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娄成武-魏淑艳)(一)-绪论-超详细背诵版整理(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77331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娄成武-魏淑艳)(一)-绪论-超详细背诵版整理(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学原理》(娄成武-魏淑艳)(一)-绪论-超详细背诵版整理(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娄成武-魏淑艳)(一)-绪论-超详细背诵版整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娄成武-魏淑艳)(一)-绪论-超详细背诵版整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理学原理本节复习思考题第一节 关键术语管理 管理职能 物本管理 人本管理 公共管理 工商管理 第2节 管理者一、德鲁克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管理者的角色”一词是由美国管理学者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1955年提出的概念。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大体上分为三类: 1.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为此,管理者首先需要确定组织存在的目的、组织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其次需要使组织通过各种管理活动获取资源或最大利润;2.管理管理者,上层管理者要监督和管理下层管理者。上层管理者都负有下面的职责:主导和影响下层管理者,使之为了

2、组织目标的实现积极工作和努力奋斗;构建适合的组织结构;培养管理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培训下层管理者,使其管理工作的技能得到提高。再次,管理者要保证组织“为社会服务”和为自身发展“创造顾客”。 3.管理员工和工作。管理者需要认识两个趋势,一是管理的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管理的工作性质也是不断变化的,工作的承担者既有体力劳动者,也有脑力劳动者,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者的数量大大增加,因而管理的方式需要探索;二是处理好与各级各类人员之间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要求管理者要正确认识人的特性,人是复杂的,人具有个体差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对人性有正确的认识,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二、明茨伯格关于管理

3、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继德鲁克之后,20世纪60年代末期,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通过对五位总经理工作进行的深入观察,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的新理论。这种理论对当时流行的对管理者角色的看法提出了挑战。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者究竟在干什么的新观点。他把管理者的特定的管理行为定义为管理者的角色,提出了管理者扮演的三大类型、十种角色的理论。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要履行组织与外界交往如主持签约、接待来访等许多法律性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领导者角色是与下属沟通和建立关系,激励和培训员工,具体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联络者的角色是保持同外界的接触和联系网络,从事发感谢信、外部委员

4、会工作和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2.信息传递角色。属于接收和传递信息,以便管理者充当所在组织的神经中枢的角色。监察者角色是寻求和收集影响组织发展的内外信息的角色。传播者角色是要把组织的内外信息传达给组织有关成员的角色。发言人角色是把组织的某些信息向外界宣布的角色。 3.决策制定角色。发起者角色是充当改革和创新的发起者和设计者、鼓动者的角色。麻烦处理者是当组织遇到重大的难以预料的困难时采取纠正行动的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是充当分配组织各种资源的角色。谈判者角色是作为组织的代表负责对外谈判事宜。三、管理者的基本技能有哪些? 法约尔认为,在企业组织中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可以区分为技术、商业、财务和管理四项能

5、力。 法约尔比较了大型工业企业技术人员和领导人能力的相对重要性,他得出结论:“在各类型企业里,下层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该类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而较高层的领导人的主要能力则是管理能力。” 法约尔还指出了不同规模企业领导者的职能的重要性。小型工业企业领导人主要能力是技术能力。随着企业等级的上升,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必然增加,同时技术能力重要性相对减少。在中等企业里这两种能力相等。大型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能力。企业越大,管理能力越起主导作用。 商业和财务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领导人比对于技术职能的中下层工作人员起着重要得多的作用。随着企业等级上升,管理比率增大了。 相比法约尔的企业人员能力观点而

6、言,美国学者罗伯特L卡茨提出的观点更具有通则性,他认为管理者要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对于管理者来说,虽然不一定要成为精通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专家,但却不能做所从事工作的门外汉,否则不能胜任管理工作。在组织管理者工作安排中,常常因管理者的岗位轮换等因素使一些管理者由一个熟悉的岗位转入一个陌生的岗位,有些人因缺乏新管理岗位的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新岗位,从而出现外行领导现象,这对专业性较强的组织工作开展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一般管理者来说,

7、不可避免地要与上级、同级和下级打交道。管理者不仅要具有说服上级、团结同级、带动下级工作的能力,还要具有协调组织与外界的关系,形成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能力。在现实中,人际技能是一个管理者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一个影响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选拔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其是否拥有人际技能这个因素,单纯的技术骨干未必适合做管理工作。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指管理者能够洞察组织及组织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对某种客观事物发展状况的抽象概括和判断能力。现实中,管理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处置时有发生的突发事件,保证组织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是

