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同时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开发与系统实施。提供标准化的HL7(Health Level Seven)接口,并按照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的建议进行流程设计。PACS项目系统建设严格按照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架构进行管理。5.2 实用性原则XX针对医院所建设的PACS能够充分满足放射科,功能科等相关科室的业务需求与应用,并满足临床应用、教学、会诊和科研的需要,快速、准确、实时地提供有效的医学影像以及诊断等综合信息,满足医院本地化要求,增强PACS系统的实

26、用性。5.3 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医院现有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资源,保护医院原有投资,同时全面考虑系统升级时对现有设施的利用,保证用户在系统中的投资及实现其价值的最优化。5.4 整体性原则遵循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用户界面的整体设施部署原则,全面体现PACS系统功能,实现医学影像信息全院共享。5.5 科学性原则XX将采用成熟的、先进的、开放的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结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遵循PACS建设的一般规律,以保证系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5.6 扩展性原则XXPACS将充分考虑到医院未来发展后续所产生的可能需求,在不改变总体设计结构的前提下,医院新的需求可顺畅进入系统。可扩展部分

27、包括服务器以及存储系统,未来新购置设备接入PACS,各应用工作站的扩展,预留的数据接口保障软件系统的融合等等。6 PACS系统工程实施计划与主要内容6.1 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1) 与院方共同确立一个项目安装小组;2) 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研究并确立布线方案,并且确定数据中心、中心交换机及各子交换机的位置;3) 进行施工的前期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等;4) 实施网络布线;5) 进行网络的全面测试。6.2 服务器的架设及数据中心的建立对于整个PACS系统,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数据的存储及信息的处理、调度。对服务器进行安装、调试,进行数据中心的建立。6.3 工作站的安装并接入网络对

28、各工作站进行系统与软件的安装,并逐个接入网络进行调试;6.4 影像设备的接入对现有设备进行现场勘查并确认其参数后,将其接入系统。6.5 系统的局部测试 在工作站接入网络的同时即可进行此项。6.6 系统的全面调试 全部设备和终端接入后进行此项。6.7 PACS系统培训1) PACS系统的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不同于单机的维护,故维护人员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在项目实施中,由医院指定一名或者几名维护人员,在整个项目实施中对其进行培训;2) 在数据中心建立以后,对医院指定的系统管理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进行数据中心的完善;3) 在终端工作站逐步接入测试的同时,对操作医师进行相关操作的培训;4) 对

29、计算机基础较薄弱的医师进行强化培训。7 XXSYPACS系统简介SYPACS是XX公司经多年的潜心开发,与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经大量的需求调研,积累了图像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图像存储与传输技术,先后在鸡西矿总院、河北省医科大附属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投入使用。XXSYPACS系统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功能有: 遵照国际IHE标准流程设计,全面支持DICOM3.0和HL7国际标准; 可支持DICOM3.0、标准视频、非标视频影像设备的图像采集和处理; 模块化设计,开放式的系统结构,组合更方便; 支持DIC

30、OM3.0图像的获取、存档、传输、显示、处理、打印、刻录备份等; 完善的RIS系统,具有预约、登记、排队、收费、诊断报告、查询、统计、管理等功能; 丰富灵活的诊断报告模板,满足个性化需要,快速生成诊断报告单; 全中文的操作界面,操作方便,系统性能稳定,可扩展性强,易维护; 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性好,便于医生及管理员的日常系统维护;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根据医院规模和需求量身定制。8 XXSYPACS系统工作流程8.1 工作流程设计原则 注重原有工作特征注重影像中心现有工作流程,结合不同影像检查特点,在遵循PACS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工作流程的设计尽量符合影像中心现有工作特点,同时进行优化

