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管理要点(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097657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物流管理要点(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物流管理要点(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物流管理要点(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物流管理要点(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章1.企业物流概念:企业物流就是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采购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以及废弃物物流等活动。P32.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从企业物流内部视角来看,企业物流是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三部分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所组成。若从宏观角度来看,若干企业物流产成品的输出,相互交织成社会物流。而社会物流也正是企业物流活动的条件和环境,这种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之间不间断的循环,形成了完整的物流过程。2区别:真正反映企业物流

2、特点、和社会物流有较大区别的是企业内部物流,尤其是生产物流。实现价值的特点。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的一个最本质的不同之处,也是企业物流的最本质的特点,及企业物流并不如同社会物流一样是“实现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而主要是实现加工附加值的经济活动。主要功能要素不同。社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运输、存储和配送,其他则是作为辅助性或次要功能或强化功能要素出现的;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搬运活动。企业物流是一种工艺过程性物流。企业物流的可控性、计划性很强,一旦进入这一物流过程,选择性及可变性便很小,对企业物流的改进只能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这方面和随机性很强的社会物流也有很大的不同。P83.企业物流

3、是一个承受外界环境干扰作用,具有输入转换输出功能的自适应体系。4.采购是供应物流和社会物流的衔接点;供应是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的衔接点;库存管理是供应物流的核心部分;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是指企业的生产物流,也称厂区物流、车间物流等,他是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销售物流既是企业物流的终点,也是宏观物流的起点。P4-65.企业物流主要功能要素特点:社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运输、存储和配送,其他则是作为辅助性或次要功能或强化功能要素出现的;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搬运活动。6.企业物流功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作业目标: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物流质量、产品生命周期的

4、不同物流目标P227.企业物流管理总原则是物流合理化。8.实现企业物流合理化:合理化是投入和产出的合理化,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可以接受的物流服务,以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P28(此处不确定)第二章1.企业物流战略和营销战略、财务战略以及生产运作战略等同属于职能级战略。P302.企业物流战略目标:在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最低化。P313. 企业物流战略有 目的性 、长期性 、竞争性和系统性 特征。P314.物流战略主要解决客户服务需求的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存货战略和运输战略四个方面的问题。P335.物流管理战略管理框架:第一层全局性战略;第二层结构性战

5、略;第三层功能性战略;第四层基础性战略。P36.基于时间的物流战略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完成一定的作业,以减少物流总成本,它包括延迟战略和运输机集中战略。延迟战略:包括生产延迟(形态延迟)和物流延迟(时间延迟)p427.两种延迟战略的区别和联系:生产延迟和物流延迟共同提供了用不同方法来制止预期生产与市场的承诺,直到收到客户订单为止,两者均服务于减少商务的预估性质。这两种延迟模式以不同的方法减少了风险。生产延迟集中于产品,在物流系统中移动无差别部件并根据客户在发送时间前的特殊要求进行修改;物流延迟集中于时间,在中央地区储存不同产品,当收到客户订单时做出快速反应。集中库存减少了为用来满足所有市场区域高水

6、平使用而要求的存货数量。倾向于哪种形式的延迟取决于数量、价值、竞争主动性、规模经济以及客户期望的发送速度和一致性。在某种情况下,两种不同类型的延迟能够结合到一个物流战略之中,两种形式一起代表了对传统物流实践的有力挑战。P448.从运作角度看市场区域的集中、计划发送、协同配送三种方法可以实现有效的集中运输p449.运作系统包括:分层系统、直接系统和灵活系统。其中灵活系统有救济灵活系统,常规灵活系统(了解)p5010.基于时间的物流控制技术有:准时制战略(JIT)、需求计划(MRP)、重新订货方法(Reorder Point,ROP)和快速反应QR、连续补货CR和自动补货AR P5311.MRP通

7、常用在原材料需求方面,DRP应用于计划分销渠道中产成品库存的未来配置P5312.工业企业物流发展模式:企业物流的改良式发展模式、企业物流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和企业物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P58第三章1.企业物流发展阶段:企业物流职能分离阶段;企业物流职能集中阶段;企业物流功能整合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第五阶段是指对整个供应渠道中个独立法律实体之间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从一到五共五阶段)P69-712.企业物流各发展阶段物流变化:第一阶段,企业将运输活动与库存、订单处理过程协调起来管理,同时将采购、运输和物料管理归类到一个机构名下统一管理;第二阶段,组织结构开始发展为相对更加证实的组织形式,企业开始注

8、重对产成品运输和仓储的管理;第三阶段,企业有重视功能转变为重视过程,通过管理过程而非功能来提高物流效率成为整合物流的核心,物流组织不在局限于功能集合或分隔的影响,开始有功能一体化的垂直层次结构向以过程为向导的水平结构转变,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由内部一体化向内外部一体化发展。第四阶段,不仅包括第三阶段的物流活动的全面一体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活动。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如生产计划安排、半成品库存管理)以及企业厂内外运输的适时管理计划协调都已包含在一体化物流管理的范围;第五阶段,管理者的注意力首先会集中在企业能直接控制、直接负责的物流活动上。P70-713.现代企业物流组织结构形态有:矩

