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物理方法(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7087275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水处理物理方法(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废水处理物理方法(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废水处理物理方法(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水处理物理方法(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物理吸附主要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或表面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隙结构, 如活性炭、 矿物质、分子筛等。活性炭是最早,也是应用最广的吸附剂。但价格 昂贵,使用寿命短。近年来,发现矿物材料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如 沸石、蛇纹石、硅藻土等。其中,沸石是目前发现的天然矿物中比表 面积最大, 吸附性能最好的矿物。 Myroslav 等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斜 发沸石对 Pb2+、 Cu2+、 Ni2+和 Cd2+的选择性吸附。 结果表明, 对 Cd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 4.22 mgg-1(初始质量浓度为 80 mgL1 ;对 Pb2+、 Cu2+、 Ni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 27.7,

2、25.76和 13.03 mgg-1 (初始质量浓度为 800 mg L1 。且吸附顺序为:Pb2+ Cu2Cd2+ Ni2+。 Luiz C A Oliveira 用 NaY 沸石和一种磁性离子氧化物合成了新 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磁性沸石。该沸石对 Zn2+有很强的吸附性, 吸附容量高达 114 mgg-1。2.3.2 树脂吸附树脂中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可与重金属离子进行螯合, 形成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因此能有效地吸附重金属。其中壳聚糖 (Chitosan 及其衍生物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理想树脂材料,许多学 者对此都研究甚多,吸附机理的研究也比较成熟。壳聚糖对 Mn2+、 Cu2+、

3、 Pb2+、 Cd2+、 Zn2+、 Ni2+和 Ag+等都有很强的去除能力。 Mckay 等评估了壳聚糖对 Hg+、 Cd2+、 Mn2+、 Zn2+的最大吸附能力,各自 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 815、 222、 164、 75 mgg-1。近年来,对改性 壳聚糖的吸附研究也大量涌现。 Rorrer 等将球形壳聚糖与戊二醛交联,与磁性元素结合后具有一定的磁性, 同时它的表面积比壳聚糖薄片大 100 倍。研究表明,球形交联壳聚糖对 Cd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 518 mgg-1,而粉末壳聚糖只有 420 mgg-1。吸附法吸附法是应用多种多孔性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 法。 吸附法的核

4、心是吸附剂的选择, 传统的吸附剂是活性炭、 矿物质、 分子筛等。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重金属的去除率高, 但处 理成本较高, 因而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寻求新型廉价吸附材料及改性产物如石榴皮、栗子壳,煤飞灰、 褐煤 屑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Bo i 等采用三种落叶树的锯屑对重金 属离子模拟废水进行了研究。 锯屑对重金属的吸附速度较快, 不到 20 min 就能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平衡遵循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基 于碱土金属被重金属离子和质子取代的离子交换机理得到了证实。 降 低溶液 pH ,吸附容量降低。所研究的三种锯屑在 pH 3.55.0 有最

5、 大的吸附量 (78 mg/g。 由于吸附剂再生的困难, 因此吸附法主要处 理低浓度的重金属废水和废水的深度处理。 此外, 吸附法处理重金属 离子的许多研究工作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以便更 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5 膜分离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分离效率高、 无相变、节 能环保、 操作方便等优点, 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和广 阔的发展前景。 膜分离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 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 不改变溶液的化学形态使溶液中的一种溶质或溶剂渗透出来, 从 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膜的不同可以分为超滤、反渗透、纳滤等。 超滤膜使用能透过膜来分离无机溶液中的大

6、分子物质和悬浮固体。 这 个特性使超滤膜能允许水和小分子量溶质通过, 而截留住大分子量的 物质。 传统的超滤通常只能分离水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 无法去除小 分子有机物和金属离子。 如果在重金属废水中加入一些预处理剂进行 预处理, 将其粒径转化为大于膜孔径的颗粒, 这样当溶液用膜处理时, 大于膜孔径的组分被膜截留, 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目前主要有胶束强化超滤 (MEUF和聚合物强化超滤 (PEUF两种。 Li 等 采用基于表面活性剂的 MEUF 法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试验 了螯合后超滤和酸化后超滤以分离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胶束中的 Cd2+和 Zn2+。结果表明,采用

7、螯合剂法,即加入 EDTA 是最佳的分 离重金属离子 (90.1 % Cd2+, 87.1 %Zn2+,和回收 SDS(65.5 % Cd2+, 68.5 % Zn2+。选择适当孔径的超滤膜还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低含量 Cu2+、 Ni2+、 Cd2+、 Pb2+和 Zn2+等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用氢氧化 钠调节 pH ,使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呈胶体状态,继而用超滤膜截 留,处理后的水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排放标准。反渗透 (RO是以膜两 侧静压差为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 RO 膜,而污染 物质则被膜截留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应用适当的 RO 膜去除重金属已经有较多的报道