31、设计。 保证影像质量在影像获取、存储、显示及处理过程中,以保证诊断应用为质量为标准 保证影像传输速度考虑到诊断过程的实用性要求,满足快速调影像资料 优化管理模式结合网络系统优势特点,加强科室人员、物质、费用的管理功能。8.2 检查过程工作流程医院中以图象为主要诊断参考的检查过程主要包括了:检查申请、预约与安排、检查登记、检查、图象存储、书写报告、审核报告、报告发送、报告阅读等几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可以用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或模块进行信息处理工作。1. 检查申请此环节发生在病房或门诊等临床科室,是检查信息处理系统或PACS之外的系统。主要工作是向执行检查的医技科室提出正式的检查申请,说明病人

32、的临床一般情况、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此环节生成检查申请清单,临床科室并可将病人的信息及一般情况提前发送至执行检查科室的工作站。2. 预约与安排根据预约排对信息、检查申请清单,安排病人的检查日期、检查时间和检查地点。在预约和安排过程中完整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可从上游流程获取,也可直接进行信息录入。可产生检查所必要的准备要求和书面文档及相应标签。此环节产生检查工作清单传送到下游流程,同时将预约状态传送回上游流程。3. 检查登记在病人到达后执行,将检查清单中的状态修改为开始检查状态,正式启动检查过程。此产生检查设备所需要的工作单(Modality Worklist, MPPS等)。收费操作可在

33、此环节进行。 4. 检查根据检查工作单将数据传送给检查设备,执行检查,产生检查图象,调整默认的图象窗口,选择输出图象,对图象进行质控处理,将图象传送给存储设备。此环节完成后将检查清单中的状态修改为完成检查状态。5. 图像存储主要用于检查完后,质控医生对拍片技师所拍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定,标记废片,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删除不必要的图像,使报告医生能更好的理解图像,提高诊断质量。只有通过质控后的图像才能让报告医生观看。可查看病人的信息,核对图像的正确性(即部位、方法正确),图像与病人是否对应。可要求检查医生重拍或补拍,记录重拍、补拍原因。6. 书写报告可通过模板、词汇等多种方式协助医生输入诊断报告

34、。7. 报告审核当报告完成后可打印报告,使审核医生能够及时的审核报告,并及时通知报告医生审核是否通过及提示报告医生观看审核意见。8. 报告发送发布报告到医院网络中供其它科室查阅。9. 报告阅读此环节发生在病房或门诊等临床科室,提出申请的医生通过系统提供的工具阅读检查报告和图象。8.3 检查过程工作流程图9 SYPACS系统组成(放射)XXSYPACS系统的基本结构由预约登记系统(MedRegister)、影像浏览诊断系统(MedExpert)、影像报告编辑系统(MedReport)、数据备份系统(DVDWriter_XP)、查询统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图像管理系统、DICOM管理系统、DICO

35、M服务模块等几大部分构成。9.1 预约登记系统(MedRegister) 登记病人的基本信息,检查号自动生成,且患者信息在诊断报告工作站上自动添加; 可以打印预约病人的申请单; 全面支持WorkList; 自动排队,根据不同检查部位,合理分流; 提供查询统计功能,拥有多种报表模式可供选择; 可对所接入系统的设备进行设置; 可设置不同设备对应的检查方法、部位及费用、病区床位、多音字和登记室等;查询功能登记的病人信息可以按一定条件进行查询,点击查询,选中病人的ID号,姓名,性别,检查室等四个条件可进行分别查询或联合查询,查询的结果显示在记录框内。统计功能 对于一定时间内登记的病人信息,我们可以进行

36、分类统计。选中需要的条件,点击“统计”按钮,此时统计的信息会自动显示在左侧的工作量统计报表上。9.2 影像浏览诊断系统(MedExpert)采集诊断系统主界面影像采集诊断系统主要功能1) 支持高分辨率灰阶及彩色医用显示器图像处理;2) 可根据患者姓名、ID、检查设备、检查室、门诊号、医保号、病区床号、影像号、检查时间日期等多种查询条件的组合形式查询;3) 可根据病人的就诊状态进行查询;4) 图像处理功能包括:窗宽窗位的调节、局部放大、图像缩放、图像漫游、左右上下镜像、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图像反相显示等;5) 提供多种调窗方式,可以快速调窗,也可以预设窗值;6) 可在图像上增加文字标注;7) 提供

