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共7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836162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共7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共7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共7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共77页).doc(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保护部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环西北函201080号关于印发典型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典型县级环保局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 预 案 的 函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为贯彻落实环保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西北督查中心组织有关环保局、专家和企业编制了典型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典型县级环保局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总结出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注意问题,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借鉴。附件:1、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2、典型尾矿库突发环境事

2、件应急预案3、典型县级环保局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二一年七月二日主题词:环保 尾矿库 预案 函抄送: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陕西省宝鸡市环保局、陕西省渭南市环保局、陕西省汉中市环保局、陕西省商洛市环保局、陕西省安康市环保局、甘肃省陇南市环保局、甘肃省甘南州环保局。西北督查中心办公室 2010年7月19日印发附件1: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一、当地环保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在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当地环保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查明情况、及时报告、提出建议、督促落实、调查处理,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

3、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查明情况就是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和应急监测,查明突发环境事件的基本情况等。及时报告就是严格执行国家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向当地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及时报告。提出建议就是及时向政府现场应急指挥部提出切断污染源、控制和消除污染等方面的建议,为政府环境应急工作决策提供支持。督促落实就是对政府现场应急指挥部制定的环境应急工作决策和措施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尾矿库企业和其他应急救援队伍予以落实,并将督促落实情况及时报告现场应急指挥部。调查处理就是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及时组织或参与后期处置工作,查清事件原因、责任,落实各项环保整改措施,开展环境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4、,提高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二)在尾矿库日常环境应急管理中认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正在使用、停止使用或闭库的各类尾矿库环境安全状况,以及尾矿库下游取水口、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加强对环境风险隐患登记、整改、销号的全过程管理。对现有的尾矿库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二、尾矿库企业的主要责任(一)在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实施先期处置,切断污染源,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尾矿库企业作为应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主体,要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实施先期处置。必须全力切断污染源,努力开展应急监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和减轻污染,尽最大可能防止

5、突发环境事件扩大、升级,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同时,要第一时间报告。将真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环保等职能部门报告,为政府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尽快得到上级政府和社会支援争取时间。(二)在尾矿库环境日常环境应急管理中,要全面排查污染隐患,落实各种应急保障措施,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开展污染隐患检查。要通过经常性的污染隐患检查,确定检查和防范的重点部位,明确尾矿库下游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制定相应的切断污染源、消除和减轻污染的应急处置措施。对查出的污染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进行治理整改,并建立相关工作档案。落实应急保障措施。要落实各种应急保障措

6、施,特别是掌握本企业应急物资与装备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以及使用方法。同时要掌握周边地区有应急物资与装备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方式、储备等相关情况。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要通过应急培训与演练,使全体企业职工掌握尾矿中污染物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按照应急预案组织进行经常性的演练,并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本企业应急资源的变化情况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和完善。附件2:典型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司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二一年六月目 录1总 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1.4适用范围1.5工作原则2定义3尾矿库概况3.1基本情况3.2工程概况3.2.1 LX沟尾矿库3.2.2 MZ沟尾矿

7、库4尾矿库主要产污环节分析5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划分5.1应急组织机构设置5.2指挥部成员5.3事故现场应急各小组5.4主要职责划分6污染预防7事件报告7.1事件报告程序7.2事件报告形式8应急响应8.1响应级别及程序8.2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8.3信息沟通9应急措施9.1污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一般方法9.2具体应急措施9.3扩大应急处理措施9.4应急监测10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置10.1应急终止10.2后期处置11应急保障11.1应急队伍11.2应急资料11.3应急通讯系统11.4应急物资11.5制度保障11.6其它保障12应急预案的培训及演练12.1职工应急响应的培训12.2应急人员的培训12

