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6966679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1二泉映月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强”的不同读音。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2、体会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分课时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欣赏乐曲,认识阿炳,学会质疑。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

2、。3、 指导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教具准备:课文录音、乐曲磁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欣赏乐曲大胆质疑,导入新课。1、  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2、  述:课题就是这首好听的乐曲的曲名,谁能读出美的意境来?指名读课题。3、  围绕课题让学生质疑:这首名曲是谁谱成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完成的?乐曲中所传达和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意义和思想感情?二、初读课文,认识阿炳。1、带着你们的疑问,去读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认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2、出示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塑像的图片3、你知道他是谁吗?  

3、 师生互动:七嘴八舌说阿炳(了解学生课前动手搜集资料的情况)(阿炳,民间音乐家,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东亭人。从小跟父亲华清和当道士,学音乐。4岁时母亲死了,21岁得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在无锡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还经常演唱当日新闻。抗日战争时期,演唱过汉奸的下场等歌曲;抗战胜利后,演唱揭露、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歌曲。阿炳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二胡曲二泉映月,大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4、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的是什么?(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三、再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不

4、理解的生字新词,尽量自己动手,扫除障碍。2、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患病   搀扶    积淀    坎坷   富饶   萦绕   哭泣  泯灭   抒发    委婉    跌宕  &n

5、bsp;倔强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2)指名读,指点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多音字。(3)指名读课文,逐段自学互教疑难词语。葱茏:形容植物青翠旺盛的样子。摇曳:摇荡。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图帮助理解)萦绕:萦回。文中指泉声时时在耳边回响。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联系课文理解)激愤:激动而愤怒。倔强:性格刚强。(联系生活实际)富饶:物产丰富。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第1、2自然段):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父到二泉赏月的情景。第二段(第3、4

6、自然段):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第三段(第5、6自然段);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名曲二泉映月。5、  质疑问难。四、指导书写。1、自行描红,圈画写得好的字。2、交流写字心得。五、作业设计:、比一比,再组词。饶()泣()坎()萦()绕()立()次()系()、抄写词语。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2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了解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诞生过程,感知其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2、能力目标:体会文中的优美语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7、3、情意目标:激发起学生对二泉映月这首名曲及阿炳这位人民音乐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时重、难点:感知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教具准备:课件 ,网络教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  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二泉边赏月,可是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小阿炳长大了,他又一次来到了二泉边。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受穷困和疾病折磨的阿炳的心弦。2、  轻读第四自然段。自

8、己轻轻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有疑问等会儿提出来?    课件呈现:"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下加问号,联系阿炳生平理解。3、指导朗读第四段。二、理解乐曲内涵。1、引读: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板书:倾吐情怀)2、质疑:读到这儿,你觉得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3、分小组学习,讨论理解乐曲内涵。(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组讨论。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值得研究,下面就请大家在小组

9、里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读读课文,讨论讨论,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提示的两个句式。     课件呈现:阿炳怎样通过琴声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他要倾吐哪些情怀?   提示:(A)琴声起初_  ,随后_,后来。(B)当琴声_  时,作者似乎听到_。(2)讨论交流。    相机板书:赞叹    怀念    思索    &nbs

10、p;         表达    抒发              爱 4、听曲。    这么多积淀已久的情怀阿炳通过流畅的音乐表达了出来,你们想不想再听一听这首曲子。一边听一边还可以根据板书在你的脑海中浮现画面。  学生欣赏。 5、自选片段,反复朗读

11、,深切体会。(1)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练读。    你最喜欢哪一段乐曲?好,就请大家自由选择喜欢的片段,听听音乐,读读相关的课文,再次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怀。   自选练读。(2)指名读。6、小结板书:二泉映月。7、看画面配乐齐读第五自然段。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1、  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2、  第1自然段。家乡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指导读出美感。3、  第2自然段。师父对

12、阿炳的启迪和教诲,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4、  第3自然段。他饱受着穷困和疾病的折磨,可磨难没有泯灭他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你能读出他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吗?5、  第4自然段。时事变迁,他触景生情。有感情朗读。6、  第6自然段。过渡: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齐读。四、作业设计:、词语搭配。树木映月享有光明流水葱茏赞叹泉声水波照水向往盛誉月光淙淙倾听景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3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2、进行说话联系,描

13、绘月夜的优美景色。3、品读美文,激活思维。教学重点:指导背诵、说话练习。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1、  激发兴趣。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丽的二泉边倾听泉声,心潮起伏,用琴声倾诉了满腔的情怀。读了第4、5自然段,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炳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出来。2、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按先环境描写,再任务内心活动描写(他想起了想到了听到了)的顺序背诵。   自由背,齐背。教学过程自我加减3、指导背诵第5自然段顺序:阿炳演奏的动作表现琴声变化想象琴声的内涵。引背,自由背。二、

14、朗读课文,品读美文。1、  欣赏读。2、  再次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感受乐曲传达的丰富内涵。3、  总结: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4、  过渡:作者由阿炳一生的经历和乐曲旋律的变化,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人、景、曲相互辉映的动人画面。但不同的人听了曲子后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其他人听后的感受呢? 那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5、  品读美文。老师选了很多美文,

15、你先浏览一下,然后勾画出最能引起你共鸣的几句话,摘录到笔记本上,再读一读。     交流一下,哪几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三、说话练习。1、激发兴趣。    现在你就是哪个中秋之夜搀扶阿炳到二泉的少年,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一段话说出来。2、  组内练习说。3、  指名说,评议。三、作业设计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样全身心去体验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写一段话。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圈画自己用的好词句。月光似水    静影

16、沉璧     赏月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照耀四、板书设计:赞叹    怀念    思索      二泉映月      倾吐情怀      表达    抒发                                爱五、我的教学反思:上一篇:五年级反思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