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02909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试从隔热的观点来分析:(1)多层实体结构;(2)有封闭空气间层的结构;(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它们的传热原理及隔热的处理原则。答:(1)多层实体结构:多层实体材料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导热。处理原则:1)为了提高材料层隔热的能力,最好选用和都比较小的材料;2)采用粘土方砖或外饰面采用浅色,可使隔热效果良好。(2)有封闭空气间层的结构:在封闭空气间层中的传热方式主要是辐射。处理原则:1)在间层内铺设反射系数大、辐射系数小的材料如铝箔;2)外饰面的轻质隔热材料和浅色也很重要。(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是当室外空气流经间层时,带走部分从面层传下的热量,从而减

2、少透过基层传入室内的热量。处理原则:1)增加进气口和排气口处的风压或热压;2)通风间层内表面不宜过分粗糙 ,进、出口的面积与间层横截面的面积比要大。为提高封闭间层的隔热能力应采取什么措施?外围护结构中设置封闭间层其热阻值在冬季和夏季是否一样?试从外墙及屋顶的不同位置加以分析。答:提高封闭间层的隔热能力采取措施:(1)在间层内铺设反射系数大、辐射系数小的材料如铝箔;(2)把封闭间层放置在冷侧。外围护结构中设置封闭间层,在冬季和夏季其热阻值情况:(1)空气间层的热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对流换热;(2)是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辐射换热。(2)在有限空间的对流换

3、热强度,与间层的厚度,间层的位置、形状,间层的密闭性等因素有关,所以,对流换热不同,屋顶和外墙的热阻不同。(3)由于冬、夏空气间层所处的环境温度,其间层中的辐射和对流换热量都随环境温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其辐射传热不同,在低温环境中辐射换热量比高温环境少,热阻较大。试从降温与防止地面泛潮的角度来分析南方地区几种室内地面(木地板、水泥地面、磨石子地面或其它地面)中,在春季和夏季哪一种地面较好?该地面处于底层或楼层时有无区别?答:从降温与防止地面泛潮的角度来看,在春季和夏季用选用:木地板.因为,在南方湿热气候区,在春夏季节,为了要避免“差迟凝结”现象(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骤然增加时,室内物体表面由于

4、热容量的影响而上升缓慢,滞后若干时间而低于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当高温高湿的室外空气流过室内低温表面时必然发生大强度的表面凝结),用热容量小的材料装饰地板表面,提高表面温度,减小夏季结露的可能性,效果较好。若用木地板,处于底层时,由于地层土地的热惰性大,表面温度较低,结露更为严重,所以,用木地板时要架空地面,用空气层防结露。采暖房屋与冷库建筑在蒸汽渗透过程和隔汽处理原则上有何差异?答:采暖房屋:水蒸汽是由室内向室外渗透,隔汽层应设置在室内高温高湿的一侧冷库建筑:水蒸气是由室外向室内渗透,隔汽层应设置在室外高温高湿的一侧试说明一般轻质材料保温性能都比较好的道理,并解释为什么并非总是越轻越好?答:轻

5、质材料一般空隙率较大,导热系数随空隙率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材料的热阻比较大,保温性能比较好。但是,当材料轻(密度小)到一定的地步,太大的空隙率,会使对流传热显著增加,孔壁温差变大,辐射传热加大,这样会使大量的热量散失掉,保温性能降低。试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答:外保温的优点:(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2)由于承重层材料的热容量一般都远大于保温层,所以,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外保温对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十分有利(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内表面局部结露。(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外保温

6、的缺点:(a)外保温比较适合住宅,规模较大的建筑如办公大楼,外保温效果不明显。(b)墙体外保温处理,在构造上比内保温复杂,外饰面比较难处理。倒铺屋面有哪些好处?目前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什么困难?答:倒铺屋面好处:可消除屋顶内部结露,从而提高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又使防水层得到保护,大大提高防水层的耐久性。推广应用方面存在困难:一是倒铺屋面对保温材料要求高,目前,还没有适合倒铺屋面的理想材料;二是保温层上面的覆盖层,一般用大阶砖、混凝土预制板、卵石、蛭石等,造价比较高。为什么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其厚度不是成正比关系?怎样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答:固体材料层内是以导热方式传递热量的。在空气间层中,导热、对流和

7、辐射三种传热方式都明显的存在着,其传热过程实际上是在一个有限空气层的两个表面之间的热转移过程,包括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其热阻取决于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和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所以,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厚度之间不存在成比例地增长关系。1. 将空气间层布置在维护结构的冷侧,降低间层的平均温度,减少辐射换热量2. 在间层壁面上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目前建筑中采用的主要是铝箔。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答: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各要素均影响人体热舒适感。室内空气温

8、度:是表征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参数。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按房间的使用要求而对房间的温度有相应的规定:冬季室内气温一般应在1622,夏季空调房间的气温多规定为2428 ,并以此作为室内计算温度。室内实际温度则由房间内得热和失热、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及通风等因素构成的热平衡所决定,设计者的任务就在于使实际温度达到室内计算温度。空气湿度: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5060%。在大多数情况下,即气温在1625时、相对湿度在3070%范围内变化,对人体得热感觉影响不大。如湿度过低(低于30 %),则人会感到干燥、呼吸器官不适;湿度过高则影响正常排汗,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如湿度过高(高于70 %)则汗液不易蒸发,最令人

