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制订本管制作业流程(共1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90377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制订本管制作业流程(共1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特制订本管制作业流程(共1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制订本管制作业流程(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制订本管制作业流程(共18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目的: 本標準主要敘述各種鋼結構工地安裝作業要點,以提供現場作業人員,做 為管制工程品質之依據。2.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設備鋼構、雜項鋼構、樓梯、平台等工地安裝工程。3.依據: 安裝作業規範參考CNS、JIS、AISC及ANSI等規範。4.權責: 本施工作業標準由主管指派人員制定,其相關之審查及核准,依文件管理 序辦理,修正與廢止亦同。5.作業程序: 5.1安裝流程 5.1.1安裝流程圖 工 地 補 漆安裝工程進度表與安裝計劃書二 次 灌 漿構件進料與儲放基礎螺栓安裝底 板 安 裝 ( 高 程 定 位 )吊 裝 垂 直 度 調 整 高 張 力 螺 栓 鎖 斷工 地

2、 焊 接 5.1.2上述各流程依構件之複雜程度不同,須做不同之調整。 5.2安裝工程進度表與安裝計劃作業要點: 5.2.1於安裝前先行規劃安裝順序、時程,以管制工程之進度。 5.2.2對於較複雜之鋼構安裝,應事先撰寫安裝計劃書,以供作業人員做為現 場安裝之依據,以利掌控工程進度與品質。安裝計劃書內容應包含,施工 組織,施工機具、人員,施工流程及檢驗點,施工作業要領及基準及施工 檢驗表單等。 5.3構件進料與儲放作業要點: 5.3.1構件至安裝工地時,應依工廠出廠之數量檢收及依安裝進度之需要分類 堆積。 5.3.2構件之放置應適當放置枕木,不可直接與地面接觸。 5.3.3構件之長期放置時,應適當

3、的做好防銹、防腐蝕處理。 5.3.4構件放置時,應在其端面以油漆筆寫明件號並製作構件分析區放置明細 表,以便往後安裝時吊取構件。 5.3.5構件搬運變形,焊接開槽面損傷,應修整完畢後再行放置。 5.4基礎螺栓埋設作業要點: 設備安裝精度,決定於最底層柱的位置精度,所以在埋設基礎螺栓時對其 位置,尺寸應詳加檢測。 5.4.1安裝前檢查注意事項:(a) 數量、直徑、長度。(b) 高程。(c) 平面位置(中心關係)。(d) 基礎螺栓表面油脂類及其它污物等清除。 5.4.2基礎螺栓埋設施工方法: 5.4.2.1固定埋設式: 用水準儀及經緯儀測定螺栓之高程及位置後,再以角鋼或鋼板製成之 樣板使螺栓穿過樣

4、板,將其焊道牢固接於基礎鋼筋上,並將基礎部份 鋼筋加以補強,使螺栓不致發生鬆動之現象。此方式基礎螺栓完全固 定,不能再從事調整工作,故於水泥施灌前,應再詳加檢驗其位置及 精度,一般重要之工程皆使用此法。 5.4.2.2可微調整埋入式: 利用鋼板製成漏斗狀截頭錐筒,將大口往朝上,插入螺栓埋入基礎,筒上 塞於破布防止澆注混凝土時泥漿滲入,俟澆注後混泥土尚未凝固前,將鋼 筒拆除,則螺栓上部空出部份在安裝柱底板時即可獲得矯正螺栓細部偏差 之空間,柱底板安裝後再以混凝土或砂漿填充該空間,簡單之鋼結構安裝 時可用此法。 5.4.2.3自由埋設法: 此法係以木材或鋼板等材料製成模型,預先埋入基礎,在混凝土初