8、.3应急演练12.4目标12.5演练行动13应急预案与应急程序的评审13.1评审内容13.2评审结果14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附件:1、应急内部联系方式2、应急外部联系方式3、应急体系响应程序4、单位所处位置图(略)5、矿区平面图(略)6、周边环境关系图(略)7、转移人员疏散路线图(略)8、水系分布图(略)专心-专注-专业1 总 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环境生态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9、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1.3 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般事件:发生3人以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本公司依据如下情形,初步判断为一般事件:(1)尾矿输送系统包括流槽、管道、涵洞、索桥或泵站设备等发生故障,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2)尾矿输送系统发生故障,半小时内可启动备用系统的;(3)管道系统损坏引发泄漏,可在1小时以内修复的;(4)坝面管道破裂引发泄漏

10、,可在1小时以内修复的;(5)其他因素引发的不危及尾矿库安全的泄漏,可在1小时内抢修恢复的。2、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较大事件: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本公司依据如下情形,初步判断为较大事件:(1)尾矿输送系统包括流槽、管道、涵洞、索桥或泵站设备等发生故障,造成尾矿泄漏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2)尾矿输送系统故障,可在1小时以内启动备用系统的;(3)管道系统损坏引发泄漏,可在2小时以内修复的;(4)坝面管道破裂引发泄漏,可在2小时以内修复的;(5)其他因素引发的不危及尾矿库安全的泄漏,造成污染,但可在

11、2小时内抢修恢复的;3、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大事件: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本公司依据如下情形,初步判断为较大事件:(1)尾矿输送系统包括流槽、管道、涵洞、索桥或泵站设备等发生故障,不能在2小时以内恢复输送;(2)坝体泄漏,但能在短时间内抢修恢复,不危及坝体安全的;4、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大事件:发生30人以上死亡,

12、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本公司依据如下情形,初步判断为特大事件:(1)坝体泄漏,危及坝体安全,且在短时间内不能抢修恢复,造成污染的;(2)尾矿泄漏,造成区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3)自然灾害如地震、特大暴雨,或人为破坏等等,极易造成或造成尾矿库溃坝、漫顶等险情的。1.4 适用范围本预案作

13、为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一个子预案,适用于公司LX沟、MZ沟尾矿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应对工作。1.5 工作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全面提升公司应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尾矿库的监控,强化对尾矿库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尾矿库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尾矿库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尾矿库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地方环保部门的

14、指导,使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内部之间协调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尾矿库不同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充分为公司生产经营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高效。2 定 义1、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

15、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2、应急预案指根据预测环境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方案。3、应急资源指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可获得的人员、应急设备、工具及物质。4、应急指挥部应急反应组织管理、应急反应活动的主要场所。5、应急指挥长在紧急情况下负责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的人。6、应急人员所有在紧急情况下负有某一职能的应急工作人员。7、尾矿库尾矿库选择有利地形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积,用以贮存尾矿和澄清尾矿水的专用场地。3 尾矿库概况3.1 基本情况公司目前所使用的尾矿库有LX沟尾矿库和MZ沟尾矿库,LX沟尾矿库东经XXXXXX,北纬XXXXXX,MZ沟尾矿库东经XXXXX

16、X、北纬XXXXXX,均属一类尾矿设施二等尾矿库。LX沟尾矿库是公司目前生产尾矿的主要堆存地,又是BH选矿厂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MZ沟尾矿库目前仅作为SS选矿厂备用库使用。LX沟尾矿库地处SX省H县JD镇LX沟村上游、BH选矿厂以东8km的LX沟,是一个三面靠山一面筑坝的上游法山谷型尾矿库,河系属H河流域L河二级支流MP河支流。汇水面积10.2km2,流域沟长5,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18mm;多年平均径流量352.6万m3。2008年6月被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评价为正常库。MZ沟尾矿库地处BH村上游、SS选矿厂以南1.3km的MZ沟,属上游法山谷型尾矿库,河系属黄河流域L河二级支流WY河支

17、流。汇水面积5km2,流域沟长4.5km,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8mm,多年平均径流量176.3万m3。2008年6月被SX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评价为正常库。3.2 工程概况3.2.1 LX沟尾矿库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1971年开始设计,1973年完成设计 ,1977年5月20日由原冶金工业部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开始施工,1979年10月完成初期坝的施工,1982年12月按设计要求全面完成建设,1983年9月15日投入运行,属2级水工构筑物;其设计最终堆积高程为1300m,设计总库容为1.65亿m3,总坝高为164.5m,服务年限按日处理矿量20500吨计为32年。3.2.1.1 尾矿

