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101752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层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管 理 体 系 文 件文件编码:GY01/G4.17基层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发行版本: G编制部门:人事处(党委组织部) 编 制 人:陈少华 薛 飞 李 勇审 核 人:崔贵维批 准 人:熊金良2014-10-10批准 2014- 10-20实施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发 布专心-专注-专业发行版本:G修 改 码:0文件编码:GY01/G4.17页 码:1/5基层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基层队伍建设工作的职责、内容与要求。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所属基层单位员工队伍管理,是GY01/G15.7基层建设管理办法的补充。2 术语和简略语本办法采用GB

2、/T 19001-2008、GB/T 24001-2004、GB/T 28001-2011和Q/SY 1002.1-2013标准规定的术语。3 职责3.1 人事处(党委组织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基层队伍建设的督促、指导与考核。3.2 所属单位人事劳资部门负责本单位基层队伍建设的组织实施与管理。3.3 基层单位负责本办法的贯彻落实。4 管理内容4.1 劳动组织与劳动管理4.1.1 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下达的班组设置和岗位定员,做到班组设置规范有据、定员科学合理、岗位职责清晰。4.1.2 基层单位班组需调整的,由基层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报所属单位人事劳资部门审批后实施。4.1.3 基层单位在

3、岗人员应符合岗位描述规定的上岗条件,岗位人员从事的岗位工作应与岗位描述规定的岗位职责相同。基层单位在聘技术和技能专家、技师和高级技师所从事岗位应与所聘专业、工种相符。4.1.4 基层单位建立健全劳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考勤记录要及时、准确。4.1.5 基层单位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名册及各类管理台帐,劳动合同管理合法规范。4.1.6 基层单位按规定制订员工年休假计划并组织实施,员工休假应有申请、有审批。4.1.7 基层单位岗位设置、调整应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建立相应台帐,做到岗位管理受控运行。4.1.8 基层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应提前报所属单位人事劳资部门审批,临时性加班应事后报所属单位人事劳资部门备案

4、。4.2 员工培训4.2.1 脱产培训 a) 基层单位按上级单位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参加脱产培训。b) 基层单位因技能素质原因被考核评价为不称职的员工,新入厂、转岗(不同工种岗位之间的转换)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针对性的脱产培训。具备集中培训条件的,由所属单位培训部门组织;不具备集中培训条件的,由基层单位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跟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行组织。c) 基层单位建立员工脱产培训登记台帐。4.2.2 在岗培训基层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技能实际,结合所属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制订并落实在岗培训计划,开展岗位练兵、“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年度培训计划落实率不低于95%。a) 在岗培训计划应包括技术

5、(技能)骨干的在岗培养、一般员工的普遍性在岗培训以及技术(技能)较差员工的针对性培训等内容,培训计划的实施应形成相应的记录。b) 技术(技能)骨干的在岗培养、初级工及无证人员的在岗培训必须指定导师,签订“师带徒”协议,并根据协议内容组织开展跟踪考核。c) 基层单位在聘技术和技能专家、高级技师和技师要积极开展教学和后备人才“师带徒”活动,并根据协议内容组织开展跟踪考核。 4.2.3 在职学历教育a) 符合规定条件的员工,可参加油田公司或所属单位组织的各类在职学历教育。b) 鼓励基层员工自行参加与岗位相关的在职学历教育。c) 在职学历教育具体按大港油田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暂行)执行。4.3 员工

6、持证上岗4.3.1 基层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符合相应岗位的基本上岗条件。4.3.2 基层单位操作岗位员工应按规定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与验证,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4.3.3 基层单位特殊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取验证培训,并持证上岗。新上岗人员必须先取证后上岗。4.4 员工综合评价基层单位在年度业绩考核的基础上,每年末组织一次员工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级别,其中优秀人员比例控制在20%以内,称职和不称职人员比例以实际考核结果为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年度综合评价直接确定为不称职:a) 因触犯刑律受到各类处罚的。b) 受党、团或行政处分的。c) 因责任事故,给单

