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初步说明.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196096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初步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化工初步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初步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初步说明.doc(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化工初步说明.精品文档.第二章原料、产品、催化剂规格2.1 原料2.1.1原料规格原料异丁烷为工业级,质量百分含量为28.7%。异丁烷的分子式为CH10,分子量为58.12(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常温常压下,异丁烷是无色可燃液体,稍有气味,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9%8.4%(体积)。其一般性质见下表:表2-1 异丁烷的一般性质分子式C4H10蒸气压(20)3650Pa摩尔质量58.12气体燃烧热-2868.2kJ/mol熔点-159.6蒸发热(64.7)-2848.9kJ/mol沸点-11.8自燃温度460(空气中)

2、临界温度135爆炸极限、空气1.9%8.4% (VOL)液体温度810.0kg/m3(0)闪点-82.8(开口容器)2.1.2技术要求工业异丁烷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浑浊,无异臭。表1-2异丁烷技术要求项 目指 标 型型异丁烷的质量分数% 99.5 95.0总不饱和烃的质量分数%由供需双方决定水的质量分数% 0.002 0.005酸(以HCl计)的质量分数% 0.0001蒸发残留物的质量分数% 0.01高沸点残留物(38)mol100ml 0.05硫含量gml 1 3气相中不凝性气体的体积分数(25) 1.5 蒸汽压(21.1)MPa 0.210.232.1.3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

3、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分析中所用的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603制备。1、性状取不沸腾的冷却试样10ml于内径15mm的试管内,用干燥的布擦干试管外壁附着的霜或湿气,横向透视观察试样颜色及有无浑浊。然后将试样稍稍加温,使其稍有沸腾,检查蒸汽有无异臭。2、异丁烷含量和总不饱和烃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试样经气化通过色谱柱,使其中的各组分分离,用火焰离子化检测,面积归一法计算异丁烷含量和总不饱和烃含量。3、酸度测定按GBT7373-1987中2.3的规定进行。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3%。4、蒸发残留物的测定按GBT7373-1987中2.4的规定进行,称取试样250g,精确至0.1g。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2%。5、硫含量的测定以GBT11141规定的方法进行。以丁基硫为标准物质配置有机硫标准溶液,硫含量约为0.25mg/ml。6、气相中不凝性气体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样品气相中的气体通过填充色谱柱,分离不凝性气体(简称NCG)与其它组分,用热导检测计(TCD)检测,外标法计算不凝性气体含量。7、高沸点残留物的测定按SY/T7509的规定进行

5、测定。量取试样100ml,在38的水浴温度下试验。8、蒸汽压的测定按GB/T6602的规定进行。原料正丁烯为工业级,质量百分含量为15.3%。正丁烯的分子式为CH,分子量为56.11(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常温常压下,正丁烯是无色可燃液体,有微弱芳香气味,毒性很强,空气允许浓度100mg/m3。其一般性质见下表:表2-1 正丁烯的一般性质分子式CH8蒸气压(10)189480Pa摩尔质量56.11气体燃烧热-2716.8 kJ/mol熔点-185.3蒸发热(64.7)-2737.4kJ/mol沸点-6.3自燃温度385(空气中)临界温度146.4爆炸极限、空气1.6-10.0%(VO

6、L)液体温度810.0kg/m3(0)闪点-80(开口容器)2.1.2技术要求工业正丁烯为无色液体,无可见杂质。表1-2工业正丁烯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优级品一级品1-丁烯,%(质量分数) 99.399.0SH/T1492正、异丁烷,%(质量分数)报告报告SH/T1492异丁烯+2-丁烯,%(质量分数)0.40.6SH/T14921,3-丁二烯+丙二烯,mL/m3 120200SH/T1492和SH/T1548丙炔,mL/m3 55SH/T1548总羰基(以乙醛计),mg/kg 510SH/T1493和SH/T1494b水,mg/kg 2025GB/T6023硫,mg/kg 1