18、坝及坝体排渗设施初期坝为堆石透水坝,1977年5月1979年10月人工堆筑而成。初期坝坝顶高程为1176.5m,坝高40.5m,坝顶长115m、宽4m,坝底宽157.5m,上游坡比为11.7,下游坡比为12.0。在下游坡面1156.5m高程设宽2.0m马道,上游坡面设有0.71.0m厚的砂砾石防排水反滤层,坝体渗水经下游泵站返回库内。后期坝的堆筑方式为上游法筑坝,每期子坝台阶宽度812米、坝高34m,子坝整体外坡比为15,截止到2009年6月已堆筑34道子坝,坝顶高程约为1287m,坝顶长度为1060 m,总坝高为151m。为降低坝体浸润线,由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分期建成了内径为3m

19、、深15 m的14座大口辐射井,2009年5月由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新建了LX沟尾矿库34级子坝水平排渗设施工程,该排渗系统主要由土工席垫集渗带、集渗管和排渗管三部分组成;公司2005年投资238万元对坝体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坝体稳定性分析,分析结论为坝体稳定。3.2.1.2 排洪系统设计防洪标准为洪水重现期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25m3/s,洪水总量129万m3,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89 m3/s, 洪水总量193万m3。排洪系统位于库的左岸,1989年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采用排洪井塔竖井平洞斜井平洞老洞的形式将洪水排入LX沟东侧的LY沟,两座

20、排洪井塔均为高40m、内径3m的框架式钢筋混凝土井塔,井座下联竖井(1#井竖井深57.5m、2#井竖井深47.6m)和6m深的消力坑。 截止2009年6月,排洪封堵高程1273.40m,库水位为1272.40m,干滩长度500 m以上。3.2.1.3 回水系统2004年8月公司委托XX有色冶金设计院对现回水设施进行改造设计,2005年7月开始实施,新回水方案是在现有回水系统的基础上,在2#3#回水塔底部连接斜槽1256.52 m标高处新建1.8 m、长500 m的隧洞,在隧洞进口建内径2 m、壁厚250mm、高40 m的回水井塔,井塔标高为12611301 m,隧洞进口洞底标高为1258.5

21、m,于2006年8月建成。3.2.1.4 尾矿输送系统1979年由XX有色设计研究总院设计,BH选厂至1#泵站段采用长1146.8m的自流槽输送。1#4#泵站用两条630mm钢管经四个泵站扬送至1#隧洞口,总扬程217m,管线总长1965.75m。经1#隧洞、130m悬索桥和2#隧洞共2452.6m长的自流槽输送至LX沟尾矿库,再经跌水井用一条长173.8m的630mm静压力管道输送到坝顶分段分散放矿。随着公司生产能力的提高及SS选矿厂尾矿往BH选矿厂输送,尾矿输送量大增,导致原尾矿输送系统不能满足生产要求。2000年通过采用U型槽明流输送、大管径管道尾矿输送、新型耐磨材料及选择合适泵型、优化

22、工艺布置等对尾矿输送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技术难题,运行十多年来没有发生泄漏污染。3.2.1.5 尾矿水净化系统设计采用库内自然沉淀及氧化来净化尾矿水,自1994年推广无氰选矿以来,仅采用自然沉淀净化尾矿水。3.2.1.6 沉积干滩与安全超高现坝顶高程约为1287m,总坝高为151m,排洪封堵高程1273.40m,库水位为1272.40m,干滩长度500 m以上。3.2.1.7 LX沟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3.2.1.7.1 LX沟尾矿库周围环境简况LX沟尾矿库周围、初期坝下游的LX沟和尾矿库排洪涵洞下游的LY沟主要包括JD镇的XL、DL2个行政村和LN县LX、CT、

