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设施方案(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27898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设施方案(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设施方案(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设施方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设施方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创建农业部甘州区蔬菜标准园工作实施方案 甘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黑河中上游流域。地理位置优越,区内交通便利,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连霍高速公路、国道312线、227线从境内穿过,乡村道路四通八达,通讯网络覆盖全境。全区辖18个乡镇,245个行政村,1999个村民小组,9.1万农户,总人口50.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64万人,有农业耕地面积95万亩。区内平均海拔1474米,年均气温7.6,0的有效积温3592.4,10的有效积温3076.1,年日照时数3085小时,年无霜期138-179天,气候及光热水肥条件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地域优势

2、和灌溉条件,该区发展蔬菜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市场带动和利益驱动下,我区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蔬菜生产成为带动我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区蔬菜生产面积已达20.3万亩,为创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一)总体思路农业部甘州区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由农业部下达,甘肃省经作站主管,甘州区农牧局负责实施。该项目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推进蔬菜标准园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二)技术路线通过引进示范推广一批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

3、设冷链贮运设施、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深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蔬菜标准化水平,提高蔬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改善产品品质,保证质量安全,创立甘州蔬菜品牌,提高知名度,开拓市场,增强市场供应能力,推动我区蔬菜生产向更高水平发展。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的实施,将对推动我区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蔬菜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标准园现状、实施区域与目标任务(一)标准园现状我区蔬菜标准园选定在甘州区长安乡万家墩村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该合作社目前有会员1200多户,建立基地5000亩,注册资金100万元。2011年在合作

4、社的带领下新建了230座高效日光温室,建立了特色产业培训示范基地,先后引进了美国芦笋、火龙果、木瓜、香蕉、草莓等,以发展设施反季节栽培,并由乡政府扶持、专业合作社牵头新建了集观光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生产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培训示范专用日光温室两座,实行集约化经营,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连片种植、统一品种组合、统一集约管理、统一采收包装,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制定了技术规程和栽培模式,坚持开展生产管理技能的培训,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合作社除符合蔬菜标准园建设主要任务和创建内容的要求外,其基地土壤、水利和工作基础条件好,合作社领导和技术力量强,政府高

5、度重视,基地菜农积极性高。(二)实施区域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万家墩村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创建面积250亩。(三)目标任务项目的目标任务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区蔬菜重点发展区甘州区长安乡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创建1个设施蔬菜标准园,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面积达到250亩以上,设施蔬菜标准园环境达到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园内道路规划整齐,作业和运输方便,机井和高标准节水灌溉渠道配备完善且布局合理。通过大面积推广蔬菜标准化集成技术,生产标准化达到100%,产品商品化处理达到100%,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通过推广穴盘育苗、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

6、综合集成技术,在2011年基础上,平均亩节本增效600元以上。产量指标:黄瓜亩产8000kg/亩,辣椒亩产6000kg/亩,番茄亩产10000kg/亩,西葫芦亩产7000kg/亩,茄子亩产5000kg/亩;质量指标: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节本增效指标:节本增效11.5%。三、创建内容(一)主推品种与技术1、主推品种:主要以日光温室辣椒、茄子、黄瓜、番茄、西葫芦为主。辣椒品种有: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5号等;茄子品种有:尼罗长茄、布利塔长茄、爱丽舍等;番茄菜品种有:耐莫尼塔、格利、百利等;黄瓜品种有:津冬1号、中华瓜神、亨优402-2等;西葫芦品种有冬玉、美国碧玉、晶玉1号等。2、主推技术:推广

7、应用优良新品种;集约化穴盘育苗移栽技术;滴灌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病虫害联防统治技术。(二)蔬菜标准园创建达到“五化”。1、规模化种植。根据目前我区蔬菜生产的基础条件、生产水平、基地规模、市场培育、贮运加工、技术力量及发展潜力等因素,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的要求,选择在我区蔬菜重点发展区甘州区长安乡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开展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推动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集中连片面积达到250亩,带动面积20000亩以上。2、标准化生产。标准园建设实现优良品种和优质种苗覆盖率达100%。设施蔬菜六项主推技术

8、到位率达到100%,标准化生产技术利用率达到100%,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具体措施如下:.选用优质、高产、适宜高原气候特点,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蔬菜品种。推广丰富的蔬菜品种,满足不同客商、不同市场的需求。.建立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生产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日光温室辣椒、茄子、黄瓜、番茄、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将标准园主要示范推广的以设施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的集成技术,包括集约化穴盘育苗移栽技术、高垄覆膜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到生产技术规程当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组建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定

9、期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到蔬菜标准园,举办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指导标准园合作社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专家组和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实施。蔬菜标准园分5个片组管理,每50亩为一个示范片组。每个技术人员负责一个示范片组的技术指导,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辐射带动项目区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一处。面积20亩,集中培育优质适龄壮苗统一供应,标准园100%采用集约化育苗。.建立标准化生产管理档案。统一印制载有项目示范内容、主推技术、主推品种、技术指导员服务,以及片组签字认可的“标准园管理档案”。.加强技术服务。技术部门为标准园创建合作社提供及时、

