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控制程序(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97525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控制程序(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危险源辨识控制程序(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控制程序(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控制程序(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目的辨识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及级别,并确定更新重大风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控制。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覆盖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风险因素的批准。3.2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公司危险源的确认,评价其风险程度和级别,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3.3 各部门:负责本部管理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并参与评价工作。3.4 职工代表:负责参与危险源辨识,并参与评价工作。4.工作程序4.1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a)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

2、(b)识别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c)对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的调查;(d)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4.2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时机4.2.1以公司的全部部门和活动为对象,每年年初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4.2.2公司的整合型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状态评审。4.2.3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适时进行风险因素的评审。4.3危险源辨识4.3.1危险源辨识依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和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对照进行。与职业

3、病有关的危险源辨识依据由国务院卫生办公室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办公室门制定的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对照进行,按照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作出判断。4.3.2危险源识别的顺序为:a)公司地址或工程地址;b)公司占地平面布局或工程平面布局;c)建筑物;d)贸易过程;e)设备、装置;f)风险因素(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g)各种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h)生活设施和应急;i)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4.3.3危险源识别时,办公室将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表发给相关部门,各部门从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出能够控

4、制或可施加影响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填写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表并反馈到办公室。在识别时应考虑以下内容: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特别行业;b)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c)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d)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e)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在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时应充分考虑因素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4.4风险评价:各部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后,办公室按下述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并填写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与风险评价记录。4.4.1对于已选择确定的危险源,按照公司的特点将危险源分为以下类别:a)物体打击;b)车辆伤害

5、;c)机械伤害;d)起重伤害;e)触电;f)火灾;g)噪声;h)高处坠落;i)化学爆炸;j)中毒和窒息;k)其他。4.4.2事故后果及严重性(1)轻微,如:a)表面损伤;轻微的割伤;粉尘对眼睛的刺激。b)烦躁和刺激(如头疼);导致暂时性不适的疾病。(2)一般,如:a)划伤;烧伤;脑震荡;严重扭伤;轻微骨折。b)耳聋;皮炎;哮喘;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3)严重,如:a)截肢;严重骨折;中毒;复合伤害;致命伤害。b)急性不治之症;一人以上(含一人)死亡。4.4.3事故的可能性(1)应考虑如下问题:a)暴露在危险源处的人数;b)持续暴露的时间和频率;c)供应(如电、水

6、、气)的中断;d)设备和机械部件以及安全装置失灵或失控;e)暴露于恶劣气候;f)个体防护用品所能提供的保护及其使用率;g)人的不安全行为(不经意的错误或故意违反操作程序),如下述情况:不知道危险源究竟是什么;可能不具备开展工作必备的知识、体能或技术;低低估安全工作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估所暴露的风险;(2)事故的可能性分为:a)可能:相当可能或完全可以预料。b)有可能:可能(但不经常)或可能性小(完全意外)。c)不可能:实际不可能或很不可能。4.4.4风险评价的方法采用直观经验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评价人员在具有潜在危害性环境中作业时危害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用与系统

7、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 DLECa)L发生事故的可能大小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63l.20.50.20.1完全可能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b)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10631.50.80.5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一次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c)C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会造成的后果1004015731.5大灾难,许多人死亡灾难,数人死亡非常严重,一人死亡严重,重伤重大,伤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d)D危险性分值分数值危险程

8、度危险级别320160320701602070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23454.5风险控制4.5.1风险因素的分级控制5级:无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4级:是指风险减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而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3级: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章制度内进行预防和控制。2级: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一定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在方案和规章制度中

9、予以制定控制办法,并对其实施监控。1级:作为重点的控制对象,制定方案实施控制。4.5.2 重大风险因素评价依据(1)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2)1级的全部和2级部分危险的因素判定为重大风险因素。4.5.3 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现有变更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管理控制措施人体防护装备4.5.4 风险评价后应制定控制方案,其要求为:a)对于已确定的风险首先考虑消除风险;b)对于因资金、技术等原因一时难以消除的风险,应考虑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到可接受的程度;c)最后考虑采取个体防护措施。4.5.5 风险控制可通过实施职业健康

10、安全管理方案进行,也可通过运行控制程序来控制。4.5.6 对风险控制方案适时评审。4.5.7 办公室将确定的重大风险因素,填入职业健康安全重大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6 风险因素的更新和持续改进4.6.1 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重新识别、评价风险因素。4.6.2 公司贸易过程有变更时,应将可能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确定危险源的级别,上报办公室。4.6.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有新要求或新方法时,应进行更新。4.6.4 根据更新的危险源风险等级及时更新风险控制方案。5.相关文件无 6.相关记录6.1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表 6.2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与风险评价记录6.3职业健康安全重大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