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6983604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时间:公元前221年2、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建立: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中央)帝国的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央政府的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

2、皇帝裁决。(地方)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还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3、意义: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分封制实施的目的、受封对象,诸侯对天子的义务与在封国内享

3、有和权利;分封制实施的影响(包括积极与消极)宗法制:含义、目的、特点、作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意义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与意义。汉武帝、宋太祖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隋唐实施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什么?三省各自具有怎样的职责?三省六部制的实施有作用?元朝实施行省制度的原因、目的与意义。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分别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其选官标准又有何不同?隋唐的选官制度实施有何历史意义?清朝前期为加强君主专制,几代皇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重点是军机处的理解掌握)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3一、经济领域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

4、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3.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电力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

5、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二、政治领域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三、思想领域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I9世纪末也有所发展甚至

6、出现了新的变化。1.自由主义到干预主义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资产阶级从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到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的经跻政治生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借助国家政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已从自由主义转向干预主义。2.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19世纪末,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在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坚持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最终形成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3.民族主义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民族压迫,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在

7、斗争中日益成熟的殖民地人民更加注意本国的实际情况.民族主义思潮日益民族化,如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印度的提拉克主义等。四、国际关系1.世界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美德等国抓住机遇发展迅速,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越英法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格局,列强要求按照变化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的绝大多数地区已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同时标志着资本主义世

8、界体系最终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同时,列强问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在勾结和斗争中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国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2.对中国的影响l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掀起反帝反封斗争的新高潮,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同时,加速并最终了腐败的清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1、相同点:(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

9、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2、不同点:(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

10、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4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2、发展(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中枢门下负责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11、)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二、明朝皇权的加强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3、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注意:“票拟”和“批红”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2、军机处的设立(1)时间:清雍正年间(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

12、高,只能跪奏笔录(3)影响: 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5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2、西周的分封: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

13、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4、西周的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分享五篇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