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共5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87070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6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共5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共5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共5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共51页).doc(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和洪水标准牛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000+2500=12500kW,引水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4.8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电站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等,主、次要建筑物分别按4级和5级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引水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电站发电厂房为非挡水式地面厂房,发电厂房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5.1.2基

2、本设计资料5.1.2.1水位流量资料a)引水坝正常引水水位419.50m;设计洪水位(P=10%)=423.56m,相应洪峰流量49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45m;校核洪水位(P=5%)=423.98m,相应洪峰流量58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89m。b)发电厂房正常发电尾水位为238.00m,发电最低尾水位为237.10m,下游设计洪水位(P=3.33%)242.63m,校核洪水位(P=1%)243.50m。5.1.2.2地质资料a)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3、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值度。b)基岩物理力学参数1)坝址:卵石层fak=250kpa,=0. 45;2)厂址:坡积层fak=170kpa,=0. 35;强风化岩石fak=500kpa,f=0. 55。5.1.2.3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控制标准a)引水坝稳定安全控制标准引水坝沿建基面按抗剪强度和抗剪断强度方法计算抗滑稳定,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见下表5.1-1。表5.1-1 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表荷载组合安全系数备注抗剪Kc抗剪断Kc基本1.053.0特殊1.02.5b)地基应力控制标准:最大正应力max 0。5.2工程选址5.2.1坝址选择牛头电站属引水式水电站,工程在三湖河仰屯自然村附近的三湖河修建引水坝

4、,通过引水隧洞引水至牛头镇下游3km牛头河左岸发电。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引水坝、引水隧洞(明渠)、前池、压力钢管、发电厂房及升压站等。三湖河流域周边分水岭均属砂岩地形,中间区域属喀斯特地形,溶洞发育,支流多为暗河,三湖河主流明暗交替,根据牛头电站的前期规划成果以及三湖河流域的地形、地质条件,主干流的隐现情况,牛头电站的引水坝选在仰屯自然村附近,即三湖河流入溶洞前460m处,坝址上游有常年冒水的荡屯岩洞、农干洞、古榜洞和陇眉洞。5.2.2厂址选择根据引水工程沿途地形、地质条件和下游哥盖梯级电站的正常回水位及前期踏勘成果,牛头电站的发电厂房位置初拟两个布置方案,方案()发电厂房布置在牛头镇上游约1.

5、2km处牛头河的左岸阶地上,方案()发电厂房布置在牛头镇下游3km处牛头河的左岸山脚上。两方案的平面布置详见“牛头初-总图-01”。a)方案()该方案引水线路自引水坝进水口引水至A点进入隧洞至E点延伸到I点,然后左拐至J点出口,隧洞出口与前池相接,通过发电隧洞、压力钢管引水至厂房发电,引水线路总长8825.5m,其中无压隧洞7633m,引水涵洞292.5m,发电隧洞550m,压力钢管350m,另外尾水渠长790m。电站装机25000+2500=12500kW。b)方案()该方案引水线路在E点前与方案()相同,通过E点后经F点在G右拐,在H点出口,隧洞出口与前池相接,通过压力钢管引水至厂房发电,

6、引水线路总长9620m,其中无压隧洞8689.5m,引水涵洞292.5m,压力钢管638m。电站装机25000+2500=12500kW。c)方案比较1)引水工程两方案的枢纽布置基本相同,都为引水式水电站,方案()的引水线路总长度为8825.5km,方案()的引水线路长度为9620km,两方案相比,方案()比方案()长794.5km,其中无压隧洞长1056.5m,压力管长288m,但方案()有550m长的发电隧洞及需增加790m长的尾水渠。另外,方案()的前池位于高山山顶上,交通不方便,运行管理因难,并在压力隧洞段需设90m深的井竖。2)厂区布置方案()厂址距离牛头河较远,机组安装高程较高,厂

7、房周围地形开阔,不需要考虑厂房防洪问题,管理和生活等附属建筑物可就近布置。方案()厂址处地形较窄,靠近牛头河布置,管理和生活等附属建筑物距离厂房较远,管理运行不方便。3)工程占地方案()厂址周围以水田为主,并且需修建790m长的尾水渠,占用水田20亩,旱地3亩,林地5亩,所占用土地以耕地为主,占地补偿投资共计125万元,征地补偿工作较困难;方案()厂址布置在山脚,前池与压力管沿着山坡布置,占用旱地5.04亩,林地29.22亩,所占用土地以林地为主,占地补偿投资共计60万元,较方案()少65万元,征地补偿工作相对较容易。4)工程效益方案()的设计尾水位为245m,比牛头河正常水位高7m左右,不能