7、1GB/T11141甲醇,mL/m3 510SH/T1547甲基叔丁基醚,mL/m3 510SH/T1547一氧化碳,mL/m3 11GB/T3394二氧化碳,mL/m3 55GB/T33942.1.4催化剂规格由于氢氟酸溶解氧化物的能力,它在铝和铀的提纯中起着重要作用。氢氟酸也用来蚀刻玻璃,可以雕刻图案、标注刻度和文字;半导体工业使用它来除去硅表面的氧化物,在炼油厂中它可以用作异丁烷和丁烷的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除去不锈钢表面的含氧杂质的“浸酸”过程中也会用到氢氟酸。氢氟酸也用于多种含氟有机物的合成,比如Teflon(聚四氟乙烯)还有氟利昂一类的致冷剂。化学试剂氢氟酸GB/T620-1993

8、名称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氢氟酸(HF)含量%40.040.040.0灼烧残渣(以硫酸盐计)%0.0010.0020.01氯化物(CL)%0.00050.0010.005硫酸盐和亚硫酸盐(以SO4计)%0.0010.0020.005磷酸盐(PO4)%0.00010.00020.005氟硅酸盐(SiF6) % 0.020.040.06铁(Fe)%0.000050.00010.0005重金属(以Pb计)%0.00010.00050.001工业氢氟酸GB77441998 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HF-40HF-55HF-40HF-55氟化氢含量%40.040.055.040.055.0氟硅酸含量,%0

9、.020.20.52.55.0不挥发酸(以H2SO4计)含量,%0.020.050.081.02.02.2 产品、副产品规格第三章 化工工艺及其系统3.1化工工艺介绍 我们设计组选择:以从炼厂气中提取的异丁烷和正丁烯为原料,氢氟酸作为催化剂,使用塔式反应器,年产30万吨符合规定标准的烷基化汽油工艺方案。3.1.1 烷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可分为热烷基化和催化烷基化两种。由于热烷基化反应温度高,易产生热解等副反应,所以工业上都采用催化烷基化法。主要的催化烷基化有:烷烃的烷基化,如用异丁烯使异丁烷烷基化得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芳烃的烷基化,如用乙烯使苯烷基化:酚类的烷基化,如用异丁烯使对甲酚烷基化:3.1

10、.2反应机理碳原子上的烷基化羰基的碳上氢的烷基化。羰基的碳上的氢呈弱酸性,羰基的碳原子在强碱(如氨基钠、氢化钠)的作用下,能与卤代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碳烷基化产物: 酮和酯的直接烷基化会发生自身缩合;也会发生多烷基化反应。要获得a-碳单烷基化产物,可用四氢吡咯、吗啉等仲胺制成烯胺,再与活泼的卤代烷(碘甲烷、卤代苄等)反应,生成取代的烯胺,经水解即得烷基化的羰基化合物: 活泼亚甲基的烷基化。处于两个活性基团之间的亚甲基比较活泼,在醇钠作用下容易烷基化。活性基团可以是硝基、羰基、酯基或氰基等。例如取代的丙二酸酯合成法和乙酰乙酸酯合成法:H2C(COOC2H5)2+C2H5O-Na+CH(COOC

11、2H5)2-Na+C2H5OHCH(COOC2H5)2-Na+RXRCH(COOC2H5)2+NaXCH3COCH2COOC2H5+C2H5O-Na+(CH3COCHCOOC2H5)-Na+C2H5OH式中R为烷基;X为卤素。取代的丙二酸酯、乙酰乙酸酯水解后容易脱羧、分解成取代乙酸或酮,此反应广泛用于有机合成。这些烷基化反应都是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的。 相转移催化的烷基化。利用相转移催化剂使处于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系统中的反应物进行反应。无需在无水条件下操作,可以用浓氢氧化钠水溶液代替无水醇钠。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常用的催化剂有四级铵盐(Q+X-),如(nC4H9)4N+HSO4-、四级磷盐(C

