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089193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材料成型原理(Principle of Material Forming)课程代码:()学分:6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80: 实验学时:10)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 适用专业与版本 :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2012修订版教学计划 教材:金属材料成型原理、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金属液态成型原理,贾志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网站:(选填)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

2、着重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阐明金属液态成型、塑性成型、连接成型以及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的化学冶金或缺陷产生等基本内在规律和物理本质,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型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理解材料成型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及形态,揭示材料成型过程中影响产品(材质、零件)性能的因素及缺陷形成的机理,培养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材料成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途径并对材料成型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及研究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态金属的性质、铸件及熔焊成型件形成中的基本凝固理论,凝固过程中铸件与铸型的热交换特点,深入理解铸件形成过程及金属结晶理论;掌握金属塑性力学的基本知识,理解金属塑性变形与流

3、动的基本规律,了解塑性成形问题的基本解法,对变形过程能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及力能参数的计算,并能预测变形过程中金属流动趋势;掌握在熔化焊条件下化学冶金和物理冶金方面的规律,焊接过程中冶金缺陷分析,为制定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习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金属材料综合性实验、铸造/焊接/锻造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等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1理解和掌握液态成型、塑性成型、熔焊成型三种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能应用其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对金属材料在成型过程中的组织、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是

4、否能获得所需的成型件。2理解与掌握液态金属凝固的基本规律,熟悉冶金处理方法对其产品性能的影响;理解与掌握金属在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力与应变,金属流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提高金属塑性成形能力的方法;理解与掌握材料焊接成型过程中化学冶金基本规律和缺陷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3能够根据成型基本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4、2-2和4-4:1. 毕业要求1-4. 掌握铸造/焊接/锻压方向专业知识,并将其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2. 毕业要求2-2. 能运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判

5、断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制约参数。3. 毕业要求4-4. 能对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归纳总结有效的结论。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1-4毕业要求2-2毕业要求4-4专心-专注-专业二、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章节内 容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小计支撑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第1章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液态金属性质及凝固过程物理场:绪论;液态金属的结构;液态金属的粘滞性、表面张力、遗传性61、21-4,2-2第2章液态金属的流动与传热:凝固过程温度场及其求解;合金的充型能力;凝固区域模型及凝固特性;凝固过程的流动641、2、3

6、1-4,2-2,4-4第3章液态金属的结晶:凝固过程热力学、动力学;单相合金的结晶;多相合金的结晶61、31-4,4-4第4章宏观凝固组织控制及凝固缺陷:铸件宏观组织形成机理;获得细化等轴晶组织的原理及途径;偏析、气孔、收缩类、夹杂、应力及变形等铸造缺陷的形成机理及防止措施621、2、31-4,2-2,4-4第5章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金属塑性变形的机理及表示方法;金属塑性概念及测定方法;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金属的超塑性;661、2、31-4,2-2,4-4第6章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流动规律及变形特点: 金属塑性成形时的摩擦;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塑性变形类别;塑性成形过程中

7、的组织与性能变化431、21-4,2-2第7章金属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屈服准则;本构方程;13131、21-4,2-2第8章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力学分析方法: 主应力法;滑移线法;上限法731、21-4,2-2,第9章熔化焊的热过程:焊接的概念与本质,熔化焊热源及温度场 ,焊接热循环,焊接接头的形成61、21-4,2-2第10章焊接化学冶金:气体与金属的作用,熔渣与金属的作用,焊接化学冶金反应特点821、2、31-4,2-2,4-4第11章焊缝及其焊接热影响区:焊缝组织的凝固特点,焊缝金属的组织转变与性能,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变化61、21-4

8、,2-2第12章焊接冶金缺陷:气孔的危害、形成原因与防止措施,热裂纹与冷裂纹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止措施,焊接裂纹的分析与判断621、2、31-4,2-2,4-4合 计8010注:课外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如课程不含实验,请将该项删除)编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类型要求支撑课程目标1合金流动性的测定2验证性必做32凝固过程温度场的测定2验证性必做33合金线收缩性能的测定2验证性必做34焊条工艺性能试验,焊接气孔性能实验2验证性必做35焊缝组织与裂纹分析2验证性必做3注:1.类型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2.要求指必做、选做。实验1. 合金流动性的测定实验目的:了

9、解流动性测定的方法;掌握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实验仪器及材料:流动性测定装置、电阻炉、铝合金、测温装置。实验安排:教师介绍实验方法、装置使用步骤及安全须知;学生以4人一组,完成合金的熔炼、造型、浇注、螺旋形试样测定、结果分析。实验报告要求:简述实验方法及步骤;测试数据及误差分析;讨论及实验的体会与疑问。实验2. 凝固过程温度场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热电偶的使用,温度场测量方法及凝固特性分析方法。实验仪器及材料:模具、电阻炉、铝合金、测温装置及记录仪。实验安排:教师介绍实验方法、实验设备使用步骤及安全须知;学生以4人一组,完成热电偶的设计及安装、合金的熔炼、浇注、数据结果分析。实验报告要求:简述