8、对管理者概念技能的严峻考验。面对复杂的环境变化时,只有拥有较高的决断能力,才能认清组织的优势和劣势,把握机会,迅速做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决策,从而保证组织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管理者拥有较高的概念技能尤为必要。(对高层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是:概念技能最重要,人际技能次之,技术技能再次之;对中层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是:人际技能最重要,概念技能次之,技术技能再次之;对基层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是:技术技能最重要,人际技能次之,概念技能再次之。这其中人际技能对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至关重要。)第3节 管理思想与方法一、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规律、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以指导人们

9、千差万别的管理活动。具体说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方面。1.从管理的实践出发研究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史。研究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起源,追溯其发展进程,透视不同时期的管理环境,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2.从管理者出发研究管理过程。管理活动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动态的过程,要研究管理活动涉及哪些职能,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执行这些职能涉及的组织要素进行研究;对执行各项职能中应遵循的原理、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同时要对执行职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克服阻力进行深入的研究。3.从生产关系,生产力,上层建筑三个方面来研究管理学在生产力方面,管理学主要研究生产力诸要素相互间的

10、关系,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获取、配置和使用人、物、财、机会和信息等资源,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生产关系方面,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问题。在上层建筑方面,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政治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护现行社会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4节 现代管理理论一、

11、 现代管理理论有哪些理论?二、 请陈述各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1管理过程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Hard Koontz,19081984)。(他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芬特利,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管理过程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美国和国际管理学会会员,1963年曾任美国管理学会主席。自1941年以来,撰写了大量的有关管理理论的专著和论文,许多重要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很多地区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以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可以被看作是人们有组织地集合起来以实现目标的过程。这个学派将其管理理论建立在以下几个信条基础之上: 1

12、)管理是一个过程,在对管理人员功能进行分析后,可将这个过程进行最优化分解。2)众多企业长期形成的管理经验可以被作为一些基本概念和普遍原则一般被称为原理的基础。在对管理加以认识和改进时,这些原理具有帮助澄清认识和增强预见性的价值。3)基本概念可以成为研究的焦点,以确定它们的正确性,并提高它们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可行性。4)基本概念在被证明是正确的并经过了完善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5)管理是一种技能,像医学和建筑学一样,通过掌握其基本规律可以得到提高。6)管理的原理就像生物和物理原理一样,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实践者想在提出的方案中回避原理以节约必要的费用,但原理仍然存在。7)同其

13、他科学和艺术领域一样,文化、物理和生物等因素对管理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管理理论没有必要涵盖知识的各个领域,把它们作为自己学科的基础。2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19092004),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接受教育,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于1937年移民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籍。1946年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从而奠定其管理管理大师的地位。2003年7月接受美国总统布什颁赠美国最高荣誉勋章“总统自由奖章”。 德鲁克最重要的贡献:一是

14、很早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二是指出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三是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四是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德鲁克的管理学成就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媒体也对其给予极高评价:经济学人说,“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必定是彼得德鲁克”;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 3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Z. Barnard,18861961)。是美

15、国高级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长期从事组织管理工作,将组织看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系统。 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组织,指出了组织的本质,组织是“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的系统。”他关于组织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就是一个社会合作系统。2)系统的存在取决于三个要素:统一的目标;协作的意愿;信息的联系。系统合作成效的高低取决于组织中个人的成效及人们之间合作的成效。3)组织的管理者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管理者要承担三项职能,即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和沟通系统;确定组织的目标,并运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予以阐明;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努力工作。从组织是人和人之间协作关系的角度,巴纳德提出了 “组

16、织平衡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除了取决于组织成员自觉自愿接受权威外,还取决于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即参加和不愿意离开组织,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做出贡献。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二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这一解释组织生存和发展原因的理论,也称为“组织存续的理论”。巴纳德还探求了非正式组织情况。在正式组织系统中还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起着三种作用:信息交流;通过对协作意愿的调节,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维护个人品德和自尊心的感觉。这些作用使非正式组织成为正式组织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也有不良影响和作用。4人际关系学派罗特利斯伯格(1898197

17、4,美国)和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 1949 ,美国) 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根本依据是:管理是通过人来完成某些事情的活动,因此,研究管理必须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注意研究个人心理及其动机。他们以心理学作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激励和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对管理人员颇有启发的见解。强调处理好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技巧。但仅仅强调人际关系毕竟不能包括管理的一切,仅精通心理学往往难以成为一个绩效良好的领导者,还需要关注管理中其他问题。5群体行为学派该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和活动是梅奥及霍桑试验,50年代后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19