12、2H5)3P+CH2C6H5Cl-或冠醚等。反应物于界面处与碱作用,生成负碳离子。后者与四级铵盐正离子形成离子对,转移到有机相中,与卤代烷进行烷基化反应。3.1.3原料与产物性质异丁烷异丁烷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气体。分子式CH,分子量58.12,熔点-159.4,沸点-11.73,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等。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9%8.4%(体积)。相对密度(水=1):0.56 g/mL,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2.01 g/mL ,燃烧热 2856.6 kJ/mol, 闪点-82.2,自燃点460,饱和蒸气压(kPa):160.09(0)主要存在于天然气、炼厂气和裂解

13、气中,经物理从分离等获得,亦可由正丁烷经异构化制得。主要用于与异丁烯经烃化制异辛烷,作为汽油辛烷值的改进剂。也可用作冷冻剂。正丁烯正丁烯常温常压下是无色可燃液体,有微弱芳香气味。溶于醇、醚、氯仿,微溶于水,分子式为CH,分子量为56.11,熔点:-185.3 C ,沸点(,常压):-6.32 C, 密度(,25):0.67 g/mL,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1.9 g/mL,闪点:-80 C,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385 C 爆炸极限为1.6%-10.0%(体积),气相标准燃烧热(焓):-2868.2 kJmol-1,闪点:-47存在于石油气、天然气和裂化气中。由石油裂化过程中产生的碳四馏分,

14、经分离而得。第五章厂区选址本厂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经济开发区。5.1自然气候东营区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虽濒临渤海,但大陆气候明显。基本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干冷,夏季温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2006年,东营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略偏少,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12月)气温略偏高,降水正常;春季气温略偏高,冷暖变化明显(4月份出现阶段性低温),降水丰沛且主要集中在5月;夏季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但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干旱;秋季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异常偏少(达到历史最小值),并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12月份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年内主要气象灾害为干旱、冰雹、雷暴

15、、雷雨大风、暴雨、大雾以及大风和扬沙等。总的来看,全年大部时段的降水、热量资源正常,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利,但入秋以后降水量明显偏少,气温明显偏高造成全区秋季干旱,对农作物特别是冬小麦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1. 地理环境东营市东营区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地跨东经11812421185952,北纬371413373157。东濒渤海,西依黄河,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北与垦利县毗邻。东西最大横距6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6.5公里,总面积1155.62平方公里。城区北距垦利县城15公里,西距利津县城20公里,南距广饶县城50公里,西南到省会济南220公里,西北到首都北京450公里。境区

16、内地势平坦,广为第四系覆盖,地表无基岩出露。据钻井资料,区内地层自下而上发育太古界变质岩系、新生界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第四系,其中下第三系尤为发育,沉积厚度巨大,是重要的生油层系和储油层系,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东营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滨海地带,属黄河三角洲尾闾部分。地势总体平缓,但西高东低,比降为1/10000,最高高程海拔11.5米,最低点海拔2.5米,地面高程一般在68米之间。2. 资源状况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11.56万公顷。人均耕地0.12公顷(按农业人口计算),以2005年东营区土地变动调查数据统计,土地分三大类,农用地51455.35公顷,建设用地36037.69公顷、未利用

17、土地28068.95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44.53%、31.19%、24.28%。水资源历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地表水径流量为0.65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排入渤海,利用率尚低。全区浅层地下淡水面积为26.67平方公里,当年平均水量为4627.28万立方米。黄河是境内主要客水水源,19501999年,利津水文站年径流量平均为352亿立方米,年际间丰枯变化较大,一年之内水量分布不均,多年平均流量为1264立方米每秒。2001年后,由于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保证利津站全年不断流,2006年黄河径流量199.40亿立方米,全年没有断流。另外,支脉河入境内流域面积138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33立方