23、YF、MP、XL村、YW村和YK村共7个行政村。其中XL村位于LX沟尾矿库库区上游,其余位于尾矿库初期坝或排洪涵洞下游,共计1904户、7086人。其中:(1)XL村2组的部分村民,约有38户、112人,分布在尾矿库库尾的北安沟。(2)DL村的5个小组,LX村的8个小组,CT村的9个小组,YF村的2个小组和MP村民,共约1306户、4833人,分布在初期坝下游15km范围内的LX沟两岸,LX沟主沟(河)道平均坡降约为2.1%,沟宽约30100m。初期坝下游500m范围内有DL村6小组村民共20户,60人,约有耕地4.1hm2。(3)尾矿库排洪涵洞所在的LY沟内,沿岸分布有XL村4个村民小组、Y

24、W村8个村民小组、YK村7个村民小组,约有558户、2053人,耕地99.8 hm2,均隶属于LN县MP镇。排洪涵洞下游1000m处MJ山沟口与LY河汇合处有28户,84人。学校名称位置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备注DL沟小学尾矿库初期坝下游2km758完小LY沟口小学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0.6km22010完小CT村小学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2.5km101教学点YF小学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3.5km101教学点MP小学4所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6km,MP村附近120032共4所完小MP中学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6kmMP村113068初级中学XL小学排洪涵洞下游3.0km522教学点HB小学排洪涵洞下游8.0k

25、m522教学点YW小学排洪涵洞下游11km2007完小YK小学排洪涵洞下游14.6km2158完小尾矿库及排洪涵洞下游学校分布情况表 23 周边环境基本情况一览表周边区域分属市/县乡/镇行政村分布村民小组个数户数人口与污染源距离(km)饮用水情况耕地面积(hm2)备注尾矿库上游及库区WN市H县JD镇XL村2381120.3山体渗水、山泉水4尾矿库初期坝下游15km(LX沟)WN市H县JD镇DL村526566506.5山体渗水、河道旁井水28.9库坝下游500m范围内有20户、60人左右SL市LN县MP镇LX村82108406.511.5沟岔引水35.8CT村9255104011.513河道井水

26、(非LX沟河)67.6YF村2653901314.5沟岔引水18.2MP村17511189814.516XR沟泉水165.8MP村所处区域宽阔排洪涵洞下游15km(LY沟)SL市LN县MP镇XL村414849214沟岔引水、河道旁井水26.6YW村8217806411山体渗水、沟岔引水43.0YK村71937551116山体渗水、沟岔引水30.2 3.2.1.7.2 尾矿水回用目前尾矿坝渗透水采用二级泵站扬送至库内,正常工况下尾矿水不会对下游造成污染。3.2.1.7.3 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MZ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MZ38382

27、002)类标准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MZT1484893)类标准3.2.1.7.4 水文LX沟尾矿库位于LX沟河上游近源头处,LX沟河属黄河流域L河水系,河流东侧相邻河谷称LY河,LY河与LX沟河在下游汇合后称为MP河,最终在LN县北崖底汇入L河,河流全长38.2km,流域面积为184.1km2。平均比降20.9,多年平均径流量5081104m3。3.2.1.7.5 环境功能区划LX沟尾矿库属二类功能区。该区无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2.1.7.6 交通及通讯当地交通基础设施主要依托JD镇发展,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HJ公路和SPBH公路是JD镇的两条主要交通干线,为柏油路,路况较好。

28、各行政村之间已可通车,公司通往尾矿库方向是4米宽的水泥路面,上坝公路为4米宽砂石路面,路况较好。全镇12个村已开通电话业务,2005年固定电话装机数量440部。移动电话已普及,尾矿库大坝值班室装固定电话2部,便于尾矿库值班室与外界的及时联系。3.2.2 MZ沟尾矿库由XX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1970年12月26日投入运行。最初设计堆积高程为1210m,总坝高92 m ,总库容1050万m3,服务年限为10年;随后又经过原设计单位设计,实施了加固、加高,使总库容达到3230万m3,总坝高达到142 m,仅作为事故备用库使用。尾矿绝大多数时间送往LX沟尾矿库,1994年完成SS选矿厂至BH选