8、充分利用水资源,年均发电量4337kW.h;方案()的设计尾水位为238m,能与牛头河水位衔接,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年均发电量4434kW.h,比方案多97万kW.h。5)工程施工两方案的施工均以无压引水隧洞为主,控制工期均为引水隧洞,方案()的引水隧洞较长,但最大单向进深与方案()基本相同,施工工期相差不大;方案()的发电隧洞中间有竖井,隧洞后接压力钢管,施工工序较多,竖井施工难度也较大。在工程施工难易程度上方案()略优于方案()。6)工程投资方案()的工程占地投资125万元,引水工程投资2423万元,发电工程投资1460万元,投资合计4008万元,方案()的工程占地投资60万元,引水工程投资

9、2653万元,发电工程投资1125万元,投资合计3838万元,比方案()多170万元。两方案的主要工程特性表见下表5.2-1。表5.2-1 厂址方案比较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方案()方案() (推荐方案)()- ()1引水线长度km8825.59620-794.52前池正常水位m411.2410.21.03设计尾水位m245.0238.074设计毛水头m166.2172.2-6.05装机容量kW125001250006年均发电量kW.h43374434-977投资合计万元40083838170其中: 1)引水工程(前池之前)万元24232653-230.2)发电工程万元146011

10、25335前池万元150100发电隧洞万元340压力钢管土建部分万元130194电站工程万元370323尾水渠万元160金结万元3105083)工程占地补偿投资万元1256065注:1、上述工程投资不包括引水坝部分投资; 2、土建部分投资仅为直接费。d)厂址选择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方案()的引水线路比方案()长794.5km,但设计毛水头比方案()多6m,年均发电量多97万kW.h,工程投资少170万元,经济效益较好。另外,方案()在工程占地征用和工程施工及运行环境方面均优于方案(),只是在厂区布置上略差于方案()。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本阶段推荐方案()的厂址,即电站的发电厂房布置在牛头镇下游

11、3km处牛头河的左岸阶地上。5.3坝线、坝型选择根据三湖河仰屯自然村附近的地形地质条件,本段阶初步拟定上、下两条坝线进行比较,上坝线即为现状水轮泵引水坝,下坝线距上坝线340m。5.3.1上坝线上坝线为原引水坝,引水坝运行多年,施工质量差,有漏水的现象,下游两岸冲刷严重。本设计拟对该引水坝进行改建加固,改建方法是拆除原引水坝的上部浆砌石,保留下部浆砌石基础。在原浆砌石基础上砌筑浆砌石和浇筑砼,上游设砼铺盖,下游设消力池。坝前正常水位419.5m,设计洪水位423.56m,校核洪水位423.98m,坝顶高程为421m,最大坝高为4.8m,坝顶宽度2m,无交通要求。坝顶总长为118m,浆砌石重力坝

12、分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溢流坝采用折线型堰,坝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外包C20砼防渗、防冲,上游设C20砼铺盖厚400mm,长5m。堰顶高程419.5m(取同现状引水坝堰顶高程),溢流段长84m,消能方式采用底流消能,底板高程为417.3m,消力池宽14.5m,长84m,池深0.5m,底板厚0.5m,消力池出口后接护坦,护坦长4m,浆砌石厚0.3m;左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总长25m,右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长9m。浆砌石坝段上游面为垂直,下游面坡比为1:0.65,坝体为M7.5水泥砂浆砌毛石,上游面设砼防渗。在距左坝端9.4m设置引水涵洞进水口,进水口前设有拦污栅,孔口尺寸为4m4m(宽高)

13、,进口涵洞底高程为417.1m。在距左坝端23.9m设置冲砂闸,冲砂闸孔口尺寸为1m1m(宽高),采用平面铸铁闸门,进口底高程为417.8m,闸门启闭机平台高程421m,采用1台3t手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5.3.2下坝线下坝线引水坝坝前正常水位419.5m,设计洪水位423.3m,校核洪水位423.63m,坝顶高程为421m,最大坝高为6.8m,坝顶宽度2m,无交通要求。坝顶总长为32m,浆砌石重力坝分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溢流坝采用折线型堰,坝体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外包C20砼防渗、防冲,上游设C20砼铺盖厚400mm,长5m。堰顶高程419.5m,溢流段长20m,消能方式采用底流消