18、米每秒;广利河入境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43立方米每秒。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天然卤水、贝壳、地热及少量砖瓦用粘土。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含油层系多,油气藏类型多,主要分布于现河、东辛、六户、牛庄、王岗等处,已发现油田8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以上,累计生产原油约2.8亿吨。卤水年开采量约300万立方米,现保有储量约3433万立方米。地热是继油气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中心城区地热资源自上而下有两个较好的热储层上第三系馆陶组热储层和下第三系东营组热储层,热水储存总量为143亿立方米,可采储存量为61408立方米/日。有2处地热井开发利用。3. 交通状况东营市

19、交通发达,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构成了立体的交通网络。 公路:东营公路发达,密度达5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淘汰了三级路,市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3公里,形成以胜利黄河公路大桥和利津黄河公路大桥为枢纽,以东青高速公路、东港高速公路、辛河路、博新路等七纵五横12条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油田生产专用路、农村公路纵横交织的公路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663.4千米,提前实现了高速公路进入全省网、干线公路无三级路的目标。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400公里,有乡镇和旅游景区景点都通了柏油路。离黄河入海口最近的一座现代化公路大桥胜利黄河大桥,北联直通东营港的全长60公里的东港高速公

20、路,南有全长73公里的东青高速公路与济青高速贯通。东青高速公路的东营南、东营北2出口分别有连接东城、西城的干线公路,到达东城市政府驻地和西城中心区分别有10公里。铁路:铁路客运有南京直达东营的列车,南京、徐州、曲阜、泰安、济南、淄博等地的游客可乘火车直达东营火车站。规划中的黄(骅)东(营)铁路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这条铁路建成后,到东营的可进入性将有更大改观。淄东铁路与胶济铁路并轨,东营火车站每日2列客车,一列到淄博,一列与南京浦口对开;每日4列货车与济南对开,年货运量逾350万吨。港口:东营市有广利港、广北港、东营港等港口,其中东营港1995年12月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7年12月正

21、式对外开放,已建成5000吨级码头2个,3000吨级码头3个,有东港高速公路联通内外。航空:1984年建成胜利油田企业自备机场。东营机场已于2001年11月28日正式通航,先期开通了东营至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新疆库尔勒等五条航线。桥梁:特大桥1座,大桥16座,立交桥9座,中小桥1645座。邮政电信: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1.13亿元,移动用户49.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33.6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7万户。5.2所选厂址优势分析开发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身发展条件,使其具备了“三大比较优势”:一是良好的城市区位。开发区位于东营市的中心城区,两者已完全融为一体,建设目标是现代化工业新城区。

22、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讯、暖等配套齐全,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确定建设的以“三路两港一场”为主要内容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将会使开发区的配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铁路与黄大铁路相接,全长40公里,直通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工业园;区内的广利港重点建设两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和一个2000吨级砂石建材泊位;区内的空港物流区依托东营机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建设以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等为主的物流园区。二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大多数开发区的发展都受到土地问题的困扰,有的开发区是空间不足、拓展无望,有的开发区虽然有足够的空间,但土地多属集体土地或耕地,开发成本太高或无法开发,从而

23、严重影响项目的落地。东营经济开发区目前规划控制区面积153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外延空间很足,且土地多为国有未利用土地或荒碱地,开发利用非常便利。三是强大的支撑体系。东营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将东营经济开发区作为高端产业区集中推进,建设目标是黄河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主要承载区,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胜利油田和石油大学具有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优势,为开发区加快发展构建起了强大的外部支撑体系。地理区位优势开发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黄河从东营入海。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一个独特的三角洲,是继珠江、长江三角洲崛起之后,东部沿海正在崛起并

24、能够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河三角洲。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处在东北经济区至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塘经济区至山东半岛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黄河经济协作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东营港、广利港、飞机场和规划建设中的黄东大铁路、环渤海高速路和均穿过或设在开发区,距济南、青岛、天津、北京分别为2、3、4、5小时的路程,距机场、火车站和海港仅0.5-1小时路程。东营经济开发区位于东营市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 生态环境东营市版图面积8053平方公里,开发区所在的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大河三角洲之一。一是石油、天然气、盐卤等矿产资源富集。黄河