29、矿厂尾矿输送改造工程,两条输送管道并列设置,一备一用。1995年11月14日尾矿正式送往LX沟尾矿库,10多年来运行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的。3.2.2.1 尾矿坝及坝体排渗设施初期坝位于MZ沟沟口,属堆石坝, 坝底设有河床式排水层,坝顶长150 m、坝顶宽15 m、坝高61 m ,坝下渗流井渗水清澈,经下游泵站扬送至选厂1150 m高程的高位水池作回水使用。后期坝采用上游法堆筑,堆积坝的设计平均外坡比为15。1203 m高程以下堆积坝原实际坡比为11.69,1988年进行了调坡,平均坡比为14.04。1203 m高程以上的平均边坡比接近15,并将初期坝坝顶高程调为1180 m。每期子坝宽10m

30、、高3m;坝顶设放矿主管,初期采用分散放矿,后期采用独管分段放矿,矿浆沿沉积滩面自然分级形成坝体。1996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后期坝进行了彻底治理,覆土植被后的子坝坝坡棱线清晰,坝坡均一,子坝台阶平整,排水沟线直均匀,有组织地排走地面径流水,保证了坝坡不受雨水冲蚀,目前坝面各设施运行正常。3.2.2.2 排洪系统设计防洪标准为洪水重现期100年一遇,洪峰流量105.8m3/s,洪水总量66万m3;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0年一遇,洪峰流量150m3/s,洪水总量89万m3。排洪系统由进水斜槽排洪隧洞出口陡坡三部分组成,最大下泄流量设计为20m3/s,于1986年8月26日进行验收并投入使用。

31、目前MZ沟尾矿库水位为1246.44m, 干滩长度800米以上。排洪斜槽封堵高程为1249.007m,在满足2米调洪幅高时可抗御千年一遇洪水,即在洪水水位达到1250.3m时,沉积滩长度在170米以上,能够满足最小滩长100米的坝体运行安全要求。3.2.2.3 回水系统1986年建成由浮船泵进水斜槽输水涵管新排洪隧洞钢管组成的新回水系统,由于库内严重缺水,在枯水季节回水斜槽往往处于干滩上,须用浮船泵提水至斜槽,仅在雨季可实现自流回水。2002年2004年由于输水涵管多次出现跑浑现象,2004年5月对输水涵管在与排洪隧洞相接处进行了封堵,并预埋了安装阀门可控制的导水管道,同时安装了回水浮船至排洪

32、斜槽的回水管道,并投入运行。3.2.2.4 尾矿输送系统为保证MZ沟尾矿库事故备用库决策的落实,尾矿绝大多数时间送往LX沟尾矿库,1994年完成SS选矿厂至BH选矿厂尾矿输送改造工程,两条输送管道并列设置,一备一用,1995年11月14日尾矿正式送往LX沟,10多年来运行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的。3.2.2.5 尾矿水净化系统设计采用库内自然沉淀及氧化来净化尾矿水。3.2.2.6 沉积干滩与安全超高设计高程为1260 m,总坝高142 m, 槽封堵高程为1249.007m,目前(2009年6月11日)水位为1246.44m, 干滩长度800米以上。3.2.2.7 MZ沟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33、调查3.2.2.7.1 MZ沟尾矿库周边环境状况MZ沟尾矿库位于SX省H县JD镇BH村上游的MZ沟内,在SS选矿厂西南约1.5km处。矿区的主干河流为WY河,汇水面积为41km2,属H河流域L河水系,发源于H县JD镇的北部,成南北向由北向南径流,流经JD镇,在SK可出境,后穿WZ坪至MD注入洛河。境内长32km。WY河矿区段一般流量0.51.2m3/s,洪水时流量45.15 m3/s。矿区范围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山区雪融水。地下水的流向由北向南,与地形起伏相一致。地下水径流途径短,大部分在山坡、河谷中以泉水形式及矿坑水形式排出。尾矿库下游约500m即为沟口,沟口分布有几户村民,沟