14、能,底板高程为414.8m,消力池长20m,宽21.6m,池深0.5m,底板厚0.5m,护坦长3.5m,底板厚0.3m;左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总长6.8m,右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长5.2m。浆砌石坝段上游面为垂直,下游面坡比为1:0.65,坝体为M7.5水泥砂浆砌毛石,上游面设砼防渗。在距左坝端5.7m设置冲砂闸,冲砂闸孔口尺寸为1m1m(宽高),采用平面铸铁闸门,进口底高程为415.8m,闸门启闭机平台高程421m,采用1台3t手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5.3.3 坝线选择a)上、下坝线各种坝型主要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见下表5.3-1。表5.3-1 上、下坝线各种坝型主要工程量及估算投资表序号项目名称单

15、 位上坝线下坝线一建筑项目枢纽工程万元86.3237.211土方开挖m3440423162填土方m311432783砼m310173964浆砌石m319349265拆除浆砌石m33076钢筋t17.17.00引水建筑物投资万元67.5046.61占地及淹没处理补偿费万元21.9474.97二工程总投资万元175.76158.79备 注推荐注:表中工程量仅列引水坝部分,引水建筑物仅为隧洞前涵洞段,工程总投资为直接费。b)坝线选择1)从地形、地质条件分析上坝线河床较宽,下坝线河床较窄。上下坝线河床表层均存在松散砾砂,坝基为卵石,下部为砾质粘土,下伏基岩均为弱风化灰岩。上坝线卵石层顶高程约为417.

16、0m,下坝线卵石层顶高程约为415.0m,上坝线建基面较高,修筑的拦水坝坝高较下坝线少2m,上下坝线坝基下部均存在软弱下卧层砾质粘土,较小的坝高可降低坝体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可能,有利于拦水坝的抗滑和抗变形稳定。上下坝线下伏基岩均具岩溶普遍发育现象,但溶洞绝大部分被软塑状砾质粘土全填充。下坝线北面约110m处发育有两个较大的落水洞,该落水洞与河段溶洞具连通性,可能形成强透水岩溶渗漏通道,不利于库区防渗漏。两岸岸坡基本稳定,未见有土洞、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具备建重力坝条件。2)从枢纽布置条件、交通条件分析现状引水坝运行多年,施工质量差,有漏水现象,下游两岸冲刷严重。现对引水坝进行改

17、建加固,改建方法是拆除原提水坝的上部浆砌石,保持下部浆砌石基础,在原浆砌石基础上砌筑浆砌石和浇筑砼,上游设砼铺盖,下游设消力池。上坝线右岸有村级公路经过,只需进行平整即可满足施工道路的要求,上坝线河床比较宽,有利于枢纽布置。下坝线需占用农田修建一段施工道路,河床比较窄,不利于枢纽布置。3)施工条件及工期分析上坝线为原引水坝,本设计对原引水坝进行改建,拆除原引水坝浆砌石,量不多,施工工期也不长,左右坝端均有开阔地可满足施工场地布置。下坝址河床较窄,对施工导流布置不利,导流围堰高。4)从淹没及工程占地情况和工程投资分析上坝线坝前特征水位不变,无淹没影响,而下坝线则增加了上坝线至下坝线区间的淹没耕地

18、,上坝线方案工程占地及淹没合计:水田4.6亩,荒坡地、河滩地4.6亩,占地及淹没投资21.49万元,下坝线方案工程占地及淹没合计:水田15.2亩,荒坡地、河滩地5.6亩,占地及淹没投资74.97万元,该方案淹没较多,征地补偿工作困难,增加工程实施的难度。从上表5.3-1看,上坝线是在原引水坝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投资比下坝线工程总投资多16.97万元。综合以上分析,本阶段推荐采用上坝线方案。5.4工程总体布置根据工程选择和坝线比较的成果,引水坝布置在仰屯自然村附近,利用原水轮泵拦水坝进行改建加固;发电厂房布置在牛头镇下游3km处牛头河的左岸阶地上,发电厂房距下游斑马屯约500m;引水涵洞和引水隧洞