25、三角洲地下是一个巨大的油气库,现已探明含油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40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60亿立方米。除油气资源外,东营市地下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盐卤资源,具有形成年产600万吨原盐生产能力的资源条件,发展盐及盐化工业前景广阔。 二是土地资源丰富。东营市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目前尚有520万亩土地待开发,加上黄河不断填海造陆,使这里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土地资源最多、绿色产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 三是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海岸线长350公里,浅海滩涂面积达12万公顷,滩涂养殖潜力巨大;鱼虾贝类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生物多达517种,潮间带生物194种,素有“百鱼之乡”和“东方对虾故乡”的

26、美称,这里出产的中华毛蟹、渤海对虾、黄河口文蛤等享誉四方。四是农牧资源富饶。盛产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及温带林果?蔬菜,是山东重要的绿色产品基地。棉花种植面积达6万公顷,天然草场面积16万公顷,是山东省重要的棉花、畜牧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发展前景广阔。 五是淡水资源充沛。黄河流经东营市138公里,现有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平原水库95座,一次性蓄水能力超过8亿立方米,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六是气候资源 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2.2,年均无霜期211天,完全满足农作物二年三熟的需要。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2692.5小时,

27、太阳年辐射总量123.6-127.6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水量564.4毫米,其中在夏秋作物喜温需水的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60%,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七是科技资源 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汇集了一批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人才。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2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已与7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创业中心,聚集了一批以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6家,占黄河三角洲地区的11.3%。第六章 管路布置在化工企业中,除各种公用系统管网外,许多物料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也利用管道输送,因而

28、厂区内有庞大复杂的工程技术管网。工程技术管网的布置、铺设方式等总是对工厂的中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工厂建筑群体以及运输设计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进行管道布置是至关重要的。工厂管道布置的目的是避免各专业管网之间的拥挤和冲突,确定合理的间距和相对位置,使它们与工厂总体布置相协调,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消耗,节约投资、节约用地,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和检修,便于扩建。6.1 管路布置的工作内容1、确定各类管网的铺设方式。在确定铺设方式时,除按规定必须埋设地下的管道外,厂区管道应尽可能布置在地上,并按照条件采用集中管架或管墩铺设,以节约投资,减少占地和便于施工、检修。2、确定管道走向和具体位置,即确定管道坐

29、标或相对尺寸。3、协调各专业管网,避免它们之间的拥挤和相互冲突。6.2管道布置的原则和要求工厂管道布置要尽可能达到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具体要注意以下各点:1、一般宜平直铺设,与道路、建筑、管线之间互相平行或成直角交叉。2、应满足管道最短,直线铺设,减少弯转,减少与道路、铁路的交叉和管线间的交叉。3、为了压缩管道占地,应利用各种管道的不同埋设深度,由建筑物基础外缘至道路中心,由浅入深地一次布置,一般情况下,其顺序是,弱电电缆、电力电缆、管架、给水管、循环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照明电杆(缆)。4、管道不允许布置于铁路线路下面,并尽可能布置于管道外面,只在施工顺序许可的条件下或者布置有困难的情况下

30、,可将检修次数较少的雨水管,污水管埋在道路下面。5、管道不应重叠布置。6、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并应尽量布置在连接支管最多的一边。7、地下管道可布置在绿化带下,但不允许布置于乔木下面。8、应考虑企业的发展可能,预留必要的管线位置。9、各种管道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与建、构筑物、公路、铁路的关系应保证满足下列要求;管道敷设,修建检查井,膨胀伸缩节等所要求的间距;翻修时不至损坏相邻管道或建、构筑物基础,不妨碍公路、铁路的正常通行;不至发生管内液体冻结,管道受机械损伤,电流损害地下构筑物,管道损坏时液体冲刷或侵蚀建构筑物基础,污水污染生活饮用水,易爆炸或有毒气体深入下水道、管沟、地下室,易挥发的液体及