34、口紧邻公路和WY河,河两岸主要为本公司工业区及生活区,人口众多。MZ沟尾矿库周围的JD镇现已发展成为一座矿山城镇,常住人口约3万人。JD镇现辖SP居委会和SK居委会两个行政区域。目前,两居委会耕地全部被本公司征用,可耕种土地很少。本公司现有两个生活区:SK生活区和SP生活区,分别分布于MZ沟尾矿库的下游和上游,下游居住人口主要为公司职工及其家属,人口1万多人。公司主要生产设施位于露天采矿场、SS地区、BH地区等,辅助性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位于SP地区。3.2.2.7.2 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MZ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MZ38382

35、002)类标准;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MZT1484893)类标准。3.2.2.7.3 交通当地交通基础设施主要依托JD镇发展,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HJ公路和SPBH公路是JD镇的两条主要交通干线,为柏油路,路况较好。通往MZ沟尾矿库方向为砂石路面,路况条件不太好。3.2.2.7.4 污水排放说明MZ 沟尾矿库从1970年开始启用,从1995年起SS选矿厂将产生总量85%以上尾矿改送LX沟尾矿库堆存,仅在非正常情况下将少部分尾矿不定期排入MZ沟尾矿库堆存,因此,MZ沟尾矿库10多年来已作为SS选矿厂的尾矿备用库使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下游造成污染。4 尾矿库主要产污环节分析主要是排放尾矿

36、压占植被对尾矿库淹没区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渗水排放,尾矿泄漏产生的突发污染等。1、渗水排放污染MZ沟尾矿库作为事故备用库,正常情况库内回水全部回用于SS选矿厂作为选矿用水,初期坝下渗水由泵站输送回SS选矿厂回水大井用于选矿生产。LX沟尾矿库排洪洞渗水排放至LY河,正常情况库内回水50000m3/SS,用于BH选矿厂作生产水源,初期坝下渗水目前通过两级泵站输送至库内。2、固体废物尾矿浆在尾矿库中固液分离、尾矿沉于库中堆存,2006年7月经国土资源部西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作尾矿化学元素光谱分析和毒性浸出试验(见下表),结果显示尾矿有害元素含量低,尾矿为类一般固体废物。尾矿库主要污染应以预防尾矿泄

37、漏及处理为主。元素CrNiCuCdPbBaCaOCoTFe2O3K2O含量(10-6)8424941.2226393.86.75.6%4.1元素MgOMnPSrTiVZnZrAsHg含量(10-6)2.21265112512151801351701413.41.2尾矿化学元素光谱分析表项 目铜镍锌汞砷六价铬镉铅pH值尾 矿0.280.180.560.000050.0010.0010.00050.018.0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0.51.02.00.050.50.50.11.069尾矿毒性浸出试验结果3、尾矿库工艺流程和渗漏水截收流程图SS选矿厂尾矿浆粉尘、噪声、碾压植被渗水噪声BH选矿厂汇集1

38、#5#泵站LX沟尾矿库尾矿库工艺流程图尾矿库尾矿库渗漏水集水池截渗泵站溢流水外排尾矿库渗漏水截收流程图4、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种类尾矿库在一般情况下容易出现的主要事故有:垮坝、洪水漫顶、初期坝的漏砂、坝坡渗水、排洪设施破坏、库内滑坡等。洪水漫顶、垮坝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其后果非常严重。另外,在尾矿库日常管理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车辆伤害、溺水事故、粉尘危害等。在气候干旱、风大的季节和地区,尾矿粉尘在大风的作用下飞扬,致使尾矿坝周围地区造成土壤污染,土地退化,甚至使周边的居民致病或者生活环境恶化。大暴雨可以使山洪暴发形成洪水,洪水漫顶造成事故。同时,降雨还会提高尾矿坝的浸润线,甚

