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浣溪沙》和《赤壁》-浣溪沙.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7031662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浣溪沙》和《赤壁》-浣溪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浣溪沙》和《赤壁》-浣溪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浣溪沙》和《赤壁》-浣溪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浣溪沙》和《赤壁》-浣溪沙.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浣溪沙和赤壁|浣溪沙学习浣溪沙     1、指名朗读     2、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辙兄。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3、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    4、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6、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赤壁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

3、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

4、“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5、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