31、电缆收到热力管道的作用易变热,损害地面绿化等现象;尽可能满足机械化施工,而又不使邻近的管道,建构筑物、铁路、公路遭受损坏。10、管道交叉时的避让原则是:小管让大管;易弯曲的让难弯曲的;压力管让重力管;软管让硬管;临时管让永久管;施工量小让施工量大的管;新管让旧有管。除此之外,管道敷设应该满足各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地下管道之间,地下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垂直)净距应符合表6-1与表6-2的要求。表6-1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最小水平间距/m建筑物有门窗的墙壁外缘或突出部分外缘3.0建筑物无门窗的墙壁外缘或突出部分外缘1.5铁路(中心)3.75道路1.0

32、人行道外缘0.5厂区围墙(中心线)1.0照明及通信杆柱(中心)1.0注:1、表中间距注明外,管架从最外边线算起;道路为城市型时,自路面边缘算起,为公路型时,自路肩边算起。2、本表不适用低架式、地面式、及建筑物支撑式。3、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可燃气体与液体石油气介质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表 6-2架空管道、管架跨越铁路道路的最小垂直间距名称最小垂直间距/m铁路(从轨顶算起)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可燃气体与液化石油气管道6.0其他一般管线5.5道路(从路拱算起)5.0人行道(从路面算起)2.2/2.5表中间距除注明者外,管线自防护设施的外缘算

33、起,管架自最低部分算起。架空管道、管架跨越电气化铁路的最小垂直间距,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有大件运输要求或在检修期间有大型起吊设备通过的管道,应根据需要确定,困难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减至4.5m。街区内人行道为2.2m,街区外人行道为2.5m。6.3单元设备的管道布置6.3.1 塔的配管1、进料、出料、回流等管口方位应遵循管路最短原则,主要由塔结构及冷凝器、回流罐、再沸器等设备的位置决定。2、塔顶气体管道应从塔顶引出在塔的侧面垂直向下布置。3、沿塔铺设管道时,管道支架应设在管道热应力最小处附近位置上,当塔径较小而塔较高时,塔体一般置于钢架结构中,这时塔的管道就不傍塔设置,而置于钢架的外侧为宜

34、。4、为避免操作人员在泄漏物料时躲不及而造成事故,塔底管道的法兰和阀门不应装置在狭小的裙座内。回流罐往往要在开工前先装入物料,因此要考虑安装相应的装料管道。5、为使阀门关闭后无积液,上述这些管道上的阀门应直接与塔体开口相接,塔体侧面管道一般有回流、进料、侧线抽出、汽提蒸汽、再沸器入口和返回管道等,进(出)料管道在同一角度有两个以上的进(出)料开口时,不应采用刚性连接,而应采用柔性连接。6.3.2 储罐的配管1、容器底部排出管道沿墙铺设离墙距离应小些,可节省占地面积,设备间距要求大些,以便操作人员切换阀门与检修。2、排出管在设备前引出。设备间距离及设备离墙距离均可以小些,排出管通过阀门后一般应立

35、即引至地下,使管道走地沟或楼面下。3、排出管在设备底中心引入,适用于设备底离地面较高,有足够距离可以安装和操作阀门,这样铺设高度短,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4、卧式槽的进出料口位置应分别在两端,一般进料在顶部、出料在底部。5、进入容器的管道铺设在设备前部6.3.3 泵的配管1、泵体不宜承受进出口管道和阀门的重量,故进泵前和出泵后的管道必须设置支持装置,尽可能做到泵移走时不设临时支架。2、吸入管道应尽可能短,少拐弯,并避免突然缩小管径。3、吸入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能的吸入口。采用的泵的吸入口为垂直方向,可配置同心异径管。4、为防止泵停时物料倒冲,泵的排出管上应设止回阀。止回阀应设在切断阀之前,停车后