9、阵型组织、委员会结构和任务小组、网络结构、战略联盟。按物流在企业的位置和作用分类:直线型组织、参谋型组织。(了解)p74-774.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应考虑的有关因素:企业的所属类型因素、企业的战略因素、企业的规模因素、企业的技术因素、企业的环境因素。P875.建立网络组织机构的原则:有效性原则、合理管理幅度原则、职责和职权对等原则、协调原则(横向协调更为重要)、稳定和适应原则。P88-896.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的职能范围设计基本包括物流业务和系统协调两大部分。P89第四章1.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交易物流、成立物流子公司和外包给第三方物流p972.物流服务承包者按所属物流市场分类:操作性

10、的物流公司、行业倾向性的物流公司、多元化的物流公司和顾客化的物流公司(竞争的焦点不是费用而是物流服务)。P98-993.第四方物流既不是委托企业全部物流和管理服务的外包,也不是完全由企业自己管理和从事物流,而是一种中间状态。主要委托企业有两重身份:意识它本身就是第四方物流的参与者;二是主要委托客户企业同时也是第四方的重点客户,它构成了第四方生存发展的基础或市场。第四方物流是委托企业与众多物流服务提供商或IT服务提供商之间唯一的中介;第四方物流的形成大多是在第三方物流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人将提供信息解决方案的IT服务提供商或企业软件等同于第四方,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P119-120第五章1

11、.在国际制造业中,人们将物品分为三类:产品材料(Bill Of Material,BOM)指直接进入产品的生产用原料、零部件以及半成品,如煤、棉花、钢、汽油、橡胶、发动机、电子元件非产品材料NON-BOM 指企业中不直接进入产品本身的所有物品。如车床、锅炉等机器设备;润滑油、冷却液、电焊条等消耗品;家具、文具、电脑等办公物品。转卖品Resale Product RP不在本企业制造,从供应商处采购的打有本企业商标的成品,最具代表性的是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P1272.供应物流基本流程,具有三个主要环节:取得资源、制造到厂物流、组织厂内物流p129

12、3.采购,既是商流过程,又是物流过程。P1424.根据价值分析原理,物品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仅采购所需的必要功能及相应的功能水平,而不是去购买某种具体的事物(首要遵循原则);要以最低的订购费用购买物品,或者说,在满足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的物品(第二原则);购买时不仅要考虑采购物品本身的售价,而且要考虑降低购买物品投入生产运营后的使用费用(第三原则)p147-1485.综合来说,物品采购管理有5点原则:适当的供应商、适当的品质、适当的期限、适当的数量、适当的价格。P1486.供料方式:领料、送料7.供料的日常管理工作:备料(供料的基础,包括采购、配料);组织集中下料;规定代用料的审批

13、手续、规定补料手续;定额管理和限额管理执行情况的分析工作等。P156第六章1.生产物流概念: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P1652.从物流范围来看,企业生产系统中物流的边界起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止于产品仓库3.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要素:生产的类型、生产规模、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协作水平4.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物流过程的连续性、物流过程的平行性、物流过程的节奏性、物流过程的比例性、物流过程的适应性。5.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耗最小原则、流动性原则、高活性指数原则。6.生产类型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工艺过程离散的加工装配式生产和工艺过程连续的流程

14、式生产。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程度分类:项目型生产、单间小批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流程型生产(大致清楚)p1697.生产物流的空间组织: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和成组工艺p1828.工艺专业化特点:同类型的设备、同工种的工人、同一加工方法完成产品某一工艺过程的加工。优点:机器利用率高,可减少设备数量;设备和人员柔性程度高,更改产品和数量方便;操作人员作业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工作兴趣和职业满足感。缺点:流程较长,搬运路线不确定,物流运费高;生产计划与控制较复杂,要求员工有较高素质;物料库存量相对较大。 9.物料的移动组织方式: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平行-顺序移动p184第七章1.MRP系统的输入

15、: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与物料清单、库存文件。P2022.主生产计划是关于“将要生产什么”的一种描述,是确定每一种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个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P2033.MRP生产物流控制原理:推动式物流控制和拉动式物流控制。基于MRP的生产物流控制通常采用推动式物流控制。P2094.物流推动式控制原理是指根据最终产品的需求结构,计算出各生产工序的物流需求量,在考虑各个生产工序的生产提前期之后,向各个工序发出物流指令(生产计划指令)。特点是集中控制,每个阶段物流活动都要服从集中控制指令;但各阶段没有考虑影响本阶段的局部库存因素,因而不能使各阶段的库存水平都保持在期望水平。MRP系统控制

16、实质上就是推动式控制。P2095.ERP特征:相对于MRP,ERP一方面强调跨越企业边界的合作管理,从社会甚至全球的角度进行企业资源优化;另一方面更重视提高企业生产的柔性,通过前馈的物流与反馈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其核心管理思想是供应链管理思想。P2126.JIT是一种拉动式生产物流控制方法,其原理是:运用JIT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其基本原则是: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尝试价值;按整个价值流确定公允、生产和配送产品中所有必需的步骤和活动;