18、23年 ,美国)成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该学派与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容易被混同为一个学派。但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群体行为学派侧重于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而不是研究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具体表现为研究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组织中个人的从众行为以及组织中的信息沟通等;群体行为学派是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由于他们研究组织中群体的行为,因此,他们又被称为组织行为学派。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特里司特(E.L.Trist)及其在美国塔维司托研究所中的同事。他们根据对煤矿中采煤方法研究的结果认为,要解决管理的问题,仅仅分析社会问

19、题是不够的,还需要分析技术系统对社会的影响。他们发现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和群体行为、个人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认为管理绩效以至于组织的绩效好与差不仅取决于人们的行为态度及其关系,而且也取决于人们所处的技术环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投入应用的今天更是如此。因而提出在管理实践中,必须把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的协调。因此,他们特别注意研究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等问题。7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19162001),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是一位在管理学、经

20、济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诸多研究领域均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学者。 西蒙管理决策过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西蒙认为管理主要包括决策与执行,执行过程也是决策的过程。因此,他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著名命题。2)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情报搜集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审查活动阶段。3)客观条件充满了局限,人类无法做到“绝对理性”,人也不是“经济人”,只能是“行政人”,“行政人”的理性不是“客观理性”而是“有限理性”。 4)根据决策内容的重复程度,把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根据决策面临的自然状态,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5)决策过程与组织的集权和分权有关系

21、。事关整个组织发展的决策必须集权,组织内其他性质的决策可以采取分权的形式。8管理科学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研究管理学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著名学者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E.S.Buffa)等人。他们开拓了管理学的全新研究领域,使管理从以往定性的描述走向了定量的研究阶段。“管理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这一学派对管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存在弱点:主要表现为管理涉及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有些因素无法量化;此外,管理活动毕竟要靠人来执行,忽视人的因素也是它的不足,它还应该与行为科学相结合。 9沟通

22、(信息)中心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李维特(H.J.Leavitt),其代表作是沟通联络类型对群体绩效的影响;申农(Claude Shannou)和韦弗(Warren Weaver),其代表作是沟通联络的数理统计理论这一学派同决策理论学派关系密切,其基本观点如下:1)把管理人员看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这一学派认为,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收、储存与发出信息;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岗位犹如一台电话交换台。2)强调计算机技术在管理活动和决策中的作用,强调计算机科学同管理思想和行为的结合。大多数计算机科学家和决策理论家都赞成这个观点。10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

23、代,代表人物是弗里蒙特卡斯特(F.E. Kast)、罗森茨威克(J.E. Rosenxweig)和约翰逊(R.A. Johnson)等美国管理学家。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2)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3)以责任为中心,分配给每个管理人员一定的任务,且要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4)以人为中心,给每个员工都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业绩支付报酬。系统管理学派在现实应用中也存在不足。实践中的管理者认为它抽象,不成熟,难以付诸实施;从事研究的学者认为它过于复杂,可变量过多,不便于研究。 11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

24、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所谓权变,即随机应变的意思。权变理论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条件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权变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每一种现代管理理论的不是什么?四、现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有那些?(1)强调系统化管理。即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这样一个

25、问题,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所以,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能够从整体角度来认识问题,以防止片面性和受局部的影响。(2)重视定量分析。尽管管理涉及的因素不是完全可以依靠量化分析能够解决的,但在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中运用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确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3)重视人的因素。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目标要依赖人才能实现,而人的需求和行为又与组织和管理的需求存在着许多差异,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必须使组织中人的行为和需求尽量与组织保持一致。这就需要研究人的需求和行为,尽可能满足人们合理的需求,以求最大

26、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4)重视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中都不同程度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非正式组织可以促进正式组织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非正式组织又可以破坏正式组织的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重视非正式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对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5)重视信息和沟通工作。信息是组织管理的资源和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离开信息就寸步难行,信息工作必须重视。同时,组织内的沟通工作对于提高管理的效率也很必要,因为沟通可以提高成员的满意度,对工作绩效提高大有益处。(6)管理的权变观点。与古

27、典管理理论不同,现代管理的权变理论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因此,主张从实际出发,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采取适当的管理观念、技术和方法。(7)管理的技术系统的观点。现代管理理论认识到管理绩效不仅取决于人们的行为态度及其关系,而且取决于人们工作所处的技术环境。如今,技术对管理的贡献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重视技术的作用对于管理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五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有哪些具体内容?二、战略管理理论的涵义是什么?三、组织文化管理理论有哪些内容?四、组织再造理论的定义是什么?五、学习型组织理论内容有哪些?六、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概括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七、解释专业术语“戴明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