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拿来主义 .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6943321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拿来主义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拿来主义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拿来主义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拿来主义 .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拿来主义 十拿来主义 鲁迅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par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弄清什么是“拿来主义”。 2.难点:认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预习思考题: 1.本文议论的核心是什么?通过什么材料来阐述论点的? 2.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论证,理解比喻论证的作用。 3.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倾向是什么?怎样批判继承文化遗产? 4

2、.什么叫“拿来主义”?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引言: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同学们可能看过一些。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唐宋诗词、明清笔记小说、西厢记、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古代的和外国的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解题: 本文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

3、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

4、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

5、,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本文采用先破后立,以反论正,“拿来主义”在正反结合之中得到了深刻、鲜明的阐述。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 词语补释: 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大度:气量宽宏。 自诩:自夸。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冠冕:“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勃然大怒:因生气而非常愤怒。 玄虚: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着重批判“送去主义”,揭露、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在学术与文艺(学艺)方面媚外卖国

6、的可耻行为。 文章起笔揭露“送去主义”及其由来,矛头直指反动统治集团。 “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的保守政策。“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概述反动统治由盲目排外的“闭关主义”到奉行媚外的“送去主义”的演变过程。 接着,紧扣第一部分的议论中心,列举三件事实,嘲讽“送去主义”的典型表现。作者信手拈来,就近取例,批判的锋芒,直向利用这几件事大肆宣扬“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反动政府和御用文人,而不是这儿位艺术家。 所谓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是资产阶级文学没落的表现,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创作上宣扬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鲁迅说“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

7、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是因为在别的文章中已经谈过,同时也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所以略而不议,目的在于说明:反动政府已将“活人代替古董”去讨好帝国主义,贬低苏联和社会主义文艺,以险恶的居心推行“送去主义”,堕落到了何等地步!“也可算得一点进步了”这一反语,充满了对反动派丑恶行径的辛辣讽刺。“不知后事如何”中的“后事”,则是指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反动政府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实。“别的且不说罢”这一句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是“学艺”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思考: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将会怎样? 第二段进一步指出:现在只有

8、“送去”,没有“拿来”,反动统治阶级不是一向鼓吹“礼尚往来”的仪节吗?可是现在没有人根据这一仪节说一声“拿来”。一是抨击“我们”即国民党当局既不敢,也不能“拿来”,讥讽奉行“送去主义”的顽固程度;二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拿来”的要求,预示下文的论述。这里作者用“礼尚往来”四个字,是用反动派的手打反动派自己的嘴巴。par 第二课时 三、四自然段对“送去主义”以辛辣的讽刺和嘲笑,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内容(1自然段) 学艺实质 危害 先以进为退,“丰富”、“大度”是对反动派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的嘲讽。 鲁迅指出,中国和尼采一样,究竟不是太阳。如果“只是给予,不想取得”,那么几百年之后,“当

9、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就揭露了反动卖国政府所将造成的严重后果:亡国灭种,祸及子孙。“我们当然是化为灵魂,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一语是套用迷信说法,顺手一击。“磕头贺喜”、“讨”活画出所处的地位和神态,描绘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在论述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时,作者并未直说,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却说“不算坏事情”,再以敌人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掩盖“送去主义”实质的遁词。p

10、ar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益削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 最后以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它的危害,又辛辣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笔法曲折,入木三分。 第四自然段分别用了哪三个同义词?怎样区别?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抛来”、“抛给”、“送来”析:“抛给”不同于“抛来”,因为这些奖赏的东西不是漫无目的地扔来的,而是在磕头求赏后有目的地给予的。照中国古话来说即“嗟来之食”“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可反动派却象叭儿

11、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把抛给的“残羹冷炙”当做奖赏。一个抛字有力地把主子与走狗的关系揭示出来,这对丑类们是极大的讽刺。鲁迅又说“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送来”其实就是“抛给”,鲁迅故意为敌人掩饰,其实是对敌人的又一次嘲弄。 因为“抛给”“送去”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是讳莫如深,同时暗指一九三三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帝国主义签订的“棉麦借款”美国把剩余的棉花、小麦运来中国一事而言,这在当时是人所尽知,所以不想举出,这样更能发人深省,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尖锐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一部分小结: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惧外媚外(发展逻辑) 着重批判“送去主

12、义”,把它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述,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这四段为下文正面阐述“拿来主义”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5-10自然段)着重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上的各种错误倾向。 第五自然段承上启下,先对上文作一收束,然后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前一句小结“送去主义”,讽刺反动当局以卖国为时髦,后一句明确主张实行“拿来主义”。 “鼓吹”对照“摩登”而言,“吝啬”针对前“丰富”“大度”而言,两种主义截然对立。 文章是怎样论证“拿来主义”的? 首先,从认识论上把“送

13、去”和“拿来”加以区别,并提出“拿来主义”的基本涵义。所谓“送去主义”,其实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强加给我们的东西(如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拿来”则是主动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它的基本含义是“要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说要以无产阶级正确思想作指导,有无产阶级的气魄和见识。这是从正面提出全文的论点,独占一节,突出它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发生恐怖呢?会产生盲目排外呢?文章指出:“其实这正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这就是说,产生盲目排外的原因,在于人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送来”的东西(当然他们只会送来于他们有利,于我们有害的东西),而我们

14、许多人则对事物缺乏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不知从外国文化中有批判、有选择地“拿来”于我们有利的东西。 接着,借形象设喻,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拿来主义”的具体涵义。 作者把旧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表现了无产阶级的气魄。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破怒放一把火烧光昏蛋 欣欣然接受一切废物par拿来主义(立) 吃掉 立占有、挑选存 (前提)(关键)走散 批判了三种错误倾向,从反面说明“拿来”“占有”旧遗产的必要。 再正面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作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旧遗产分为三种情况,提出三种应有的态度:有价值的东西(鱼翅,象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吸收养料,增强体质,但不能宴大宾,把旧东西推崇到不恰当的程度;既有毒又有用处的东西(鸦片),应该采取一分为二,有选择地使用,把鸦片“送到药房去,以供治病之用”,但也不可因其有用而故弄玄虚,招摇撞骗;应该坚决排斥、走散的东西(烟枪、烟灯、姨太太)。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