10、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向农户公开专家和技术指导员的联系电话、信箱等,充分利用电话、网络、农资销售网点等形式,推进生产信息化,提高标准园创建合作社开拓市场的能力。.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检测体系。标准园已通过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已有4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3、商品化处理。大力发展蔬菜产品清洗、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保鲜贮运。蔬菜标准园的产品100%实行商品化处理,标准园建立2000吨蔬菜贮运制冷库一座,尽快创建冷链系统。外销蔬菜要100%实行清洗、分级、包装和贮藏

11、、运输、销售环节的全程冷藏保鲜。4、品牌化销售。加大“万通”蔬菜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蔬菜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以“万通”蔬菜品牌销售。5、产业化经营。蔬菜标准园创建,以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产品订单生产。四、资金预算与使用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需财政补助资金为5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费用5万元;2、温室大棚建造补助25万元3、集约化育苗补助费用10万元;4、物化技术补贴

12、5万元;5、组织观摩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费用5万元;五、建设单位情况和建设进度安排(一)组织实施单位甘州区蔬菜标准园项目领导小组组 长:袁斌才 甘州区政府副区长副组长:马 河 甘州区农牧局局长 王东升 甘州区财政局局长成 员:韩守仁 甘州区农业局副局长 陈 益 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周志龙 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农艺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周志龙同志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项目管理单位:甘肃省经作站、甘州区农牧局、甘州区财政局项目组织实施单位:甘州区农牧局项目工作办公室:甘州区经作站项目办公室地址:张掖市甘州区县府街124号农牧办公大楼5楼项目办公室电话:0936- 传

13、真:0936-邮政编码:(二)甘州区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赵贵宾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研究员张学斌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张东昱 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陈 益 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周志龙 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农艺师白晓军 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陈 婧 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张雪梅 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副主任农艺师(三)承担单位情况项目承担单位甘州区长安乡万家墩村万通蔬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目前有会员1200多户,注册资金10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王海涛 甘州区万通蔬菜专业合作

14、社社长联系电话:项目联系人:王生文 甘州区长安乡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 联系电话:(四)建设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时间: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其中:2012年1月至3月,完成选择品种、标准园建设地点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开展技术培训等;2012年4月至9月,建造生产设施,落实蔬菜种植面积,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物化补助,改善生产条件,开展质量监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2012年10月至12月全面完成项目创建任务,并请省上组织专家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区上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为组长,区农业局、区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

15、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在区经作站设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安排处理项目日常工作。区经作站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领导小组,项目专家组负责方案的审定,确定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抓好宣传发动、任务落实、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及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二)组建专家组,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聘请省市区农业技术部门的园艺、植保、土肥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和服务。同时,在蔬菜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示范农户,深入标准园进行现场观摩。对蔬菜生产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建立标准园建设管理合同和标准园作业日志等制度,加强对标准园产地环境和农药、化

16、肥、地膜等投入品的监管。(三)加强创建工作督导检查。邀请省、市农业、财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及时向农业、财政部门上报项目执行进展情况。对标准园创建活动要加强自查,确保各项任务指标、技术措施到位,保质保量完成标准园创建目标任务。要按农业部统一标准在创建标准园设立标牌,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组织进行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督导检查,如实汇总上报项目执行情况。项目结束后,请省上组织的专家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落实“双轨”承包责任制。推行区、乡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逐级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对标准园实行“四定五明确

17、”管理制度,即对标准园定地块、定人员、定技术措施、定效益指标;对承包管理的标准园明确其基本情况、技术指标、效益指标、行政与技术主管、栽培技术规程。严格承包考核制度,奖罚分明,把产品质量监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典型培育、农民增收、菜农培训等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从上到下建立行政主抓、部门指导、乡镇推动实施的组织体系,形成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行机制。(五)加强宣传培训,推进标准化生产。项目区各级领导都要树立依靠科技项目的实施推进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科技增收的思想,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首先要抓好区、乡两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然

18、后再从培养、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入手,通过技术讲座、播放录像、发放资料、现场观摩、蹲点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将主推技术、主推品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理念渗透到千家万户、普及到专业合作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和观念支撑,确保项目创建各项任务的完成。在抓好项目工作的同时,做好项目实施和进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项目实施阶段,每月要在“甘肃农业信息网”等网络、新闻媒体上刊登报道项目进展相关方面的消息,以增强项目实施效果。(六)加强政策支持。区农业局将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水电路、集约化育苗、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运保鲜等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确保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七)坚持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发展与推广机制创新相结合。通过推广机制创新,把有关项目、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相关要素协同导入到标准园创建合作社,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