19、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引水高程和施工支洞设置情况,折线布置,出口与前池相连;压力前池根据引水线高程布置在厂房背侧的山坡410m高程附近,前池与发电厂房通过压力钢管相连,压力钢管顺着山坡布置。为补偿原水轮泵抽水浇灌,拟在引水坝右端上游设一抽水站。工程的总布置详见“牛头初-总图-01”。5.5主要建筑物5.5.1引水坝5.5.1.1坝顶高程的确定(非溢流坝)a)特征水位水库正常水位419.5m。 设计洪水位423.56m(P=10%),相应下游水位423.45m。 校核洪水位423.98m(P=5%),相应下游水位423.89m。b)坝顶高程的确定由于三湖河为山区性河流,洪水瀑涨瀑落,两岸阶地经

20、常被洪水淹没。为减少水库淹没,引水坝正常水位仍保持原提水坝的水位419.5m,两岸的非溢流坝段坝顶高程取与两岸阶地相平,即取坝顶高程为421m。5.5.1.2平面布置及断面设计原引水坝为砌石结构,坝线布置和坝型不规则,坝长约88m,坝顶宽2.5m,坝底宽5.9m,坝高4.5m,坝顶高程约419.5m,坝基置于砂卵石层上。本设计对原引水坝进行改建加固,改建方法是拆除原引水坝的上部浆砌石,保留下部浆砌石基础,在原浆砌石基础上砌筑浆砌石和浇筑砼,上游设砼铺盖,下游设消力池。坝前正常水位419.5m,设计洪水位423.56m,校核洪水位423.98m,坝顶高程为421m,最大坝高为4.8m,坝顶宽度2

21、m,无交通要求。坝顶总长为118m,浆砌石重力坝分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溢流坝采用折线型堰,坝体拆除原浆砌石,外包C20砼防渗、防冲,上游设C20砼铺盖厚400mm,长5m。堰顶高程419.5m,溢流段长84m,消能方式采用底流消能,底板高程为417.3m,消力池长14.5m,宽84m,池深0.5m,底板厚0.5m,消力池出口后接海漫,海漫长4m,浆砌石厚0.5m;左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总长25m,右岸非溢流浆砌石坝段长9m。浆砌石坝段上游面为垂直,下游面坡比为1:0.65,坝体为M7.5水泥砂浆砌毛石,上游面设砼防渗。在距左坝端9.4m设置引水涵洞进水口,进水口前设有拦污栅,孔口尺寸为4m4m

22、(宽高),进口底高程为417.1m。在距左坝端23.9m设置冲砂闸,冲砂闸孔口尺寸为1m1m(宽高),采用平面铸铁闸门,进口涵洞底高程为417.8m,闸门启闭机平台高程421m,采用1台3t手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引水坝平面布置见“牛头初-坝-01”。消力池两侧为M7.5浆砌石斜坡护岸厚400mm,长19m,护岸顶高程为421m。消力池下游右岸为斜坡式浆砌石护岸,长38.1m,厚0.4m,坡比1:1.5,护岸顶高程为421m。5.5.1.3应力及稳定计算a)荷载作用于坝上的荷载有:坝体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砂压力、动水压力荷载。1)自重:主要为坝体和水的重量,其重度分别取22KN/m3和10

23、 kN/m3。2)静水压力 p=H式中:p计算点处静水压力,kPa;水的重度,取10kN/m3;H计算点处的作用水头,m。3)泥沙压力作用在坝面单位宽度上的水平泥沙压力,按下式计算:式中 Psk泥沙压力。kN/m; sb泥沙的浮重度,取sb=9.5kN/m3; hs坝前泥沙淤积厚度,8m; s泥沙的内摩擦角,取s=20。4)动水压力(只作用于溢流坝段)作用在溢流坝面单宽反弧上的动水压力,按下式计算:式中:PH,PH总动水压力有水平和铅直分量,kN;1,2反弧最低点两侧弧段所对的中心角,度;q 单宽流量,m3/(sm);水的重度,取10kN/m3;g 重力加速度,m/s2; 水的流速,m/s;b

24、)荷载组合:荷载组合分为基本荷载组合和特殊荷载组合两种。 1)基本荷载组合选择下面情况组合:工况1:自重+坝前正常水位下的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工况2:自重+坝前设计洪水位下的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2)特殊荷载组合选择下面情况组合:工况3:自重+坝前校核洪水位下的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动水压力。c)计算表达式1)抗滑稳定坝体稳定分析按下式公式进行: 式中: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W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的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法向分值; P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的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值; A滑动面截面积; 滑动面上的抗剪摩擦系数,根据地质资料只计算砂卵石层地基=0. 45;