37、图像预览功能;8) 提供窗格预设置功能,根据选择图像的检查类型自动匹配窗格,减轻医生的工作量;9) 图像高级处理:Gamma校正,图像的锐化,平滑等;10) 电影回放功能,播放速度可调整;提供循环播放;11) 提供CT、MR的图像的添加定位线功能;12) 伪彩色的图像处理功能;13) 提供比例尺功能;14) 提供局部放大功能,放大比可自由调节;15) 图像的ROI值测量,能在图像上标注直线、箭头、矩形、圆形、自由曲线、任意多边形等形状,同时能测量相应的周长、面积、CT值、区域最大值,最小值、区域标准差等;16) 可存储多种不同设备的DICOM影像;17) 可设置图像显示方式;18) 图像的导入

38、导出功能,可方便导出为jpeg或bmp等格式,方便教学;19) 提供胶片打印功能(所见即所得),可处理中文数据,可在胶片上打印中文姓名;多个病人的图像可以打印到一张胶片上;20) 提供特殊模式的胶片打印功能;21) 提供角色服务,权限管理;9.3 影像报告编辑系统(MedReport)主要实现报告单的书写和打印,模板的编辑以及分级审核的工作。在这套系统中,提供下面的一些功能:病历的查询,报告的书写,模板编辑,文字排版,打印预览,分级审核。我们提供两套诊断模板供医生使用,一套为公共模板,是科室共有的资源,另外我们提供一套私人模板给医生,医生自己可以编辑自己的模板,别人是无法访问到的,这个功能是为

39、有不同的描述习惯的医生准备的。在这套系统中可以实现分级审核的功能。分级审核就是按照不同医生权限对报告单进行的不同操作。在MedUser系统中我们为每一位可以访问该系统的医生设置权限,其中具有书写报告权限的医生我们称为报告医生,具有审核报告权限的医生我们称之为审核医生。报告医生因为不具备审核报告的权限,所以只能书写报告并将书写好的报告保存在系统里面。审核医生可以对报告医生书写的报告进行审核,如果报告医生书写的报告无误,审核医生可以审核并打印出来,将审核过的报告单交给病人。如果报告医生书写的报告存在错误,或者诊断的不够全面,审核医生可以将这份报告驳回,该病历变为【待修改】状态,等待报告医生修改报告

40、。这种分级审核的模式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的诊断质量,并可以减小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9.4 数据备份系统(DVDWriter_XP)依据影像存储原则和医院实际影像产生量,在医院影像集中存储和管理的总体结构下,采用多级存储和管理结构,即系统在影像集中存储与管理区域内,再分为影像在线存储与管理、影像近线存储、备份存储与管理的二级或三级结构。在线存储【根据医院PACS规模、投资可定制化设计】使用磁盘阵列在线保存数据,集中存储全院在线影像供各科室医生快速的从网络中调阅、查询。近线存储、备份存储【根据医院PACS规模、投资可定制化设计】使用光盘库保持近线数据,可根据一定查询条件进行数据打包备份,集中存储全院

41、多年的在线影像,供各科室医生快速的调阅、查询。对于已选用光盘数据备份的资料,可选择生成的包的名称,进行清除操作,图像将从本地或服务器中删除,节省本地或服务器的空间。9.5 查询统计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查询统计,并可将查询到的数据打印报表,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报表类型,自动显示不同的统计分布图。9.6 PACS系统管理模块在此系统可以设置科室信息、员工信息、角色设置、用户设置及报告限制等。 科室信息: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医院相应的科室信息,如科室名称、编码及快捷键等。 员工信息: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医生信息,信息拼音由系统自动生成。 角色设置:管理员可设置不同管理角色,不同的角色设置不同