10、实验方法及步骤;测试数据及误差分析;凝固特性的判定及讨论。实验3. 合金线收缩性能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线收缩测定方法,熟悉铝合金线收缩规律。实验仪器及材料:合金线收缩测定仪、电阻炉、铝合金、测温装置及记录仪。实验安排:教师介绍实验方法、实验设备使用步骤及安全须知;学生以4人一组,完成试样的造型及安装、合金的熔炼、浇注、数据结果分析。实验报告要求:简述实验方法及步骤;测试数据及误差分析;线收缩规律的讨论。实验4焊条工艺性能试验,焊接气孔性能实验实验目的:焊缝中的气孔是焊接接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缺陷,使有效的工作断面减小,易造成应力集中,显著降低焊缝金属的强度和塑性,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1、1)从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研究产生气孔的原因;(2)掌握焊条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对气孔生成的规律(随氧化性的增强,出现CO气孔;随还原性的增强,出现氢气孔);实验仪器及材料:(1)试板150100(50)10()若干;(2)FeS(硫化铁)、J422、J507、自制焊条若干;(3)硅整流焊机、榔头、铁钳、钢丝刷、钢皮尺等。实验安排:(1)把试板装配点焊成T字接头,如图所示;(2)试板角接处要求除锈相同;(3)用成品焊条J422在钢板上试焊,电流以150A160A为宜;(4)分别取J422、J507及自制焊条各一根,在角接处焊实验焊缝,要单面焊,焊速均匀连续,避免夹渣、焊偏影响实验结果;(5)稍待冷却

12、,敲去熔渣,先仔细观察表面气孔情况,再用榔头打开焊缝,观察内部气孔情况。注意观察气孔的形状特征、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并作好记录。实验报告要求:(1)简述实验过程;(2)简述气孔(CO、氢和氮气孔)产生的原因;(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5焊缝组织与裂纹分析实验目的:焊缝中的裂纹是焊接接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缺陷,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了解什么是裂纹,裂纹的特征和产生裂纹的机理,(2)探讨冶金因素和力的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实验仪器及材料:(1)试板150100(50)10()若干;(2)FeS(硫化铁)、J422、J507、自制焊条若干;(3)硅整流焊机、榔头、铁钳、钢丝刷、

13、钢皮尺等。实验安排:(1)把试板装配点焊成T字接头;(2)在一只T字接头上沾上薄薄一层水玻璃,而后均匀撒上0.05-0.1gFeS(硫化铁)用电吹风吹干待用,另一只T字接头原状,要求除锈程度相同;(3)采用J422焊条分别在T字接头上焊固定焊缝,要求焊速均匀连续,避免夹渣、焊偏影响实验结果;(4)稍待冷却,敲去熔渣,用钢丝刷清理干净,仔细观察试验焊缝上有无裂纹出现,观察裂纹长度,宽度。然后用榔头敲开角焊缝仔细观察裂纹断面特征,均要作好记录。实验报告要求:(1)简述实验过程;(2)简述裂纹的特征及冶金因素对产生裂纹的影响;(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四、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1、把握主线,引导学

14、生掌握材料成型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利用微观结构表征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所得测试结果的特点,具备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对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的能力。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例题的讲解及适当的思考题,保证讲课进度的同时,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课堂的气氛;3、采用案例式教学,结合工程实际和实验教学,对材料成型过程的组织演化、缺陷的产生进行演示、观察和分析,从而加深和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4、本课程有10个学时的实验,具体实验内容见“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五、考核方式1. 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情况考核和实验情况考核,

15、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2.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010%)+期末考试成绩(7080%)。成绩的具体构成如下:成绩组成考核/评价环节分值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课程目标平时成绩20%平时作业10课后每章完成相应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10%计入总成绩。1、2点名及课堂小练习10以随机的形式,在每章内容进行中或结束后,随堂测试1-3题,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效果和课后及时复习消化本章知识的能力,结合平时的随机点名,最后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1、2实验成绩010%课程实验010完成10个学时的实验,主要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实

16、验,对材料成型后的组织与性能以及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根据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标准最后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3期末考试708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7080试卷题型可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及综合分析等类型,权重分布如下:对应课程目标1占40%-45%;对应课程目标2占35%-45%;对应课程目标3占10%-20%;根据评分标准计算得分并以卷面成绩的70%计入课程总成绩。1、2、3七、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俞汉清、陈金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2.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董湘怀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3. 制定人: 汪建敏 审定人:徐桂芳 批准人:杨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