9、不舒适。气流速度:室内气流状态影响人的对流换热和蒸发换热,也影响室内空气的更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舒适的气流速度应小于0.3m/s;环境辐射温度:环境辐射温度对室内热环境有很大影响。在炎热地区,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除了夏季气温高外,主要是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辐射,特别是由通过窗口进入的日辐射所造成。而在寒冷地区,如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过低,将对人产生“冷辐射”,也严重影响室内热环境。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1、表观颜色对外围护结构外表面的辐射传热有影响:黑色表面,其辐射能力和对外来辐射的吸收能力均较大,浅色表面,对

10、可见光部分辐射吸收很少,在长波部分,其吸收能力和黑色面几乎一样;表观颜色对结构内的空气间层没有影响。2、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均有影响,比较粗糙的表面,无形中加大的外表辐射的面积,增大了辐射传热。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对开发有利于夏季防热的外表面装修材料,有什么启发?答:选择性辐射体也称非灰体,只能发射某一些波长的辐射线,同时也只能吸收某一些波长的辐射线,不像黑体全波段吸收和反射辐射热,所以,夏季作为以非灰体为主要成分的外饰面材料,自然得热少,表面温度低,起到防热的作用。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几个外墙内表面或地面产生表面结露现象的实例,并说明结露的原因答:1、淋浴房

11、内表面有水析出:原因在于,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多余的水蒸气被析出变成水附着在墙壁表面。 2、冬天窗玻璃表面的水珠或冰花:原因在于:窗玻璃处的温度过低,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多余的水蒸气变成水或结冰。1、建筑热环境分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外热环境。属于室内和室外的因素分别有哪些?答: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因而,建筑热环境分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外热环境。属于室外的因素:太阳辐射、空气的温、湿度、风、雨雪等室外热湿作用。属于室内的因素:空气温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水分等室内热湿作用。2、建筑热环境设计包括哪些?l建筑热环境设计目标是什么?答:建

12、筑热环境设计包括:建筑保温设计、防潮设计、隔热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等。建筑热环境设计目标:舒服,健康,高效。从生态建筑开始。3、拱顶和穹顶的优点在于?答:室内高度有所增加,人们头顶富裕的空间,可以保证热空气的上升和聚集在远离人体的位置;屋顶的表面积有所增加,太阳辐射作用在扩大的面积上,平均的辐射强度相对降低,屋顶吸收的平均热量下降,因此对室内的辐射强度有所减少;在一天的多数时间内,一部分屋顶处于阴影区,可以吸收室内和相对较热的屋顶部分的热量,将其辐射到阴影区内温度较低的空气中。4、结合气候设计的五大要素: 答:气候设计的五大要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气压与风,大气湿度,凝结与降水。太阳辐射太阳辐

13、射是来自太阳的电磁波辐射。气压与风 大气湿度 凝结与降水;空气温度;在地球表面上,太阳光谱的波长范围约在0.283.0微米之间。太阳光谱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区段: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相垂直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里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常数。太阳常数值约为1367w/m2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太阳辐射在透过大气层到地面的过程中又受到大气层中臭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的吸收和反射而减弱。其中一部分穿过大气层直接辐射到地面的称为直射辐射;被大气层吸收后,再辐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凡是起源于太阳的辐射,包括地球上

14、水面、玻璃和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以及天空和云层的散射均属短波辐射。建筑物这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通常传递的辐射能以及最后辐射输出的能都是长波辐射空气温度 室外空气温度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5、什么是“城市热岛”现象?避免或减弱热岛现象的措施?答:在建筑物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即”城市热岛”现象。.避免或减弱热岛现象的措施:1.在城市中增加水面设置、扩大绿化面积。2.避免方形、圆形城市面积的设计,多采用带形城市设计。7、传热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答:有三种 : 辐射 、对流和导热。建筑物的传热大多是三种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8、导热

15、系数大,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强。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答:物理意义: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影响导热系数数值的因素:物质的种类(液体、气体、固体)、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等。导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越不易导热9、什么是玻璃的温室效应?答:玻璃对太阳辐射中大部分波长的光可以透过,而对一般常温物体所发射的辐射(多为远红外线)则透过率很低。这样通过玻璃获取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室内构件吸收辐射而温度升高,但室内构件发射的远红外辐射则基本不能通过玻璃再辐射出去,从而可以提高室内温度。10、人的热舒服受环境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答:室内空气温度

16、、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室内风速)、环境辐射温度(室内热辐射)、以人的热舒服程度为评价标准。人的热舒服感主要建立在人和周围环境正常的热交换上,即人由新陈代谢的产热率和人向周围环境的散热率之间的平衡关系.三大定律:傅立叶定律内容:匀质材料内各点的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 或:一个物体 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与在其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成正比。 辐射系数:可以表征物体向外发射辐射的能力。反射系数:对于多数不透明的物体来说,对外来入射的辐射只有吸收和反射,既吸收系数与反射系数之和等于1。吸收系数越大,则反射系数越小 。 11、影响室内温度的主要因素有:答:1、室内热辐射:对一般民用建筑