36、将切断阀关闭,以免止回阀阀板长期受压损坏。6.3.4 换热设备的配管6.3.4.1 管壳式换热器的配管1、管壳式换热器工艺管道布置应注意冷热物流的流向,一般被加热介质(冷流)应由下而上,被冷凝或被冷却介质(热流)应由上而下。2、不妨碍设备的检修。3、不影响设备的抽芯(管束或内管)。4、不妨碍设备的法兰和阀门自身法兰的拆卸或安装。6.3.4.2 管壳式再沸器的配管1、再沸器的降液管和升汽管在热胀许用应力范围内,应尽可能短而直,减少弯头数量,以减少压降。2、为避免系统产生压降,液体就会开始闪蒸,产生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影响控制和测量仪表的操作和精度。在布置饱和一体管道时,基本原则是使压力降最小,并在

37、测量或控制仪表前不出现垂直上升管段。6.4管廊布置及管道布置6.4.1管廊布置1、装置内管廊应处于易与各类主要设备联系的布置上,要考虑能使多数管线布置合理、少绕行,以减少管线长度。典型的位置是在两排设备的中间或一排设备的旁侧。2、布置管廊时要综合考虑道路、消防的需要,以及电线杆、地下管道和电缆布置以及临近建、构筑物等情况,并避开大、中型设备的检修场地。3、管廊上部可以布置空冷器、仪表和电气电缆槽等,下部可以布置泵等设备。4、管廊上设有阀门,需要操作或检修时,应设置人行走道或局部的操作平台和梯子。5、管廊的布置形式A、对于小型装置,通常采用盲肠式或直通式管廊。B、对于大型装置,可采用“L”形、“

38、T”形和“”形等形式的管廊。C、对于大型联合装置,一般采用主管廊、支管廊组合的形式。6、装置内管廊的管架形式一般分为单柱独立式、双柱联系梁式和纵梁式。7、管廊的结构材料 一般采用混凝土柱与钢梁的混合结构,也可全部采用钢结构。8、管廊的宽度管廊的宽度应根据管道直径、数量及管道间距来决定,同时要考虑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所需的位置。提供土建条件时,要考虑预留20%30%的增添管道所需宽度余量,以备后期配管需要时可利用此余量。管廊下维修通道的宽度参见HG-20546.2-1992。9、管廊的高度A、管廊底层净高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管廊下面的布置的设备所需要的净高。(2)管廊下面有检修通道时,要考

39、虑有汽车或吊车通过的要求,一般通道最小净高及底层梁至地面最小净空建HG-20546.2-1992。B、管廊两层之间的距离 应根据管道直径的的大小及管架结构尺寸、检修要求等具体情况而定,但最小净距为1.5m。管道较多时,常用的两层之间的距离为2m。C、两管廊“T”形相交时应取不同的标高,其高差可根据管道直径确定;一般以7501000m为宜。 10、管架柱间距。一般为46m,最常见为6m,因有些管道必须采用柱子支承。A、管廊第一个柱子和最后一个柱子应设在距离装置边界线1m处,一般情况为固定管架,以便于装置内、外热力管道的热补偿计算。B、直爬应仅靠管廊柱子设置。C、多层管廊上如需要人行过道,宜设在顶

40、层。6.4.2 管廊管道布置敷设在管廊上的管道种类有:公用管道、公用工程管道、仪表管道及电缆。1、一般设备的平面布置都是在管廊的两侧按工艺流程顺序布置的,因而与管廊左侧设备联系的管道布置在管廊的左侧而与右侧设备联系的管道布置在管廊的右侧。管廊的中部宜布置公用工程管道。2、大直径输送液体的重管道应布置在靠近管架柱子的位置或布置在管架柱子的上方,以使管架的梁承受较小的弯矩。小直径的轻管道,宜布置在管架的中央部位。3、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的管道宜布置在上层,液体、冷物流、及其他有腐蚀介质的管道宜布置在下层。因此公用工程管道中的蒸汽、压缩空气、瓦斯及其他工艺气体管道布置在上层,其余的公用工程管道