42、的权限。 用户设置:各操作员的角色权限由管理员统一管理设置。 报告限制:在此处管理员可设置不同用户对不同设备的报告编辑权限。图像管理模块是将支持图像回传设备的图像回传到检查设备,并可进行查询、删除和删除单个图像等操作。 图像回传:可将本地图像回传到检查设备可将光盘数据回传到检查设备查询本地数据中符合条件的记录可选择图像回传的目的地即检查设备 图像删除查询本地数据中符合删除条件的记录删除患者的某一次检查记录删除患者某次检查中的某个序列删除患者某次检查中的某幅图像DICOM管理模块可对PACS系统进行通讯设置、激光相机、图像压缩等参数设置。 可设置本地服务器和远程主机的通讯参数,并且可以对这些通讯

43、参数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添加、修改、删除系统的相机参数,并可设置相机支持的胶片尺寸和打印格式; 可以设置图像的压缩类型及压缩比; 记录系统运行中发生的事件,并可以通过时间日期等条件进行查询;9.7 DICOM服务模块 TaskMan:自动监视、管理服务器运行情况,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转,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工维护 Storage:为设备向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提供服务 ImageServer:为工作站从服务器读取数据提供服务 WorkList:为支持WorkList的设备提供服务 PrintServer:为工作站通过服务器进行集中胶片打印提供服务9.8 影像网络打印系统(集成于影像浏览诊断系统中)PAC

44、S的建立可为医院内部实现无胶片化管理奠定基础。病人如需要胶片,可随时从影像服务器中调出,选择激光相机中/多幅相机中输出,打印出的胶片完全符合诊断要求。系统内影像打印功能基于DICOM打印服务器(DICOM Printing Server)而设置,将DICOM文件通过网络在激光相机上硬拷贝。DICOM打印服务器(DICOM Printing Server)功能如下: 支持多个激光相机 DICOM 胶片和纸张打印 重叠信息(病人、影像、检查)打印 影像注释打印 支持专门多模态打印。如任意排版格式在同一张胶片上输出同一或不同病人,不同时期不同设备上的影像等。DICOM打印服务器(DICOM Prin

45、ting Server)作用: 多台影像设备可共用一台/几台激光相机,优化相机使用资源,减少实际所需的激光相机的数量; 提高放射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10 SYPACS系统组成(超声)10.1 超声预约登记叫号系统预约登记病人检查信息,自动分诊,自动显示和自动语音提示即将接受检查的病人信息,自动提示候诊病人的排队信息,科室专家信息介绍,医学常识宣传等。 预约登记:完成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和预约,检查工作站无须重复录入病人就诊信息。可提前任意时间预约病人,自动生成预约流水号和检查号,避免患者纠纷,可打印预约分诊单(选配)。在登记时或登记后根据检查要求和患者情况安排检查或暂停检查,提高检查效

46、率。暂停检查的患者符合条件后自动优先检查。自动划价。预约病人信息录入界面 自动分诊:能根据预约信息及各诊室检查情况自动分配患者,保证“先来先做”的就诊秩序,避免纷争。 自动叫号:自动显示和语音呼叫病人姓名、检查室。可以电脑播音和真人地方方言合成叫号。可设置叫号间隔时间及重复次数。采用电子显示系统取代了LED电子显示系统,取消了LED屏冗繁的操作及故障率较高、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和显示单一的局限性,操作起来更简便,显示信息(包括彩色文字和图片)更清晰、完整。 排队信息:自动根据各诊室检查情况显示排队信息。病人分诊信息显示界面 专家介绍:滚动显示专家介绍或医学常识(不影响叫号),可以自由编辑介绍的图文信息。 多媒体播放:播放医院宣传片或其它影像资料;播放PowerPoint文档(均不影响叫号)。 允许科室登记病人:设置是否允许科室内登记病人,可以避免不按次序排队检查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