8、, 如利用 RO 膜能有效去除废水 中的 Cu2+和 Ni2+离子, 添加 Na2EDTA 后截留效率能提高到 99.5 %。 但该方法处理重金属废水还未广泛应用。 纳滤也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截留重金属离子的技术。 纳滤具有操作压力低、出水效率高、浓缩水排 放少等优点。最近 Murthy 和 Chaudhari 应用商品化的纳滤膜分离水 溶液中的镍和镉,结果发现镍和镉的截留率分别为 98.94 %和 82.69 %。6 离子交换处理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活性离子 与重金属离子能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目前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得到了广泛的

9、研究。 最常用的树 脂是交联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 Aly z 和 Veli 研究了 Dowex HCR S/S 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镍离子和锌离子,结果表明,在 最佳条件下镍和锌的去除率都在 98 %以上。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废水,不仅树脂可以再生,而且操作简单、工艺条件成熟、流程短。 但树脂抵抗水中有机物污染的性能低和抗氧化性能较差, 以及树脂再 生洗脱工艺繁琐, 产生的高浓度洗脱液较难处理, 易形成 “二次污染” 等问题。3 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3.1 纳米技术及材料纳米技术是指在 1100 nm 尺度上研究和应用原子、分子现象,由 此发展起来的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

10、的新科学技术。 达到纳米尺度范围或以它们为基本单元所构成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对其研究才刚刚开始。 但纳米技术在水 污 染治 理方面 所具 有的 巨大潜 力已 得到广 泛认 同。 纳米过 滤 (Nanofiltration , NF 是一种由压力驱动的新型膜分离过程,介于反 渗透与超滤之间。纳滤膜主要存在以下 2 个特点:(1膜的截留相 对分子质量为 1001 000,纳滤膜存在真正的微孔,孔径处于纳米级范围; (2)纳滤膜对不同价态离子的截留效果不同,对单价离子的 截留率低,对二价及多价离子的截留率则相对较高,由于让大部分单 价离子自由通过,使得纳滤膜只需使用较低

11、的操作压力(一般为 0.51.5 MPa) ;同时纳滤膜的通量高,相比于反渗透,纳米过滤具有 设备投资低,能耗低的优点。利用纳米级的零价铁处理含铬(VI)废 水, 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 近来, JHChoi 等合成了纳米级的 ETS10, 该材料对 Pb2+和 Cd2+均有很强的吸附性。 3.2 光催化技术 光催化法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方法, 利用光催化剂表面的光生电 子或空穴等活性物种,通过还原或氧化反应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光催化剂有 TiO2、ZnO、WO3、SrTiO3、SnO2、 WSO2 和 Fe2O3。其中 TiO2 以良好的光催化热力学和动力学优势被 更多

12、地采用。TiO2 光催化除去重金属离子可能存在 3 种机理: (1) 光生电子直接还原金属离子; (2)间接还原,即由空穴先氧化被添加 的有机物,然后由产生的中间体来还原金属离子; (3)氧化除去金属 离子。纳米 TiO2 能将高氧化态汞、银、铂等贵重金属离子吸附于表 面, 利用光生电子将其还原为细小的金属晶体, 并沉积在催化剂表面, 这样既消除了废水的毒性, 又可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重金属。 光催化法, 耗能低,无毒性,选择性好,常温常压,快速高效等,在重金属废水 处理中前景广阔且日益受到重视。 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还存在着 许多问题。如重金属离子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率低,光催化剂的吸 光范围

13、窄等。 3.3 新型介孔材料根据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定义,介孔 材料指孔径介于 250 nm 的多孔材料。 介孔材料具有长程结构有序、 孔径分布窄、比表面大(1000cm2g-1) 、孔隙率高且水热稳定性好 等优点。因此,介孔材料是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近年 来,研究者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修饰或改性处理,已制备出了诸多新 型功能化介孔材料,为含 Hg、Cu、Pb、Cd 等的重金属废水治理展示 了诱人前景。马国正等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了 A1-MCM-41 介孔分子筛,结果表明,Cd2+能定量吸附在 A1-MCM-41 分子筛上,静态饱和吸附量为 13

14、6.86mg g-1。AMLiu 和 KHidajat 等 用氨基功能介孔材料 SBA-15, 结果表明, 产物 SBA-15 (NH2 对 Cu2+、 Zn2+、Cr3+和 Ni2+均有很强的去除力。 3.4 基因工程技术 Wilson 在上世纪 90 年代尝试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 并 将其应用于含汞废水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结果。随后其他研究者也逐 渐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不同类型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从而使这一领 域的研究日趋活跃。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治理指通过转 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微生物细胞中表达,使之表现出一些野生 菌没有的优良遗传性状,从而实现对重金属 Hg、Cu、Cd 等高效邹照 华等,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9 的生物富集。利用基因工程 处理重金属废水目前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真正用于工业水平还存在 一些问题,如利用基因工程菌连续化处理重金属废水就面临难题。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