17、来说,室内热辐射主要是指房间周围墙壁、顶棚、地面、窗玻璃对人体的热辐射作用,如果室内有火墙、壁炉、辐射采暖板之类的采暖装置,还须考虑该部分的热辐射。2、室内气温:是表征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参数。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按房间的使用要求而对房间的温度有相应的规定:冬季室内气温一般应在1622,夏季空调房间的气温多规定为2428 ,并以此作为室内计算温度。3、室内实际温度则有房间内得热和失热、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及通风等因素构成的热平衡所决定,4、室内空气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一般认为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5060%。在大多数情况下,即气温在1625时、相对湿度在3070 %范围内变化,对人体得热感觉影

18、响不大。如湿度过低(低于30 %),则人会感到干燥、呼吸器官不适;湿度过高则影响正常排汗,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如湿度过高(高于70 %)则汗液不易蒸发,最令人不舒适。5、室内风速室内气流状态影响人的对流换热和蒸发换热,也影响室内空气的更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舒适的气流速度应小于0.3m/s;但在夏季利用自然通风的房间,由于室温较高,舒适的气流速度也应较大。人头顶上的自然对流速度是0.2m/s,是人体对风速可以觉察的阈值,往往用来确定室内风速的设计标准。当空气流速0.5m/s,实验研究表明,只要把空气温度调整的合适(提高空气温度),就可以使空气的流动几乎觉察不到。室内热环境大致可分为:舒适的、可

19、以忍受的、不能忍受的有效温度最早由美国采暖通风协会1923年推出,为室内气温、空气湿度、室内风速在一定组合下的综合指标。在同一有效温度作用下,虽然温度、湿度、风速各项因素的组合不同,但人体会有相同的热舒服感觉。.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包括那几个基本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分别简述其要点答:表面吸热-冬季内表面从室内吸热,夏季外表面从室外空间吸热;结构传热-热量由高温表面传向低温表面 ;表面放热-冬季外表面向室外空间散发热量,夏季内表面向室内散热。每一个传热过程都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表面吸热和表面放热的机理是相同的,称为“表面换热”克服侧窗采光照度变化剧烈,提高侧窗采光5个措施。1. 提高窗

20、位置,可提高房间深处的照度,均匀性能得到很大改善2. 采用乳白玻璃,玻璃砖等扩散透光材料,或采用将光线折射至顶棚的折射玻璃,提高房间深处的照度,利于加大房间进深,降低造价。3. 采用倾斜顶棚,接受更多的天然光,提高顶棚亮度,使顶棚成为照射房间深处的第二光源。4. 在多层建筑中,侧窗位置较低时,将上面几层往里收,增加一些反射屋面,当屋面刷白时,对上一层室内采光效果明显。5. 在晴天多的地区,朝北房间采光不足,将对面建筑(南向)立面处理浅色,使墙面成为一个亮度高的反射光源,增加北向房间的采光量。避免直接眩光的方法:1. 限制光源亮度(增大面积,降低亮度)如加灯罩2. 增加眩光光源的背景亮度,减少二

21、者之间的对比度,如书和浅色桌面,亮度对比小,有利于视觉工作3. 减少眩光源对观测者眼睛形成的立体角4. 今可能的增大眩光源的仰角避免反射眩光的措施:1. 尽量使视觉作业的表面为无光泽表面,以减弱镜面反射而形成的反射眩光2. 使视觉作业避开和远离照明光源同人眼形成的镜面反射区域3. 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的光源4. 使引起镜面反射的光源形成的照度在总照度中所占比例减少,从而减少反射眩光的影响。优良光环境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方法共有五项1.适当的照度水平 2.舒适的亮度比 3.宜人的光色,良好的显色性 4.避免眩光干扰 5.正确的投光方向与完美的造型立体感基础知识传热:传热是指物体内部或者物体与物

22、体之间热能转移的现象。对流:是由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互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辐射:把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传热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子(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导热系数反映了壁体材料的导热能力。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度差为1(1K)时,在一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露点温度:相对湿度达到100,即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发光强度:光通量的空间分布密度称为发光强度。亮度: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采光系数

23、:是室内某一点直接或间接接受天空光所形成的照度与同一时间不受遮挡的该天空半球在室外的平面上产生的照度之比显色指数:导热阻:是热量由平壁内表面传至外表面过程中的阻力,表示平壁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饱和蒸汽压:空气中水蒸汽成饱和状态时水蒸汽部分所产生的压力。绝对湿度F:单位容积空气所含水蒸汽的重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在一定得温度和气压下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分压力量与饱和水蒸气分压力量之比。视野:当头和眼睛不动时,人眼能察觉到的空间范围叫视野。色温:当一个光源的颜色与完全辐射体(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发出的光色相同时完全辐射(黑体)的色温就叫此光源的色温,用符号TC,表示单位K(绝对温度)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