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理论和实践初探(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98866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理论和实践初探(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理论和实践初探(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理论和实践初探(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理论和实践初探(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理论和实践初探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关键词:农村;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践一、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变迁,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一)改革开放初至二十世纪八十

2、年代末期,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1978年底开始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及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使中国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推动了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但由于各种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还没有拆除,大量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主体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打破了多年来这一领域沉寂的局面,明确了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这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突破。(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门研究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末,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开始放宽,区域差距、城乡

3、差距也不断扩大,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城乡流动提供了可能。这一时期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争论,事实上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要解决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必须打破城乡隔离体制,实施开通城乡、推进城市化的战略,这是这一时期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现在,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性研究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的研究思路仍然是和城市化相结合,指导思想主要是进一步消除城乡隔离体制,加快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非农化和城市化解决农业、农村内部矛盾,这一阶段的重大突破是提出了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二、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专题研究(一)农

4、村流动劳动力的基本特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是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资料表明,就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个体特征来看,年轻、未婚、男性和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者往往更偏好于流动;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绝对优势,女性的平均年龄低于男性;在受教育程度上,外出者的教育程度明显高于非外出者;在流动的方向上,主要流出地是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等地,流入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的各省市;就农民工的社会群体特征来看,流动者基本以寻求职业、增加收入为目的,主要来自低收入地区的中等偏低收入农户;在流动方式上,他们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就业,但无法实现永久性迁移,而是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在

5、职业活动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等社会服务业,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在流动机制上,以自发流动为主,并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沿着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人际关系向外流动。(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机与原因。大量研究从中国体制转轨的制度背景出发,揭示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的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存在和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民流动的推力,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就业机会与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是农民流动的拉力.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即经济收入驱动力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但中国的户籍制度锁定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和目标,从而对这种驱动力产生了

6、消解作用,形成特殊的生命周期,即年轻时外出打工,年龄大了以后回乡。(三)公共政策与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体制与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是中国流动人口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也是相关政策制定的核心。户籍制度是造成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行业、地位、身份存在明显选择性,以及大多数流动人口不能获得城市永久居住权和稳定就业权,进而形成循环流动的重要原因。(四)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的影响 研究表明,以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效率,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农民工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农村劳动力的单向流

7、动加剧了东西部地区产业聚集的非均衡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农村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边际产出水平是下降的,但其贡献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五)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 部分研究借助于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选择性理论,认为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尤其是大批青壮年和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的精英流失。农村劳动力流动导致土地抛荒和忽视农业生产现象的出现,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趋势,使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六)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的变化与民工荒问题的产生学术界就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个基本判断:一个从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农村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转变正在

8、发生。这一结论预示着结构性、局部性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中国时常发生,从而对中国全方位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战略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民工荒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大量研究从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出发,认为制度缺陷是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三、中国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一)从理论层次来看,需要构建符合中国实践的一般理论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没有提炼出一般化的理论或分析模型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有效解释. (二)从研究方法来看,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的规范化程度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中国体制转轨和社

9、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大量的社会学研究对流动群体的特征及其与城市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进行了一般性分析和描述,关注到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的方方面面,但对于这些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缺乏抽象的、宏观的、系统的研究。经济学界有部分研究尝试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解释各种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但这类文献相当有限,大部分研究仍然局限于一般性描述和分析,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学则主要侧重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而忽视了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的交叉

10、与结合,提高研究的规范化程度,是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进一步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从研究内容看,需要对实践中提出的焦点问题进行突破随着城市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突出和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涉及城乡的一系列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于如何建立公平、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如何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护体系,完善城市用工制度,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等.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需要在各项制度改革的时机和条件、目标模式、实施路径、操作步骤等现实而急迫的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四)从争论的焦点来看,需要对一些争议进行进一步的澄清 目前,关于农

11、村劳动力流动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是复杂的,即有社会影响又有经济影响,即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无论何种影响都会导致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特别是正面影响已经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准确的判断与回答。(五)从研究思路看,需要跳出现有的思维框架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规律,由于受体制转轨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大量研究倾向于从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中寻找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及其带来的影响,并将解决问题的途径集中在城乡分割体制的改革方面。但从实践来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和体制转

12、轨过程是相互促进的,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大门已逐渐向农民打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程度越来越高,但农民工依然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往返于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循环流动方式,而不是随着职业的转换实现永久性迁移。可见户籍制度只是一个方面。那么,除了户籍制度约束之外,还有什么因素阻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农村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的退出?在城市又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民的进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进程,中国现代化的道路究竟怎么走?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六)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来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跟踪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变化,使农村劳动力流动

13、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中国体制转轨的进一步推进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同时,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主体也由第一代向第二代转换,特别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后的新一代农村劳动力在成长环境、价值观念、流动动因、行为方式、生活预期等方面和上一代存在很着大差异,他们的流动必将出现新的趋势、新的特征。对于这些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趋势,需要从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和研究。参考文献1.王向明: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1985年第1期。2.王代: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问题讨论会观点综述,中国农村经济1986年第12期。3.韩俊:农业剩余

14、农村劳动力转业模式议,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年第4期。4.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利用与转移课题组:中国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1期。5.黄祖辉:中国农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6.冯兰瑞: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改革1993年第4期。7.陈吉元:坚持和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10期。8.冯宪:农民进城问题,认识和对策,改革1990年第5期。9.任建平、赵龙跃:90年代农业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10.王郁昭:关于农民跨区

15、域流动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2期。11.赵树凯:正确对待农民流动,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1期。12.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3.杨涛、蔡昉:农户兼业行为与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11期。14.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15.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6.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7.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

16、出版社,2002年。18.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9.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20.蔡昉、都阳、王美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21.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22.崔传义: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农民进城市就业,中国劳动2005年第5期。23.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24.王桂新: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科学出版社,2005年

17、。25.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26.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27.黄祖辉、钱文荣,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0年第2期。28.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改革和发展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29.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研究报告,1999年。30.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2期。32

18、.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33.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34.赖德胜:教育、农村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35.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36.朱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7.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38.张车伟、Albert Park :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39.李建民:中国农村劳

19、动力市场多重分割及其对农村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40.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1.陈金永: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人口迁移。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2.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载于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3.朱宇、杨云彦等: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2005年第7期。44.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8页。45.刘乃全: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

20、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46.杨云彦、陈金永、刘塔:外来农村劳动力对城市本地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武汉调查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发现,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2期。47.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48.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于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9.唐灿、冯小双: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载于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0.吴江、刘行前:劳资关系与经济发展2005年第5期。51.黄平

21、: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52.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3.曾绍阳,唐晓滕: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2004,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4.马忠东等: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55.赵耀辉:跳出农门:中国农村人口到城镇迁移决策。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56.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57.龚维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农村社会变迁,文物出版社,1998年。58.邓祖善:加快民工

22、潮向创业潮的转化,农业经济与技术1997年第1期。59.庾德昌、王化信主编: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60.崔传义:中国农民流动观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61.章铮: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62.冯等田: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于结构特征和区域市场可竞争性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四期。63.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64.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65.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66.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67.谢嗣胜、姚先国: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68.史晋川、赵自芳: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6期。69.梁雄军、林云、邵丹萍: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对浙、闽、津三地外来务工者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