25、2)坝趾抗压强度计算式中 W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的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法向分值; M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坝体的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矩; B坝底宽; m下游边坡; Ra浆砌石的抗压强度。 3)坝底应力计算 d)计算结果经计算坝体抗滑稳定及应力结果见表5.5-1和5.5-2。表5.5-1 坝基抗滑稳定及应力分析成果表(非溢流坝段)项 目工况1工况2工况3备 注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1.573.53.7规范要求值参照(SL25-91)表4.3.3规范要求值K1.051.051.00坝趾最大应力(KPa)33.82628坝踵最小应力(KPa)95.33833坝基容许压应力(KPa)250250250注:表

26、中应力“+”为压应力。表5.5-2 坝基抗滑稳定及应力分析成果表(溢流坝段)项 目工况1工况2工况3备 注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1.7133.1规范要求值参照(SL25-91)表4.3.3规范要求值K1.051.051.00坝趾最大应力(KPa)39.83536坝踵最小应力(KPa)522926坝基容许压应力(KPa)250250250注:表中应力“+”为压应力。经计算可知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大于规范要求的k,满足稳定要求。坝趾最大压应力小于坝体容许压应力及坝基容许压应力,坝踵最小应力为压应力,满足坝体的应力要求。专心-专注-专业图5.5-1 非溢流坝段稳定计算简图 图5.5-2 溢流坝段稳定计算简

27、图5.5.1.4坝基抗渗稳定计算a)基本资料坝基上部为卵石层,以卵石为主,含较多砾石、砂和少量粘土,厚度1.24.3m,呈松散状态,属强透水性,渗透系数大约为210-2cms;下部为砾质粘土,含较多灰岩砾石,土体呈软塑状态,土层厚度约06.9m,其透系数大约为610-5cms,属弱透水性。计算工况:以计算正常蓄水位419.5m来分析坝基渗流稳定。b)抗渗稳定计算1) 渗透压力计算坝基底渗透压力计算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1) 坝的地基有效深度按下式确定:当L0/S05时 Te=0.5L0当L0/S05时 式中 Te-坝的地基有效深度(m); L0-地下轮廓的水平投影长度(m); S0-地下轮廓的

28、垂直投影长度(m)。当计算的Te值大于地基实际深度时,Te值按地基实际深度采用。(2) 分段阻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出口段: 式中 0-进、出段的阻力系数; S-齿墙的入土深度(m); T-地基透水层深度(m)。 内部垂直段: 式中 y-内部垂直段的阻力系数。 水平段:式中 x-水平段的阻力系数; Lx-水平段长度(m);S1、S2-进、出口段齿墙的入土深度(m)。(3) 各分段水头损失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 hi-各分段水头损失值;i-各分段的阻力系数;n-总分段数。(4) 进、出口段修正后的水头损失值由下式计算: 式中 -进、出口段修正后的水头损失值;-进、出口段水头损失值;-阻力修正系数,当

29、计算的时,采用;-板桩另一侧地基透水层深度(m)。(5)经计算结果如下表5.5-3。表5.5-3 渗透压力计算成果表进口段内部垂直段水平段出口段合计阻力系数i0.5250.1474.90210.6526.23水头损失值hi0.1430.0401.3380.1781.702) 抗渗稳定性验算 (1) 坝基水平段抗渗稳定性验算 允许渗流坡降值的确定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砂砾石闸基水平段的允许渗流坡降值由表6.0.4查得为0.220.28。 水平段渗流坡降值的计算水平段的渗流坡降值:J=1.338/24.93=0.05 1.0时,为流土破坏 1.0,故可能发生的渗流破坏形式为流土

30、破坏,查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表6.0.4得砂砾石闸基出口段防止流土破坏的允许渗流坡降值为0.500.55。 出口段渗流坡降值按下式计算: 0.50 满足要求,不可能发生流土破坏。式中:J-出口段渗流坡降值。5.5.1.5底流消能计算a) 基本资料 引水坝设计洪水位为423.56m,相应下泄流量485m3/s,相应下游水位423.45m;校核洪水位为423.98m,相应下泄流量580m3/s,相应下游水位423.89m。溢流堰为低堰,堰顶高程为419.5m,消能采用底流消能。b) 计算条件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洪水标准(SL2522000),并考虑渲泄小于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的流