5、期硬化 後,即拆除模型預留基礎螺栓埋設之位置,於螺栓埋設後其空隙再以水泥 砂漿填充,對於尺寸精度要求嚴格時,可用此法。 5.4.3水泥澆注之注意事項: 5.4.3.1基礎螺栓之螺紋、施打水泥前,應先行塗上油脂,再以膠布包覆,以 防水泥澆注時附著於牙紋上。 5.4.3.2水泥澆注時應注意其灌漿之衝擊力量,基礎螺栓如有移動時,應隨時 調整保持其位置。 5.4.3.3基礎螺栓使用之樣板,應固定牢固,不可支撐在模板上,以免灌漿時受到衝擊、振動而移位或變形。 5.4.3.4混凝土澆置7天以後,才可移去樣板或套筒。 5.5柱底板安裝作業要點: 5.5.1柱底板安裝前應準備不厚度的墊片,以做為柱底板高程調整

6、用,墊片之尺寸一般只考慮承載鋼架本身之呆重。5.5.2柱底板安放,前必先標示出基礎螺栓埋設後實際柱心位置,而柱底板之中心亦需標示出,吊裝時使兩者確實對心。5.5.3柱底板安放前,基礎混凝土面或預留基礎螺栓孔面需先打毛,並將鬆散之混凝土及雜物等清除乾淨。5.5.4墊片放置應確之水平,必須用水平氣泡儀測定各個墊片確實在水平位置。5.5.5墊片之放置須注意位置,不得妨礙到以後灌漿之工作。5.5.6柱底板之底面與基礎混泥土面至少應有25以上之間距。或依設計圖規定施行。5.5.7墊塊PAD製作時所用之材料應與灌漿材料相同並注意砂漿之配合,妥善控制墊塊頂面之高程;完成後之墊塊須以濕布遮蓋並於72小時內隨時

7、保持潤溼養護,以防龜裂,否則一經發現裂痕即須打除重做。5.6吊裝作業要點:5.6.1構件安裝前,應詳為檢查,如發現碰損、彎曲、扭轉、彎形、螺栓孔距離錯誤,應先行矯正後才實施吊裝,矯正鋼構件時注意不得損及其強度。5.6.2構件安裝時,對於組合順序、位置、方向應正確的標示於構件上。5.6.3構件組立時於吊裝中應注意避免損傷。5.6.4構件的接觸面、開槽面,應先行清除清潔再行吊裝。5.6.5構件安裝,所使用的螺栓,在一群螺栓孔中應鎖上1/3以上。5.6.6架設人員所使用之工具,應以固定式工具工作,絕對禁止以活動式工具施工。5.6.7螺栓之施工中應注意直徑、長度之選擇。5.6.8安裝進行中如構架上需放

8、置鋼構件,安裝設備或承受其他臨時載重時,其所增加之應力應予計核,必要時應以臨時支撐補強。5.6.9鋼結構體吊裝作業中,還未穿鎖正式高張力螺栓前,為防止吊裝完成之構件,因強風、地震等外來力量之影響而產生變形、倒斜等情況發生須先行穿鎖上安裝螺栓。5.7垂直度調整作業要點:5.7.1吊裝完成,正式使用螺栓接合或電焊焊合前,應檢查預拱度跨徑、準確度及接合構件之淨距等,並詳細對照構件加設後之形狀是否與設計圖符合。5.7.2垂直度之檢查時,以鉛錘及鋼絲線,鋼尺或垂直照準儀測計其垂直度,為防止鋼絲線搖擺不定,於鉛錘部放置粘性高之油減除其搖擺。5.7.3每安裝一節完成後,必須測定栓之垂直度,每安裝完成三至四節

9、後需測定其柱頭,樑頂的水平精度,並將測定結果回饋工廠,由工廠於次節製造時,對於柱子全長之累積誤差與樑的相對誤差,加上調整來消除誤差。5.8高張力螺栓施工作業要點:5.8.1施工前:5.8.1.1螺栓製品檢查:(a)螺栓製品的機械性質確認。(b)螺帽的機械性質確認。(c)墊片的硬度確認。(d)形狀、尺寸、外觀是否良好。5.8.1.2器具檢查:(a)扭力計之誤差需於5%以內。(b)螺栓之套筒誤差需在5%以內。(c)所有機器是否完備。5.8.2施工中:5.8.2.1扭力必需要標準扭力的10%以內。5.8.2.2下雨、強風、塵埃多的時候,作業必需中止。5.8.2.3螺栓必需保持清潔,不可有銹、油污等。

