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67279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高一年级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高一年级语文教案: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2.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3.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2.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3.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设想1.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突出单元教学重点,而且还要起示范教读的作用。整个

2、教学过程可分步进行:先让学生初读,从总体上把握全文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研读,抓住课文的某些重要的局部,就“夹叙夹议“和周密安排结构这两个要点进行重点讲析;最后组织复读,总结规律,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课文的第 2 页总体。2.本文内容博大精深,且同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之处,根据单元教学整体性的要求,教学本文时既应从整体出发,大胆取舍,突出重点,不追求面面俱到,又要抓住文章的个性,避免在教学中以共性掩盖个性。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夹叙夹议的写法和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而其个性是写人记事,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写的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琐细的事情。3.由于当

3、时文网森严,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题;初读全文;研读第一部分。(早读时间:听录音;概括五部分段意。 )讲读过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又一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 dang 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样揭露国民 dang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第 3 页二、背景介绍。让学生阅读课文注解,然后教师补充介绍五烈士被秘密枪杀后,国内外民众、特别是鲁迅先生无比气愤、英勇斗争的有关史

4、实:* 鲁迅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后,当即吟成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 ,沉痛哀悼了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战友,并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 dang 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国民 dang 反动派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当时苏、法、德、美、英、日等国家的进步作家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了为国民dang 屠杀中国革命作家宣言 ,揭露国民 dang 反动派的罪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冲破封锁,于 4 月 25 日秘密出版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 ,在上面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 dang 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和为国民 dang 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

5、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 。鲁迅也在这个专号上发表了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 ,在后文中他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当年 5 月,鲁迅又写出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第 4 页一文,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 dang 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当时国内的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鲁迅便委托当时在华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译成英文,寄到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史沫特莱曾考虑此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可是鲁迅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就这样,鲁迅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五烈士

6、被枪杀的事实真相。* 9 月,左联机关刊物之一北斗杂志创刊,鲁迅选了一幅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作封面,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悼念之情。* 1932 年 7 月 11 日,烈士牺牲一周年又五个月时,鲁迅将一年前吟成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书赠日本歌人山本初枝。1933 年 1 月 26 日,又将这诗题赠给许寿裳,以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1933 年 2 月 7 日至 8 日,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悼文,这时左联主办的以及它的外围刊物已荡然无存,鲁迅想方设法,终于1933 年 4 月公开发表在标榜第三种人的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月刊第二卷第六期上。三、解题。1 提

7、问。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 ,即然是“记念“,第 5 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2 学生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划出解答问题的有关句子。3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

8、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第 6 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

9、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四、读读想想。1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速读课文,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五个部分的内容,并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每部分大意。教师巡视课堂,适当点拨,并注意发现学生概括的正误典型。2 学生交流概括的段意,教师注意让正误两种概括的典型发表意见,以便引发学生以准确、简明为标准评价议论。

10、3 教师归纳、板书: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第 7 页(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四)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五、学生研读第一部分,议论并回答下述问题:1 第一段中,将“悲愤“改为“悲哀“行不行?为什么?提示:不行。作者对几位青年作家被残暴杀害,不仅仅感到悲哀,还对统治者这一暴行表示无比的愤怒。如改成“悲哀“,便不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心情。“我很想借此“中的“此“指什么?提示:指“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2 怎样理解第 2 段中“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

11、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这句话的意思?提示:这句话极概括地叙述了当时上海报刊杂志对五烈士遇害牺牲的四种不同态度:“不敢“,说明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反动派,但怕惹祸,所以“不敢载“;“不愿“,即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故不愿载;“不屑“,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载“,显然,这是站在反动立场上。而文艺新闻就敢于透露出一些消息,尽管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做,但它还是大胆地采用巧妙的斗争策略,“隐约其辞“地把反第 8 页动派秘密杀人的事捅了一个洞。总之,这句话把当时报刊革命的、进步的、中间的和反动的种种政治态

12、度明确而形象地反映了出来,其矛头直指国民 dang 反动派,揭露了它不仅残暴地杀害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而且极力封锁杀人事实的黑暗统治。3 复述作者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提示:作者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六、研读第二部分1、第一、二部分是怎样连结起来的?照应邀见;敢于托付柔石(承上启下)2、第二部分第

13、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评价柔石的性格特点的?硬气;迂。3、作者由柔石的性格联想到方孝孺,有何深意?突出柔石的性格;暗示国民 dang 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同朱棣没什么区别。第 9 页4、第二、四部分通过哪些材料写出柔石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体现他的“硬气“和“迂“的性格的?参与设立朝花社,从事文学宣传借钱做印刷资本,承担一切杂务 损己利人的设法还借款 高尚品德 “硬气“扶我走路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圆睁“抗议“叹息“(不信骗人、卖友) 天真善良 “迂“5、作者写了三位作家,除优点之外,还写了缺点没有?殷夫 故意曲译 憎恶国民 dang,热爱人民柔石:迂不信卖友、视官场太高单

14、纯善良;敌人狡诈不敢与女子一同走路 关心鲁迅冯铿:体质弱,不美 心灵美;敌人恶;意志坚强(反衬作用)(写出发展:柔石怀疑减少;对官场认识改变;敢于同女子走路)小结写人要讲求真实,在充分展现人物优点的同时也不回避人物的某些缺点,写出人物不断克服自己缺点的过程,描写第 10 页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使读者受到感染教育。7、研读第二部分,质疑问难。 (略)讨论。1 在第二部分中,除了记叙的内容外,穿插了哪些议论?这些议论起什么作用?提示:* 在叙述“我的决不与投稿者相见“的原因和“故意回避“一般文学青年时,议论了柔石是当时作者唯一“敢于随便谈笑“和“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体现了作者对柔石的评价,说

15、明了作者与柔石的相知之深。* 在叙述了与柔石的来往缘由和柔石的姓名、籍贯时,通过方孝孺的典故,简洁议论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 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一句议论,它同上例一样,对所记叙的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 在记叙了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决心和作者对冯铿“很隔膜“后,连用了三个“疑心“发表议论,逐一否定了冯铿的急于事功和柔石的受人影响后,承认自己不如柔石“决定地改变“的“斩钉截铁“,既谦虚地剖析了自己“第 11 页偷懒“的“伤疤“,又对比显示出柔石的进取精神。三、第三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的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的关系(密切)。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被捕前的情况转到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作业背诵七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习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