31、量时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因此,该坝的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为10,取1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c) 消力池计算 消力池深度 消力池深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d -消力池深度(m); -水跃淹没系数,采用1.051.10; -跃后水深(m); -收缩水深(m); -水流动能校正系数,采用1.01.05; q -过闸单宽流量(m2/s); -流速系数,取0.95;b1-消力池首端宽度(m); b2-消力池末端宽度(m); T0-由消力池底板顶面算起的总势能(m);Z-出池落差(m); -出池河床水深(m)。 消力池长度消力池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Lsj -消力池长度(m);Ls -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

32、度(m);-水跃长度校正系数,采用0.70.8;Lj-水跃长度(m)。 消力池底板厚度t 消力池底板厚度t按下列公式并取其最大值: 抗冲 抗浮 式中 t-消力池底板始端厚度(m); H -泄水时的上、下游水位差(m); k1-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150.20; k2-消力池底板安全系数,取1.11.3; U-作用在消力池底板底面的扬压力(kPa); W-作用在消力池底板顶面的水重(kPa); Pm-作用在消力池底板上的脉动压力(kPa),取跃前收缩断面流速水头值的5%; b-消力池底板的饱和重度(kN/m3)。计算成果计算成果见下表5.5-4。表5.5-4 消能工水力计算成果表项目设计洪

33、水位(421m)堰顶高程(m)419.5相应下游水位(m)420.84下泄流量(m3/s)158.5消力池深度(m)0.5长度(m)7.7池底厚度(m)0.37(0.18)注:消力池池底厚度栏括号中的数值为按抗浮要求计算得的数值。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结合工程布置,确定消力池深度采用0.5m,消力池长度采用14.5m,消力池底板厚度采用0.5m。海漫长度4m,底板厚度采用0.5m。5.5.1.6护岸稳定计算 (1)基本资料本工程坡式护岸稳定计算为整体稳定计算,计算方法按瑞典圆弧滑动法计算。计算工况:按施工期计算坡式护岸稳定,此工况为最危险情况。计算断面护岸顶高程为421m,地面高程为417.80m

34、,坝高为3.2m。填土的土料设计参数:坝身填土湿容重湿=19.4kN/m3,饱和容重湿=20.7kN/m3,凝聚力C=30Kpa,内摩擦角=14。 (2)稳定计算的方法 荷载计算 自重:浸润线以下为饱和重,浸润线以上为天然重,在坝坡外水位以下的土条重力,为浮容重。 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按等势线垂直的假定计算。计算公式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采用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W土条重,浸润线以上为湿容重,浸润线以下为饱和容重;Q、V分别为水平和垂直地震惯性力(向上为负,向下为正), U作用于土条底面的孔隙压力;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

35、间的夹角;b土条宽度;、土条底面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R 圆弧半径。 稳定分析方法岸坡稳定计算采用瑞典圆弧法算出滑裂面的安全系数, 并找出相应于瑞典圆弧法最小安全系数及相应的滑裂弧位置。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第8.3.2条及附录D的要求,按有效应力法计算坝坡的稳定最小安全系数。计算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理正岩土计算4.0版边坡稳定分析,按程序要求输入坝体的外形轮廓尺寸、土料物理力学指标,然后由计算机按优选法自动计算找出坝内外坡最小安全系数。(3)岸坡稳定计算结果岸坡最小安全系数见表5.5-5,圆弧位置分别见图5.5-3。表5.5-5 岸坡稳定计算结果表设计

36、工况Cx(m)Cy(m)R(m)K规范允许值备 注施工期1.205.205.342.141.05从表5.6-3得知,岸坡的稳定安全系数K=2.14大于规范要求K=1.05,故岸坡是稳定的。图5.5-3 岸坡稳定计算简图5.5.2引水建筑物根据牛头水电站的引水布置,引水线路从仰屯拦水坝通过引水涵洞和引水隧洞调水至压力前池。本工程的引水线路总长9620m,其中:引水无压隧洞长8689.5m,涵洞长292.5m、压力钢管长638m。引水线路沿线建筑物分别为:1#引水涵洞、1#引水隧洞、2#引水涵洞和2#引水隧洞。电站机组额定流量是8.87m3/s,本引水以隧洞为主,设计引水流量考虑加大5%,即设计流