10、5.8.2.4摩擦面如果生銹、油污等需清除。5.8.2.5摩擦面的鋼板黑皮必需清除乾淨。5.8.2.6螺栓孔是否良好。5.8.2.7各螺栓群是否有預鎖完成。5.8.3施工後:5.8.3.1扭力檢查:以扭力板手抽驗各螺栓是否達到標準,每群螺檢驗合格時在其螺帽處塗上油漆,不合格處需作記號。5.8.3.2螺栓超出螺帽是否過長或過短,除另有規定外一般皆凸2 1/2牙至3牙為正常標準。5.8.3.3螺栓是否有折損情形,如有折損品需集中。5.8.3.4扭力檢驗做成報告書。5.8.4螺栓群之鎖緊工作,由中間逐漸向兩端進行並分兩次鎖緊完成為原則,扭力控制方法應於第二次鎖緊時扭斷。 5.9工地焊接作業要點: 5

11、.9.1工地焊接時須於各過程中進行管制,以掌控良好品質,管制事項說明如下: 5.9.1.1焊接前確認:焊工資格、焊接程序、焊材及母材確認、表面清潔,組立及開標情況、是否須預熱作業等。 5.9.1.2焊接中應注意事項:電弧量、焊材保溫、各層次間的清潔,熔滲情況, 注意火花及風向等。 5.9.1.3焊接後應注意事項:焊道表面清潔狀況、焊道尺寸清除焊渣、焊道外觀、 熔融、重疊、龜裂、砂孔及冷卻速度等。 5.9.1.4工地焊道非破壞性檢查,視設計圖需求,實施之,作業方法依非破壞性檢查作業標準施行之。 5.9.2柱、樑間之接頭,焊接前應將螺栓鎖緊後再行焊接為原則。5.9.3焊接施工順序:為減少因焊接變形

12、而產生大殘留應力,一般之焊接方式有對稱法、跳焊法及逆焊法,而且對於預測其變形量最大處應先行焊接,變形量最少處,最後焊接。5.9.4整體建築結構物的焊接方式,由整個建築平面中央部開始向外做幅射狀進行。5.9.5每節安裝完成後之焊接順序,原則上應由最上層向下進行焊接。 5.10工地補漆作業要點: 5.10.1高張力螺栓鎖緊並經檢驗合格後,構件接合處先以溶劑清除其油脂,再以鋼刷徹底除去鐵銹;因工地焊接去除油漆或安裝時損毀之油漆,須將殘漆清除乾淨,再行補漆。 5.10.2預塗底漆鋼材如表面因滾壓,切割、電焊或安裝磨損,以致損壞或生銹時,必須用噴砂或電動工具清理後,再行補漆。 5.10.3油漆塗裝後,漆

13、膜如發現有龜裂、起縐、刷紋、垂流、粉化、失光或散霧等現象時應將漆膜刮除或以砂紙研磨後,重新補漆。 5.10.4油漆塗裝後,如發現有起泡、凹陷洞孔、剝離生銹或針孔銹等現象時,應將漆膜刮除並經表面處理後,再按規定塗裝間隔層次予以補漆。 5.10.5補漆材料必須採用與原施工相同性質之材料。 5.10.6凡構件表面帶有水份或大氣相對濕度85%以上,氣溫540範圍以外,或估計油漆塗膜在乾燥前天候可能變雨或熱天,致漆膜易生氣泡等情形下以及風沙起揚之日,均不得進行油漆工作。 5.10.7所有油漆工作非等下層漆料完全乾透,不得油漆上層或搬運或其上工作。 5.11二次灌漿作業要點: 5.11.1準備工作 5.1