7、位造成5000元及以上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责任者。d) 无故不接受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的。e) 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4.5 员工分配激励基层单位应制定业绩考核与薪酬兑现政策,将业绩指标向基层班组及全体员工分解,组织签订全员绩效合约,按考核周期开展对班组及对全员的业绩考核,依据业绩考核结果进行业绩薪酬兑现,并按要求建立保存业绩考核薪酬兑现相关资料。4.6 员工福利与待遇4.6.1 所属单位按照规定,依法、及时、足额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4.6.2 基层单位应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具体执行油田公司有关规定。4.7 考核验收执

8、行基层建设管理办法,具体检查标准见附表基层队伍建设考核评分表。5 相关文件、实施证据和表单5.1 相关体系文件GY01/G15.7 基层建设管理办法5.2 相关法律和标准5.3 相关技术文件石油港劳资字200812号大港油田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暂行)5.4 实施证据和表单劳动管理制度,员工培训计划及相关记录,员工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及考核评价资料等。附表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基层队伍建设考核评分表序号考核项目分值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1劳动 组织15分1、班组设置、调整无基层单位请示和单位劳资部门批复的,扣10分;2、基层单位无单位劳资部门下达的用工计划和岗位设置标准的,扣10分;3、管理和专业技术

9、岗位工作职责界定不全面、不清晰或有交叉的,扣5分;4、岗位职责描述不全,每缺一个岗位扣3分;5、岗位人员不符合岗位描述规定的岗位规范和基本上岗条件,或身体条件明显不能胜任该岗位的(如身患重病、严重残疾仍在一线直接生产岗位等),每1人扣2分;6、岗位人员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与岗位描述不符的,每1人扣2分;7、在聘技术和技能专家、高级技师和技师从事工作与所聘专业、工种不符的,每1人扣3分;2劳动 管理15分1、基层单位无考勤制度、倒班制度、休假制度、劳动纪律等劳动制度的,每缺1项扣3 分;2、倒班制度与油田公司通行的倒班制度(四班两倒或四班三倒)差距较大,员工工休时间明显与劳动法不符的,扣3分;3、无

10、劳动合同台帐,扣6分,劳动合同台帐不健全,每缺一项扣2分;4、考勤记录不及时、不准确,扣4分;5、未制订员工年度休假计划,扣5分;未按计划执行或缺少相应记录,扣3分;6、岗位管理不符合规定,扣3分;岗位设置、调整未审批,扣3分。7、安排员工加班未审批,每出现一例扣1分,安排加班未按规定给予补偿,扣3分;8、抽查当年任意连续10天的员工在岗情况,基层单位批准的非伤病、非生育等原因在册不在岗人员同时超过5人的,每超1人扣2分。3员工 培训20分1、未制订员工在岗培训计划的,扣15分,应包含的三类培训内容每缺1项扣5分;2、员工在岗培训计划落实率未达到95%的,每缺1项扣2分;3、在聘技术和技能专家

11、、高级技师和技师未开展师带徒活动的,每1人扣2分;4、在聘技术和技能专家、高级技师和技师未开展教学活动的,每1人扣2分;5、无后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扣5人;6、后备人才、初级工、无技能等级人员未开展“师带徒”活动的,每少1人,扣2分;“师带徒”活动未开展跟踪考核的,每1人扣2分;7、无员工脱产培训登记台帐的,扣5分,资料不全不准的,每缺1人次扣1分;8、因技能素质原因被评价为不称职的员工,新入厂、转岗的员工上岗前未接受针对性脱产培训的,每1人扣2分。4员工持证上岗10分1、特殊岗位员工未取得规定的资格证书的,每1人扣5分;2、特殊工种人员未持证上岗或证件失效的,每1人扣2分;3、操作员工技能等级结构低于所属单位年度计划水平的,扣5分。5员工综合评价5分1、员工综合评价未开展的,扣5分;2、缺少员工综合评价资料的,扣5分;3、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员工比例超过20%的,扣3分;4、违反直接确认为不称职人员规定的,每1人扣2分。6员工分配激励25分1、未制定业绩薪酬考核兑现办法(含对班组和对员工等)的,扣10分;2、员工绩效合约每少一人扣1分;3、未按周期开展对班组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每少一个周期扣5分、每少一人扣1分;4、全员业绩考核资料记录不全、不准,每项扣0.5分。7员工违纪5分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有受行政记大过以下,员工有受通报批评以上、刑事拘留以下处分的,扣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