37、量为9.32m3/s。a)引水口及1#引水涵洞引水口前沿长度33.96m,前沿底板高程为418.3m,M7.5浆砌石护底厚300m,以1:3坡度放坡与沉砂池衔接,沉砂池长4.5m,宽3.8m,底板高程416.30m。引水涵洞设计流量为9.32m3/s,长122.5m,断面形式为钢筋砼箱型结构,进口底板高程417.10m,底坡坡降1/500,底宽2.4m,设计水深2.2m,净高2.7m。涵洞进水口布置在引水坝左侧,涵洞进口处设3.4m4.1m(宽高)的拦污栅一道,涵洞线沿河岸阶地布置,涵洞末与1#引水隧洞相连。b)1#引水隧洞该段引水隧洞接1#引水涵洞引水至2#引水涵洞,为一无压隧洞,总长401

38、8m,设计引用流量为Q=9.32m3/s,隧洞断面为拱型,底坡坡降1/1000,净宽2.4m,设计水深2.8m。隧洞进出口段30m范围内底采用C20砼全断面衬砌,厚度为30cm;中间段在底部衬砌C20砼10cm,直墙采用C20砼衬砌15cm。另外,由于引水线路所处地区为溶岩地区,根据本阶段设计深度,隧洞按洞长的25%进行全断面衬砌。在该引水隧洞进口设一闸门控制水流,闸门进口尺寸为2.4m(宽)2.8m(高)。在424.50m高程处做一3.48m4m的启闭机房,闭机房内装10t手电两用启闭机对闸门进行操作运行。c)2#引水涵洞该段引水涵洞接1#引水隧洞引水至2#引水隧洞,总长170m,设计引用流

39、量为Q=9.32m3/s。涵洞底板及侧墙为浆砌石结构,顶板为钢筋砼结构,横断面为矩形,底坡坡降1/1000,涵洞底宽为2.4m,水深2.8m,净高3.3m。涵洞过水面进行M10水泥砂浆抹面。d)2#引水隧洞该段引水隧洞接2#引水涵洞引至前池,为一无压隧洞,总长4671.5m,设计引用流量为Q=9.32m3/s。水深2.8m,隧洞断面、衬砌同1#引水隧洞。涵洞(隧洞)的特性详见下表5.5-6。表5.5-6 引水涵洞(隧洞)特性表工程名称设计流量(m3/s)断面形式比降长度(m)断面尺寸底宽净高(m)水深(m)糙率流速(m/s)计算流量(m3/s)1#引水涵洞9.32矩型1/500122.52.4

40、2.72.20.021.899.971#引水隧洞9.32城门型1/100040182.43.5972.80.021.419.462#引水涵洞9.32矩形1/10001702.43.32.80.021.419.462#引水隧洞9.32城门型1/10004671.52.43.5972.80.021.419.465.5.2.2前池a)结构布置前池与引水隧洞出口连接,前池底板高程405.4m,正常水位410.2m,最低水位408.7m,最高水位411.1m,工作容积约为1030m3,前池压力墙和挡水墙为M7.5浆砌石结构,迎水面现浇C20防渗砼,厚250mm,四周墙顶高程411.7m,顶宽1000mm

41、,底板为现浇C20砼厚500mm。进水室底板高程405.9m,长3.3m,宽4.0m,进水室设有拦污栅、工作闸门各一道,闸后通气孔,孔径500mm,压力管进口采用圆弧形进口。溢流堰布置在进水室的左侧,堰顶高程410.3m,堰型采用实用堰,溢流宽8m,堰体为浆砌石结构,堰体与泄槽以圆弧连接,泄槽采用浆砌石结构,横断面为矩形,采用一坡到底,坡角为31.78,泄槽底宽在堰后收缩为4.0m,渐变段长11.3m,收缩角10,消能形式为挑流消能,反弧半径3m,挑角12。b)结构计算1)淹没深度复核前池的最低发电水位为408.7m,压力管进口底高程为405.90m,压力管管为2.1m,最小淹没水深为0.7m,淹没深度复核按满发一台大机组时不产生贯通式漏斗漩涡考虑,计算公式如下:S=CVd1/2式中:S最小淹没深度;C系数,本例取0.55; V闸门处流速; d闸门孔口高度。计算得S=0.63m0.7m,满足淹没水深要求。2)最高水位Z最高Z最高取电站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