14、1.1.1去除基礎混凝土表面之鬆動殘渣、油脂及泥土等不良物質。 5.11.1.2基礎混凝土表面在灌漿前24小時開始以水濕潤,以防其吸收漿料之水分,使漿料與混凝土面能充分結合。 5.11.1.3於灌注之際應去除基礎混凝土表面多餘之水分,以避免游離水浮於漿 料表面與柱底板之間,導致漿料硬化後產生間隙。 5.11.2模型板 5.11.2.1灌漿範圍四週須用刨光之厚木板為模板封模。 5.11.2.2安裝模板時,注漿之一端應較高,俾利灌漿料藉著壓力差易於流動灌注。注漿端之模板約高出柱底板底部15,並加置擋板防止注漿時漿料溢流。 5.11.2.3其餘之側面模板亦須稍高出柱底板,且留出間隔以便插入鋼線或以其

15、他經認可之方法抽動漿料使漿料確實填滿所有空隙。 5.11.2.4安裝之模板必須堅固以防位移,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部份如有間隙,務 必填補,以防灌注時漏漿。 5.11.3材料及配比 5.11.3.1材料:灌漿材料是水泥、細骨材(砂)、水及無收縮灌漿劑等材料拌合而成。(1)水泥:原則上使用生產日期較近之普通型波特蘭水泥(TYPEI),有結塊現象之水泥不得使用。 (2)砂:務必使用粒度良好而清淨、堅硬、不含泥土、鹽份及有機物之混凝土用砂(通過200號篩之比例不得大於3%)。另過粗之砂,亦會促成浮水現象,故停留於4號篩上之砂料應去除,所用之砂應有適當之細度(F.M=2.52.9為宜)。 (3)水:拌合用水

16、必須潔淨,不得含有油質、鹽分、有機物及其他有害物質。一般而言,適於食用之水,皆可使用。 (4)無收縮灌漿劑:目前使用量較多者為FIVE STAR PLA-05或DENKA TASCON。 5.11.3.2配比 灌漿材料之配比係按重量比計算,應參照無收縮灌漿劑提供廠家型錄之說明分別秤重。 5.11.4拌合 5.11.4.1漿料必須使用小型拌合機(或攪拌器)拌合。以手拌合者除不易均勻外, 且因缺乏流動性而使拌合水量增加,造成漿料硬固後收縮較大並減弱強 度,不得使用。 5.11.4.2於拌合時,先加入用水量之90%,再加水泥、砂,然後放入無收縮灌漿劑,漿料必須徹底攪拌均勻,並視漿料之調整將剩餘之10

17、%水量分次調整加入,攪拌時間以1.5至2分鐘為度。 5.11.4.3經拌合後之灌料應在20分鐘內儘速用完,未用完之漿料不得再加水重新拌合使用。 5.11.4.4於拌合完成之漿料全部倒出後,才可進行次一盤之加料及拌合。 5.11.5灌注 5.11.5.1如在附近有機械轉動將造成基礎振動者,於灌漿初期及硬化期間(約12小時),宜停止機械轉動,亦不得使用振動器以免造成漿料之浮水 (BLEEDING)現象。 5.11.5.2灌漿時採用重力式並由一側灌注為原則(必要時加壓灌注)。一經開始灌注後,必須繼續不斷迅速進行作業,直至漿料自柱底板周圍溢出並填滿所有空隙為止。 5.11.5.3可用鋼線預先插進柱底板下,在灌注時由四週輕輕抽送,或使用其他經認可之方法,使灌漿料易於流動及充滿各死角。 5.11.6養護:灌注完成後,待漿料接近凝結時用木鏝刮整至與柱底面平齊,並以濕麻布袋(不滴水)遮蓋其表面,俟漿料已終凝,才可直接灑水於麻布袋上,使表面保持濕潤狀態至少七天。如有龜裂,須鑿除重作。6. 相關文件安裝檢驗標準及檢驗表格,參閱鋼構工地安裝檢驗標準。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