17、创造无中断、吴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其目标课概括为企业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P2187.JIT系统中的生产物流是拉动式物流控制方式,拉动式物流控制的方式是在最后阶段的外部需求,向前一阶段提出物流供应要求,前一阶段按本阶段的物流需求向上一阶段提出要求。以此类推,接受要求的阶段再重复地向前阶段提出要求。拉动式控制的特点是分散控制,每个阶段的物流控制目标都是满足局部需求,通过这种控制,是局部市场达到最优要求。但每个阶段的物流控制目标难以考虑系统的总体控制目标,因而不能是总费用水平和库存水平保持在期望水平p2

18、19?8.看板分类:卡片、零件箱看板、指示灯或小圆球看板。p19-2209.MRP/JIT集成的基本思想:MRP和JIT集成的思想是利用MRP集中式信息管理方法的优点,将其作为企业的计划系统,利用JIT分散式的人本管理方法,将其作为企业的执行系统,也即将MRP用于企业的中高层计划与决策系统,而将JIT用于企业基层的作业与控制系统。P22110. MRP/JIT系统集成特点:p22311.TOC约束理论原则:不是以追求设备的生产能力平衡为目标,而是以追求物理平衡为目标;非瓶颈资源的利用水平不是由它本身的潜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中瓶颈资源决定的;瓶颈资源损失的时间无法弥补、瓶颈资源的损伤将造成系统产

19、出的减少;非瓶颈资源的损失可以弥补,因为有多余的生产力,有等待时间作为补充;传送或搬运批量不一定和生产批量一致;瓶颈资源决定系统的产出和库存;生产批量不是固定而是变化的。P22512.TOC 生产排序方法:确定瓶颈及其的最低生产能力并使其按最大限度工作。为此,安排瓶颈机器前的生产时间总和小于瓶颈机器生产时间的机器先开始生产;向前推理,给瓶颈机器排序;向后推理,给其他非瓶颈机器排序,以不断保障瓶颈机器的需求;传送的排列不一定与生产批量一致。P22713.DBR系统TOC的计划和控制是通过DBR系统实现的,即“鼓(Drum)”“缓冲器(Buffer)”、“绳子(Rope)”。从计划和控制角度看,鼓

20、反映了系统对瓶颈资源的利用。P22714.TOC与MRP与JIT相比的特点(区别):15.柔性制造系统FMS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NC和加工中心MC为基础的、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由加工系统、物流储运系统以及计算机管理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FMS物流系统主要由输送装置、交换装置、缓冲装置和存储装置等组成。P230第八章1.物流成本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库存成本的大小。库存成本包括:购入成本、库存持有成本、订货成本、保管(储存)成本及缺货成本。P2502.数量折扣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会算最优批量 P259例题3.两种库存系统的比较:两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定量订货模型是“事件驱动”

21、,而定期订货模型是“时间驱动”。也就是说,定量订货模型在达到规定的再订货水平的事件发生后,就进行订货,这种事件有可能随时发生,主要取决于对该物资的需求情况;相比而言,定期订货模型只限于在预定时期的期末进行订货,是时间来驱动的。P263-264特征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模型订购量Q是固定的(每次订购量相同)Q是变化的(每次订购量不同)何时订购R,即在库存量降低到再订购点时T,即在盘点期到来时库存记录每次出库都做记录只在盘点期记录库存大小比定期订货模型小比定量订货模型大维持所需时间由于记录持续,故较长物资类型昂贵、关键或重要物资适用范围需求量相对稳定的A类物资;电子采购稳定的、可预测的需求且价值低、

22、小批量的B、C类物资ABC分类法累计品目百分数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A类5%-15%60%-80%B类20%-30%20%-30%C类60%-80%5%-15%ABC分类管理项目/级别A类库存B类库存C类库存控制程度严格控制一般控制简单控制库存量计算依库存模型详细计算一般计算简单计算或不计算进出记录详细记录一般记录简单记录存货检查频度很高一般很低安全库存量低较大大量4.零库存概念: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是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它并不是要求企业某些物品的储存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使得物品(含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

23、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处于周转的状态,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库存量的最优化。P268第九章1.销售物流的组织主要包括产品包装、产品储存、销售渠道、产品发送、信息处理几个方面。2.成品入库可视为生产物流系统的终点,也是销售物流系统的起点。P2803.企业物流常见绩效指标:财务指标、运作指标、营销指标4.标杆管理的焦点是组织的流程,而不是对绩效的数字化评估。P3015.标杆管理方式:确定需要进行标杆管理的对象,寻找合适的标杆管理伙伴,揭示“最佳”者是怎样取得成果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最佳的公司或组织。P3016.常见的标杆管理方法:竞争者标杆管理、过程标杆管理、客户标杆管理以及财务标杆管理。7.标杆管理规划实施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标杆管理的过程;第二、选定标杆学习伙伴;第三、搜集及分析资讯;第四、评价与提高。 P3048.销售物流是逐渐发散的物流过程,这和供应物流形成一定的镜像对称(供应物流是逐渐集中的物流),通过这种发散的物流,资源得以广泛地配置。P276个人整理,仅供参考!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