39、至使坝面含水饱和,降低堆积坝的抗滑稳定性。且如果出现洪水,洪水冲刷边坡坡脚,引起边坡滑塌,进而引发泥石流灾害,对河流造成污染、下游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根据不完全统计,导致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原因为:洪水约占50%,坝体稳定性不足约占20%,渗流破坏约占20%左右,其他约占10%。(1)尾矿库运行中潜在事故的事件树分析:长期未发现尾矿库溃坝存在坝体隐患坝体 渗流及时发现并维护未造成事故正常运行降雨过大排洪设施尾矿库溃坝排洪设施破坏库内滑坡护坡成功未造成事故尾矿库溃坝坝体失稳护坡失败滑坡地震尾矿库液化尾矿堆存系统事件树示意图排洪隧洞出现裂隙加固处理尾矿库水位上升,渗透压力增大加固处理隧洞塌

40、陷未造成事故泥石流排洪系统事件树示意图(2)最大可信事故预测及类型尾矿坝溃坝事故:一旦发生溃坝,将威胁尾矿库下游流域H县和LN县境内的部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尾矿浆中的有害物质对LX沟河、MP河及其下游河流造成一定污染。泄洪隧洞泥石流事故:一旦泄洪隧洞跨塌,发生泥石流事故,将威胁下游LN县部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尾矿浆中的有害物质对LY河、MP河及其下游河流造成一定污染。LX沟尾矿库库容1.65亿m3,设计坝高164.5m,坝宽约100m,按泄流量占库容的0.1%考虑,溃坝后的最大泄流量为1.65106 m3。按千年一遇的洪水考虑,尾矿库的破坏概率在4.7%以下,在采取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后,尾

41、矿库风险水平基本可以接受。5、尾矿库渗水溢流水排放情况尾矿水主要污染物是SS、COD、石油类、氟化物和重金属等,正常生产时仅有排洪涵洞少量渗水排放河流。非正常情况下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主要危险因素:尾矿浆输送管道发生损坏破裂,大量尾矿浆排放LY河,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LX沟尾矿库排洪涵洞渗水排放口监测结果序号监测项目单位排洪洞渗水监测结果污水综和排放一级标准标准值2003年10月2004年12月2008年6月监测值评价监测值评价监测值评价1pH无量纲8.04合格7.05合格7.03合格692悬浮物mg/L98.0合格90合格85.0合格1003化学需氧量mg/L10L合格10L合格15.8合格

42、1004硫化物mg/L0.01L合格0.05合格0.01L合格1.05氰化物mg/L0.002L合格0.56石油类mg/L0.861合格3.230合格107总砷mg/L0.010合格0.004L合格0.016合格0.58六价铬mg/L0.002L合格0.002L合格0.002L合格0.59总铬mg/L0.002L合格1.510镉mg/L0.025L合格0.04合格0.025L合格0.111铜mg/L0.025L合格0.025L合格0.025L合格0.512铅mg/L0.1L合格0.1L合格0.1L合格1.013锌mg/L0.025L合格0.025L合格0.025L合格2.014氟化物mg/L2

43、.18合格7.22合格1015氨氮mg/L0.07合格0.38合格155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划分5.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公司成立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全面负责尾矿库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各项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处,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环处处长担任。指挥部下设后勤保障、事故救援、现场监测、应急技术、安全保卫、供电通讯、医疗救护、交通运输、信息发布九个事故应急小组。5.2 指挥部成员指 挥 长:公司总经理副指挥长: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成 员:公司各管理处室行政负责人5.3 事故现场应急各小组1、事故救援组:组 长:生产调度处处长副 组 长:装备工程处副处长成员单位:生产调度处、装备工程处、安全环保处、BH选矿厂、SS选矿厂2、应急技术组组 长: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副 组 长:生产调度处副处长成员单位:公司安全环保处、生产调度处、装备工程处、及BH选矿厂、SS选矿厂技术、环保科3、供电通讯组:组 长:装备工程处处长成员单位:装备工程处、机修厂4、现场监测组:组 长:监测中心主任 成员单位:监测中心、BH选矿厂、SS选矿厂环保科、5、安全保卫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