41、的布置可视情况而定。4、在支管根部设有切断阀的蒸汽、热载体油等公用工程管道,其位置应便于设置阀门操作平台。对于单侧布置设备的管廊,这些管道宜靠近有设备的那一侧布置。5、低温冷冻管道,液化石油气管道和其他应避免受热的管道不宜布置在热管道上方或紧靠不保稳的热管道。6、个别大直径管道进入管廊改变标高有困难时可以平拐进入,此时该管道应布置在管廊的边缘。7、管廊在进出装置处通常集中有较多的阀门,应设置操作平台,平台宜位于管道的上方。对于双层的管廊,在装置边界处应尽可能将双层合并成单层以便布置平台。必要时沿管廊走向也应设操作检修通道。8、沿管廊两侧柱子的外侧,通常布置调节阀组、伴热蒸汽分配站、凝结水收集站

42、及取样冷却器、过滤器等小型设备。9、在布置管廊的管道时,要同仪表专业协商为仪表槽架留好位置。当装置内的电缆槽架架空敷设时,也要同电气专业协商并为电缆槽架留好位置。6.5管架铺设定型管架包括十大类:管托、管卡;管吊;型钢吊架;柱架;墙架;平管支架;弯管支架;立管支架;大管支承的管架;弹簧托、弹簧吊和弹簧吊架。管道支吊架的选用原则,一般有以下几点:1、在选用管道支吊架时,应按照支撑点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和方向、管道的位移情况、工作温度、是否保温或保冷、管道的材质等条件选用合适的支吊架。2、为便于工厂成批生产,加快建设速度,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标准管卡、管托和管吊。3、焊接型的管托、管吊比卡箍型的管托、管

43、吊省钢材,且制作简单,施工方便。应尽量采用焊接型的管托和管吊。4、防止管道过大的横向位移和可能承受的冲击荷载,一般设置导向管托,以保证管道只沿着轴向位移。5、当架空铺设的管道热涨量超过100mm时,应选用加长管托,以免管托滑到管架梁下。第七章 生产及劳动安全7.1 生产安全7.1.1主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燃爆性及毒性表 7-1危险物一览表序号物料名称危害特性闪点空气中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分类1异丁烷易燃易爆-82.81.8-8.5甲2正丁烯易燃易爆-801.6-10.0甲3氢氟酸腐蚀性/戊7.1.2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危险性分析7.1.2.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

44、素有火灾、爆炸、中毒等; 1.火灾/爆炸危险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易燃易爆物料包括异丁烷,正丁烯,氢氟酸等,这些物质泄露与空气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遇火源,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2.中毒本项目生产中的有毒有害物料为异丁烷,正丁烯等,当泄漏到操作环境中,易造成中毒的危害。3.化学灼伤本项目生产中的主要腐蚀性物质是氢氟酸。氢氟酸是强腐蚀性的物质,对人体和设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人员接触将造成严重的灼伤。7.1.2.2 次要危险有害因素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次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粉尘危害、触电、机械伤害、噪声等。1.粉尘危害在本项目生产中装置使用分子筛、催化剂等固体催化、吸附剂。在装、卸催化(吸附)剂时,可

45、能会产生有害粉尘。2.触电、机械伤害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转动设备和电气设备,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的危险。3.噪声危害本装置的噪声源主要包括泵等所产生的机械振动噪声。7.1.3基础安全措施在可能散发可燃和有毒气体的装置、阀门和法兰集中的地点、易燃易爆物料罐区等设置固定式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施。巡检人员配备便携式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施。划分防爆区域,在防爆区内电气设备和仪表均选用防爆型。对高大的建构筑物、设备、储罐等采用可靠的防雷保护;对输送、存储可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和储罐等防静电接地措施;生产现场设置事故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职业危害警示标志。 各装置的工艺设备布置尽量露天化,从而保持通风环境良好。7.2劳动安全卫生本项目设置一个安全卫生管理办公室,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2人,负责整个工厂的日常安全和职业管理工作。1.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由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